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留学去加拿大怎么办签证?

有图有真相 我15岁女儿在加拿大高中的留学生活
日正式开学了。
当她一个人站在等校车的站点,心中无限感慨,不知未来的学习道路如何走?也不知能否适应全新学习环境?没有了家庭的后盾,孤独感立刻注满了全身。
由于上海学校的英语教育比较扎实,而且发音的地方口音比较少,适应了三天校园生活,我女儿的应对学习的日常对话已经没有问题了。
原来过去是读高一(10年级),后因她的英语测试成绩比较好,学校让她直接读高二(11年级)。这就让我们家的学习成本一下就降了十多万。
校园趣文(一)
原来IPHONE手机是那么得受欢迎。女儿说,那里的孩子与老师都非常迷恋IPHONE手机,上课也放在书桌上,下课也拿在手里玩。就是没电了,也要光彩地亮相。如果两人离得很近,喊一声就能听得见,偏不示意,来个IPHONE电话,说上几句,倍感有范儿。就连老师也是频频显摆他有苹果手机,感觉好像时时要和同学比一比谁手里有苹果5。
害得我女儿也趁着人在国外,爸妈多少有些恻隐同情之心,频频主动提出帮她买苹果手机。后来在加拿大的苹果官网付费等了1个半月,终于拿到了IPHONE 5。价格为16G 789.87加元。
如果是在上海,我们绝对不会同意她买如此贵的街机。要知道她之前买的手机都是600元左右的。
我们做父母的原则是:一家里没那么多的钱,二不能有半点攀比的基因。如果有一丁点虚荣心冒头,一定将它扼杀在摇篮里。
校园趣文(二)
&妈妈,我们那里的女同学都化妆,人人都有耳洞。我也试着买了眼线笔,但是自己化了妆后实在难看,太妖艳了,不能接受。我还是保持我本色形象吧。&
&妈妈,同学们的头发都是红毛绿毛。&
&妈妈,这里是交不到老外小朋友的,他们凭什么要和你一起玩,你又没有从小和他们一起长大。&
&那里老外只有一个女生,对中国感兴趣,想学中文,和我们一起玩一玩。&
&妈妈,要学坏也是不容易的,因为他们瞧不上你,不和你玩。毒品是很贵的,一般人根本买不起。&
&学校的墙上有同性恋的广告。&
&等校车的时候,也是老外和老外玩,我一个人站着,后来来了一个从西安来读高中的女生,我们就成了好朋友了。&
&我们下课很紧张,只有5分钟的时间,要跑课,飞快地跑到自己选修的教室上课。我这个学期选了5门课:数学、ELS英语、美术、打字、体育。&
以上是女儿在二个月内读书的体会。
&红毛绿毛&实属说法上的夸张,实际就是男生女生染的头发。
我问:&你很孤独吗?&
&不,我有朋友,还好吧。&
我问:&你恨冷清吗?&
&这是必须的,但不想家。&
我问:&到底中国孩子什么时候出去合适?&
&读初中的时候最好,没有口音。读高一也还可以,口音可以改。要不就读研究生出来。因为读大学在国外会很紧张,口音也改不过来。&&
上一篇:下一篇:
论坛强推帖加拿大高中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按时间排序
在一个小城市读书,私立寄宿女子学校。这里风景还挺不错,学校在荒郊野外的,但交通挺方便的。宿舍也挺好。同学和老师都很好,但和外国人好起来是可以的,交心基本上不可能。我室友是个墨西哥人,口音特别迷,总之和她当了室友我觉得自己听力牛逼许多。每天就七点起床,七点五十去早餐sign in,八点二十到学校,八点三十五上课,十二点二十五吃午饭,一点二十开始上课,三点半下课。一天五节课,特别轻松。数学很简单,英语和social很要命,我最近对这两门呕心沥血,现在快一点了还在写英语,因为今天上课之前就due。我倒从来没有过homesick,据说别人有过,但时间久了就会好的。遇到什么可以和信得过的人说一说吧。我其实觉得还是国内好,毕竟国内晚上可热闹了还有安全感。这里晚上都没人的我慌慌的。周末很轻松,想怎么玩怎么玩想去哪儿去哪儿,作业写不写得完完全是自己的事。放点图。都是从微博和ins上搞下来的有天天是粉红粉红的。从学校拍的。outweek 在海边烤棉花糖xc running我们学校的校服学校在的城市。在一个岛上,好多海。有什么再发吧
不每天早上七点钟起床,冲凉后认真刷牙洗脸漱口,酒足饭饱地去上学。上课认真读读书,学累了就玩玩手机,再多看几眼喜欢的小女生。放学和几个同学打嘴炮吐槽白左,一边散步一边回家,小雨淅淅沥沥。不觉辛苦也确实并不辛苦,上完课还有时间学粤语再学两句意大利语 :&每天的日子充充实实,也能躺在床上看两个小时YouTube不写功课毫不愧疚我热爱我现在的生活,和生活中一点一滴的选择
在回答里找到了一个同校的答主那人比我小一届 应该认识。我只想说,写出来的生活都是多么阳光美好,实际上自己怎么样自己心里也都清楚。
好像没什么必要匿名,于是取匿了…全文逻辑混乱,就当在看我日记好了…---------------------------------------作为一个在加拿大念了一年高中的留学垃圾吧,什么都不说也不好。行文没什么逻辑。为什么我说自己是非典型留学垃圾呢,那是因为典型的都很有钱,而我没有。12岁前没怎么碰过英文,之后也没怎么走心学过,刚来,过了英文考试。考试作文里面我用的最难的词就是define,也不知道怎么过的。刚来的时候融入过白人圈子,但是很快发现我和他们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慢慢我的圈子里变得只有亚洲人。身边念了两三年书都没有开始上英语课的大神一抓一大把,我室友算一位。科科不及格来念书没把英语学会的人大概占留学生里面三四成吧。日常就是抽抽烟,买买包买买鞋,一件单品顶我三个月住宿加伙食。中文课全是中国人报的,凑学分。最近认识的一位爷,延迟毕业一年,数字11不及格并重修三次,物理课总分百分之六,来年计划申请港三大,可谓雄心壮志。不禁感叹现代社会之强大,可以养活这么多人。哦对了,这里香港留学生英文进步都不会太大,但普通话越来越流利。去年玩了一年,每天九点上课三点放学真的感受不到压力。也就每天花二十分钟写写作业,其余时间就是散散步看看书,成绩也还过得去。这学期除了生物每天写写作业考前看看书,其他课什么都不做,四科九十分问题不大。数学科学这种华人优势课程就不说了,但是西班牙文之类的华人零基础课程,白人什么都不干拿五六十分,我这种比较笨的华人什么都不干拿八十五分,旁座的几位女同学还能拿到近一百。总的来说就是很闲,就是要操心的事多。签证什么的全都要自己续,刚开学的时候为签证和选课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写得很乱,可耻地匿名了。
邀请我啊?加拿大高中生活啊?只在加拿大上过初中的啦。说真的,不喜欢加拿大中学。公立普遍糟心,部分如地狱一般。私立呢,私立其实也就那样吧,没有我之前在瑞士时的学校好。在上过加拿大上的初中。魁省公立法语学校待了半年,学校太烂,也没有什么学习环境。转了,英语公立半年,学校稍微好一些,但是我英语太烂跟不上。最后转入法语私立直至毕业。怎么说呢。公立学校很烂啊。私立就好太多。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都有校霸,但是私立学校里被欺负了还可以告校霸他家长,让他们家收拾校霸。公立嘛,呵呵呵呵呵呵呵,楼道里械斗飙血都不少见。公立学校老师好多白左,一天到晚跟你说魁北克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政府还这么无能……时不时还会问一遍:你是不是因为被压迫才离开中国的啊?私立学校有白人至上主义,堂而皇之地歧视亚裔的。然而我也不是省油的灯,直接WT回敬。还有同学。我给你们说啊,最恶心的其实是其他华人同学。呵呵呵呵呵,华人聚集的学区里,总有华人围了一个三五成群的小团体,敢从他们前面路过都要找你麻烦的。当年的加拿大还没有现在这么政治正确。所以他们要诬蔑你gay,或者sissy那么必须下狠心去揍他们,要是不揍他们,那么就当你默认然后遭到无情的嘲笑,接着他们还会口耳相传,用不了多久所有不学无术的移民孩子都会嘲笑你是sissy。还好,我转学了,不用再见那些loser了。私立学校的同学就友善一些,起码是表面上友善,背地里一样互相黑来黑去。在私校里最恶心的,是攀比啊……比谁家房子大,最后是一女孩赢了。她家有100公顷的森林,确实有。我不信,结果硬拉我去看来着。那女孩在学校也是,见人就说我家森林怎么怎么样。好吧,我家院子才一百平。还有几个同学他们有飞机哦,时不时就飞去千岛湖的别墅住两天哦。嗯,我交通工具就是一辆自行车。私校里大部分还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普通人家的孩子分两个极端。要么只跟富孩子玩,八成想抱大腿。再要么特自尊(自卑),可能有些仇富,反正对富孩子有敌意。而我,倒也不是特别在意朋友是不是有钱,合得来的一块玩吧。呵呵,真是太天真,天真地把抱大腿的孩子和仇富的孩子一块叫来我家玩了……结果嘛,两拨孩子一见面就大撕逼喽。我还两边不讨好喽……后来我妈还总拿这件事说我不会为人处世。很多人是从中国去加拿大,觉得这个好那个也新鲜。然而我是从瑞士去的加拿大……失落感好大的……怎么说呢……如果我给我孩子选择上学的地方,那我在加拿大待过的那几个学校肯定不会进入选项的。如果别人问我是否推荐加拿大高中留学,我肯定不推荐。去瑞士嘛,估计学费和加拿大比起来差不多,但是教学质量差太多了。在瑞士上小学期间,老师就带我们去遍瑞士以及周围欧洲城市的各个艺术展,名胜古迹,大学和博物馆,来回火车票都是政府出。嫌瑞士小没有大城市氛围的话还有英国,美国啊。我在加拿大,好歹还是蒙特利尔,要是去出门能看见熊的地方上学……也是呵呵。
已经拿到维多利亚国际学生项目的offer,被第一志愿的学校录取,预计2017.9就读Grade10。还没付学费,正在犹豫去不去。占个坑吧,如果去就答一发,不去就分享一下我所了解的情况。
留加第二年。Location
我在AB省Edmonton的Lillian Osborne上学。我们学校配色主打红蓝银,于是桌子椅子和运动队服基本都是这个配色。学校09年才正式招生,算是很新的一个学校。最近在扩建教室和一个新的剧院,很期待。学校lobby 学校外观学校Gym(图片来源于学校网站)
放一个学校的网站吧 学校Halloween weekArt Room(旧),新的art room 还没来得及拍照。话说我每次画画都很喜欢画那个骷髅。(图片由答主拍摄)(图片由答主拍摄)寄宿家庭:
我住在一个本地白人的家里,离学校也不是很远,坐公车最快8min到学校。女房东厨艺很好,做饭很好吃。但我每次都觉得吃饭有点早....每次放学在学校有事情回家他们基本就吃完了,他们会把我的份留着给我。
很多人问我白人家里吃米饭吗?吃。偶尔也吃中式的那样蔬菜炒肉,但油很少,他们也用黄油炒。
他们经常做甜点,真的好吃到不行。秒杀国内很多烘培店。圣诞节晚餐也真的吃得很好。圣诞节我房东也做很多甜点,去年做了18种。 我也学会了做一些甜点。 这个就是我做的。Cherry Upside Down CakeSchedule
我们学校是全市上课最晚的一个学校。周一 10:00 上课(每节课65min)周二到周五9:15 上课(每节课75min)每天都是3:20 放学
我觉得学校这么安排一定是知道我们学生都有周一综合症哈哈。其实上是周一早上老师要开会,所以就把上课时间往后移了。周一上学那么晚于是很多其他学校的同学很羡慕我们。 我现在的个人Schedule:我第一个学期每天的Block 4都是空课,我就去学校旁边的Recreation Center 锻炼,三天一休,或者两天一休每周一中午Yearbook club,放学后Drumline Practice每周二放学Drawing每周五晚上Youth Group 每周日早上和房东去教堂 10年级的时候 Schedule 是这样的:每周一放学Drawing每周二放学去Downtown做Volunteer5月-6月的每周三放学在学校附近的Farmer‘s Market做Volunteer每周五晚上Youth Group每周日早上和房东去教堂 今年我还想去篮球队的Tryout,11月的第二个星期开始。去年没敢去,今年我打死也要去。因为我听到一个我很讨厌的女生说“Even I don't know how to play, I'm still going, it must be fun." 她还比我矮很多,听见这句话我就下定决心要去了。大家祝我好运。Courses
先说很多留学生都逃不掉的ESL。
刚入学的时候会有一个英语的摸底考试,来决定你需不需要上ESL。我来学校来晚了,我就错过了这个考试,第一个学期就都在上ESL。第二个学期就成功晋级-2区域了,虽然还是ESL里的-2区域。AB省的课都分-1和-2,-2比-1简单.ESL的英语教得很简单,在教时态,语法等等。Canadian Study,基本在讲加拿大的历史、政治、地理。
现在我英语转了-1,数学也在-1。Social 还在-2.
选课也很丰富。Food、Drama、Art、Applied Graphic Art、Music、Film Study、Debate、Construction、Pre-engineering等等。不会说是副课就很水,老师不水,也教得很好。
我10年级的成绩还拿了个honor。平均分在80-89即可拿honor。Clubs
我们学校clubs特别多。我一直觉得很神奇的一个是Gay-Straight Club,至今不知道是干嘛的。Friday Movie Club我觉得很不错,每周五放学在Student Services 放电影。Orchestra Club
顾名思义,有很多管弦乐队的表演,Art Festival 的时候必表演项目。Yearbook Club,专攻学校活动、运动队的摄影和视频编辑。还有Dance Club, Drama Club,Drumline Club,Houseband Club......
我10年级的时候10月份才来到学校,就没来得及参加什么社团。
今年我参加了Yearbook 和 Drumline,我目前在Drumline 打Bass Drum
就是它(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Volunteer
我们学校要求10年级做50个小时的义工,于是我10年级很多时间都花在做义工上。
10年级的每周二做的volunteer是到Downtown的一个地方叫Hope Mission,给流浪汉提供晚餐。我们基本就帮他们打饭。人很多,最多的时候会一个晚上接近500 人,少的时候也是300-400人。
里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也有很多很好的人。形形色色吧。
大家都很穷,但就是有打扮不整洁和打扮十分整洁的两类人。随口说Thank you的vs一些很凶的人,亲切热情问候vs默默不出声的。有时候会被一些很奇怪的人吓到,跟你聊天,但根本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3:40就从学校出发,4点多到那里,5点开门,结束后收拾和清洁。然后在那吃我们的晚饭,我们和流浪汉吃的是一样的。然后基本上8点钟回到家。他们在排队取餐帮忙打饭的过程人满为患的大厅(图片来源于Hope Mission 网站)(图片来源于Hope Mission 网站)社交
在这里交朋友我觉得是件很难的事情,每天一起上课的同学,就只能是同学,每天一起笑笑,聊聊趣事,算不上是真心的可以谈心的朋友。在上ESL的时候交了一些朋友,因为特殊情况,大家所有的课都是一起上。今年11年级就不一样了,基本上每节课都是不同的面孔。
也许是我还没有在这里遇到那个知己吧。
其实外国人的party也很无聊啊,就一起吃吃东西,聊聊天,如果没有特别想要聊天的对象,不然真的挺无聊的。
学校舞会也是,要有舞伴,有想要跟你跳舞的那个人,才有意思。我没有舞伴,我一个女生朋友跟我一起去的。
希望我在club可以认识一些朋友吧,才开学,还没有什么活动。School Activities
学校每年9月份开学都有一个Welcome BBQ party,就在学校门口的那个大草坪举行。之后就是Gravy ball,学生和老师的橄榄球比赛、万圣节周、Pep Rally(有点像动员会)学校舞会、圣诞周、情人节时的touch of class(穿正装到学校上课。当天帅哥超多的,很多男生穿起西装就是很帅。美女也很多)、学生和老师的hockey 比赛、Cluturama
(学生们自己做一个Booth,然后售卖自己国家的食物)
在加拿大私立高中生活过一年,不算太差,也绝对不算多好,至少跟英国同档次的中学是没法比的。当初选校就一个要求,有马场,因为我很爱骑马。全加拿大就一所学校符合要求,去查了一下,在bc省成绩排名第六还是第八来着,我想也还算可以,就去了。快出发的时候官网突然改成了international school,我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然后到那边我发现,从幼儿园到高中一共有三百多人,一百多个人住校,大多是senior school,而senior school大约有百分之六十都是国际生。如果想我现在这个学校一样多元化有六十多个国家的人那也没问题,问题是国际生里大多是中国内地的(几乎无港澳台地区的)和墨西哥交换生,还有少部分日本交换生(对,除了中国都是交换生,比例这么大,都是读一年就回去的),中国人和交换生几乎没差别,大多数读一年就转学,基本上你在那里带到毕业,每年都要换一半的同学。而且学费极其不合理,单算学费是一万多刀,加上住宿费就变成四万多刀,相差会不会太大了。做个对比,我现在学校是day students三个学期,每个学期九千多磅,住宿的一万一千两千多磅,属于正常差异。因为住宿的多为国际生,我很怀疑是不是在讹钱。每个班人数很多,一个年级就二十二三个左右的学生,分成两个班太浪费了,结果一个班我那年二十四个人(国外私立学校一般不会超过15个人)。数学老师是个会说中文的cbc,华人上课永远不好好听课,考试题目看不懂直接问老师。学校的活动多为购物,每个月大约一到两次的购物旅行。学校在一些活动上没办法提供专业的指导,除了马术以外的体育都是一塌糊涂。学校的生源也不是特别好,因为我前学校可能有人混知乎,我就不说了。学校招生官特别奇怪,给每个人offer的时候都会说这是最后一个名额了,估计像造成特别受欢迎的假象,结果我们一对口供,戳破了这个谎言。在学校的生活部分华人很颓废(比如说我),每天就是上课偷偷玩手机,放学偷偷点中餐外卖,房间一塌糊涂,还有味道(有原因,我本来房间很整齐,还是模范,毕竟从小注销,结果第二个学期房妈把我安排到一个无比小,夏天无比热,还是上下铺的房间,顿时不爽了,借此报复,挺幼稚的)。周末就是买衣服,买方便面和一堆零食。我现在同学有人评价到加拿大的高中基本就是玩的,跟英国没法比,我觉得的确。别说我是特例,我们学校和bc省一所特别有名经常排名第一的学校联谊,发现大同小异。我们很多在这里呆了三年四年的学生,英语还是一塌糊涂,一年下来我除了颓废很多浪费了我爸妈的一堆钱以外我没得到什么。之前我说过我们学校很多人转学,这所学校大部分国际学生对学校评分都很低,甚至有很多走的时候还闹翻脸。我不觉得这所学校在加拿大是个例,毕竟这所学校在本地人里口碑不错(毕竟本地人不住宿,交不了多少钱,在他们看来对得起这个价钱了),排名也可以,历史在加拿大学校里也不算太短,有九十多年,也不是什么华人办的无良学校。这样的学校还这么糟糕,我不觉得加拿大的中学教育有多好,好的学校肯定有,但是比例不会高。最后放几张图
一开始会不适应,尤其是我的那个学校基本没几个中国人,会感到孤独。我去的是教会学校,真的特别庆幸我可以在那个学校认识那样一群人,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学习方面一开始有的障碍,不过只要有心努力去学就没有大问题,甚至可以比本地生更优秀。作业基本是自主性的,说比国内轻松但也就那么回事,各种论文、演讲、考试、读书…还是蛮辛苦的。主要就是很靠自制力的学习。生活方面的话,如果不是在大城市,就会觉得很无聊没什么玩的,养老的感觉。没有车的话真的超不方便。高三是最累的,年初就会开始申请大学了。然后会有毕业典礼和宴会,穿学士服受表彰,还有穿礼服参加毕业宴会,万众瞩目的感觉,可惜我家人没有来参加,还是挺遗憾的。虽然只有两年,我还是很珍惜和这些朋友的友谊的。记得毕业宴会后全班组织的after graduation ,去市外的湖边游泳划船看烟花和篝火,回到家后已经凌晨两点了,一直看着毕业留言和群里各种煽情哭到天亮,各种不舍。我是一个人来留学的,所以变得很珍惜亲情友情,所以今年高中毕业后选择大学推迟半年入学在国内吃喝玩乐………不过最大的感觉还是寂寞吧,偶尔会写一些文章但不发表,也不知道发表在哪里合适。
f分享生活【 图文并茂慎入 】持续更新看到很多很有趣的回答突然也想讲讲故事是2016二月去Comox的Mark .R. Isfield读11年级下 在出国之前是讲述一些关于留学的生活琐碎 。?゜?(ノД`)?゜?。小小的分界线……………… 深圳 备考雅思中(考雅思是为了以后申请大学用,高中的小伙伴别慌张,公立基本不用语言成绩的)今年四月和同学的聊天的时候知道了她自己申请到了维多利亚的一所公立高中(好厉害好崇拜)于是我也萌生了出国留学的念头。和爸爸说了之后他不是很支持,担心我没办法好好的生活在国外,说不给我找中介,如果我自己申请得到学校才能考虑。于是答主就在网上查了很多很多关于DIY的资料。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申请到了理想的学校。大概步骤就是找的喜欢的学校,接着就是向所在的教育局递交申请,然后waiting for offers ~如果这篇回答赞多的话我还会出个回答详细讲述一下答主的申请过程~(如果你也在DIY的话 有疑问的朋友可以私信我或者加我wechat:)申请了两所教育局都拿到了第一志愿的offer,分别是Coquitlam的Pinetree和Comox Valley的Mark .R .Isfeld。决定暑假的时候和爸爸飞去温村考察两所学校。首先去了PintreeCoqiutlam的Pinetree Secondary School离Vancouver 的downtown大概是车程四十分钟。就读学生中有11%左右的华人,另外还有很多韩国人,学校不大,环境还不错,只不过没看到操场什么的 不知道怎么回事……看了之后觉得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而且比较倾向于去中国人不多的学校,毕竟英语环境很重要, 不能老在安逸的华人圈待着嘛对不对(补充:如果你的性格很内向,选择学校的时候就要慎重了,不要一味追求语言环境。因为当你比较封闭而且没办法很快转变自己的态度甚至改变性格时,社交障碍是抑郁情绪的一大源头。之前听过一个学姐就是性格比较内向,当时被爸妈送出国。结果遇到的hs不是很好,在学校也没办法交朋友甚至和老师同学正常的交谈,还被男朋友刷爆了信用卡,最后甚至得了抑郁症,被爸妈接回国。当然这也是极端的例子,只是说当你不确认自己能否调整情绪时,直接去一个几乎没有中国人的学校可能会受很大打击。)当时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和教育局说要去参观一下的时候,教育局安排了一位Tom老师(喵)带我们。见面寒暄一下这个老师就从正门领我们进去…全程闲聊(根本没有介绍学校的闲聊),走了三分钟又从侧门把我们带了出来……意思是参观完了(???)我当时真的一脸懵逼?我怎么感觉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呢???于是问他我能不能自己看看(多么的无奈)后来家庭旅馆的老板和我们说加拿大人在放假期间对工作都是漫不经心,科科。之后就是要去Mark R secondary school从住的Richmond坐车一小时坐船两小时坐车一个半小时到了Comox Valley 。坐标在Nanaimo的北边 一个可爱的小村 真挺村 valley的话确实也有那么点意思 房子一层一层叠在海边 很可爱的感觉 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从一张老爸拍的学校外面不知道是这什么的照片开始学校的吉祥物 so cute Map of Courtenay Junior 学校只有一层各种鬼畜教室 有的教室没看见所以没有图(ganga)简直像个游乐园looking forward to explorelocker分布在走廊 感觉学校locker有点矮 locker分布在走廊 感觉学校locker有点矮 接下来是各种教室 看到的时候仿佛看到未来生活的多彩(给它一个大大的拥抱!)接下来是各种教室 看到的时候仿佛看到未来生活的多彩(给它一个大大的拥抱!)life skills 主要是做饭吧看样子art class 看起来很棒(?o??o?) ?art class 看起来很棒(?o??o?) ?computer class还是media class ......I don't know... 记得还看到个专门放电影的教室自习室library看起来也超棒的 放假所以没开灯 比较昏暗 Office 我也没有很懂我是出于怎样的一种心态拍了照片 科科然后到了校外 一个酷炫的大操场 看着美丽的乌云 来自raincouver的爱其实旁边还有小的操场和一片树林,还有旁边小学用来上课的的yard(里面种了各种各样的strawberry,carrot还有garlic(黑人问号)以及一些我看不懂的东西其实旁边还有小的操场和一片树林,还有旁边小学用来上课的的yard(里面种了各种各样的strawberry,carrot还有garlic(黑人问号)以及一些我看不懂的东西以及锁自行车的xxx(word poor)当时真的是边看学校边惊叹边憧憬 当时真的是边看学校边惊叹边憧憬 之后到了学校附近的mall吃了Tim Hortons (加国小伙伴你们懂得)吃了一次之后果断决定抛弃M记 在温村那几天真的一直burger sandwich wrap加上coffee and coffee and coffee (微笑)视奸学校结束以下是跑题跑到天边的故事 没兴趣的朋友可以跳过之后两天都在downtown一片开心地玩耍 去了Stanley park和别的很多著名景点~爱上温村~以下是一些照片,有的调了色的…这是在Richmond住的家庭旅馆的窗外 据说那里华人比例高达45% 确实在街上看见的大部分都是黄种人(街上并没有人 微笑 只是开车路过的人 )一个美丽的清晨,有个素未谋面的老奶奶在街上和我们打招呼,“good morning”一句简单的话让在外旅行的我们倍感亲切。在原来人与人之间疏远冷漠的环境中,没有想过一句问候也能这么令人心情愉悦,希望以后也要持有这样的生活态度,能够友善地和陌生人打招呼,传播爱和温暖。一个美丽的清晨,有个素未谋面的老奶奶在街上和我们打招呼,“good morning”一句简单的话让在外旅行的我们倍感亲切。在原来人与人之间疏远冷漠的环境中,没有想过一句问候也能这么令人心情愉悦,希望以后也要持有这样的生活态度,能够友善地和陌生人打招呼,传播爱和温暖。拒绝解释写出这段鸡汤的心态(娇羞)路边美美的蒲公英 路边美美的蒲公英 美丽的风景 (忘记在哪拍了就用这样的说辞Stanley park,离UBC也不远可是司机没带我们去…I don't know why but UBC的naked beach以后有机会一定去哈哈哈Stanley park,离UBC也不远可是司机没带我们去…I don't know why but UBC的naked beach以后有机会一定去哈哈哈这是个Granville island上面的市场之前看master chef 老听到halibut没查中文意思不知道是什么终于在市场尝到了 然而…狮门大桥在downtown逛逛逛逛之后还抽一天去了Seattle(因为从richmond开车过去只要两小时) 不知道爸爸在哪报了个团叫Dream holiday 上车全是爷爷奶奶我真的一脸懵逼 下图是在minibus上拍的照 去了Boeing 机场 感觉很酷炫 去了Boeing 机场 感觉很酷炫 爸爸到那他听不懂讲解我也不能完全翻译给他(语速根本跟不上)之后两脸懵逼的在Boeing溜达几小时之后去shopping了爸爸到那他听不懂讲解我也不能完全翻译给他(语速根本跟不上)之后两脸懵逼的在Boeing溜达几小时之后去shopping了回程在美国边界看到了很美的rainbow~maple leaf 美美哒短暂的温哥华之旅结束了 回到我大天朝 真是什么都好吃啊短暂的温哥华之旅结束了 回到我大天朝 真是什么都好吃啊会持续更新 ~喜欢我的话,噢不,喜欢我的回答给我一个大大的赞吧(亲亲)
上了两个月summerschool终于等到开学了!我来了!——————
———————开学第一天每天早上八点上学下午三点放学下课只有五分钟用来跑教室选课自己比较智障只知道跟着老师来没有提出自己的意见。。。后期换课比较麻烦。。。很晚了碎觉!!明天再写吧!——————————————开学两星期这里的本地学生上课真的。很。自。主(?不知道这么形容准不准确)有一次上课老师突然甩给我们一个话题然后说教室后面有纸和笔你们自己开始讨论吧。然后就坐下来了。我还一脸萌比的时候就立马有同学站了起来说我们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拿一张纸。然后又有一个同学说我们还是一个人来写然后大家说opinions。剩下的时间就是我们班同学在这巴拉巴拉老师就坐在旁边安静的看着。
刚刚过来4天
读国际高中
高考发挥不理想
一年后再来
已经过来了一个月等半年后再答!
请务必打开看图... 在逃疑犯-入狱一年-成功释放感觉自己得到了升华感觉自己得到了升华三年没拼对宝宝名字....宝宝真的一点都不在意....
初三下半学期的时候,精神状况不好,班主任不停的辱骂学生,终于有一天我甩手不干跟我爸妈说,我要出国。看了新加坡,看了澳大利亚,最后选择了加拿大,第一年在多伦多地区的一个私立学校读书,多伦多的冬天真不是人过得,就算你穿成粽子也不能在室外呆很久。实不相瞒这学校中国人很多,学习氛围极差,富二代官二代比例非常高,我农民工出身的背景直接导致我被同宿舍的官二代蹂躏。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我还是有很好,三观很正的朋友。最后我跟父母说明这不是可以让我到dream school的跳板,过完暑假就去公校了,但是听说国人还是很多,苦恼...
7月24日晚刚刚更新了十年级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好有意思的问题...我也来随便写写,想到哪写到哪,就当回忆高中生活了,可能会多图。我在国内初二毕业后去了加拿大,在当地开学相当于九年级,正好是高中第一年。我所就读的学校是多伦多地区的一所私立学校。入学前一个韩国面试官各种跟我吹牛逼说我们学校是多伦多前三的男校什么什么的,当时就把我唬进去了,不过结果证明虽然我对我们学校的学术教育十分质疑,但是报考大学的确是很有优势,各AP课程开放的也算是到位。第一部分:入学篇九年级刚入学的时候,可是忙碌了一阵。首先要去买自己的校服(其实就是一身西服),还去领了自己的电脑和电脑包,当时觉得学校真牛逼还特么有电脑发。这里跑个题,用电脑上课确实比传统的上课方式更加方便。在Onenote的支持下我们所有授课用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老师直接share到onenote里,做笔记什么的也很方便,直接用电脑自带的笔在屏幕上写就可以了。当然了最最最主要的是上课随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老师管不着....这直接导致了我经常一年根本不听几节课,学习复习全考自己。反正加拿大的课程大纲里的内容都实在是很简单(甚至可以说大部分的ap都很简单)。之后就是进宿舍,都是两人一间的小屋子,每个人有独立的书桌和衣柜,床按照房间格局可能是两张床也可能是上下铺。我第一年的室友是个韩国人,都是亚洲面孔还比较亲切一些。结果刚住一晚上我就开始感伤了,各种消极的情绪涌上心头,毕竟那时候刚刚离开熟悉的环境,就感觉自己一下没朋友了也没家了。大概开学几天以后,宿舍直接给我们拉到了森林里住特简陋的破房子。当时我英文不好也是一脸懵比,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培养学习方式的课程,是强制性的,所有新生都要上。结果刚去第一天就开始下雨,我就穿着一件薄薄的T恤体验了一波加拿大的秋天。尽管天气很凉,不过那段时间确实是我到加拿大以后第一段短暂却无比快乐的时光。我在那里才认识到了许多也是刚到枫叶国留学的中国朋友,一共七八个人睡在一个大屋子里,晚上就是侃大山,吹牛逼,聊自己初中的那些风光事。但是最开始的国际冲突也是那时候开始的。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嘛,又是刚去,英语也不好,所以都比较老实。正好有了另外一批人,是墨西哥来的的交换生,英语虽然烂的不行,但是人家口语好,又喜欢装逼。结果我们开始就各种被语言欺凌,也有骂回去的但是因为口语口音上的问题反而被他们嘲笑。那会大家都气的不行,对墨西哥人同仇敌忾,也是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是Fuck Boys。(歪一下,后来我给这种傻逼老外起了个外号叫TFBoys,Toronto Fuck Boys)。在森林里那几天基本上就是各种培养团队协作的活动,我当时的英语烂到不行,所以根本没有什么体会,也就浑浑噩噩的混下来了。一到团队项目的时候我都十分痛苦,以前在北京(自称)top1的中学风风光光的,结果一到加拿大就彻底被孤立了,团队意见我都没法参与,更别说指挥和领导了。后来就回了学校,上了没几天课军训就来了。我们学校是多伦多地区(应该是)唯一保留cadet(童子军)系统的学校(讲道理我现在是sergeant,你们谁刚开始上cadet还得叫我长官呢哈哈)。跟国内完全不一样,我们坐着大巴去野外,活动就是负重徒步行走在林地里,晚上在一个驻扎区把便携帐篷拿出来搭好,然后三四个人挤在一个帐篷里睡。(说到这我就不得不提一句我十年级的军训了,那会带着耳机跟帐篷里的哥们一起看各种欧美岛国小电影,我还叫他给我当日语翻译呢。)由于是九年级么,算是新生,所以并不是很有难度,两天也就走了7,8公里的林地,不过多伦多地区不像是北京那么平整,路也是稍微有点崎岖的。同组还有个德国小哥半路撑不下去了,我们等他等了好久。不得不说,多伦多的雨下的确实不讲道理,上文说的我们去森林的时候下雨,等到我们回学校之后本来天气都晴朗了几天,结果赶上我们军训又开始下雨。学校商店卖的户外运动服和运动裤防水性根本就不够,我们第二天走到目的地以后我的内裤都特么湿透了。官网上扒的图,当时我们大概就是这个状态。官网上扒的图,当时我们大概就是这个状态。后来回宿舍了,刚开学这一档子事也算是告一段落了,生活也逐渐步入正规:难吃的食堂和听不懂的课堂。虽然在之前去森林的活动里我已经认识了一些中国朋友,但也没能一下就玩到一起去,我初中的时候玩wow和dota玩的很多,结果到了加拿大发现根本就没人玩,游戏方面就一直在沉寂。后来宿舍同楼的一个中国小哥安利我跟他一起玩美服CF,我就下载了一个,有小时候被我爸带着打CS的底子上手也算挺快的,当时还跟着他的朋友打过战队赛,算是重新找回了曾经在游戏方面的荣光。后来我又在数学课上认识了一个比我大两届的中国学长(我九年级上十年级数学,他当时十一年级了因为少个十年级数学的学分也必须要上十年级数学),wow玩的牛逼的不行,据说还跟着黎明之翼开过荒。而且他也打dota,打的也很牛逼。我们直接把数学课弄成了游戏课,每天上课都带着鼠标,要么就solo dota,要么就拉上另一个中国小伙伴一起玩魔兽RPG,也是不亦乐乎。当时的老师是个在这个学校教了很久的老头,对于亚洲人的数学天赋已经见怪不怪了,所以压根没管过我们,只不过其他想模仿我们的外国人全都被怼了,哈哈。除了游戏,另一个就是体育了,当时参加了校足球队U16(Under 16),也就是全都是9,10年级的学生一起比赛。在出国之前我一直比较宅,不善运动,结果报了足球队之后筛选队员的那几天因为跑的够快拼的够猛被教练看上了,当时也是很惊喜,也很珍惜这个机会。后来我就不断地练习,每周末回家都要分出几个小时颠球和做各种训练,赛场上也兢兢业业,就这样打上了主力边后卫。不过我们队在那一届出奇的烂(我们学校向来以体育成绩见长,各体育项目的一队那段日子更是吊打其他学校),赛季前半段基本一直在输球,直到后面才有平局和赢球的情况出现。加拿大秋天短,秋季运动在11月份就草草结束了,我短暂的足球生涯也在当时画上了句号,之后还被评为MIP(most improvedplayer),奖牌至今都在我书房挂着呢。九年级的时候我成绩很烂,总平均分也就七十多,英语和地理这两门课更是只有50、60分,可以说除了数学以外全都是重灾区。当时我也心大,对成绩无所谓,觉得过两年肯定会好起来的,也就没怎么在意过。总结来说,九年级一年是我适应加拿大生活的第一年,结果是我最终也没有融入本地的社交团体,选择了跟熟悉的中国人混在一起。我觉得这样挺好的,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群体,我实在是很难跟外国人走到交心的地步。这一年里我也经历了从刚离开家的傲娇柔弱小少年到一个比较独立的个体的转变,可以说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第二部分:生活篇1) 十年级提到生活,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件在九年级后半年发生的影响了我社交格局的事情了。当时有一位痴迷于游戏的同学突然吃了某学长的一发安利,想要开始打dota2,于是拉着他的室友一起要了邀请码(暴露时间线系列~)。恰巧,他的室友和我在一堂数学课,天天观摩我跟那个大两届的学长solo,还经常参与到我们的RPG活动中,一来二去也就玩熟了。于是我也被他们室友两人一起拉到了dota2,作为一个dota届的长者,我在一起游戏的过程中也向他们传授了一些(人生经验和)游戏技巧。这么一件事初步的让dota在我们这一届中国人圈子里流行了起来,也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了一帮闲暇时一起开黑和吃饭时一起扯淡的基友。九年级匆匆而逝,尽管我当时的成绩已经烂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我仍然把整个暑假都用在了跟公会一起开荒上(可惜首杀让另一个公会花钱买七煌代练给抢了),书几乎一本没读,英语也一点没学。再回到学校时,我连英语说的都有些磕磕巴巴了,不过对于以英语书写下来的内容却感到了一丝丝不易察觉到的亲切感和熟悉感。也是就在开学不久,我认识了另一位之后一直和我十分要好的兄弟,现在成了第一个给我这篇回答评论的人。在加国高中从十年级开始,一个学生就要对未来的路有初步的规划了——对编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最初级的CS,开始初步地尝试给arduino进行编程并在电路板上完成简单的指令;对商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Business,三天两头都有case study来讨论真实的商业案例。学校还开设了一门我们称为career的课程,专门用来帮助你找到以后工作就业的方向,让你对大学专业的选择有个初步的概念。不过说起对我影响最大、改变最深的一门课,却是听起来平平无奇的一门必修课程:历史。用英文学习历史,对于我这样的英语学渣来说,简直难如登天。我们的历史老师知识极为丰富,上课也经常有各种发挥,给我们讲述了自一战开始加拿大政治、军事、经济等全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当然了,这些对于我来说等于0,我在课上一个字都听不懂他在讲什么。于是,不出意外地,我的第一次历史考试成绩将将及格(高于50分),这还归功于老师在简答和作文部分的心慈手软。这次事情之后,我第一次的感到了学习的紧迫感,不敢再忽视考试了。不过可能与各位看官(如果还有人有耐心读到这里)想法不符的是,我还是没有开始努力学习,每天放学还是该玩玩、该聊聊,甚至我在10年级的运动选择中放弃了U16的足球队,转去选网球以减少训练次数,为了每天多打一会dota。只不过,在第二次历史考试来临时,我开始复习了。说是复习,对于我来说其实与学习无疑。我把老师发出来的可能会考到的简答主要词条的相关内容一一从课本中(也是电子版)筛选出来,用一小段自己的语言概括了一番,然后反复抄写和记忆,直到把每一个主要知识点都捋明白。紧张的一宿过去之后,我意外地发现考试中的大部分内容,除了单选部分,作答起来都行云流水,丝毫没有感到困难。这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在北京时X华一班时的风姿,直接地培养了我在加拿大学习的自信。之后我就仿佛找到了应试的窍门,尽管在课堂上我总是不务正业地刷网页、玩游戏,但在考前一夜紧张的复习后,我还是能得到一些不错的成绩。都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可在加拿大高中这种深度的内容里,考生不需要真刀真枪的上去拼杀,反而更像一次大阅兵——表面光滑就够了!于是在十年级里,我在dota中度过了快乐的一年,学年末也在学术上悄然接近了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学霸们。可能大家会觉得我有些虚度光阴,但我觉得,管他呢,开心就好,与其当那被人捧在上面的学霸,不如好好珍惜这段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有了的轻松时光。再说说课余,冬天的时候,我跟着一个同学家第一次去了加拿大的蓝山滑雪场。蓝山的雪道错综复杂,比以前在北京玩的那些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我第一次体验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滑雪,而不是那种在几条固定的简单人造雪道中上来下去的运动。入学篇中我曾提到过我在我家练球,我的确是在自己家的草坪上练习的。我家住在一个house里,从外面看是森林中开出的一条曲折小路,待开过短短几百米的driveway,就豁然开朗,可以看到长宽有百米的草坪,颇有桃花源记之感。住在这么浪漫的房子里,日常的起居可一点都不浪漫。全家上下所有的系统和修理都由我爸一个人操办,包括重新设计家里的供暖系统。因为冬天中电力取暖的高能耗导致了屋里很难暖和,我父亲直接购买了一个以吨记重的大炉子,烧各种木头和垃圾。代价是一整套从开着拖拉机把炉子拉到后山上挖地基安装一直到重新修改家里供水系统的大工程。这些全部是由我们家自己完成的,如果请劳工的话价格则会极为高昂。于是,我也开始了参与家庭劳动这一事中。这几年来,我在家里用铲子挖过地基,用一套自家设计的液压系统劈过木头,搬过几十袋三十公斤的水泥,扛过木头,上过房顶贴瓦片等等。虽然跟本地人和华莱士还比不了,但是在同龄的中国人中也算是为数不多地体验过北美家务活的人了。这两张都不是那时候拍的,在家的劳动大概就是这样的,不过比看起来要苦多了。冬天动不动就零下二十多度,夏天又是暴晒,而且都是比较重的活,力气也是一个问题。这两张都不是那时候拍的,在家的劳动大概就是这样的,不过比看起来要苦多了。冬天动不动就零下二十多度,夏天又是暴晒,而且都是比较重的活,力气也是一个问题。总得说来,十年级算是我真正的开始了在加拿大生活的一年。尽管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事情,尽管我怎么都不能拿这里当成自己真正的家,但是生活的进程总是一步一步迈出去的。而十年级,就是我迈在加拿大土地上的第一步。2)十一年级
在我们学校,从十一年级开始,学生们就开始按照大学的方向进行选课了。在这一年,科学类学科从科学这一门一下分成了化学、物理和生物三门,而各种不同方向的课程也多了起来,像经济、会计、各种地理历史、甚至有培养表演的戏剧课程。我大学并不打算学工程,所以没有选两门科学类学科,只是选择了“听说最简单”的ap化学来长长知识(提高平均分)。除此之外,我也选择了CS和ap微观经济这两门课。
这一年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事,我只是更加地融入了我所在的这个学校。首先说学习,ap化学作为一个两年期的ap课程,在第一年里只教授一些比较简单的,原子层面的知识,外加我们的老师十分的“水”,所以整个一个班里都有很高的平均分。当然了,要说我们班的水平,我也只能撇撇嘴了。虽然跟我一起上课的同学们都算是比较大神的那些,毕竟自认普通的都会去选择非ap课程,但在学期末滑铁卢大学组织的Avogadro Exam里,分数过50%的只有我和我的一个朋友
,而其他没过50分的同学里甚至有7/40这样的神奇成绩。要知道,这个考试一共只有40道选择题,尽管采用答对得分答错扣分的形式,却也十分简单。(这个考试的第一道题所问的是在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原子是什么,难度可见一斑)。年末我也是以0.2分的差距让
拿到了全班第一,领走了化学的奖。(然而他Avogadro Exam没我高)。
这也是我第一年开始接触正经八北的编程,我们的编程老师很厉害,不光要教我们,还要教其他的ap教师。。。我们的CS是按照AP的标准来学的,而且等到12年级的时候就只有ap CS了,所以是基于java的学习。我在这一年的CS成绩并不是特别出彩,只能说是在课堂内容里走在第一梯队的最前面,但对于竞赛什么的还是完全没有接触过。而且因为我懒,好多assignment都被莫名其妙扣了分,比如学期中有个用applet做一个吹笛子小游戏的作业,我就干脆直接画了个带点的长方形当笛子,结果最后因为没有插图被扣了几分,囧。
再说说微观经济,这是一门很有意思也很简单的课,主要讲了基本的有关供需的内容,以及各类竞争市场,像垄断啊完全竞争啊都在学习的范围内。之所以说他简单,是因为我太强了(划掉)主要讲的就是一些比较基本的内容,只要理解了那些关系图背后的含义,ap考试的5分也就变成你的囊中之物了。
这里我要说一说学习方法。看到这的同学可能开始心里纳闷,因为我在前两篇中说过我是个学习不是很好,上课不听,只有考试前才会复(yu)习的学生,怎么在这画风大变一下就什么ap5分,考试第一了呢?其实主要还是学习方法有关,当然了,这个也是因人而异的,要是真害的有些学弟学妹们开始效仿我不学习,只在考前复习,搞出了事情,等于我也要有责任的对吧?在十年级篇里我也说了,我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在考前把知识整理出来看一看,该背的就背一背,这里面的重点就在于理解。有些同学比如
每天考前都整理好几页的复习资料一字一句的背,这是很不科学的,所以你看他到最后ap微观经济才得了4分,在我们几乎全班5分的情况下根本抬不起头来!只不过理解这个事情,是和你脑子转的过来转不过来有关的,比如,在你学习某一张经济学里的关系图的时候,不要光看这张图是怎么怎么样的,要去思考背后的关系,甚至代入现实生活,这是有用处的。另外就是要合作,你一个人复习涵盖的内容很可能不全面,像@XXXXX Chai的笔记。效率更高的方法是学会了以后给别人讲,给别人讲是特别能巩固自身知识的一件事,等你能把别人讲明白了,能回答别人在不懂的时候提的问题了,你也自然就没问题了。
总而言之吧,十一年级的我在学习上算是步入正轨,尽管英语仍然很差,只有70分出头的样子,也把总平均分维持在了92,93左右,还算是比较不错的一个成绩。其实十一年级在开学的时候我有很大压力,担心这一年成绩差,导致12年级压力更大,结果是我也成了那些个走路摇头晃脑一天三顿吃烧烤的学霸们中的一员,也算是很满意的一个结果了。
除掉学习,我要说的另外一件事则是我们的cadet(童子军)。之前说过,我们学校是加拿大私立高中里少有的还保留cadet的学校,其实不光每年开学要去野外军训、每周四放了学要去上课,我们每到三月假期结束回到学校的时候,就要开始天天放学列队准备一次走到大街上的游行阅兵和两次阅兵仪式。那个时候,我们都要穿上鲜红色的军装,就是影视里英国火枪兵的那种,以及苏格兰短裙。上个照片给大家观摩观摩。
其实我不是很喜欢这个活动,因为他占用的是宝贵的打游戏时间,只不过毕业了之后倒是对它也挺怀念的,当时我们整个学校的人走在大街上,四周都有警车护驾,占用Yonge st整个半侧的车道齐步走。打头的还有装扮更加拉风的行进乐队,敲鼓的吹风笛的都有,简直酷毙了好么。除此之外,十一年级好像也没有什么别的津津乐道的事情了,当然如果还有什么我后来想起来的很coooooool的事情没写的话,那就放到12年级篇里好了~
总结起来,十一年级是我初步晋身学霸的一年。尽管打游戏的时间一点没落下,我的成绩却蹭蹭地窜了上去,只不过真正参加的业余活动还是很少,连毕业所需的40个小时志愿者我都才做满一半而已。唉~都留到12年级好了~
我在加拿大三年半,高中刚毕了业。说真的,如果只是想混日子不如呆在国内。很多国内的小留在那边只混华人圈,真心觉得那边华人小留圈脏。虽然有很多例外,但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在那边找个知心华人朋友很难,最多不出三四个,其他都是凑合这混。回来很羡慕家乡的高中同学间的情谊。在那边要真的想物有所值真心要多交些其他国家的朋友。那些短暂的international friendships才是那些真正开阔眼界的经历。就算以后再也没机会碰面也值。在这边读高中的好处要留下来读大学,工作,甚至是移民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为从小就开始融入他们的社会将来发展得才好。融入他们的社会是多方面的。价值观,语言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说白了就是要和当地人玩的开。我大概三年都在琢磨和实践如何融入当地人的圈子又做一个好学生又有课外活动。其实后两者不会很难,只要努力。但是要在那边合当地人的群,人缘好,那就呵呵了。加拿大的青少年一般不会去歧视你,但对一般留学生只止与礼节性的友好。有时一些所谓的cool kids还会把你当空气,就算你主动示好都视而不见。当然也一些当地的学生喜欢主动接近留学生。可能和那一个人的关系不错,但也没法和ta的朋友打成一片。大部分留学生和当地人的交情都只是上课说过话而已。留学生间的区别也只是谁课上说得上话的当地人朋友和在学校跟当地人交集多一些。说说我自己吧。不要黑我但我一直很努力的和当地人交朋友。在学校也有积极的参加活动,为的就是多认识当地人。我有很几个谈得来的当地人朋友,只是每次想要融入到他们的圈子都会很尴尬。就算几次有说有笑还去他们的party,但都很牵强。在那边的亚洲留学生,数日本人融入的最好。他们很多英语都差到要死,但都交到很多当地人朋友并且打成一片。从他们身上和其他很多混得不错的留学生中,我总结了他们混得好的原因:1. 他们有自己的兴趣。很多中国留学生只知道死读书,没有爱好没有特长。加拿大不那么看重成绩,但很看重综合素质。不过爱好中也有分三六九等。相信美国很多电影也有看过,食物链顶端是体育生。外国学校很重视体育,因为学校间的比赛很多,有关学校名誉。如果会一些球类运动,不仅在校队都能和受欢迎的人做朋友,老师也格外喜欢。在我们学校两个混得很好的日本人都是篮球队的。那在下去就是表演类艺术生,唱歌跳舞歌舞剧。就像high school musical 和 glee 一样,那边很多多才多艺的俊男靓女,在学校也都是蛮吃香的。只是一般鱼龙混杂,一些屌丝傻逼会混入其中。并且对于留学生来说,要混入那些人的圈子更不容易,因为没有像体育那样促进团队合作。不过唱歌或跳舞好真的会很受尊敬和仰慕。在下去就是乐器生了。在那边弹乐器的人总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最最底层的应该是绘画类的平面艺术生了。好像有点比什么都不会的人还要惨。地位好像跟国内截然相反。那边当地人真的不看重美术,而且那边所谓的美术生都有一种癫癫的感觉。所以出国前尽量培养一些兴趣,但美术好在那边不吃香。不过以上仅仅是个人见解,请不要觉得受到攻击。2. 他们都不害羞说英语。不管好不好,要敢说。他们不会怎么去嘲笑你的口音,但他们喜欢会表达自己的人。这也不是外向与内向的问题,只是怒不努力。3. 入乡随俗。那边生活方式和穿衣风格和亚洲很不一样。当然了我不是说一点也不要保留中国的东西,平衡很重要。但是个人觉得在那边穿衣风格真的要随大流,不然格格不入真的很明显4. 口音。虽然刚刚说不重要,但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真的会加分很多。但这种东西要慢慢练。当然以上都是个人见解,每个人都不一样。虽然说要融入,但一些是恶习真的不能跟,比如吸大麻。。。那边的party一般都会有的,这真的跟不得。第一次写,写好多,都是一些心得,请不要黑。
大家好!答主刚刚从温哥华一所高中毕业 对这个问题还是很有发言权哒~ 由于答主念的是温哥华的公立高中 本回答主要讨论温哥华公立学校 可能在有些方面会和其他学校有区别 在此特别说明一下先放几张我学校的图片吧~加拿大高中为五年制 8-12年级 也就是国内的初二至高三 如果身份是留学生 学费大约15000加币一年 如果是本地人的话念公校不需要交学费的 然而本地人念私校也还是要交钱的
而且私校一般来说会贵一些坊间传言是私校的成绩会比公校好答主没念过私校 不想贸然评价而且我觉得在哪个学校都有学渣和学霸 自己用功才是最重要的1.作息时间大不同我的学校是早上8:30开始第一节课 下午2:57放学每天四节课 一节课80分钟左右而且我们的课表是会轮换的 具体分为day1和day2打个比方 答主这个学年有8节课 分别为abcdefgh 那么开学的第一天 我会上前四节课abcd 而第二天我就会上后四节课efgh 第一天和第二天上的课就代表了day1和day2 2.选修课超级多在加拿大念高中最开心的事之一就是可以选五花八门的选修课 答主念过烹饪 缝纫 陶艺 和 吉他除了烹饪课上了两节就drop了之外 其他的课都给我很多开阔眼界和培养兴趣的机会 在陶艺课上 教室里有一个货真价实的烧陶的窑 缝纫课也是每个人都有一台电动的缝纫机 在那一年里答主自己做了一套睡衣 一件长外套 一条铅笔裙 还和同学们一起为流浪者做了很多拼接布毯子 3.AP课程很多学校会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AP课程 全称是advance placement 也就是大学一年级的课程 AP课的好处就是可以为大学转学分 4.省考在BC省想要高中毕业 必须过的一关就是省考 省考一共有5个 10年级的英语 数学 科学 11年级的social study和12年级英语 5.校园文化学校的氛围很轻松和友好 像染头发啊纹身化妆恋爱同性恋啊都是被接受的 我们学校还有一些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 他们当中有的患有唐氏综合征 有的有多动症和语言障碍 我在这个学校四年 没有见过任何一次有人对这些孩子不尊重还有6.评价机制7.挑战和机遇8.社团活动9.不足之处今天写累了 偷个懒 明天再更
我来补充图片。高中生活。校服是这样子的 吃的是这样子的宿舍水壶煮饺子是这样子的莫名其妙不知道什么节日一大堆毕业照是这样子的。黑历史。毕业典礼是这样子的。外面租房是这样子的。宜家风格 犹豫了好犹豫了好久要不要上照片黑历都是黑历史……我觉得只能说女大十八变吧哈哈……还记得你留学之前的样子吗? 旅加留学五年,经历高中、学院、大学;执笔编剧、做过代写、当过餐厅甜品师;曾年少轻狂 不识愁滋味遍旅世界、曾亲历境难 沉浮际遇变迁。五年,我变了 我没变……年少太匆匆如果说人生最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日子,莫属初三到高中结束吧。叛逆期过了,奖状一二;朋友两三,母慈女孝,背上行囊 说走就走的旅行…生活是那么的忙碌却也简单明了。就像那句话说的 “青春就是,再短的距离,也要跑着去”。容不得多思,容不得懦弱,抓紧学习,抓紧恋爱,在每个无所事事的时光里,都肆无忌惮的笑出声来。逃课、调戏老师、违反校规校纪被中考当天接回家的人 是我;努力、认真学习、参与组织校园活动 大会演讲的人 是我。青春,是不安份的因素;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莽。远渡留学躲过了高考,躲不过异国他乡的语言测试。两只皮箱、一个背包、一本护照、一段13个小时的飞行。人生巨变的开端,还未被发觉,就已经悄无声息的开始了。比大部分留学生幸运的是,同行而伴,远渡他乡的伙伴们是两个足球队的人数。虽然如今这些小伙伴的很多人我已经不止他们的去向,过的如何,但是当时我们是彼此在加拿大这片土地上的归属。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然后默默的读了几个月的语言之后开始上课…可是essay怎么写?该不该drop掉这门课?商科到底该学什么?data老师到底在讲什么?校服怎么这么丑!太多太多的问题砸下来来的时候直接就蒙了,完全可以形容那时候自己就是受到惊吓的兔子,第一开始体会人生迷茫是什么感觉。在一惊一咋,咋咋呼呼中摸索着,渐渐的也就见怪不怪了,有一天我终于也成了学校里的“老司机”。那些老师是天使,那个课容易拿高分,辅导老师几点有空帮我改改论文,平均分还差多少达到目标。那种开始对于生活,有了计划,目标(考大学)无经济压力的生活真的是轻松和快乐~逃不过的诅咒在留学圈中,我听过一个不知道是真是假的诅咒,那就是“千万不要和自己要好的朋友合租,因为最后一定会不欢而散”。 起初呢,我听到这种传闻都是一笑而过,毕竟我已经相安无事的与自己我相识的3、5年的朋友住了很久的宿舍。这种事情绝对是不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的。大学时候,与自己的好友合租过一年多的房子,经过不讲了,总之我只能承认打脸了,搬出来后还是好朋友。…略吓人的诅咒 。反正事无大小,柴米油盐,家里家外,做饭,刷碗,收拾房间,洗衣服,租房签合同,转账开支票。原来一个人生活辛苦还好,最难熬的的是一个人吃饭。为了躲避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也是蛮辛苦的。哈哈哈……(明显这段的笔风突变!!)生活的马虎鬼,状况王第一次和banker谈账户的建立,第一次签租房协议,第一次签保险合同,第一次去移民办公室申请social security number,第一次装修搬家,第一次在一群母语是英文的人面前演讲,第一次很晚很晚从图书馆走回家。无数的第一次,都不如我生活出的状况来的精彩。从初中开始,我身边的朋友都知道我有多2,不夸张的说,2到远近闻名。丢东西,迷路这种事情我已经见惯不惯了,和朋友生活的时候还好有她们帮着,照顾着。自己一个人的生活的起初似乎一切都乱了套,洗碗机被我弄的“口吐白沫”;榨西瓜汁最后演变成炸厨房;锅底被我烧漏 。怎么说呢,我身边有很多朋友每天都在为我的人生安全担忧中…我挺欣赏生活中能板板有条,非常仔细地人,我觉得她们很厉害!很佩服!但不是我欣赏他们的生活,就要去学习,其实我想说句特别气人的话,这样的马马虎虎地生活,我很快乐,因为这就是我,一直原本的样子~但是,我一定以后发誓 保证 尽量少出状况,不丢钱包,不撞车,不落钥匙(加拿大补办一次钥匙太费劲了)。阳光背后 注定是阴影相信大家一定看过不少类似这样的话 “留学生的心酸,都是藏着掖着的”
怎么说呢,虽然有些时候确实表达的很矫情,但也不全非事实。我见过很多努力学习,奋战到天明,打工赚钱的学生,我自己也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做甜品,代写,当过编剧,现在是一名留学顾问(留学规划师)苦难不必人人都说,身边有些一路陪我走过来的朋友,帮助过我的,很感谢他们。 我特别的相信一句话,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所以,我挺幸运的~ 其实吧,大部分留学在外的孩子的朋友圈,不开心的,不好的,都会屏蔽到自己的亲人或是很亲近的朋友~不必去羡慕谁,因为光鲜的背后可能都是心酸;所有的成就也可能都是被逼无奈。但是呢!!!依旧抱着一颗积极阳光向上的心!!因为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总会过去的~我是Amber,
作为优途加拿大的留学顾问,从业,问心无愧!!微信:Amberlovemama
高二在TDSB的一个极其普通的公校学习 顺利毕业后拿到了不错的大学offer我的高中 有很多俄罗斯裔 菲律宾人韩国人 爱尔兰人总体来说肯定比国内高中轻松 但是多伦多冬天真的很冷 零下三十度也不会停课的当然 不学习也是拿不了高分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加拿大怎么办签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