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ax promax机械碟刹刹怎么样?

查看: 5578|回复: 29
3款入门级(300元以下)线拉碟刹使用报告!!
从去年到现在,我一共使用过3款价格在300元以下的低端,分别是Armor线拉碟、Promax线拉碟和线拉碟。&&它们的碟盘规格分别为160/140,160/140,160/160(单位mm)。
从做工上来说,promax不错、ARMOR是非常粗糙的,油漆都喷的不均匀。中规中矩,但油漆不太结实,特别容易磕掉。
我的刹把是Alivio联体的,3款的捏下手感各不相同。 ARMOR属于“很硬”的那种,以前用吊刹的朋友可能觉得手感是相同的,长时间捏住指头很累。后碟片虽然使用140mm,力度不是很强,但也有优点,就是紧急情况下捏到底,不至于后轮胎抱死侧滑发生危险。这款制动时的声音听的很舒服,有点响度的“沙沙”声,跟汽车一样。
PROMAX的手感像Deore的,力量适中,在来令片接触到碟盘之后力回溃手感很好,比较容易控制的力度。 但不知是否与来令片材料或碟片有关,后制动力很小。但前后同时制动,效果不错。该时前发出的是“吱吱”声,后无声“
1.jpg (86.74 KB, 下载次数: 5)
23:23 上传
的线碟手感像低价油碟,来令片接触到碟盘后还能继续向下捏,没有接触时感觉很软。力度容易控制、由于前后均是160mm碟片,所以后轮制动力度也相对提高,所以捏的力度大一些便非常容易后轮抱死。该时无任何声音。
转载请注明出处:/thread-.html
我只装前面半套碟刹(ProMax的180碟片配GUB的后夹器装前面)感觉GUB的夹器配180大碟效果比原配的更好,不过不知是不是碟片与夹器不是原配的缘故,捏的时候会发出像鸟叫一样尖锐的声音(我个人认为很好听)
楼主这几款都用过了阿?
现在不是在用HAYES么?感觉如何
我用的也是ProMax的线碟!价钱很便宜,相对这样的价格来说还算是不错的!前刹特灵,后刹没有前刹那么灵,但前后同时捏感觉很不错!没有侧滑和暴死的现像!在下坡时能够很好的控制刹车的力度,手感不错!当然跟油碟是没有比的了!入门用还是很不错的!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mdea脱碳 mdea脱硫 mdea溶液 promax包 promax机械碟刹 mdea消泡剂 promax promax 碟刹 promax systems promax教程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ProMax模拟MDEA配方溶液脱硫脱碳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请点击上面免费订阅本账号!
  问: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答:只需要点击箭头上边的《骑行》即可!
  认识V刹】
  对于大部分休闲骑行和不参加业余级别比赛的车友的来说,V刹尤其是好些的V刹还是够用的,当然对于喜欢下坡,喜欢剧烈骑行,喜欢摆酷的车友碟刹还是合适的选择。但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碟刹还是V刹的取舍本身我们还是建议车友从使用的角度从自己的经济预算来选择更加合理一些
  1 (先从设计上看看区别)
  碟刹是通过夹器(或者叫做卡钳)作用在固定在花鼓上的钢制盘片制动的;V刹是通过V刹夹器抱紧车圈来制动的,相对而言,车圈半径要比碟刹碟片半径大太多了,因此碟刹的制动力臂要小的多,因此理论上更加不容易抱死,抱死对于运动自行车的刹车要求来说是最基本的,但是不是越容易抱死越好--除非玩攀爬这样的要求立刻抱死的技巧性自行车运动。
  1.1( 重量)
  只得注意的是一般来说,低价位的碟刹车要比V刹车重800g到1kg左右,高档车差距要小些。单独列出重量,可以看出这对于骑行还是有影响的重要因素,不得不考虑。
  2 (工作特性上看区别)
  V刹的摩擦是橡胶混合物和车圈接触摩擦(一般说是铝合金车销工艺的边,低档的是抛磨的边,所谓的车边和抛边,车边的更好一些),一般制动效果还是很强劲的,除非在持续高速下坡,持续刹车,比如我们下到黄马岔路口的时候你用手摸一下车圈,也是非常烫,这样的温度下刹车的力道会有所减弱。温度越高,刹车效果也随之越下降得厉害。
  碟刹是金属的盘片(一般是钢制的,高档的也有铝合金制的)和碟刹摩擦块之间摩擦来制动,这样的制动非常强劲了,和汽车、高档摩托车类似,特点是不受雨水和恶劣路况天气的影响, 因为碟刹摩擦块儿是金属烧结物,这样和钢片摩擦,即使是雨天,和有泥浆的情况下,工作情况依然良好,制动力下降虽然明显,但是要强于V刹的橡胶和铝合金车圈摩擦。还有就是因为碟刹盘片是钢制的,而且一般带孔,在持续下坡刹车过程中随着热量的增加的衰减也比V刹车要好些。
  3 (从价格上说,所谓的性价比)
  如果是1000多元的车和2000多元的车 ,建议用V刹,几乎所有的有经验的人的说法都是:“低价位的碟刹还不如中等价位的V刹好用”,先来解释这句话,低档的碟刹价格在200多元到300多元,包括一些台湾品牌比如assess 亚色丝,promax等等,甚至包括shimano的475,495这样官方价格在500多元的碟刹,这些碟刹效果很一般,其中shimano的质量好些,但是手感非常硬。一般如果顾客要装碟刹,虽然这些碟刹山地车行都有备货,但是一般我们不推荐,除非是一定要摆cool的小孩就只有这么多钱财又要摆酷,也不得不卖,新装车的顾客很少推荐; V刹由于除了shimano以外可选择的品牌很多,所以很容易达到中档刹车效果也花不了多少钱财,比如非常经典的Avid FR5 双面浮雕刹把加shimano M430刹车夹器, 这样的一台套车的刹车的价格不过247元,但是手感要远远比上面的那些碟刹系统要好太多太多太多,如果再多些预算,同样的avid fr5 刹把,但是配合avid 的sd7 的高档V刹(简装刹车块版本的在300元,精装的380元,这已经是性能非常好的V刹了) ,这样整个刹车系统花费价格不过400多元,但是已经属于高档刹车系统,不用再升级了,当然也可以选择avid 的刹把加上shimano 老款的Lx级别的V刹配合使用, 当然shimano高档V刹官方价格昂贵,所以老款的LX 还是这里比较划算的,而且刹车力道比较大,这些搭配都很好。反观同价位的碟刹系统:比如我们常见的shimano EF 29,EF35,EF50系列的手闸联播如果配合shimano 475碟刹───这样的化的钱官方价格680元,手感非常硬,一趟山路下来可以捏的手发酸,许多这样搭配的车友升级往往代价比较大,痛苦啊。
  如果是多元的车装碟刹要从容一些(好的碟刹花鼓也很重要,不过这牵扯到行走系统的问题了),我们推荐的入门级别的碟刹也就是所谓性价比好的碟刹比如hayes 的2004one 黑色版本、hayes 的mx2、Avid 的BB5,前者价格在520元,后者价格在620元,这两家专门做碟刹的公司的产品还是很严谨的,手感可以接受,当然比如Avid的BB7碟刹手感还是差了一大节儿,但是质量稳定,手感力道控制还是很清晰的碟刹感觉的,再加上稍微好些的碟刹花鼓,整车价位在3k以上比较理想,当然更加高档的碟刹,比如再往上的价位的avid的BB7的线碟,shimano deore 的525的油碟,都是不错的选择。
  4 (总结性的从实际选购新车和升级刹车系统上说)
  对于年轻人,肯定要在山里骑行山路的,而且预算到位的,可以选择碟刹,如果预算在1k到2k多,还是V刹实惠些, 毕竟总的预算在哪里,拆了东墙补西墙,对吧?如果一开始觉得以后就用碟刹就把花鼓选对,否则以后升级麻烦啊!
  对于女生和老人和休闲骑行的人,V刹更合适些,重量轻,维护方便。
  对于升级来说要从原车的配置和价格上总体考虑,许多人说想花些钱,升级一下刹车系统,“给我换给碟刹!”──后来发现花鼓,车架,前叉,等等都要换。唉──代价太大了,退而求其次,还是少花些钱财,200,300元, 换套中档的V刹, 很不错了。
  【认识机械碟刹、油压碟刹】
  碟刹的x车由鼓式、轮圈式到碟x式,与时俱进。碟x的使用愈来愈普及,而x车这种安全、保命装置,没有失败的权利。我们意在认识碟x,不在论断、区别好坏。选择及采用何种系统,应是使用者依据自己的骑乘方式、需求、预算等的衡量,各取所需,各有所用。
  机械式或油压式Mechanic or Hydraulic (Actuated)
  依x车作动的方式区分,或说以作动x车片夹持碟盘的介质来分,一是x车线,一是油。
  机械式碟x,靠x车线的拉力让卡钳内的x车片磨擦并夹住碟盘,产生x车效果。油压式,以油液为介质,拉x车把乃作动里面的活塞压缩油液,压力从油管直通卡钳,从而推动卡钳内的活塞,带动x车片夹持碟盘。机械式碟x有其兼容上的便利性,一般的V型x车把就可以通用。油压碟x的x车把、油管及卡钳是完整配合的一组产品,自然和传统缆线作动的x车没有共通的交集。有些碟x厂商设计了半机械、半油压碟x(semi-hydraulic),这个中间路线产品维持油压卡钳,依旧靠缆线拉力,但作动的是在卡钳部位的压缩活塞。油压碟x好处在于x车输出力道是人手部施力的好几倍,属于四两拨千斤型的敏锐的x车力道。密封属性,低保养度。油压碟x在汽机车上的运用十分成熟,到了吹毛求疵的自行车,却牵涉许多技术难题,看似简单的自行车,其实不好搞定。不过,油压碟x的x车把上有储油壶(reservoir),所以体积比较大,在许多零件寸土必争的车把手上争地盘,要注意和STI类的变速拉柄,及Grip shifting旋转式变速手把的兼容性问题。传统的轮圈x车也有油压式的,猜猜看?Magura HS11、33、66就是。 而靠缆线拉动机械原理的碟x,可能会因线本身的长度、弹性,和外壳磨擦等种种因素,而流失了x车力道。遇上潮湿、下雨天,x车常常伴随着尖叫声,有些车友的背脊会痒起来。
  TIPS:有些人习惯把车子两轮朝天倒放,若是装油压碟x,油壶内的空气、瓦斯可能跑到油管里去,影响x车力道。养成骑车前试x车的习惯。
  开放式或封闭式系统 Open or Closed system
  油压碟x内部构造争论比较多,从开放和封闭式系统谈起,最大的重点在─油会热胀冷缩!油压系统碟x,油若遇热,尤其是在大热天里持续x车,膨胀得过头了,正好把x车片往外推,可能就会磨到、拖拉,甚至咬死! 所谓开放式(油压)系统,针对油的热胀冷缩特性,特别在x车把位置的油壶设计了一个油阀和预留空间,以容纳油热胀时增加的体积,还能让x车油回流,以便补偿x皮的磨耗。 而封闭式系统,x车块和活塞及油隔绝,让油的热胀不会把x车片向外推得太夸张,所以用的油得特别小心(一般会用矿物油)。x车片会磨损,所以封闭式系统的碟x,油壶都会有敏锐度的调整装置。
  TIPS:油膨胀致卡钳咬死碟盘,自做主张地「放掉一些油就好了」,绝对不是解决之道,反而可能自讨x车失灵的危险!送回车店体检一下比较稳当。
  矿物油或DOT标准用油Mineral oil or Dot-approved(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brake fluids
  DOT-3或DOT-4是汽机车碟x专用的x车油,成份就是要克服热胀冷缩特性。x车时磨擦产生的温度很高,可以让油沸腾、蒸发进而产生瓦斯。问题在于瓦斯比油容易压缩,这时拉动x车把,压缩的只是瓦斯泡泡,根本推不动活塞/x车片,以致x车失效,或力道大失!而DOT-3及DOT-4的沸点比矿物油低,有毒、有腐蚀性,可以溶化烤漆,好处是会吸收水份,连油壶内的水蒸气都可以吃掉。油里面如果含有水份,沸点会降低。而Cannondale的Coda碟x油,说是美国太空总署开发的特殊配方油,连火箭发射时的高温都不怕了,何况自行车x车! Magura最早开始使用矿物油。它的成份很纯,虽无毒,却也不会吸收水分,洗不掉油漆。优点是用久了或着遇到高温,x车力道不会有所减损。x车油要定期更换,DOT油因为会吸收水分,一般建议一年换一次。矿物油不用那么快就换新,但一旦感到压感有点疲软时,先检查一下,也许到了该换油的时候了。
  TIPS:说明书或油壶上通常会注明使用的油液,DIY族换油时,请千万不要把这两种油搞错了或混合着用。DOT油会腐蚀矿物油系统的油封,反之亦然。Hayes油压碟x用的DOT油。Magura系统使用矿物油。
  浮动式卡钳或固定式卡钳Floating Mounting or Fixed Caliper
  碟x卡钳有两种,一种固定得死死的,另一种卡钳装上车架或前叉后,却还可以活动,一般是横向滑移。在自行车碟x发展过程里,形成两派理论。浮动式卡钳固定方式「可以横向滑移」的设计,和单边作动碟x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息息相关。不过它有它的好处,比如说车架、前叉有公差问题,甚至连组座上的涂装的厚薄,都会影响碟盘和x车片间的精准,所以常常依赖垫片(washer/spacer)来补救、校正。有些浮动式卡钳就特别强调具有校正碟盘及x车块平行、平贴的效果,而且不用担心公差问题。
  TIPS:车架及前叉的碟x座的烤漆,一般在组装碟x时都会锉刮掉,因为它的厚薄也会形成组装公差。不过请小心处理,以免伤到金属平整度,反而弄巧成拙。
  单边作动或双边作动Single-sided or Dual Actuated
  单边作动及双边作动、制动,不尽然单一存在于油压或机械式碟x,但机械式碟x多半为单边作动。单边作动,也就是只有一边活塞会外推x车片施压、磨擦于碟盘,另一边的x车片则以逸待劳地,等对面的弟兄把碟盘推过来,让两边都产生磨合作用。也因而出现了浮动式及固定式卡钳两派理论。 双边作动,自然是指卡钳内有两两相对的活塞,让x车片从两边一起夹持碟盘。目前,碟x卡钳的活塞数有1个(单边作动)、2个(一对)、4个(两对),最多到6个(三对),活塞数目不一定等于x车片数目,因为有的是一边有两个活塞,却是一片长形x车块;2个x车块也不一定是双边夹持,因为可能是单边作动式。如Magura Gustav M就是单边作动,你看它的活塞、x车片有几个?双边作动的机械式碟x多半是台湾厂商的杰作,如RST、申怠⒅佑5旅婵子荆蜃龀隽恕傅デ⑺呒谐帧沟Winzip M1。
  TIPS:简易测试:组好碟x或购买组配碟x的车子,车停好,手试拉x把,眼睛盯着碟盘及x车片,观察夹合情形,尤其是单边作动系统,碟盘被推折的距离是否太明显、是否偏摆?
  金属或有机材质x车片metallic or Organic Pads
  不同成份、材
  质的x车片,有不同的磨擦系数。
  有机材质x车片由Kevlar混合玻璃纤维等制成,没有掺任何金属粉末。可以有很强的x车力没错,但在高温和潮湿状况下,力道减损比含金属配方的x车片剧烈。好处在于这种x车片不会导热,比较不用担心油热膨胀效应,因此在封闭式油压系统使用,十分理想。而金属成份x车片,大部分里面都含铜或铁粉末,比较耐磨,也比较不怕灰尘和泥巴影响x车力。但是传热效果太好,自然适用于开放式油压系统。碟盘和内外x车片之间,一般都强调要平行、相等间距,组装时也都会仔细校正,以达到两边同步、等力夹合的理想作动模式。这方面偏重双边作动卡钳原理。而有些浮动式卡钳单边作动式碟x,碟盘是比较靠近固定的、非活动边的x车片,甚至微微接触,车轮并非静空旋转,有磨擦声,也被指无形中减损车速。
  TIPS:新碟x的碟盘和x车片之间必须有一段磨合期。有了新碟x就想试试它的犀利性,有点危险。
  碟盘Rotor or Disc
  碟盘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接受折磨,十足的苦情角色。材质多为不锈钢,有些厂商做铝合金碟盘,说散热效果比较好,也有人做钛及carbon的。碟盘必须搭配「碟x花鼓」,一般传统轮圈x车要换为碟x,只有「整组」汰换,或是用特殊转接器。花鼓和碟盘的兼容性也许也要留意。标准碟盘有6个螺丝固定孔,早期有4孔式,现在的CannondaleCoda仍延用,意大利的Formula也还有;英国的Hope则是5孔式,但也有随俗的通用6孔式。德国的Bees则非螺丝锁固,反而有点像「梅花牙」式或如棘轮式固定,只有自家花鼓堪用。碟盘的直径大小也未标准化,160mm最普遍,Hope有小到130及145mm的。原则上,愈激烈的骑乘使用的车种,碟盘愈大,因为x车力道愈大,而且通常前大后小,要不就前后一样大。
  TIPS:平时把碟盘上的尘土拂拭干净就好,讲究点用酒精擦拭;润滑保养时,碟盘避免沾上油,滑溜溜,不是x车所希望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致力于推广权威、专业知识,如影响原创权益,请联系小编,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骑行爱好者 必 关 注
  关注本账号可进入手机最火爆的自行车骑行论坛
  和更多爱好骑行的朋友一起交流吧!
长按下方二维码
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promax机械式碟刹如何?_山地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92,437贴子:
promax机械式碟刹如何?
听老鸟说是大厂,求科普
【认识V刹】 对于大部分...
身为小白凌乱了。。 公3...
酷冷至尊终于在2016年3...
最强机师镇楼
斯洛登自行车批发网,8大项目优势,4大盈利模式:无店经营,实体店,专卖店,代理招商.自行车批发网,无需加盟费,厂价直接拿货.
还有个什么彦豪,这两个东西哪个要好点呀?
PROMAX和那啥WINZIP也就是一类的货色。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romax机械碟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