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零基础学英语语

中国古人们都是怎样来学习英语的?
你相信光绪皇帝竟然也曾经学习英语吗?你知道原来中国古代的文人商人也有学习英语的潮流吗?是不是十分好奇在信息不通畅、资料缺乏的古代,我们的先人们是如何学习英语的呢?
网易教育讯 (来源:爱思英语网)你相信光绪皇帝竟然也曾经学习英语吗?你知道原来中国古代的文人商人也有学习英语的潮流吗?是不是十分好奇在信息不通畅、资料缺乏的古代,我们的先人们是如何学习英语的呢?皇族:九五之尊“压力山大”清廷的自大与保守,让世人诟病不已。但在大清国二百多年的基业中,有2.5位皇帝曾大胆地张开双臂拥抱欧罗巴文化。前者是一手缔造“康乾盛世”的康熙皇帝,其次是在积贫积弱的国运中试图通过“戊戌变法”来扭转时局的光绪皇帝,剩下的半个皇帝就是“亡国之君”宣统了。康熙在与俄国进行《尼布楚条约》的谈判中,逐渐意识到精通俄语与拉丁语人才的重要性。回京后,于1708年设立“内阁俄罗斯文馆”,让八旗子弟“专习俄罗斯文字,以备翻译”。到雍正年间,又从四译馆中分出“西洋馆”,“招满洲青年专修拉丁文”,以《华夷译语·拉氐诺话》作为教材。《华夷译语》本是洪武年间官方编纂的一部蒙汉对译辞书,后来逐步扩充收录语种,成为中国近代早期的外文译汉文的官方辞书。可笑的是,《华夷译语》沿袭了历史上汉译佛经的体例——外文词条都是以汉文注音,如“Don't answer at random”注音为“洞脱,唵五史为,阿脱,而蓝道姆”,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了。两个世纪后,康熙的八世孙光绪皇帝就聪明多了。极具维新思想的光绪英语(课程)学习热情很高,每日清晨四点就开始上课,在阅读和写作方面都表现出相当的悟性,但口语却糟糕至极。他计划用英语做新年献词,并致函各国公使。无奈,公使们不给面子,纷纷婉言谢绝。虽然不得已身为“傀儡”,但这位思想开明又颇具叛逆精神的青年单单是敢于以身作则、带头学英语的胆识就值得人们称赞。他以九五之尊带头学习“呕哑嘲哳难为听”的“蛮语”,提高了英语在宫中的地位,紫禁城内很快掀起了学英语的时尚,就连慈禧老佛爷最后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1917年6月,张勋率领五千辫子兵在北京拥护溥仪复辟。虽然复辟闹剧很快消停了下去,但是小皇帝的教育问题却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李鸿章之子李经迈适时向小朝廷推荐苏格兰人庄士敦担任帝师,教授溥仪英语。溥仪对英语学习抱有极大的兴趣,第一年主要学习英文单词和一些浅显的口语对话,用的课本是《英文法程》;随后开始读《伊索寓言》、《金河王》、《爱丽丝漫游记》以及许多英文的短篇故事和西洋历史、地理;庄士敦还会把日常用语、童话、成语故事和很多儒家经典名言翻译成英文,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溥仪的英语水平进步很快,最后能用英语翻译《四书五经》,庄士敦相当满意。幼年时的英文学习,给溥仪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基础。1945年东京审判时,溥仪面对法官的英文质询,对答如流,不需要戴同声传译的耳机。学校:中西并进“寄托”美国康熙皇帝设立的四译馆和俄罗斯文馆最终成了“摆设”。到了晚清,在外交场合,清政府不得不雇用外国人担任翻译。这些外国人往往是各国使节的翻译,也可能是在华的传教士,但有一点共性是,他们在谈判过程中总是使用各种伎俩为本国谋利益。迫于这种情况,清廷在奕䜣等人的奏请下,率先在京沪穗三地设立了同文馆,致力于培养精通外语(课程)的高级人才。除此之外,各地的水师、船政、铁道等学堂也纷纷开展外语教学。京师同文馆于1861年首先设立英文馆。在英语教学上,直接移植当时正在欧洲盛行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即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中英文互译练习来学习和掌握英语。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浅解辞句、练习句法、翻译条子”,到了高年级,课程则扩大为“翻译选编、翻译公文、练习译文”等内容。同时,学生还得不断地翻译西方书籍,成绩显著者可以得到不菲的奖励。并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后,这种英文学习法仍没有多大改观。茅盾先生曾回忆他在北京大学预科求学时的经历:“那时候学英语,不像现在从发音规则学起、循序渐进,我们认、读、写英文字像认、读、写汉文方块字一样,先生硬教,学生硬记,天天默写单词,天天背课文……”不久后,北京大学的老冤家——清华学堂从游美肄业馆中脱胎了。作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必须保证毕业生直接升入美国大学后,能够顺利地适应在美生活和学习,因此,这里的英文教学直接采用美国模式,学校实行严格的考试和淘汰制,定期举行期考、月考,每日都有口试,口试成绩也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如果学生国学不及格,西学及格,仍然可以毕业;如果西学没有及格,国学即使分数再高也毕不了业。同时,清华学堂还非常注重英语氛围的营造,校园内的演讲会、辩论会、戏剧、演出等大多数都是用英文进行,各类告示与刊物也全用英文书写,甚至在校医院看病、唱校歌都得使用英语。在这种沁润似的英语教学法培养下,清华园先后走出了“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和“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在官办学堂如火如荼地培养新式人才之时,教会学校也在中国各地悄然生长。作为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大型西式学校,马礼逊学校对中国传统私塾教育持批判态度,校长布朗自诩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训练整个人,包括德、智、体”,因而马礼逊学校的英语教学注重系统性和计划性,并能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法。在教学上,学校反对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学,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做到“不须远征,而自能使学生明白了解”。表现优秀的学生,更有机会赴美留学(课程),中国留学的先驱、耶鲁大学毕业生容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官员:“佶屈聱牙” 汉字注音“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是中国维新思想的先驱。他很早就意识到中国在科技上的落后,为此,他注意“采访夷情”,派人专门收集澳门出版的外国人办的报纸书刊,并把出身低下却懂英文的人招入钦差行辕,进行被当时顽固派认为是大逆不道的翻译工作。为了获得关于西方的第一手资料,55岁时,林则徐开始自学英语。怎奈当年没有音标,林则徐学习只能靠死记硬背。一年十二个月的名称、常用的专有名词、英文数词、各种外币单位及英美等国驻粤官员的姓名都在林则徐的背诵范围内,但佶屈聱牙的英语发音着实让林则徐为难了一番,为了便于记忆,他利用汉字给英文单词注音,比如在China的后边注上“柴诺”,doctor后注“诺克拓”,trade注“吐烈”。到了晚清,皇权已被架空,国家权力牢牢地掌握在汉族地主阶层的手中。虽然李鸿章丧权辱国,但他仍然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李鸿章是著名外交家,他不会外语,却深谙“临时抱佛脚”之道:每每出使之前,都会找翻译学几句寒暄语,现学现卖,倒也应酬得来。有一次出使沙俄之前,李鸿章又请来翻译,想重操故技。怎奈俄汉发音差异巨大,李鸿章怎么也记不住。最后,索性直接在随身携带的扇子上,用汉语记录了俄语发音:“请坐——杀鸡切细”(Садитесь),“谢谢——四包锡箔”(Спасибо),“再见——大四位达理也”(До свидания)”等等。虽说方法不考究,但沟通效果却不差。二战后的雅尔塔会议上,丘吉尔也用现学的俄语向斯大林打招呼,结果斯大林听了之后毫无反应,倒是苏方的翻译打破僵局,询问丘吉尔:“首相阁下,您说的英语,怎么我一句也听不懂呢?”曾国藩的次子曾纪泽就将这种用汉语注音学习法发扬至极。《翁文恭公日记》记载:“诣总理衙门,群公皆集。未初,各国来拜年。余避西席,遥望中席,约有廿余人,曾侯与作夷语,啁啾不已。”毕竟不是正规的教育,虽然此时的曾纪泽可以“啁啾不已”,但是真正的美国人说他的英语确实“流利但不合文法”。文人:口诵笔译终成“温拿”对于沪上小姐张爱玲来说,提高英文的好方法就是不断地把自己的习作由中文译成英文,再由英文译成中文,并尽量避免重复的词句。反反复复,英语水平就会大有提高。张爱玲在港大的求学岁月里,将这种翻译学习法发挥到了淋漓尽致。为了让英文写得地道纯熟,她狠狠心三年没用中文写东西,甚至通信用的也是英文。留过洋的姑姑对她的英文功底很是佩服,说她,“无论是什么英文书,她能拿起来就看,即使是译本物理或是化学书。”三年工夫没有白费,看来,正应了张爱玲在《十八春》里说的那句话——“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商人:英汉夹杂“洋泾浜”语当中国人在地球的一端摇头晃脑地背诵着“How do you do”时,地球的另一端,美国人早已用“Long time no see”相互寒暄。昔日的古典雅言正在逐渐淡出美国人的口语,Chinglish竟成了一时的风尚。其实,这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英语,最早可以上溯到中国商人的口齿间。自《五口通商章程》签订后,中国东部沿海及长江沿线各港口陆续开放。一时间,外商云集,仅上海一地,刚刚开埠一个月,就有11家洋行,1847年增至39家,1854年激增至120多家。贸易量的不断攀升,让中国各地的商贩们趋之若鹜。然而,由于精通商贸英语的外事人才紧缺,也为了能顺利跻身上流社会,商人们不得不硬着头皮自己学起了英语。在与外商交谈时,连估带猜、中英夹杂,再融入些上海口音,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混合语。因为当时上海的商业机构多聚集在英法租借的界河洋泾浜的两岸,于是人们把这种“四不像”似的语言称为“洋泾浜英语”。当然,“洋泾浜英语”并非上海特有,在广州、澳门、哈尔滨、台湾等地也出现了汉语与当地通行外语相结合的洋泾浜语。1949年之后,中国各地相继解放。在上海,洋泾浜英语也丧失生存土壤,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不要以为“洋泾浜英语”就此绝种,你早上吃的“吐司”(toast)、喝点“咖啡”(coffee)、抽的“雪茄”(cigar)、坐的“的士”(taxi)、穿的“派克大衣”(parka)都是“洋泾浜”。当然,你很快还会在英语中见到dama(大妈)与tuhao(土豪)。相关图集&&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上世纪20年代,中国教育界出现了学习西方教育的热潮。翻译西文、向西方学习之势蔚然成风,英语教学开始初具规模。
http://img3./photo/-17/600x450_A1CJB08A3Q0N0029.jpg
http://img3./photo/-17/t_A1CJB08A3Q0N0029.jpg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在最早期的教学机构里,就已经出现后来被称为“浸入式”的教学方法:部分教会学校全英语授课,学生从穿衣打扮到言行举止全部模仿西方。
http://img3./photo/-17/600x450_A1CJARI53Q0N0029.jpg
http://img2./photo/-17/t_A1CJARI53Q0N0029.jpg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担任慈溪太后翻译的裕德龄郡主,还担当了光绪皇帝的英语老师。
http://img3./photo/-17/600x450_A1CJB1J43Q0N0029.jpg
http://img2./photo/-17/t_A1CJB1J43Q0N0029.jpg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光绪的记忆力很强,进步很快,时间不长,即能阅读普通教科书中的短篇故事,且能默写英文字母及长句。他书写的英文非常秀艳,临摹古体与装饰品英文字母,尤为妙不可言。唯一感到不足的是他的发音还不甚清晰、准确。
http://img5./photo/-17/600x450_A1CJASIH3Q0N0029.jpg
http://img6./photo/-17/t_A1CJASIH3Q0N0029.jpg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济南二十三中教师范际美用学校的闭路电视给7个班学生上英语课。
http://img3./photo/-17/600x450_A1CJAR3E3Q0N0029.jpg
http://img3./photo/-17/t_A1CJAR3E3Q0N0029.jpg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以后,英语在中国国内大中专院校越来越得到重视。图为担任南京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教师的澳大利亚专家雷·珍妮在给一年级同学上课。
http://img3./photo/-17/600x450_A1CJAQ2N3Q0N0029.jpg
http://img5./photo/-17/t_A1CJAQ2N3Q0N0029.jpg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内一些大中城市的商场酒店等窗口单位开始重视员工的英语学习。图为武汉市工艺美术服务部从1978年11月起举办业余英语学习班,营业员们在课上学习简单英语会话,迎接外宾。
http://img6./photo/-17/600x450_A1CJAUPS3Q0N0029.jpg
http://img3./photo/-17/t_A1CJAUPS3Q0N0029.jpg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上世纪80年代初,电视机开始进入中国家庭,男女老少纷纷通过电视这个新途径学习英语。图为1982年初,中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FOLLOW ME)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一开播便红遍全国。
http://img3./photo/-17/600x450_A1CJB1TQ3Q0N0029.jpg
http://img3./photo/-17/t_A1CJB1TQ3Q0N0029.jpg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1982年,主持人凯瑟琳(右)和胡仲文在《跟我学》一次节目的录制现场
http://img2./photo/-17/600x450_A1CJB2UR3Q0N0029.jpg
http://img3./photo/-17/t_A1CJB2UR3Q0N0029.jpg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1984年,上海高校的研究生在联谊活动上的“英语角”用英语热烈交谈。新华社发
http://img4./photo/-17/600x450_A1CJB3E03Q0N0029.jpg
http://img5./photo/-17/t_A1CJB3E03Q0N0029.jpg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英语热不断升温,在很多城市的公园、广场、校园出现了人们自发的“英语角”。图为参加“西安英语世界”活动的年轻人练习会话。“西安英语世界”是陕西外语进修学院于1985年在市区兴庆公园开办的,每周日都有数百人参加。
http://img3./photo/-17/600x450_A1CJB9.jpg
http://img3./photo/-17/t_A1CJB9.jpg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一些参加国际比赛的中国运动员把学习英语作为一项重要的“训练”。图为1993年,中国长跑名将王军霞利用业余时间在学习英语。
http://img3./photo/-17/600x450_A1CJAVKM3Q0N0029.jpg
http://img5./photo/-17/t_A1CJAVKM3Q0N0029.jpg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始申办北京奥运会,全国又一次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图为日,刚下早班的北京19路公共汽车司售人员在汽车里学习英语。当年,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在全系统内开展“学习百句英语,为申办奥运做贡献”活动。
http://img4./photo/-17/600x450_A1CJANUR3Q0N0029.jpg
http://img2./photo/-17/t_A1CJANUR3Q0N0029.jpg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出国热、考研热、四六级考试不断升温,从上世纪90年代起,英语培训便成为一个新兴产业迅速扩张。图为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上世纪90年代在自己开办的英语班上给学生讲课。
http://img5./photo/-17/600x450_A1CJANB83Q0N0029.jpg
http://img6./photo/-17/t_A1CJANB83Q0N0029.jpg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进入21世纪,人们对英语学习的实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满足于“应试英语”、“聋哑英语”。一些突破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开始火爆。图为日,天津市人民体育馆内,几千名学生和家长共同感受李阳带来的“疯狂英语”。
http://img6./photo/-17/600x450_A1CJAPG73Q0N0029.jpg
http://img3./photo/-17/t_A1CJAPG73Q0N0029.jpg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英语从娃娃抓起”,“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国内众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各类兴趣班、特长班时,总是把学英语排在首位。图为日,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街道的孩子在学习有关奥林匹克的英语词汇。
http://img3./photo/-17/600x450_A1CJAMJL3Q0N0029.jpg
http://img4./photo/-17/t_A1CJAMJL3Q0N0029.jpg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学英语点燃了一些普通人学习的激情,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人生。50岁的赵福顺是黑龙江工程学院的一名保安,他自学英语30年,工作之余帮助大学生练习口语,成为大学生眼中的英语明星。图为日,赵福顺展示他30年来保存的英文字典。
http://img3./photo/-17/600x450_A1CJAOOG3Q0N0029.jpg
http://img3./photo/-17/t_A1CJAOOG3Q0N0029.jpg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学习英语在中国已成为一项全民运动,英语培训更是竞争激烈的产业,从针对少儿到针对成年人的英语培训大战持续升温。图为日,“第六届北京市民外语游园会”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幕,近60家外语培训机构到此宣传促销。
http://img2./photo/-17/600x450_A1CJATBQ3Q0N0029.jpg
http://img3./photo/-17/t_A1CJATBQ3Q0N0029.jpg
中国人英语学习变迁史
当“英语拟退出高考,小学一二年纪不开英语课”的规定下发,经历过“全民英语热”时代的人在唏嘘的同时,也在担忧:在如今越来越与国际接轨的当下,英语已经成为就业、出国的敲门砖,尽管能从制度上减轻英语在学业上的分量,但真的能够忽视其国际化的存在地位吗?
http://img5./photo/-17/600x450_A1CJAU0B3Q0N0029.jpg
http://img5./photo/-17/t_A1CJAU0B3Q0N0029.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怎么学习英文——英国人教你如何学习英文
怎么学习英文——英国人教你如何学习英文
作者:james
在我小的时候,语言课是我最讨厌的,成绩也是最差。当时我跟其他理科学生一样,认为必修的法语课考试及格就好了。英文是我的母语,也是世界通用语
言,何必要学其他的语言?。直到我大学毕业后到世界各地旅游时才意识到是以前学习方法不对引起我对语言学的厌倦,阻碍了我的学习。我在中国和南美旅行时发
现了学习语言的吸引力和魅力。我从此变成了语言迷,无论工作多么的辛苦都要每天学到一点。我的中文学了两年多,也可以用法语,西班牙语和波兰语交流。这翻
天覆地的变化有一个简单的原因:学习方法。这五年的语言自学探险中,我摸索着许多语言学习方法和窍门,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希望对学习英文的朋友有帮助。
你的脑袋有天赋,不过背字典不算在其中!
你的脑袋是一个神奇绝妙的机器。它能用来自你的眼睛的数据和复杂的物理公式盘算一个扔球的移动方向,速度和动力并控制你的手抓住它。他能明白另外一个人的
心情并且预测他的计划。它能记住几千人的面孔长相并半秒之间把它认出来。不过,有时候它把相当容易的事情居然做不出来:做(对计算器来说)简单的算术。记
住几个英语单词。这意味着你的脑袋有着很特别的天赋。它像某些自闭症的孩子一样:这些孩子经常有惊人的天赋,如算术、下棋、绝妙记忆,不过他们的交流能力
虚弱或者语言有障碍,在正常的教育环境中名落孙山。教育这些孩子需要理解他们才能帮他们发掘他们的潜力。你的脑袋也一样,需要理解它才能让它发表他的潜
我们已经说了,记住名单不算是你的脑袋的一个优点,不过全球语言教育常常应用“背字典”填鸭式教育,如下:
请记住以下英语单词:
Family (名)- 家人
Dog (名) - 狗
To let (动) - 让,允许
To keep (动)- 养(宠物),关在(某地方)
Indoors (形)- 室内
Cruel (形) - 残酷
All day (形) - 长天
你觉得看了这个名单几遍就能明天记得吗?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的脸几次,你能第二天认出它吗?一个人的脸比几个单词要复杂得多,不过也是容易记得多。难道信息越多,越容易记?
我们的脑袋不像电脑数据库,可以把数据一行一行得输入进去。它比较像一个蜘蛛网,要紧的不是信息,而是信息之间的链接。添加的链接越多,记忆网越扎实,记忆越形象。记住以上名单是很难的,因为只有脆弱的链接,很容易碎开。现在请看以下句子:
My family doesn't let me keep a dog because keeping it indoors all
day is cruel. - 我家人不让我养狗,因为把它整天关在家里很惨。
朗读一下几遍,确定你完全理解他的意思。他包括了以上名单所有词汇,也加入了一些语法和其他单词,不过这个版本容易记,因为不仅每个词是相连在一起,而且
整个结构也是相连在一起。可能你会觉得关在家里的狗很可怜,这样它又跟你的情感相连在一起。这个版本不仅容易记,而且记忆会扎实多了。
如果这个句子来自你最爱的好莱坞电影,那就更好,这样有声音,有视频,有故事情节都在你的记忆中链接在一起,那样肯定是永远忘不了这些词汇!学词汇的时候,总要在句子中学。学句子,总要在故事中学的。选择感动你的资料,选择丰富多彩的资料。
坚持,不过不要虐待自己
有一种说法,就是中国人最能耐苦。这肯定是优点,不必要地受苦不利于学习效率。学一门语言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做完的事情,需要用意志力长期坚持下去。不过,
许多人把“坚持到底”理解为“悬梁刺股”,这可大错特错。学习语言应该是享受而不是受苦!自虐地逼自己背字典不仅不利于你的心理健康,而且阻碍你的学习效
率:科学研究说明,愉快心情中形成的记忆会比无聊心情中形成的记忆持久得多。找时间来给自己创建一个舒服的学习环境,听音乐(最好是英文的!),只学习有
兴趣的东西。要让学习永远新鲜,经常改变学习的资料和方法。当你觉得无聊的时候,休息一会,改变学习方式。最重要是注意以下原则:
频率高而不是时间长
我们已经知道无聊的学习是没有效率的。无聊是我们脑袋的自然反应,它的功能就是压迫没有用的记忆。学习时间长了,脑袋会开始积极的压迫你刚刚辛辛苦苦学会
的词汇记忆!所以,每天学习20分钟比周末学习140分钟要好几倍。想办法在你的一天的工作或是学习中偷出几分钟来学习。带个小本子记英文句子,乘电梯拿
出看看。带mp3,上面装了英文对话或者故事,去健身房锻炼时听。放英文电视剧到你的手机上,在车上掏出来看。这样做不仅是排除无聊和让学习环境多彩多
变,也有更重要的原因:
学习语言最大的绝密
你的脑袋里面的记忆网链接需要维修,这个叫温习、复习。机器,比如车、家电等越老,需要维修越频繁。神奇的是,你的脑袋恰恰相反。科学研究说明,每次当你
温习的时候,你的记忆中的链接变得越强壮,记忆越扎实。比如,你刚刚学会的句子有可能两个小时后就忘记了。如果你一个小时后温习的话,明天就能记得。明天
又温习的话,要一周多才忘掉。既一周之内又当月内温习就能记清楚半年。半年后温习就能记住一辈子。温习很快:只要在几秒钟中看一遍,朗读一下,自己造一两
句就可以了:一辈子积累起来只要花5分钟。不过温习时间安排是关键的。如果现在就花20分钟重复得学习它,才一周后很有可能是记不得。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
感受:及时温习,词汇、句子就能自己轻易涌出来,这种感觉很舒服。温习太晚的感觉就大相径庭:把单词从脑袋中拔出来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感觉很吃力。如果
你以前觉得复习很困难,可能只是温习太晚而已。
那,怎么才能安排好温习呢?怎么定温习频率?有一些电脑软件能帮你做,不过我觉得它们目前还太繁琐操作,而且会去掉很多学习需要的色彩。自己定一个简单的
系统就好。比如,如果你把新学到的英文句子记在一个本子里并标上日期。每天睡觉之前,记得温习当天学会的句子。过了一周,可以再重新温习一遍。一个月和六
个月之后再次温习一遍。我自己最喜欢听对话,我把学过的对话mp3都存在按日期排序的文件夹,每周把一周前、一个月前、六个月前的对话加载到我的手机上,
在跑步或者坐车的时候听。
我说的一天、一周、一个月、六个月是我自己的习惯。高难度的资料需要温习频率高一点,难度低的就不用学那么多。每个人不一样,你需要自己调节温习时间。如果觉得温习困难,要调短时间,而温习太容易的要调长。要记得不能让温习变得无聊,这里有些窍门:
被动和主动学习
被动语言技术是能读、能听。主动的是能说、能写。传统语言教学把两者分清楚而我认为他们息息相关。可能通过例子能理解得更清楚。Bow这个英语单词有两个
读音、两个意思。Bow(跟cow押韵)的意思是鞠躬而Bow(跟grow押韵)的意思是弓。当一个阅读能力强而写能力差的学生看到一个句子“He
took a bow”,他
不一定理解准确。意思到底是“他鞠躬了”还是“他拿了一张弓”?写能力强的(和英语母语的)会知道怎么把bow用的准确:“Take a
bow” 是固定搭配,意思十有八九是鞠躬。所以提高主动技术等于提高被动技术。
用主动技术会让我们挥发我们的创造力,避免无聊,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所以,学习被动技术时,要融入主动联系。当你每次温习学过的句子,要自己造出相关的
句子。用学过的句子、代替几个单词,使它可以应用到你今天要接触的事情。如果你的老板最近太紧密的监督你的工作和让你加班,你可以用我们讨论过的句子造
“My boss doesn’t let me organize my own work”或者“He is keeping me at
the office all evening”。造轻松幽默的句子。说过就记得,做过就懂得,只看不用很容易忘记。
被动学习要融入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最好是有被动学习的支持。因为主动比被动难,一下子把一个词汇从不知不觉的状态变成了如指掌很难,很容易理解错意思,或
者很快忘记。所以,我建议大家学新句子时,先学读和听,后来温习的时候越来越强调说和写。我学习波兰语的时候,我也天天用它跟旁边的人说话,不过,我发现
了,虽然常用的词语很快变得熟练,但是不常用的词语还是说不出来。虽然我定期做被动温习这些词语,但是要应用的时候经常记不得或是说错了(波兰语的发音比
中英文复杂得多,而且单词经常很长)。所以我开始了用一个新的主动温习计划。每天早上起来我会做我的被动温习,几个句子。那天之中我会积极的找机会用到相
似的句子(如以上例子)。用上了的句子,晚上就会在他旁边打个勾。没打勾的句子,加到了第二天要温习的单词。这个计划很有效率,我6周后离开波兰的时候能
流利的用到我所有学过的句子模式。就算你没机会跟旁边的人说英语,你也可以用这招。你在一天的学习或是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寻找用英文句子的机会。如果情
况不允许你说出来,想出来也可以,也可以找机会把造句写下来。做到这点,已经是温习最高境界了。不过,知道怎么温习,不知道怎么学习怎么行?
高强度和耐力学习:“精”和“泛”
运动员培训时会有高强度训练和耐力训练。语言学习也不例外。经常学生会选择两种其中的一个,忽略二者。比如,我曾认识了一个美国人想学习西班牙语。她听说
过有语言环境可以学得很快,所以他辞职了,去哥斯达黎加住三个月。他去之前,一句外语都不会。回来时,虽然她在这三个月中玩的超级开心,还是一句话都不
会。语言听多了不一定就会了!需要扎实的基础才能享受语言环境的优势。她选择了耐力训练而忽略了强度学习,结果可想而知。我也认识了许多中国朋友辛辛苦苦
念了十年书也一句英语都说不出:他们选择了(或无可奈何)做高强度而忽略了耐力训练。阅读在语言学中分泛读和精读,这个概念也可以用到听说和写。两者必有
平衡。你可以先做“精”学习一段时间,觉得累的时候可以换“泛”学习。主要的是自己清楚你在做哪一种。
“精”学习的特点:为了懂得每一个字,经常查字典,安排定期温习,把资料变成你个人语言知识宝藏中的一部分。目的是提高词汇,学新的句子模式,提高你说写的准确度。
“泛”要懂70%-80%左右,不用字典,不温习。如轻松口语交流,听英文音乐,写英文email给朋友,看书或英文新闻。目的是把你已经学过的东西变得更熟练,锻炼你的沟通或理解能力。
我喜欢看西班牙语电影,它们又多又好看。我既用他们学“精”又用他们学“泛”
。学“泛”时,我喜欢放西班牙语字幕,这样我可以懂得大部分对话。放英文字幕太容易。不放字母太难,懂得的不到50%,明白的太少。如果懂得
70%-80%会有挑战,不太难,也不太容易,学习效率最高。
“精”时,我一开始会放西班牙字幕的,不过当每一句话说完我都会暂停播放,用字典查出不认识的词汇,模仿电影里面的人说话。电影的第一场放完了,我回到开
头,去掉字幕,重新播放几次,确定可以听懂每一句话。为了保证不忘记学过的词汇,我也安排定期温习。这个练习可以迅速提高听说能力。
就算能保持学习心情愉快,长期坚持需要纪律。为了加强你的信心和成就感,我建议大家定义明确的目标。比如,把词汇从两千词汇提高到三千、学会欣赏无中文字
幕的《老友记》(一步在国外很流行的电视剧),听懂每集五个笑话、考上某某资格证、学会跟国外朋友用英语能聊天10分钟等。那样,你可以清楚的感觉到进
步,这也会激励你对学习的热情,让你的外语水平节节高升,走上精彩的多语世界!
我的中文只学了两年多,写得不好的地方请诸位见谅。祝大家学习愉快,天天向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学习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