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壳牌润滑油有几种种添加剂呢?

润滑油中各种添加剂的作用机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润滑油中各种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机油添加剂什么牌子好|哪种好_机油添加剂品牌排行榜_机油添加剂价格_汽车江湖网
机油添加剂
当前用品:
更多机油添加剂文章
&&&&想知道机油添加剂什么牌子好,机油添加剂哪种好?最新机油添加剂品牌排行榜以及最新价格,就来汽车江湖网用品频道机油添加剂专栏。有关“润滑油添加剂”的基础知识(三)
71、添加剂的应用原则是什么?
&&&润滑油一旦选用好基础油后,添加剂的选用便是关键,基础油的选择相对而言是较为容易的,因为基础油品种系列较少,基础油一经评定,工艺相对平稳,质量波动不大,规律大体可循,而添加剂不仅品种繁多,性能各异,批量生产有一定质量波动,而且尚须根据油品要求采取不同的复配技术,对一种油品,基础油方案可能仅1-2个,而添加剂方案则很多很多,根据油品性质,考虑选用添加剂的必须性、可能性、配伍性、经济性、灵活性、实效性等6条原则,而其中的配伍性和灵活性则是添加剂配方技术的核心。
&&&&&&应主要考虑如下性质:
&&&&&&必须对每种添加剂的性质、作用进行深入了解以确定其应用范围,如第1类的清净剂与分散剂的应用,每一个清净剂的不同,每种分散剂的长处;第2类T202、T203的共性与区别及新开发的锌盐的应用;第3类剂极压性、腐蚀性、承载能力矛盾的统一,用于齿轮油的剂和用于其它工艺用油的区别;第4类剂对金属的感受性,大批尚未统一命名的减摩剂和油性剂的性质及其在特种油品中的应用;第5类抗氧剂温度使用范围,金属减活剂和助抗氧剂的应用;第6类各种剂增稠能力、剪切安定性、抗氧化性、经济性的平衡;第7类剂各剂的特点;第8类了803的进展;第9类消泡剂硅系和非硅系剂的优劣;其它类型添加剂特别是大部分未命名的添加剂的特点;各种复合添加剂异同等等,
&&&&&&&添加剂兼有性质
在了解各类剂主要性质和归类后,还必须了解其兼有性质,扩大其应用。如T101、T102的防锈性和分散剂的催冷性能;T202、T203的抗氧性;第3、4类部分剂的抗氧化性;第5类抑制腐蚀性;第6类剂T601、了602的降凝性,具有分散和抗氧性的乙丙共聚物,部分剂的催冷性能;第7类部分剂的乳化性能;第8类部分剂的增粘性能;乳化剂司苯-80的防锈性等。
&&&&&&&添加剂的特有性质
&&&&&&&或由于添加剂的作用在已有称谓中不能确切表达,或由于其它润滑剂的特殊性,或由于添加剂的多效性,或由于保密因素,某些添加剂有多种称呼或针对待种油品称谓的特种添加剂,则需要具体分析和剖析,尽量归入统一或明确的分类中。如阻聚剂、阻焦剂、扩散剂、粘附剂、补加剂、助溶剂,归入已命名的添加剂按其特有性能称谓,其它类添加剂中染色剂、稳定剂、稠化剂、偶合剂、防霉剂、杀菌剂、防雾剂、碱保持剂、螯合剂、乳化剂、破乳化剂、催冷剂、光亮剂、抗析气剂、抗静电剂、抗光剂、紫外线稳定剂等,亦按其待有性能称谓,
&&&&&&&添加剂的配伍性
&&&&&&&要选用相互之间有协合效应的添加剂,减少其矛盾性、排斥性。如内燃机油
T106与T115B之间的协合,锌盐或铜盐与
T203或 T203之间的协合,通用油
T202、T203之间的协合,T151与T154之间的协合,船用油清净性与分水性之间的矛盾与协合,T106、T115B、112之间的协合,T202抗氧性与分水性间的矛盾,复合抗氧剂的应用;齿轮油T321与其它T3&&的协合,丁3&&极压性与承载能力之矛盾与统一。第3类与第1类、"第7类剂之间在腐蚀、防锈性之间的协合;液压油T202、T203抗磨性与抗乳化性之间的矛盾,消泡性与抗析气性之矛盾和复合消泡剂的应用;压缩机油T202应用的考虑;齿轮油、液压油、主轴油、导轨油等极压抗磨剂与油性剂之间的协合,切削油液极压性、防锈性与乳化性的矛盾与统一等,经过评定,形成一个为全面的配方再试验推广应用。
72、极压抗磨剂T301氯化石蜡前景如何?
氯化石蜡的确是较早使用的极压抗磨剂,它极压性能好,常用于齿轮油和金属加工油中,但随着机具的发展,对润滑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要求更好的极压性外,对腐蚀、锈蚀等性能以及配伍性提出了要求。&&&&&&&&&&&&而了301等含氯极压剂除极压性能有一定局限外,另一重大缺陷便是解安定性较差,遇水分解出易于腐蚀设备的
HCl,故在潮湿状态下使用T301要慎用,而在乳化极压切削液中则一'定要加入缓蚀剂,以中和氯化石蜡分解所放出的
HC!。&&&&&&&以前T301等主要用在车辆齿轮油、工业齿轮池、以及极压金属加工油中。在齿轮油中使用丁301最多能达到GL-4的水平和中负荷工业齿轮油水平,要生产GL-5齿轮油和重负荷工业齿轮油,则必须改用以硫化烯烃为主剂的S-P-N剂,目前国产多种硫磷氮剂已经问世,可以满足需要、故T301的市场日小。&&&而在金属加工油中,国外为了克服其弊病,已研制成功具有极压、防锈性的磺酸盐添加剂取代氯化石蜡,我国也已进行了研制,并已有成功的报导,所以氯化石蜡在这一领域中的应用也受到了限制,所以说氯化石蜡前景不妙。但由于它成本较低,极压性好,在某些金属加工油中,特别是干燥环境中使用的;由中,氯化石蜡仍是首选的极压剂。
73、丁二酸季戊四醇酯T171有什么作用?
&&&&T171是兰炼生产的最新的一种酯型分散剂,其热稳定性高,用于中高档油品中,该剂在兰炼已投产,首先用于兰炼所调配的油品中,请大家注意兰炼研究院等公布的油品研究报告,便可从中得知其应用范围。
74、抗冻剂应用在润滑剂哪些领域?和防冰剂有何区别?
抗冻剂在润滑剂中主要用在某些严寒区的润滑油,在无法去除微量水影响油品透明度等性能时,需加入此剂;另一方面在某些水基剂中加入抗冻剂可使其在低温下使用。&&&&&&&&它和防冰剂有类似的作用和剂种,但防冰剂的概念是用在轻质燃料油,如航空煤油中,防止微量水的影响,可以认为部分防冰剂也可在润滑剂中作为抗冻剂。
75、什么是水基液的防霉剂?
防霉剂顾名思义,防止水基液中发霉变质也,要霉变肯定是有细菌生长,故能够防止霉变的物质被称之为防霉剂和杀菌剂。&&&&&&&&&酚类,三丹油、C16~18链状或环状羧酸铜等均是,这是水基液特有的一类剂。
76、T707合成磺酸镁的应用范围?
与其它合成磺酸盐相似,T707合成磺酸镁是一种防锈剂,主要用于调制冷冻机油和压缩机油中,以及其它防锈油中,加入量为1%~2%。
77、添加剂又如何补加?
原则是必须知道目前油品的调合方案,以及改调产品的调合方案,才能判别能否改调和如何补加添加剂。&&&&&&&&&对于以上提问,CA、SB改调高档油要十分慎重,因为它们的清净剂主剂是T108,而且不加分散剂,在调高一二级别油时就不能按复合剂简单级差法来补加添加剂,即使用单剂调,T108存在的影响又如何计算补加清净剂量均是值得探讨的课题,而若CC、SD级油要升级,则原则上可用复合剂级差法来升级,特别是同一型添加剂,如我国东半部基本上用磺酸盐型配方,若用石油六厂复合剂配方调的
CC、CD或往上调补加级差所需添加剂即可。&&&&&&若不知原油品的配比工艺,但却是合格油品,亦可沿用级差法,但应先作小样,看有否沉淀,因为没有改性前的T109与磺酸盐有个相容性问题,作出小样最好再经分析评定合格后再进行工业化调整。&&&&&&&&至于同一质量级别调整粘度级别较为容易,但亦必须知道原油品调合工艺,以确定采用何型工艺调整,若搞不清楚原油调配工艺,则要根据所新加基础油量计算出该级别加入量(复合剂方案和单剂方案)先作相容性试验和小样分析测试,合格后再调整。30变40用150BS调整其粘度补加基础油量添加剂即可;至于这15W/40,我看不值得,因为15W/40基础油调配方案大体为150SN:150BS=9:1或150SN:500SN=8:2,采用增粘降凝而使基础油粘度为40,低温性能符合15W要求,那么若用30来改调15W/40,只能掺入20%左右量,就不如全用基础油调配了。
78、燃料添加剂的种类和燃料的范围是什么?
燃料的范围包括气体和液化气、汽油、柴油、船用燃料油、重油、燃料沥青、石油焦等,故称之为燃料添加剂而不是习惯的燃料油添加剂。
79、抗静电剂主要应用在何类油中?
对某些金属加工用油,如轧制油对油品抗静电性有要求,对某些水基液亦有要求,故我们应用某些在化纤油剂中有抗静电作用的添加剂,这些剂有油溶性,亦有水溶性剂,可供试验和应用借鉴。
80、市售的补加添加剂是什么成份?
在我国市售的补加剂多为进口剂,品种繁多,中外文并举,名字也吸引人,什么"神"、"保护剂"、"节能剂"、"减摩剂"、"补强剂"等等,在我国和"洋油"一样随处可见。&&&&&&&&&和进口润滑油剂不一样,添加剂作调配润滑油用,外商均要公布剂的组成和元素含量,以备国人鉴别,而补加剂却神秘得很,很少公布其组成和元素含量,但我们从零星资料和少数分析数据中得知,其组成据剂不同,大致为氯化石蜡、环烷酸铅、有机或无机银盐、钨盐、锌盐、铜盐、银盐、聚四氟乙烯粉等等,有部分剂为国外淘汰产品,有害环保,伤害人体。&&&&&&&那么为什么进口补加剂又到处泛滥,特别是在南方部分地区,已达到"走火入魔"的境地。我们说,这是我们国家润滑油的薄弱环节,过去主要抓成品润滑油添加剂,中石化重点也是调好油,而调出油后的应用,则很少问津,厂家油卖出去了就不管了,用户补加添加剂之事管不着,不愿管,不想管,也没法管,这就给进口补加剂提供了巨大机会和基础,再加之进口剂的时效、宣传、层层让利的巨大金钱效应以及中国用户润滑油知识的贫乏,促使了进口补加剂的泛滥。
&&&&&&&&&我们中国人是否睡大觉了?!实际上有识之士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也进行了这方面研讨,也有产品出现,但搞这些产品的却大部分又是化工系统厂家,势单力薄,宣传不力和与润滑油生产系统形同陌路人,不相往来,缺乏沟通,更谈不上合作,致使国产补加剂形单影稀,不敌洋剂,大部分败下阵来。但我国仍有少数单位坚持住了,如黑龙江、湖南、广西、辽宁几个单位所生产的补加剂,在艰难处境中走了过来。天润、万机灵、滴王、辉牌等产品可资匹敌和试验。
81、环烷酸铜状况如何?
&&&&环烷酸铜是刚研制的实验室产品,是克拉玛依炼化总厂研究院研制的产品。&由精制环烷酸与NaOH中和,再用硫酸铜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之环烷酸铜经水洗、脱水、干燥而得,转化率达80%。&&&&&&&&经过评定,产品具有抑制内燃机油高温抗氧化作用,可作为内燃机油高温抗氧剂c我们认为这一研究成果为铜盐的应用打开了又一大门,因为该剂原料易得,成本牧低,可以和多种清净剂复配。值得注目。
82、添加剂的借用性有什么必要和效果?
&&&&借用性与代用性不同,借用性往往是指在研制油品时在已有石油添加剂中找不到最佳剂,一般只有试制合成新剂,然而合成新剂工作过程长,批量生产不易,故往往借用一些在其它石化产品、化工产品所使用的添加剂经评定后使用,最终成为石油添加剂,这是一条快捷的方法。&&&&&&&&如第5类T511、T521、T531本是合成橡胶、塑料的抗氧剂;第6类本身就是橡胶,但又不是一般橡胶;在化纤中使用的纺丝油剂作为稠化剂、油性剂、抗静电剂;在合成树酯中用的紫外线稳定剂和抗光剂借用于石油产品;在食品、饲料添加剂中的染色剂、防腐剂、杀菌剂、防锈剂及食品级添加剂中的借用等等。
83、T20X系列抗氧抗腐剂的区别和应用
抗氧抗腐剂,以前有人称多效添加剂,具有抗氧、极压抗磨、防腐作用。&&T202是最早开发的产品,称其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广泛地应用于内燃机油、液压油、齿轮油、轴承油、导轨油、压缩机油、金属加工用油等类油中,但产品易水解、高温稳定性也欠佳,故开发了T202-2产品,后来才命名为了203,又称为碱性锌盐,与T202相比,其热分解温度高,PH值高水解安全性好,多用于抗磨液压油和柴油机油中。后来开发的T204、T204A、T205、T205A,前者为锦州产,后者加入则为兰炼产,显然主要是厂家不同,可以互换使用。T204热分解温度高,抗水解安定性好、主要用于抗磨液压油的调配;而T205则主要用于汽油机油。&&&&&&&&这几个产品从结构到性能总的说来相近,差就差在"烷基"上,即是用什么醇来进行合成反应所生成的&&基硫代磷酸锌盐,如T202为丁辛基、T203为双辛基、T204为伯仲醇基、T205为仲醇基,故性能上也有某些差异,目前一方面T204、T205产量很少,另一方面大部分润滑油调配厂难于作到几种剂都同时购进,故往往存在着代用问题,大部分厂家仍使用T202,效果不如应该用的T2&&那么好,但质量也还可以,即这些产品原则上应各得其所,用到最适宜的油品中去,但一旦由于种种原因缺少,可以用其它第二类锌盐代用,但对油品必须进行分析评定。
84、如何系统、全面地评价和选用乙丙共聚物 ?
判别粘度指数改进剂主要从增稠能力、低温性能、高温性能、剪切安定性和经济性来进行评定,OCP由于具有较好的增稠能力,低温、高温性能和剪切安定性,而经济性也不差故被大家选中.
&&&&&&&对此,第一个问题它必须是真正的乙丙胶,目前有入用顺丁胶,聚乙烯、聚丙烯等树脂冒充OCP,显然没有以上的优点;第二问题是什么样的OCP,目前在我国有进口胶10多种,市售价从1.6万元/t~3.5万元/t,有一元胶,也有三元胶,到底应用什么胶胶溶?有的客户只要胶的粘度高,少加剂就买,而恰恰这些胶的剪切安定性最差,使用在油上肯定出问题,故应选适用于作VI剂的胶,或经剪切处理达到指标的胶。
&&&&&我们主张净化润滑油添加剂市场,坚决打击假冒伪劣添加剂,那么就首先应从最大面广,劣质产品比例大的OCP作起,故对于众多的把什么轮胎的OCP胶待解后即称之为T6121的许多产品未予收录,主要考虑便是没有确切的剪切安定性数据之故。
85、T106A和T106可以互换吗?
T106A亦为高碱值合成磺酸钙,TBN为300,而T106TBN为295,都具有清净、防锈、分散性能,都可能用于内燃机油。&&&&&&只不过生产厂家同,T106A为锦州产,T106为兰炼产,该两个产品可以互换使用。
86、T112,T113,T114有什么不同
它们三个的确都是高碱值环烷酸钙,都是由润滑油馏分中抽提出来的较高分子量的环烷酸钙化和苛化而得,均可用于船用柴油机油及其它内燃机油中,而且都是独山子炼油厂产,基本上用于新疆油的调配工艺中。&&&&&&但它们之间又的确有区别,从结构上看,环烷酸分子量不一样,T112&T113&T114;剂中钙含量T112(不小于7%)(不小于9.0%)<T114(不小于11.0);总碱值TBN
T112(200)。故区分为3个牌号,其性能为有好的清净性和酸中和能力,抗乳化及分水性好,但酸中和能力T114&T113&T112,调制高碱值船用柴油机油则需用T114。
87、添加剂的定义?
&&润滑油添加剂是指向润滑油基础组分加少量即能显著改善润滑油基础组分某些性质的化工产品,称之润滑油添加剂。请注意两个限制词,一是少量,二是显著改善润滑油基础组分性质,缺一不可。
  我们上面谈到了两个条件,但这个“少量”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也仅是相对而言,与基础油比,还是少,对某些品种总添加剂量虽然很大,甚至高达60%,但每一种添加剂相对于基础油,仍是“少量”,此外,我们国家润滑油有个发展过程,添加剂发展更为迅速,还有个传统习惯问题,故对某些化工产品从定义上看,可称之为添加剂,但又不叫添加剂,称之为调合组分。这方面的例子较多,现举几例展示如下。&
  (1)HVll50BS油在某些内燃机油中要加入不到10%的150BS光亮油,以改善机油的油性(润滑性),它符合“少量”的条件,尽管也改善了机油的润滑性,但并未显著改变,还得在油中加入其它添加剂,故习惯上不叫它为添加剂,而称为基础油。&
  (2)-25℃或-45℃变压器油在调多级内燃机油时,在有的配方中,为了改善多级油的低温性能,加入了约10%的-25℃或-45℃变压器油,尽管也是“少量”,的确也改变了机油的低温性能,但并不“显著”,还必须加入T803、了602等添加剂,故习惯上仍称之为基础油组分。
  (3)T603、OCP等粘度指数改进剂
这些物质在油中的加入量也颇大,特别是在多级内燃机油中有的>10%,在调配雅马哈摩托车无烟摩托车油中,低分子聚异丁烯HV50(分子量6万)加入量高达30%,它们量不少,但与基础油比仍“少”,但他们显著改变了机油的粘温性能,故仍称之为粘度指数改进剂,并命名为了T603、T611、T614、T616等。&
  (4)聚?烯烃是合成油中用量最大的一种组分。它能显著改变油品粘度指数和低温性能,但它在合成油或半合成油中用量大<合成油几近100%,半合成油中根据油品性质要求亦是百分之几十),故习惯上不称其为添加剂,而称之为油品调合组分。&
  (5)沥青本来就是以烃类为主的重质石油产品,在某些品种中其加入量也不算少,有的就称之为添加剂,有的则称之为调合组分,如在调快速淬火油时,由于沥青显著改变了油品的淬火性能,被认为是催冷剂,而在调老牌号26号齿轮油和开式齿轮油时,尽管它也改善了油品的粘度、油性等性质,但习惯上则把它认为是调合组分。&
  (6)抽出油
在橡胶操作油中要用大量的抽出油,在调配44号车轴油时也要加入30%的抽出油,前者是满足橡胶制品性能的需要,后者则是为了改善车轴油的油性,由于其量较大,相对改变油品这方面性质不显著,习惯上称之为调合组分。 从以上数据看出,对某些物质,其调合组分和添加剂的区别不是十分显著,有的纯属传统习惯称谓,我们只要掌握了原则便可作出判别,达到正确理解和选用基础油和添加剂的目的。
88、极压抗磨剂、油性剂、摩擦改进剂这三类剂如何区分?
部分资料包括生产厂家也很含糊,同一种剂均有2~3种叫法,既称极压剂,又称油性剂,还称摩擦改进剂,生产厂家自己都说不清。&&&&&&&&因为这三类剂本身就有一定共性,即它们都是通过边界作用,通过和金属表面形成一种润滑膜层来提高润滑剂的润滑性,降低摩擦系数,保护金属不受摩损。&&&&&&&&但它们之间的确又有区别,笔者简单解释为主要区别在于润滑膜层状况。与金属表面产生化学作用、吸附、络合作用,形成结合力强的润滑膜,主要保护金属在边界润滑中不被磨蚀者,大多称之为极压抗磨剂;与金属表面仅产生吸附作用,形成一层游离态保护层膜者多称为油性剂,而介于二者之间,或添加剂具有油性剂特,但本身或为层状结构,或为所形成的润滑膜层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者称之为摩擦改进剂。这个解释或仍"模糊",但可理解。&&&&&&&&因为一种剂到底形成什么膜,对一般生产厂家,用户是无法鉴别的,即使鉴别的,也可能还是一个"模糊",关键还是实践中的效果,这就是称谓不清之缘故,可用一些深入浅出的"故事"来增进大家的理解,比如把这三种剂之雷同与区分比照拿破仑进攻莫斯科时的前击军团、攻击部队和近卫军团三梯队作形象解释。所以,在一种油品配方中,这三种添加剂常常是2种或3种剂协同作战的。互相配合,又各有作用,便是这个缘故。
89、OCP牌号很多,请问如何判这些添加剂?
目前称OCP的添加剂很多很多,有正规的,也有仿制的,也有冒牌的、劣质的,良莠难分。
&&&判别OCP及其它类型VI改进剂的标准有四条:一为增稠能力,二为高温稳定性,三为低温性能,四为剪切安定性,&&&&&&当然最后还要加上经济性和可购性两条。正因为OCP四条适中,我们才说它是调制多级油的好剂。然而判别这个OCP剂是否好,首先要看它是否用的真正的OCP干胶,目前发现有用顺丁胶、聚合物溶胶来鱼目混珠的,而即使是OCP,也还有用是作润滑油添加剂的胶还是作轮胎、胶鞋等工业用胶,是南韩胶、日本三井胶、还是美国杜邦、Exxson、Lubrizol胶,再即使用真正用于润滑油的OCP胶,其制作方法如何?剪切与否?干胶含员?等等,那么面对所称OCP剂如何来判别呢?请购置OCP同仁一定要向卖主索取产品说明书,其添加剂本身的粘度和剪切安定性,加在润滑油中的经验数据,即可判别其初步的质量,一般来说在同一干胶加入量下,粘度与剪切安定性成反比,不可能粘度很高,剪切还好。目前大多数用户侧重看粘度,以为粘度高,可以少加剂,经济效果好,这是十分片面的,要根据您所调制油品级别,选择合适的剂,如加入干胶10%,正常的粘度可达2000mm2/S以上,不剪切,可能SSI达50%左右,不能作为中高档内燃机油V1剂,剪切到800mm2/S左右,即可相近T613水平,可以调制中高档油品了。
90、T901与T911、T912等非硅消泡剂有什么优缺点?
T901是有效的高效消泡剂,一般在油品中加入5-10ppm即可有效消泡,仍是目前使用最广的消泡剂,但是由于T901油溶性不好,而又没有推广新式分散工艺,使硅油在油中难于分散,分散不均,影响了消泡效果,加大剂量(有的已增加到20ppm)不仅增加成本,而且影响油品空气释放值,故开发了非硅系消泡剂。T911和T912都是聚丙烯酸酯共聚物,不同点是T911的分子量比T912小,Y911在重质润滑油中效果较好,而在轻质油(小于150SN)中效果不显著,而T912在轻质和重质润滑油均有较好的效果。&&&&&非硅消泡剂最大优点是易溶于油,不影响油品空气释放值,但加剂量较大,故有的配方采用二者复合调配改良之。缺点是加量比硅油大(10~500ug/g),含硅和非砖坯抗泡剂的贮存稳定性和对空气释放值有一定的影响。&
91、合成油脂添加剂有什么要求?
&&&&合成油脂添加剂基本上均为油溶性添加剂,大部分矿物油添加剂原则上均可考虑用来作为合成油脂添加剂,但合成油脂往往处于高温、高负荷、极低温等特殊情况下工作,故对添加剂要求更加苛刻,这是一个限制因素;另一个限制因素便是添加剂的相溶性,因为合成油脂与矿物油有不同的溶解性能,这是选用合成油脂应注意的。
92、添加剂在内燃机车多级四代油中的应用如何?
多级机车油比单级油有更好的润滑性能、低温启动性能、摩擦磨损性能,以及节省燃料、降低机油耗量,可节油2%-4%,现将20W/40四代油的调配方案介绍如下。&&&&基础油&&&HVl-200:HVl-500:HVl-l50BS=50%~65%:40%~25%:10%或 HVl-350:HVl-150BS添加剂&&&粘度指数改进剂:
4%~5%&&&降凝剂:
T803 0.3%~O.5%&&功能添加剂:磺酸盐-硫化烷基酚盐-烯基丁二酰亚胺-ZDDP,
93、润滑脂添加剂都包括有哪些添加剂?
润滑脂添加剂基本上为油溶性添加剂,和润滑油添加剂可部分混用,有部分添加剂则为润滑脂专用添加剂,有抗氧抗腐剂、极压抗磨剂、油性剂和减摩剂、抗氧剂、粘附剂、防锈剂、染色剂、填充剂、结构稳定剂等
94、T151A和T151有何区别?
&&&&T151A除生产厂为苏州特种油品厂和锦州石化公司外,其产品色浅,氯含量低,其性能应同T151,可以代用。那么,现在有三个厂生产丁151类剂,兰炼T151,锦州炼油厂、苏州持油厂T151A,改变了以前T151供应有时不畅的局面。
95、环烷酸钙的复配和应用介绍?
&&&&&环烷酸钙按碱值分为了112、T113、T114三个牌号,是一种清净剂,它的复配,对充分利用环烷酸资源,降低油成本均有好处,原则上,它可以代替或部分代替T109、T106等清净剂作用,与T2&&和无灰分散剂复配,可调制汽油机油、柴油机油、汽柴机通用油,以及船用油、它在船用油个的调合尤引人注目。&&&&&&&目前,独山于石化总厂已用环烷酸钙为主剂,生产了一系列复合剂,供选用。由于资料本本书即将出版时才获得,特在此公布如下:&&&&&&(1)TL
SC汽油机油复合剂&&&&&以T113为主剂调配而成,适合于MVI和HVI油的调配,加入虽4.81%。&&&&&(2)TL
SD汽油机油复合剂&&&&以T112为主剂调配而成,适合于MVI和HV!油的调配,加入量6.54%。&&&&&&(3)TL
CC/SD通用内燃机油复合剂&&&&以
T112为主剂调配而成,适于MVI和 HVI油CC/SD级油调配,加入量6.98%。&&&&(4)TL
CD柴油机油复合剂&&&&以
T112为主剂调配而成,适合于MVI和HVI油的调配,加入量8.4%。&&&&(5)TLD
CAl0船用汽缸油复合剂&&&&以为了113为主剂调配而成,适用于MVI油的调配。&&&&(6)TLD
CA40船用汽缸油复合剂&&&&以
T114为主剂调配而成,适用于MVI油的调配,加入量19.9%。&&&&(7)TLD
CA60船用汽缸油复合剂&&&&以T113为主剂调配而成,适用于调制CA60船用油,加入量26.5%。&&&&(8)TLD
CA70船用汽缸油复合剂&&&&以
T114为主剂调配而成,适用于MVI油的调配,加入量28.0%。&&&&(9)TLD
CA船用中速筒状活塞机油复合添加剂&&&&以T113为主剂调配而成,适用于MVI油的调配。&&&&加入量了BNl5油9.05%;TBN30油18%。&&&(10)TLD
CC船用系统油复合剂&&&&以T113为主剂调配而成,适用于MVI油的调配,加入量5.48%。
&96、乳化剂在水基润滑剂中的作用如何?
乳化剂在水基润滑剂中,主要是在可溶性油中、微乳化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可说是各剂之首,再好的配方,乳化液乳化不起来或不稳定,或分油、分层、有沉淀,这个乳化液就砸锅了,故选高效、价廉、配伍性好的乳化剂往往是水基剂的关键问题。&&&&&&&&应用最广的是阴离子型乳化剂,它们乳化性好,有一定清洗和润滑性能,但抗硬水能力差;而非离子型乳化剂不怕硬水,也不受PH值限制,可以调节HLB值,但它们价格较高,故选用乳化剂时应综合统一考 虑,必须时选用两类型剂共处,以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成本。
97、发动机燃油系统用护理品目前市场上大致有多少类?分别用于何种用途?
典型产品名称
喷油嘴清洗剂
高效催化清洗剂
燃油系统清洁剂
化油器清洗剂
主要清洗燃油系统的积碳,油泥等,可直接加入汽油中使用,有的可直接喷洗污脏部件。
复合添加剂类
汽油添加剂
汽油调节剂
柴油添加剂
柴油调节剂
直喷车燃油添加剂
加入汽油中或柴油中,汽油添加剂主要加强其清净性,燃烧性,提高辛烷值;柴油添加剂主要加强其清净性,燃烧性,降低凝固点及提高十六烷值等。
&98、复合添加剂是怎么回事?
&&&&&&20世界80年代以前,我国调合润滑油的添加剂基本上都是单剂,即根据基础油的性质和所调油品的质量要求,加入某些可以改进某一油品特性的添加剂。由于质量档次较低,油品性能评定要求也比较简单,所以广泛使用。
&&&&&&近十几年,进口汽车及引进技术生产的汽车大幅度增加,对发动机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使用单剂调合油品不仅在工艺上麻烦,而且在配方评定方面困难很大,大多数润滑油调合厂难以办到。所以一些著名的厂家在台架评定的基础上生产出了复合添加剂,这种复合添加剂具有成品油要求的多种功能。只要在指定性质的基础油中加入适量的这种添加剂,就可以生产某一质量级别的油品,因此,复合添加剂是指多种不同性能的单剂,如清静剂﹑分散剂﹑抗氧剂或抗磨剂等以一定比例混合,并能满足一定质量等级的添加剂混合物。如复合剂具有很好的低温分散﹑高温抗氧和清静性能,分别加入不同的量,就可以达到汽油机油API质量等级的质量水平,质量可靠,生产方便,节省了大量评定费用。复合添加剂根据要求不同其配方非常复杂,一般来说复合添加剂都是由金属清净剂、无灰分散剂和ZDDP为主要成分。这三项组分是复合添加剂的的支柱,它们必须在复合在一起使用。内燃机油的复合添加剂发研究就是使添加剂相互间取长补短,兼容并蓄。
99、复合添加剂是怎么回事?
&&&&20世界80年代以前,我国调合润滑油的添加剂基本上都是单剂,即根据基础油的性质和所调油品的质量要求,加入某些可以改进某一油品特性的添加剂。由于质量档次较低,油品性能评定要求也比较简单,所以广泛使用。
&&&&&&近十几年,进口汽车及引进技术生产的汽车大幅度增加,对发动机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使用单剂调合油品不仅在工艺上麻烦,而且在配方评定方面困难很大,大多数润滑油调合厂难以办到。所以一些著名的厂家在台架评定的基础上生产出了复合添加剂,这种复合添加剂具有成品油要求的多种功能。只要在指定性质的基础油中加入适量的这种添加剂,就可以生产某一质量级别的油品,因此,复合添加剂是指多种不同性能的单剂,如清静剂﹑分散剂﹑抗氧剂或抗磨剂等以一定比例混合,并能满足一定质量等级的添加剂混合物。如复合剂具有很好的低温分散﹑高温抗氧和清静性能,分别加入不同的量,就可以达到汽油机油API质量等级的质量水平,质量可靠,生产方便,节省了大量评定费用。复合添加剂根据要求不同其配方非常复杂,一般来说复合添加剂都是由金属清净剂、无灰分散剂和ZDDP为主要成分。这三项组分是复合添加剂的的支柱,它们必须在复合在一起使用。内燃机油的复合添加剂发研究就是使添加剂相互间取长补短,兼容并蓄。
100、极压抗磨剂在冷轧轧制油中的应用状况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武汉钢铁公司引进了1700mm五机架冷连轧机,从那时起,轧制油开始在中国使用。尽管当时对轧制油的要求很高,但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以及轧制的都是0.5mm以上的带钢,因此在轧制油的组成中,起润滑作用的主要组分是羧基化合物、羰基化合物以及醇类化合物等,没有极压抗磨剂,在轧制变形区内起润滑作用的油膜主要是物理吸附膜和化学吸附膜。80年代中、后期,随着轧机轧制速度越来越快,轧制变形率越来越大,轧制成品厚度越来越薄,用户对冷轧钢板的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没有极压抗磨剂的轧制油已满足不了工业生产的实际要求。因此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极压抗磨剂在轧制油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市场上的数10家品牌的轧制油均含有极压抗磨剂。
  一般的极压抗磨剂主要是含S、P、CI化合物、有机硼化合物、有机钼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由于含Cl化合物的电负性太强,会造成乳化液破乳,对冷轧带钢表面造成锈蚀,因此在冷轧轧制油中使用较少。有机硼类化合物和有机钼类化合物是性能良好的极压抗磨剂,它们常用于抗磨液压油、油膜轴承油、齿轮油等润滑油中。但由于这类添加剂的灰分太大,对带钢退火后的板面清净性有一定影响,因此在轧制油中使用较少。有机硫化合物和有机磷化合物目前是冷轧轧制油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极压抗磨剂。  在中国,有机磷化合物,如烷基磷酸酯、芳基磷酸酯、亚磷酸酯、酸性磷酸酯、硫代磷酸酯、硫代亚磷酸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等已形成系列化,无论从分子结构、反应活性、水解安定性、氧化安定性等都达到了工业应用的水平,与国际同类产品的性能没有大的差别。
   中国虽然从20世纪6o~70年代已开始研制开发有机硫类化合物,并有部分硫化合物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如硫化棉子油、硫化聚异丁烯、二苄二硫化合物等,但是这些产品在气味及防腐蚀性能上始终满足不了在敞开环境下工业应用的要求。近几年来,国外含硫化合物添加剂发展迅速,特别是用在冷轧轧制油中的硫化合物添加剂已形成系列化。该类产品的特点是外观色浅,活性硫含量低,气味轻,铜片腐蚀达到1b水平,完全可用于冷轧轧制油中。目前在中国经销该类产品的国外公司有数l0家之多。
国内主要复剂厂家:
合资:上海海润公司、路博润-兰炼公司
民营:辽宁天合和无锡南方,主要集中在中低档产品
百特化工,主要集中在中高档产品
国内主要单剂厂家:
路博润兰炼有限公司、无锡南方添加剂有限公司、辽宁天合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锦州石化公司添加剂厂、新疆蓝德精细化工、新乡瑞丰化工、锦州百特化工、北京兴普精细化工公司等
基本上形成了四大添加剂公司的分布格局:Lubrizol(路博润)、Infineum(润英联)、Chevron Oronite(雪佛龙)和 Afton(雅富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壳牌润滑油有几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