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垃圾新浪微博注册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14人关注)
&(733人关注)
&(7人关注)
&(3人关注)
&(12人关注)新浪微博舉報 垃圾廣告最多
  昨日(4日),首都互聯網協會舉行評議會。新浪微博公約體係上線一年來,微博管理中心共接到用戶舉報超過1500萬次,其中處理騷擾用戶的垃圾廣告最多,達到1200多萬次,淫穢色情危害信息100多萬次,處理用戶糾紛及不實信息200萬次,超過20萬用戶被扣除信用積分。
  據介紹,新浪微博公約體係是中國內地首個微博社區公約,明確了微博用戶權利、用戶行為規范及社區管理機制,並建立了公開透明的違規處理機制,以凈化網絡環境。
  據悉,自2012年8月起,新浪微博對違規行為的舉報受理率始終維持在95%以上,其中對“不實信息”的舉報量已從上線時的日均4000條下降到日均500條,有效遏制了造謠傳謠的不良行為。
  為更好地保護公民個人隱私權等合法權益,今年6月27日起,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集中部署清理涉及公民個人隱私權和名譽權的相關信息。(記者 金可)
】【】【】崔永元微博晒图骂中国农大学生“垃圾”|崔永元|中国农业大学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崔永元微博晒图骂中国农大学生“垃圾”
  小崔摊上大事了,微博挂骂中国农大学生是垃圾惹众怒,大批网友组团要求崔永元向农大学子道歉,话题“崔永元请向农大学子道歉”已经成为微博热搜词。
  从25日21:50开始至26日12:35,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以“说脏话”为由在微博上挂出数十幅微博认证学校为中国农业大学的网友微博主页截图,并声称被挂出截图的网友为“垃圾”,让“农大回收”。
  27日凌晨2点02分起,又开始发截图,并配有“搜了半天,农大垃圾见少,就凑了别处垃圾,一起挂”、“垃圾质量越来越低。农大的少了”、“新到的恶心,挂上”等字样,从截屏图来看,被“挂”者不仅仅是中国农大的。
  此次事件起源于崔永元24日在微博上发表的一条关于转基因的信息,引起了一名微博认证为中国农大学生的网友“singtolife”的不满,并通过私信对崔发表了出格言论。25日,“singtolife”在微博上向崔表示道歉,并获得了谅解。
  随后,另一名微博认证为中国农大学生的网友“千岛呀千岛酱”针对上述事件在崔的微博下留言,批评崔“让对方(singtolife)备受骚扰之后道歉”的 行为“恶心”。接着,崔在其微博置顶位置发布了“千岛呀千岛酱”微博中部分出格言论的截图。此举一出,立刻引发了大批微博认证为中国农大学生的网友在崔永 元的微博留言,批评崔“侵犯了学生的隐私”,并要求其道歉。其中,部分用语较为偏激。
  26日上午10点46分,中国农业大学微博协会发表题为《面对网络暴力,我们该怎么做》一文,称崔永元的行为“曝光隐私”,“造成了较恶劣的影响”,并号召农大学生“不要理会”、“拒绝网络暴力”。
  崔永元26日曾表示,此次微博“挂骂”行为是由于自己受到了部分学生言语上的侮辱,并非针对所有农大学生。“我是一名老师,教育孩子是我的职业。”崔说,“如果再有类似的学生,我还会继续挂。”
  崔永元与中国农大的恩怨情仇
  曾与校长掐架
  日,中国农大校长柯炳生在中国农业发展论坛上总结了关于转基因的“柯五条”,指责崔永元的纪录片站不住脚。16日,崔永元在微博发表了 一篇题为《和柯炳生聊聊》的长微博,他说柯炳生抨击自己的纪录片,是对自己职业很大的侮辱。崔永元要求“我们可以当着他们(指农大学生)的面辩论一次”。
  这样不温不火的掐架一直没断过。直到今年11月6日,柯炳生在农业大学做报告,讲到转基因时重提了经典的“柯五句”。11月8日凌晨3点左右,崔永元转发农大记录柯炳生报告的微博,并称“每次听柯炳生讲都是小儿科”。
  又与学生掐架
  崔永元一贯爱调侃中国农大校长柯炳生,但明明是讨论转基因这种科学话题,这一次怎么发展到曝光辱骂农大学生呢?这事的导火索,是一位果壳名人。
  11月2日,崔永元在微博置顶了一条人肉信息,被人肉者是果壳科普作者@飞雪之灵,他看转基因的立场与崔永元完全对立。
  在随后长达半月的时间里,崔永元几乎每天都会转发“撕”果壳的微博。其中,还不忘捎带上对农大的调侃。一些激愤的农大学生在评论中骂起了崔永元。这成为“挂”学生的催化剂。
  综合《北京青年报》等
(收录2553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57名专家为您服务)
三步报志愿
3166人已测试
316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论微博垃圾的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以新浪微博平台为例
【摘要】微博作为web2.0时代具有巨大颠覆性的新媒体形式,以其开放性、便捷性、即时性与极强的互动性在全世界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然而微博崛起之后也出现了诸如谣言广布、垃圾泛滥等一些问题。对于微博这个社会给予广泛关注的平台来讲,如果想要获得更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要合理规划自身的商业化步伐,并将微博反垃圾作为一项常规任务进行下去。
【关键词】微博;微博营销;spam;僵尸粉
&微博以其简短的内容、迅捷的传输速度以及极强的互动性使我们可以原汁原味地了解到其他人的生活,感受到我们的社会,同时又能表达自我、参与到公共事件之中,使我们进入了一个“直播时代”,微博不仅仅能反映当下社会,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社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截至2013年3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增长到5.36&亿,平均每日活跃用户截至今年6月底已达5400万,微博已成为众多人的生活方式。然而微博崛起之后也出现了诸如谣言广布、垃圾泛滥等一些问题。日,首都互联网协会举办的评议会上透露,新浪微博公约体系上线一年来,微博管理中心共接到用户举报超过1500万次,其中处理骚扰用户的垃圾广告最多,达到了1200多万次[1],微博垃圾数量之巨可见一斑。
一、微博垃圾的表现形式
垃圾信息。垃圾信息是典型的微博垃圾,微博垃圾信息是指包含广告信息,用户被动接受的评论、私信、“@”以及一些不请自来的应用通知等。
广告用户。广告用户一般是营销人员批量注册、用软件批量操控来进行广告推送的僵尸ID,这是相当一部分微博垃圾的来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用户获得的含有加粉广告的粉丝,其账户甚至连头像都包含广告信息,因此在这里也将其列为微博垃圾的一种。&
二、微博垃圾泛滥的成因
(一)微博热催生微博营销。2009年8月,新浪微博上线,网易、腾讯等公司紧随其后,微博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网民中微博使用率达到了&56.0%。[2]而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谭光柱分析,同时微博与网络购物的用户达&1.67&亿,即网络购物的用户中,70%的用户同时使用微博。[3]微博用户与网络购物用户的重复度如此之高,这就成为了微博营销兴起的一个重要条件。仅仅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就有这样一些营销团队:新浪微博官方微博任务平台“微任务”、涵盖新浪微博平台的“微博易”、“微启创”、“微易互通”、“微推推”等一些第三方微博营销平台,以及微博营销团队或个人所进行的微博营销。单以最知名的一个营销平台“微博易”来看,截止到2012年10月,可以参与广告任务的新浪微博主数量为60000,累计粉丝72亿(不排除重复粉丝,其首页的更新数据显示新浪微博微博主80000,不排重累计覆盖粉丝75亿,统计时间不详),合作客户包括淘宝、天猫、当当、京东、中小企业、公关/广告公司、大品牌客户等100000个,累计活动超过160000起。这些营销水平参差不齐的营销团队或个人制造出大量广告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微博平台的用户体验。
&(二)“粉丝经济”催化微博营销。在微博世界里,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而一个微博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微博的粉丝数量,转发、评论数量上。当通过正常地发微博来获取粉丝的效果无法满足用户的预期时,一部分微博主选择了购买粉丝,购买转发、评论,虽然这些粉丝以及转发、评论的意义不大。根据美国著名比较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的需要理论,人出于自尊需要,渴望有名誉或威信、赏识、关心、重视和高度评价等。[4]微博上这种买粉丝、买互动的现象就是典型的对自尊的需要,人们用粉丝数量、互动数量来证明自己是被其他人关注、关心、重视的。“微博控”们希望能够在自己所在的圈子建立起自己的名誉、威信,如果自己拥有的粉丝比较多,不管实际情况如何,至少在外人看来,博主会是一个大家普遍关注、影响力比较大的人,从而使这些买粉丝的微博主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自我优越感与满足感。那他们的自尊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粉丝数量越多,这种满足感就越强,正是这种心理作用催生了微博粉丝买卖,也制造出大量僵尸帐号,催生出一批微博营销团队。
&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认为“潜意识”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是一种与理性相对立存在的本能,是人类固有的一种动力,他认为,人类有一种本能,也就是追求满足的、享受的、幸福的生活的潜意识。[5]人们对微博粉丝的追求也可以用这种理论来进行解释,因为人们渴望被关注、被追捧,享受“追随者无数”的幸福。
&(三)网络环境下“把关人”的分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提出的“把关人”理论认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6]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的信息生产与传播中,信息受到严格的把关,因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覆盖范围之广、影响力之大使其从业者必须要严格把关,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在网络传播中似乎出现了不一样的特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数据,截止到日,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5.91亿,如此众多数量的人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发布信息,他们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话语权,可以有选择地“生产”信息,这种“选择”就是他们“把关”的体现。毫无疑问,在网络传播中,“把关人”分散了。而除了普通网民自身的其他把关人,比如网站以及“最终把关人”政府的把关,也因为网络的开放性与自由性而显得乏力。微博更是将网络的交互性、信息传递的迅捷性发挥到了极致,这就可能使微博的传播内容得不到及时的审核和控制,当然这些内容也可能是本文的主角——微博垃圾。
三、微博反垃圾的具体实施
(一)促进微博实名制。微博实名制,顾名思义,就是微博平台鼓励用户以自己的真实身份来注册、使用微博平台。实行微博实名制是抵制僵尸ID、扼制微博不诚信现象的重要举措。然而新近的变化是一些微博营销软件开发者在软件功能里加入了自动实名注册的功能,营销软件用户可以通过营销软件提供方或者自己在网上寻找一些身份信息(姓名
身份证号)来批量粘贴到软件上,照样可以做到批量“生产”微博账户,当然,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即使微博实名制之后营销软件仍然可以做到批量“生产”微博账户,但是微博实名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微博僵尸粉,增加了“刷粉”团队的运营成本。
(二)构建反垃圾系统——反spam、反“僵尸”。spam,也就是垃圾邮件、垃圾信息。微博spam一般是微博营销团队与个人用机器制造出账户,并根据营销的需求,在微博平台上生产出的一些广告信息。一般类似新浪微博的UGC产品都会出现spam问题,但是在产品的开发阶段,通常会由于优先级、资源等问题而被暂时搁置。而现如今新浪微博日活跃用户达到5400万,微博成为众多人生活方式的情况下,微博必须打击滥发广告的行为,维持平台的良好秩序。
&1、spam基本上是机器产生的,因而信息的传播往往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可以是信息内容的规律、信息发布的频率或是信息的来源等。微博平台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来识别僵尸ID,从而进行具体管控。
&2、寻求反spam领域的专业公司合作。
&3、spam问题往往是几个营销集团所造成,微博所属公司应该调查、冻结相关帐号,甚至辅助法律手段,让其远离。
监控“僵尸”用户。不管是手动注册还是软件注册,实名或是未实名,以营销为目而注册的微博帐号最终都会被用于“刷粉丝”、“刷转发”、“刷评论”等一些营销行为,而这些行为都会影响到其他微博使用者的用户体验,降低用户对平台的信任感,最终损害的,是平台自身的利益。而微博平台要做的,就是监控、识别、处理。监控被关注、被评论、被转发的用户或者微博的不正常状况,分析参与账户的特征,根据对“僵尸”用户的界定与判断,锁定“僵尸”用户,对其进行锁定,甚至直接销户。
&(三)探索广告方式,适度商业化。过度的商业化势必会伤及微博平台的用户体验,对微博平台来讲无异于自杀。目前业界公认的是,微博平台不能在用户首页上正常的微博流里混入广告微博、广告链接或广告文字。用户选择看哪些人的微博是用户的自由,是用户进行了个性化定制的结果。如果在用户看到的微博里插入广告内容,这无异于对个性化定制的破坏,也是对微博本身特性的破坏,最终只会导致丢失用户的结局。[7]今年7月4日,新浪微博低调推出营销工具“粉丝通”,新浪微博的硬性“推广”正是粉丝通的呈现形式。粉丝通的推出使微博“民怨四起”。两年前,新浪微博曾估值高达100亿美元,而现在只剩下约32亿美元。[8]因此要探索微博平台的广告方式,可以有硬性广告,但是广告位置的设置是关键。微博流里的广告应该是艺术的、软性的,而不是直接的、硬性的,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来锁定目标群体,从而提高营销的精准度,而不是竭泽而渔,捞到大鱼的同时,把其他的小鱼都伤害。在广告方式上,一个完美的例子是Locket这家公司的运营模式,它把一般情况下很少对用户提及的“注意力”问题巧妙转化成了与用户的“协议”。最近上线的安卓平台应用,把广告做成锁屏界面,每次用户解锁时都能看到广告,它会付一定费用给用户,与用户分成,从而做到了广告主、平台自身、用户三者之间的互利共赢。&
&(四)健全举报机制。在每个用户主页、每条微博消息附近安排举报入口,力求在不占用太多空间、不抢眼的前提下又可以被用户发现。通过用户的举报,及时找到垃圾信息的源头,尽可能快地进行处理,使其不能进行另外一些非正常活动。
微博反垃圾,表面上是对微博用户数量的折减,平台活跃度的下压,短期利益可能会受到影响,其实则是对麦田中“野麦子”疯狂长势的打压,是对平台秩序的维护、平衡生态的重建。如今看来,这需要新浪与阿里的共同努力了。
互联网术语,全称为User&Generated&Content,也就是用户生成内容的意思,比如人人网、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微博等都是UGC。
【参考文献】
1.金可.&新浪微博举报&垃圾广告最多[N].&《北京日报》,&(04).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14].&/hlwfzyj/hlwxzbg/hlwtjbg/3100851.pdf.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互联网发展信息与动态[EB/OL].&-14].&/hlwfzyj/hlwfzzx/qwfb/8725742.pdf.
4.&Dr.&C.&George&Boeree.&ABRAHAM&MASLOW[EB/OL].&-14].&http://webspace.ship.edu/cgboer/maslow.html.
5.&孙淑桥.&《透过弗洛伊德潜意识来探索人的本质》[J].&陇东学院学报,&2009,&20(4):75-78.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30-131.
7.闫岩.&《微博改变未来:你也可以这样成功》[M].&1.&北京:台海出版社,&2011&:49.
8.王方.&新浪微博强推广告引“民怨”&外界称其是到了“能赚多少是多少”的地步[N].&《北京晨报》,&(B1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浪微博注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