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限制性内切酶位点核酸内切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特性的辨析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特性的辨析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特性的辨析
&&& &&& DNA6458
AuaICCCGAGCTCGGG
HindⅡGTCAACGTTGAC
BamhIGGATCCBstIGGATCC
BamHⅠDNA是指5′3′是指3′5′GATC——CTAGBglⅡGATC——CTAGMbo黏性末端不但可以与本种酶切开的②黏性末端配对连接,也可以与另外两种酶切开的②配对连接。类似的例子还有限制酶SalXhoHpaTaq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服务热线:
如何用好试题精练服务
1根据学习阶段,找到测试内容
2参考试题解析,掌握规律方法
3每天坚持练习,稳步提升成绩
试题精练权益说明
德智全站经典试题免费练习;成为会员,全站经典试题及万道名校真题随时练习,更可享受全站高效名师课程+精准提分服务,提分技巧一网打尽!
高中生物知识点
题目:1/1  本题编号:4; 题型:单项选择
已有245名同学做过此题,正确率为 54.95%
难度:易 
供稿老师:
学生平均完成时间:
在基因工程操作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不可缺少的工具酶。下列有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等因素的影响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从某些原核生物中提取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也可以识别和切割RNA
选择答案:
  
该知识点下其他经典试题
关于序号为44827&&试题我要纠错:
您还能输入200个字
纠错提交完成,感谢您的参与!
如果您的纠错被采纳,会有惊喜哦!
您做的是单题测试,点击结束测试后,将关闭当前的页面!
您还没有登录,只能免费体验测试10题!
轻松成为德智会员:
选择会员类型
成为德智会员
目录式课程
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
没时间自己巩固提高?
不知道自己弱项在哪,
是不是还有漏网之鱼?
课内知识听不懂、跟
不上,快要想放弃?
难题越积攒越多,不
好意思张口问?
每道题都似曾相识,但
还是做不出正确答案?
德智帮你解决学习中的所有问题!您的位置: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多数从大肠杆菌中制备,能识别DNA 分子内部特异的对称顺序[通常为4~8个碱基对(base pair,bp;千碱基对kbp,简写kb)],对称部位的一条链旋转180&,则两条链顺序完全相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水解切断每条链的一个3&,5&‐磷酸二酯键,形成5&‐PO4末端和3&‐OH 末端。有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不同的平面上切割DNA 的两条单链,其切割点在旋转对称轴上,切割后两条单链末端不在同一平面上,使每条链上都留下一段(约2~6个核苷酸)伸出来的单链,这段单链的顺序很有规律,不论哪一条,从5&&3&端读去,结构相同,因为DNA 是逆行排列碱基互补的双链,所以这两段单链的碱基彼此互补,可再次形成氢键,使DNA 重新环化。这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下的末端称为黏性末端。有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同一平面上切割DNA 的双链,切割后,两条单链的末端在同一平面上,称钝性末端(或平头末端)。钝性末端不能自行环化。无论黏性末端或钝性末端均必须在连接酶催化下才能在两个末端之间再次形成磷酸二酯键,使DNA 片段真正稳定地连接起来。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辅导班特色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强化课程
按照考试大纲深入地讲解实践技能考试所涉及的各个知识要点,并赠送10张实践技能测试卷,不限次专家答疑。能够准确地把握考试方向,为顺利通过综合笔试打好坚实的基础。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基础特惠班
含应试技巧、系统精讲、技能强化班课程,紧密结合考试大纲,覆盖考点全面,适合基础薄弱的学员。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系统精讲班
按照考试大纲尽可能多的覆盖各章节考点,课程讲解细致,同时结合实际考试。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不限次专家答疑。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精品协议班
系统精讲课程+考前冲刺课程+应试技巧课程+考题精讲班+考题精讲课程,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不限专家答疑。班主任小班管理+学前综合测评+定制学习计划+学习进度提醒+每日考点学习资料推送。
签约学习,不通过考试第二年免费重学。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零风险通关班
系统精讲课程+考前冲刺课程+应试技巧课程+考题精讲班+考题精讲课程,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不限专家答疑。班主任小班管理+学前综合测评+定制学习计划+学习进度提醒+每日考点学习资料推送。
签约学习,不通过考试退还学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的结构
&&&&&&&&&&&&&
(温州一模卷)下表为5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以下简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箭头位置),
某线性DNA分子含有4个B amH I的识别序列、4个Bst I的识别序列,3个
II的识别序列;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 )
A.该DNA分子能被Sau3A I切成12个片段
B.一种特定序列只能被一种限制酶识别并在特定位点被切割
C.两个能够互补配对的DNA片段所具有的粘性末端一定相同
D.用BgI II、BamH I两种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对该DNA分子进行反复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后,BamH I的识别序列将少于4个
分析:上述C的答案比较难理解,大家都知道不同的酶产生的粘性末端可以相同,所以D的答案很容易理解,如BgI II、BamH I两种限制酶。但也有些酶比较特殊,同种酶切出来的粘性末端是不一样的,如BbvCⅠ酶(表中信息提供)。所以有必要对限制酶知识点进行以下拓展。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一种在特殊核甘酸序列处水解双链DNA的内切酶。
一、限制酶的命名和分类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命名,一般是以微生物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和种名的前两个字母组成,第四个字母表示菌株(品系)。例如,从Bacillus amylolique faciens
H中提取的限制性内切酶称为Bam H,在同一品系细菌中得到的识别不同碱基顺序的几种不同特异性的酶,可以编成不同的号,如HindII、HindIII,HpaI、HpaII,MboI、MboI等。&
根据限制酶切割的特点,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切割部位无特异性的;另一类是可特异性地识别核苷酸序列,即只能在一定的DNA序列上进行切割。这种能被特异性识别的切割部位都具有回文序列,也就是在切割部位,一条链正向读的碱基顺序与另一条链反向读的顺序完全一致。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多数是后一类酶。教材中也是介绍后一类酶。
是应用最广泛的限制性内切酶,和切割位点如下(教材中介绍):
5' G↓AATTC
3' CTTAA↑G
二、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结构情况
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大多数为回文对称结构,切割位点在
两条链相对称的位置。
EcoRⅠ 和 HindⅢ 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置如下。
EcoRⅠ G↓AATTC&&&&
&HindⅢ A↓AGCTT
&&&&&&&&&&&&TTCGA↑A
有一些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不是对称的,如 AccBSⅠ[CCGCTC(-3/-3)] 和
BssSⅠ[CTCGTG(-5/-1)]。识别序列后面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在两条链上的切割位置。
AccBSⅠ CCG↓CTC
&&&&&&&&&&BssSⅠ C↓TCGTG
&GGC↑GAG&&&&&&&&&&&&&&&&
有一些限制酶可识别多种序列,如 AccⅠ 识别的序列是 GT↓MKAC ,也就是说可识别 4 种序列,其中两种是对称的,另两种是非对称的。
有一些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呈间断对称,对称序列之间含有若干个任意碱基。如AlwNⅠ
和 DdeⅠ,它们的识别序列如下。
AlwNⅠ CAGNNNC↓TG
&DdeⅠ&& C↓TNAG
GT↑CNNNGAC&&&&&&&&&&&&&&&&&&
三、限制酶产生的末端
限制酶在特定切割部位进行切割时,按照切割的方式,又可以分为错位切和平切两种。错位切一般是在两条链的不同部位切割,中间相隔几个,切下后的两端形成一种回文式的单链末端,这个末端能与具有互补碱基的的DNA片段连结,故称为。这种酶在基因工程中应用最多。
另一种是在两条链的特定序列的相同部位切割,形成一个无黏性末端的平口。
(1)匹配粘端
识别位点为回文对称结构的序列经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末端为匹配粘端,亦即,这样形成的两个末端是相同的,也是互补的。(浙科版教材已经介绍)
(2)平末端
在回文对称轴上同时切割 DNA
的两条链,则产生平末端,如&Hae(GG↓CC)和
EcoRV(GAT↓ATC)。产生平末端的
可任意连接,但连接效率较粘性末端低。(人教版教材有介绍)
(3)非对称突出端(教材中没有介绍)
许多限制酶切割 DNA
产生非对称突出端。当识别序列为非对称序列时,切割的DNA
产物的末端是不同的,如 BbvCⅠ,它的识别切割位点如下。
-CC↓TCAGC-
产生的粘性末端为&-CC&&&&&和&&&TCCAGC-
-GGAGT↑CG-&&&&&&&&&&&&&&&&
-GGAGT&&&&&&&&&&
有些限制酶识别简并序列,其识别的序列中有几种是非对称的。如AccⅠ,它的识别切割位点如下,其中GTAGAC和
为非对称。
GT↓AT/CGAC
CATA/GC↑TG
由此可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甚至我在想可能还会发现限制性RNA内切酶,人们对生命的奥秘会了解更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限制性内切酶位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