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72年首批赴美留学幼童中,詹天佑福彩3d是站在哪排

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学习,为日后创造铁路建设的突出成就奠定了基础,詹天佑赴美留学,与哪一事件有关(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从时间上入手。维新变法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即1895年以后,可以排除;辛亥革命是1911年 ,排除;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排除;故选A项,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到90年代,符合题目时间范围。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先用水冲洗,再涂上小苏打稀溶液
B.称量物质时,先取用较大砝码再依次取用较小砝码
C.浓HNO3和浓H2SO4的混合物是实验室常用试剂,配制该混合物时,应将浓HNO3缓缓加入到浓H2SO4中,并不断搅拌
D.实验室需要12g食盐(5g以下用游码),如采取左码右物称量,则称取食盐的实际质量比要求的要小
某实验小组利用NaOH溶液、稀HCl、稀H2SO4、酚酞共四种试剂做酸碱中和实验.(1)甲同学用试管取2mLNaOH溶液,滴几滴酚酞,然后向试管中连续满入稀HCl,直到溶液变成无色.甲同学认为此时试管中溶液为中性,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准确,你认为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甲同学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时,缺少一项操作,应边滴加盐酸______(2)乙同学做实验时,先用试管取2mLNaOH溶液,然后向试管中滴加一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显红色.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酚酞除外)为______(填化学式).(3)丙同学想知道乙同学使用的是哪一种酸,他取(2)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探究,请你帮助他填写下列空白:
用试管取样,向溶液中加入①__________.
使用了稀H2SO4
用试管取样,向溶液中加入圈__________.
使用了稀HCl
对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发现人员一氧化碳中毒时,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B.家庭厨房中发现有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烟机
C.当酒精洒在桌面上并着火燃烧时,立即向桌面上泼水灭火
D.浓H2SO4沾在皮肤上,用NaOH溶液处理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詹天佑_六年级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詹天佑& &更新:&阅读:&&
詹天佑&&&请双击页面,看看发生什么:-)&&&&&&&&&&&&&&&&&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生字:拖、挠、权、庸、勘、竣。2.新词:阻挠、要挟、竣工、勘测、轰动、尝试、勉励、赞叹不已。3.会用“否则”、赞叹不已”造句。4.理解句子:(1)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2)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二)能力训练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3.归纳课文中心思想。4.学习作者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安排材料的方法,进行说一段话及写一篇小作文的练习。5.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及思维能力。当讲读到詹天佑根据山势不同,分别采取了的两种开凿方法时,让学生画简单示意图并进行讲解。(三)德育渗透点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通过感情朗读,品词析句,画图,勾画圈点等来解决重点。(二)难点:“人”字形线路为什么能克服坡度大的困难。采用学生参与活动及动手插拉投影片的方法来解决难点。三、课时安排三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一)口答课文中设计的问题,勾画圈点重点词语。(二)同位合作画两种开凿方法示意图。(三)前后位同学为一组说一说“全国都轰动了”的场影及外宾赞叹不已的情况。(四)仿本课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写一篇短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2.揭题引读,学生自悟。3.理清脉络,讨论分段。(二)目标完成过程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指名读全文,结合正音,检查对字词的自学情况。注意“挠”的读音是“n2o”。“狂风怒号”的“号”读“h2o”。“要道”的“要”读“y4o”,“要挟”的“要”读“y1o”。施工:本课指按照设计的规格和要求修筑京张铁路。阻挠:阻止或暗中玻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杰出:才能、成就出众,超过一般人。要挟: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和条件。轰动:一下子引起很多人注意。嘲笑:不怀好意地取笑别人。勉励: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鼓励人继续努力去做。藐视:轻视、小看。周密:周到而细密。竣工:完工。赞叹不已:已,止、完。连声称赞。勘测线路:本课指勘察和测量铁路的走向。否则:连词,是“如果不这样”的意思,本课指“如果修不好京张铁路”。毅然:坚决地、毫不犹豫地。(2)交流预习情况。先默读课文画出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然后同位交流,最后指名读出所画受感动的地方。(3)质疑问难。2.揭题引读,学生自悟。(1)板书课题。问本课以什么命题。(以人物姓名命题)我们还学过哪些用人物姓名命题的课文?(黄继光、李时珍等)凡是用人物姓名命题的课文都选择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写,那么本课写了詹天佑的一件什么事迹呢?(写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2)简介詹天佑。詹天佑(年)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动酷爱学习。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17岁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1881年回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他在铁路工地上亲眼看到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暴行和我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使他下定决心要为祖国修筑完全由我国自己设计施工的铁路,不让帝国主义侵占掠夺。年他主持修筑了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他曾计划修建其它铁路,但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于1919年4月不幸逝世,终年58岁,未能实现夙愿。(3)自由读课文然后谈感想。3.理清脉络、讨论分段。(1)全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并用笔划下这句话。(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2)围绕着这句话作者又选择了哪些内容具体叙述?(接受任务――执行任务――完成任务。)(3)按照上面的思路讨论分段、口述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在帝国主义的阻挠和要挟的情况下,詹天佑被任命为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第三段(第4、5、6自然段)讲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第四段(第7自然段)讲京张铁路提前竣工,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三)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1.学习、理解全文内容,重、难点教师点拨。2.感情朗读,深化理解。3.总结中心。(二)目标完成过程1.学习1-段,重难点教师点拨。(1)学习第一段。①指名读第一段,划中心句中的重点词(板书:杰出、爱国)②说说你怎么理解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结合“最高”、“第一条”、“完全”等词语理解。“第一条”说明过去的铁路都是有外国工程师参与修筑的,这一条是詹天佑首开头例,可见意义之大。“完全”就是说京张铁路的修筑都是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这对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来说是何等自豪!综上所述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2)学习第二段。默读并思考:从哪些地方体现出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在极端恶劣的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下,毅然接受了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面对帝国主义的嘲笑,詹天佑铮铮铁骨,毫无惧色,帝国主义者认为“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意思是当时的清朝政府修筑不了这条铁路。再过几十年也修不了,要修这条铁路,只有依靠外国人。当时自然条件也十分恶劣,这条铁路所经路线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录像机出示投影图片,演示自然条件恶劣)。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教师小结:1905年是清朝末年,那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声中,在全国如此轰动、人民的殷切希望中,詹天佑接受了连外国人都不敢轻易尝试的任务,真不愧为杰出的爱国工程师。(3)学习第三段。①轻声读第三段,说说筑路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学生答:“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教师随之板书。)②讨论“勘测线路”一节,詹天佑是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边讨论边在书上注上“说”、“做”、“想”并勾画出相对应的内容。③指名分别把“说”、“做”、“想”的内容读出来。④是什么想法支配他这样说、这样做的呢?(理解“一定要把它修好”表明詹天佑修好铁路的决心非常大,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只能修好。如果修不好这条铁路,外国人讥笑、中国工程师也会失掉信心。为了灭帝国主义者的威风,长中国人民的志气,扬国威,这种想法指导着詹天佑的行动,这也是詹天佑完成任务的动力所在,充分表明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⑤学习“开凿隧道”一节。a.默读课文,你是否读懂了这段话,读懂了请在本上画出开凿隧道的示意图。b.同位交流画图情况。c.指名一人到黑板上去画。d.学生看图讲解。学生讲解:图1代表居庸关,图2代表八达岭。因为文中说“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图1表示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方法,图2表示采用中部凿井法,由两个工作面,增加到四个工作面,能把工期缩短一半。詹天佑为什么要根据地势的不同采取两种不同的开凿方法呢?(为了节省时间,缩短工期。)如果居庸关隧道也像八达岭那么长,你们认为采取中部凿井的方法好不好?(这一问题的设问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因为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打直井困难大,不一定节省时间。另外,文中说,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打直井,就打成“水井”了。)⑥学习“设计线路”一节。问:设计“人”字形线路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了火车能爬上陡坡的问题。此时可用抽拉片演示,也可指名4―5人到台前演示,站成一列,依次扶住前一人的腰部,前面一人为车头,后面一人为另一车头在后面推,斜方向行走,然后转过身来,在后面推的改为在前面拉,原来在前面拉的改为在后面推,再联系以前学过的《挑山工》一课的折尺形线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小结:对待工作,詹天佑做到了精益求精,“中部凿井法”表现了他的智慧和才能,“人”字形线路的设计,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在工作中他时时处处都不忘为国争光,为人民争气,詹天佑真不愧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4)学习第四段。①齐读最后一段。②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最后结果怎样?(提前两年竣工,给了帝国主义有力的回击。)</P[1]&&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同时还浏览了:
小学语文推荐栏目
小学语文子栏目导航
没有任何子栏目
本站最新小学语文
&&&&&&&&&&&&
本站推荐小学语文
&&&&&&&&&&&&
网友热评小学语文
&&&&&&&&&&&&当前位置:
>>>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学习,为日后..
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学习,为日后创造铁路建设的突出成就奠定了基础,詹天佑赴美留学,与哪一事件有关(&&&)&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题型:读图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试题分析:本题可以从时间上入手。维新变法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即1895年以后,可以排除;辛亥革命是1911年 ,排除;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排除;故选A项,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到90年代,符合题目时间范围。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学习,为日后..”主要考查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从“自强”到“求富”,洋务运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洋务运动的评价从“自强”到“求富”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评价: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洋务运动的认识: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地主阶级不可能完成自救。2.改革既需魄力也需毅力。 3.改革既要布新更要除旧。 4.改革成功必须以国家民族的独立为首要前提,以优越的社会制度为保障。(中国近代化必须在取得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制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近代化:近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它具体包括经济工业化,即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在中国主要是指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政治民族化,即资产阶级的民族取代专制独裁。思想文化现代化,即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科学的思想取代封建思想。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和特点:
&洋务运动:1、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例如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2)后期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3)创办海军。北洋舰队、南洋舰队和福建水师。(4)兴办新式学堂。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2、结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3、失败的原因:(1)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中体西用,维护清朝统治,布新而不除旧。(根本原因)(2)顽固派的阻挠。(3)洋务派缺乏健全的领导核心。(4)西方列强不真心支持。4、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统治者不能自救。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开明之士在维护封建统治而倡导和主持的自强改革运动,是中国社会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的产物。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重点由军事转向民用企业;编练新式军队;培养人才。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楚国深造,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中日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于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他们在跟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人民起义的过程中,认识到列强的船坚炮利,技术精良,主张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顽固派以大学生倭仁为代表。他们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务,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这两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慈禧太后也是顽固派,不过她认为,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1.太平天国运动和外国侵略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2.洋务派实力相对较强,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王朝统治。3.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斥一切外洋事物。4.总理衙门设立后,以慈禧为首的满清统治者,暂时支持了后实力且受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5.工业革命的扩张,“中外和好”局面的形成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总理衙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认为同外国关系仅是“理藩而已,无所谓外交也”。俄国使臣来华,沿例由理藩院接待,其他各国均由礼部接待办理。鸦片战争后,由两广总督专办与欧美国家的交涉,特加钦差大臣头衔,称“五口通商大臣”。《北京条约》订立后,各国在华设使馆、驻使节。外国侵略者认为地方总督无权处理涉外事务,多次要求建立专门机构。1860年11月,英法联军依约从北京撤走,使奕忻大喜过望,在奏折中说:“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劝咸丰帝“尽可放心”回銮。1861年1月,奕忻再上奏折指出:“近年各路军机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以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求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衙门首任事务大臣均为清朝贵族,且与外国侵略者关系密切,使总理衙门实际成为外国侵略者控制清政府的总枢纽,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1901年,据《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
发现相似题
与“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学习,为日后..”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559271824665117918720281965186069> 【答案带解析】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国学习,为日后取得铁路建设...
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国学习,为日后取得铁路建设突出成就奠定了基础。詹天佑赴美留学,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xa0;
试题分析:题干里的“1872年”、“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国学习”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们先后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其中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等,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故选A。
考点:人...
考点分析:
考点1: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近代化的起步)。
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忻(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洋务运动的内容:
&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 (3)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 (4)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评价洋务运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知识点拓展
1、P.28背景和原因;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清政府内外交困,中国的部分开明地主开始睁眼看世界,他们在同外国资本主义的交往中,深刻感受到中西之间的经济和军事差距。
2、思想基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
3、P.28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4、★★P.28洋务运动的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5、P.29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前期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曾国藩的安庆军械所、李鸿章和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后期以创办民用工业为主: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P.29另:1862年清政府创办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
6、P.28领导阶级及其代表人物:部分开明地主(洋务派)。
7、代表:奕?、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8、P.30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9、P.30性质: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0、P.30失败标志: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覆灭。
11、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触及封建统治的根基。
12、★★P.30洋务运动地位: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3、★★★P.30洋务运动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相关试题推荐
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残酷剥削和压迫新疆人民长达13年之久。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是:(
D.曾纪泽&#xa0;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然而自从日本企业在苏州、杭州开办工厂后,美丽的“人间天堂”遭受了帝国主义的蹂躏与掠夺。你认为与之有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xa0;
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D.楚庄王&#xa0;
《雍正王朝》电视剧组在拍摄雍正皇帝书房时,请你负责准备道具,下面所列,你必须为之准备的是:(
)A.远下西洋的航船模型 B.抗击沙俄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模型C.“军机处”官员的腰牌 D.抗击倭寇使用的武器&#xa0;
下图为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会徽,它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突显了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我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的是(
D.墨子&#xa0;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詹天佑福彩3d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