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在9、少年王勃教案意思是什么

(三年级下册)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少年王勃》教案(5)(3)
  王勃让都督从很生气到很欣赏,的确靠的是他自己的&&(才气)。
  过渡:他的&奇&还表现在哪里?(年纪小,速度快等)请读出相关句子。
  (二)&王勃边看边想,&&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1. 出示: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2. 点红:&文思如泉& 指写文章的思路像什么?(板书:文思如泉)
  &笔走如飞&,我想请一位同学用动作表演给大家看。从他的动作可以看出,&&这就是&&(笔走如飞)。
  谁能读好这两个词。一起读!
  这两个成语中第三个字都是&如&,意思是&&(像),出示练习:XX如X,你还知道哪些这种格式的成语吗?
  3. 你知道吗?王勃这篇《腾王阁序》洋洋洒洒共有700多字啊!为什么能如此快就写下了这么美的诗篇呢?
  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相机板书:胸有成竹)
  4. 出示: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
  ①什么意思?
  ②但我有一处不明白,为什么前面说&胸有成竹&,后面却说&试试&呢?(谦虚)
  5.为了做到写诗的时候胸有成竹,王勃是怎样做的?(&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
  6. 他怎样看这秋景?(凝望)相机点红:凝望
  &凝望&可以换成&看着&可以吗?为什么?
  那王勃只是做了仔细观察吗?相机点红:边看边想
  7.正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所以他才做到了&&(胸有成竹)
  ☆(板书:写作方法: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可见,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这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我们同学们写作文也要这样。
  8. 现在,我想请同学们自己把这段话再用心读一读,边读边体会写好一篇文章的过程。
  9.读了文章,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用上你知道的成语。
  出示:文思如泉 才思敏捷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博学多才 妙笔生花 后生可畏
  老师要送你们八个成语,用上它们再来夸夸王勃!
  10.这段话中作者通过神情,动作,语言的描写,将奇才王勃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小结:王勃之所以能信手拈来这千古佳篇,得益于他饱读诗书,得益于他善于观察,得益于他把观察到的景物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得益于他能写出自己的独特之处。
  700多字的《腾王阁序》,一挥而就,一气呵成&&指板书:&奇才,真是奇才!&
  短短的时间,短短的一句诗里,就为我们呈现了如此美丽的秋景图!&&指板书:&奇才!真是奇才!&
  因此文章的结尾告诉普天下的人&&带着景仰的心一起读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王勃写了很多有名的诗,其中有一首诗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里有一句诗很有名,出示。
  1.齐读
  2.这句话什么意思?指说。
  3.这句诗可以用在什么时候?
  4.当你们与朋友分别时,就可以用上这句诗。(齐读诗句)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课堂作业:补充习题
  2、课外作业:(1)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少年奇才。比如:神童骆宾王,巧称大象的曹冲,砸缸救人的司马光等。课后找一找他们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落霞/与孤鹜/齐飞,
  少 秋水/共长天/一色。 侧面烘托
  王 胸有成竹
  勃 &奇才,真是奇才!& &仔细观察
  文思如泉 &认真思考&&&→
&最新发布信息&? &? &? &? &? &? &? &? &? &? &? &?(三年级下册)
小学第六册语文《少年王勃》练习题
《小学第六册语文“少年王勃”练习题》摘要: 望着 仰望 1、王勃站在窗前,( )着江上迷人的秋景。 2、他( )大海深处,思绪万千。 3、小明( )着空中闪烁的星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4、爸爸( )儿子可爱的脸庞,幸福地笑了。 五、找朋友(根据横线上的意...: ◇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三  ◇ 人教实验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 听《少年王勃》有感  ◇ 苏教:《少年王勃》教学设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拼音之窗
  l&u g&    dū dū   t&n w&ng   pāi &n ji&o ju&
  (   )   (   )   (    )   (       )
  w&n zhāng   yě yā   q&n g h&   xiōng yǒu ch&ng zh&
  (    )   (   )  (    )   (        )
  二、各自成家(比一比,再组词)
  三、生词开花(根据提示,写出与&看&有关的词语)
  四、对号入座
  凝望   眺望   望着   仰望
  1、王勃站在窗前,(  )着江上迷人的秋景。
  2、他(  )大海深处,思绪万千。
  3、小明(  )着空中闪烁的星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4、爸爸(  )儿子可爱的脸庞,幸福地笑了。
  五、找朋友(根据横线上的意思写词)
  ①这时,爷爷忍不住拍着桌子称赞:&好书!好书!&  (   )
  ②登上望江楼一看,只见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  (   )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课文直通车(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转回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 落霞与孤骛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句时 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 奇才 真是奇才
  (1)给文章最后一句话加上标点。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是一个才华横溢、才智过人的人?用&--&画出有关语句。
  (3)你知道&初唐四杰&指哪四人?
  (4)你能把下面的诗句填写完整吗?
  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杨升庵的&澡盆&
  杨升庵是明朝的大诗人、大画家、大书法家、大文学家&&&&&&
  杨升庵年幼就(   ),是当地有名的神童。他特别喜欢游泳,一到热天,就到门前的小河里去玩个痛快。
  有一天,他正在河里游泳,远远地看见衙役们举着&回避&&肃静&的牌子在前面鸣锣开道,县太爷坐着轿子,在一群衙役(   )中走过来。县太爷来到小升庵附近,看他光着屁股在河里游泳不回避他,觉得这孩子可气又可爱,想逗逗他,便叫人拿了岸上的衣服挂在一棵大树上。县太爷下了轿子,对小升庵说:&今天我给你这个小神童出个上联,你若对得好,我把衣服还你,若对不上来,那就在水里泡着吧!&
  小升庵一听对对联很高兴,便两手很夸张地抠抠耳朵说:&我(    )。&
  县太爷被他的滑稽样逗乐了,一指那棵大树:&千年古树当衣架。&说完就想朝轿子那儿走。打算坐在轿子里等小升庵对出下联。谁知,他还没转过身去,一个童声就喊起来:&万里长江作澡盆!&
&最新发布信息&? &? &? &? &? &? &? &? &? &? &? &?(三年级下册)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3)
《“少年王勃”教学教案(3)》摘要:一个词,又不改变原意,怎么读?(指名读) 2、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王勃写出的《腾王阁序》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 谁能读出句子的意思来?(读懂词语:千古传诵) 3、在这个故事当中,你认为最重要的部分...: ◇ 《少年王勃》教学设计三  ◇ 苏教:《少年王勃》教学设  ◇ 盘点一人一课之《少年王勃  ◇ 听《少年王勃》有感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骛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和才华横溢.(难点)
  教学准备
  小黑板,板贴用的词句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人物故事,齐读课题)
  1、出示词语齐读,谁能读出意思来?
  2、出示诗句齐读,谁能读出停顿来?(板书停顿符号/)
  二、复习课文,精读指导
  一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你用上&先&&再&&最后&&&说(参加宴会&写成《腾王阁序》&成为名文)
  二分清主次,指导读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王勃被邀请参加腾王阁宴会?(指名读第一节)
  他被邀请来参加宴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很有才气)
  自读第一句话,谁能把&探望&换成另外一个词,又不改变原意,怎么读?(指名读)
  2、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王勃写出的《腾王阁序》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
  谁能读出句子的意思来?(读懂词语:千古传诵)
  3、在这个故事当中,你认为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怎样写成《腾王序阁》的)
  ①找一找,哪个自然段重点讲写成了《腾王阁序》?(第4自然段)
  提示:怎样才能读好课文呢?(要把自己当成是课文中的人物,像他那样去想一想,然后再读,才能读得好.(指名读第4自然段)
  ②读了课文,特别是读了第4自然段,你认为王勃是个怎样的少年?
  (板书:有才华)
  你是通过读了哪几个词语看出来的?(板书: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引导读懂这些词意
  小结:王勃虽然年少,可他才华横溢啊!
  ③师问:参加宴会的就王勃一个人吗?那么其他人在干什么呢?
  ④朗读第2自然段,理解为什么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都督要求当场写庆贺的文章,时间又短,怕写不好,有难度)
  相比之下,王勃是&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他怎么就能做到&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呢?请朗读第3自然段
  ⑤王勃凝望江面,他看到了什么?谁用读来告诉大家?
  (指名读&远处的&&飘荡&&)
  谁能读出那迷人的秋景呢?(指名读出意思来)
  师边述(画面内容)边板贴词语: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一只野鸭披着落日的余晖
  联想:假如你也看到了如此美丽的秋景,你会怎样呢?(指名说)
  ⑥小结引出诗句:
  如此美丽的秋景,使王勃的心中充满了创作的激情,当即用了两句短短的话语就把这情景描绘下来了,你知道他用的什么句子吗?
  出示并齐读诗句(板贴:落霞与孤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⑦谁能看着黑板,凭着对课文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相机板书)
  ⑧读到如此美丽的佳句,不光是我们认为王勃是多么的有才气,就连那位都督也终于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了,他竟忍不住拍案叫绝.谁来学学他拍案叫绝的样子读读他说的话?(指名读)
  引导体会词意:拍案叫绝(好)
  读好&奇才!真是奇才!&两感叹号的意思.
  师:同学们,你佩服王勃吗?你想怎样来称赞少年王勃呢?(指名说)
  三、总结全文:今天,我们读了一个王勃参加滕王阁宴会时当场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让我们又认识一个文思敏捷,才华横溢的少年王勃.
  四、师生合作:朗读三,四自然段,准备背诵(教师引读课文3,4自然段).
  五、练习:背诵3,4自然段.
  六、交流,拓展:
  1、像王勃这样年少机敏的少年,你还知道有哪些?
  (司马光,刻苦练字的怀素,敢破陋习的孙中山&&)
  2、你想过怎样使自己变得更聪明一些吗?
  (像王勃勤思考,勤观察,敢于创作等等).
  (下课)
  一、板书设计
  9 少年王勃
  天连着天水连着水水天一色
  一只野鸭披着落日的余晖
  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很有才华
  参加宴会
  写成了《滕王阁序》
  成为名文
  二、课前准备
  1、小黑板出示(词句):滕王阁序刚刚整修一新很有才气
  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拍案叫绝千古传诵的名文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板贴纸卡(见板书)
  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
&最新发布信息&? &? &? &? &? &? &? &? &? &? &?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20 《少年王勃》课外、课后练习和作文课课练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6页免费2页免费16页7下载券8页2下载券2页7下载券 11页1下载券1页免费2页免费23页4下载券22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4页免费9页免费3页免费62页免费92页免费
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20 《少年王勃》课外、课后练习和作文课课练及答案|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 0​ ​《​少​年​王​勃​》​ ​ ​课​外​、​课​后​练​习​和​作​文​课​课​练​及​答​案​ ​ ​练​习​编​制​者​ ​复​旦​中​学​ ​陆​增​堂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少年王勃 教案教学设计
9、少年王勃
→ 9、少年王勃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年王勃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