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课文<好孩子>课文我得了什么启发

蕴旨•亮体•显采――话题作文拟题三题(网友来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蕴旨•亮体•显采――话题作文拟题三题(网友来稿)
上传于||文档简介
&&蕴​旨​&​a​m​p​;​A​M​P​;​#26​;​亮​体​&​a​m​p​;​A​M​P​;​#26​;​显​采​―​―​话​题​作​文​拟​题​三​题​(​网​友​来​稿​)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儿童节祝福短信 六一儿童节祝福语―短信大全网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儿童节祝福短信 六一儿童节祝福语―短信大全网
上传于||文档简介
&&儿​童​节​祝​福​短​信​&​a​m​p​;​A​M​P​;​N​B​S​P​;​六​一​儿​童​节​祝​福​语​―​短​信​大​全​网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修行
&39.80当当价
(7.09折) 钻石VIP价:&26.80电子书加价购
满额减满&200减&100
请选择配送地址
钻石会员自营订单满49元(含)免运费
其他会员自营订单满59元(含)免运费
不足金额订单收取运费5元起
商品问答(%s条)
当当价:&27.80
版 次:1页 数:279字 数:280000印刷时间: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包 装:软精装丛书名:国际标准书号ISBN:0所属分类:&&&
跨越种族与国家,在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世60年后,他于世间修行得到的灵知,随着《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来到中国
《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去修行》以尤迦南达首席弟子的视角,记录了大师的出生、成长、修行和寂灭,仿佛于潺潺文字间,大师就在我们身边
读《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去修行》,与大师进行心灵的交流,生活的困苦与磨难,就会变成淬炼我们灵魂的宝物,让我们的身心更加强大,更加自在地生活在家庭中、工作中
  本书分为两部分来向大家介绍关于九型人格的相关知识,第一部分仅为第一章,让大家在认识九种人格之前先做个热身,加深对九型人格独特魅力的认识;而第二部分则用九章的篇幅来向大家详细介绍每种人格的特征,让人们在具体的事例中结合自身的经历来学习。
&克里亚南达是帕拉宏萨尤加南达的亲传弟子,受到这位伟大的印度大师真传,在全球传播克里亚瑜伽的改变人生的教义。他被广泛地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冥想、瑜伽和灵性操练专家,已撰写了100多部这些方面的书籍。克里亚南达创立了是阿南达僧伽,一个全球性组织,致力于传播尤迦南达的教义。1968年他创立阿南达世界兄弟村,这是第一个根据尤迦南达“世界兄弟会”的设想建立的精神合作社区,如今阿南达拥有包括在美国,欧洲和印度的九个精神社区,以及世界范围内100多个冥想团体。
宫科,现为翻译社旗下兼职译员,毕业于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先后在北京、青岛、浙江等地多家知名培训机构就职,多年来从事高级翻译、资深英语培训师、雅思讲师与教研管理等工作。多年翻译工作练就了扎实的中文翻译功底,对文学修辞的掌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朱晓燕,现为翻译社旗下兼职译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硕士。曾在某翻译公司任职四年,有着丰富的翻译经验,对文字翻译的准确及优美度有着很深的造诣,尤其擅长翻译文学性比较强的图书。
2. 青葱岁月
4. 奉献之美
5. 放弃源于巨大的内在力量
6. 遇见恩师
他的教育工作
10. 精神运动
11. 环游美国
12. 华盛顿山
13. 种族、宗教、媒体的攻击
14. 著名人物
15. 轮回转世
孩提时代&&&&&&&&&&&
2. 青葱岁月&&&&&&&&&
幻想之力&&&&&&&&&&
4. 奉献之美&&&&&&&&
5. 放弃源于巨大的内在力量&&&&&&&
6. 遇见恩师&&&&&&&&&
他的教育工作&&&&&&&&&&&
前往美国&&&&&&&&&&
初到美国&&&&&&&&&&
10. 精神运动&&&&&&&
11. 环游美国&&&&&&
12. 华盛顿山&&&&&&&
13. 种族、宗教、媒体的攻击&&&
14. 著名人物&&&&&&
15. 轮回转世&&&&&&&
16. 德希拉南达的背叛&&&&&&&&
17. 尤迦南达的显著性格&&&&&&
回到印度&&&&&&&&&
19. 恩西尼塔斯&&&&&&
20. 教堂资产&&&&&&
21. 二十九棕榈镇&&&&&&
奇迹&&&&&&&&&&
23. 杂集&&&&&&&
24. 克利亚瑜伽&&&&&&&
25. 帕坦伽利的八进阶&&&&&&&&
他的晚年&&&&&&&&&
27. 吸引力&&&&&&
28. 出家&&&&&&&&
29. 真实的基督教与真实的印度教&&&&&&&
30. 湖边神社&&&&&&&
31. 他的晚年&&&&&&
他的遗产&&&&&&&&&&
33. 如何散播他的遗产?
对《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修行》的赞赏
“这本关于帕拉宏撒?尤迦南达的新传记将为如何完善个人的精神之旅指明道路……这是一部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杰作。通过对他生活中故事的描绘以及对命运的诠释,尤迦南达的人生故事将激励读者,重新盛开一朵心灵的觉醒之花。”
―瓦桑特莱德,阿育吠陀医学与外科学学士,阿育吠陀学硕士,阿育吠陀医学医生,《关于自我治疗的科学》、阿育吠陀医学系列教科书等的作者
―比克拉姆?裘德瑞,印度比克拉姆瑜伽学校的创始人,《比克拉姆瑜伽学》的作者
―沃尔?克鲁滕登,《神话与时间的失落之星》的作者
―阿密特?戈斯瓦密博士,量子物理学家,《宇宙的自知》《创世进化》及《量子行动如何拯救文明》的作者
―布拉德和雪莉?施泰格,《真实的奇迹,神圣的介入,难以置信的生存本领》的作者
―约塞夫?康奈尔,《共享自然》系列书籍的作者,“全球共享自然”组织的创始人
―乔迪士?诺瓦克,世界性阿南达灵性导师,《如何冥想》的作者
对《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修行》的赞赏
“这本关于帕拉宏撒?尤迦南达的新传记将为如何完善个人的精神之旅指明道路……这是一部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杰作。通过对他生活中故事的描绘以及对命运的诠释,尤迦南达的人生故事将激励读者,重新盛开一朵心灵的觉醒之花。”
―瓦桑特莱德,阿育吠陀医学与外科学学士,阿育吠陀学硕士,阿育吠陀医学医生,《关于自我治疗的科学》、阿育吠陀医学系列教科书等的作者
“通过阅读这本《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修行》,人们会发现自己圣洁的天性和自身的潜力。”
―比克拉姆?裘德瑞,印度比克拉姆瑜伽学校的创始人,《比克拉姆瑜伽学》的作者
“本书是对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精神领袖之一的一生深刻而透彻的观察,由大师最有成就也是最后一名健在的弟子所著。作者对大师的一生如数家珍,这本书也是上乘佳作。”
―沃尔?克鲁滕登,《神话与时间的失落之星》的作者
“关于帕拉宏撒?尤迦南达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克里亚南达大师所著的传记锦上添花……尤迦南达是一个真正的预言家,其言永存。”
―阿密特?戈斯瓦密博士,量子物理学家,《宇宙的自知》《创世进化》及《量子行动如何拯救文明》的作者
“在这本精彩的新作中,我们被尤迦南达机敏灵活、渊博的智慧、他面临的挑战和他所取得的成就所吸引。我们看到,面对背叛,他不屈不挠;追求目标,他坚持不懈;建立的精神布道团体让世界得以充实提高。所有的灵性道路的寻求者都应感谢克里亚南达大师,他得到尤迦南达真传并虔诚侍奉追随,而且在阿南达社区继续着他的布道之路,只有他才能写出这部尤迦南达的传记。”
―布拉德和雪莉?施泰格,《真实的奇迹,神圣的介入,难以置信的生存本领》的作者
“克里亚南达大师精彩地展现并阐明了尤迦南达的生活和教义,关于尤迦南达无数的新故事会深深把你迷住。”
―约塞夫?康奈尔,《共享自然》系列书籍的作者,“全球共享自然”组织的创始人
“克里亚南达的《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修行》是一本独特的文学作品,是美国最著名的精神巨作之一。这本传记由上百个故事组成,并有着深刻而卓越的见解。这不仅是一部传记,更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见识了帕拉宏撒?尤迦南达的真实内心,精神追求,还有他的生活和教义。”
―乔迪士?诺瓦克,世界性阿南达灵性导师,《如何冥想》的作者
“在地球上,没有其他人比克里亚南达更有资格写关于帕拉宏撒?尤迦南达的传记了……我认为本书可以成为《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的第二卷。”
―曼努埃尔?弗里德曼,电影摄制者,最大自由媒体的创始人
“一本不同寻常的传记讲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生。这本书是《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的完美补充。克里亚南达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尤迦南达生活的故事和他的渊博学识,而这些只有最亲密的信徒才有机会体会到。它也让我们对与一个精神大师生活在一起是怎样的有了较深的了解。”
―约瑟夫?塞尔比,《时代》的作者之一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已经成为供我们研究灵感参阅的原始资料。这本新传记通过描述像斯瓦米?克里亚南达这样著名的信徒来讲述瑜伽的神圣,并成为另一笔从尤迦南达生活里获得的精神财富。”
―兰姆?卡兰?沙玛博士,《关于印度和佛教思想的研究》的作者
“克里亚南达大师无疑是帕拉宏撒?尤迦南达门下最认真、最具奉献精神的信徒。在这里,他为我们奉上了关于大师一生的重要补充,而这些补充是心中无私的大师自己不会提供的:这是一本关于大师本人的书。克里亚南达再一次将自己的恩师带回了人世间!在此对他这部勇敢、诚实和振奋人心的作品表示祝贺。”
―尤根?克里恩博士,生物化学家,自然疗法医生,茱丽寇儿公司的创始人,《挖掘自然的秘密》的作者
“这是一部不朽的经典。作为对恩师的为人瞩目的贡献,在此书中,克里亚南达又一次诠释了我们的时代精神,并向我们讲述了帕拉宏撒?尤迦南达这位伟大化身背后不可思议的故事。”
―莎丽玛?古特勒,东西融合基金会创建人
“克里亚南达这部关于尤迦南达的传记,是一部杰出的作品,其价值远远高于我们的估算。尤迦南达在将灵魂引向上帝的传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慷慨、乐观和正直,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栩栩如生的全景式展现。”
―詹姆斯?史仁达?康迪,东西书店联席经理
“我贪婪地读完了克里亚南达大师写的帕拉宏撒?尤迦南达的传记……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的精神追求者。”
―兰姆南达?马哈拉吉大师,博士,华达州亚洲研究学会会长,《赐福现在》和《来自印度,与爱同行》的作者
“《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修行》呈现了对尤迦南达生活最详尽的描述,多层次地阐明了他生活和使命中的本真。克里亚南达大师的作品第一次通过直白的叙述丰富了我们对尤迦南达的了解。这是一位精神导师的翔实自传,它是由一位专注于准确再现历史的门徒所著。”
―阿南塔南德?雷邦禅,圣奥拉夫学院宗教学系的教授兼主席
“克里亚南达大师帮助我们再次欣赏尤迦南达,十分清晰、深刻地领会了精神导师的思想、目的和改变世界的使命。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和尤迦南达自己的《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一样畅销,同时会有无数的读者在书中找到灵感。”
―理查德?索瓦,《与威廉公爵同行:帕拉宏撒?尤迦南达朝圣之路指南》的作者
“这本令人愉悦的书从一种更新颖的角度详述了帕拉宏撒?尤迦南达的故事。它包含了在他自传里没有发现的一些细节和奇遇。读者能更深刻地意识到这位灵魂先驱的伟大。这本书充满了史实、轶事和智慧。对帕拉宏撒?尤迦南达的成就和传奇的翔实研究有助于我们对美国的瑜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克里斯多夫?凯查普,洛约拉玛丽芒特大学印度语与比较神学的杜希教授
“得以以全新的视野洞察帕拉宏撒?尤迦南达的奇妙世界是多大的福气啊!感谢克里亚南达大师的努力!”
―黛芙?普拉美,音乐家,作曲家,《灵性颂歌》、《非凡的灵魂》等的作者
“作者以大师亲传弟子的优势角度带给读者关于尤迦南达的信息,值得众多追随者珍惜……这本书将帮助那些心灵上倾向于在生命中做很多益事来达到更高追求的人。”
―巴尔罗姆?辛格,博士,马萨诸塞大学达特茅斯印度研究中心主任
“《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修行》表达了克里亚南达对被他称为‘大师’和‘化身’的人真诚的奉献,他从这个人身上看到了上帝的身影。但是尤迦南达也是一个人,于是克里亚南达用一种直接和读者交流的方式展示了大师人性的光辉,无论读者是不是信徒。我感谢作者没有重述《一位瑜伽行者的自传》里的片段。读者在一本书里没有发现的东西,可能会在另一本书中找到。师徒双声合璧,将不同的章节变成了和谐的韵律。我们要听到更多的声音,因为尤迦南达对人类的贡献不是两三本书就可以写完的。彼得赫斯,《阿罗频多大师的生活》的作者,既博学又谦恭,他为我们提供了历史研究的榜样,他书中的那位印度大师,是尤迦南达的远房表弟。当档案被束之高阁而终于被钥匙打开时,他们博学的研究注定会增进我们对帕拉宏撒?尤迦南达的生活和教导的理解。同时,克里亚南达写的传记也仍将是人们了解21世纪最伟大的瑜伽修行者的主要来源。”
―托马斯?布达佩斯,卡马尔多利本笃会修士,《瑜伽和耶稣教徒的传统》的作者
“由克里亚南达写的《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修行》抓住了他的时代特色,他对尤迦南达这位伟大瑜伽修行者自传中已为世人所知的生活进行了补充。尤迦南达强调无教派和瑜伽的普遍概念,这样他就能和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建立联系。这本书有很多有趣的个人轶事,我喜欢阅读这本书。”
――苏巴斯?卡克,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主任,《内心的神灵:思想、意识和吠陀传统》的作者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自传。它由贤不世出,泽被天下,世间罕有的伟大精神导师之一――帕拉宏撒?尤迦南达所著。而这本由他的得意门徒所著的传记可能同样受到欢迎。
这本传记由上师最著名的亲传弟子―唐纳德?沃尔特斯―就是世人所知的克里亚南达大师来写是最适合不过了。1948年,沃尔特斯在读过《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后拜会了他的恩师,而后作为他的忠实信徒追随恩师六十余载。
这本书出自第一手资料。正如本书作者所言,这不是一本圣录传记。换句话说,它包含的是可靠的事实,而不是溢美之词。
此书的每一个章节―确切地说,每一页都引人入胜。读者犹如和作者克里亚南达大师促膝交谈,听他自然地讲述自己的个人经历。
在与众不同的一章――第十七章中,克里亚南达大师出色地描写了他的导师突出的特点和品质,引用了他生活中的许多真实事件。
正如克里亚南达大师自己所说:“我写这本关于尤迦南达的生活的书的原因之一,就是想真实地记录下我所知道并熟悉(至少熟悉其外在)的最伟大的人。”
我衷心地推荐这本书给所有的读者。此外,我能做的就是引用本书的几个段落了:“尤迦南达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他关注所有人的灵魂提升,还有他的永远乐观的人生观。他不求回报,只想让别人拥有无比的幸福。”
“我的上师,作为一个化身,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上帝委派的工作。看到我热心于将世人引导向上帝,除了我自己的冥想外,他也派我去做这些活动。‘你此生的职责,’
他说,‘是去热情地实践,还有冥想。’
我注意到他不仅把实践放在了第一位,甚至是放在冥想之前。”“在他走向生命的完结之前,上师跟我们这些信徒说:‘要互相尊重,就像你们尊重我一般。’”
&“人是精神服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的第一要务,是给他们以像对神的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爱和尊重。”
“世界将成为一个更美好的地方,因为他的存在。”
总之,我相信这书―在他已创作的140多部著作中的这本书―将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欢迎。
D.R.凯西柯岩先生
印度中央调查局局长
国家人权委员会总干事
中央后备警察部队特别长官
自我发现之旅
意识得到提升,能量得到汇聚。而作为一个瑜伽行者-----尤迦南达大师,不仅仅是教授人们修习瑜伽,他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知。透过尤迦南达大师的生平事迹,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尤迦南达生活中的小故事,情节细腻生动,趣味十足,尤迦南达大师身边的一草一木似乎都能懂得大师的意图。大师生平感人事迹无数,然而这不仅仅是一些小故事,故事中折射出的光辉形象使人不得不认同大师是“神的代言人“。作为在世界范围享有”盛誉“的人物,无论是万贯家财的富豪还是卑微的社会底层的人,无不被大师的风采所倾倒。
神话归神话,神话不具备研究价值,可是信仰确是千百年来世界人民不变的执著。中国大地诞生过“道”、“易经八卦”、“禅”,但终因未成体系,信奉之人不多。放眼世界
自我发现之旅
本书的作者是尤迦南达大师的亲传弟子,他跟随大师修行数年,耳闻目睹了尤迦南达大师的生平事迹,将这些呈现在读者面前。千百年来,很多人这样问过自己:“我是谁,真正的我是什么,我的真正本性是什么?”很多修行之人由此开始了自我发现之旅,当他们越接近灵性之路,他们的心灵便会变得强大、平静,甚至能解读、影响他人。而本书的主人公
----一位伟大的先驱,能使我们想起我们存在的意义,能召唤出我们高层次的欲望。
大师的风采
读这本书我们仿佛跨越了时空,与尤迦南达大师对话,他的正义、虔诚、智慧、幽默、慈爱无不深深感染着我们。古老的瑜伽集哲学、科学、艺术于一身,人们在练习这个姿势时,
意识得到提升,能量得到汇聚。而作为一个瑜伽行者-----尤迦南达大师,不仅仅是教授人们修习瑜伽,他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知。透过尤迦南达大师的生平事迹,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尤迦南达生活中的小故事,情节细腻生动,趣味十足,尤迦南达大师身边的一草一木似乎都能懂得大师的意图。大师生平感人事迹无数,然而这不仅仅是一些小故事,故事中折射出的光辉形象使人不得不认同大师是“神的代言人“。作为在世界范围享有”盛誉“的人物,无论是万贯家财的富豪还是卑微的社会底层的人,无不被大师的风采所倾倒。
现代物质生活
&我们稍加思考就可以发现,古人似乎更倾向于笃信灵魂的存在,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使这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的智慧的触角伸向更广袤的太空,人们越来越自信,甚至认为人类无所不能。可是发展到今天,竞争的压力、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日渐升温,很多人为此再度陷入矛盾的思索之中,就连天才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在为科学做出巨大贡献之后还是不可避免地皈依基督耶稣,因为在发现的尽头依然是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人类的出现本身就是神来之笔,达尔文虽有“进化论”,但是晚年的达尔文也在忏悔。也许,最至高无上的科学就是神学。当物质与精神交锋,一些人丢弃了精神;一些人陷入痛苦;还有一些人陷入苦苦的思索……。。古老的话题再次叩击人类的心灵。
千年的信仰
中国的女娲造人、盘古开天地,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的泥土造人,世界范围内流传着这样那样的神话故事,可见人类内心是趋同一致的,而这一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似乎人类生来脑子里就有“神“的概念。但是却少有人说见过神。但是让人们放弃相信无神论,却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的疑惑太多,当人类遭遇到种种生活的不如意和压力时,人们就会开始试着去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神话归神话,神话不具备研究价值,可是信仰确是千百年来世界人民不变的执著。中国大地诞生过“道”、“易经八卦”、“禅”,但终因未成体系,信奉之人不多。放眼世界,却鲜有哪个国家没有自己的信仰。一部圣经,恍如树林里的风声、旷野中的天籁,指引着人们怎样去生活。它虽非科学,其中智慧却远非科学所能企及,它是无上的精神宝典。纵观世界历史,我们甚至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命的本质就是精神的存在。那么精神究竟有多大力量?尤迦南达大师就是一位精神大师,通过意识与宇宙的接触,他完成了意识和宇宙规律的统一,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大师为人们意识的复苏带来了神的旨意,作为享誉世界的精神上师,他曾开悟西方,引领印度的精神复苏。亲爱的读者,无论你是快乐还是悲伤,无论你是富有还是一无所有,你都将从中得到启迪,跟随大师的召唤,你将深层次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从而得到无上的幸福和快乐!
这是一本宝典
本书不是历史书,不是科学书,不是神话书,也非单纯的人物传记。它是一本智慧的读物,它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打开灵魂的枷锁,让我们坐在这位大师的脚下,倾听他的话语,获得他的智慧,沉浸在他的幽默中,并接受他爱的洗礼。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连载一 巴纳姆效应:你真的认识自己吗?
在人的一生当中,能够充分地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的每个思想、每种行为都将决定自己的人生,影响自己的命运。事实上,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曾喊出:“人啊,认识你自己!”而古希腊人也将“认识你自己”作为铭文刻在了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在我国古代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也提到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任者有利,自胜者强。”显然,对认识自己这个问题,东西方都持有同样的观点。而如今,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在选择职业时,人们越来越重视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工作,人们不再单纯受到利益的驱使,而是兼顾人生的快乐、梦想的实现;在婚恋家庭中,青年男女也开始学习认识自己,寻觅与自己更加默契的伴侣。因此,星座、生肖等各种认识自己的工具方法开始层出不穷,让人们眼花缭乱。可是在不停地测试与研究中,人们是否真的认识了自己?而这些测试对人的发展又是否起到了作用呢?事实上,巴纳姆效应告诉大家,通过这些渠道人们并没有真正地认识自己。巴纳姆效应是心理学家伯伦特?福勒于1948年通过试验发现的,他说:“每个人都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且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而这个效应的命名则是来源于在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广受欢迎的著名魔术师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的名字。他曾经评价自己的表演:“我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这说明很多人都在不经意间用自己的主观意识认识自己,长此以往,人们还是未能拨开云雾,看清自己。在人生的发展道路上,人们也总喜欢找一些参照物,这样一来,人们就会随着外界参照物的变化而变化了。人们在认识自己的时候一定要防止巴纳姆效应,也就是不能轻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心理暗示,不能认为那些笼统的、一般性的性格描述就是自己的。例如,有一段对一个人的人格描述是这样写的: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但是内心却焦躁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受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抱负与理想往往很不现实。上面所描述的,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每个人都会觉得这种描述好适合自己啊,其实这就是人的一种心理暗示。而很多占星术都是利用了人的这种心理,即巴纳姆效应来达到欺骗人的目的。他们经常用一些笼统的、无关痛痒的话来影响人们的心理,如“你这个人非常有前途,只要你能够克服弱点,坚持一下就能成功”等。而他们是否能够成功则是靠概率了,他们总会有50%的胜算,所以才出现了有时算得准有时算得不准的说法。由此看来,人们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就要极力避免巴纳姆效应,如果我们的参照物选对了,或许对我们认识自己有积极影响,但若是得到了错误的暗示,则会使人们后悔莫及。所以人们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方式,其中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第一,要坚持面对自己。无论是哪种人格都必须要面对自己,这是认识自己的开始。逃避自己就会离自己越来越远,如有很多人因为不自信而将自己隐藏起来,从来不敢正视自己,所以在掩盖缺点的同时,也一起葬送了自己的优点。第二,要做到事事多观察。即要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学会从多个人眼中看到自己。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看法可能只代表了个人的情感因素,但是多数人的看法则比较客观。而且人们通过高深的洞察力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做出中肯的评价。第三,与别人比较的时候,做到客观。要选择条件与自己相当的人,如果选人格反差很大的人,那只能是自讨苦吃。第四,要做到经常反省,在事业的成功与失败间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连载二完美主义者的身体语言特征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戈登表示,优秀的人会受到大家的喜欢,不断地设定目标然后努力达成也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追求优秀和追求完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按照常理来讲,达到优秀人人都可以做到,但是绝对的完美却是根本不可能的。完美主义者的表情。完美主义者很少有随和的表情,他们严肃认真,动不动就会眉头紧锁或者怒目而视。在他们看来,事情永远可以做得更好,所以他们很少有满意的时候。一旦最终结果未能达到他们期许的目标,负面情绪就会随之而来。久而久之,完美主义者便会时刻摆出一副冷酷无情的面容。著名心理学家鲁道夫?科恩提示大家,一般人笑起来的样子都会比较好看,但完美主义者的笑容往往给人一种与五官不协调的感觉,更有甚者可能会让人感到狰狞,这正是因为他们长久不笑的缘故。而对于这一点,完美主义者自己也会有所体会,所以在有人要求他们笑的时候,即使是非常亲近的人并且出于善意,完美主义者也会婉言谢绝,或者称自己不会笑,或者称自己笑起来太难看。当然,因为他们的笑容非常珍贵,一旦有让他们满意的事情出现,完美主义者的笑容还是可以使人们领略他们异样的魅力的。完美主义者的手势。完美主义者的手势非常简单,但却非常有力,往往会在别人脑海中留下几个清晰的动作。比如拒绝的手势,凡是向他们提出无理要求的,完美主义者为了加强自己的语言效果,都会采用同一个手势辅助表达,干净利索,绝不拖泥带水。当然,所提出的要求也许只在完美主义者的眼中是无理的,但当那个代表拒绝的手势被完美主义者摆出来后,事情已经不会再有改变。另外,他们握拳的时间会比较长。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观察发现,典型的完美主义者,除了辅助语言表达时摆出相应手势,其余时间他们几乎是握拳状态,无论是双手相握还是十指交叉,都是紧紧握在一起的,好似一个拳头。完美主义者的坐姿。双腿并拢,与地面垂直,双脚踏地,腰背挺直。这通常是在面对长辈和领导,或者在进行非常正式的社会活动时才有的坐姿。但对于完美主义来说,无论在什么状态下,他们的坐姿基本上都保持这种标准。对此,心理学家斯坎特表示,完美主义者性格中最闪光的一点,就是他们对人对己要求同样严格。除此之外,正确的是非观念,客观的立场观念,往往也是完美主义者成就一番事业的有力保障。完美主义者的站姿。双腿挺直有力,挺胸抬头,和其他性格类型不同的是,完美主义者往往比较钟情于手臂叠放在胸前的动作。因为,双臂叠放于胸前的站姿,是一种强势的防御姿势,看上去好像无所畏惧,实际上一点风吹草动都可以引起他们的慌乱,这一点也正是完美主义者的性格特点之一。在进行心理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心理学家斯金纳还发现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即所有心理疾病患者都不会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就像所有喝醉酒的人都认为自己没有醉一样。鲍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一名学生,他长时间处于精神抑郁状态,在经过多方求助无效后,鲍伯终于正视自己可能患有心理疾病的事实,于是他利用周末的时间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诊断,心理医生很快确定了他有完美主义性格倾向。原来,鲍伯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一直到上大学前,他都是家人和朋友的骄傲,鲍伯自己也一直对此深信不疑。然而进入大学后,课程开始变多,由于鲍伯想使每一科成绩都领先,所以他的精力开始显出不足,甚至体力也有些透支。一个学期以来,虽然鲍伯的综合成绩仍名列前茅,但鲍伯感觉自己再也不是稳稳领先,而是随时都可能被人超越,这使他开始变得日趋烦闷,学习成绩也有下滑迹象。因此,心理医生对症下药,针对鲍伯的具体情况予以指导。后来,经过心理医生的帮助,鲍伯终于重拾了学习的信心,投入到了更加饱满的学习中去。心理学家米歇尔还提示人们,过度地追求完美会使人处于一种心理病态中,而这就需要人们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或者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免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连载三探寻缺陷:过于关注细节会偏离成功的轨道
“知己知彼”是取得决定性成功的关键,而在这四个字的背后,是对整个大局观念的揭示。所谓知己知彼,实际上就是要对整个大局形成总体掌控,而后“牵一发而动全身”,为自己的进退找到行动依据,而完美主义者的性格缺陷正在于没有这个观念。著名心理学家米歇尔研究发现,完美主义者实际上也并非不明白这一点,但是性格使然,在他们面临具体情况时,往往会被眼前的事物迷惑,转而步入歧途。心理学教材中有这样一个案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匆促撤退的德军为了阻遏盟军追击,破坏了沿途大量的交通设施,其中最重要的是距离此时作战前线100英里远的一座大铁桥,不过由于德军也有大量人员没有过桥,这座大桥此时尚未被炸毁。盟军为了不给德军留出时间去组织有效反击,必须利用这座大桥迅速过河追击,于是,指挥部决定发出一支精锐部队提前占领这座大铁桥。由于汤姆森带领的连队作战英勇,且极具敌后作战经验,这一任务最终分派给了他们。时间紧迫,汤姆森接到命令后随即化装潜入战场腹地,在成功歼灭了几股德军溃兵后,汤姆森连队顺利接近了大桥。而此时,德军也明显地加强了对大铁桥的戒备。汤姆森当机立断,采用“诱敌出击”的战略,从而对守军造成了重创。但是汤姆森没有想到,溃退下来的德国士兵最终决定放弃过桥,他们丢下大批作战装备,在距离大桥10英里的地方有秩序地泅水渡河。汤姆森为此感到慌乱,他心想,如果这些溃兵成功渡河,随后他们必将再次成为抵抗盟军的武装力量,而此时,他们几乎徒手过河,只要自己采取攻击行动,必可轻易将他们歼灭。面对毫无防范能力的德国溃兵,汤姆森没有理会副手的阻拦,而是亲自带领一部分兵力前去歼敌。在消灭了一部分正在渡河的士兵后,德国溃军果然退了回去,并逃向更远的地方准备过河,汤姆森仍然没有放弃,他继续追击,再次拉长了战线。而另一方面,虽然汤姆森的连队个个都是作战精英,但毕竟人数不多,而且此时他们已经分在大桥两端作战,而汤姆森带走一部分兵力后,大桥的防御力量再次被大幅削弱。不断涌来的德国溃兵没了退路,他们眼看着渡河士兵被打死,知道已是难逃一死,不甘被俘的他们向大桥发起了拼命的攻击。最终,德国溃兵成功突破汤姆森连队的防御,攻占了大桥。而此时的汤姆森大量弹药被缴,已经无力回天。德军随后便安放了炸药,在全部溃兵通过后从容地将大桥炸毁。这一战,德军利用大河成功阻滞了盟军的进攻势头,得到了充足的时间来组织反击力量,并最终对盟军造成了重创。很明显,在这场战役中,汤姆森连队的初次胜利已经充分完成了指挥部的战略意图。但在这种情况下,完美主义思维在汤姆森的头脑中起到作用,使他继而想要全歼德国溃军。要知道,虽然前线退下来的德军是败兵,也失去了作战的勇气,但毕竟他们还是军人,不可能束手待毙。在难逃一死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可以发起战斗并形成战斗力的。所以,对于汤姆森连队来说,守住大桥的能力有余,但阻止溃军过河是不可能的。但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汤姆森还是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不但没有封堵溃军过桥,还将原本就有限的兵力再次分散,最终使战斗的主动权丧失。对此,心理学家赫尔分析,作为一名战场指挥官,汤姆森不可能不知道盟军占领大桥的战略意图,但他还是因为追求完美作战目标的想法而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使盟军指挥部在战略战术完全正确的情况下遭受不必要的创伤。在现实生活中,完美主义者往往都是一些正直勇敢的人,他们所做的事情也都是出于正面动机和积极目的。但不可否认,他们的思维比较极端,在面对一些具体的事物时,也很容易形成极端情绪和极端行为。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他们的判断失常,总会出现一些本来不该出现的问题。此外,完美主义者总是欠缺灵活性,在他们眼里,是非黑白分得清清楚楚,绝不允许有一丝的妥协和退让。而更可怕的地方在于,他们往往能够清楚自己的性格缺陷,但如果让他们放弃对完美主义的信仰,他们又会陷入更大的恐惧和不安中,这就使完美主义者的行为和观念不可避免地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完美主义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性格特征,拥有这一性格的人的缺点和优点一目了然。对此,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示大家,完美主义者应该学会务实精神,正视“完美只存在于想象中”的铁律。而更重要的一点是,无论什么样的目标都是因欲望而形成的,除非自己放下这种欲望,否则根本无法得到满足。所以,追求完美无可厚非,但需要将目标和结果看清且看轻,因为只有重要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连载四穿衣打扮是完美主义者外在的心理表现穿衣打扮包括行为人对帽子、上衣、裤子、鞋子等的搭配选择,以及整体样式和颜色的搭配。对此,心理学家凯利表示穿衣风格可以透露一个人的心理年龄和性格特征。而之所以能够通过穿衣风格来窥测出行为人的内心世界,正是因为这些外在的表现都是行为人在无意间完成的,而越是无意而为,就越是有心之作。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追求完美的决心是一致的,而他们的审美观念却各有千秋。心理学家斯坎特研究发现,通过不同风格的穿衣打扮,可以对完美主义者的内心世界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完美主义者对衣服的选择。过于奢华的衣服通常不会被完美主义者青睐,他们大多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往往更加关注衣服和自身气息的融合,得体、朴素,能够和文化价值观念契合的衣服对于他们来说反而更具吸引力。然而,他们又是识大体的,不同的场合,他们总是会选择不同的衣服,但在他们看来,这只是对别人的一种基本的尊重,并不存在原则上的妥协。对于颜色的选择,完美主义者喜欢单一且颜色较深的衣服。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虽然他们的观念和行为总是引起世人的关注,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愿被人关注,因此,他们在选择衣服上会尽量贯彻低调理念。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线条、层次和配饰的风格,一定要足够分明,自然顺畅,切忌模糊不清、拖拖沓沓。以衣服袖口上的纽扣为例,一颗则嫌少,四颗则嫌多,两三颗正合适。如果衣服风格需要搭配二十颗纽扣,那么一定要设计成独立的两排或者两列;如果衣服风格只需要搭配一颗纽扣,那么这颗纽扣也一定要有可见的两个以上组成单位。换句话说,整体布局数目,依然要在一和四之间。这就是完美主义者对于细节的关注和要求,可能苛刻,但他们能说出自己的道理,很多时候,这道理也足以使人信服。完美主义者对裤子的选择。这里所说的裤子涉及完美主义者对衣服的自主搭配,主要指的也是他们在生活休闲和娱乐时的穿衣选择。著名心理学家米歇尔通过研究发现,完美主义者的运动细胞比较欠缺,他们即使在必要情况下,也会表现出对运动的排斥。因此,运动服装被完美主义者视为禁物,除了西裤之外,牛仔裤可能会成为完美主义者最为钟情的服装。心理学家米歇尔提示人们,完美主义者对牛仔裤的选择同样与众不同,比如层次要少;颜色要中性偏浅;线条要简单流畅;只能有传统的五个兜;配饰除了必要的纽扣和拉链外,即使出现一条多余的线痕,也会被他们所厌弃。此外,对裤筒长短的要求最能体现出完美主义者的特点,由于身高的不同,又少有人进行单独定做,商场里的牛仔裤总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长。也许有人会将多余的裤筒挽起来,也许有人会任其堆在脚踝处,但完美主义者在买完牛仔裤后,第一件事一定是将裤筒进行裁剪,达到适合自己身高的长度。完美主义者对鞋子的选择。对于绝大多数完美主义者来说,他们都不会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买东西甚至是漫无目的的逛街上。所以,完美主义者在找到一款自己喜欢的鞋子后,通常会长久性地购买同一品牌甚至是同一款型。而对于鞋子的选择,完美主义者同样喜欢简单自然的风格,即颜色较深、层次较少、线条极简。而心理学家斯坎特的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完美主义者更钟情于有鞋带的鞋子。心理专家斯金纳据此分析,在完美主义者看来,传统的鞋子都应该配有鞋带,只有这样,一双鞋在他们的意识当中才是完整的,这来源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钟爱;而另一个比较实际的观念是,配有鞋带的鞋子更舒适、更具调节性,完美主义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鞋带的松紧,这对于凡事都想牢牢掌控在手中的完美主义者来说,也就不足为奇了。完美主义者对于整体着装的选择。完美主义者的整体着装风格,还是以简单和自然为主,在他们看来,整体的着装颜色不可以超过两种。鞋子和上衣、裤子和帽子,总之可以形成对称视觉效果的部分都需要进行搭配。此外,完美主义者的鞋子、腰带和手提包基本以黑色为主,即使换作其他,也多为相近的颜色或统一的颜色。心理学家费斯汀格表示,虽然完美主义者的性格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大体离不开正直、传统、低调的主体意识。因此,通过不同的穿衣打扮,往往可以对完美主义者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连载五利他主义者把帮助别人当成生活重点利他主义者在生活中常被人们称为“老好人”,他们大多和善可亲,甚至有一丝憨厚,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他们都是大家喜欢的对象。心理学家费斯汀格表明,利他主义者占有欲不强,上进心不足,几乎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而唯一能让他们感到有趣的事情也许就是帮助别人,因为在此过程中,他们可以得到无限的满足和成就感。但心理学家米歇尔通过调查发现,利他主义者实际上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一点可能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注意到。因为在他们帮助别人的同时,大多数人都会对他们心存感激,而一旦他们有了困难,那些心存感激的人自然会全力来帮助他们。因此,利他主义者虽然少有大富大贵,但他们通常生活稳定,幸福美满地过完自己的一生。乔娜是曼哈顿某小型公司的员工,她新近毕业,刚入职不久。虽然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乔娜仍旧很快赢得了大家的好感,这主要得益于她的性格,即乐于助人。工作之余,乔娜总能找到一些事情来帮助身边的同事,比如擦桌子、扫地、浇花,搞得清洁人员都有些不好意思。在得到大家的初步认可之后,乔娜还细心地了解了每位同事的爱好,甚至这些同事喜欢哪家的咖啡,热衷于哪个牌子的香水她都一一记下,还时不时地送同事一些小礼物。然而没过多久,同事们就有些不好意思了,他们原以为乔娜只是为了拉近大家的距离,而故意摆出一副低姿态,没想到她对大家的事越来越关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职场人士的交往基本都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各自的空间也会比较独立和隐私。而乔娜明显没有这样的意识,她的举动看似热情,而大家反馈给她的信息却使她越来越寒心。可怜的乔娜并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由于性格使然,她只能更加卖力地“帮助”别人,希望重拾大家的好感。由于乔娜所在的公司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业务并不稳定,有时候会比较清闲,但忙起来的时候大家很可能连吃饭都顾不上。一次,公司又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大家忙得不亦乐乎,眼看就要到了吃饭的时间。乔娜已经对这种情况有所了解,略加思考之后,她决定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在大家腹中空空,暗自叫苦的时候,乔娜为大家订的快餐送到了。看着乔娜忙前忙后的身影,每个人都很感动,乔娜也在此时找到了久违的成就感。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工作量剧增,经理的压力也很大。所以,在他看到众人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心中顿时生出了一丝不悦,不用问他也能猜到,为大家订餐的人一定是爱“多管闲事”的乔娜。其实,吃一顿饭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但问题并非出在这里,而是乔娜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确切地说,她做了一件应该由经理来做的事。就这样,乔娜的乐于助人在经理眼中变成了多管闲事。虽然经理并没有当场发作,但不久之后,乔娜还是静悄悄地离开了公司。乔娜初出校园,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出现这样的职业困惑在所难免,但据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分析,乔娜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并非出自经验,而是出自性格原因。利他主义人格最重要的特点是希望通过奉献得到他人的认可,从而得到满足感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定位。在学校中,由于大家都是学生,乔娜可以在学习方面对其他同学进行帮助,而其他方面的帮助则居次要地位,一切都很正常。而在进入职场后,乔娜却未能及时完成角色转换,由于在工作上资历尚浅,她又不能据此对别人进行帮助。于是,一些细节的帮助就成了乔娜赢得别人好感的主要手段,在此过程中,她的价值观念自然会不可避免地发生紊乱。对此,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表示,每个人都希望拥有成就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把帮助别人当做首要得到满足感的事情来做,很多时候却是不合时宜的。很明显,公司不是为员工提供这种满足感的地方。换句话说,乔娜如果在工作上对同事进行帮助也无可厚非,但她的实际做法却明显与此背道而驰。要知道,公司要前进、要发展就必须创造效益,而创造效益的前提则必然是拥有效率,这是再基本不过的常识。而利他主义者的很多做法,一方面无法实现自己的劳动价值,使自身利益失去保障,相关的家人和朋友也可能因此而受到连累;另一方面,利他主义者如果不能认清形势,而是提供很多别人不需要的帮助,那么,即使他们态度诚恳,初衷良好,也只是一相情愿,甚至适得其反。连载六无言的付出是利他主义者的悲哀在我们身边生活着这样一种人,他们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即使我们与他们在一起工作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也仍会感觉与他们形同陌路人。然而在这类人中,同样也有着一部分虔诚地信奉着利他主义的人,他们以帮助别人为自己的价值理念,但由于漠视别人的回馈,或者规避世俗的质疑目光,他们总会在做了好事之后悄然离去。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些人是做好事不留名的英雄,但实际上,他们只是为了寻求心灵的安慰。在泰国,人们总是能和大象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劳动生产还是日常生活,大象那硕大而悠然的身影伴随着泰国人民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春秋。1972年,生活在曼谷市郊的奴古和妻子完婚,婚后夫妻俩的生活幸福美满,其乐融融,不久他们就有了自己的宝宝。但奴古的妻子却因为难产而不幸辞世,给他留下了一个嗷嗷待哺的男婴。送走了妻子后,奴古发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要将孩子养大。奴古的工作是守护林木,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林子里巡查,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奴古饲养的一头大象担起了一部分责任。这头大象早在奴古小的时候就已经生活在他们家,此时已是垂暮之年,但也正因如此,老象和奴古之间的感情很好,甚至已经有了一些人性。在老象的陪护下,奴古的孩子快乐成长,他每天和老象在一起嬉戏打闹,忙着爬上爬下,玩得不亦乐乎。那头老象更是性情温和,无论奴古的孩子怎么闹,他总是像个慈祥的老人一样用长长的鼻子爱抚他,热了为他遮阴,还时常喷些清水给他洗澡;冷了将他拢进怀里;睡着了,居然还会为他驱赶蚊蝇。而奴古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忙他的工作,他每天清早出门,然后快速到林中穿行巡视,并赶在日落前回到家中与自己的孩子以及老象团聚。然而,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1976年夏,奴古正在巡视林木的时候突发山洪,道路被统统阻断,他没有办法,只好在山里过了一夜。虽然担心自己的孩子,但是因为有老象照看,奴古并没有想太多。第二天一早,奴古便匆匆赶回家中,然而当他推开院门后,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孩子的衣物散落一地,血迹也染得到处都是,而此时的老象,一副狂怒的姿态,口中身上也尽是鲜血。看到奴古后,老象依旧长声嘶叫,要不是有铁索牵制,估计那老象已经彻底发狂。奴古不知道老象为什么发狂,但他已经找不到自己的孩子,看到老象满嘴的鲜血,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愤怒冲昏了奴古的头脑,他将自己的猎枪对准了老象的头顶,老象更加狂怒,似乎要向他扑来。此时,奴古彻底失去理智,一枪打中了老象的脑壳,就在老象庞大甚至略显笨拙的身躯轰然倒下后,奴古的孩子从老象身后的墙缝里钻了出来,他毫发无损,像平常一样爬上老象的身体,而此时的老象已经奄奄一息,眼见就要断气。奴古终于恢复了理智,他明白了,是万恶的森林狼光顾了他的家,老象是为了保护他的孩子才弄得浑身是血。从现场痕迹来看,应该不止一只森林狼,这些家伙联合起来的攻击力,即使是奴古也只能逃命,但此时,奴古的孩子仍旧安然无恙,而拼命保住了孩子的老象,却已经死在了自己手中。终于想明白整件事的奴古伏在大象身上号啕大哭,但一切为时已晚。没有人可以完全了解另外一个人的真实想法,更何况是一头大象。老象拼死保护了奴古的孩子,最终却死在了奴古的手中,虽然奴古最终弄清了事情的经过,但事实已经形成,最大的悲哀,也莫过于此吧。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社会的战争之所以频发,实际上并不是因为利益的争夺,而是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换句话说,是大家的想法不同,至于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就是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国家和国家之间如此,民族与民族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同样如此。利他主义者可能认为,帮助别人总归是一件好事,即使别人不曾心怀感激,至少也不会心存怨恨,甚至打击报复自己。实际上,这种想法是充满局限性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好心做错事总有发生,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而付出的心理又会在无形中加剧这种想法。所以,在我们对别人实施帮助的时候,也许根本就不了解别人想要的是什么,或者他们会怎么看待我们的帮助。总结来说,付出同样需要沟通作为前提,只有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才能使其他一切事物的进行得到保障。可见,所谓无言的付出,实际上是一种多么可悲的行为。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高调的付出无可厚非,但无言的付出并不值得赞赏。连载七忘我的付出才是世间至真至美的爱美国心理学家罗特表示,亲情往往是维系和击溃人类精神防线的关键因素,在很多违法犯罪现场,心理学家们都会与犯罪分子对峙。这个时候,他们通常可以利用亲情攻势突破犯罪分子的精神防线,迫使犯罪分子为了自己的父母放弃抵抗,避免他们犯下更加严重的罪责。而父母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即使性格懦弱,往往也会表现出强大的勇气甚至是智慧,这一点,就连动物也不例外。威尔逊是一名野生动物保护专家,但20世纪80年代,他却是美国西部著名的木材供应商。1986年的夏天,对于美国来说这又是一个干旱的季节,而新墨西哥州的情况尤其严重。在这里,每天的日照时间超过15小时,而且没有降雨也没有风,太阳炙烤下的沙漠简直像是一片黄灿灿的金子,只有威尔逊车队掀起的滚滚黄沙证明这里还有人迹存在。在经过一个狭窄的谷口时,威尔逊的车队停了下来,按照习惯,这是他们旅途中的一个休息地,因为在这里可以得到一点少有的阴凉。像往常一样,大家聚在一起谈笑并补充淡水以及食物,可就在大家谈笑风生的时候,一只野牛出现在了谷口,因为那只野牛只是远远地在谷口徘徊,大家也没有过多的关注。休息过后,大家上车出发,可当车队即将开出谷口的时候,大家发现,原来这只野牛是来拦路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押队的威尔逊车内,野牛拦路,这种事还是威尔逊第一次遇上,他搞不明白这种见了人总是调头就跑的野生动物,今天怎么会大着胆子拦他的车队。等到威尔士来到车队前方的时候,那头野牛已经被驾驶员抽出了好几道血印,可这头野牛不声不响,就是不肯让开道路。威尔逊马上阻止了驾驶员的举动,并询问他说:“你为什么要招惹这个大家伙?”
驾驶员一副无辜的表情,说:“向上帝保证,我没有主动招惹它。”
随后,一个年纪稍长的司机也来到了车队前方,威尔逊知道此人在沙漠的经验十分丰富,于是马上向他询问,此人看了看野牛干燥的口鼻,无奈地说:“看来这家伙是渴坏了,它想和我们要点水喝。”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惊奇,野牛向人要水喝,这种事情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也不会相信。威尔逊也没有其他办法,为了尽快让野牛让路,他只好命人倒了一盆淡水放到野牛跟前,希望如那位老驾驶员所说,这家伙喝了水之后赶紧让路。但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这头野牛在水盆中舔了两下以后,却忽然仰天长啸,紧接着,在大家惊呆了的目光下,两只几乎刚刚学会走路的小野牛从山上跑下来,见到盆里的清水后,便闷头喝了起来。而那头大野牛却挡在了众人面前,明显是在保护那两头小野牛免受伤害,等到那两头小野牛喝够后,在大野牛的护送下一左一右地准备离开。威尔逊被感动了,他看着那大野牛身上的血痕,马上吩咐人再去取点水,但那大野牛却根本没有停下喝水的意思,而是一副害怕的样子匆匆离开了众人的视野。望着野牛消失的方向,威尔逊禁不住问老驾驶员说:“这家伙靠什么活着?”
老驾驶员也是感慨万千,他叹了口气说:“难以想象。”之后,大家便各自回到了自己的车上,而威尔逊则希望能再次遇到野牛,对其提供帮助。虽然这只是旅途中的一段小插曲,但是给威尔逊的感触非常大,他想起了自己远在阿拉斯加的父母,自己小的时候,他们应该也是像那头野牛一样爱护着自己吧。自从威尔逊离家后,父母的五个儿女全部远离了家乡,父母现在生活得怎么样?他们是不是会想念自己的儿女呢?正在威尔逊思绪万千的时候,驾驶员满怀愧疚地说:“威尔逊先生,也许我们该少卖一点木材。”威尔逊明白驾驶员的意思,正是因为他们的大量砍伐,才使很多野生动物失去了栖身之所。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威尔逊便朝那位年轻的驾驶员认真地点了点头。在那次生意做完之后,威尔逊便乘飞机回到了家,并在父母的支持下,成了一名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研究资料中,最能触动人类心灵的,往往并不是人类自己的故事,而是自然界中那些原本应该与我们共同享有这个地球的动物。而在它们的故事当中,最让人类感到不可思议的,又往往是亲情所系。他还表示,亲情是维系人类传承和世界发展的根本所在,但就目前的研究资料来看,这个范围应该扩大至地球上的所有动物。而这一感情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应该就是忘我的付出和无畏的爱。连载八左手天使,右手魔鬼:成就型实干者的“秘密武器”
九型人格中第三种人物性格属于成就型实干主义者,这是一种孜孜不倦的实干特点。当然所谓的孜孜不倦在这类人的身上就有着一些不同的概念了。这种人往往将自己的成就放在第一位,他们追求的是实质性的成果,并且始终认为“我若没有成就,就没有人会爱我”,并且将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们内心惧怕没有成就且一事无成的样子,他们希望人们接受,并且渴望过一种有实质性价值的生活。这种人为了达到自己的成就,可以孜孜不倦地工作、忙碌。他们用成就来衡量生活中的一切,用价值来评判一件事物的好坏,是典型的促动型人物。同时这类人也是实用主义者,他们非常在意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表现,希望让人们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当然也喜欢出风头。另外,这类人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特点,那就是在这类人身上时刻散发着“左手天使,右手魔鬼”的气息。详细来说就是,这类人虽然孜孜不倦地追求成功,但是却十分看重名利。在顺境的时候,也就是当这类人取得一定成功的时候,往往表现得非常自信,而且浑身充满了干劲和活力,因此也就十分有魅力,比较受人欢迎,而且他们的这种孜孜以求和上进心也往往能够影响到周围的人。而一旦处于逆境,即一事无成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包括一些投机性的想法,这时候的他们往往自私自利,喜欢说谎,内心充满了杂念,所谓的“左手天使,右手魔鬼”就是这个意思,这便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成就型实干主义者不为人知的一面。正如瑞士心理学家罗尔沙赫?赫尔曼所说,这类人既令人充满希望、带给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又有虚假、不择手段的一面。因此,这类人就像是一条变色龙,把自己的事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种想法就像魔鬼一般扎根在他们的体内,形成了他们魔鬼般的特点。他们强烈的好胜心扎根往往让自己心生一种权威感,并且时常会拿别人与自己比较,非常看重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而且是一个工作狂。但同时又是一个欲望膨胀的野心家,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成功者,成为所有人的焦点,这让他们变得十分有心计,处世圆滑,喜欢利用别人,经常让身边的人感到心惊胆战。另外,这种人很害怕与别人保持亲密的关系,这是因为他们内心有一种“做贼心虚”的感觉,他们害怕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将自己的缺点暴露在别人面前,他们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为了成功而产生的争胜表现,也不想让别人窥视到自己的心理。因此,用“左手天使,右手魔鬼”来形容这类人一点也不为过,而且十分恰当。一半阳光、一半阴郁的性格让这种孜孜不倦的成就型实干主义者懂得如何来隐藏自己的特点,所以,人们很难读懂这类人的心理。有这样一位成就型实干主义者,他是一名建筑工程师。几年前,他从新加坡来到了德国并开始他的建筑工程生涯。他刚到德国时,由于德语并不是很好,而且也没有得到永久的居留权,因此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但是他没有失去信心,为了自己的前程他曾经到一些废弃工厂做一些零工度日。而半年以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份建筑工程工作,但是这份工作却很苦,他的妻子曾经劝他回新加坡,但是他却执意不肯回去,并且认为回去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他不想让新加坡的朋友或者家人认为自己一事无成,而且他认为灰头土脸地回去很没有成就感和面子,于是他决定继续留在德国开创他的事业。在德国,为了能够在工程方面取得成就,他不惜一切代价地想要往上爬,他利用同事的关系得到了部门经理的电话,并且还将自己的作品快递到了经理家中,甚至还花费很长的时间等在经理门前。但是在同事面前,他却依然表现出一副刻苦努力、孜孜不倦、谦虚好问的样子,他甚至还曾抄袭过一个同事的方案。最终,他被经理提拔为组长,很快,他又通过同样的方法当上了科长。两年半以后,他竟然成为了部门经理。当上经理的他在人们面前总是表现出一副积极进取的样子,并且在他的领导下,他的部门取得了柏林建筑大赛的头等奖,为公司和他自己赢得了荣誉。上述事例中的这个实干主义者,为了自己的成就和荣誉而不惜牺牲亲情、友情、同事之间的情意,但是在取得了成就之后又变得非常积极和自信,并且处处充满活力,带领自己的下属们取得荣誉。这就是这类人典型的“左手天使、右手魔鬼”的性格特点。实干主义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取得成就,得到别人的敬仰,这也是他们的终极追求。实干主义者认为在实现成就的过程中是需要一些计谋的。但是不管怎样,这种人终究是积极进取、孜孜不倦的,他们乐于为自己的成就而不停地忙碌奔波,这对他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连载九享受成功,得到别人的认可有利于铸造自己的成就成就型的实干主义者是典型的促动者,这种人非常享受自己取得的成就,享受那种被人肯定和认可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他们为之奋斗的动力,也是心理上的一种满足。玛格丽塔?布雷恩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女老板,她是一位干练且强势的新时代女性,由她统领的拥有上百人的广告公司位于曼哈顿的高级写字楼里面。然而,这样的一个女性在没有从事商业之前仅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也许你会问,是什么让她走出来,并成为了商业女强人的?玛格丽塔大学毕业之后便和丈夫劳森结婚了,没多久他们就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劳森不想让玛格丽塔出去工作,于是玛格丽塔就在家做起了全职太太。但是两年以后丈夫的出轨和公司的破产让玛格丽塔身心俱损。破产之后的劳森整日酗酒,并且张口就骂玛格丽塔只知道做饭、洗衣、带孩子,没有工作能力。面对丈夫的破口大骂,她认为是时候离开这个表里不一且自私自利的家伙了,于是她断然与丈夫离婚。离婚后的玛格丽塔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一人带着孩子去了纽约,开始了她的打拼之路。玛格丽塔回忆说:“那段经历真的很苦,但是,工作和忙碌带给我的那种充实和成就感是我从未有过的体会,我很享受那种被人肯定的感觉。”或许是因为她的潜力无穷大,也或许是因为她看透了女人的脆弱心理,但是更多的是因为她内心的那种成就型实干的性格特点被激发了出来,她一个人带着女儿,穿梭在曼哈顿的高楼大厦之间,凭借着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潜力,她的公司开始逐渐走上广告商业正轨。就这样,从一间小的广告制作公司慢慢地步入到中型广告企业,玛格丽塔的广告生意接踵而来。随后她的公司发展很快,她租了大的写字楼,开始雇用了几个职员,再后来,她成为了一名干练的女强人。如今的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肯定和认可。玛格丽塔说:“离婚之后的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劳森结婚就是一个最大的错误,我太喜欢我现在的生活和工作了。现在的我认为,就算自己没有爱情也不能没有事业。一个女人只有在经济上独立了,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现在回头看看我以前的那些邻居和朋友们,她们都还在家里做全职太太,她们大多数被自己的丈夫和旁人看不起。而我过去也过着那种生活,真不可思议!幸好我只过了两年那种日子。我觉得一个女人要是没有成就,一事无成的话,生活将会毫无意义,也没有任何的价值可言。现在我成功了,家人爱我,朋友们都羡慕我,而我也喜欢这种被人羡慕的感觉。当然我在做事情的时候,如果遇到了困难,不管用什么代价和方法我都会去完成它。”
从玛格丽塔的话语中能够充分地看出,在她的性格中有90%的成就型实干主义者的特点。如今的玛格丽塔做事果断、说话语速也很快,已经成为了一名标准的成熟商业女性。成就型实干主义者的特点就是这样乐于享受自己的成就,沉浸在别人的赞赏和羡慕之中,他们为了自己的成就可以放弃和牺牲一切。美国心理学家米歇尔认为,在与这样的人打交道的时候,最好恭维他,适当地表现出一种崇拜和羡慕的举动,这样可以让这类人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连载十实干的原始魅力―三分才华加七分实干铸就辉煌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永远不缺乏那些向往成功的人,但是真正的成功者却寥寥无几。在这些憧憬和向往成功的人当中,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有才华和本领,但却很难成功,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踏踏实实地去做事,没有努力地去奋斗。在成就型实干主义者的队伍中,也有这样的一批人,他们向往成功却没有成功,显然是因为他们要么只有想法不踏实地去工作;要么就是没有才华和想法,只知道埋头苦干当“老黄牛”。众所周知,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职场上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往往都十分高傲和好高骛远,而且心理上认为只要别人发现了自己的才华,自己就能够飞黄腾达,但是他们却忽视了怎样用一种正确的方法来让别人认识到自己的才华,所以他们可能一生都只活在自己营造的才华光环之中,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成就。而那些才华平平却不断升职的人,虽然在才华方面没有突出表现,但是却懂得怎样运用正确的方法和实干来赢得人们的认可和关注,进而让自己功成名就,这是一个成功的实干主义者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色。大卫?布朗是一名生活在英国的犹太人,同时也是早期的“马丁牌”赛车的创始人。他的成功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实干。大卫的性格中有大多数成就型实干主义者的特点。大卫?布朗出生于1904年,从小父亲就教导他要有人生目标,踏实肯干,因此大卫从小就形成一种成功的模式――踏实勤奋加自己的目标和想法。大卫的父亲最早经营着一家小型的齿轮制造厂,但是利润很微薄,仅够维持生活费用。这位伟大的父亲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于是他严格要求大卫。大卫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属于上等,但是他的父亲却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功不能靠学习成绩来衡量,于是每个周末他都要求大卫去自己的工厂,和工人一样从事艰苦的劳动。当时同班的很多同学认为大卫将来肯定没出息,长大后会和他父亲一样穷困潦倒,而大卫却全然不在乎这些。大卫逐渐养成了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习惯,他在父亲的工厂里学到了很多实质性的东西,并且他还有了新的想法,他认为汽车行业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日后一定会产生一种以汽车为主的娱乐业,所以他给自己设定了目标,往汽车比赛这个方向发展。他的这种想法,在当时无疑是一种挑战和冒险,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大卫是有才华和头脑的,这个行业非常有前景。大卫的这个想法,他的朋友和同学也有想过,但是他们认为这种想法太过超前,而且实施起来非常困难。然而大卫并没有将这些困难放在眼里,他明白只有踏实肯干才可能成功,于是他毅然决定走这条路。他的实干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成立自己的公司、贷款买设备、聘请专家和设计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以及请工人投入生产等,这些工作每一项都是步履维艰,但是大卫却坚持走了下来,他踏实肯干的精神感染了父亲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1948年在比利时举办的国际汽车大赛中,大卫?布朗生产的“马丁牌”赛车取得了冠军,而大卫?布朗的公司也因此名声大噪,订单接踵而至,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好。大卫?布朗的事例说明了,一个成功的人离不开实干精神,大卫本身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但是如果他没有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也许就会和他的朋友一样,空有一腔热血,是不会取得任何成就的。哥伦布曾经说过:“即使你有出色的才华,如果选不对做事的方式,仍然会与成功背道而驰。”一个有才华的人往往会比普通人更想快速地抵达梦想的彼岸,但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如果选错了人生的发展方向或者是不踏实地去付出劳动,那么他也就不可能成功。那些被誉为“神童”或“天才”的人,往往都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只注重自己的才华,而没有实干精神,最终他们理想中的成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一个真正的成就型实干主义者,更加注重的是实干精神,他们相信只有实干才是走向成功的台阶。而实干是取得成就的前提,是一个人能够被人肯定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成就型实干主义者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将实干精神放在第一位,正所谓“三分才华,七分实干”,只有这样才能够走向成功,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连载十一悲情浪漫主义者的典型表现――情绪化艺术型的悲情浪漫主义者在生活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且喜欢追寻自我感觉,把自我陶冶和浪漫的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然而,这种人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非常情绪化。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但是悲情浪漫主义者的情绪化就显得十分明显,而且这也成为了这种人最大的难题,他们想要极力地去改变,但是依然无济于事。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阿诺德?卢修斯曾经与一个艺术型悲情浪漫主义者的朋友进行过谈话,格赛尔发现在谈话中,他的朋友非常情绪化,易于激动,甚至有时候还表现得不能自控。后来他的朋友对他说:“我不是冲动,也不是神经质,只是我经常会被我的感情控制着。每当这时,我就好像身不由己了,整个人都受到情绪的控制,那种感觉,你知道吗?就像身体要爆炸了!”
生活中的悲情浪漫主义者,往往因为情绪化而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很多的麻烦,因此,情绪化成为了这类人最大的难题。其实很多人的性格都是多重的,情绪化也都或多或少地伴随其中。在九型人格中,这种艺术型的悲情浪漫主义者往往会将情绪化表现得十分明显。而且这类人一旦在现实中遇到了困难或者是生活不尽如人意,他们就更容易将这种不好的情绪发泄出来。一般情况下,这种类型的人内心充满了一切可能的或不可能的幻想,而且极其注重自我感觉,具有高傲的艺术气质,能够做到自我放纵,追求独特的浪漫生活,在别人眼中这就是过于理想化。而这类人在顺境的时候,他们会灵感不断且富有创造力,其感情也比较真诚和坦然,对别人也十分友善。而更重要的是肯定自我,并且乐于表现自我,心中有一种自我高尚的精神。但是在逆境中的悲情浪漫主义者的性格特点就会表现得非常忧郁,多愁善感,情绪化十分严重,甚至还会进行一些自我破坏,远离人群,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这种人往往在这时候显得最为可怜,而这也成为了他们的最大难题,因为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好莱坞著名的男影星约翰尼?德普凭借着《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而成功地成为了好莱坞最受欢迎的男演员之一。约翰尼拥有着英俊的外表,加上才华横溢的表演让他也成为众多女明星中的白马王子。然而约翰尼却是一位典型的艺术型悲情浪漫主义者,在出演《加勒比海盗》之前,他也一度风靡全球,但是后来却因为自己私生活上的一些事情而导致了他的演艺之路并不好走,那段时间是他最压抑和痛苦的阶段。约翰尼在那时陷入了极端的情绪化中,不想与任何人见面,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抽烟、喝酒甚至是接触毒品,这些都成为他自我放纵和痛苦折磨的方式。这样的约翰尼被那些记者们搬上了娱乐报纸的头条,人们认为这是他太过骄傲的下场。还有人认为他是风流成性,一系列对他不利的消息占据了整个好莱坞,人们不再找他拍戏,他便再次陷入了痛苦的情绪之中,直到后来他遇到了他的伴侣凡妮莎?帕拉迪丝,是他的这位伴侣帮助他渡过了人生的低谷时期。后来他振作起来,接拍了《加勒比海盗》而再次一举成名。由此可以看出,约翰尼拥有悲情浪漫主义者的情绪化特点,他在事情失利之后对自己进行自我放纵和折磨,整日沉迷在酗酒上,这就完全暴露了他的这种情绪特点,独处造就了他忧郁的特点,一个男人多愁善感而且长期麻痹自己,终究难免会堕落。如果约翰尼没有遇到他的妻子,也许他还是会萎靡不振,完全沉醉在痛苦之中,可见旁人的帮助起到了巨大的力量。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约翰尼的妻子懂得如何跟这种类型的人相处。法国心理学家雅内?皮埃尔认为,与这样的人相处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要强迫这类人去做一些事情,因为这种人本身比较自我,喜欢独特的个性生活,如果强迫这种人去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那么无疑是加快了这类人的堕落。情绪化对这类人的生活着实造成了不少影响,有时候它会让一个有名望的人声名狼藉,让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思枯竭,还会让一个善良友好的人不受人待见。海伦?帕尔默在自己的书中称,艺术型的悲情浪漫主义者因为自己的情绪化,往往带给人们一种神经质的印象。他认为,这类人其实就是社会的另类,因此,海伦最后劝告人们:“如果你没有勇气去当一个大诗人或者是画家,那么就请你放弃悲情浪漫主义吧。”
连载十二忌妒是使悲情浪漫主义者陷入抑郁的元凶法国心理学家法韦尔热?让?马里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的悲情浪漫主义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点,那就是容易忌妒。前面说过,悲情浪漫主义者是一种非常自我的人,一个非常自我的人往往就很自恋,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但是一旦在这种人身边出现了一些比他好的人,那么悲情浪漫主义者会在心理上不知不觉地产生忌妒,而且在忌妒的基础上很容易就会形成抑郁。由此可以说,忌妒是悲情浪漫主义者陷入抑郁的元凶。忌妒是影响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最大敌人,因此,心理学家们认为,人不仅要树立一种正确的心理观念,还要消除忌妒心理。然而在悲情浪漫主义者的心中,忌妒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性格,且深深地嵌入了骨子里。这种人自我个性强烈,心理上几乎容不得别人的好。有时候忌妒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种恨,这种恨让他们饱受痛苦。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忌妒者所承受的痛苦远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要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运都会让他痛苦不堪。”因此,忌妒带给悲情浪漫主义者的痛苦非常巨大,他们很容易就会因为忌妒而陷入抑郁中,为此,希腊的安提斯德曾经将忌妒称为人类思想的“腐蚀剂”。忌妒这东西对悲情浪漫主义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大的利器,而这种利器却是用来刺伤自己的。有一只老鹰经常忌妒别的老鹰飞得很高,一次,它遇到了一个猎人,对猎人说:“我想请你帮个忙,你帮我把天空中那个飞的最高的老鹰打下来。”猎人听后说:“没问题,但是你要给我一些你的羽毛,我才能帮你。”老鹰于是就拔了几根羽毛送给了猎人,但是猎人并没有将天上高飞的老鹰打下来。后来猎人每次都向老鹰索取身上的羽毛,而这只老鹰就不断地给猎人提供着自己的羽毛。直到有一天,老鹰将自己身上的羽毛全都拔光了,此时它已经不能飞翔了,于是就被猎人很轻易地抓到了,然后当天晚上,猎人就享受了一顿饱餐。从这个寓言故事中可以看出,忌妒对自己的伤害才是最大的,所以,悲情浪漫主义者因为忌妒大都陷入了抑郁中,甚至有的人最后因为忌妒抑郁而终。忌妒心理,人们可以理解,但是对一个悲情浪漫主义者会因为忌妒而陷入极度的忧郁中乃至抑郁而终,人们就有些不太了解了。曾经有人就这个问题请教过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容易忌妒的人会导致身心不快,乃至郁郁寡欢呢?”亚里士多德回答说:“这是因为忌妒折磨的不仅是他们的身体,更多的是心灵。”悲情浪漫主义者通常将忌妒隐藏在自己的内心中,而表面上甚至不承认自己有忌妒的心理,还经常做出一些假装的动作来掩盖他们的忌妒心理,而这样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他们整日处在一种焦灼不安和痛苦之中。悲情浪漫主义者在面对那些比他们有成就的人时,他们的内心会处于极度压抑的状态,这种人总是会将自己的全部心思都用来窥视别人成功的隐私,每天都会寻找别人的失败,以达到自己心理上的平衡,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无聊的消耗。这样的行为会让悲情浪漫主义者的心很累,长此以往,难免会产生心理抑郁。忌妒是悲情浪漫主义者陷入抑郁的最大元凶,严重地危害了悲情浪漫主义者的身心健康。而忌妒似乎成为了这类人隐藏在心里的一种性格特点,忧郁却成为了他们最明显的外在表现。连载十三多一些实际行动,少一些幻想――悲情浪漫主义者的首选艺术型的悲情浪漫主义者之所以会被称为悲情浪漫主义者,是因为这种人身上无不散发着浪漫主义的色彩,然而又时刻会陷入一种悲情的痛苦之中。浪漫的时候喜欢幻想,悲情的时候接受现实,这两者总能让这类人陷入矛盾和困惑之中。在困惑之中有的悲情浪漫主义者会因为现实的残酷而选择逃避现实或者继续活在幻想之中,而有的则会选择接受现实,走上心灵舒适的道路。著名心理学家雅内?皮埃尔也曾针对悲情浪漫主义者的一些特点进行过研究,他发现这类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首先会忠实于自己的感受,而且追求的是心理上的自我刺激,感性地处理问题。但是有些人并不是真正的浪漫,他们只是性情多变,有时积极,有时消极,做事情完全凭借感性和直觉。还有一部分人就属于纯粹的浪漫主义者,只不过他们所谓的浪漫与现实有了很大的冲突,可以说,这些浪漫都是幻想出来的,有些不切实际,等到最后他们终于发现其实幻想并不可能实现的时候,也许会回归现实。法国著名的作家莫泊桑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文中讲述了一个极具悲情浪漫主义情怀的人最终舍弃了幻想,回归了现实,这就是著名的《项链》。女主人公是一个教育部的小职员路瓦裁的妻子玛蒂尔德,玛蒂尔德是一个有些爱慕虚荣且追求奢华高雅生活的家庭主妇,小职员的收入在当时不算是太低,但是却远远够不上玛蒂尔德幻想的虚荣生活水平。玛蒂尔德每天只能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而且脾气也变得越来越不好。由于玛蒂尔德每日都想着要过一种高雅奢华的生活,甚至有些忌妒别的女人,心情也变得很抑郁。她的丈夫为了让妻子开心,于是便托朋友弄到了教育部部长夫妇召开的聚会请柬。玛蒂尔德见到请柬后非常高兴,心想,自己终于可以参加一次高层官员举行的聚会了,这个聚会无疑是圆了玛蒂尔德爱幻想、追求浪漫的一个梦想。于是玛蒂尔德为了这次聚会而精心打扮,后来她还向自己的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借来了一条漂亮的钻石项链。配上闪耀的钻石项链,玛蒂尔德在聚会上展现出了最具魅力和光彩的一面,她赢得了全场人的赞美和鼓掌,教育部部长在路瓦裁等人面前这样赞美玛蒂尔德:“她比任何一个女嘉宾都漂亮、高雅,并且十分迷人。”就在玛蒂尔德和路瓦裁为此事感到高兴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玛蒂尔德在回去的路上,发现自己借来的钻石项链不见了。这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项链丢了,就意味着他们要赔给佛来思节夫人同等价值的项链。于是他们第二天便动用了所有的财产加上所有的当物买了一条一模一样的钻石项链赔给了佛来思节夫人。然后为了偿还购买项链而欠下的借债,这对夫妻开始了艰辛劳作的生活。十年以后,玛蒂尔德已经变成了一个又老又粗壮的妇女,在路上偶然遇见了佛来思节夫人,多年老朋友的佛来思节竟然没有一眼认出玛蒂尔德来,两人聊天的时候玛蒂尔德终于讲出了十年前的事情,这时候佛来思节才恍然大悟,并且告诉玛蒂尔德,自己当年的项链只是一条最多价值五百法郎的假钻石项链,她这时才知道,原来玛蒂尔德还给自己的项链是一条真正名贵的项链。莫泊桑笔下的这个玛蒂尔德其实就是一个十分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人,她无时无刻不在幻想着自己能够过上富足且优雅的生活,她想尽一切办法跻身上流社会,这也是人性的体现。然而自从丢了项链之后,玛蒂尔德却选择了回归现实,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还债,而不是继续依靠幻想来生活。可以说,玛蒂尔德最终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辛苦换取了自己心理上的安慰。如果玛蒂尔德没有弄丢那串项链,也许此时的玛蒂尔德还是会处在幻想的状态中,依然每天在追求不可能实现的浪漫和幻想生活。而丢失项链这件事,让她彻底明白了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的残酷,应该说丢失项链成全了玛蒂尔德,让她能够用一种正确的心理来面对生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玛蒂尔德这样的人,他们没有勇气做到像玛蒂尔德那样可以接受现实,远离幻想和浪漫。心理学家雅内?皮埃尔认为,悲情浪漫主义者的大部分特点就是心理上的顽固和对自我的坚持,这让他们很难在心灵上解脱。心理学家雅内?皮埃尔建议,悲情的浪漫主义者应当多一些实际行动,少一些幻想。这是悲情浪漫主义者得到心灵解脱的一个重要方法。连载十四贪婪与吝啬是智慧型人格的典型表现贪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和行为,这从小孩子对喜欢的东西要多拿一些的举动中便可窥见一斑。吝啬在心理学上是一种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描述的是个人对自己的金钱、财物、力气、能力、时间、知识等过分爱惜的一种特殊态度。一直以来贪婪和吝啬被人们普遍视为一种人性上的缺点,在生活和文学中加以批判和排斥。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关于贪婪和吝啬的观点也受到了一些挑战,当贪婪出现在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上时,这种贪婪变得不再那么令人厌烦。吝啬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潮流,成为都市人主动追求的一种生活态度,他们的吝啬
店铺收藏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寓言两则课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