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响起来。观众为什么会热烈鼓掌?

张玉敏:第一个雷锋扮演者
2003年3月8日星期六癸未年二月初六
广州、珠江三角地区40版
广州日报*大洋网
国内统一刊号 CN44----0010 第
GUANGZHOU DAILY
追求最出色的新闻
张玉敏:第一个雷锋扮演者
(日 10:42)
  日,毛主席题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随之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但是,早在毛主席题词前的一个多月,在雷锋所在部队的沈阳军区抗敌剧团正紧锣密鼓地排演着一出名为《雷锋》的话剧,使这位伟大战士的形象再次走进了人们的心里。同年,周总理先后两次观看、毛主席也在百忙之中看了此剧,并从众多争相与之握手的演员人群中,特意找到雷锋的扮演者张玉敏,对他的表演给予了肯定……
  自日雷锋去世后,张玉敏成了人们接触到的第一个“鲜活”的雷锋形象。如今,40年过去了,作为第一个在舞台上塑造雷锋的演员,他始终难忘扮演雷锋的前前后后。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因为这样一出戏,从此影响了他的一生,至今还有人称他为“雷锋”……
  创作《雷锋》是周总理的建议,常演小角色的张玉敏,却幸运地成了“雷锋”
  今年已经73岁的张玉敏自1984年离休后,便居住在沈阳军区政治部干休所。
  张玉敏是哈尔滨人,自小爱好文艺,但从没想到会当上文艺兵。初中还没毕业他就考入一所军事学校学习制造枪炮,作为学校文艺骨干的他,课余经常参加一些演出。18岁那年,由于他在话剧《为谁打天下》中的精彩表演,调入文工团,成为一名专业的文艺工作者。沈阳解放后,张玉敏随部队来到沈阳,进入了由西北、东北和华北几大军区话剧团合编组成的“抗敌话剧团”。这期间,张玉敏扮演的常常是小战士、工人和小青年一类的角色,并不起眼。只有1956年的《战斗里成长》让他感到自豪,并且在全团演员的齐心努力下,该剧在全军第一届文艺汇演中获得了一等奖,张玉敏本人因扮演剧中的“小石头”也获了奖。无论戏分大小,他总是倾注全力去完成自己的每一个“小角色”,并不期望一鸣惊人。直到“雷锋”这一角色幸运地落到他的身上,这位默默无闻的演员才引起了上自革命领袖、下至众多的普通观众的关注。
  张玉敏永远记得那一幸运时刻。1963年元宵佳节期间,抗敌话剧团团长贾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文艺工作者联欢会,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得知贾六来自沈阳军区,总理就对他说:“沈阳军区出了雷锋这么个典型,你们能不能把他搬上舞台,让更多的人来学习他的精神?”面对总理的指示,贾六深感责任重大,于是连夜赶回沈阳,下车后直接来到剧团,召开了临时党委会,决定立即组织人马创作话剧《雷锋》。剧本还没出来就成立了剧组,准备选演员。当时团里可以扮演雷锋的演员很多,但考虑到张玉敏的性格活泼,曾经扮演过的角色都机灵、可爱,加上圆圆胖胖的脸与雷锋也有些相似。重要的是,要把身高1.54米的雷锋搬上舞台,由于观众在台下观看,与演员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演员一定要比他本人高以使角色的形象高大丰满些,但太高了又显得失真。这样,同为“小个子兵”的张玉敏身高1.64米,比雷锋正好高出10厘米,符合舞台人物塑造和观众视角欣赏的需要。导演最终选定了他。
  与此同时,创作组加班加点赶写剧本,边写边排练。当宣布雷锋一角由张玉敏扮演时,他一下子成了全团最幸运的人。激动之余,张玉敏的心里又充满了忧虑,深感责任重大,演不好会辜负组织的希望。
  第一次排练时,导演对他吼道:“下来、下来!张玉敏,你演的那是雷锋吗?”
  开始排戏时,张玉敏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紧张。当时,为了赶时间,剧本刚写出一场就开始排练了,张玉敏的心里七上八下的,一边背着台词,一边硬着头皮走上舞台。排着,排着,突然听到导演对他吼道:“下去、下去!张玉敏你演的到底是谁啊?这是雷锋吗?你以为你还是演《战斗里成长》中的‘小石头’吗……”张玉敏只觉得脑袋一下子涨了起来,默默地退回到侧幕里,台词也背不下来,简直紧张极了。晚上也睡不着觉,人便很快瘦了下来……
  如此反复,不断推倒重来。全剧组加班加点,三天出本子,四天排练,七天七夜之后,这个剧终于排练定型了。正逢军区四级干部会议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关领导和部分代表便成了第一批观众。好在首长们看过后感觉比较满意,大家稍稍松了口气。但是,在征求雷锋班的意见时,却让张玉敏感到有如一盆冷水泼到了头上———雷锋的指导员高士祥对他说:“你演得不错,可演的不是雷锋啊!”接着,雷锋班第一任班长张兴吉、雷锋战友乔安山也都对他讲了雷锋怎样带领大家学“毛著”、怎样节约、怎样当校外辅导员、怎样钻研技术,以及对后进的同志从来没有嫌弃等事迹。高士祥还向他提到一个细节:雷锋牺牲后的一天,党支部正准备开支委会,忽然听到一个声音,有人惊喜地喊“哎,雷锋回来了!雷锋回来了!”于是大家都站起来往窗外看……
  张玉敏这才明白,自己根本没有真正理解雷锋这个人物、根本没有真正领会雷锋精神的实质,表演时又怎么会让观众看出雷锋就像是一团火,使他身边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温暖呢?
  身着雷锋一样的装束去雷锋班体验生活,却一下子连碰两个“钉子”
  为了使这出话剧演出得更好、更真实,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陈锡联建议主要演员们到雷锋班去体验生活。张玉敏他们对雷锋班倾慕已久,早就想去学习了,并把这看作是自己改造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绝好机会。
  那几天,雷锋班的同志们正在沈阳开会。一大早,张玉敏便穿着与雷锋生前同样的军装、挎着与雷锋同样的挎包,和其他五位演员一起来到军区招待所雷锋班同志们的住处,想真正感受一下雷锋班的情况。然而,短短的个把小时里,他们这个“假雷锋班”竟然在雷锋班里连碰两个“钉子”,出尽了“洋相”,真正领教了雷锋的革命“钉子精神”,也真正看到了自己与雷锋班同志的差距。
  雷锋班第一任班长张兴吉接待了张玉敏他们,但他把大家迎进屋后,很快就出去了。演员们左等右等也不见一个人来,感到十分不解。于是,他们走出屋子,才在招待所的厨房里、楼道里和厕所里发现了正帮助干活和打扫卫生的雷锋班的同志们,全都忙得满头大汗。张玉敏一行人才理解了雷锋生前被称赞为“行车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话,大家赶紧也撸胳膊挽袖子地跟着干起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向雷锋和雷锋班同志学习……
  干完活,大家以为该吃早饭了,但雷锋班同志还是“按兵不动”,而是回到寝室后一个个拿出“毛著”读起来。这一下,演员们更是不好意思了,因为大家谁也没带“毛著”,张玉敏身上挎的那个“雷锋包”更像是做样子的———里面根本就没装东西!张玉敏只觉得脸上一阵燥热,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这时,班长张兴吉注意到张玉敏等人的窘态,就拿出一本《纪念白求恩》递给他……这一刻,使张玉敏深受教育,雷锋班不正是按照雷锋的脚印在走吗?他想起了雷锋说过: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干革命没有毛泽东思想不行。并亲眼见证了雷锋“毛著随身带,随时学起来”并不是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他反省这是自己脑子里原来没有把毛主席的书看得很重要,而这又怎么能够深入到雷锋的思想境界里去呢?从此,他也将“毛著”随身携带,随时拿出来学习,最后还成为了1964年沈阳军区108个“学毛著标兵”之一。
  虽然接连碰了钉子,但在雷锋班的耳濡目染,使张玉敏更进一步了解到做好事和学“毛著”是雷锋成长的两个重要思想基础,也更加感到雷锋的可爱和可敬,真正体会到了雷锋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悟出了一个人物的创造成功,不单是靠演技,更不是靠“形”似,而是要深刻把握人物的思想内涵,从英雄人物的思想行为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来完善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自排演《雷锋》以来,剧组就曾提出了“演雷锋、学雷锋、做雷锋”的口号,但当时张玉敏觉得自己都三十多岁了,在外面学着做好事有些难为情。从而也经历了一个从不自然到自然的过程,这以后外出演出时,装台、搬东西、爬高上天棚等他都抢着干,虽然累点,但从中感受到了雷锋心里的乐劲儿……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他的心里扎实了许多,在以后演起雷锋来更接近主人公的内心和情感。一次,雷锋指导员高士祥在看完戏后终于对他说道:“玉敏,你像了!”这短短的一句话给了他极大的鼓励。
  握着毛主席的手,张玉敏心里默默地说:“雷锋同志,我为你圆梦了!”
  《雷锋》的演出成功,引起了中央军委的关注。这年7月,军委调剧组赴北京向三总部和首都人民汇报演出。
  首场演出是在民族文化宫举行的,周总理、陈毅、薄一波、邓子恢、李先念、罗瑞卿等领导人及解放军三总部的首长都观看了演出,并给予演员们很大的鼓舞和肯定。周总理说:“戏写得好,演得也好,你们很不容易啊!应该在北京多演几场。”
  后来,剧组又两次来到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张玉敏最难忘的是建军节前一晚上毛主席在百忙之中也来观看。那天,当接到去怀仁堂演出的通知时,张玉敏和大家都很兴奋。
  到怀仁堂后,演职员们忙着做准备,观众也陆续坐满了。7时左右,台下灯光通明,观众都站了起来,并热烈鼓掌。站在身旁的警卫局的同志悄声告诉他,毛主席来看你们演出了。
  也许是因为紧张的缘故,饰演靳大力的演员一上台就把台词说错了。他说:“雷锋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毛主席同意你参军了。”已是第二次观看的周总理当即听出错了,便向毛主席解释:“说错了,不是你同意的,是党委同意的。”毛主席听后笑了起来。好在后面的演出非常顺利,演员们也很投入,台上台下渐渐融为一体,而毛主席也十分难得地完整地看完了演出,据说这是少有的。
  张玉敏后来从团里负责记录的同志那里得知,毛主席在观看过程中和观众一起四十多次开怀大笑,热烈鼓掌。看戏过程中,毛主席始终吸着烟,然而当演到一位战士说:“刘书记,雷锋同志没有家,他的爸爸妈妈早就惨死在旧社会了。”在场的人都为这话担着心。雷锋却激动地说:“不!我有家,我的家最大,最温暖,最幸福,家里有咱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这时,毛主席把手中的香烟轻轻放在了烟缸里,陷入了沉思,好长时间也没有再吸一口……
  演出结束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毛主席站起来了,全场观众也站起来了。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们走上舞台,演员们争相上前要与毛主席握手,小个子的张玉敏挤不进去,心里直着急。他想,雷锋啊,你在日记里多次提到梦见毛主席,那次从家乡到鞍钢路过北京时还特意到天安门前站了好一会儿,就是想见毛主席一面,而现在毛主席就在我的面前,我又无法替你握到他老人家的手,真是遗憾啊……突然,毛主席把目光投向了他,好像是说雷锋你快过来!张玉敏上前紧紧握着毛主席的手,攒了一肚子的话却一句也没有说出来,他只在心里默默地说:雷锋同志,今天我见到毛主席了,和毛主席握手了,终于为你圆了梦!
  张玉敏参加《雷锋》的演出一直持续到1964年。1977年,“抗敌”剧团重排《雷锋》,团里特意从哈尔滨把张玉敏调回来第二次扮演雷锋。但此时的张玉敏已经47岁了,而且身体明显“发福”,原来戏中有段表现雷锋高兴得蹦起来的戏,他已经难以做出来了。于是,不得不立即进行“减肥”。那年,他们又进京汇报演出,再次受到驻京部队和首都人民的好评。当时多次观看《雷锋》的罗瑞卿腿已残疾了,他还是坐在轮椅上看完了演出,最后握着张玉敏的手说“演得不错啊”,并鼓励他们要继续多宣传雷锋……唐刻著文/图川军将士:装备简陋抬着棺材上抗日前线
日&&新浪读书
  日,军民同心,誓死杀敌,川军41军122师德阳誓师,即将出征抗日。
  日凌晨,王铭章和赵渭宾率领41军全体军官和士兵代表,半夜就从绵阳、德阳乘车出发,开往成都市。
  车队抵达市区中心少城公园时,里面已经人山人海,旗帜飘扬,会场悬挂着不少巨幅横标:“欢送出川将士奋勇杀敌!”、“欢送出川将士收复失地!”、“中华民族解放万岁!”主席台上拉着“四川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的巨幅横标。
  这次隆重的壮行大会,是由四川省抗敌后援会组织的。孙震被请到被欢送者座位上,身着新军装的王铭章和赵渭宾则和本部官兵在一起。
  王铭章率部到达指定位置后,环顾会场,只见广场上各界民众代表和大中学生有上万人。刘湘、邓锡侯、孙震、唐式遵、潘文华等川军高级将领身着整齐戎装,和张澜、徐申甫、陈益廷、尹仲锡、刘咸荣等著名人士,肃然坐在主席台上,会场充满庄严、肃穆、悲壮、激昂的气氛。
  大会由抗敌后援会常委陈炳光主持。首先由四川省抗敌后援会主席、著名民主人士大胡子张澜代表抗敌后援会致词。他朗声道:“国家兴亡,人人有责。日寇侵略我们国家,得寸进尺,愈演愈烈。眼下,北方京津沦陷,南方淞沪激战。四川虽然是战争大后方,但军民同仇敌忾,斗志高昂,各部将士开赴前线,更是争先恐后。这么多将士积极为国家命运奋斗和献身,是我们川军的光荣,也是我们所有川人的光荣!我代表四川省抗敌后援会向首批出川的将士表示衷心的敬意!”
  掌声之后,张澜接着说:“日寇发动侵略战争,在国际上是很不得人心的!此次侵华,意图速战,而我国则利于持久战。川军将士勇敢机灵、吃苦耐劳,冲锋陷阵夙具特长,吾川目前抗敌空气极为浓厚,战斗力既强,精神力量亦大。将士只要坚持长期抗战的决心,发挥川人吃苦耐劳的特长,奋勇当先,必能夺取最后胜利!我衷心祝愿各位将士,多杀敌立功,早日凯旋!川内各界爱国民众,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
  掌声过后,主持人请刘湘致词。刘湘这两天健康愈下、胃痛加剧,但仍强撑精神,起身作了简短讲话:“关于团结抗战的问题,我最近已经发表了不少讲话,今天的活动内容多,时间非常宝贵,本人身体又欠佳,很多话也就不在这里重复了,只是强调一点,御侮救亡,为军人应尽天职!川军今得献身疆场,为民族存亡而战,一洗过去内战的耻辱,是非常光荣的!这是我们的骄傲!”
  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掌声稍息,刘湘接着说:“中央任命我为第二路预备军司令长官,邓锡侯将军为副司令长官兼第一纵队司令,唐式遵将军为第二纵队司令,我今天代表全川官兵,热烈欢送首批川军将士出川,奔赴抗战前线!”
  话音刚落,整装待发的川军队伍山呼口号:“为民族存亡而战,不负家乡父老!”
  全场民众掌声四起,也响起排山倒海的口号声:
  “全川民众誓为出川抗敌将士后盾!”
  “欢送出川将士保卫祖国!”
  “欢送出川将士为国争光!”
  接下来是第一纵队司令邓锡侯致词。他大声说道:“我们四川人,是非常具有爱国传统精神的,黄花岗烈士有四川人,辛亥革命有四川人,护国之役也有我们四川人……当前,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我们身为军人,受四川人民供养,当然要拼命争取历史的光荣,借以酬报四川人民!”
  会场掌声雷动,王铭章和赵渭宾也和本部官兵一起热烈鼓掌。只听邓锡侯接着说:“当前,侵略军的武器装备远远强于我们,我们只有长期抗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我们出川抗战,要踏着先烈们的血迹前进,如战而胜,当然很光荣;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如果我们牺牲了,希望后方的人民,特别是青壮年,要勇敢地踏着我们的血迹,奔赴救亡的战场。如此前仆后继,奋斗不息,一定能战胜任何强敌!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全场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邓锡侯刚讲完退下,第二纵队司令唐式遵虎步出列,一把推开麦克风走向台前,慷慨陈词,吼声响彻全场:“各位父老乡亲,在场的很多人都晓得,本人唐式遵,又名‘唐瘟猪’,那是因为我在打内战的时候打得很窝囊。但是,现在不同了,不打内战打国仗了,我再也不当窝囊废了,我要率领第二路纵队的将士,东出夔门,直下武汉,保卫南京,保卫上海,保卫全中国!”
  会场当即鼓掌。唐式遵接着说:“如果在这种国难关头还不争气,还窝囊废,你们见了我就骂‘唐瘟猪’,我决不怨言。总之一句话,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
  掌声之后,他宣布用这几天刚写的一首诗作为自己的誓言,并以此激励所有的纵队官兵: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悲歌一出,有如壮士断腕、破釜沉舟,数万军民,咬牙鼓掌,掌声震天。
  唐式遵接着说:“我现在当众宣布,把我在东胜街沙利文饭店的房产(注:此处解放后为成都市政协会址),捐作抗战经费!”
  全场再次掌声雷动。
  张澜感慨万千地对身边的尹仲锡、刘咸荣赞叹道:“三位将军的讲话,皆刚毅不屈,充满誓死报国之壮志豪情,如此万民沸腾,实在令人振奋!”
  两人都点头称是。
  张澜接着说:“我这些年走访过全国很多地方,没想到竟然是身处大后方的四川老家,军民抗战斗志最为激昂,场面最为感人。这是我们四川的骄傲。”
  两人连声感叹,引以为豪。
  言语间,营连排长中下级军官的代表李召南雄赳赳地上台致答谢词。他用略带稚气的口音大声宣布:“国家民族存亡关头,我等出川抗战,不成功便成仁,誓为民族解放马革裹尸、战死沙场!”
  掌声之中,女大学生邓名芳上台,热情洋溢地致欢送词,其中强调:“我们四川女同胞,誓和全中国二万万女同胞一起,全力支持中国抗战!”
  实验小学年仅十岁的小朋友杨照明,也流着泪水上场,代表少年儿童致词。
  随后,雄壮的军号、锣鼓声响起,“抗敌后援会”代表向刘湘、唐式遵、潘文华等赠送写有“秉钺鹰扬”的大锦旗,向邓锡侯、孙震等赠送写有“为国干城”的大锦旗。
  接着,包括王铭章在内的十六位师长,从所在队列上台,接受抗敌后援会赠送的“抗敌先锋”大锦旗,走回本部队列。
  四川大学师生跟着向队列中的出征将士赠送毛巾2000张;妇女会向出征将士赠送手巾250打……
  会场随又演出话剧《保卫卢沟桥》。会场万众,从上将刘湘到伙夫小兵,从张澜、尹仲锡、刘咸荣等名流到推车卖浆的小商小贩,全都融入到人人热血沸腾的爱国救亡气氛之中。
  话剧结束,刘湘走到话筒前一声令下,唐式遵随即指挥东路纵队列队出发。
  送行队伍浩浩荡荡,从少城公园一直送过东门大桥,送过万年场,目送队伍沿着成渝公路走向远方。“打倒倭寇”、“保卫中国”,“川军万岁”、“中国万岁”的呼声,在天地间回荡。
  全场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邓锡侯刚讲完退下,第二纵队司令唐式遵虎步出列,一把推开麦克风走向台前,慷慨陈词,吼声响彻全场:“各位父老乡亲,在场的很多人都晓得,本人唐式遵,又名‘唐瘟猪’,那是因为我在打内战的时候打得很窝囊。但是,现在不同了,不打内战打国仗了,我再也不当窝囊废了,我要率领第二路纵队的将士,东出夔门,直下武汉,保卫南京,保卫上海,保卫全中国!”
  会场当即鼓掌。唐式遵接着说:“如果在这种国难关头还不争气,还窝囊废,你们见了我就骂‘唐瘟猪’,我决不怨言。总之一句话,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
  掌声之后,他宣布用这几天刚写的一首诗作为自己的誓言,并以此激励所有的纵队官兵: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悲歌一出,有如壮士断腕、破釜沉舟,数万军民,咬牙鼓掌,掌声震天。
  唐式遵接着说:“我现在当众宣布,把我在东胜街沙利文饭店的房产(注:此处解放后为成都市政协会址),捐作抗战经费!”
  全场再次掌声雷动。
  张澜感慨万千地对身边的尹仲锡、刘咸荣赞叹道:“三位将军的讲话,皆刚毅不屈,充满誓死报国之壮志豪情,如此万民沸腾,实在令人振奋!”
  两人都点头称是。
  张澜接着说:“我这些年走访过全国很多地方,没想到竟然是身处大后方的四川老家,军民抗战斗志最为激昂,场面最为感人。这是我们四川的骄傲。”
  两人连声感叹,引以为豪。
  言语间,营连排长中下级军官的代表李召南雄赳赳地上台致答谢词。他用略带稚气的口音大声宣布:“国家民族存亡关头,我等出川抗战,不成功便成仁,誓为民族解放马革裹尸、战死沙场!”
  掌声之中,女大学生邓名芳上台,热情洋溢地致欢送词,其中强调:“我们四川女同胞,誓和全中国二万万女同胞一起,全力支持中国抗战!”
  实验小学年仅十岁的小朋友杨照明,也流着泪水上场,代表少年儿童致词。
  随后,雄壮的军号、锣鼓声响起,“抗敌后援会”代表向刘湘、唐式遵、潘文华等赠送写有“秉钺鹰扬”的大锦旗,向邓锡侯、孙震等赠送写有“为国干城”的大锦旗。
  接着,包括王铭章在内的十六位师长,从所在队列上台,接受抗敌后援会赠送的“抗敌先锋”大锦旗,走回本部队列。
  四川大学师生跟着向队列中的出征将士赠送毛巾2000张;妇女会向出征将士赠送手巾250打……
  会场随又演出话剧《保卫卢沟桥》。会场万众,从上将刘湘到伙夫小兵,从张澜、尹仲锡、刘咸荣等名流到推车卖浆的小商小贩,全都融入到人人热血沸腾的爱国救亡气氛之中。
  话剧结束,刘湘走到话筒前一声令下,唐式遵随即指挥东路纵队列队出发。
  送行队伍浩浩荡荡,从少城公园一直送过东门大桥,送过万年场,目送队伍沿着成渝公路走向远方。“打倒倭寇”、“保卫中国”,“川军万岁”、“中国万岁”的呼声,在天地间回荡。
  9点正,三声冲天炮响,欢送大会开始。
  首先德阳县长致辞,接着中小学生给每个官兵戴上一朵大红花。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鼓号齐鸣,响彻云霄。
  在热烈的掌声中,王铭章代表出征将士发言:
  “诸位父老乡亲,各位亲友,各位将士,我谨代表122师全体官兵,感谢德阳县父老乡亲和党政军及各界对我们的厚爱。今天如此规模、如此隆重的仪式欢送我们出征抗日,我们一定不辜负乡亲父老的期望。
  “大家知道,我们军人一向是说得少、做得多,但是,在今天,我不得不多说几句。自从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把北平的中央政府搞乱之后,最近这二十年来,我们四川一直在打内战,我们这些军人,都一直在拼命杀人和被杀。内战不单单是让我们自身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失去了许多的兄弟,另有很多官兵伤残,还给父老乡亲们带来深重的苦难,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真是民不聊生,天怒人怨。对于这些罪孽,现在想来,非常愧疚。
  “趁着我们中国各地都在内战,特别是眼前南京政府和红军大战,日本鬼子从背后捅我们的刀子,大举侵略我们国家。从炸死东北王张作霖,到‘九?一八’事变,到今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现在又在侵占平津、猛攻上海。
  “面对外敌疯狂入侵,全国人民都强烈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这也是我和所有122师将士们的心愿!我们的国家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我们122师对敌寇早已同仇敌忾!”
  掌声之后,王铭章接着说:
  “今天,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命令,我们终于得到了首批出川抗战的机会,41军将沿川陕路北上,到抗战的前线。我们出川,是为了国家的存亡、民族的生死而去战斗,这是一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我要率领全师官兵,用热血报国的具体行动,来赎回二十年来参与内战、危害人民的罪愆。我们下定了有敌无我的决心,不把日寇赶出中国绝不生还!”
  掌声又热烈起。
  “现在,我全师官兵在县长和各界民众面前庄严宣誓――”
  官兵们都紧握右拳,跟着王铭章高声念起由师参谋长才子赵渭宾起草的誓词:
  倭寇入侵,民族危亡。
  军人天职,卫国保疆。
  全师将士,齐上战场。
  英勇杀敌,不畏强梁。
  愿以鲜血,为国争光。
  宣誓结束后,四川省民众抗日后援会德阳分会两位负责人,抬着一面锦旗走上台。锦旗上绣着十六个金色大字:
  奋勇杀敌,为国争光,军民同心,抗战到底。
  王铭章接过锦旗,朗声说:“绝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罗辛甲上台把锦旗接过,交给先头部队的727团团长张宣武。
  正在这时,会场外围出现骚动。王铭章抬眼望过去,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拿着一面旗帜,和一个小伙子要往主席台这边闯,被维持秩序的军警拦住,周围群众出现争执。
  一个执勤的士兵赶紧到主席台前,向主持人汇报情况,主持人立即转告王铭章。大家看见王铭章吃惊地听着,最后很严肃地点点头,随即通过话筒叫执勤战士扶老人家和小伙子一起上主席台来。
  大家都转过身去看,只见那老人把手中的锦旗展开提着,从会场中间的队列之间走上前去,所过之处,不断有人唏嘘、惊叹。
  快到主席台时,坐在主席台一侧的赵渭宾赶紧上前去帮王铭章扶住老人家,顺便细看了锦旗上的字。
  “老人家,您贵姓啊?”王铭章尊敬地问。
  “长官,我叫王者成,专门从安县赶过来送我儿子王建堂参军打日本鬼子,您可一定要收下他,我给您磕头啦。建堂,快来给长官磕头!”老人家说着就要下跪。
  “使不得,使不得。”王铭章立即把老人扶住,并叫道:“小伙子,你也快起来。”
  “长官,您不收下我,我就不起来。”小伙子大声说。
  “呵呵,你这小子,竟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威胁本将军?你不站起来,我就不收你。”
  “我起来你就得就收下哦?”小伙子憨厚地问。
  会场上顿时笑起来。
  “快起来吧,小伙子,王将军已经收下你了,这是他给你的第一个命令!”赵渭宾笑道。
  “是!谢谢长官!”小伙子高兴地站起来。
  “王建堂,你识字不?”王铭章问。
  “识。”
  “那好!我现在给你下第一个命令。王者成听令,我命令你把你爸爸旗子上写的字,大声念给所有的人听。”王铭章一边故作严肃地说,一边让老人家把锦旗上的字对着台下。
  “嗯!”小伙子高兴应道。
  “错了!你应该说‘遵命,长官!’”他父亲赶紧纠正说。
  大家都笑起来。王者成也不好意思的笑起来,他重述了一遍:“遵命,长官!”随即对着白布旗正中的唯一一个大字大声念道:“死!”
  话音刚落,全场哗然,随即一片肃静。
  小伙子又指旗子左边的几行小字念道:“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
  “好!”下面响起热烈掌声。
  老人家和小伙子一起念道:“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王铭章、赵渭宾和站在前面的人都也一起念起来:“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全文念罢,掌声雷鸣。
  王铭章朗声说道:“好!我代表新编国民革命军41军第122师,向模范父亲致敬!您的这个孩子,我收下了!就留在师部,随我出生入死!”
  大家再次鼓掌。
  “诸位,我和大家一样,都和这位模范父亲有一个同样的心愿,那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国家不被吞并,为了民族不受欺凌,我们要义无反顾地和日本鬼子决以死拼!鬼子虽然有快速机关枪,有飞机、大炮和坦克装甲车,但我们并不畏惧,中央政府能给我们更换美式装备当然更好,如果得不到,我们就是用川造的土枪、土炮和大刀手榴弹,也要和日本鬼子奋斗!我们122师赵渭宾参谋长曾经告诉我,清朝时候有一个人是他非常敬佩的,这个人名叫左宗棠。年过花甲的左大帅,为了从外国侵华势力扶持的傀儡政权手中收复新疆,他亲自指挥楚军西征。当时,为了向侵略者展示决心,也为了激励将士,他甚至让人把为自己去世后准备的棺材抬着一道出玉门关。结果,西征军成功收复了新疆,包括一度被俄国人趁火打劫侵占的伊犁一大片国土!今天,和这位赐给儿子‘死字旗’的模范父亲英雄所见略同,我也以民族英雄左宗棠为楷模,誓死杀敌。”
  他随即侧身对台侧的侍卫长李绍坤说:“侍卫官,把东西抬过来!”
  李绍坤走进会场的准备间后不一会儿,八个身着戎装的战士便将一口黝黑的棺材抬到主席台前。棺材上盖着一个白布的横幅。
  王铭章让赵渭宾和他一起把横幅展示给大家看,只见那是八个醒目的大字:
  誓死杀敌 哀兵必胜
  王铭章对官兵们下令道:“奉41军军长孙令,122师为抗日川军第一路军先头部队,沿川陕公路步行北上。现在,我命令:364旅727团为122师先头部队,立即出发。其余各部,按团的番号,依次于今明日出发。”
  先头部队簇拥着锦旗、“死字旗”和棺材,会场鼓号齐鸣,口喊呼声震天。街上民众夹道欢送,鞭炮声不断。军民挥动小旗,高呼口号,隆重送别整装待发的先头部队。其时正是从盛夏转入初秋,只见战士们:
  头戴灰布军帽,手握简陋的川造长枪,身穿单布短袖军衣、短腿军裤,背着大刀、斗笠和背包,腰挂两枚手榴弹,腿缠绑腿,赤脚草鞋,顶着初秋的烈日,沿着仍在修建中的川陕公路,向着秦岭崇山前进。
  很多人都知道,战士们肩上的包裹里面,仅有粗布单衣短裤一套、单被一条、小单草席一张、草鞋一双和有限的弹药及干粮,但很少有人清楚所有这些到底都意味着什么。战歌和鞭炮声淹没了一切沉思。
&【】【】【】
嘉善在线微信平台,扫一扫!给您更多的便捷式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掌声响起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