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拳视频有没有攻击力

没有更多评论了
最新动漫资讯
游戏资讯推荐武艺丛谈来源:_bookdoc_ 13:37
  
  我在一本武术专业杂志上,看到一则广告。说四川唐门之药功、暗器天下闻名,历代用药高手皆出自唐门,该武馆就传授这种功夫,而且还能教人一击必杀术、通天雷、霸王鞭等,保证两小时之内就能让人学会用头臂开碑碎石、腹压千斤、睡钉床而上压巨石等绝技。
  四川唐门?那不是古龙小说中杜撰的门派吗?我曾访问过古龙,他也很得意那是他的创造。怎么现在居然真有一个四川唐门,且「历代用毒高手皆出自其门下」?
  速成的功法更是神奇。开碑碎石等硬功不足为奇,奇的是两个小时就能练成。我自己练过铁砂掌,对于如何用药行气以助练功,并不陌生,于此道中亦会过不少高手。可就不晓得竟然还有此速成之法,颇感慨昔年枉费了不少时日。
  但是速成好像也并不是这家武馆的专利。我又看到有一家某某山太极功夫馆,开办太极拳速成班,说太极是种能量运动,所以唯有进这个速成班,才能让生命到达十三势的状态。它把「十三势」解释为生命能量。太极十三势能这样解释,实在超出我这文学博士、教授之理解范围。而太极拳可以如此速成,我就更不能理解了。
  不只太极拳。某意拳武术馆亦郑重承诺:十天训练就能全面了解中国实战武术。但意拳,顾名思义,着重于意,而意气之动并非短期可以臻效。何况就算掌握了意拳,即能全面了解中国实战武术乎?又何况只有十天?
  我这些疑问,在这些武术「大师」「传人」「宗师」「不世出的奇人」眼中看来,一定觉得是大惊小怪。因为还有人说他们传授的某某山龙门绝技,一个月就可以飞身上房,并可在水面行走呢!
  这家武馆也教一种速通小周天法,又有闪电内气外放、隔空击物法,七天便可轻松击灭五米外的蜡烛。
  所谓龙门,指道教全真龙门派,也就是丘处机那一派。这一派的道经,我无有不熟的,可就还真不知有此功法,殊感惭愧。
  然而,劈空拳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我知道是青城派刘绥滨兄保持的,他也不过能在一米开外击灭火烛而已。这家武馆所教弟子却只要速成小周天就能闪电放气,那看来刘掌门也不用再练了。
  但这家武馆好像也未必就称得上是独门绝技,因为另一家也表示他们的五行秘宗神功,可以三天得气丹圆、十五天运行大小周天,然后便可单掌隔空削砖。若不隔空,则可批断十块耐火砖,全身具金钟罩铁布衫功夫,不怕任何重击;内劲一抖,便可将人击出丈外。此外,他们还传授幻影夜行术、草上飞行术、踏雪无痕等轻功。如此神技,岂不令人叹服?
  然另一山之太乙丹道内功第某代嫡系传人可能就不服。因为他就教一种太乙金龙功,七到十五天,人人均可速成内家金丹,七天就能聚气成丹,再采用一种以每人生辰八字全信息的加持灵药,即可获得上述诸家所说之各项神技。
  另一家则说他们可以教人五马分身、白纸站人、走荷叶、踩气球、掌断钢板、意念点火、五指出烟、沾衣飞人三丈外。
  别家说,发人三丈算什么?我的九宫神力,四十九天即能内气外放隔空击物,五十米外击灭蜡烛,击起水浪。神力所到,风起叶落,中掌者如树叶飘出。甚至可以伸手从活牛身上取骨,扬手撒出,骨碎纷飞。
  又一家说其白玉蟾密传大法,可让人九天就学会隐身术,一次隐身二十分钟,连影子都没有。继续修炼,则凡接触到的东西都能化气隐形。
  还有一家据说是「千古道、武、医之泰斗」的无极天罡超感应武道,更可以金针度穴、灵符组场布气、梦中传功,直收宇宙高能。短期便可修得无上剑罡,七天通灵,具超感应反击绝杀风格。功力深的,尚可以意念杀人,全身无处不太极。    全身无处不太极,在另一些朋友那里,称为「全身无处不丹田」。我看到这样的说法,也觉得很惭愧。我一九八九年就在台湾与中华道教协会诸长老创办了中华道教学院,为海内外道教教育之鼻祖,可是我完全不知丹田居然可以全身都有;也不晓得若全身皆是丹田,那还需要丹田做什么?
  不只讲道讲气的如此如此这般,练少林拳的武馆也一样。开碑裂石、口咬钢条、吞舔火铲、喷水断砖、豆腐上行走,金钟罩铁布衫不说,还教大成拳、李小龙截拳道,完全搞不清楚什么跟什么。
  还有「千年不传之密」的大公开、大放送,只要函附若干元即可获得。隔山打牛、隔山点穴、三步倒、杀手棍、沾衣闭穴,什么都行。例如让你在八小内即能手指上放青烟,名曰阴阳指;能让人的身体任何一点闪光,并治疗疾病,名曰霹雳掌。又还有五部通灵法、弃壳升仙法、焚身化骨法等等。有一家还教弹指神功和施放血滴子。
  看这些,当然令我不禁再次感叹,过去何必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去读丹经拳谱、去苦练功夫。如此速成,岂不正符合这个快餐时代之需?犹如大力水手,一瓶菠菜吃下去,即可神力无穷,还练什么练?
  可是看倌莫要搞错了!唐门是古龙杜撰的,弹指神功也是。血滴子更是清代侠义小说的杜撰,从来没这东西。金钟罩、铁布衫当然有,但出于清代义和团、金钟罩教等秘密社会,后来也被证实了并不太罩得住。草上飞、踏雪无痕、水上飘,也不用骗人,这样的功夫,王度庐写的小说中都还没出现哩!点穴之法,王征南首创,时在明末,但其技不传。王度庐等人始移用于武侠小说中,但仅限于一二绝顶高手才能施为,哪来什么千年之秘?又岂是人人随便就能学得?至于练精化气、练气化虚、九转丹成,宋金以前无此说;宋金以来,诸祖穷毕生之力,亦未必即能功行圆满,焉得如此随意便能成就?
  因此看来,这里面颇多没常识的人在哄另一些也没常识的。把天罡、太乙、灵光、周天、信息、能量、磁场、超感应、金丹等词汇套来套去。术法内容也差不多,开碑裂石、腹压千斤、隔山打牛……等等抄来抄去。广告词都讲得信誓旦旦,称为独门之秘法神功,可是对比着看,又老疑心其为仿制品。
  我不反对武术界的朋友如此煞费苦心地做生意。毕竟这个年头想生存也不容易,武馆之经营维持不能不靠广告招徕。而上述广告就算夸张点,比起化妆品、药品、黑心食品其实还是小巫见大巫。赚那一点儿函授钱面授费,说来亦是可矜怜的。
  但这类广告太多,必然会令我们对医、道、武术的认识愈来愈混乱。武术界凭空出现一大堆掌门人、传人、宗师、大师,这个派、那个门,什么什么嫡传、什么什么千古绝学、什么什么神功。
  其实中华武术虽然博大精深,可也没那么神。所谓硬气功,不过道具、药物加上巧劲,从前江湖上称为彩法、药法和手法,而且大部分与武术技击也无关。腹能压千斤巨石、可以汽车过身、可以在上面敲石板,未必能让人打一拳、戳一指。因为那些表演都是平面击打,力量是分散的;一拳一指,尖锥透力,力量是集中的。故这些过去只有江湖上卖膏药的人才会演练,真正的武术家并不做兴表演此等杂艺。
  杂艺之中,又颇用药法、彩法。如掌断钢板钢筋,是事先用百分之98的盐酸,加水、发软剂,混合涂于钢上,以减弱其硬度。舌舔火铲、烧红铁链挂身,是先用高浓度硼砂调水以浸洗。开碑裂石,是把石头先断开,用胡葱汁、地榆汁共煎成糊状,涂在裂缝上黏合了。轻功上房,是用茯苓、桂心各150克,研末,蜜炼成丸如指大,先吃上五天。暴打不痛,是用乳香、没药、木别子、地龙骨、白蜡等共研末,蜜炼成丸,事先吃下,即全身失去痛感,怎么打也不痛。凡此等等,事涉江湖道上朋友们的衣食,我不好讲太多,但它们与武术无关,其实是很清楚的。
  而内功练气,大半也与同样武技无关。古代服气练养之学,本不与武功合起来讲。讲武术而重气论,事在清初,如今愈演愈烈,当然颇有度越前人之处。可是内功练气是极难的,非真积力久不能成功。练气而要能用于武技上,更是难上加难。例如内气外放,真有多少人能练成?就算练到内气可以外放,替人补气调理还勉强,要以之击人,哈,前文不是说了吗?劈空拳,目前也不过能打灭一米开外的蜡烛而已,隔山打牛、凌空点穴、五十米以外叶落浪起,不是说笑话吗?
  要谈武论艺,还是该提倡一点朴实的学风才好。    我初入大学教书,教的便是"读书指导""治学方法"之类课程。当时一些师长大概是觉得我还算会读书,且平时又好谈方法,故差我去讲这些课。岁月悠悠,至于今亦数十年矣。数十年来,我总在谈这些与那些研治中国学问的方法。口讲指画之不足,辄亦发表文章。用力不可谓不劳。
  但总的成绩如何呢?说来惭愧,不仅没教会别人什么治学之法门,自己也愈来愈胡涂了。
  当然我不否认我不太会教书。学生在我这儿,只会学到困惑和挫折。同侪偶或谈起,总劝我不可悬格太高、立言太峻,须矜勉愚诚,循循善诱。这固然不错。然而,问题实不只在于此。
  教书犹如教拳,教生徒练一套拳,并不太难。反复教习,纠正姿式,自能熟练各种招数套路。随套式演练比划一番,亦可以有模有样,煞有介事。一般所谓教与学,不过如此。此何难之有哉?
  但谈到治学方法,却不是这个层次的问题。比如习拳,谁会去追问这一招那一式,为何是这样?这一套拳又是怎么创出来?照着拳套,一式式演下去,当然不难,但若猝然应敌,何时宜用"黑虎偷心",何处须使"白鹤亮翅",便费斟酌了。
  这才是治学方法之难以言传处。现在一般谈治学方法者,不过是拏着语意、逻辑、版本、校勘、归纳、分析、比较、量化等,讲些套式罢了。这算什么治学方法呢?学生学了这些,不过如练拳的人学了几个套子,表演表演还可以;一旦应敌,弓也不弓、马也不马,手忙脚乱,哪想得起什么"高探马""揽雀尾"?如果更问他演绎法与归纳法是怎么来的?他为什么相信归纳法及史料考证在文史研究上是必须而且有效的,则大半瞠目结舌,未曾想过。勉强要答,也只能说是书上如此说、老师如此教、大家流行这么做而已。
  但治学方法不是只去教人学一些套式。乃是要教人创拳之法;乃是要人去思索太极拳为何不同于八卦掌,它们依据何种原理,而被创造成如此两种拳。更重要的,对我来说,它们提供了什么,使我能发展出属于我自己的这一套。
  如不嫌我拟喻不伦,这样的譬况不妨再继续下去。──
  事实上,一般所谓学者,都是拿自己的生命去就那一个个套子。所以,你入了大圣劈挂门,就得学猴拳,而且只知道猴拳,以为所谓拳术就是大圣劈挂,大圣劈挂门的武术可以应付一切攻击。大家似乎并没有想到,自己这样的身材、性向,对武术的看法,是否合适去学猴拳。而如果猴拳可以对付一切攻击,那为啥又有其它各种拳?
  这就是说,当初创立这套拳的人,是依着他对自己身材、能力的衡量,以及他所特别关切的一些问题设计,才建立的一组答案。学拳的人,不是呆呆地机械式地去演练一套拳,而是要由掌握其拳理拳意中,发现搏击的道理,并依自己的需要,发展出自己的拳式来。
  这个道理,说来简单。然学界中人至死不悟者,岂不正在于此乎?学界亦有学派,每派也都有他们的套子。讲结构功能理论的社会学家,分析什么东西,都是那一套。依赖理论来了,乍见新鲜,定睛看去,仍是套套。我们的学者,根本不考虑自己的文化背景、社会状况,各人出国去拜在各派拳师门下,学那一套拳,学了回来便大演特练,自鸣得意,批评别人的拳根本不叫拳,因为不符合他自己这一派人对拳术的基本认定与特殊关怀。
  此"舍己徇人"之为学途径也。滔滔学坛,莫非此风。吾独期期以为不可。但连我自己的学生都几乎听不懂我在说什么了,我还能再固执地认为我才是对的吗?我越来越为此感到胡涂,岂不宜哉!    一、圣典崇拜
  刀经拳谱、武笈秘录,在我们社会上,因小说电影电视之渲染,已形成一种「圣典崇拜」。大家相信最高的道理即存在于经典之中,只要获得经典,依法修参,便能证得无上菩提,登至最高境界。所以,为了获致经典,不惜巧取豪夺,大动干戈。取得经典后依之修行,亦为必循之径路。
  圣典崇拜是各宗教各文明中普遍之现象,武侠世界自然也不例外。但武侠文学中出现这个现象的时间甚晚。早期只有侠义小说曾有宋江获得九天玄女三卷天书之类故事。可是天书玄秘,通常都是没有字的;仅在危难时焚香祝祷,才会示现天机。此亦为圣典崇拜之一种类型,然非尘俗世界得能仿效。尘世的武林,把拳经秘籍讲得最活灵活现的,是金庸的小说。我们试想:若无《九阴真经》《九阳真经》,射雕神雕诸传的英雄侠侣们还唱得成戏吗?若无《辟邪剑谱》《葵花宝典》,令狐冲林平之的曲折故事恐怕也讲不成了。同理,小胡斐的本领,全凭一册胡家刀谱。有人偷练了前面几页,便成了技击名家,经典之义,斯可谓大矣哉!
  金庸之前的武侠小说名家,谈论秘笈者甚少,金庸则几乎每本小说均以秘籍为其情节核心,秘笈又特别多。九阳真经、九阴真经、辟邪剑谱,葵花宝典,胡家刀法之外,如六脉神剑、易筋经、紫霞神功、玉女心经、乾坤大挪移等均是。其小说之模式既以此为特点,当然也就因此而形成了格套,看来看去,似曾相似,不免有自陷窠臼之嫌。故以秘笈为叙事核心,乃其创格之成就,而亦遂为其缺点之所在。
  何况,秘笈固为昔贤所创,笔录以传世。后世岂即无贤能之士,不能自我创获,非取而诵习不可?金庸笔下的圣典崇拜,往往被形容成武功一代不如一代。所以谁只要能得到圣典,便可练成当世最高的武功。此固为圣典崇拜之常态,但经是死的,人是活的,因崇拜经典,遂拒绝灵活通变、因革创益之机,恐亦非智者所应为。
  此非苛责金庸,也不是要讨论武侠小说该怎么写。金庸之所以特别注意到圣典秘笈,并以此来做为情节核心,料想他有个特殊的时代社会背景,令他对此有感会,故下笔不觉其然而然,就表现出了圣典崇拜诸征象。
  可不是吗?近百年来,康有为奉孔教圣典、国民党高举三民主义、共产党抱持马列教条、民进党以台独核四之党纲为神主牌。这些执政者(康有为百日维新亦可勉强算是执了政权),谁不在表演着他们的圣典崇拜态度呢?谁不宣称其圣典乃「圣人造作,具一切法」?谁不谨循其教,宁愿百姓遭殃、社会萧条,也不肯在党纲上稍做让步?这样的社会,出现这样的小说,又有啥可怪诧的呢?    二、易筋经
  武林秘笈,来历最古、地位最高者,首推达摩祖师《易筋经》。
  易筋也者,谓练武之人须改换筋骨,转弱为强。修习此经即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以血肉之躯,而易为金石之体」。
  达摩被称为少林初祖,少林则为天下武学之宗,泰山北斗,因此这部经典在武林中简直地位崇高极了。关于这部经典的传说、小说叙述也讲得神妙无方。
  可是,很少人真看过这部圣典。当然,无上妙品,不授无缘,流传本来就很慎重、很神秘,一般人自然也难得看着。不过幸而读者并不甚多,一般练武之士,文化水平又不见得太高;更少人关心它的理论性,而仅从练功的需要上去诵习,所以它才一直保持着它神奇且崇高的地位。真去取来参阅,它的西洋镜恐怕就要拆穿了。
  先不说达摩与少林寺相关传说均属杜撰伪托,就只针对《易筋经》来说,甚中荒谬之处便甚多。
  例如达摩是襌师,少林是僧门,《易筋经》却教人攒、挣、搓、拍睪丸;握、洗、束、养阳具。洗,指每天用药水洗泡。束,指用软帛束起。为什么要如此费工夫呢?因为要壮阳,以供房中鏖战。经文说:「吾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大于是法者?」这怎样可能会是达摩和尚的口吻,怎么会是少林寺里传习的功法?
  此类功法,它自称为「泥水操珠最上乘之功也。」清顺治年间,一位海岱游人记载曾见西羌人习此法,可以「以长绳系睪丸,缀以牛车之轮,曳轮而走」,则彷佛现在市井间的「九九神功」之类。功在壮阳,与武艺何干?倘或更以泥水采战自诩,伤德败行,又岂有道之士所宜为?在道教练丹法中,对于藉助性交采阴补阳的功法,都是瞧不起的。称为泥水丹。跟金丹大道,相去霄壤。《易筋经》号为至高妙谛,而居然以泥水丹法自鸣得意,不是要笑煞人吗?
  此经还有些附录,说:「男子骨白,妇人骨黑」「髑骸骨,男子自项及耳并脑后共八片,妇人只六片」「牙有二十四或二十八或三十六」,皆妄谬。
  这本经典,所述功法,其实多杂采道教呼吸吐纳、导引以及内丹绪法拼凑而成。最重要的锻练方法则是「八段锦」。八段锦很普遍,会的人很多。但换个名目,称为「易筋十二势」,大家就觉得高深玄秘多了。
  圣典崇拜,往往就是如此。一个时代、一个社群、一堆人,奉若神明的什么主义、纲领、教条,其实大部分也都是如此。高明神圣,徒子徒孙,万人景从,膜祗奉行,以为有甚深奥义,足以生死人而肉白骨,按而稽之,殆亦仅仅是另一本《易筋经》罢了。要改易筋骨者,该换的,其实不是筋骨,而是脑筋。    三、洗髓经
  武林秘籍,《易筋》之外,尚有《洗髓经》。此经亦属达摩传授,而且比《易筋经》还要神奇。
  据《易筋经》李靖序说,达摩卒后留下一口铁函,函中藏有这两本经书,「洗髓经帙,归于慧可,附衣钵共作秘传,后世罕见。惟易筋经留镇少林」。可见少林所传亦仅易筋法而已,洗髓功则为掌门衣钵之秘。李靖这篇序文是伪造的,但即使是伪作此序者也承认并不曾见过《洗髓经》。
  故《洗髓经》可谓秘中之秘,历来修练之士看待这两本书,也持轩轾之见。例如玄同子藏本《易筋经》后序就说:「练易筋功行,成就已;以洗髓之功视之,犹是外功,不足以言工夫之上乘,必须进而练习洗髓,方为形神之妙道毕矣」。
  少林掌门衣钵秘术,流传当然也绝少。不过据说后来慧可襌师发愿弘法,将此经翻译成中文,所以毕竟有了传本。
  流传各本,内容甚为分歧,译文也颇有不同。其功法大略谓:夜中静坐,服气吐纳。五更起床后,也吐浊纳清。静坐吐纳时,舌抵上颚,咽津入腹,气归丹田。平时行住坐卧也要行功,然后再辅以按摩之法。
  这样的功法,其实也甚为简单。但它跟《易筋经》相比,确实较有理趣,其〈无始锺气〉〈四大假合〉〈凡圣同归〉〈物我一致〉各篇,都不只是讲技术、操作手法,而是从宇宙气化讲起,谓宇宙因气化而成,故水火土风四大假合,人亦如此。生命暂有,终归太虚。修练者只是借假以合真,运用服气养气之法,以求长生。这样的理论,使它在各武术秘笈中显得较为深奥高妙,以致于它那极简单的功法也彷佛高深莫测了。实则其理论虽有理趣却是欠通的。若真能悟四大假合、生本虚幻,便能超脱生死关,何至于汲汲以长生久视为念?而其具体功法,则又卑之无甚高论,不过是呼吸吐纳而已。里面甚至还有一些「两手常在腹,扪脐摸下体」的动作哩。
  如此功法,何以便能拥有那么高的声誉地位?
  原来,圣典之所以能成为圣典,有时并不只因它本身的因素,而是因时因机的。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白话文学史》〈文学改良刍议〉本身也谈不上多么严谨深刻,议论亦多欠通,但掀起一代风潮,肇兴新文化运动,谁又能说它没有历史地位?不也有许多人迷信它,视为圣典吗?
  《易筋》《洗髓》于今视之,浅陋可哂,妄谬亦甚可惊。但那是少林外家拳术在明末遭遇内家拳思潮崛起后的自我调整之作,希望吸收道家的运气行气说、呼吸吐纳功法、导引术来达到新的综合。这种综合,虽然简陋,但却成为清初迄今少林系统武术的基础,许多功法均由此衍申发展而来。此所以这两部经才会被推尊为武学宗祖,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四、剑经
  中国兵器,以剑为尊。但后世剑法失传,剑在战阵中亦无所用,剑遂仅成为装饰性或表演性的技艺。真正讲武术的第一本《剑经》,其实乃是一部棍法谱。
  这部棍法谱,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棍谱。以棍谱名为剑经,自有以棍代剑之意。剑的传统地位及作用,依作者看,是该让位给棍了。
  这位作者,乃明嘉靖万历间名将俞大猷。戚继光曾任其副将,对他的棍法非常佩服,所以在编《纪效新书》时,把他这《剑经》全文收录书中,且增绘了二十四图势,以助了解。后来民国初年写《江湖奇侠传》的平江不肖生向恺然也曾注释此经,并增图势若干幅,改名《子母三十六棍法》。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本不仅具有历史地位,也深受内行推崇的经典。
  俞大猷于嘉靖四十年路过少林寺时,因少林棍法从唐初即擅盛名,故请求观艺。但看后颇为失望,认为其棍法「传久而讹,其诀皆失矣」。于是挑了两名僧人来教诲,要他们学成之后「转授寺僧,以永其传」。所以后世所传少林棍法,恐怕也只是俞大猷的棍法罢。
  俞大猷的棍法何以能有如此高的评价?或者说,它的要诀何在?
  综合俞大猷与戚继光的看法,有几点可谈:
  一、棍为兵器之首:「用棍如读四书,钩刀鎗钯如各习一经」,四书既明,六经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则各利器之法从此得矣」。
  二、棍虽重要,但练棍者跳跃闪滚,多是花样,中看不中用,故棍法以实用为要:「俞公棍,所以单人打不得,对不知音人打不得者,正是无虚花法」。单人打不得,就是说棍法不是个人表演用的;无虚花法,就是说不准练者「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
  三、使棍时,须懂得短兵长用的道理。棍不如长枪大刀,乃是短兵。短兵利在速进,要抢到近距离才能发挥作用。所谓短兵长用者,是长驱直入之意。
  四、两人对阵,不是演套路、耍招数,而是要乘其机、因其势的。所以他强调:「须知他出力在何处,我不此处与他斗力,姑且忍之,待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然后乘之,所以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也」「不外乎后人发先人至一句」。
  这些论点,都是武学上的至理名言。习武者卖弄气力,矜炫姿势,乃人之通病。此经所说,可谓切中要害。可惜后世武术之发展仍然是以演套路、打招数为主,每家各派,以此自鸣得意、宏展宗派。既罕实用实战之效,又跟俞大猷博采各家之精神相违(他的棍法吸收了山东河南各处教师的技法与经验),实在令人感慨。幸而,「后发先至」「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之原理被太极拳等内家拳派吸收而发扬光大了,否则后人对此《剑经》岂不愧煞!    五、拳经
  古罕有以拳法闻名者。魏文帝曹丕《典论》自序记其麾下奋威将军邓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能空手入白刃」,似是善拳技者。然曹丕记其术,乃是击剑,而非拳搏。曹丕弟弟曹植论手搏也不详。足证此道于古不盛。也正因为如此,清初编《古今图书集成》,在「拳搏部」,就几乎没什么东西可录,勉强把古代的角抵列入其中。但角抵只是摔角、相扑,跟我们现在所说的拳术搏击仍有相当的距离。这也可以看出拳术的发达实在是很晚的事了。
  现今论拳术,动不动就说少林、讲达摩,或推太极拳之类拳法于唐代道士许宣平、宋朝道士张三丰,其实哪有那些事儿呢?就连《水浒传》里说拳脚,也粗略得很。李逵鲁智深,三拳两腿即致人于死者,非其术惊人,但凭一身气力耳。唯武松醉打蒋门神时,用了一招,说书人特别纪了一笔,谓此乃「鸳鸯脚」「连环腿」,可说已为拳术之滥觞。
  《水浒》写成时代甚晚,但武松所处的宋代,是有可能出现这种拳招的。因为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曾创立长拳,岳飞也曾创立拳法。其技虽乏文献可以稽考,但后世拳术,泰半与它们有渊源,则是可以确定的。台湾民间,流传最广的,也就是太祖拳。
  宋代这些拳法,传到明朝,颇有发扬。其间最重要的人物,即名将戚继光。
  戚氏《纪效新书》末尾为〈拳经捷要〉,此为拳经之祖。它一方面沿续传统见解,谓「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一方面又提高它的地位,说「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大抵拳棍刀枪叉钯剑戟弓矢钩镰挨牌之类莫不先有拳法活动身手。其拳也,为武艺之源」。拳法自此,才成为武技中的重头戏。
  其次,戚继光又是当时拳术之集大成者。他主张「博记广学,多算而胜」,故将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六步拳、猴拳、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以及鹰爪王之拿、李半之天腿、千跌张之跌等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编为廿八势,绘图、注诀以教人。后世拳谱均循其体例。后世一些拳法,其实也多脱胎于此。例如太极拳中的懒扎衣、金鸡独立、单鞭、探马、七星、跨虎,均本于此。
  此外,戚继光不是经典主义者,他主张在实战中增进技艺,而非熟读图谱即堪应敌。因此他说:「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怯敌还是艺浅」。后世许多人都妄想寻获一本秘籍,以为据本子修练之后,就能立刻天下无敌。依戚继光看,天下是没这种便宜事的。这也是它成为经典的原因。    六、太极拳经
  太极拳,可说是现今流行最广的拳术,但也是兴起甚晚的拳种。道光咸丰之后始渐知名,同治光绪间始大盛,入民国,更不断推衍发展,形成许多流派,某些诀法秘籍甚至迟至一九五八年以后才流传。所以也可说是仍在发展中的拳术。
  这个拳种,历来神话最多。一是功用的神话,谓其足以健身、袪病、长寿。其实太极拳名家中李亦畬仅六十岁,杨班侯仅六十一岁,杨露襌七三,郝和七一、吴鉴泉七二,亦均非高寿。故太极拳虽可能有强身的功用,若说得太神奇,便过火了。拳,主要是应敌,能否健身长寿,其实是其次的。现在打太极拳的朋友,轻摸慢揉,以健身为宗旨,而不求其能克敌致胜,恐怕有些儿买椟还珠。
  太极拳另一个神话,是起源。光绪七年起,将它推源于「武当真仙张三丰」;一九一六年袁世凯幕客宋书铭又将它推源于宋远桥,以及唐代李道子传明代俞莲舟;到民国八年,陈鑫更上溯于其始祖,明洪武七年之陈卜。人人扯人一个老关系,弄得太极拳史如坠五里雾中。
  详细的考辨,得写一本书才讲得清楚,我在此仅能讲结论。结论是这样的:首先提出太极拳这个名称的,是山西人王宗岳,乾隆时人。但其拳本称长拳,有十三势,乃掤、?、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且其拳实已不传。今所传者,均由河南陈家沟来。陈家拳,本无太极之称,据我看,与王宗岳之法也不相同。如陈王廷,年代与王相近而略早,其〈拳经总歌〉七言廿二句,其实就只是依戚继光《拳经》而编的。陈家所传拳架及招式名称也颇多同于戚谱。故我以为陈家拳即是据戚氏拳谱发展而成者,所以与王宗岳并不相同。陈长兴〈太极拳十六要论〉等,讲身法、步法、刚柔、三合、六进,也并无所谓十三势。杨露襌以后,才将王宗岳十三势跟陈长兴所传拳法拳理结合起来说。但衡诸王氏之法,杨氏太极拳有黏而无走,非王氏「黏即是走,走即是黏」之旨。王氏只论四方四隅,杨则论方圆;王只说阴阳相济,杨则云颠倒阴阳;杨打穴,王不打穴;杨主张以粘黏连随等待于人,王主张舍己从人、因敌变化,可见两者仍是有差别的。
  世之传习太极拳者,囫囵吞枣,把这些东西混为一谈,并穿凿傅会以说之,结果当然是治丝益棼。太极拳传来传去,分成了许多派别,事实上也正是治丝而棼的结果。
  虽然如此,王宗岳〈太极拳经〉仍是值得重视的。毕竟各派都奉其经文以为典谟,而且太极拳主要的理论也由此奠基。
  什么理论呢?
  一、四两拨千斤,打拳是用巧劲而非使蛮力;
  二、随曲就伸、舍己从人,打拳须因敌变化,非一味壮欺弱、快打慢;
  三、刚柔动静在于气,非仅肢体动作而已。
  这些理论已超越技术层面,蕴涵了许多哲理。它能造成巨大之影响,殊非偶然。    七、拳经拳法备要
  少林拳威震天下,但相关传说,多属虚妄。真正足以考其拳法者,厥推清康熙年间张孔昭《拳经》一书。
  此书认为:「拳法之来,本于少林寺」,确认了少林寺在拳法上的宗祖地位。其技亦本之「玄机和尚秘传」,后来虽另有心得及发展,但基本拳理和拳术架势,大概仍不脱此一渊源。后乾隆时人曹焕斗据其书作注解,编成《拳经拳法备要》,里面就仍可看到「少林寺短打身法统宗拳谱」「少林寺玄机和尚传授身法图」「少林寺短打推盘步法」等,渊源自不可掩。现在我们要考察清朝初年少林拳的姿貌,仅存此书可供追蹑了。
  把天下拳术都推源于少林是不对的。少林在明代中期,仅以棍闻名,故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历数天下武术,只说「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等。后来少林寺僧人努力钻研拳艺,少林拳才声名鹊起。建立声望后,徒众渐广。其徒众推重师门,便不止说他的拳法本于少林,更要说天下拳法也都源出少林了。张孔昭这本书,序文照抄戚氏《拳经》论宋太祖长拳以下一大段,却在上面巧妙地加上「拳法之由来,本于少林寺,自宋太祖学于其中而名遂传于天下」,很能看出这番用意。
  实则少林拳自有其特点,与长拳,以及以长拳为基础所发展的拳艺(例如戚继光的拳势或太极拳之类)并不相同。少林乃是短打。这不仅有短打步法、身法诸图谱可证,其拳理也属短打。
  现在它所存各拳式图,都没有伸拳舒腿的。两肘垂于腰际,两手上不过肩,下不踰膝,门户甚小,下盘又很低,正是典型的短打型态。看来现今所传南派,即传说中由少林弟子洪熙官等人所创的洪拳之类,仍保持这种风格。传说中由洪拳发展出来的醉八仙拳法,也早就完整地记录在这本《拳经》中。
  〈拳经问答歌诀〉曾对此有阐发,云:「问:『短打胜长拳,何也?』答曰:『短兵易入。长来短接易入身,入身跌拨好惊人,里裹打开左右角;外裹打入窝里寻』」。短打,因为架子小、出手短,所以要胜敌就须欺入敌人身畔。这本拳谱,反复说明身法步法,即是教人如何打入圈子里去。所谓打开左右角、打入窝里去、短身易入,均指此言。其论步法亦最详,如寒鸡步、颠狂步、梅花步、之字步,玄子步,回龙勾、太极八步……等,重在左右闪身、射入攻敌。强调:「凡与人对敌时,身法带缩,腰法带弯,偷步宜快宜活」,也是同一个道理。
  这种拳法,可能是由猴拳发展来的。戚继光论古今拳家时已谈到猴拳;明人王士性也在〈嵩游记〉中说他曾在少林寺见过僧人打猴拳。这本拳谱里,铁拐颠椿式、站步式,亦均谈及猴拳。    八、苌氏武技书
  明末清初,是我国武学突飞猛进的时代。突破的一个关键,在于将武术跟气论结合起来说。
  早期论武技,只谈进退趋避、手法步法;可是到了晚明,武术跟养气、运气等气论结合了,使得武学内向化,不是注重力量、速度、技巧,更要强调内在的气的作用。如《易筋经》教人由外壮转而追求内壮,要人让气沈入筋膜之间,即为一例。这种内向化的倾向,导致「内功」逐渐盛行。同时,因为养气运气须运用一些佛教道教的修炼法门,也使得武术与佛学道学越来越紧密。
  在这种发展过程中,有一本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那就是苌乃周的《苌氏武技书》。
  苌乃周是乾隆时河南人,曾撰《周易讲义》,是一位儒生。故其拳又号为儒生拳。著作甚多,后人整理成为《苌氏武技书》,凡六卷七十四篇。
  其中卷六是枪法棒法剑法,卷五是拳谱,其余四卷倒是论气的多些。而其气论,却又不是儒家孟子知言养气那一套,乃是由道教丹法及医学上转化而来的。
  因此此书开宗明义即是〈中气论〉,它解释道:「中气者,即仙经所谓元阳,医者所谓元气。以其居人身之正中,故武备名曰中气。此气即先天真乙之气。」靠着呼吸,将气运于周身,流行于经络脏腑,则「炼形以合外,炼气以实内,坚硬如铁,自成金丹不坏之体」。
  此即内外兼修之法。在此书之前,我国武学从无此等论调,此后却成了普通常识。
  其书卷一卷二,大抵讲的都是如何炼体内阴阳两气之法,追求「神以气会,精以神聚」。然后再教人炼形之法,炼形也讲究形气合一。其拳二十四式,每势均须配合气,阴阳流转,引出自然之力,而非使蛮力。
  这本书的论述路数如此,而具体言说,则精义甚多。例如它强调心的作用。武术搏击,靠心智修为工夫,而非体能劲力,这就把武技提升为武道之层次。心是灵妙的,「触而即发,感而随通」,故它虽教人廿四势拳招,但却强调当机。其机只在敌人一动之间,敌不动我也不动,敌动,机现,我即因此机,乘其气已动而击之。这就超越了固定套路拳式之格套,而且以静制动。再则,粘法,也是此书首创。它说用功时两臂都要柔软,不可使力,粘到人时,气贯力出,才能伤人。若敌来攻,则邀住他手,粘连不离,随我变化。后来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以慢打快、柔软、粘,都有承流接响之迹。
  苌家拳,后世失传了,今所见者,均非原貌。但其拳谱之价值,实超越了一宗一派的意义。    九、形意拳要论
  拳分内家外家。所谓内家拳者,据最先提出这个名词的黄宗羲说:「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可是因为早期的内家拳法业已失传,所以我们通常是以太极拳这类拳法为模型来认知所谓的内家拳法。
  但一般也称为内家拳的形意、八卦,其实就跟太极颇为不同。起码它们不像太极那么静态、那么柔软、那么迟缓。
  形意拳的名义及来历,也是个谜。一说达摩传法、张三丰演术、岳武穆创拳,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故称形意。一说乃张三丰创,岳飞为之着谱阐发大要。一说岳飞创「意拳」,清初姬际可获其谱。一说本名「心意六合拳」,为姬际可所创。
  到底是形意拳、意拳、还是心意六合拳呢?看来达摩、张三丰、岳武穆也都不可靠,此拳应起于清初。重点也不在六合,而在五行。
  今存形意拳谱,号称为岳武穆所传之拳经,有好几种。其基本道理,是一气化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为基本式,凡形意拳起手收手均以三才式为主。以三才基本式,配合身、手、脚、步四法,形成五拳。拳属五行:劈如斧,属金,可养肺;攒属水,可补肾;崩属木,能舒肝;炮属火,能养心;横属土,可理脾。
  形意拳极为简朴,基本上就只这五行拳。练时一拳一拳反复练熟,再串起来练五行生克、五行连环,如是而已。
  但天地运化,有五行之后,还要化生万物,故拳不能止于五行,更要以十二物来象万物之形,打十二形拳。十二形为龙、虎、猴、马、龟、鸡、鹞、燕、蛇、?、鹰。各形也是单独练,再串起来,称为「杂式捶」。如相对练习就叫「安身炮」。
  五行拳只有五式,十二形只有十二式,又无套路,其简朴可知。但这套拳,几乎全是攻击进手,动作则讲究迅疾,谱云:「身如弩弓拳如箭」。拳则五行须如炮击、电钻、斧劈、崩撞,其猛烈也可知。跟太极拳迂缓柔软且以静制动者颇为不同。
  但它有几个特点,一是讲究气的运用,此不仅在动作中的调呼吸,更在于运气。运气、形成了劲,是它第二个特点。劲不是力。它说劲有明劲、暗劲、化劲之分。练拳的人,初习拳以熟练拳式为主,用明劲。渐渐地就须练暗劲。否则拳式如此之简,欲能伤人败敌,岂能徒恃其力?再者,拳是配合阴阳五行而创的,也具有调理内脏的养生功能。这些,是它被视为内家拳的主要原因。
  今存《岳武穆形意拳要论》共十篇,大概也是清人所造,与岳飞的口气不符,但论拳理而强调步法,甚为切要。形意拳拳式甚简,而能实战有效,步法奇幻,确为一大关键。    我在陆委会供职时期,两岸初初交流,文化大学体育系邀了少林寺来。因我在邀访过程中起过点小作用,故表演时亦找我一块儿去看。那时少林武术刚恢复。之前拍电影「少林寺」时,包括李连杰在内的武打演员都与少林无关,电影中住持火化的大殿场景,也还是借自嵩山中岳庙的,把道观当成佛寺来演。此时来台这一批,才是文革后少林第一代武僧。
  表演完毕,掌门人永信法师带了两位武僧教头,来我国际佛学中心拜访。其中一位法号延功,有金钟罩功夫,故在舞台上曾表演一个节目,叫罗汉撞金钟,由众僧扛着木柱去撞他。十几年后,世事流转,延功为台湾姑娘所缚,竟还俗成了台湾女婿。但他毕竟不负如来,有心将少林武术发扬光大,所以在安徽老家办了一所武术学校,收容孤儿习武,又来台筹组中华少林禅武学会。学会后来又以其它因缘,由我担任了创会的会长。我小时候练过一些少林及北派拳,故与他们一同说禅讲武,重拾青春年少,一时也颇欣欣然。
  后来我才晓得高杰(这时他已恢复本名)之武术一部分本于家学,祖传医道尤奇。其用针,以经络为主,不主穴位。隔衣认脉,随手发针,辄有效验。我初去他府上玩时,他便看出我脊椎上带伤,且在第五节上。又一年,我去少林寺,他赶回来与我相会。我正因脚扭伤了,在医院治了许久,均不见好,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他在我腿上扎了几针,闲聊了几句后,便让我起来跳跳看,令我十分惊异。他也能配药,但常见的少林七厘散之类丸散膏药,却不经见。
  但本文并不想专门介绍他,他只是我江湖浪迹所遇异人之一。我跟一般学者不同,别人黄卷青灯,在书斋里皓首穷经;我则东飘西荡,游以櫖怀。人家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我却三教九流、鸡鸣狗盗,无不交往。有时甚至不无偏激地认为:「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他们文采儒雅,我又不免剑气纵横,且杂于星历卜祝之间。生涯如此,焉得不常有奇遇?迩来浪迹神州,在各地饱览奇山胜水之外,也就顺道查访异人,或打听相关异闻。
  例如我幼时爱听家父讲述江西老家的乡野传奇。据说某次邻村有人来我村偷鱼,村人去制止,双方拉扯了一阵,对方悻悻然离去。其人返家后,双眼红如朱砂。我父看了,知是一门叫「五百钱」的功夫。忙请族中长老去邀了邻村保长来做见证,说盗鱼是非姑且不论,却是不该下此重手,烦请施术者出来解救,否则数日即死。邻村保长见了也很着急,不断道歉。但施术者已藏匿他处,一时无法找回。我父乃快船去吉安,找位青帮的朋友赶来救治。用药之后,病人泻了一脸盆黑血,才得痊可。依家父说,这门功夫是该村人从一凤阳婆处学来的,幸而学得尚不地道。后来他还把此事始末写入他的自传《花甲忆旧集》里。
  这当是闭穴法的一种,万籁声《武术汇宗》虽亦言之,而不得其详。各武学医科伤科典籍中,也都未载其法。故一向我只视为传奇,不以为真能得见。
  后来才访知江西万载县袁州府黄茅地方仍存「字门」,尚传此技。习者先交五百钱学点死,再交五百钱学解法,所以名五百钱。分明暗两种:明手拿其一穴,控制全身,又称大手,多在技击时用之;暗手则在与人握手、拍背、递烟、搂抱、拉扯之际施之。受伤后只有下手人才能解救。若不解救,重者顷刻吐血而亡;轻者数日、数月、数年而亡。其法以指尖发劲,有「点、拍、摸、闭、拿」等阴阳手法之分。按下手轻重、穴位位置、时间长短不同,而产生不同之证状,去医院检查也查不出。解救后,伤处仍会呈现犹如铜钱般的紫色手指印。江西民间习此技,有三十六大穴、七十二小穴之说,但黄茅的郭仪师傅用的是五十三穴,这是他那一派的独得之秘。家父说的凤阳婆传技,或是讹传,或是凤阳另有传承,亦未可知。    字门别有符法,说是可以止血止痛。弟子拜师时,用刀刺手,以符止痛止血来证验。又有脱绳术、五雷定身术、九龙化骨水等。化骨水可以当场吞筷子和绣花针,然后喝水化之。画五雷字,亦可以把蛇定住,号称真武定蛇技。不过我没见过,不好乱说。
  当然,这类医武奇术,台湾也多的是。但我觉得好奇的,是为何大陆经历过这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动,大传统(greattradition)几乎整体出现断层,而乡村小区俗民代表或传承的小传统(littletradition),竟能存活下来?例如真正的道教茅山派科仪道法,几己断绝;而民间的茅山术,什么寄打、退煞、青龙过江、隔山打穴、翻天印、铁板印,却仍在民间用自己的方式流传。许多江湖门派,也是如此,文革后一一恢复,且有掌门人等授受谱系。为何如此?这个问题,有时比那些术法更让人觉得神秘。
  改革开放后的新社会,好像也没让他们适应不良,反而活得更畅旺。过去依口传心授,现在是光盘、函授,教材教具更胜学堂。过去仅在乡里秘传,今于通都大邑遍设分部坛口。过去只知闭门苦练,现在有各种特色培训,完全针对现代生活之节奏与需求来设计,而且推陈出新,根本不限于传统的门派窠臼。
  比方我知道有个华山派,竟然有「密传华山紫霞功」和华山九剑。紫霞功跟独孤九剑?那不是金庸《笑傲江湖》里掰出来的吗?不要紧,现在真有个华山派了,而且真有紫霞功和华山九剑了。紫霞功发为紫霞掌,双手便亦出现金庸所形容的紫色,据称可以隔物碎砖、切碑断石,你怕不怕?
  哈哈,别忙,还有厉害的。金庸《天龙八部》不是说有个逍遥派吗?今我在河北邢台也访到了。其逍遥迎风掌,据云可以隔山打牛、隔空削砖、百歩之外击人。其纯阳内功,修习百日,即能开碑裂石,一头撞倒砖墙;再练,更可飞身上屋、踏雪无痕,胜过铁掌水上飘。就是不知跟天山童姥丁春秋相比如何。
  另有一个河南石佛镇的五毒门,号称仙剑合炉,颇令人联想到畅销电玩「仙剑奇侠传」。但该派讲移魂出窍,不仅可呼风唤雨,更能驱动僵尸。练的是五毒夺魂掌,中者七日之后溃烂至死。此外,它还传一种迷魂药、催情功,乃古代房中术、拍花门之流裔。
  对这些奇里古怪的新旧功法数术,我或信或不信,但都无碍我查访着好玩。有时蓄疑已久,忽然觅着头绪,如前面说的五百钱,就更是高兴莫名。
  如我小时曾练铁沙掌,故对一位铁沙掌前辈顾汝章与江湖奇侠柳森严的故事,深感好奇。此事又牵连于大侠杜心五,而杜心五是自然门的武功。自然门功夫,万籁声书中可见端倪,但我在台湾却未见其传承。其来历尤其模糊,连万氏都说:「本门渊源,不得详考」。后来我作过一篇考证,查到赵避尘的《性命法诀明指》,知其道脉本于了空了然,武技本于徐矮子。可是仍不晓得徐矮子究竟是谁。方今之世,更有谁见过杜心五万赖声,可以从容叩问?不想,某次在成都,逢金筋门王庆余先生,谈起来才知他不但见过,且由杜心五介绍,拜在青城山欢喜道人李杰门下。听他讲述杜心五袖短剑走镖,徐矮子作羌人装束,飞身立在桌角上等事,不胜企慕。武林旧事,一霎纷来眼底。访寻奇门秘技,其乐往往如此。    南拳北腿,久成通称。但这种通称有无道理呢?那就还得考上一考。
  先说南北。
  南北看来最不成问题,南方北方之分,在我国早有成例,如禅宗即分南宗北宗,画家在明末亦分南宗北宗,书法则有北碑南帖之说。近代国学大师刘师培曾著《南北文化不同论》《南北文学不同论》,详细介绍了南北在学术文化及文艺上的这些差异。中国地域辽阔,南北会形成此类区隔,一点也不意外。犹如论行则南樯北马、论食则南茶北酪,南人北人之性行体气也多有不同。这种差异,表现在武术上,自然也就形成了南拳北腿不同之风格。
  可是,南北虽然可分,南北究竟指什么,各个朝代却并不一样。
  秦汉以前,所谓"南风不竞"的南,讲的是荆楚;而荆楚所包涉的地区,就北及山东河南的南部。南北朝时期,南北之分,则指的是中原地区和江淮流域。故所谓南北,乃相对之词,古代岭南尚未开发,江淮一带便可称为南陲。不似现今讲到南拳北腿,我们脑子中想到的南拳典型都是闽粤拳术那样。
  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徐震《国技论略》一书谈到南北,南仍指的是长江流域,谓:"今世通语,谓长江一带拳术,架式小而势紧促者为南拳,亦曰南派。以豫鲁一带拳术架式大而势宏敞者为北拳,亦曰北派。"可见当时论南北,仍以江淮为南。
  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时岭南不是早已开发了吗?
  原因是现在岭南练拳的人恐怕不爱听的:因为当时岭南武术在全国并没什么声望。
  闽粤武术当然源远流长、门派众多,技艺亦各有其特点,但当时并无特别的代表人物,尤其是全国性的知名武师。精武体育会和中央国术馆两大系统中均没什么闽粤武术教练即为明证。这也大大限制了闽粤武术的推广,使其终究只能局限于一地。
  我看《精武》月刊二○○八年二月号,有《黄达生答记者问》一文,记者问:"洪拳今日有些门前冷落车马稀,是否与上世纪二十年代万籁声、傅振蒿、顾汝章、万籁鸣、李先五等著名的北派拳师联袂南下广东传拳有关?"这个问题问得未必恰当,因为洪拳"今日"未必门庭冷落,但在上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岭南武术确实在声望上不如北方。
  北方这些武师,如顾汝章、万籁声等均具有全国性声望。他们能南下,而南方拳师无力北上,即显示着这样的声望差距,其拳术是不会有人拿来与北方武术相提并论的。反而是北方武术在南方大力拓展,颇有成果。像我少习螳螂拳时,主要参考资料就是黄汉勋先生在香港所编的螳螂拳一系列丛刊。黄氏乃广东青年,裁成甚众。此南人而濡染北风者也。北人而习广闽拳术,却几乎找不到这样的例子。
  现在一讲南拳,就说洪拳、咏春、黄飞鸿。实则洪拳为全国性拳种,并不只流传于闽粤;黄飞源在广东固然是大人物,今日经媒体渲染,尤其声名显赫,无与伦比,但当时则历数风云人物时却几乎名不见经传。因此徐震才会说:"今世通语,谓长江一带拳术为南拳。"
  当时长江一带拳术之特征为何?此或可于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振民编辑社出版《少林宗法图说》见之。
  此书大部分篇章与《少林拳术秘诀》相同,后来国术统一月刊也予重刊。其内容据徐震所考,乃是"兼采南北各派,实以湘派武术为本"。因为"湘中既为红帮盛行之地,其拳家则几乎皆称少林派。红帮起源本与明室遗老有关,此派少林拳史事之传说,当由武术家之在帮者所演成也。又红帮以湘、黔、蜀、陕、鄂等省为盛,此书所述拳派,常及此数省"。可见当时所谓南派少林也以洪拳为主,但基本上是以湘中武术为代表,兼及黔、蜀、鄂和江西。徐震说"书中所述,湘派而外,于江西关中二派所取较多",即指此。不过,因该书也兼采关中之法,可知其术本不限于所谓南派,唯于此可见当时长江一带流行的洪拳概况罢了。    另外,徐震说当时在江南一带有专学短打的四家:"许氏,即许云南,祖长手,有上飞、无下杀,用开足直立八字步,操手为操对打。谭氏,谭国泰,祖中手,下杀为主,上飞为附,其屈膝水平八字步,单踵举起丁字步,皆上下相应,其操手有携还、携打、还打之名。杨氏,未详。祖短手,手面上不过眉,下不过膝,脚步视水平为尤低,世称为短手之圣手。曹氏,曹凯,祖中手,手腕多扬手,脚步操手,与谭氏略同。此皆江南各家短打之家法也。近世有朱庆余,从南通张氏、湖南李氏习南方短打,传至其孙鸿寿,着有《拳艺初步》及《拳艺指南》。"
  这些江南的短手,用八字步,操手对打,拳不上眉不下膝,略似现今南方咏春一类打法。但终究仍是江南之拳,非岭南之技。而且若据此以说"南拳"也不恰当,因为北方如弹腿就也有六路短打。
  以上是就地域说南北,并解释早期所谓南多指江淮流域,与现今以闽粤拳术为南拳之代表者不同。
  其次要讲的是南北还不只是指地域,也可能是指内外家。此说之主要代表人即前面提到的徐震。
  徐氏《国技论略》大倡此说,谓:"南派之名,系专指太极八卦等尚柔一派者。北派则通指长拳短打各家而言,凡尚刚猛者,皆北派也。"徐氏不赞成内家外家之分,认为太极拳等只能称为内功拳,因它们与古代的导引术关系较密切,而又跟黄宗羲父子所记载的内家拳内容不同(见其《太极拳考信录》诸书)。因此为了避免仍用内家外家名词产生混淆,乃改以南派来称呼太极八卦等较偏于柔和、炼养之拳,而以北派来称呼一般搏击之拳。
  为何把太极八卦形意称为南派呢?他一是说此派源于武当之张三丰,二是说黄宗羲父子曾传王征南之拳法六路,又为十段锦歌诀作注,故太极为南方之学。
  但此说与他自己的考证是相矛盾的。前面讲了,他认为王征南所说之内家拳跟今传太极拳本不相干。他又对太极出于张三丰的传说花了许多气力去驳斥。孰料为了建立南派的统绪,他竟然重回张三丰创拳的老路,说太极拳创自武当丹士张三丰,传王宗岳、张松溪等等,一直传到王征南、黄宗羲。这样自乱其说,诚可谓心有蓬塞,故不自知其妄谬也。
  另外,前面已提过的另一本书:尊我齐主人的《少林拳术秘诀》则称武当张三丰为北派,说:"张全一,名君宝,号三丰。……于少林师法,练习最精,后遍游于川蜀荆襄沔汉之间,其技更进,……着力于气功神化之学,晚更发明七十二穴点按术,为北派中之神功巨子。"
  为何张三丰竟是北派呢?他说因张氏本是北方人的缘故。然既以张为北派,南派又是谁?他说:"有李东山者,与张同时,亦以技术显,为南派中之巨子,且精风角奇门六壬推步之学,《明史》未有传。"
  这李东山也名不见经传,以之为南派巨子,纯是尊我斋主人瞎编出来的。尊我斋主人这本书东拉西扯,编凑而成,徐震、唐豪都有辨正,而其说南说北也一样妄诞不经。
  陆师通《北拳汇编》则又以少林为北拳,云:"少林派亦称外家,赵匡胤其开山始祖也。……其法以硬攻直进为上乘。"以少林为外家,早见于《王征南墓志铭》,但说少林源于赵太祖,乃是因闽中号称少林拳的多是太祖拳之故。以此为北派,亦令人不知所云。
  于此即可见南派北派,一旦深考起来,便多不可究诘。至于南是否以拳胜,北是否以腿击见长,那就更不好说了。
  前面讲过,徐震以外家为北派,而北派之中他就又分为长拳、短打、地蹚三种。长拳包括太祖、二郎、迷踪、八极、番子、批挂、查拳、红拳、弹腿、掇脚、少林等门。短打包括绵张短打、弹腿门之六路短打、江南之天罡手、对打之红操等,"其架子紧而手法密。粤地通行之拳术,亦属此类"。此外,"今长江一带流行之拳术,其跌扑之法,虑无不出自猴拳、醉八仙,而又与短打相混合者"。    这是把长拳短打一并归入北派,故与俗称"南拳北腿"完全不符。唯其中论及广东拳术,认为属于短打,似乎可说明闽广重短手而不重腿击之特点正在于此。早期广东洪拳拳架步较高,以短桥手为主,动作幅度较小。这种短桥窄马的风格,确为短打特征。现在练洪拳的朋友,长桥大马,倒不好说它是不是仍属于短打了。
  徐震又说:"粤中之少林拳术,传自蔡九仪。……蔡遁匿于少林中,受技于一贯禅师,最长于超举术,且精腿法,能飞跃寻丈以外,疾如鹰隼,人不易防。其及门弟子以莫氏麦氏为最,二人皆顺德人,不知其名……为粤东技击之泰斗。"讲蔡家拳之渊源,大抵采诸传说;对麦氏莫氏之名也不太了解,可见徐氏囿于见闻,对粤中武术颇有隔阂。此或当时粤中武术尚少流传于北方之故。因此说到蔡氏精于腿击,便拿北方的轻功超距、飞跃寻丈去想象,其实蔡莫之法并不如是。
  麦氏为麦绳武,馆于肇庆。莫氏为东莞莫清娇。二君之技皆源于高要蔡九仪。但广东蔡家拳也不仅蔡九仪这一支,广州泮塘还有蔡伯达一系,鼠步蛇形,与蔡九仪不同。蔡九仪、麦绳武、莫清娇一系擅腿法,但主要是下盘腿。唯莫氏一派直蹴为多,麦氏一派横扫为长,为其差别,但都不是飞纵跳跃型的武术。徐震于此,殆为失考。
  蔡氏莫氏以外,刘家拳纯用短手,高不过眉;李家拳亦为短手功夫。洪拳如"虎鹤双形"之狭桥短马亦极典型,腿法都不甚多。所谓黄飞鸿无影脚,实不过是洪拳中的后撑腿。以在手搏时忽然出此腿法,不易防范,故名"无影脚"。早期广东拍黄飞鸿戏剧,对此尚不离矩矱。刘家良担任武术指导或演出的一些戏,于此也不离谱(刘氏之父刘湛曾拜林世荣弟子吴少泉为师)。另外,黄飞鸿夫人莫桂兰女士直到八十年代才过世,并在香港开办武馆,网上还可以找到她演练洪拳的资料,再结合林世荣编写的一些拳谱图录,均可证明上述说法。可惜近年由练长拳套路的李连杰、赵文卓演黄飞鸿,而令黄飞鸿从一地方型武师变成了全世界华人家喻户晓之人物,但拳路根本不同,以吊钢丝悬空连续踢击为无影脚,尤为无稽,造成了不少误解。
  南拳之腿法既如此,北拳又如何?
  《精武》月刊二二八期有篇文章访问八极拳家韩起,记者问:"八极拳为何不起高腿?"韩氏答:"不光是八极拳,近百年来,影响力大的拳种多数都有排斥高腿的倾向。即使是不拒绝高腿的戳脚,高腿在其所有腿法中占的比例也不大。踢低腿,甚至根本就放弃踢腿,成为武林的主流。"不踢高腿是否为主流,姑且不谈,我这里选择八极拳的名家意见来谈,就是表示北方拳种其实并不如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踢来踢去。
  以徐震所说的长拳门类来看,太祖二郎、迷踪、八极、劈挂、番子(也就是鹰爪),踢腿都是极少的。弹腿以腿法为名,可是最主要的是弹射而出的寸踢,以踢脚胫骨为目的。稍高一点踢膝,再高则踢心窝。高腿、二起脚(所谓鸳鸯脚、连环腿),不过一二路。有时连这一二路也不练,只以低中段踢击为主。徐震说:"弹腿之姿势,余所见者甚多。大别可分两种。一种为十二路,其腿蹴出,离地不过三四寸;一为教门弹腿,乃回教中所盛行,只有十路,其发腿须与膝齐。此弹腿中之两大派也。"我不敢说他讲得不对,但所述与我所曾练习者不同。似乎当时踢得更低,连踢心窝都没有,遑论高脚、二起脚!    出高腿者,太极拳中有摆莲、华拳中有旋风腿,但也就这一两式,在整套拳中不成比例。至于形意、八卦,几乎只有步法而无腿法。孙禄堂《八卦拳学》凡例曾说:"游身八卦连环掌,内藏十八蹚罗汉拳,兼有七十二截腿、七十二暗脚",这些截腿、暗脚即是八卦的所谓腿法了。但既名为截腿、暗脚,其不明显可知,其不起高腿亦可知。
  其它地螳拳、通背拳,腿击如现今我们看跆拳道那样,也是没有的。故所谓腿,在北方流行拳种之中其实也非特色所在,与它在南拳中并无根本差别。
  考之古代,《纪效新书》载当时拳术,如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琐、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吕红八下、绵张短打、李半天曹聋子之腿、王鹰爪唐养吾之拿、张伯敬之肘、千跌张之跌,各有其长。其中唯李半天之腿以腿击见长,且既名为李半天,可揣想应是善于飞踢高踢。除此之外,俱不以踢击著称。可见大部分的拳种或武术并不太用此类技法,原不是现在才成为主流的。
  这里就可以接着谈两个问题。一是现在中国武术中出腿的比例,甚至出高腿者,其实已远较从前多了。电影电视中表演武打场面时固然如此,武术界也踢得厉害。常见各门派在武术表演时,老拳师虽大半仍守旧范,青年们就满场飞,又踢又跳,无论少林武当、南拳北派,大抵皆是这样。风气之成,我想一是这样才花俏好看、易博看场子的外行人喝采,二是受李小龙影片的影响。
  李小龙绰号李三脚,腿上功夫了得,电影中演示的,亦以腿法见长。他是"功夫"一词的发明人,也是振兴现代武术的大功臣。可是他的武术真是中国功夫吗?他的双节棍,就不是我国传统器械,是他从菲律宾学来的。手上的技术,除了咏春拳之外,受拳击影响极大。尤其是头部摆动以配合出拳及趋避的方法,是咏春没有的。拳击式跳跃之法,更与咏春截然异趣。他也不采用咏春的马步,而是以北方弹腿、螳螂、查拳等常用的那种侧面对敌方式,跨大马步,然后侧踢、后旋踢出腿。那种侧踢、后旋踢,乃至飞身侧踢,我不敢说传统武术中一定没有,但即使有也是极罕见的。恐怕是他在美国参考日本空手道、韩国合气道而学来之技法。
  做为一位武术家,他这样博取众长,汲精用宏,当然很可钦佩,但以之为模型来了解中国武术,可能就大堪商榷了。现代练武的人,看惯了李小龙踢、再看李连杰在银幕上也这样踢来踢去,又看到跆拳道、泰拳那样踢,于是踢技大昌,远多于古,自然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可是对于传统武术是否应如此改造,或许也还可以讨论。
  另一个问题是:南拳北腿云云,不只是对南北拳派拳种太简单的概括,更是对拳术不恰当的简括。
  拳术如舞蹈。世界上的舞,有专门表现头发的,如台湾阿美族祭礼中甩发为舞。有专门表现头部的。也有以动颈子为特征的,如新疆维吾尔人之舞。又有抖肩的,如蒙古一些舞。还有扭腰的,如阿拉伯之肚皮舞。有摆臀的,如夏威夷之草裙舞。更有动脚而上肢不甚动者,如欧洲宫廷若干舞种。另有专借脚尖表现者,如芭蕾舞。有专门在脚底板下功夫的,如踢踏舞。又有身腿都不太动而主要以手指表现者,如泰国舞。不同的舞蹈,开发着身体不同的美感;善于利用身体某一个部分,也就形成各个不同的舞种。
  舞蹈如此,武术何独不然?舞以求美,武以尽力。要穷极身体所能表现的力量,达到搏击的目的,其能开发身体每一个部位,原理是一样的。番子之长为练手,劈挂之长为练拳,查拳之长为练行,弹腿之长为练腿,乃至张伯敬之肘、千跌张之跌,头、肩、臂、拳、掌、指、肘、膝、腿、胫、脚,无不可以也应该予以发展运用。各人秉性不同,所利用者也就不一样,哪里是"拳""腿"两个字所能概括的呢?    返北京才几天,便又“不安于室”,南下广州、珠海,再转往无锡、上海。列子御风,去以七日。
  在珠海,邀王洪海先生来讲精武体育会霍元甲事。
  霍元甲事,在今日,经电影电视渲染,几于无人不知;而可惜正因电影电视渲染,故几乎没有人知道真正的霍元甲究竟是什么样。王洪海自称农民作家,曾撰《正说霍元甲》(百花文艺出版社)《中国近代爱国武术家霍元甲》(天津霍元甲纪念馆出版)及小说《霍元甲》等书,对霍氏生平考核最称翔实,是当代研究霍氏真正的专家。王氏与霍家为同里世好,故能如此。
  但王氏书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太偏重霍氏个人及家族,而对精武体育会之描述不足。例如精武会中济济多士,可是赵连和、赵连城在书中只简单提了一笔,鹰爪门陈子正、螳螂拳罗光玉便都没叙述到。精武会在全国的拓展情况,所叙也极少。精武会在南洋的发展,则因霍元甲儿子霍东阁在印度尼西亚教拳的缘故,对印度尼西亚叙述独详,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竟几乎未谈。
  其次是他太侧重霍元甲的生平事迹,而对他的“艺”论述不足。
  这个问题是与上一问题关联的。李连杰“霍元甲”电影拍摄后,霍家人对之极为不满,去法院提出了控告。因为电影中描写霍元甲全家灭门,对家属后人来说自然觉得难以忍受。其它事迹,电影中也乱扯一通。王氏既与他们家世交好,替他们申辩,情有可原。但霍元甲之所以重要,老实说跟他有没有后裔没太大关系,跟他的生平琐事也没太大关系,主要是他的艺。无此技艺,便无法成那些事,也不值得人们来研究。
  可是王先生的论著在这方面却是不足的。霍元甲的武术到底是怎么回事,李连杰、袁和平固然搞不清楚,王先生也不太明白。我在天津南河镇霍元甲故居〈其实故居早坍了,这是新造的假古董〉访问时,霍氏曾孙霍自正先生练了一趟霍家拳给我看,形貌略具,而精气神采似乎也相去远甚,这是现今最遗憾的事。
  精武会所刊行之拳谱甚多,包括潭腿、工力拳、少林拳、鹰爪连拳、螳螂拳等。霍氏迷踪拳却无专书,只有霍氏练手拳,号称杂采各派手法而成,如少林、鹰爪、长拳、佛家、形意、八卦、太极、螳螂。但太极、形意、八卦如何与少林、螳螂、鹰爪等等混合为一,实在很玄,因为彼此拳理上大相径庭,不无参差之处。且若以此拳为迷踪艺之一,那么迷踪拳大抵就跟北派长拳差不多,可是以姜容樵在民国十八年所写的《写真秘宗拳》考之,情况却颇为不同。
  据姜容樵说,流传于河北沧州的,叫秘宗拳。分两支,下洼一带,称为秘宗架,燕青拳;城厢附近,称燕青架,秘宗拳。又称秘宗艺、迷踪艺、猊猔艺。其艺由道光年间鲁人孙通所传。孙氏晚年尝游东三省,又在天津静海授徒,“闻霍元甲君之曾祖,系孙之弟子”,因此“霍氏所传之全部刀棍拳棒,动作名称,理法功用,皆与孙氏所传完全相同,其为秘宗之正宗也明矣”。    依他这样说,秘宗拳就不是霍家拳,而是广泛流行于山东河北乃至东三省的一个拳种,只是霍家人也练它罢了。可是霍家所练究竟是否正宗呢?姜氏的说法似乎又有所保留。
  因为姜氏所描述的秘宗拳,乃是近于太极拳的拳种,因此曾服务于中央国术馆的沧州人王子平替姜书作序时说:“其与普通秘宗拳有别者,即斯术之不用力而有内动,不养气而气自贯丹田,上下连络,动作自然,决无踪窜踫跳之弊,亦无聚气努力之害”。
  他所批评的“普通秘宗拳”即包括了霍元甲所传习的那一种。姜氏讲得更直接:“余以二十年之广征博访,幸遇秘宗艺之能者十余人,然求其真能得斯术之三昧者,不过二三人而已。……学者率多莽夫,徒以使气努力为妙用,以鼓胸踢腰为美观,滞而不化。……及见静海霍氏之秘宗,亦殆受其弊而不知”(序)。直言霍氏之秘宗虽然确是秘宗,所谓“正宗”,但仍未得真传。
  据姜氏评价,秘宗以沧州较佳,能得真传三四成;天津南洼与天津城两派大约两成;河间、任邱、献县所传也差不多;霍氏家乡静海及青县则只得一成。至于山东德州青州,更差,一成也不到,因为纯刚不柔。另有衮州、济宁、汶上、拳架与沧州完全不同,但其八趟秘宗合战拳,又称八趟燕青靠,颇存古风。
  古风是什么呢?就是柔。姜氏甚至有时会直接说它叫柔术。假若不柔,那就错了,因此他说:“练手拳、绵掌拳、秘宗靠,皆无一顾之价值”。他的书,名叫《写真秘宗拳》,就是想把这个真象揭露出来。
  姜氏描述的迷踪艺:“斯术姿式动作完全太极,见效之速,又似形意,偶有步法手法,转辗进退,则又类似八卦。考古证今,固知孙通大师之秘宗艺,决非今日以讹传讹之秘宗所可望项背者”。
  这种秘宗艺,“柔多刚少,无跺脚、无坡腿,旋风脚、二起脚则更不见”(序)“在最初发明之时,其技确为柔术上乘、内家正宗。其姿式、动作、理法、功用,无不与太极拳息息相通”(第一章)。
  该书第一章“论秘宗与太极相同之点”“论秘宗之天然内功”“论今昔之秘宗艺”、第二章“秘宗拳之要诀”各节,对于它与太极相似之处阐述极详。不只说站立时一样要竖项、顶动、垂肩、含胸、舌抵上腭、提肛,而且演式时要如回翔之鸟,动作不停,纯任自然,不用力而有内劲,不蓄气而气贯丹田,同时还说此拳之要诀亦有拗、粘、靠、拦诸法。总之是在太极八卦还没发明之前,内家拳术之正宗。
  姜氏是与霍元甲同时代而略晚的人,对于霍氏技艺,亦褒亦贬,既许为正宗,说各地所传“唯精武霍氏遗传仍存少许之古派”,又批评它不尽合古法,刚多柔少,第一章且专门辟一节,名叫“论静海霍氏之秘宗艺”。里面说:“霍氏所学,皆近代之秘宗艺而非最古之猊猔艺,似乎偏于一方。霍氏对此,亦颇自认,且不耻下问,可见霍氏之肯虚心,能容纳,固非世之以一得自矜者所能及其项背”,实是阳褒阴抑,要推倒霍氏秘宗拳这个大招牌,另立一法门。
  姜氏本身也是武术大家,他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迄今没什么人考辨。可是在当时精武会及霍元甲声望如此之高的时代,公然著书立说如此,没一点证据或把握,恐怕是不行的。因此我从发言情境上认为姜氏之说决不能漫然视之。霍氏迷踪艺固然柔少刚多,然而王洪海《正说霍元甲》一书中便收有一张精武会员习武的照片,练武的人是在“云南蒙自个碧铁路公司柔术部”,可见精武会也讲究柔术,并不只一味刚猛。至于姜氏强调拳术不能只有猛力,须有内功,乃是练武的通理,练秘宗拳掌然也不能不如此。故其说还是很应参考的。也唯有通过这类挑战霍氏权威的言论,我们才能更深入且准确地把握迷踪艺到底是什么艺。
  其实,迷宗艺之谜,还不只在于它究竟是内家拳抑或外家拳。它本是猴拳之一支,又名或古名猊猔便是明证。可是如今已不太看得出它与猴拳的关联。姜氏解释说是当年因见群猴嬉斗于山中,彼此往来,纯任自然,又有老猴婆娑作舞,凝神敛气,刚柔相济,故才创立此拳,恐怕也是臆想的成分多些。关于这部分,我也很想知道答案,可惜天津霍元甲文武学校里南拳北腿、练着去打金牌的朋友,不太能跟我解释呢!    金庸武侠小说中最邪门的武功,应该就是《辟邪剑谱》了。名为辟邪,其实最邪。亦因其最为邪门,故足以辟邪。正如欲辟鬼物作祟者,辄悬鬼王之图象也。民间驱邪时演傩戏,都戴上狰狞厉恶之面具,意思也就是以暴制暴。过去有一阵子,大陆上开计程车的朋友,喜欢在车上悬挂毛泽东的图象,认为辟邪效果更甚於吊挂神佛法像或符录,原因也在於此。
  《辟邪剑谱》与《葵花宝典》两本秘笈所载武功,系出同源,功法之原理也一样,均是邪之邪者。练它的技法,要“欲练神功,引刀自宫”,方能达致武学高峰,成为不败的高手。
  自来练武功的人,好像没有人真会干此傻事。故读小说者视为奇谈,倚为笑柄而已,并没有谁把它当真。
  可是天下之奇,无奇不有。理之所无者,安知非事所必有?《葵花宝典》,吾未之见也,然其事相类者,正自不鲜,聊举一、二,以为谈助:
  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作於一九六七年,在此之前,台湾最重要的武侠小说作家司马翎《纤手驭龙》中已提到一位高手朴日昇练了“五行神拿”这种绝户奇功:“练成这等盖世武功之後,便至死禁绝色欲,绝不能破戒,否则便会丧命。既是不能生儿育女,所以称为绝门功夫”(五六章)。金庸的讲法,无疑夺胎於此。但五行神拿是练过以後绝户、葵花宝典是要练之前断根,二者略有不同而已。
  武术方面。我讲过,明清间,宗教界多同时练气习武。其中,明末清初,山东地区,有位董吉升,字四海,创立一种宗教,叫一炷香教。本於道教内丹法,讲存神养气、性命双修,有病则跪求一炷香,往往而癒。这个教,也讲武功及坐功运气。
  据《拳时北京教友致命》卷八说它“以敬佛为宗旨,不杀生、不害命,吃长斋,焚香,日日坐功运气,其终向,望死後脱下皮囊,往西天成佛做祖,为乐境也。”董氏嫡传弟子徐名扬、再传曲星斗,就都采“净身修行”之法,据说皆得成正果。後来该教道友纷纷效法,以避免欲根不净、元阳走泄。
  清中叶後,此教部分与八卦教汇合,不断起事,成为官方认定的邪教。正人端士,若见其净身修行之法,盖亦将视彼为邪教矣。
  然而,净身以求至道,其实在宗教中并不罕见。凡以出家禁欲为修行功夫之教派,皆有此类事迹。如佛教《四十二章经》《法句譬喻经》中都载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根之事。《高僧传》卷三十也说有人“淫恼缠对,恐漏初篇,割从阉隶”。实际采此办法者,又可见诸《太平广记》卷九四引《纪闻》所载的释仪光、卷九七引《朝野佥载》中所说的释空如。
  基督宗教中也有这类事例,《新约全书》即说:“有人为登天而自宫”。教中也有“阉者灵魂升举,上帝必亲启天门以纳之”之语。欲成神人,引刀自宫者,看来颇不乏人哩。
  引刀自宫,其实需要绝大的勇气。有些想断欲根而不能引刀成一快者,便只好避人避世,逃离女人,眼不见为净。此类修真之士,与引刀自宫者,追求的效果是一样的。
  由是观之,邪者似乎又不邪了。无奈的,恐怕是人为什麽要有淫情欲求呢?这才真是邪门呢!    佛教本来是不吃素的。因是托钵乞食,人家给什麽就只能吃什麽,且佛陀认为禁欲苦行并不符合中道,因此至今南传、藏传、东传日本之佛教均不强调素食。唯有传进中国以後,才发生变化。
  变化之机,一因皇帝提倡(如梁武帝下令断酒肉、唐代下令断屠),二因外道竞争。一些民间宗教,不杀不荤,比佛教还严格,佛教想跟它们抢信徒,遂只好努力朝斋素的方向走。不走也不行,因为这些宗教也都奉佛,它们都吃斋了,你佛教能不吃吗?
  这些吃斋的宗教,在明清间可谓品类众多,族繁不及备载。如明武宗时期创立的罗教,雍正间传入浙江,名老官斋教。素食斋戒,相信弥勒转世,流行於福建漳州泉州等处。地方官为了禁它,还曾上疏皇帝,要求严禁阖家吃斋。台湾的移民大多来自漳泉,许多斋堂即是斋教的底子,只不过因他们是拜佛的,一般人也就混称他们是佛教徒了。
  老官斋教以外,吃斋的还有创於云南大理的大成教,又名大乘教;创於苏州一带的燃灯教,又名灯郎教;创於安徽的糍粑教,燃大蜡烛,用麻糬供佛,又名三乘会,入会称吃水,背叛叫放水;创於河北的弘阳教,讲丙午丁未有红羊之劫,又名三阳教,後分出青阳、红阳、白阳、混元、收元等教,或以茶叶供佛;以及在华北一带流传的八卦教等等,多不胜数。
  它们的仪式十分近似,大抵就是吃斋、诵经、作会,教义也往往相通。像八卦教,看起来应是道门,可是不开斋,不食大五荤,忌吃生葱生蒜,以戒杀、戒盗、戒淫、戒毁、戒欺为五戒。拜无生老母,且把孔子说成是弥勒转世。均与罗教相近。
  黄天道亦是如此。其教法本是修内丹以求长生的,但一样奉无生老母,讲燃灯古佛、释迦佛、弥勒佛那一套。教会即斋堂,由斋公斋娘主持。
  即使是狐仙传法的闻香教,後来也发展成为清茶门教,吃斋念佛,不食葱蒜。入教者要在眼耳口鼻等处用筷子点了,再将筷子插进瓶内供奉,作为死後到阴司去吃斋的凭证。
  此中最重要的,乃是前文提及的罗教。许多民间宗教均与罗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包括现在台湾的一贯道、慈惠堂等。该教乃三教合一式的佛教,强调佛旨禅味,重视《金刚经》《圆觉经》《心经》,反对净土宗。说人要回归真空家乡,而非超渡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这个教,在明清间发展迅速,影响深远,有个关键的原因:它把漕运水手都牵引入了教。
  所谓漕运,是指对京城的粮钱供给。因唐代以後北方贫困,故京师补给,均须仰赖於南方。主要是靠大运河。漕运水手,多为穷人苦力,收入既微,又受各地官吏之剥削督责,偶或病残,生计更成问题,水上生涯,又不免有许多危险。故精神既须慰藉,生活也需要保障。罗教便在此发生了功能。在沿河漕运所在地建了许多庵堂,水手们可以在那里祭拜、诵经、打坐,也可以住宿,甚或老病时安养,具有互助会的作用,庵堂还提供医药与盘缠。因此很类似水手同业公会的性质,漕运水手也很自然地就变成一种以罗教信仰绾合而成的行帮。船上都供着罗祖像,定期礼拜,作道场念经,众人摊钱。行帮内部也有严格的契约关系,教首对教众则有帮规处罚之权。    这个罗教水手帮,後来逐渐发展成了青帮,与洪门并称中国两大帮会。可是洪门之势力其实主要在闽广及海外,只一小部分在长江流域。青帮则是兼跨长江、黄河、大运河的大帮,其势甚或更在洪门之上。蒋介石,便曾是青帮中人。
  青帮鼎盛,故事甚多。特别是道咸以後,政府改革漕运,改东南河运为海运,水手数十万被资遣,导致青帮向旱码头发展,其势更盛。
  这个势,有时会被视为恶势力。因为饥民游惰与失业水手所形成的团体,文化水准不高,自不免萃聚亡命,藐法殃民。
  但对於这些社会底层的苦命江湖人来说,帮规和宗教何尝没有约束和慰藉之功能?当时官府的奏摺曾说:“粮船上素来供奉罗祖,护庇风涛。其奉罗组之船名为老堂船。设有木棍一条,名为神棍,奉人名为老官。不许人酗酒滋事,违者,老官取木棍责处,不服者送官责逐”。显然对於水手心理及风纪均有安定整饬之作用,清政府常将它视为稳定社会之力量,说它是“安清帮”,便着眼於此。
  可是帮会也是讲勇力的地方。水手们血气方刚,不免好勇斗狠,帮内奇人异士,又多挟有秘技,因此帮中武风甚炽,整个青帮,几乎成了个武术团体。
  这是各教会的通例,不只罗教如此。像上文说过的八卦教,便以运气炼功、演习拳棒着称。其中一个分支叫离卦教,教徒见面时暗号就是把食指中指并放着,压在无名指上,名曰剑诀。另一支,叫一炷香离卦教,创教者名董计升,字四海。还有一支,名金丹八卦教,传者为董太。
  这些,我颇疑心与八卦拳的传承有关,因现在拳术中的八卦掌,据说即创自清代的董海川。董海川生平事蹟不尽可考,只知他的拳曾受道门之启发,倒底是哪个道门却说不清楚。恐怕这其中就有些跟教会的关系在。
  嘉庆十三年七月戊寅上谕:“近日多有无赖棍徒,拽刀聚众,设立顺刀会、虎尾鞭、义和拳、八卦教等名目,横行乡曲”。把八卦教跟顺刀会虎尾鞭合在一起讲,即是因为他门都是修道、练气、教拳的团体。一八九九年,美国驻山东庞庄传教部的博特〈H.D.Porter〉致函该部秘书说这些会社“颇似德国之体操家”,也是这个缘故。
  出身於八卦教兑卦的清水教王伦,据李世瑜〈义和团源流试探〉一文考证,精於梅花拳,为梅花拳第三代传人。教内分文弟子、武弟子,文弟子练气,武弟子练拳。其义女乌三娘,俞蛟《梦庵杂录?临清寇略》记载她“有臂力,工技击”,即为其中一例。
  其他此类例子,不可胜数。如理教,又称白帮,创教者为康熙间的山东人杨来如,以十诫授徒,其中就有尚武、任侠两诫。乾隆间捕获只白莲教徒“朱培卿能知铁布杉法术”,又,天理教之林清党徒藏有金钟罩拳符咒,而金钟罩教後来则衍为大刀会。
  金钟罩、铁布杉,现在人只知其为武术而颇有神秘色彩者,却不知它们跟许多武术竟还有这麽些曲折的身世史吧!  论金庸,而讨论他会不会武术,或他书中的武术是不是真有其事,其实是个熟题目,许多人都极感兴趣。〈金庸与北大学子趣谈中国文化〉就记载北大学生问:“您的小说中,有许多的武术门派,您是怎麽想像出来的?比如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你会武术吗?可以比试一下吗?”金庸回答:“有些武术门派本来就有,像少林、武当。……当然,一些武术门派是我想像出来的,像降龙十八掌就是我从《易经》中想像出来的”(,王庆环,光明日报)。
  这样的回答,显然仍不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因此就有不少人为之钩奇索隐。如陈墨《金庸小说之武学》多达二十万字,潘国森《武论金庸》亦厚达三百余页,网上的讨论则更多。
  当然,有些练家子对这样的讨论是嗤之以鼻的。因为从武术的角度看,小说中多是武术文艺化的写法,且颇多矛盾和错误,因此:“拿一个矛盾(我可不敢用“错误”这个词)百出的着作,来印证我们自己认为的对错(您有您的想像,我有我的猜测),那无异是在缘木求鱼!”(金庸小说城,讨论区,2005、7、15)
  此说虽有一定道理,但毕竟不是主流,主流意见仍是要对之仔细探究一番的。探讨所得,也不乏有趣的见解,如风中叶〈金庸小说中的武术)就认为:查老在书中所用的太极拳招式,皆为杨或吴家所用的名字,如“揽雀尾”“抱虎归山”等等。又说:
  查老在《飞狐外传》中记,赵半山为南宗高手,而北宗是广平府的太极门。北宗的吕希贤因拒交出太极拳的奥秘给满人,而给叛徒陈禹害死。这一段记载,大抵是根据杨班侯祖师的一段传闻写而成。据说“广平”与“北京”两派,都是班侯祖师所传授的,而“广平派”中的陈秀峰,曾侍班侯祖师入京,见“北京”与“广平”的风格迥然不同,於是便问其师:“何故同出师授,而广平派有刚有柔,北京派一味纯柔?”班侯祖师初笑而不答,後才说道:“京中多贵人,习拳出於好奇玩票,彼旗人体质本与汉人不同,且旗人非汉,你不知道吗?”闻说现今永年县,还传有班侯拳架,和我们一般所见的杨式太极拳截然不同。﹝29thMay,谈文论武(691Reads)﹞
  网上的讨论,大底皆如此类,虽然有趣,也有许多有价值的部分,但胡说处也不少。金庸小说里讲的太极拳,采用的只是杨家的招式名,不是吴氏的。而金庸讲的太极拳两宗,乃是温州与直隶广平。此处则扯上广平与北京。班侯拳架,也只是比杨澄甫所传稍紧凑而已,哪说得上就“截然不同”?杨家班侯、少侯、澄甫三种式子没啥不同,具详澄甫高足董英杰所着《太极拳释义》。可惜论者一知半解,故所谈动辄出错。
  武侠小说,顾名思义,系由“武”与“侠”两个元素构成。这两个元素原本就是独立的,侠是侠,武是武,未必相干。《史记》把〈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分开来叙述,最能表现这个意义。〈游侠列传〉所记录的大侠,如战国四豪:春申君、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固然都不以武技见称;闾里之侠原宪等亦未闻其善武,就是汉代大侠朱家郭解也不娴武术。娴武技的,乃是侠之门客中一部分具击刺能力者。此即为刺客。
  古之侠者如此,降及宋元明,依然没什麽太大改变。像《水浒传》中担任水泊领袖的宋江,虽不能说他没有武艺,可是他武艺稀松,能成为领袖的条件不在其武而在其侠,也就是所谓的“及时雨”,能急人之急、纾人之难。
  清朝侠义公案小说,多写绿林故事,侠与其敌对势力才都拥有武艺,彼此以武争衡,如《三侠五义》之侠,即无不能武者。《三侠》或称《七侠五义》,其後又有《七剑十三侠》之类。但不管是三侠、七侠或十三侠,也都是具武艺的,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传统。
  再加上剑侠小说一派,至晚清而大盛,由《仙侠五花剑》下衍至後来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等等,侠既皆是剑侠,焉能不长於武艺?於是侠与武又更为紧密地结合了。  民国期间,新开一派写江湖的,为从前写绿林故事之嗣响。由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以下,愈写愈具体,遂出现许多江湖门派,如少林、武当。渐渐且形成五大、六大、八大、九大门派的名号,为古来小说所未有。
  又由写江湖绿林之争斗搏杀,而要具体描述这些江湖豪士的武技,於是又衍生了一种技击小说,平江不肖生开其端,郑证因、朱贞木、白羽继其後,如《鹰爪王》《十二金钱镖》《偷拳》等均属此等。《鹰爪主》故事假托於凤尾帮十二连环坞,实际上以当时的鹰爪翻子门等各派武术为蓝本。《偷拳》则是迳以杨露蝉去陈家沟佣身为仆,偷学太极拳的故事为内容,此类写法均对後人有极大的启发。
  武侠小说之真正成形,即在这个时期,凡侠皆武,无武不侠。武术成为小说中极主要的部分;练功、比武、争霸、复仇,成为它的基本内容。
  这种小说类型吸引了许多作者投入,参与写作。但不是每个人都熟悉武术门派或技击方法,因此写法上各有巧妙。有真懂武术或对帮派社会有了解有接触的,倾向实写。不懂的,就虚写。或利用剑侠小说,把侠客写得飞天遁地、出入三界,其武术神乎其神。反正非凡人所能知能见,故可肆其想像。或练剑成丸,飞出白光,杀人於千里之外;或驭剑飞行,上穷碧落下黄泉。要不则开发心理、气势、斗智的写法,一击必杀,迅雷不及掩耳,根本就不必再一招一式地去搏斗。
  廿世纪五十年代以後港台新派武侠作家中,实写者少、虚写者多。原因一是藏拙,二是讨巧。如梁羽生、司马翎、古龙、诸葛青云、卧龙生等人对技击其实都不内行,对江湖帮会也很少具体参与经验。勉强去写武术、谈帮派掌故,既缚手脚又易出错,不如舍去,以想像挥洒之,或避而就搏击之气氛、心理状态去发挥,反而易见精采,并为武侠写作开一新路。
  因此,藏拙之同时也讨了巧。毕竟读者看武侠小说也未必想由其中获得武术技巧、或真实的武术史帮会史知识,小说的故事、人物的恩怨情仇,才是主要吸引他们的部分。故武术部分写得简略,甚或离奇,读者常不以为意。读者中真懂武术者也毕竟是少数,所以小说就是写错了,大抵也没啥关系,很少人会留意到。
  不过,武侠小说做为一种文学类型,武术终究是它类型元素之一,或者是它极重要的部分。武侠小说若无武,或武得不精采,就如同它里面丧失了侠一样,还能称为武侠小说吗?犹如侦探小说若不具体写探案,读者能承认它叫侦探小说吗?一名好侦探,探案的技术必然要甚好;一名大侠,武功也必然要高明,乃是这个文类之基本规定。因此对武术的描写,乃是武侠小说作者绕不开的领域,差别只在於作者如何去写而已。
  例如梁羽生的写法就是半真半假,或把动作的名称诗意化,诸如“燕子穿云林”“丹凤朝阳”等等,予人以充分的想像。这无异是一条捷径。但读者也是糊弄不得的,据说梁羽生就曾弄得很尴尬。因为刚开始写武侠小说时,对武术不大懂但又要吸引读者,只好“知难而上”。有两段写太极剑和判官笔,他根据前辈作家白羽的作品,稍稍改动了几字,抄用过来。谁知给人看出,让懂武术的读者讥议了一番。
  司马翎古龙则是朝搏击之气氛、心理状态去发挥,重在心理、气势、斗智的描写。古龙尤其发展那种一击必杀,快刀斩乱麻的写法。
  相较於上述梁羽生司马翎古龙等人,金庸的写法可谓虚实相生,最具特色。
  一般人读金庸小说,较会注意到而且印象深刻的,如九阴真经、九阳真经、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独孤九剑、吸星大法、乾坤大挪移、一阳指、六脉神剑……等,其实都是虚写。世上无此武功,全凭幻设而生。但它又不像古龙那样,全然蹈虚,只用刀光一闪,或诡异绝伦之身法手法云云带过,仍是写得煞有介事的。有伦有脊、有招有式、有功有法,有时还编了歌诀或心法,达到一种“仿真”的效果。此可谓以虚作实。
  金庸另一种写法,则是实写。这,一般人虽较少注意,却也有不少论者对之特别欣赏。如倪匡论金庸,即曾说:“说《鹿鼎记》不是武侠小说,但却又是武侠小说。试看洪教主的『美人三招』的详细描述,有哪一部武侠小说有这样好的有关『武术』的情节?”指的就是他的实写。  实写,一部份仍是靠想像得来,只是写来一招一式,彷佛实战一般。另一种则是确有所本的。例如《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与周仲英比武一段,周仲英使的“闯少林”,又称甘凤池所传少林拳。金庸就完全是拿着拳谱来照着写,所述招式,均是拳谱上的,此即所谓实写。
  《书剑恩仇录》中实写的还有八卦掌。小说中描述王维扬的游身八卦掌及八卦刀法,基本上也依着相关拳谱来:
  王维扬……掌不离肘,肘不离胸,一掌护身,一掌应敌,右掌往
  左臂一贴,脚下按着先天八卦图式,绕着张召重疾奔,正是他平生绝技“游身八卦掌”。
  此类描写,尤为具体的是《飞狐外传》。此书为金庸作品中最质实者,涉及门派既多,拳法及兵器亦大部分皆有来历,如查拳、弹腿、华拳、燕青拳、地趟拳、韦陀门、八仙剑、太极拳等。如第一章描述:
  徐铮……摆个“对拳”,双足并拢,双手握拳相对,……何思豪见他这姿式是查拳门人和人动手的起手式,……原来“潭、查、花、洪”,向称北拳四大家,指潭腿、查拳、花拳、洪门四派拳术而言,在北方流传极广,任何练拳之人都略知一二,算得是拳术中的入门功夫。何思豪见对手拳法平常,……一招“上步野马分鬃”,向徐铮打了过去,他使的是太极拳。……徐铮不敢怠慢,左脚向後踏出,上身转成坐盘式,右手按、左手撩,一招“後垫步撩掌”出手极是快捷。
  这是讲太极拳跟查拳。接着讲商宝震:
  当下拉开架子,在场中打起拳来,但见他“头趟绳挂一条鞭,二趟十字绕三尖”,使的是十二路潭腿。
  接着写醉拳:
  一套燕青拳奈何不了对方,忽然拳法又变,使出一套“鲁智深醉跌”,但见他如疯如癫,似醉似狂,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罗汉斜卧”“仙人渴盹”,这路拳法似乎是乱打乱踢一般,其实是精彩之极。
  继而又写八卦掌:
  商宝震的“游身八卦掌”一施出,再不停留,脚下每一步都按着先天八卦的图式,转折如意,四梢归一,绕着对方身子急速奔跑,一掌一掌越打越快。那大汉……脚下却也按着先天八卦的图式,方位丝毫不乱。
  然後再说太极拳:
  陈禹……一招“玉女穿梭”,猛向他肩头拍去。赵半山……当下身躯微蹲,一招“云手”,带住他的手腕向右一引。陈禹立足不定,登时全身受制。
  另第六章写六合拳:
  刘鹤真右足踏上一步,右拳劈面向袁紫衣打到,正是六合拳“三环套月”中的第一式。袁紫衣见对方拳到,自食指以至小指,四指握得参差不齐,生出三片棱角,知道这三角拳法用以击打人身穴道,……当下左足斜退一步,还了一招六合拳中的“栽锤”,右手握的也是三角拳。刘鹤真……踏上左步,击出一招“反躬自省”。……袁紫衣无此修为,於是避难趋易,还了一招“摔手穿掌”,右手出的是摔碑手,左手出的是柳叶掌,那也是六合拳中的正宗功夫。  第十五章写华拳:
  “华拳四十八,艺成行天涯。”……右腿半蹲,左腿前伸,右手横掌,左手反钩,正是华拳中出手第一招“出势跨虎西岳传”。张复龙提膝回环亮掌,应以一招“商羊登枝脚独悬”
  後来大慨觉得用比武的写法太麻烦或太老套,乃改用直接练套路的写法,根据拳谱一一写来:
  姬晓峰朗声道:“蔡师伯既要考较我天字派的功夫,弟子便代程师哥练一套,请蔡师伯指点。”……双腿一并,使出晓星当头即走拳,跟着出势跨虎西岳传、金鹏展翅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猴拳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