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如何体现直方图均衡化发展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安徽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经济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带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深切需求,其中,接受优质、公平的教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但是,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水平也势必不同,主要体现在东西部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再加上义务教育自身发展的不均衡,促使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凸显。本文以安徽省为例,就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差距等问题进行阐述。
我国在1986年公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提出,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2006年至2008年,我国分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实现了免费的义务教育。2011年,全国所有省(区、市)都通过了国家的“普九”达标验收。我国在25年的时间里,全面普及了免费义务教育,彻底解决了城乡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但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发展还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象仍然存在,农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下大气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在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上好学”的问题,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解决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统筹城乡,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这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们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
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公平的发展阶段遭遇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教育管理政策、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价值观念以及农村特有的弱势群体等,导致农村学校在社会重视程度、教育资源配置、经费收支等方面都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要解决这些阻碍教育公平发展的现实问题,必须强化政府职责,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加大师资建设,出台重视农村教育的新政策。
通过对义务教育理论的探讨以及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尝试性地从经济、政策、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原因入手,制定以发展农村经济、强化政府责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师资建设、入学机制、弱势群体保护、学校督导评估政策等为途径的基本对策,以期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G522.3【目录】:
摘要3-5Abstract5-9第1章 绪论9-14 1.1 问题的提出9 1.2 研究的背景9-11 1.3 研究的现状11-12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2-13 1.5 研究框架和创新之处13-14第2章 义务教育均衡的相关理论研究14-23 2.1 教育公平的思想及相关理论14-15 2.2 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15-16 2.3 义务教育均衡的相关理论16-19 2.4 莱伊的资源配置思想19-20 2.5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及意义20-23第3章 安徽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23-36 3.1 安徽省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23-29 3.2 安徽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29-33 3.3 安徽省深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33-36第4章 农村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分析36-40 4.1 经济因素——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36 4.2 政策因素——长期以来差异发展政策的影响和教育体制改革滞后36-37 4.3 家庭因素——农村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低37-38 4.4 社会因素——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38-40第5章 国内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及成效40-48 5.1 国外发达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经验40-44 5.2 国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经验44-48第6章 促进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48-55 6.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48 6.2 强化政府责任,构建投入保障机制48-49 6.3 推进标准化建设,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49-50 6.4 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资源共享机制50-51 6.5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农村师资建设51-52 6.6 探索入学招生机制,促进生源均衡52 6.7 建立优先补助机制,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关注52-53 6.8 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营造良好的合力和氛围53-55参考文献55-57致谢5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成玉;蔡定昆;;[J];教育与经济;2009年03期
仲泠然;;[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7期
马寒;;[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张光政;[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刘洁;;[J];新西部;2010年12期
张丽娜;;[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任飏;;[J];北京教育(普教);2010年07期
朱永坤;曲铁华;;[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06期
刘洁;;[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2期
杨东平;陶红;;[J];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雪;;[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李芳;;[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龙舟;;[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吴亚林;雷万鹏;;[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杨玉红;;[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杨玉琼;;[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陈纯槿;王红;;[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吴春霞;;[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朱凤强;;[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刘彦伯;;[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杨秀勇;[N];六盘水日报;2009年
本报特派记者
吕瑞东;[N];吉林日报;2010年
;[N];人民日报;2011年
本报记者 王众鸿;[N];甘肃法制报;2011年
新华网;[N];新乡日报;2009年
杨正林 陈蕾;[N];西藏日报(汉);2011年
裴伟 姜木金;[N];镇江日报;2010年
王剑锋 通讯员
房超平;[N];深圳特区报;2009年
主持人 记者
张辉 赵良英;[N];湖北日报;2011年
记者张策;[N];天津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永坤;[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师东海;[D];吉林大学;2011年
王振存;[D];河南大学;2011年
蒋云芳;[D];西南大学;2012年
李淼;[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郭雅娴;[D];吉林大学;2008年
王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韩雪峰;[D];辽宁大学;2007年
尚伦;[D];西南大学;2008年
林涛;[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彦;[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于丹;[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袁彩哲;[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闫燕;[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杨承丽;[D];山东大学;2010年
李艳霞;[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张冬平;[D];南昌大学;2007年
朱灵娥;[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魏兰兰;[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尹刚;[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能满足广大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实现教育公平、公正,也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双高普九”成果,加快推进“教育强区”创建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对新罗区义务教育现状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就如何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办学差距,推进辖区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现状   新罗区现辖15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小学共127所。其中:城区小学(指“四城一镇”,&即四个街道办事处和西陂镇)共20所,教学班384个,学生数20050人;农村中心小学14所&,完小37所,教学点56所,共有教学班542个,学生数13926人。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共25所。其中:城区初级中学9所,班级数172个,学生数8628人;农村初级中学16所,班级数174个,学生数6739人。城区初中专任教师&498人,小学专任教师675人;农村初中专任教师782人,小学专任教师1172人。   二、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我区义务教育事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受地方财力、管理体制以及城区建设进程加快等方面的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城乡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办学规模不相适应   随着中心城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心城区人口急剧增加,同时受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家长、学生择校心理较严重等等因素影响,导致城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源不断增加,城区现有的办学规模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出现“上学难”的问题。如:近三年来城区小学每年新增学生分别为1536人、420人、1685人,平均每年增加学生数1073人;城区初中生源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导致城区中小学的班生规模都在60至70人之间,超过城区小学班生规模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的标准。2008年小学本新罗区户口流动学生数为4346个,占总学生数13%,中学为1255人,占总学生数8%,且生源基本上都流动到城里就学。而农村中小学则普遍出现“吃不饱”的现状,乡镇的中小学生源普遍由原来的千余人减少到不足500人,特别是中学更加明显,如:2008年江山、万安、苏坂、捷步中学学生分别为197人、139人、140人、131人,农村中小学生源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生源不断减少,每个乡镇的学校数量不断下降,大多数乡镇只保留一所中心小学,不断撤并完小,2001年至今共撤并完小61所,教学点74个,目前多数教学点规模小、实力弱,与城区学校形成强烈反差。   (二)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滞后   与城区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滞后,主要体现在:(1)校舍陈旧,设施简陋。普遍抗震能力差,需进行抗震安全加固的面积大。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设备简陋,硬件资源严重不足,远远不符合寄宿标准,有的学校连寄宿生的基本物品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如:万安中小学,学生宿舍楼一层楼只有一个厕所,一个洗漱间,每间寝室都没有阳台,没有桌椅,由于长年缺修,水电设备严重老化,门窗朽坏。(2)教学设施严重缺乏。实验、电教仪器不完备,多媒体设备缺乏。多数学校计算机配置多年,年久无钱维修,已不能使用,处于瘫痪状态。完小以下学校则基本没有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三)师资水平存在差异   目前,城区学校学科教师配套,专科专任,专业水平普遍较高,教师进修交流机会多于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相对稳定。而农村学校由于城乡经济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教师山区补贴少,无其它收入,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队伍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综合素质等方面与城区学校都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农村学校普遍存在超编、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学科结构不合理现象。以江山、苏坂和万安三个乡镇小学为例,江山乡教师49人,平均年龄41.7岁;苏坂乡教师76人,平均年龄44.7岁;万安镇教师62人,平均年龄42岁。年龄较大的教师大部分是70年代录用的民办教师或补员顶替的教师,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待提高。多数学校在师资配备上学科不配套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专业教师更是严重缺乏。   (四)教育经费缺口较大   城区学校由于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高于农村学校、筹措教育资金渠道较多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办学经费的不足,学校除维持正常运转外,仍有余力投入部分资金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农村学校由于现行的经费投入结构和受城乡经济差别等影响,普遍存在经费短缺,除维持正常运转外,无能力投入资金用于设施设备添置,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财政较困难的乡镇,有限的财政仅能保证教师工资,办公经费、修缮费、水电费等日常开支严重不足,维持基本的运转都相当困难。据了解,有部分边远乡镇中小学的教职工到城里开会的差旅费都不法解决。   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树立均衡发展理念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明确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因此,要不断强化均衡发展的思想,把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实。一是明确工作重点,当前要把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主的教育改革,作为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二是建立健全考核管理机制,将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纳入相关部门及其主要领导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三是建立督导与评估机制,重点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师资力量的配备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等进行督导和评估,有效遏制城乡之间教育差距不断扩大的势头。   (二)加大投入,缩小办学条件差距   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的途径和措施是:一要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建立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经费保障机制。如: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费、教师培训费、校舍基建维修费以及设备购置等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及校舍安全。二要逐步改善公共卫生设施条件。应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办学进程,尽快使农村中小学建设,特别是新老“三室”建设和音体美器材配备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逐步改善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的食宿条件。三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多方筹措教育资金,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四要加大城乡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调整和撤销部分规模过小,生源不足、教育质量较低的中小学薄弱学校,达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深化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深化改革,缩小师资队伍的差距对于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机构编制、人事、教育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根据农村教育目前的实际情况,在招聘录用、职称评聘、调配交流、培养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保证和倾斜,从整体上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农村教育质量。   1、加大政策扶持。通过改革农村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在中、高级岗位职数设置上给予倾斜;逐步提高农村教师津贴标准;建全完善农村名师工程激励机制等,实行有利于农村学校教师稳定的补贴政策,为农村学校教师创造安心教育、服务农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2、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开展骨干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培养、学科带头人培养等加大对一线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整体队伍水平。如:通过增加师资培训经费和免费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师资力量,探索建立网上学科教研室和名师工作室,让农村教师不出门、不花钱就能与城市教师同步提高,使网络教育成为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3、加大改革力度。制定城乡一体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边远山区、规模较小的农村中小学校有一个基本的教师配备标准;改革农村教师考试进城办法,防止大量年轻老师流入城区;改革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促进年轻教师及骨干教师到农村任教;制定和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年纪较大的教师提前退休;逐步改变农村教师普遍超编、年龄老化、知识结构、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四)加大帮扶,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1、实施强校带弱校制度。坚持和完善城乡中小学结对帮扶制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将城区的优秀教师选派到农村的薄弱学校,承担学校管理和教学任务,对口帮扶学校教师进入城区学校,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教学经验,达到提高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2、实施轮岗制度。实行教师和校长在城乡之间的正常性轮岗,积极从政策和机制上促进城市教师下乡轮岗任教,将好的教学方法、办学经验传授到农村薄弱学校,缩小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等差距。如:规定教师评聘中、高级职称时,有在农村任教经历的优先,到农村轮岗的在职教师,轮岗期间一切关系、工资待遇不变,并给予发放一定的补贴等。&   3、实施对口支援制度。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口支援农村薄弱学校中小学校建设,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教育的良好氛围,逐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差别,从而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作者:龙岩市新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吕&仁&安
上一条文章: 下一条文章:
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政府主办 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龙岩市新罗区数字办建设管理
业务电话、传真:&&举报电话:
网站统计:当前位置: >>
>> 正文内容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幸福美好家园梦”栏目导航: |
一心一意办好学校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来源:本站整理&作者:scwsx&日期:<span style="color:#14-1-3 20:25:08
报读四川医护学校,详询王老师183 ,QQ一心一意办好学校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射洪县城西学校迎接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为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射洪县城西学校认真贯彻国发〔2012〕48号《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践行科学发展观,规范办学行为,注重特色发展,致力提高办学质量。日前,接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家组评估验收,获得好评。12月24日,省专家组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牛斌、县府副县长王小容和县教育体育局局长何天明等陪同下,莅临学校评估验收教育均衡发展。专家组视察了学校校舍布局、环境卫生、活动设施、学生宿舍、食堂管理、图书室建设、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以及音体美等器材配置,查阅各种仪器、器材、图书等台帐登记,观看学校道德讲堂、心理咨询室、微机室、教室多媒体等使用以及大课间操的开展情况;听取校长文乃强关于城西学校办学历程、办学理念以及办好人民满意学校、缩短与一流名校的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汇报。专家组对城西学校深刻领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和宗旨、规范办学行为和从教行为、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开齐课程、强化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探索适合每位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关注弱势群体学生、实施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建设平安校园、文明校园、打造培养学生阳光心理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年年上升,从而满足射洪人民对发展优质教育的要求等方面给与了充分肯定。同时对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学校科学管理、建设校园特色文化、提高办学品味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据校长文乃强介绍:城西学校充分认识到教育均衡发展关乎教育公平、关乎教育质量,关乎千家万户家长和学生的切身利益。学校定位清楚,把工作重心落实到办好人民满意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思想和文化素质提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打造办学特色。学校已从逆境中站立潮头,成功创建为县级绿色学校、平安校园、文明单位和市级义务教育示范学校、省级卫生单位,获县素质教育先进集体、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多种荣誉称号。1,学校名称:四川医护学校2,学校地址:成都市双流县黄水镇绍兴街67号;3,四川医护学校招生网:或者/
10-271-221-2211-309-229-229-229-229-226-10
All rights reserved. 成都希望卫校招生办 版权所有招办电话:徐老师;王主任 网址:学校地址:成都市郫县团结大学城(请电话联系我们,成都市各大车站均有校车接送)
客服时间:(6:00-24:00)
(周一至周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纳什均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