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配平怎么样配平最方便

化学配平_百度百科
化学配平是将左右两边的物质用一定数字标注,实现。
化学配平方法技巧
化学变化过程中,必然遵循,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相等。常用的配平的方法有:
(1)法:在配平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的,用填化学式前面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法。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变法: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归一法:找到中关键的,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2。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2。
(5)法:这种方法是针对来说的。在这里记住:“化合价升高失去氧化还原剂”。与之对应的是“化合价降低得到还原氧化剂”。具体用法是:
(1)在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的元素上部标出它的化合价,分清谁的升高,谁的降低。
(2)相同元素之间用线连起,找出并标上升高的电荷数或降低的电荷数。
(3)找,并分别乘在升高或降低的电荷数后。
(4)配平:把各自相乘的写在各自的化学式前(即)。并注意这些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在前后是否相等,一般来说,如果不相等,是整倍数的差。
(5)配合观察法,将其它的如水、生成的不溶物等配平。[1]
(6)得氧失氧法:对于,先观察得出失氧的数目,再观察得出还原剂得氧的数目,然后配平
:3CO+Fe2O3==2Fe+3CO2
氧化剂反应前后失掉三个氧,还原剂反应前后得到一个氧,所以需要三个一氧化碳才能夺去氧化铁中的氧,一氧化碳、配3,铁配
化学配平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
企业信用信息化学配平好难啊、有什么技巧么、_百度知道看到很多孩子都初中化学该如何配平,我专门找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再结合我自己的教学经验,把初中化学知识做成了PPT模板:
欢迎转载:
推荐:    高中化学方程怎么配平啊?
还有原理,最好举个例子
总感觉我出来有点找打的感觉_(:з」∠?)_,当然我要声明这是纯粹的教学讨论。配平归根结底是一种技术,像游泳一样,不管蛙泳蝶泳狗刨,能游就行,没有必要搞得太过复杂,所以我很反对把配平分出很多种类,这些参考书互相把这些分类抄来抄去很没意思的。简要的说,配平就是利用三个守恒搞出正确的系数,同时配平不但要考虑反应物自身的性质,也要考虑环境粒子的影响。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整理成这样的形式氧化剂+还原剂+环境粒子=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环境粒子环境粒子在溶液中常见为H+,OH-和H2O之后按顺序使用化合价升降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即可。举个粒子,14年全国I卷27题第3问H3PO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4)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后者再与硫酸反应,写出白磷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一步判定出这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歧化,因此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P4,初步写出反应,空出环境粒子的位置第二步上化合价升降守恒,先标当前价态,再顺便标出变价(注意x2)第二步上化合价升降守恒,先标当前价态,再顺便标出变价(注意x2)变价交叉得到系数比变价交叉得到系数比尼玛这个用不上电荷守恒,顿感失去了很多乐趣_(:з」∠?)_,好吧,为师选题失误,后面更简单了,直接原子守恒,补上环境粒子H2O,两边都是8个P,3个Ba,12个O,搞定收工。尼玛这个用不上电荷守恒,顿感失去了很多乐趣_(:з」∠?)_,好吧,为师选题失误,后面更简单了,直接原子守恒,补上环境粒子H2O,两边都是8个P,3个Ba,12个O,搞定收工。学生真正在考场上哪能记起来那么多的所谓方法,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套简洁高效,甚至可以当成习惯性动作的方法,比如像上面的办法,先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标价,算变价,交叉得系数比,电荷守恒,加环境粒子,检查原子守恒,结束。学生真正在考场上哪能记起来那么多的所谓方法,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套简洁高效,甚至可以当成习惯性动作的方法,比如像上面的办法,先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标价,算变价,交叉得系数比,电荷守恒,加环境粒子,检查原子守恒,结束。以上我的一点浅见。
————0406更新————补充电子守恒配平法配平步骤:(1)一标:标明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2)二等: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 (3)三定: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 氧化剂(还原剂)化学计量数=降(升)价的最小公倍数÷1mol氧化剂(还原剂)降(升)价总数 (4)四平: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5)五查:检查质量与电荷、电子是否分别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方法与步骤:一般方法:从左向右配。步骤:标变价,找变化,求总数,配系数。标出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始态和终态求升价元素或降价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数求化合价变化数的最小公倍数,分别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系数配平变价元素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元素检查配平后的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离子方程式还要看电荷是否守恒)特殊技巧:配平时若同一物质内既有元素的化合价上升又有元素的化合价下降,若从左向右配平较困难,可以采用从右向左配平,成为逆向配平法。————以下原答案————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功之一,今天就给大家总结一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方法~如有错误,望指正!
化学反应方程式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往往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不相等,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这就需要通过计算来解决。
当然,配平化学方程式也十分重要,它也是一切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依据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然后再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调整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式子左右两边达到原子的种类相同,数目相等。 化学方程式:(1)意义: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2)书写方法: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  ①反应物化学式写在左边,生成物化学式写在右边,中间用“=”相连接。  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即在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前边配上必要的系数使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③要注明反应所需要条件,如需要加热,使用催化剂等均需在等号上边写出。如需要两个以上条件时,一般把加热条件写在等号下边(或用Δ表示)  ④注明生成物状态,用“↑”表示有气体生成(反应物中不含气体),“↓”表示有难溶物产生或有固体生成(反应物中不含固体)。(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配平常用方法:如有疑问,欢迎私信提问~仅限化学问题!以上
比例最大的一块是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主要利用化合价升降法、同时结合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原子守恒。(1)正向配平(图中箭头方向:向上表示化合价升高、向下表示化合价降低)常见的还有缺项配平、零价配平法、整体配平。建议你去百度文库去查询下。常见的还有缺项配平、零价配平法、整体配平。建议你去百度文库去查询下。
化学陪平是难点,而用矩阵法,至少可以得到一种统一的方法。只要:“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数量,比元素的数量多一个”就能使用这个方法。举例说:反应中,物质是三种:氢气、氧气和水;元素是两种:H和O。那么它就符合上述要求。--------------------------------------------------------------------------我们先构建一个矩阵。它的行,是氢元素和氧元素,它的列,是这两种元素在三个物质中的含量(例如最后一列是水,它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它的行,是氢元素和氧元素,它的列,是这两种元素在三个物质中的含量(例如最后一列是水,它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第二步,我们分别、依次去掉这个矩阵的第一列,第二列和第三列,得到三个2X2的方阵:最后一步,是求出这三个矩阵的值,即:-4、2、4这代表三种物质在此反应中的比例,取绝对值并简化后,就得到2、1、2的最终结果,即--------------------------------------------------------------------------MathCAD通用算法将上述方法,写成通用的算法,就能应用于各种符合“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数量,比元素的数量多一个”的化学配平。这里将MathCAD程序贴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该软件中自行验证。其中M矩阵,是我们的输入。举例说在反应中,我们有如下矩阵(备注,这代表了5种元素,6种物质;它符合条件):将n矩阵放入f函数,就得到:取绝对值简化后为2、3、3、1、3、6
那么我们的配平方案为:--------------------------------------------------------------------------总结注意我们的条件“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数量,比元素的数量多一个”MathCAD是不错的数学编程工具。我们在使用时,要转变编程思想:要多利用数学算法本身,而不要动辄采用循环去“自己解决问题”。
退知乎,多看书...
1,质量守恒定律,原子守恒2,电荷守恒,一般在离子方程式中用到3,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最暴力的方法就是原子守恒法。有几种元素就设几个未知量,通过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守恒列出一个n元一次方程组。此处最好有线代的知识,否则不太好解。然后设一个未知量为1,就可以知道化学计量数的具体值。最后化为最简整数比。
根据化合价升降或者是转移电子数多做题吧往死里做。
上课好好听讲,把课本吃透,就会了。这边的大神跟你解释原理,你确信你要听?你听的懂?
在还没学会化合价升降法之前有点复杂的配平都是用待定系数法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化学配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