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重庆语文中考题人教版与鄂教版书有哪些共同篇目

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总目录
【消息树】
您现在的位置:&&&&&
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总目录
顶&&&&热&&&&荐&&
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总目录
语文资源网(小学版):人教版、苏教版、鄂教版、冀教版、沪教版、西师版、北师版资料库
免费?系列?全面?实用
1& 2& 3& 4& 1& 5& 6& 7& 1
8& 9& 10&& 11& 2& 12& 13& 14&& 2
15& 16& 17& 18& 3& 19& 20& 3
21& 22& 23& 24& 4& 25& 26& 27& 28& 4
29& 30& 31& 5 32& 33& 34& 35& 36& 37& 5
38& 39& 6&& 40& 41&& 42& 43& 6
44& 45& 46& 7& 47& 48& 49& 50& 51& 52& 7
53& 54& 55&& 56& 57& 58& 59& 59& 8
1& 2&*& 3&& 4& 1 && 5& 6& 7& 1
8& 9& 10& 11&*& 2 & 12& 13& 14& 2
15& 16& 17& 18& 3& &&&& 19&*& 20& 3
21& 22& 23&& 24& 4 & 25& 26& 27& 28&*& 4
29& 30& 31& 5 && 32& 33& 34&*& 34& 5
36& 37& 6 & 38& 39&*& 40& 6
41& 42& 43& 44& 7 && 45&& 46& 47&*& 48& 7
49& 50& 51& 8 & 52&*& 53&*& 8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 5& 6& 7& 1
8& 9& 10& & *11& 12& 13& 2
14& 15& && 16& 17& *18& 3
19& 20& 21& & 22& 23& 24&“……” *25& 4
26& 27& 28& && *29& 30& 31&& 32& 5
33& 34& 35& *36& && 37&“”& 38& 39& 6
40&“” 41& 42& & 43& 44& 45& *46& 7
47& 48& 49& && 50& *51& 52& 8
1& 2& 3& 4& 5& 6& 7& 8&&
1& 2& 3& & 4& 5&& 6&*& 1
7& 8&*& 9& & 10& 11&& 12& 13& 2
14& 15& 16& && 17& 18& 19& 3
20& 21& 22& 23& & 24&& 25& 26&*& 4&
27& 28& 29& 30& && 31& 32& 33&*& 5
34& 35& 36&*& & 37& 38&“” 39& 6
40& 41& 42&& && 43& 44& 7
45& 46&*& 47& && 48& 49& 50& 8
1& 2& 3& 4& 5& 6&& 7& 8&
1& 2& 3&*& & 4& 5& 6& 1
7& 8& 9& && *&10& 11&& 12&& 2
13& 14& & 15& 16& 17& 18&*& 3
19&“” 20& 21&*& && 22& 23& 24& 4
25& 26& 27& 28& & 29& 30&*& 5
31& 32& 33& *&34&() & 35& 36& 6
37& 38& 39&*& && 40& 41& 42& 7
43& 44& 45& && 46& 47&*& 48&& 8
& & & & &______& & &________& && & & && &______ & &_______&
1& 2& 3& & 4& 5& 6&*& 1
7& 8& 9& 10&*& && 11& 12& 2&
13& 14& 15& && 16&“”& 17& 18&*& 3
19& 20& 21&*& && 22& 23& 24& 4
25& 26&*& 27& & 28& 29& 30& 5
31& 32& 33&*& && 34& 35& 36& 6
37& 38& 39& && 40& 41& 42&*& 7
43& 44& 45& & 46& 47&“” 48&*&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 5&& 6& 7& 8& 1&
9& 10& 11& &
13&& 14&“” 15&*& 2
16& 17&“” 18& 19&*& && 20& 21& 22& 23& 3
24& 25& 26& 27& && 28&*& 29& 30& 4
31& 32& 33& & 34& 35&*& 36& 37& 5
38& 39& 40& && 41& 42& 43& 44& 6&
45& 46& 47&“” && 48&*& 49& 50& 51&& 7
52& 53& 54& 55& && 56& 57&*& 58& 8
1& 2& 3& 4&________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 5& 6& 7& 1&
8& 9& 10& & *11& 12& 13& 14& 2
15& 16& 17& 18& & 19& 20& *21&& 3&
22& 23& 24& 25& & 26& 27& *28& 4&
29& 30& 31&
32& 33& 34& *35& 5&
36& 37&& 38&&& 39&“”& 40& *41& 6&
42& *43& 44& & 45&& 46& 47& 48& 7
49&& 50& 51& 52& & 53& *54& 8&
1&_____& 2&______& 3& 4& 5&______ 6&……& 7&______&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 3& & 4& 5& 1&
6& 7& 8& && 9& 10& 11& 2&
12& 13& 14& && 15& 16& 17&*& 3&
18& 19& 20& 21& & 22& 23& 4&
24& 25& 26& 27& && 28& 29& 30&*& 5
31& 32& 33& && 34& 35& 36&*& 6
37& 38&& 39& && 40& 41& 42&*& 7
43& 44& && 45&*& 46& 47& 8
&________ &________ & & & &________ & & & &____ & & & && &&
1& 2& 3& && 4& 5&*& 6& 1&
7& 8& 9& 10&*& && 11&& 12& 13& 2&
14& 15& 16& & 17& 18& 19&*& 3&
20& 21& 22& && 23& 24&*& 25& 4
26& 27& 28& & 29& 30&& 31&*& 5&
32& 33& 34& 35& && 36&*& 37& 6
38& 39& 40& & 41& 42& 43&*& 44& 7&
45&& 46& 47& & 48&“” 49& 50&*& 8&
1&________ 2&_______ 3&() 4& 5& 6& 7& 8& 9& 10&________ 11&…… 12& 13&________ 14& 15& 16& 17& 18&
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实力成就精品
诚信呵护品牌】你的眼力 我的实力!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配合七—九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
国学经典分段诵读目录与计划
一 幼儿园阶段
  (一)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三)简要说明:
  三百千及人文成都专题所选的诗文,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 小 学 阶 段
  小学一二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
  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古典诗词:
  《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名胜联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让其实地地去走走、议议。
  小学三四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童蒙须知》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对韵歌》
  (二)古典诗词:
  《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夏日绝句》、《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魂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历史名人诗词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应当讲讲他们在文化上的成就,他们的一些动人的故事。比如,我们诵读了诸葛亮的《诫子书》,就可以讲讲有关的故事。
  小学五六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注音版的《孝经》
  有计划地完成《颜氏家训·风操第六》、《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二)古典诗词: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赠花卿》、《示儿》、《石灰吟》、《竹石》、《过零丁洋》、《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净沙--秋思》、《渔歌子》、《独坐敬亭山》、《春望》、《别董大》、《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观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o赤壁怀古》、《关雎》(诗经)、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 、扬州慢·【宋】姜夔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宋】文天祥乾坤能大、临江仙·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三四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孝经》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历史名人诗词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应当讲讲他们在文化上的成就,他们的一些动人的故事。
  三 初中阶段
  七年级(初中)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注释版的《颜氏家训》的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四篇文本的诵读
  && 有计划地诵读校订后的《论语》(上)
  (二)古典诗词:
  【龟虽寿】(曹操)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 【泊秦淮】(杜牧·唐)
【浣溪沙】(晏殊·宋)、【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如梦令】(李清照·南宋)、【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山中杂诗】(吴均·南朝)、【竹里馆】(王维·唐)、【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唐)、【滁州西涧】(韦应物·唐)、【江南逢李龟年】(杜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约客】(赵师秀·南宋)、【论诗】(赵翼·清)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颜氏家训》难度大,特别注意口诵心惟,教师可以适当讲解。诗词诵读仍以
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历史名人短简诵读。
  八年级(初中)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注释版的《颜氏家训》的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生第十五、归心第十六四篇文本的诵读
有计划地诵读校订后的《论语》(下)
  (二)古典诗词:
  【长歌行】(汉乐府) 、【野望】(王绩·唐)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黄鹤楼】(崔颢·唐)、【送友人】(李白)、【秋词】(刘禹锡·唐)、【鲁山山行】(梅尧臣·北宋)、【浣溪沙】(苏轼·北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赠从弟】(刘桢·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无题】(李商隐·唐)、【相见欢】(李煜·五代南唐)、【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颜氏家训》难度大,特别注意口诵心惟,教师可以适当讲解。诗词诵读仍以
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仍然关注成都历史名人短简诵读。
  九年级(初中)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注释版的《道德经选》(见《中国新国学经典诗文诵读)
  && 有计划地诵读校订后的注音版《礼记选》
  (二)古典诗词:
  【观刈麦】(白居易·唐)、【月夜】(刘方平·唐)、【商山早行】(温庭筠)、【卜算子·咏梅】(陆游)、【破阵子】(晏殊·宋)、【浣溪沙】(苏轼)、【醉花阴】(李清照)、【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从军行】(杨炯·唐)、【月下独酌】(李白)
  【羌村三首】(杜甫)、【登楼】(杜甫)、【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望月有感】(白居易)、【雁门太守行】(李贺·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宋)
  【别云间】(夏完淳·明)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道德经》的诠释版本很多,教师讲解时一定要始终遵循一本的讲法,比如傅佩荣的讲法就比较到位。诗词诵读仍以
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仍然关注成都历史名人短简诵读。
  高中一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注释版的《孟子选》(见《中国新国学经典诗文诵读)
  (二)古典诗词:
   让我们学会爱古诗词专题诵读
   (一)爱情是让人变得崇高的情感
   (二)故乡是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三)朋友是你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
   (四)爱国是我们做人的本分
   (五)爱生命,爱生活,爱世界
   让我们学会忠诚古诗词专题诵读
   (一)要忠于国家和人民
   (二)要忠于自己的承诺
   (三)要忠于真理,执着于真理
  [注:以上的古诗词篇目,基础成都外国语学校长期的研究成果,有一个专门的系列,由于时间关系,在此不列出。]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孟子》讲解比较合适的仍是傅佩荣的讲法。诗词诵读以主题为指针,以讨论为主要形式,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化到思想和作文中去,为高考服务,为终身服务。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仍然关注成都历史名人专题研究为主要形式。
  高中二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注音版的《三十六计》
  (二)古典诗词:
   让我们学会面对古诗词专题诵读
   (一)在面对中懂得坚韧和顽强
   (二)在面对中学会淡泊宁静
   (三)在面对中学会达观幽默
   (四)个性是学会了面对后的固守
   (五)仰是学会了面对后的执着
   [注:以上的古诗词篇目,基础成都外国语学校长期的研究成果,有一个专门的系列,由于时间关系,在此不列出。]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三十六计》的诵读采用注音版的原则,是为了让即将进入高三复习的学生进一步校正自己的普通话读音,二是启发学生进行务实地思考,克服知易行难的问题。诗词诵读仍以主题为指针,以讨论为主要形式,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化到思想和作文中去,为高考服务,为终身服务。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仍然关注成都历史名人专题研究为主要形式。
  第三部分: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实施的建议:
  一 提高诵读认识:
  口诵心惟是传统语文教育基本的读书方法。古人写文章、作诗注重音律,文言文骈散结合、长短句交错、平仄错落有致,而诗词曲赋语言的精美更不待言。唯有熟读成诵,才能更好地体会文本的内涵,领略古今相通的永恒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古诗文的音韵特色,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而形成语感。真所谓读出轻重、读出抑扬、读出舒缓、读出雅俗、读出凝重、读出情感、读出境界!学生明确了诵读的重要性,就会充满热情的投入其中,品尝大量诵读带来的甜美滋味。
  二 制订诵读计划: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克服学生古诗文诵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按照教材及诵读建议有序地进行。不可贪多,也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甚至搞一股风。从语文学习来说,只要我们以口诵心惟的方法,让学生持之以恒地诵读积累,其最终效果远胜于教师的满堂灌。
  时间安排:每周一节课、晨晚十五分钟、假期不放松。
  三 安排专题性的诵读演示:
  经典诵读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可以组织一些专题性的诵读课,让实施的教师把握其施教分寸。
  四 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诵读的积极性,使国学诵读持续下去。拟制定以下多项活动:
  (1)安排古诗文诵读比赛。各班挑选出五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多名语文教师组成评委。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
  (2)古诗文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视点等。
  (3)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
  (4)古诗文书画作品展。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师生古诗文书画作品展。
  (5)诗词短剧表演。学生选择诗词作品或诗人故事编写出短剧,自导自演。先在班级表演,择优在学校大型文艺会演中表演。如杜甫《饮中八仙歌》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可着重表现李白潇洒豪放、蔑视权贵的品行;白居易《琵琶行》有凄婉的情怀、悠扬的音乐、经典的诗句等等。
  (6)仿写改写和创作。在大量诵读、多方面熏陶的基础上,鼓励、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改写和创作。仿写从四言、五言、七言到长短句都可,改写指改成散文诗、散文、短剧、小说等,创作则更不拘形式。期末汇编成个人诗集。
  (7)编写古诗文专集和个人诗集。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完成。专集必须有集名、封面设计、目录、主题等,尽可能有艺术特色。
  五 评估验收成绩: 宽容、褒奖为主。
  古诗文诵读必须注重实效,强调过程,注重评估。因此,必须关注学生的每一项活动、记录学生的每一个成绩、评价学生的每一份收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朝着活动的纵深发展。每个学生拥有一张古诗文诵读成绩卡,记载学生背诵默写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成绩等。记载、评估的工作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长负责,教师监督、指导,并按期向家长通报成绩。同时,将古诗文诵读成绩作为语文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工作保证了活动的持续、有序、有效的进行。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配合七—九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
七年级(上)
我就是我《小松》(唐·杜荀鹤)《竹》(梁·刘孝先)《梅花》(北宋·王安石)《橘颂》(屈原)
感受自然《春日》(南朝梁·萧绎)《夏日》(北宋·张耒)《秋日》(南朝梁·鲍泉)《冬》(明·康海)
探索月球的奥秘《夜月》(唐·刘方平)《望洞庭》(唐·刘禹锡)《霜月》(唐·李商隐)《嫦娥》(明·边贡)
我爱我家《人日思归》(南北朝·薛道衡)《秋思》(唐·张籍)《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七年级(下)
成长的烦恼 《示子侄》(《王夫之集》节选)《曾国藩家书》(节选)
黄河,母亲河《浪淘沙》(唐·刘禹锡)《黄河八韵寄呈圣俞》(宋·欧阳修)《黄河》(宋·王安石)《过黄河》(明·李东阳)&
戏曲大舞台京剧
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河南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儿”;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河北梆子“大登殿”
马的世界《房兵曹胡马》(唐·杜甫)《紫骝马》(唐·李白)《骢马》(唐·沈佺期)《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贺)&
八年级(上)
让世界充满爱《涉江》(屈原)《上邪》(汉乐府民歌)《月夜忆舍弟》(唐·杜甫)《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说不尽的桥《寄乐天》(唐·元稹)《灵汜桥》(唐·李绅)《还珠桥》(北宋·华镇)《五云桥》(南宋·陆游)
莲文化的魅力《莲花》(唐·郭震)《鄂州南楼书事》(北宋·黄庭坚)《湖上寓居杂咏》(南宋·姜夔)《临平道中》(北宋·道潜)
(百花争艳)《梅花》(北宋·林逋)《兰花》(明·薛网)《菊花》(唐·元稹)《北陂杏花》(北宋·王安石)《海棠》(北宋·苏轼)《桃花溪》(唐·张旭)
八年级(下)
献给母亲的歌《墨萱图》(元·王冕)《岁末到家》(清·蒋士铨)《别老母》(清·黄仲则)《劝报亲思篇》(《中国古代童蒙读物大全》)
寻觅春天的足迹《春雪》《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池上絮》《晚春》(唐·韩愈)
到民间采风去《田家元日》(唐·孟浩然)《诗曰》(宋·姜白石)《清明》(宋·王禹俏)《端午》(唐文秀)《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牛星)》《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背起行囊走四方《嵩山采菖蒲者》《游泰山六首“日观东北倾”》《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唐·李白)
九年级(上)
雨的诉说《临安春雨初霁》(南宋·陆游)《有美堂暴雨》(北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咸阳城东楼》(唐·许浑)《微雨夜行》《唐·白居易》
青春随想《劝学》(唐·孟郊)《送友人》(唐·杜牧)《为人题》(唐·郑谷)《游南亭》(南北朝·谢灵运)
好读书,读好书《劝学》(唐·颜真卿)《书院》(宋·刘过)《读书》(宋·陆九渊)《劝学诗》(唐·韩愈)
(四大名著中的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开篇词;《红楼梦》诗词选
九年级(下)
脚踏一方土《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我所了解的孔孟 孔子名言;孟子名言
(庄子寓言)朝三暮四 ;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涸辙之鲋;望洋兴叹……
(大海,我的故乡)《观沧海》(曹操)《春日望海》(李世民)《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一二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注音版的《弟子规》(酌情安排)
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酌情安排)
(二)古典诗词:(每星期诵读课内容)
必学内容:《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选学内容:《望庐山瀑布》《鹿柴》 《山行》、《咏鹅》 《 蜂》& 《村居&&
(四)简要说明:
1、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学生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
2、《弟子规》《三字经》的内容在“一日三诵”学校常规的活动中进行。(晨诵,午诵,晚诵)每天早晨学生到校诵读五至十分钟。每天中午预备时间进行。晚上学生可向家长展示诵读内容,真正做到学而时习之。
&3、教师要对古诗词诵读的方法进行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如用打拍子、快板形式背诗的“节奏法”可将原来跳皮筋的歌谣改成诵古诗。
&4、每班成立“古诗词”银行。每当学生背会一首,便存入“古诗词银行”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小学三四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二)古典诗词:(每节课诵读内容)
必学内容:《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忆江南》《小池》、《江南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题西林壁》、《望天门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明日歌》《采莲曲》《月下独酌》
&选学内容:《山行》、《竹石》&
《石灰吟》& 《浣溪沙》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四)简要说明:
1、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
2、《弟子规》
《三字经》的内容在“一日三诵”学校常规的活动中进行。(晨诵,午诵,晚诵)每天早晨学生到校诵读五至十分钟。每天中午预备时间进行。晚上学生可向家长展示诵读内容,真正做到学而时习之。
&3、教师要对古诗词诵读的方法进行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如用打拍子、快板形式背诗的“节奏法”可将原来跳皮筋的歌谣改成诵古诗。
&4、每班成立“古诗词”银行。每当学生背会一首,便存入“古诗词银行”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小学五六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
(二)古典诗词:
必学内容:《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夜雨寄北》、《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春望》、《别董大》、《竹里馆》、《望岳》(杜甫)、《观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o赤壁怀古》、《关雎》(诗经)《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选学内容:《春夜喜雨》、《题临安邸》《蒹葭》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四)简要说明:
1、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三四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孝经》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
2、《弟子规》
《三字经》的内容在“一日三诵”学校常规的活动中进行。(晨诵,午诵,晚诵)每天早晨学生到校诵读五至十分钟。每天中午预备时间进行。晚上学生可向家长展示诵读内容,真正做到学而时习之。
&3、教师要对古诗词诵读的方法进行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如用打拍子、快板形式背诗的“节奏法”可将原来跳皮筋的歌谣改成诵古诗。
&4、每班成立“古诗词”银行。每当学生背会一首,便存入“古诗词银行”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5、班级要成立“循环诵读记录本”,让学生在诵读中留下自己的所感所悟。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中华经典诵读参考篇目目录
(摘自《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幼儿篇)
子夜四时歌·春歌
北朝民歌& 敕勒歌
贺知章&&& 咏柳
早发白帝城
望庐山瀑布
绝句·迟日江山丽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暮江吟
白居易&&& 忆江南
柳宗元&&& 江雪
王安石&&& 梅花
惠崇《春江晚景》
杨万里&&& 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骆宾王&&& 咏鹅
孟浩然&&& 春晓
江畔独步寻花
寻隐者不遇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宿新市徐公店
舟夜书所见
汉乐府·长歌行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中国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小学篇1)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君子喻于义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不外已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人有气有生有知
以爱已之心爱人
匹夫不可夺志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不食嗟来之食
无冥冥之志者
君子之于学也
有志者,事竟成
人无志,非人也
志小则易足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见义不为,无勇也
君子义以为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力行近乎仁
道虽近,不行不至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
不闻不若闻之
积微,月不胜日
小善积而为大善
好大而不为,大不大矣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君子贵人而贱已
君子不以其能者病人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譬之若登山
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物固莫不有长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人不可以无耻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言必信,行必果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
轻诺必寡信
修辞立其诚
知之曰知之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陶渊明&& 杂诗
王之涣&& 凉州词
孟浩然&&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送元二使安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渡荆门送别
春夜洛城闻笛
凉州词(其一)
江南逢李龟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李商隐&& 夜雨寄北
王安石&& 登飞来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杨万里&& 夏日追凉
赵师秀&& 约客
卢梅坡&& 雪梅
叶绍翁&& 游园不值
钱鹤滩&& 明日歌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列女传(节选)
彭端淑&& 为学一首示子侄(节选)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小学篇2)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
君子隆师而亲友
疾学在于尊师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亲亲,仁也
夫孝,德之本也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人之行,莫大于孝
学而时习之
知之为知之
温故而知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夫学,殖也
君子学以聚之
学者亦必志于彀
学不可以已
成身莫大于学
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人不学,不知道
学然后知不足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
学、问、思、辨、行
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矣
凡可无学而能者,唯息与食也
学者能明于天人之分
学者如登山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俭,德之共也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诗经·卫风·木瓜
北朝民歌 木兰诗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峨眉山月歌
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
韦应物&& 滁州西涧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温庭筠&& 商山早行
柳宗元&& 渔翁
张志和&&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王安石&& 泊船瓜洲
梅尧臣&& 鲁山山行
临安春雨初霁
文天祥&& 过零丁洋
范仲淹&& 苏幕遮(碧云天)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诸葛亮&& 诫子书
欧阳修&& 卖油翁
王安石&& 伤仲永
春水(节选)
五猖会(节选)
朱自清&& 匆匆
中国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1)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博学而笃志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万事莫贵于义
自苦而为义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之胜火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从其大体为大人
君子以仁存心
夫玉者,君子比德焉
君子宽而不僈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古者言之不出
民无信不立
公生明,偏生暗
延陵季子脱剑挂墓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人不可以无耻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
扁鹊见蔡桓公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知者不怨人
邹忌讽齐王纳谏
父母唯其疾之忧
入则孝,出则弟
父母在,不远游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咏怀(其三十九)
南朝乐府 西洲曲
王之涣&& 送别
次北固山下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别董大(其一)
李商隐&& 无题
雁门太守行
顾炎武&& 精卫
白居易&& 长相思(汴水流)
冯延巳&& 谒金门(风乍起)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范仲淹&& 苏幕遮·怀旧
李之仪&&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纳兰性德 长相思(山一程)
张可久&& 金字经·春晚
柳宗元&& 小石潭记(节选)
西湖七月半
卞之琳&& 断章
中国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2)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见义不为,无勇也
士君子之勇
君子求诸已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
君子必诚其意
君子慎其独
知者之举事
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君子周而不比
君子矜而不争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有诸已不非诸人
不能则学,虽能必让
君子必在已
知之为知之
学而不思则罔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学莫便乎近其人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
学者,所以求为君子也
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君子必慎交游焉
立义行道,毋论难易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诗经·秦风·蒹葭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咏史(其五)
左昌龄&& 闺怨
李商隐&& 锦瑟
冯延巳&&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欧阳修&& 踏莎行(候馆梅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周邦彦&& 苏幕遮(燎沉香)
李清照&& 永遇乐(落日镕金)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梦游天姥吟留别
韩诗外传(节选)
司马迁&& 屈原贾生列传(节选)
司马迁&& 管晏列传(节选)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欧阳修&& 秋声赋
闻一多&& 祈祷
何其芳&& 预言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大学篇)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有德者必有言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善、信、美、大、圣、神
士不可以不弘毅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
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
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
养心莫善于诚
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
身劳而心安,为之
凡百事之成,必在敬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夫圣人之屈者,以求伸也
取四重,去四轻
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
忠不可暴,信不可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义者,百事之始也
遗物而反己
宠位不足以尊我
满招损,谦受益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孔子观于周庙
心小志大者,圣贤之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不迁怒,不贰过
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人之与其亲也,至死无穷
子欲养乎亲不待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
今以为学者之有过而非学者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诗经·邶风·静女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李商隐&&& 无题
李商隐&&& 明神
出都留别诸公
梦江南(梳洗罢)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鹊桥仙(纤云弄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声声慢(寻寻觅觅)
满江红(怒发冲冠)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满江红(小住京华)
洛神赋(节选)
金石录后序(节选)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黄生借书说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壮岁篇)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作德心逸日休
元、亨、利、贞
刚、毅、木、讷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
养生安乐者,莫大乎礼义
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
君子不忧不惧
讷于言敏于行
尊五美,屏四恶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君子能为可贵
以义变应,知当曲直
兼权之,孰计之
天道亏盈而益谦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自伐其善,则莫不恶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古者言之不出
君子不失足于人
志忍私,然后能公
延陵季子脱剑挂墓
道不同,不相为谋
无友不如己者
君子之交淡若水
无不爱也,无不敬也
我非生而知之者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中也养不中
君子有三乐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五色令人目盲
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
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
养生者先须虑祸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诗经·周南·汉广
陶渊明&&& 移居
剑门道中遇微雨
雨霖铃(寒蝉凄切)
望海潮(东南形胜)
一剪梅(经藕香残玉簟秋)
卜算子·咏梅
念奴娇·过洞庭
扬州慢(淮左名都)
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 
念奴娇·登石头城
记承天寺夜游
湖心亭看雪
闻一多&&& 发现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晚晴篇)
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德之不修,是吾忧也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子在齐闻《韶》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君子有三思
尽小者大,积微者著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
德与身存亡者,未可以取法也
不归善者不为君子
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
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养心莫善于寡欲
庄子钓于濮水
不知老之将至
学至乎没而后止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拱把之桐梓,
节其五欲,去其二凶
充摄之间,此谓和成
起居时,饮食节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人之耳目,曷能久熏劳而不息乎
圣人必先适欲
人有三死而非命
恬淡寂漠,虚无无为
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
饮酒(其五)
宋之问&&& 渡汉江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报任少卿书(节选)
傅子·仁论
与朱元思书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训俭示康(节选)
梦溪笔谈·书画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儿时记趣(节选)
我爱这土地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l&)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柳宗元&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召公谏厉王止谤---《国语·周语上》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瞽(读音gu三声,乐官,古代乐官多用盲人)献曲,史献书,师箴(读音zhen一声,劝戒),瞍(读音sou三声,没有瞳人的盲人)赋,蒙(读音meng
二声,有瞳人的盲人)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读音qi二声,‘耆艾’师傅)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读音xi二声,低湿)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於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读音zhi四声)。
前出师表------诸葛亮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叁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
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叁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叁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六国论------------苏辙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
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
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
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
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
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
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
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
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
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
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
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
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
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过秦论----贾谊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殽函为官;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①,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③,往来无白丁④。可以调素琴⑤,阅金经⑥。无丝竹之乱耳⑦,无案牍⑨之劳形。南阳⑩诸葛庐,西蜀子云〔11〕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2〕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李白&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李白&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周敦颐&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历史和文化背景】: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一○一七———○七三),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以舅郑向郑向荫得官,初仕分宁主簿,厉知桂阳、南昌县,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神宗熙宁初,迁广东转连判官、提点刑狱,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峰前有溪,以营道故居濂溪名之,学者因称濂溪先生。六年卒,年五十七。敦颐为宋代道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皆出其门下。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赐谥元公,理宗淳佑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宋史》卷四二十七有传。周敦颐诗,以清康熙张伯行刊《正谊堂集·周濂溪集》为底本,校以清乾隆董榕辑《周濂溪集》(简称董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周元公集》(简称四库本)等。辑录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爱莲说》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以莲花来比喻人格,以物拟人。比如孔子讲“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就是拿松柏来比喻人的这种“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这样一种品格、一种坚强。好像用得更多的是像松、竹、梅、兰、菊这些,通常说“岁寒四友”啊、“花中四君子”啊,都是这一类的。
王勃& 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沟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隋末文中子王通之孙。六岁能文,未冠应幽素科及第,授朝散郎,为沛王(李贤)府修撰。因作文得罪高宗被逐,漫游蜀中,客于剑南,后补虢州参军。又因私杀官奴获死罪,遇赦除名,父福畦受累贬交趾令。勃渡南海省父,溺水受惊而死。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诗气象浑厚,音律谐畅,开初唐新风,尤以五言律诗为工;其骈文绘章絺句,对仗精工,《滕王阁序》极负盛名。于“四杰”之中,王勃成就最大。诗文集早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闻一多曾说初唐四杰“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唐诗杂论》)。《滕王阁序》作为一篇赠序文,借登高之会感怀时事,慨叹身世,是富于时代精神和个人特点的真情流露。王勃一生虽连遭挫折,不免产生人生无常、命运偃蹇的怨叹,但我们在文中更多地体验到的却是作者渴望用世的抱负和强自振作的意志。希望和失望兼有,追求和痛苦交织,这正是文章的动人之处。作为一篇优秀的骈文,作者调动了对偶、用典等艺术手段,在精美严整的形式之中,表现了自然变化之趣;尤其是景物描写部分,文笔瑰丽,手法多样,以或浓或淡、或俯或仰、时远时近、有声有色的画面,把秋日风光描绘得神采飞动,令人击节叹赏。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联,动静相映,意境浑融,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韩愈&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後,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叁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於时,学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常自称“祖籍昌黎(属今河北省)”,世称韩昌黎。三岁无父母,由其嫂抚养,自幼学习刻苦。德宗贞元时中进士,任监察御史,时关中天旱人饥,他上书请宽民徭,被贬为山阳令。赦还后,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入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即位,奉召回京,为兵部侍郎,又转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号文,世称韩文公。他性耿直自负,喜奖励后进。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文学上极力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继承先秦两汉传统,并加以创新发展,论证周密,气势雄健,把文章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文风为之一变。因此,苏轼说他“文起八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之衰”。可见影响之大。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的诗力求新奇,对宋诗影响较大。著有《昌黎先生集》40卷,《外集》10卷。
本篇选自《昌黎先生集》,是韩愈的一篇著名短论。“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作者针对两汉以来儒家经师严守师法、故步自封,和魏晋以来士大夫中的“非师无学”“耻学于师”,以及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求师学习的恶劣风气,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了此文。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谈到此事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欧阳修&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ng y&)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n
ch&n),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08重庆语文中考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