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经常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怎么办?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
案例引入:
我的儿子彭彭今年上小学三年级,是家里的独苗,他是个活泼好动、非常淘气的孩子,学校老师经常把我请去谈话,说孩子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经常东张西望,做小动作,如玩铅笔、抓耳挠腮等,在课堂上也爱说话,老影响别的小朋友,不听从老师的指令,不能遵守课堂纪律。他回家一学习就事儿特别多,要小便、想喝水,实在没事一块橡皮也能玩上半天,有时干脆坐在那儿发呆,每天晚上都会磨到很迟睡觉,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他要拖到3-4个小时,必须妈妈坐在旁边不停提醒。因为注意力极易分散,彭彭在班里各科的成绩都不太好,学习基础也比较差。
其实除了学习,彭彭做很多其他的事情也很难坚持比较长的时间,很少看见他踏实、特别有耐心地去做一件事情,总之特别容易分心。我之前怀疑这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但是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自制力较差罢了,而且我发现他玩游戏或者看电视倒是很认真,安安静静的也不吵闹,可以坐很久。我非常苦恼,不知怎样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使他能够和别的孩子一样认真上课和做作业,别再给我添乱呢?
专家分析:
从心理学的范畴看,注意力是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和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其实心理学研究早就发现,人的注意力是很难长时间集中的,“走神”其实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人的注意力会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走神,会因为内心的情绪波动而被干扰,一般来说,许多孩子都有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问题,但是注意力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而增强的,研究表明:人2-3岁时专注时间为10-12分钟,5-6岁达12-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可以达到30分钟以上。对于今年9岁的彭彭,要求他像大人一样,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枯燥的学习任务上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一、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障碍与多动症的区别
孩子如果有“注意力障碍”,他一定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但是如果孩子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则不一定是“注意力障碍”,更不能就说孩子患有“多动症”。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为异常疾病,它是以儿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等,发病对象主要是10岁以下的孩子,除了很小的一部分是由于孩子大脑功能紊乱引起以外,绝大多数是由于孩子自身的性格所造成的,多动症的患病率国外报道在
5%-10% 之间,国内调查在
以上,男孩多于女孩。
家长可以依据以下内容测评自己的孩子,但是具体的诊断还是需要咨询专业的医生:
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2、在学习、做事或玩的时候很难保持注意力集中(7~10岁注意力集中不足20分钟,10~12岁不足25分钟,12岁以上不足30分钟);
3、别人对他讲话时常常好像没在听或没听见;
4、经常在一件事情还没做完就转去做另一件事,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
5、经常很难安排好日常学习和生活;
6、经常不愿意或回避那些需要持续用脑的事情(例如家庭作业、课堂作业等);
  7、经常丢失一些常用的东西(例如玩具、铅笔、书本或其他学习用具);
8、经常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心;
9、经常忘事;
10、经常坐不住,在座位上小动作多或扭来扭去;
11、在教室或其他需要坐在位子上的地方经常离开座位(包括在家做作业等);
  12、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青少年可能仅表现为主观上坐不住的感觉);
  13、很难安安静静地玩;
14、经常忙忙碌碌,精力充沛;
15、经常话多,说起来没完;
16、常在问题没说完时抢先回答;
17、很难按顺序等待(例如排队、比赛或其他集体活动);
18、经常打断别人或强使别人接受他(例如插入别人的谈话或游戏)。
以上18条,1-9条属于注意缺陷,如果孩子满足注意缺陷症状中的6条或以上,则属于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型;10-18条属于多动冲动,如果孩子满足多动冲动症状中的6条或以上,则属于儿童多动症-多动冲动型;如果同时满足上面两种情况,则属于儿童多动症,混合型。 
二、案例分析
彭彭的表现医生的诊断排除了多动症的问题,那么主要问题还是心理学上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他的实际情况出发,可能是以下原因:
1、孩子自身缺乏学习兴趣
哲学上说,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起促进或阻碍作用,他自身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当然注意力不集中。但是孩子对游戏和电视非常感兴趣,这就是为什么他在看电视、玩游戏的时候注意力能集中的根本原因。
小孩子天生爱看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画面不断变化的东西,而不喜欢看枯燥单一的场景。老师上课时音调和形象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作业对于孩子来说也都是些乏味的东西,比如抄写,这些自然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家庭教育原因
家长缺乏对孩子学习、生活习惯等细节上的正确指导,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造成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比如写作业时,母亲的陪读会引起孩子的紧张,不利于学习,很容易导致孩子在父母离开后不能自觉。此外,有的父母的教养态度不统一,父母双方时常会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或者在孩子活动时经常进行干扰,一会儿让孩子干这,一会儿干那,常常使孩子茫然、无所适从,因此无法专心于干同一件事,或者变得对任何事都兴趣索然。
3、外界刺激
孩子过多的迷恋电视,而电视和电脑游戏的画面不断闪动,会造成孩子上课时无法盯住老师,写字无法盯住字的毛病,严重时还会造成眼部肌肉不断抽动,加剧视觉振动,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此外孩子神经系统的耐受力较差,看电视导致的视觉疲劳,也会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另外,容易分心往往跟学习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如学习时周围嘈杂,学习环境杂乱无章,空气污浊,环境过于空旷冷清等都不利于集中注意力。
4、学校教育的原因
& &&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内容会影响孩子上课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如果孩子觉得内容晦涩难懂,听不进去,注意力就容易涣散。此外教师对孩子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的注意力,如果孩子与课任老师的关系不好,老师上课他就不可能注意力集中。孩子因为在学校淘气,家长总是被叫去学校,孩子心理可能会产生抵触学校抵触老师的情绪,而部分教师因为孩子的过于顽皮可能也存在忽视孩子的情况,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就会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上课关注知识所用的精力减少,转而关注其他问题。
专家支招:
如何在一定时间内防止孩子注意力分散呢?如何帮助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更合理地安排学习、生活呢?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创建良好外部环境,排除干扰
家庭:为孩子创造井井有序、安静舒适的活动环境,当孩子在专心做一件事时候尽量不要去打扰他。家长不要陪读、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指指点点”,时断时续的语言刺激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也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完成作业的期限,用鼓励的语气说:如果能在晚上8时之前完成作业,就可以和妈妈一起做……(如游戏等);当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家长不但要从言语上加以表扬,还可以辅助一些别的奖励。&
学校:可以请求老师将孩子安排在教室的醒目的座位上,以便在上课时能随时得到老师的监督和指导。对于有注意力障碍的孩子一般建议不要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尤其是年龄较小时更是如此。
2、增强孩子的自信,培养孩子的兴趣
进行赏识教育,多鼓励和表扬孩子,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进行正强化,孩子在正面鼓励和引导下会渐渐对自己增强信心,认为自己是能安静地坐下来集中注意力学习的。鼓励孩子自己说(或认为)“我能够专心”、“我只要努力就能专心”等,这样的心理暗示对加强他的信心有很大的好处。此外,孩子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有助于有意注意的学习品质的提高,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以及形式新颖、色彩鲜艳、对比鲜明、不断变化或富有新异性的东西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家长可给孩子买一些形式活泼、字迹大一些的课外书。他们会被书中的大字或活泼的内容所吸引,读书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多做些动手动脑的活动也有利于保持注意力集中,尤其是动静结合能预防长时间从事单一的活动(如单独听讲等)所容易引起的疲劳。
3、采用各种方式培养训练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注意力是智力的组成部分,虽然有先天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经过系统的培养和矫正是可以改善的。
(1)“停、看、听、想”的训练
当孩子分散注意力时,家长喊一声“停”,然后孩子“看”向家长,“听”家长说他的行为有什么不对,“想”一下家长为什么会喊停。长期下来,孩子就会意识到错误,慢慢改进了。
(2)比比看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玩游戏,比如让孩子按照家长连贯的口令完成一系列任务;和孩子一起安静地听一段音乐;将书放在头顶上顶着,看谁的先掉下来;比比谁能静坐更久;比比谁能在一定时间内在报纸上剪出更多的圆圈……
(3)鲜艳颜色
有的孩子依靠视觉更容易刺激记忆,使用有刺激性的工具,有助于加深孩子对事物的印象。家长可以让孩子读书时拿着彩色铅笔学会在书本上划重点,点出关键字词,并且随时记下自己的问题,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
(4)户外活动
对于一些注意力总是不停转移的孩子,家长可以尝试训练孩子眼睛抓住目标的能力。带孩子放风筝或打羽毛球,让他们的眼睛能够平滑移动,较长时间地锁定一个目标。此外,多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爬山、跳远等,可以帮助孩子把过多的精力引导起来。
总之,作为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疾病,而是自我控制能力比较低的问题,一般来说,这种自我控制能力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得到改善。因此,父母一定要克服对孩子粗暴、焦虑的态度,去关心体贴他们,认识到合理要求孩子的必要性,并采取以上所提到的一些方法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宝宝在幼儿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幼儿园教案网
││││││││││││││
您的位置:&&>>&&>>&&>>&正文
宝宝在幼儿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
宝宝在幼儿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作者: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14:23:03
宝宝在幼儿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不少家长心中总有疑问:“我的孩子在幼儿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我的孩子做作业一会儿动这个,一会儿玩那个,一点作业要做3个小时。会不会是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多原因,很多家长在不经意间经常做着干扰孩子注意力的事。
场景一:孩子“赛”吹牛被家长打断  日前,在雨花台区安德门社区服务中心内举办了一场《凤凰宝宝家长学堂》。  在会场,记者与几位孩子的母亲进行了一番交流。  朱女士的儿子名叫淘淘,今年5岁。有一次,淘淘在同学亮亮家玩,两人在沙发上你一言我一语,在比赛“吹牛”:“我爸爸明天要给我买电飞车。”“哼,我爸爸会给我一架飞机呢!”“那有什么了不起,我伯伯是空军,他会给我买一架宇宙飞船……”“我……”  这时,朱女士走了进来,对他们说:“你们快别乱说了,快过来吃饭吧。”两个孩子就停止了谈话。
  点评:南京师范大学儿童社会性发展和儿童社会学研究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晶波教授表示,虽然,看起来孩子们在胡说八道,但这是孩子体现优越感和价值感的一种需求。孩子们在交流中,放飞自己的思维,进行想象力的练习,正需要专注地调用大脑思维,组织语言,这是属于孩子的游戏,但家长出言阻止,让孩子们停止了游戏般的对话,比较遗憾。
场景二:  孩子做作业 家长频打断  市民蔡女士表示,孩子在房间写作业时,他们会不时地进房间看一下,有时提醒孩子写字注意眼睛,有时给孩子送些吃的。
  次数一多,儿子的思维总是被迫中断,他会冲着父母嚷嚷。可这时,蔡女士的做法就是比孩子叫声更高地吼回去,“怎么啦?我们提醒你注意视力,还错了,你看你头低得,再不抬高都要贴在作业本上了。”孩子吼不过家长,也说不过父母,只好含着怨气继续埋头写作业。
  点评: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保所童梅玲主任表示,父母经常意识不到,孩子做事的时候,需要安静,需要不被打扰。这样的打扰,就是对孩子专心做事的一种破坏。
专家解读  有些早教课程会破坏孩子注意力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童梅玲主任表示,其实,很多时候,家长在不经意间,经常做着打断孩子注意力的事。看来,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多是家长惹的祸。
  南京师范大学刘晶波教授表示,现在很多0-3岁儿童早教班中,一堂45分钟的课程中,设计了太多的环节和内容,孩子们可能还沉浸在上一个游戏中没有走出来,就又被“老师”带领入另一个游戏。整个课程设置很满很忙,但从一定程度上说,是破坏了孩子的注意力。刘教授坦言,真正好的早教机构的设置应该以孩子为中心,以孩子的特点来设置课程。
为您支招: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10种方法  1、孩子看电视时,不要让他老是切换频道。不断更换频道,容易让注意力涣散。  2、当孩子兴致勃勃跟你说话时,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要听孩子把话说完。  3、给孩子独处的时间,允许孩子自言自语,甚至是发呆。有时,成人看来的发呆,或许正是孩子在专心地想象、思考着什么。  4、给孩子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独立的房间,他可以关起门来,自由地做他想做的事,包括想睡就睡,想玩就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5、家里的房间要摆设整齐,干净整洁,不要杂乱无章,不给孩子一个混乱的感觉。  6、一次只提供一种玩具。玩具多了,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专心玩一种玩具。  7、给孩子放录音故事磁带,让孩子专门听故事,而不是放VCD、DVD。因为前者只需要听,而后者又听又看。当单独运用一种感官刺激时,特别是听觉,更有利于培养孩子专心的能力。  8、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千万不要打扰,哪怕到处搞得很乱。等玩过后再要求孩子收拾。  9、陪孩子玩专注力游戏。藏起一样东西,要求说什么东西少了;手中不断变换的扑克牌中,盯住某张牌;从罐子里倒出一大堆黄豆,找出混在其中的豌豆等异物。
  10、陪孩子做注意力训练。找一些注意力训练的书,做注意力训练的题。如找不同,比大小,拼图,记数字,比对图形等。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幼儿园教案分类
Copyright 2007- Corporatio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