对于要不要取消浙江高考制度度的听证会

高考加分该不该取消?_新快报数字报刊
第B12版:视点
第A01版 要闻
第A02版 别评
第A03版 城事焦点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高考加分该不该取消?
王艳明、张周来、朱峰
  近年来,随着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高考加分背后的猫腻逐渐浮出水面。由此,人们才发现,本意为弥补高考制度弊端的高考加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堕落为“特权俱乐部”,正在造成更多的不公平。高考加分何去何从,成为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丑闻集中爆发下的歧路彷徨  今年高考前夕,有媒体披露浙江省航模高考加分成为有权有势人家的特权,某学校今年提出航模高考加分申请的19名考生中,13名是当地各级领导干部的子女,其余6名是教师子弟。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高考加分政策的强烈质疑。  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采用两级公示、省级测试等方法后,该省2009年申请高考加分的4998名考生中,有483人未获得加分资格。其中,两级公示淘汰144人,339人没有通过省级测试环节。  重庆也传出高考加分丑闻。当地有31名高考考生被查出违规变更民族成分,其中涉及官员子女。在舆论的不断关注下,更改民族成分的考生被取消录取资格,其中包括当地文科高考状元,还有15名涉案官员被查处。  今年4月份,河北省组织了一次高水平运动员高考资格认定专项测试,最后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参加测试的有984人(另外还有145人报名却未到场),经测试不合格人数为163人,占参加测试人数的16.57%。  种种现象表明,在被视为公平、公正的高考面前,加分制度已成为一条隐蔽于僻静处的特权小径。    加分衍生“四宗罪”  我国的高考加分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照顾性加分,对象主要是少数民族考生、烈士子女等;另一种是奖励性加分,对象主要是某些方面有特长的考生。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的高考加分政策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一是区域间的不公平。  目前,教育部有全国性的高考加分指导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各地实际,又有各地具体的加分政策,而最终发挥作用的又以地方为主。由于各地加分项目不一致,同一项目的加分标准也不一样,导致了区域间的加分差异。这一差异,不仅造成了不公平,而且给逐利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多年来屡禁不止的“高考移民”问题,既与各地录取分数线划定有关,也与这种地区间的加分政策差异有关。  二是出身不同导致的不公平。  “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句曾淡出人们记忆的话,又卷土重来了。在高考加分上,有民族成分加分,烈士、归侨、华侨子女加分,农村独生子女、纯女户加分等。多年从事高考招生工作的甘肃联合大学研究员席明认为,这些涉及学生家庭的照顾政策,应该更多地在国家的其他扶持性政策中去体现,而不应在高考这样一个事关孩子前途的重要选拔考试中落实,否则会造成不公平竞争。  三是项目设置不合理导致城乡差距拉大。  尽管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城乡之间,受二元体制长期影响,仍然存在较大的教育条件的差异。这一实际情况,使得一些加分项目更多地为城市考生所享受,农村考生机会很少。在这方面,影响最大的就是奥赛成绩加分和体育特长加分。会宁县第二中学教师赵洪淘认为,城乡教育条件有差距,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城乡差距,本身已造成城乡学生面对同一张试卷时的不平等,不能再因加分,进一步扩大这种不平等。  四是加分导致“权力寻租”。  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分为“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三种加分形式,其中享受“增加20分投档”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包括高中阶段品德突出受到省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者;高中阶段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等等。此外,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及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高考可享受高考“增加10分投档”待遇。  记者从广西教育考试部门了解到,每年的高考加分政策总体由教育部确定,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在这个范围内进行选择,最终决定权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而这就留下了“弹性”空间。近年来,一些地方出台的加分规定引发大量争议,被指明显有违教育公平,彰显“权力寻租”,成为少数人的游戏。    多部门利益博弈  致加分项目庞杂不堪  有关统计显示,近年来,各地各类高考加分有190多项。而在这个庞大数字背后的,是多部门的利益博弈。  “曾经有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有个学校一个班中少数民族学生占了大多数。你说在汉族占大多数的河北省某普通中学,这可能吗?但就因为少数民族可以享受高考加分待遇,很多人就想法子给子女改民族成分,这种情况学校根本就管不了。”河北省某重点中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这位负责人为学校总背这种黑锅感到无奈,他说,高考加分政策虽然是由教育部门来制定,但是加分项目却涉及科协、体育、外事、民委、计划生育、残联、公安等多个部门和单位。那么多部门都可以控制某项加分,在实际操作中,又缺乏严格的定量标准和外部监督,很容易受到人为操纵。  以今年河北省高考加分政策为例,其中有一项农村独生子女高考可加10分。按照规定,考生要到当地计生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并携带相关材料和证件,分别到乡、县、市人口计生部门办理高考加分手续办公室进行登记核实,各县(市、区)办理完相关手续后,加分人员将分别到市人口计生委奖扶办办理审定手续。这种加分涉及的部门和环节就相当多,控制颇为不易。  由于加分渠道多、诱惑力大,在湖北一所中学任教的教师梁毅告诉记者,如今家长、考生通常是“高考未动,加分先行”,很多工夫都做在高考之前。近年来全国各地申报获得加分的考生越来越多,有的班级里“二级运动员”比比皆是,“少数民族”也不在少数,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使得那些无法加上分、平时刻苦学习的学生深感不公,对高考的公平、公正性产生了很大怀疑。    高考加分何去何从  由于高考加分政策的弊端不断被披露,目前社会上要求更大程度改革甚至取消加分的呼声越来越高。  广西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罗国安说,目前高考加分政策已经越来越背离了本义,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比如民族成分加分,对加大少数民族考生的选拔力度、培养特殊专长人才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弱化,因为我们通过这些政策培养出来的学生,并没有体现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上,而往往是远走高飞。更何况,现在很多少数民族子弟已经在大城市一流的高中就读,同样的老师授课、大家用同样的课本,这种情况下,加分的意义已经不大。  他认为,即便要保留民族成分加分,那也应该重视考生所处的教育资源位置和地区差别,或者只把这个加分条件限制在较少人口的民族上。此外,他还建议以定向培养和定向使用来代替民族成分加分,因为那些真正需要照顾的少数民族考生,不是加5分到20分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调干生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对于取消高考加分政策的呼吁,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认为:“在高考没有根本改革的前提下,给那些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好的考生以一定的加分优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过他也认为,有些加分项目可操作性较差,监管难度大,政策调整势在必行。刘教民透露,河北省教育部门正在考虑举行高考加分听证会,把所有加分项目和政策摆到桌面上,邀请学生、家长、学者、媒体等广泛参与论证,如果有“民怨”过多的加分项目,可以考虑调整甚至取消。
(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 新快报 ”)
粤ICP证020010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广东金羊网络传讯有限公司
& 2001 GuangDong JinYang Network & Inform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民主决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17页免费22页免费18页免费2页免费15页免费17页免费32页7下载券3页1下载券26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0页免费14页免费24页1下载券21页免费18页1下载券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0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没有高考必然导致更大的社会不公
 您的位置:
没有高考必然导致更大的社会不公
日 08:03:01
 来源:大众日报
】 【】 【】&
资料图片&&&&据《人民日报》近日报道,高考前夕,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做客人民网时指出,恢复高考不仅仅是恢复了一种考试制度、人才选拔制度,更重要的是重建了社会公平与公正。高考中的问题还是要不断地通过渐进式的改革来解决,而不能“先破后立”,搞激进式、颠覆性的“革命”。&&&&自从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高考这一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也是最严肃的考试,事关国家、民族、个人的前途命运,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近几年,人们对高考的功过是非评判越来越多,指责声渐起,有的甚至扬言应废除高考制度。那么,高考该不该被“革命”呢?我们不妨把高考功过作一个比较。&&&&先说“功”:一,高考恢复之前,中国的教育基本处于混乱状况,而恢复之后,中国教育走上了复苏、繁荣道路;二,为社会各界人士享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为国家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提供了保障;三,为社会其他方面制度和秩序的建立与恢复奠定了基础;四,在保证大学招生质量的同时,带动了中小学教育和整个国家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为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过渡产生了一定作用。&&&&再说“过”:一,高考是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与风向标,尽管不完善,但中小学都自觉不自觉地把教学重点与高考挂钩;二,高考在培养大批人才的同时,也培养了少量的当代“孔乙己”和“范进”;三,高考供求矛盾引发了一些教育腐败行为;四,高考录取中存在不公平现象,由于一些地方可以自行命题,又由于各地录取分数不一,造成分数面前不平等;五,高考成了素质教育的路障。&&&&不过,冷静对比分析,高考的“功”远大于“过”。高考的确不完美,但有一些过错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造成的,并不是高考本身的错。比如,高考引发的教育腐败问题,是人们想选择好的高校造成的,而不能把账记在高考的名下;再比如,人们反对的应试教育问题,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实施,也不是高考本身的错误――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中国社会科学院雷颐在《教育与社会》中分析到:“考试制度确有十分严重的弊端,但它最大优点就是相对公平,即以考生的分数而不是考生的家庭出身、血统、背景、关系、金钱以及弹性的所谓‘表现’作为录取标准。”“考试的成败对某个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总体而言却是公平、正常的。对少数因偶然而落榜的考生来说,的确不公,但若因此否定考试,对绝大多数考生更为不公。如果作群体性比较,高分群体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的确高于低分群体。”&&&&事实上,概括来看,考分大体可以看作考生水平、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所以,指责高考制度,呼吁废除高考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铭记“文革”中取消高考后引起教育大倒退的教训,逐渐完善高考制度,而不是将这个相对公平的考试制度一棍子打死。(作者 王攀)&& &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废除高考会天下大乱&&&&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延保则认为,如果让各高校自己招生,每年必然会出现一个像几大黄金周一样的“考生大流动”场景,明显是不合适的。张保庆说,中国的高考办法已经有几十年,从总体上讲还是应该肯定的。在现在中国国情下,高考能比较好地体现公正,也便于低成本操作,是目前比较好的考试办法。 “现在社会上对考试制度是有许多不同看法,这个可以讨论。”他说,比如有人说高考不全面,一考定终身,限制了高校积极性等。这些观点从局部看都有道理,但从全局看都很麻烦。[]&&&&废除高考的时机成熟了吗?&&&&高考的弊端实在太多,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高考制度必须改革,甚至废除。但现在就废除,笔者不敢苟同。原因很简单: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制度能取代高考制度。高校招生不仅是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因此,考察高考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综合的权衡。高考制度要改革,但改革必须具备必要的社会条件;高校招生应该更科学,但绝不是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在教育体制没有改革到位、社会环境没有彻底改观的情况下,现在就要废除高考,似乎为时过早了。[]&&&&沈阳教育界人士:“废除高考”尚不可&&&&高考是否应该废止?废止高考的建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沈阳市部分教育界人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沈阳市人大代表、教育专家、新民高中分校校长刘长青认为,目前高考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确实应该变,但改革还是应该慢慢来,在短期内还是不能马上废止高考,时机还不成熟。 刘长青认为,如果招生权完全下放给各个高校,从目前的社会公信力来看,也许又会带来新的不公平。[]&&& 废除高考会走到"知识无用"的老路上&&& 废除高考是一种很天真的主张,废除了高考以后怎么办?有哪位高人能拿出一个比高考更高明的选人办法?高考虽说有许多弊病,但它毕竟是孩子们一个奋斗的目标,一个努力的方向,它可以促使孩子们努力学习。如果废除了高考,很有可能再走回“知识无用”的老路上去。[]&&& 废除高考将会产生新的不公平&&& 在相关制度还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贸然取消以考试为唯一标准的招生制度,对许多寒窗苦读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是一种灾难,这不仅会使旧的不公平难以完全消失,而可能产生新的不公平。总而言之,废除高考,只能是在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下才会实现。而在没有想出比考试更公平的竞争方式前,就不能放弃用考试作唯一标准;在没有办法改变某些社会现状之前,更不能放弃考试的选拔作用,否则会有很大的负面效应。[]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
(责任编辑:
 读图时代新民网移动客户端
您现在的位置: >
取消高考加分 呵护起点公平
  url:/qzwb/html//content_80813.htm,id:0 本月起,重大体育比赛获奖者、二级运动员统测合格者、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迹者、奥赛获奖者、科技类竞赛获奖者,将不再享受。教育部等5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开始生效。教育界人士如何看待“新规”,这对学生又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本报记者曾聪虹
  6类全国性奖项
  高考不能再加分
  1月1日起,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取消,对一些地方性加分项目,如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意见决定予以取消;对确有必要保留的地方性加分项目,意见要求要合理设置加分分值,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对“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等全国性加分项目予以保留。
  对于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是否具有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确有必要保留的按本省(区、市)原有规定执行,加分分值不超过5分,体育部门要重新对二级运动员资质进行复核复测。
  目前我省的具体政策尚未出台,日之前获得奖项的我省学生是否可以加分尚未明确。1月1日之后获得的奖项,则不再具有加分“特权”。
  竞赛评选“去功利化”
  高考更加公平公正
  泉州师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曾雅茹教授认为,一些评选掺杂“人情”因素,使变成“权力加分”、“金钱加分”、“关系加分”。“取消加分主要是为了避免‘人情分’,确保高考制度的公平性。”
  泉州七中信息学奥赛教练郑德强、生物学奥赛教练黄云光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国家一直在淡化,从2010年开始,取得奥赛省级比赛一等奖的从20分“缩水”为10分;2014高考,省赛一等奖被取消;2015年6项全国性加分皆被取消,这有利于保障绝大部分参加高考的学子的利益,大家站在同一个竞争,使得高考更加公平、公正。
  六项加分取消,也让家长和学生对待竞赛、评选的态度更加理性。“如果孩子觉得累,兴趣不是太浓,我们就会支持他退出训练。”孩子正在参加学校奥赛物理学科辅导的张女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另有家长表示,省级优秀学生评选、科技类竞赛等奖项,应该仅是鼓励孩子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获取加分的手段。
  竞赛加分被取消
  有利于人才培养
  “竞赛‘去功利化’,回归本真,让一些对学科并非真正感兴趣的学生知难而退,而真正感兴趣的学生仍会选择留下,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泉州七中化学学科奥赛教练倪晓东说,学科竞赛旨在因材施教,促进多样化办学,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想,对学生的提升是全方位的,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取消加分,减少了竞赛的功利色彩,能让学生回归到对学科本身的兴趣上来。
  “做‘减法’,减掉的是特权,而不是特长。”该校副校长林梅青、安溪一中校长傅鸿彬等人则表示,学生参加竞赛目的不应只是升学,而是应注重比赛对自己发挥个性特长,提升学习能力的促进力。
  正在参加各种竞赛训练的学生又怎么想的呢?参加信息学学科竞赛小组的泉州七中高三年学生陈崴说:“比赛让我的思维更加开阔,对于学习也产生了积极影响,真正热爱这门学科的学生是不会因为加分有无,而决定是否继续的。”
  教育界人士认为,加分政策尚未被完全“堵死”;高校自主招生权扩大的同时,其监督机制尚未完善等情况,使得“弹性操作空间”仍然存在。要想真正实现招生公平公正,必须深化改革高考制度,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确保招生在阳光下运行。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有用、有益、有趣
新民网茶馆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newteahouse无节操、有道理最麻辣,最有趣的时事脱口秀!你今天脑补了吗?
新民网事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xinminwangshi突发事、新鲜事、有趣事感人事、烦心事等你来爆料!扫一扫,关注有礼!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更多关于的新闻
数据加载中……
男子属于恶意投诉,不会对当事站务员...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上海市金山...
周杰伦昆凌英国大婚 唯美浪漫如偶像剧
长江下游沉船事故失踪1人遗体找到,...
绿巨人、蜘蛛侠、美国队长,机械战警...
“八千元的哥”臧勤15日做客新民晚...
1月14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体育...
尽管距离羊年新春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
【看4D大片,玩科技馆!】 最近,小侬给小朋友们的福利一波接一波。报名时间:5月23日—5月27日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社会监督投诉电话、来信来访地址及电子信箱:
1. 投诉专线电话:021-
2. 社会监督来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邮编:201199
3. 来访接待: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55号2号楼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
4. 投诉电子信箱:
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通过社会监督电话、来信来访接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受理社会各界对新闻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监督。
受理时间接待时间为:
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30--4:00
新民网友: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点“看微博”查看您的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取消高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