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核心网通信网络结构,从ue到bts到bsc到汇聚机房到骨干机房再到核心网,想知道这条通信链路的具体路由,

当前位置: >>
移动通信原理试题选择 1、移动蜂窝技术的基本特征是(A B C D) 。 A、基站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频率复用 B、移动台在移动中可以进行切换 C、移动台在不同地区可以漫游接入 D、分裂小区可以增加系统容量 2、GSM1800 收发频率间隔为( A ) 。 A、95MHz B、45MHz C、35MHz D、25MHz 3、GSM900 收发频率间隔为( C ) 。 A、25MHz B、35MHz C、45MHz D、75MHz 4 、下列中,不是移动通信中无线电波基本传播机制的是:C A、反射 B、绕射 C、散射 D、折射 5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网络构成的主要实体有:A B C D (A) 移动交换中心 (B) 基站 (C) 归属位置寄存器和访问位置寄存器 D、操作维护中心 填空 1、 多普勒效应是由于_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相对运动 引起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会引 起接受信号频率的变化,即多普勒频移或多普勒扩散。 2、 多普勒频移的漂移由两个参数确定:接收机相对于发射机的 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_。 3、 当电波传播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损耗源源自自然或人造的阻挡物时,这种影响叫做_阴影 效应或阻效应_。 4、 三阶互调分为:二信号三阶互调和_三信号三阶互调_两种类型。 5、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产生的互调干扰主要有三种:_发射机互调_,_接收机互调_, 外部效应引起的互调。 移动通信原理考试例题二填空1、 通信系统的构成要素是: 终端设备 、 传输链路 、 交换设备 2、 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技术分为 FDMA 、 TDMA 、 CDMA 3、 通信网的发展总趋势是向 终端移动性 、 按需 、 多媒体 、 增值服务 及个人化 方向发展 4、 解释短语中文含义:BS 基站 、BSC 基站控制器 、BTS 基站收发信机 、 BSIC 基础识别码 、ESN 电子序号 。 5、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为组网方式,数字集群系统为 组网方式。 6、分集技术通常可分为 空间 、 时间 、 频率 、 极化 等。 7 由相同频率的无用信号对接收机形成的干扰,称同信道干扰,也称___同频干扰__。 8 采用蜂窝状小区来实现区域覆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_频率再用_的目的, 以便大大的增加 系统容量。 9 高斯最小移频键控(GMSK)信号,可以采用_MSK 信号的正交相干解调电路_解调, 也可以采用_差分解调方式_,_多门限解调方式_解调。 10 信道话务量的表征值称为_爱尔兰_。 11 在 GSM 系统中,多信道共用是指_在移动通信网内的大量用户共同享用若干个无线信 号资源_。移动通信原理考试例题三 填空1. 一个消除阴影衰落和多径干扰的方法是使基站和移动终端处于视距状态,或 采用__分集技术__。 2. 在 GSM 系统中, 用于衡量接收信号质量的性能指标取决于__载干比 C/I_。 3. 在 GSM 系统中,业务信道是__用于传递用户话音或用户数据业务_的信 道。 4. 当移动台开始与一个新的基站联系时, 并不立即中断与原来基站之间的通信, 是指_软切换技术_。 5. 发生在同一基站具有相同频率的不同扇区间的切换,是指_更软切换技术_6. 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时, 为了保证移动用户的不中断通信需要进行的 信道切换称为_越区切换_。 7.目前应用于大多数无线移动系统的 3 种主要的多址方式为: _频分多址_, _时分多址 _,_码分多址_。8.在通信系统中,通信是双向的,是通过引入频分双工 FDD,_时分双工 TDD_来实现 的。9.扩频技术是把信息的—频率--展宽进行传输的技术10. 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时,为了保证移动用户的不中断通信需要进行的—信道切换--称为越区切换。3G 原理例题一1、在十种 IMT-2000 无线传输(地面)技术方案中,中国提交的方案是( C ) 。 A、EP-DECT B、CDMA2000 C、TD-SCDMA D、W-CDMA 2、ITU-R/TG8-1 组于 1999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5 日在赫尔辛基通过的五项建议草案 “IMT-2000 无线接口规范”中,属于码分多址的接口标准是下列( A ) 。 A、cdma2000 B、TD-SCDMA C、DECT D、UTRA TDD 3、ITU 提出的 IMT-2000 无线接口参数要求中,在车载条件下,对于电路交换、短时延数 据、长时延数据,要求的最高比特率 BER 为( B ) 。 A、64kbps B、144kbps C、384kbps D、2048kbps 4、TD-SCDMA 技术,在 1.6MHz 带宽内,码片速率为( A )Mcps。 A、1.28 B、1.2288 C、3.072 D、4.096 5、TD-SCDMA 技术的特点是下列选项中的( A B C ) 。 A、同步 CDMA B、软件无线电 C、智能天线 D、适合非对称数据业务 6、CDMA 系统中,反向功控可以有效克服( A ) 。 A、远近效应 B、码间干扰 C、白噪声干扰 D、邻小区干扰 7、CDMA 系统中,软切换是指(A C ) 。 A、不同基站 NodeB 间切换 B、同基站不同扇区间切换 C、不同 RNC 间切换 D、异频切换 8、TD-SCDMA 系统中,采用智能天线+基带数字信号处理,为每一用户提供条赋形波束的 优点是( B C ) 。 A、发射功率低 B、灵敏度高 C、干扰低 D、容量大 9、智能天线所不能克服的问题,主要是( B ) 。 A、增加接收灵敏度和发射 EIRP B、时延超过码片宽度的多径干扰 C、高速移动引起的多普勒效应 D、降低多址干扰 10、TD-SCDMA 系统中,采用同步 CDMA,其上行同步的精度为( B )码片宽度。 A、1/2 B、1/4 C、1/8 D、1/16 11、W-CDMA 系统中,当反向链路没有建立时,开环功控用来调节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发 射功率,其发射功率由以下四点确定。其中由 BCCH 中得到的是( B ) 。 A、第一公共控制物理信道的发射功率 B、第一公共控制物理信道的接收功率 C、反向链路的干扰程度 D、所需的接受信噪比 12、CDMA 系统,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无线资源管理和新技术,才发挥了 CDMA 系统的卓越性 能,因此在现阶段的容量比 TDMA 系统大,其无线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B C D ) 。 A、话音编译码 B、接纳控制 C、信道编码 D、切换控制 13、3G 的接口信令协议中,MAC 的功能包括( A B D ) 。 A、逻辑信道到传输信道的映射 B、UE 内不同数据流的优先级处理 C、差错纠正 D、业务量测量 14、3G 的接口信令协议中,RCC 的功能包括( D ) 。 A、接入层信息广播 B、分段和组装 C、业务量测量 D、协议错误检测和恢复 15、软件无线电所实现的功能包括( C ) 。 A、天线波束赋形 B、DQPSK 调制与解调 C、用户定位 D、话音编译码 16、W-CDMA 系统非同步情况下的小区搜索顺序为( B ) 。 1、扰码识别 2、时隙同步 3、帧同步和码组识别 A、1 3 2 B、2 3 1 C、3 2 1 D、2 1 33G 原理例题三.判断题 1. WCDMA 系统可以同步也可异步工作。 (对 ) 2. WCDMA 和 GSM 系统间切换为软切换。 (错 ) ) 3. WCDMA 系统空中接口物理信道的时间基准为基本公共导频信道。 (对 4. WCDMA 系统必须使用 TFCI 以标志空中接口的传输速率。 错 ) ( 5. UTRA TDD 的码片速率和 FDD 是一样的。 对 ) ( .选择题 (a) 1.WCDMA 系统下行物理信道的最大扩频比( a 频比为(b )(a)512 。 (b)256 ) ,上行物理信道的最大扩2.UTRA TDD 和 FDD 方式的( a c )相同, d (b )不同。 (a) 码片速率 (b) 帧长 (c) 每帧时隙数 (d) 双工方式 3.RLC 层有( a ) 、(B )和非应答传输方式。 a 透明 B 应答 4.WCDMA 上行链路扩频,一个 DPCCH 可以和最多(a )个 DPDCH 同时发送。 (a) 6 (b) 8 (c) 1 5.Iub 接口是:B A、 Node B 和 RNC 间接口 B\RNC 和 RNC 间接口 C\RAN 和 CN 间接口6.cdma2000 码片速率为(a ) ,采用的信道编码措施为(b c ) 。 a、 1.2288Mcps b、卷积编码 c、Turbo 编码 C 网原理例题一1. CDMA 是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 ( 的缩写, 这是一种采用 spread-spectrum 的数字蜂窝技术。CDMA 是一种 以宽带扩频技术为基础 一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 码序列(扩频码) 的多址接入技术。它给每,并用它对承载信息的信号进行编码。2.CDMA 系统中所采用多种形式的分集有:时间分集,频率分集,空间分集等 3.CDMA 功率控制的目的就是既维持高质量通信,又不对占用同一信道的其他用户产生不 应有的干扰。 功率控制分为 和闭环 两部分。 4.CDMA 高度的保密性是靠 CDMA 信号的扩频方式 实现的。 5.决定 CDMA 数字蜂窝系统容量的基本参数有:处理增益、Eb/No、通话占空比、频率复 用效率和小区扇区数。 6.目前 CDMA 蜂窝移动通信网的特点有:多种形式的分集,CDMA 的功率控制,CDMA 系统的低发射功率, 可变速率声码器, 移动台辅助的软切换, 话音激活频率复用和扇区化等。 7. CDMA 中, 在 由于它的宽带信道在每个小区中都能复用, 所以频率复用率几乎为 1 8.目前,CDMA 系统中所要求的 Eb/No 为 6dB 参数一般是针对系统容量来说的) 9.处理增益对于 CDMA 来说是固定的,为 21dB,远远高于其他系统。一般来说,处理增 益 越大 ,系统的干扰越小。 及 CDMA2000-1x 。 。 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 , 而反向功率控制又分为 开环。 (CDMA 系统中 Eb/No 这个10.目前 800MHz CDMA 标准主要是 IS95BC 网原理例题二1 cdma2000-1X 的正向和反向信道结构主要采用码片速率为 1x1.2288Mbit/s ,数据调制用 64 阵列正交码调制方式 ,扩频调制采用平衡四相扩频方式,频率调制采用 QPSK 方式 。 、同步方式 、 寻呼信道2.cdma2000-1X 正向信道所包括的正向信道的 导频方式 均兼容 IS-95A/B 系统控制信道特性。3.cdma2000-1X 反向信道包括接入信道、增强接入信道、公共控制信道、业务信道 其中 增强接入信道 和 公共控制信道 除可提高接入效率外,还适应多媒体业务。,4.IS95 系统中,前向 CDMA 信道由下述码分信道组成: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寻呼信道 (最多可以有 7 个)和若干业务信道。每个码分信道都要经过 一个 Walsh 函数 进行正交 扩频,然后由 1.2288Mchip/s 速率的伪噪声序列 扩频。 5.CDMA 将导频信号分成 4 个大组:有效、候选和相邻 ;其他的导频集都归入到称为剩余导频集 的第四组中。基站通过寻呼信道传递系统参数消息给移动台以产生不同的搜索窗 口大小, 来设置不同的搜索窗, 包括 SRCH-WIN-A 、 SRCH-WIN-N 、 SRCH-WIN-R 。6.C 网在覆盖区内有几项参数需重点测试:手机接收场强(RX POWER) ,手机发射功率 (TX POWER ) ,导频强度(Ec/Io) ,误帧率(FER) 。 7.CDMA 系统采用码分多址直接序列扩频(DS/SS CDMA)技术,相比较而言有两大突 出优点:一是系统 抗干扰能力 增强,特别对移动通信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频率选择性衰落 、 多径衰落 有着极好的抵抗能力;二是系统容量 增大。 8.CDMA 系统的容量一般是模拟系统的 l0~20 倍,是 GSM 系统的 2 倍左右。在系统工作 时,CDMA 小区内 同时通话的用户数 可以在满负荷情况下适当地有所增加,代价只是降低其他用户的通话质量,这就是所谓的 软容量 。 9.在信号接收方面,CDMA 系统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了瑞克(Rake)接收机 。在 FDMA及 TDMA 系统中, 对多径信号的处理是消极地均衡和剔除, CDMA 系统则充分利用了含 而 有信息量的 多径信号 ,对其进行功率叠加,使得 信噪比 大为改善。10.在 CDMA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每个小区内的前向信道(基站→移动台)共有 64 个信 道,分别由 Walsh 函数 序列 0 至序列 63 提供正交隔离。这 64 个信道分为四种类型: Pilot(导频) 、Sync(同步) 、Paging(寻呼)和 Forward Traffic(前向话音)信道。C 网原理例题三1. CDMA 系统中, 在 每个小区内的反向信道 (移动台→基站) 有两类信道: Access (接入) 、 Reverse Traffic(反向话音)信道。 2.按照 CDMA 的规范,交换子系统应能向用户提供用户终端业务、承载业务、补充业务三 类业务。 3. CDMA 系统通过在给定的时间内传送不同的短码来区分不同的基站和扇区, 即基站传送 不 同时间偏移的同一伪随机码 间参考点保持同步。 4 CDMA 系统借助 GPS 提供精确的时间同步 频谱效率的最好的同步手段。 , 在当前技术手段下 GPS 是保证其达到预期 。为了确保时间偏移的正确性,CDMA 基站必需对公共时 5.CDMA 直放站和基站的位置确定以后,由直放站发出到达基站接收机口的噪声电平完全取 决于 直放站的反向增益设置 站的影响。 6.作为 CDMA2000 系统最重要的技术进步,数据业务要求在原来 IS-95A 的基础上增加一 系列新的设备。在基站部分中需要增加 PCF,负责直放站上行增益 PDSN 和 RADIUS,其中 PDSN 完成用户接入分组网络的管理和控制 分组数据有关的用户管理工作 。 。在核心网中增加 ,RADIUS 完成与 , 这样实际应用中可以调整 来减小对基7.一般来讲,无线直放站施主天线必须视距接收来自所选用的 施主基站施主扇区 的射频信号,在直放站施主天线与施主基站天线之间的传输环境,决定着传输链路的性能, 所以必须进行 直放站与基站之间的的传输链路预算,以保证直放站及系统的稳定性。 8.导频信道在 CDMA 前向信道上是连续发射的。它用于使所有在基站覆盖区中工作的移动台 在接入当前网络前进行同步和切换 以及导频的测量等。9.对于话音业务,影响通话质量的因素有:编码方法、时延、时延抖动、丢包、比特差错、 协议处理。C 网案例1 有一个 C 网的光纤室内分布系统,PN306,没有干放。电梯间比较大,有十部电梯。从电梯间往窗户走的时候有切换。 外面是 PN213,通话正常。但是从窗边往电梯间走的时候 PN213 切换到 PN306 时经常切换失 败,切换的时候两个频点的 EC/IO 都很差,-20 以下,通话总是中断。这可能是哪些原因引 起的?提示:1、 可以检查一下基站的数据,可能是 PN306 已经把 PN213 配置为邻区,而 PN213 并没有把 PN306 配置为邻区。切换关系做的是单向的,导致切换失败。同时,没有配置为邻区的 两个 PN 是相互干扰的 EcIo 不会有合成增益,导致 EC/IO 很差 2、如果 PN213 中定义了 PN306 为邻区,可以检查一下 PN213 中 PN306 相邻关系顺序,是否 是太靠后了导致产生慢切换。同时,检查一下直放站是否同时放大了其它路信号,而这些 PN 与 PN213 没有相邻关系。 3、PN306 是 283 频道,PN213 是 201 频道,中国联通目前的情况通常是 283 往 201 切换良好, 而 201 往 283 切换困难,可能是伪导频发生器没起作用,可以叫伪导频发生器厂家过来调整。 . 2 案例施主天线F5~F10直放站B3-F4干放某一室内覆盖工程。 接联通公司网络优化部门反映的用户投诉,该大厦的 B2 停车场 cdma 用户投诉电话难打, 勉强接通通话效果也不好,而高层用户更无法拨通电话。 该楼宇的室内分布网络结构示意图如上。 通过使用 x199 手机测试现场 B2 停车场的情况:覆盖场强-40~-70dBm,Ec/Io 在-12~ -16 之间跳动。由于位于地下,一般不存在外来和来自 cdma 网络自身的干扰形成的导频干 扰,即地下的信号一般很“干净” ,正常情况下,城市内采用直放站无线接入做信源的系统, 在地下的 Ec/Io 可以达到-6~-8 之间。 继续到干放覆盖的其他楼层测试, Ec/Io 指标都不好,与 B2 基本相同。 然后到直放站直接覆盖的 5F~10F 区域测试,居然发现 Ec/Io 最差劣化到了-18~-22, 在 10f 靠近窗户边的区域出现无法起呼的现象,且在该处测试出现 3 个 PN 均处于活动级, 手机 adj 值达到+22,随即脱网,而此时的场强为-40~-50。而在 10f 相对一个比较封闭的 区域测试时,Ec/Io 在-12~-16 之间跳动,与 b2 的情况相同,此时可以正常通话,保持通 话状态走到窗边,Ec/Io 迅速劣化,通话中开始出现吞字现象,随即掉话。依据这些现象, 分析并做相应的处理方法。 分析:基本可以判断为导频污染。而在 10f 相对封闭区域出现和 b2 相同的情况,可以 判断为信源引入的质量本身就存在问题。 实施调整:在楼顶重新调整施主天线。楼顶的地形开阔,在可视范围内发现了 2 个宏站 天线, 且栅网反射施主天线原来对准的是较远的宏站天线。 由于该室内覆盖系统建设时间较 早, 经过了解较近的宏站是在室内覆盖系统之后设立的, 其较强的信号对楼内的信号构成干 扰,故而出现上述现象。 重新调整施主天线朝向较近宏站天线,同时在室内使用 x199 手机监视 Ec/Io 的变化, 直到 Ec/Io 的数值达到-6~-8。之后用频谱仪测试直放站下行入口电平达到-51 dBm,重新 调整满足要求。回到 B2 停车场,Ec/Io 在-5~-7 之间,全楼 Ec/Io 在-5~-9 之间,通话恢 复正常,指标达到联通公司的标准。31.故障现象 CDMA 网耦合型光纤直放站, 距离 20 公里。 开通后手机测得下行场强良好, 拨打 1001, 有时能接通,有时则无法上线或要七八秒钟才能上线。 2.故障可能原因 (1) 可能是因为上下行链路不平衡而引起的,通常检查一下上行链路是否正常。首先检 查直放站的上下行增益设置; 确认测试地距离直放站的距离, 找到一个最坏的点; 一般来说, 在这些最坏的点上,接收到的功率几乎被导频功率,寻呼功率占了,所以看起来信号很强, 但是一旦接入业务信道,就没有功率可以分配了,造成启呼困难;如果接入的,应该也是比 较困难的。所以直放站的调整,最主要的还是保证上下行链路平衡,不能光考虑下行覆盖, 应该考虑的“有效的覆盖” 。 (2) 交换方面的问题。先排除1001话务台的因素,因为1001的排队机以及中继线有时 很忙。我们一般都是接入一些普通的语音平台(如:,北京)。 (3) 假如离天线不远处测试,出现这样的情况,此时看手机的发射功率是否是正数,因为光 纤距离太长,时延太大,这不是直放站的原因,此时将基站的搜索窗口调大一点。41.故障现象 某光纤直放站工作不正常, 通过笔记本电脑监控软件观测, 远端下行输入和下行输出检测值两项值均不稳定,数值变动较大。 2.解决与分析 检测光传输部分和射频输出均正常, 判断监控主板检测电压值存在问题, 但此问题不影响设 备射频部分正常工作。设备下行 ATT 设置为 6dB,且利用频谱仪测试发现,功放处在反复 关断重启的状态,设备输出段波形不正常,导致手机不能正常通话。将下行 ATT 设置增大, 使设备功放工作正常,输出波形恢复正常。5 1.故障现象某地有 A、B 两小区,两小区分别带 C 区直放站和大幕直放站,直放站属我虹信公司 GZF800 光纤直放站,于 2002 年开通,在网工作两年。2003 年朗讯基站改换中兴基站后, 出现问题:覆盖区手机通话正常,直放站覆盖区手机接入难,即使上线时手机发射功率特别 大。 2.解决分析 经过仔细的检查基站的子框连线,发现 A、B 两小区的 Rx1 连线出厂时接反,导致问题 的出现。从理论上也可以得出,即使是 A、B 两小区的 Rx1 连线接反,即 A 小区的 Rx1 线 接到 B 小区上,在建站覆盖区域内同样是能够拨打电话的,因为:一副天线接收,另外一 副天线发射。但是在直放站覆盖区域内情况就不一样了,只有下行的发射信号,上行的接收 天线是另外一副在基站处,因此拨打是无法接通的。 3.经验总结 通过此问题可以看出有时问题的出现会很简单, 排除问题还是应该从最简单的着手, 比 如象这次的接线等问题。不要把问题想的太复杂了反而给自己带来了大的麻烦。直放站对网络的影响类1 任何直放站接入基站均会对原有的网络产生干扰问题,即对施主基站引入一定的噪声, 引起基站的灵敏度降低。 这就要求在进行链路预算和直放站调测过程中, 通过调整直放站的 上行增益来减小其对基站的影响。 调整办法: 在 CDMA 制式下,我们希望接入到基站接收机入口的噪声功率应小于-113dBm。 在 GSM900 和 DCS1800 制式下,我们希望接入到基站接收机入口的噪声功率应小于 -120dBm。 只要控制好上行噪声,直放站就不会对基站形成干扰。2 收发天线的隔离度收发天线隔离度是指直放站输入端口信号对输出端口信号的衰减度, 是决定无线同频直 放站能否稳定工作的关键。若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的隔离度不够,会引起直放站的自激,造 成直放站无法正常工作,如果在设计时考虑不周,任何补救措施都是很有限的。 直放站隔离度的大小,与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的增益、前后比、旁瓣抑制比、安装情况 及周围环境均有关。在设计时,要保证收发天线的隔离度比系统开通后的实际增益大 15dB 左右。 在实际工程中,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发信源和接收机进行模拟仿真测试是非常必 要的。3 避免孤岛站的发生(针对 CDMA 光纤直放站)一个具有过大时间错误或延迟的站被称为孤岛站。 手机在切换的过程中, 使用存在很大 时间错误的时间参考,在预定的时间窗口中去寻找邻小区,找到的只是不相关的噪声,从而 出现掉话。 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光纤传输距离太长或其它原因使传输时延增大造成的。 此种 情况下, 邻小区的有用信号在手机的检测中有可能被误认为是噪声信号, 此时在该小区的边 界上通话时无论是切出还是切入,都存在掉话的隐患。因此,在使用光纤直放站的时候,应 避免孤岛站的发生,合理考虑光纤距离,建议不超过 20Km。 勘测设计例题1 2 3 通过勘测可以了解目标覆盖区域的地理环境信息及无线环境问题;勘测也是与 用户和业主沟通的重要途径,可对工程建设进行互动分析。 勘测包括的要素为:硬件环境,无线环境,建设方及业主要求,市场人员说明,勘测人员建议室内勘测中, 硬件环境主要包括硬件环境应包括覆盖区的地理位臵及人流量;楼层覆盖面积、用途、结构;总的覆盖面积;电梯数量、弱电井位 臵;与外部通信网的接口类型。 4 室外勘测要素 在勘测报告中应注明行政区域;现场及与基战间自然环境, 天线安装的可利用条件和环境。信号接入方式及传输方式, 工作频率,接收 信号强度,是否跳频5 对于无线直放站:站址应位于覆盖区与基站连线上,界于二者之间,并尽量靠近覆盖 区边缘的制高点;该站址接收信号电平较高,最低不小于-75dBm 6 室外无线直放站施主与重发天线的隔离度大于系统增益加 15dB 7 我公司使用的 Pilot 路测软件中针对 GSM 网络的测试软件是 Premier , 针对 CDMA 网络的测试软件是 panorama 8 PREMIER 进行室外 GSM 网络测试时,所配置的全套设备包括 PREMIER 软件,加密狗,SAGEM 手机,手机数据线,GPS.9 在 GSM 无线直放站中,基站接受到的上行信号底噪要小于 -120 dBm。 10 勘测过程中,需要确认覆盖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达到的技术指标:根据用户要求, 结合覆盖区现状,确认覆盖需要解决的问题(盲区覆盖、话务分流、乒乓效应、抑制 漫游信号) ;根据相关标准及技术要求,确认覆盖后需要达到的场强 、同频保护比、邻频保护比、覆盖后施主基站掉话率增加的百分点等指标。11 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对方案合理性需要进行分析,从覆盖区场强预测分析;上 下行平衡计算;系统上行噪声分析; ;边缘区切换分析 ;系统扩容性和兼容性 入手。12 做 G 网勘测时,现场测试所需收集的具体数据有(1)覆盖区典型位置详细的频点、 场强数据 (手机测试数据) ; 覆盖区典型位置的 BCCH Rxlev、 (2) Handover、 Drop、各频点覆盖图以及相应的分析说明,初步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测试软 件 Premier 测试数据)(3)模拟测试数据:用 Pilot Insight 在典型覆盖区测 ; 试,确定典型覆盖区的天线类型、位置、天线的数目及天线口输出功率的范围13 方案设计: 有一个电梯覆盖工程中,楼高 12 层,地下一层,相邻电梯两部,不共井,从 B1 至 12 层,楼层高 4m。现将一台本公司无线直放站设备安装于电梯机房中。现用八木天 线覆盖电梯,试选用主设备,设计此方案,并完成天线图与原理图。 1. 【必考题】 位置区(LA)规划不当对网络会造成什么影响? 答: (1 分) 位置区(LA)规划不当对网络会造成下面几个方面的影响: 1) 当位置区的边界出 现在移动台移动较多的交通要道上时将会出现过多的位置更新的现象,这会使 SDCCH 上的信息增加,严重时会造成 SDCCH 上的拥塞。同时也会使 HLR 出现较 忙的现象。 2) 位置更新的成功率不可能达到 100%,位置更新数量的增加将会使系 统的寻呼成功率下降从而影响到系统的接通率。 3) 位置区的划分不当还可能造成 PCH 上信令负荷增大。 【必考题】 简要说明小区载波扩容必须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因素? 答: (1 分) 小区载波扩容时必须考虑下面几个方面的因素: 1) 频率及 BSIC 的规划 增加载波要增加 频率,所以首要是考虑频率及 BSIC 的规划。 2) 其它小区参数的设置 除频率外还要对相 邻关系、功率、控制功率参数等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化的设置。 3) 基站硬件设备 的规划 确定主设备、天馈线、电源等设备的配置。 4) 传输中继的规划 对 ABIS 接口传输 进行规划, 以保证能够有足够的传输。5) BSC 中的 TRA 及 TRH 的规划 确保 BSC 中的 TRA、 TRH 资源中足够。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 无线信号在空中传播时会出现一些问题, 路径衰耗 如: (Path Loss) 多径衰落 、 (Multipath Fading) 、阴影效应(Shadowing)等,请回答如何解决或尽可能将这些因素带来的负面影 响降到最低? 采用信道编码、交织、分级接收、加均衡器、跳频、时间提前量等手段。2、频率多重复用的特点有哪些? ⑴提高容量,提高频率的利用率;⑵信道分配灵活,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TRX;⑶可释放 出一些频率用于微蜂窝;⑷采用基带跳频,易实现;⑸需要采用基于质量的功率控制技术以 及不连续发射技术来降低干扰。 四、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20 分) 请就 TD-SCDMA 系统在克服呼吸效应及远近效应方面的功能进行描述。 呼吸效应:在 CDMA 系统中,当一个小区内的干扰信号很强时,基站的实际有效覆盖面积 就会缩小;当一个小区的干扰信号很弱时,基站的实际有效覆盖面积就会增大。简言之,呼 吸效应表现为覆盖半径随用户数目的增加而收缩。导致呼吸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CDMA 系统 是一个自干扰系统,用户增加导致干扰增加而影响覆盖。对于 TD-SCDMA 而言,通过低 带宽 FDMA 和 TDMA 来抑制系统的主要干扰, 在单时隙中采用 CDMA 技术提高系统容量, 而通过联合检测和智能天线技术(SDMA 技术)克服单时隙中多个用户之间的干扰,因而 产生呼吸效应的因素显著降低,因而 TD 系统不再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自干扰系统) ,覆 盖半径不像 CDMA 那样因用户数的增加而显著缩小,因而可认为 TD 系统没有呼吸效应。 远近效应:由于手机用户在一个小区内是随机分布的,而且是经常变化的,同一手机用 户可能有时处在小区的边缘,有时靠近基站。如果手机的发射功率按照最大通信距离设计, 则当手机靠近基站时,功率必定有过剩,而且形成有害的电磁辐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 根据通信距离的不同,实时地调整手机的发射功率,即功率控制。功率控制的原则是,当信 道的传播条件突然变好时, 功率控制单元应在几微妙内快速响应, 以防止信号突然增强而对 其他用户产生附加干扰;相反当传播条件突然变坏时,功率调整的速度可以相对慢一些。也 就是说, 宁愿单个用户的信号质量短时间恶化, 也要防止对其他众多用户都产生较大的背景 干扰。 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请简要描述安全事件应急响应的目标。 采取紧急措施,恢复业务到正常服务状态; 调查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避免同类安全事件再次发生; 在需要司法机关介入时,提供法律任何的数字证据等。2、请简要描述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统一要求,各公司分别建设的网管支撑系统,并简要 描述其管理范畴。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统一要求建设的网管支撑系统主要包括: 话务网管、 数据网管、 传输网管、 电子运维、信令监测、自动拨测、动力环境监控、直放站监控、网管系统监控平台等。 各网管支撑系统的管理范围如下: 1、话务网管:话务网管管理范围包括中国移动的话音网、信令网、智能网等。 2、数据网管:数据网管管理范围包括中国移动的数据网设备及业务系统,具体包括短信系 统、GPRS 系统、WAP 网关、彩信系统、IP 承载网、CMNET、城域网、WLAN 以及 PIM、 PUSHMAIL、MISC、USSD 等。 3、传输网管:传输网管管理范围包括中国移动的传输网络。 4、电子运维:电子运维系统是中国移动网络运维管理的核心支撑平台,是面向运维人员和 运维工作的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运维制度和规程的信息化载体,其以 IT 方式固化标准 的运维流程。 5、信令监测;信令监测系统是专业网管系统的必要补充,其在互联互通监测、故障诊断、 新业务测试、非法通信追踪、话单核查等方面具有优势。主要管理范围包括:七号信令网、 短信业务信令、GPRS 业务信令,无线 A 接口信令。 6、自动拨测:自动拨打测试系统主要用于对通信网络进行自动的拨打测试。并可与七号信 令监测系统配合,对语音网呼叫的全程性能指标、网间互联互通指标、短信互联等指标进行 测试等。 7、动力环境监控: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是对机房、基站通信电源、空调系统设备和综合环境 的运行进行远程监控的平台。 8、直放站监控:直放站监控系统是对直放站设备进行远程监控维护的管理系统。 9、网管系统监控平台:网管系统监控平台用于对网管支撑系统的网络设备、主机设备、存 储设备、终端、中间件、数据库、关键应用进程的实时监控。四、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20 分) 请解释 GSM 网最坏小区比例的定义,并对其优化方法进行简析。 最坏小区比例的定义为每线话务量在 0.1 爱尔兰以上、掉话率大于 3%的小区数除以业务区 内小区总数比值。 最坏小区有两个条件限制,首先是每线话务量必须大于 0.1erl,即一定不是超闲小区;其次 是小区掉话率大于 3%。解决最坏小区的优化目标就是如何降低掉话率低于 3%。掉话率指 的是掉话次数除以呼叫占用总次数,如何降低掉话率呢,一方面保持呼叫占用次数不变,降 低掉话次数;另一方面,掉话次数不变,提高呼叫占用总次数。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GSM 网的各项网络运行指标包括哪些? 话务掉话比、掉话率、 无线系统接通率、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 寻呼成功率、最坏小区比例、 切换成功率、严重溢出小区比例、超闲小区比例、切换成功率等等。 2、请简要列举频率多重复用的特点有哪些? ⑴提高容量,提高频率的利用率;⑵信道分配灵活,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TRX;⑶可释放 出一些频率用于微蜂窝;⑷采用基带跳频,易实现;⑸需要采用基于质量的功率控制技术以 及不连续发射技术来降低干扰。 四、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20 分) 请结合 TD-SCDMA 工程优化的总体目标要求,列举工程优化的内容。 1) 硬件系统优化。包括设备故障优化和传输系统优化,其中,设备故障优化主要指各类告 警和时钟偏移等方面的优化; 传输系统优化主要指传输方式、 错误连接和差错率等方面的优 化。 2) 无线工程参数优化。主要指天馈系统优化,包括天馈系统的性能,天线的方向、架高、 下倾角和方向角,以及周围障碍物的情况等方面的优化。 3) 无线资源参数优化。包括 Node B 参数优化和 MSC 参数优化,其中,Node B 参数优化主 要指无线接通率、掉话率、最坏小区比例、切换成功率、阻塞率、功率控制参数和各类定时 器等指标和参数的优化;MSC 参数优化主要指路由数据、定时器、切换参数、功能选用数 据和录音通知数据等参数的优化。 4) 网络结构优化。包括多层、多频网络使用策略,网络容量均衡策略和位置区划分等方面 的优化。 5) 导频优化。包括导频污染分析和外部干扰源处理等方面的优化。 6) 邻区优化。包括邻区列表优化、控制合理邻区数量以及结合实际情况调整邻区参数等方 面的优化。 7) 容量优化。包括合理控制系统负荷和结合阻塞率等指标调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优化。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请解释 GSM 网最坏小区比例的定义,并列出如何降低掉话率的基本方法。 最坏小区比例的定义为每线话务量在 0.1 爱尔兰以上、掉话率大于 3%的小区数除以业务区 内小区总数比值。最坏小区有两个条件限制,首先是每线话务量必须大于 0.1erl,即一定不 是超闲小区;其次是小区掉话率大于 3%。 解决最坏小区的优化目标就是如何降低掉话率低于 3%。掉话率指的是掉话次数除以呼叫占 用总次数,一方面保持呼叫占用次数不变,降低掉话次数;另一方面,掉话次数不变,提高 呼叫占用总次数。2、请简要描述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统一要求,各公司分别建设的网管支撑系统,并简要 描述其管理范畴。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统一要求建设的网管支撑系统主要包括: 话务网管、 数据网管、 传输网管、 电子运维、信令监测、自动拨测、动力环境监控、直放站监控、网管系统监控平台等。 各网管支撑系统的管理范围如下: 1、话务网管:话务网管管理范围包括中国移动的话音网、信令网、智能网等。 2、数据网管:数据网管管理范围包括中国移动的数据网设备及业务系统,具体包括短信系 统、GPRS 系统、WAP 网关、彩信系统、IP 承载网、CMNET、城域网、WLAN 以及 PIM、 PUSHMAIL、MISC、USSD 等。 3、传输网管:传输网管管理范围包括中国移动的传输网络。 4、电子运维:电子运维系统是中国移动网络运维管理的核心支撑平台,是面向运维人员和 运维工作的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运维制度和规程的信息化载体,其以 IT 方式固化标准 的运维流程。 5、信令监测;信令监测系统是专业网管系统的必要补充,其在互联互通监测、故障诊断、 新业务测试、非法通信追踪、话单核查等方面具有优势。主要管理范围包括:七号信令网、 短信业务信令、GPRS 业务信令,无线 A 接口信令。 6、自动拨测:自动拨打测试系统主要用于对通信网络进行自动的拨打测试。并可与七号信 令监测系统配合,对语音网呼叫的全程性能指标、网间互联互通指标、短信互联等指标进行 测试等。 7、动力环境监控: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是对机房、基站通信电源、空调系统设备和综合环境 的运行进行远程监控的平台。 8、直放站监控:直放站监控系统是对直放站设备进行远程监控维护的管理系统。 9、网管系统监控平台:网管系统监控平台用于对网管支撑系统的网络设备、主机设备、存 储设备、终端、中间件、数据库、关键应用进程的实时监控。四、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20 分) 就技术支援体系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相关材料:在“2009 通信专业服务论坛”上,中国移动网络部陈洪涛表示,中国移动维护体 系正经历着变革,向着集中化、标准化、电子化、精英化发展,为此中国移动正在建立技 术支援体系,减少对厂家的依赖。 (1) 建立技术支援体系的目的是: 减少对厂家的技术依赖度、逐步建立对厂家的后评体系、细化维护费用的管理工作,同时能 够体现维护人员的支撑建设。 (2) 中国移动支援体系建设原则是: 本着组织建构建设、制度流程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知识管理共享等,有效提升运营商运维 技术水平。 (3)请谈一谈您对中国移动支援体系的理解 参考: 支援体系的建立并不是阻止了专业服务的发展。 根据中国移动维护人员金字塔结构显 示,底层基础运维工作任务重且繁杂,中国移动仍需大量社会用工来支撑自己的运维体系。 对于顶层技术难度大的运维需求,仍需要专业的设备提供商来提供,尤其是在网络优化、网 络产品提供等方面,设备厂商需要提高这方面服务的技术水平和多样性。 支援系统的建立不断可以提高运营商在中高端技术运维的能力, 同时可以促进设备厂商研发 更为高新的技术和服务产品,提供设备商的效率和利润率。 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在 GMSC 一般会产生哪些类型的话单? 漫游移动话单 出关口局话单 前传话单 试呼话单 2、简述开关电源的优点。 在开关型稳压电源中,调整管工作于开关状态。输入电压或负载变化时,改变控制信号的脉 冲宽度,即可改变调整管的导通时间,从儿使输出电压稳定不变。调整管导通时,两端的压 降接近于零,导通功耗很小,调整管关断时,流过的电流基本上为零,关断功耗也非常小, 因此开关电源的效率很高。 四、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20 分) 请画出移动网络组网结构图,标明网络中各种网元间的接口,并说明各种接口上使用的信 令协议。 (结构图中应包括手机、短信中心、智能网及 PSTN 等主要移动业务及互联网元) Um 接口:空中接口,移动台与基站发信台之间的通信接口。LAPDm 协议。 Abis 接口:BTS(基站发信台)和 BSS(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接口。LAPD 协议。 A 接口:NSS 与 BSS 间,也就是 MSC 与 BSC 间的接口。BSSAP 信令协议。C 接口:MSC 到 HLR 之间的接口。MAP 协议。 D 接口:HLR 到 VLR 之间的接口。MAP 协议。 E 接口:MSC 和 MSC 之间的接口。ISUP 或 TUP 协议。 MSC 到 SCP 之间的接口,INAP 协议。 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什么是均衡充电?什么时候进行均衡充电? 阀控铅蓄电池组深度放电或长期浮充供电时,单体电池的电压和容量都可能出现不均衡现 象, 为了消除不平衡现象, 必须适当提高充电电压, 完成这种功能的充电方法叫做均衡充电。 均衡充电的时机: 两只以上单体电池的浮充电压低于 2.18V; 放电深度超过 20%; 阀控式铅蓄电池搁置不用时间超过三个月 全浮充运行达三个月 2、请列举衡量互联互通质量的主要指标。 网关局试占比,网间来话接通率,发端网络呼损,网间呼叫建立时延,网间中继电路负荷, 网间结算差异率。全年发生互联互通恶性事件次数。 四、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20 分) 互联网网络安全事件根据危害和紧急程度分为 “四级/一般” 、 “三级/预警” 、 “二级/报警” 、 “一级/紧急”四种,分别对应 “蓝”“黄”“橙”“红”四种颜色标记。请列举可以定 、 、 、 义为“一级/紧急”级别的互联网网络安全事件情况。 (1) 导致一个以上互联单位的网络瘫痪的安全事件; (2) 导致两个不同互联单位的省以上骨干网络瘫痪的安全事件, 并且有其他互联单位相同 的网络性能下降的报警,或者有境外网络遭遇相同故障而瘫痪的报警; (3) 通过 CNCERT/CC 的监测发现有两个以上的互联单位的网络出现总流量或者某个协议 数据流量严重异常; (4) 承担省际汇聚的骨干网网络设备超过 10%失去控制。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在 SDH 网中如何传送定时信息?能否利用其信息(业务)通道来传送定时信息?为什 么? SDH 网络传送定时信息有两种方式:1、将本网元的时钟放到 SDH 网上传输 STM-N 信号 中, 其他 SDH 网元通过设备的 SPI 功能块来提取 STM-N 中的时钟信号, 并进行跟踪锁定, 与主从同步方式一致;2、通过 SETPI 提供的时钟输出口将本网元时钟输出给其他 SDH 网 元,因为 SETPI 是 PDH 口,一般不采用,因为 SDH/PDH 边界处的指针调整会影响时钟信 号质量。 2、我国采用何种同步方式?此方式的特点?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混合同步方式, 混合同步方式将全网划分为若干个同步区, 在区内设置主 基准钟,各同步节点配置从钟,同步区内为主从同步网络,同步区间为准同步方式。 特点:时钟级数少、定时信号传送距离短、可靠性高。四、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20 分) 请就自愈网的概念、基本原理、请比较通道倒换环和复用段倒换环的主要区别进行描述。 自愈网:就是在网络出现意外故障时无需人为干扰,网络就能在极短时间内自动恢复业务, 使用户感觉不到网络已出现了故障。 自愈网的基本原理: 就是使网络具备替代传输路由并重新确立通信的能力。 自愈环可分为通 道倒换环和复用段倒换环两大类。 通道倒换环与复用段倒换环的主要区别: 对于通道倒换环, 业务量的保护是以通道为基础的,倒换与否按离开环的每一个别通道信号质量的优劣而定; 对于复用段倒换环, 业务量的保护是以复用段为基础的, 倒换与否按每一对节点间的复用段 信号质量的优劣而定。通道倒换环使用专用保护,在正常情况下保护信道也传业务信号,信 道利用率不高;复用段倒换环使用公用保护,正常情况下保护段是空闲的,可传额外业务, 信道利用率高。通道倒换环是利用通道 AIS 信号来决定通道是否进行倒换, 无需 APS 协议; 复用段倒换是根据 APS 协议来进行倒换的,倒换的条件是 LOF、LOS、MS-AIS、MS-EXC 告警信号。 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ITU-T 规范了哪几种单模光纤?各自有何特点? 有 G.652、G.653、G.654、G.655 四种单模光纤 1、 G.652 光纤:1310nm 性能最佳的单模光纤,又称为色散未移位的光纤。在 G.652 光纤上 输 于 STM-64 的 DWDM 的时候, 需要色散补偿技术.G.652 不能用于电 10G 但可以用于 DWDM。 2、 G.653 光纤: 1550nm 性能最佳光纤, 又称为色散移位光纤,用于超高速超长距离光纤传输, 不适用于波分。 3、G.654 光纤:截止波长移位的单模光纤,主要应用于需要很长再生段距离的海底光纤通 信。 4、G.655 光纤:是非零色散移位单模光纤,与 G.653 光纤相近,从而使 1550nm 附近保持了 一定的色散值,避免在 DWDM 传输时发生四波混频现象,适合于 DWDM 系统应用 G.655 光纤色散系数比较小, 不代表色散系数为零, 当传输距离比较远的时候, 同样需要色散补偿。 2、在 SDH 网中如何传送定时信息?能否利用其信息(业务)通道来传送定时信息?为什 么? SDH 网络传送定时信息有两种方式:1、将本网元的时钟放到 SDH 网上传输 STM-N 信号 中, 其他 SDH 网元通过设备的 SPI 功能块来提取 STM-N 中的时钟信号, 并进行跟踪锁定, 与主从同步方式一致;2、通过 SETPI 提供的时钟输出口将本网元时钟输出给其他 SDH 网 元,因为 SETPI 是 PDH 口,一般不采用,因为 SDH/PDH 边界处的指针调整会影响时钟信 号质量。 四、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20 分) 简述波分复用(WDM)的定义、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 波分复用(WDM)的定义是指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个波长光信号的传输技术。把在同 一窗口中信道间隔较小的波分复用称为密集波分复用(DWDM) 。WDM 的基本原理是在发 送端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组合起来 (复用) 并耦合到光缆线路上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 , 在接收端又将组合波长的光信号分开(解复用) ,并作进一步处理,恢复出原信号后送入不 同的终端设备。 WDM 的特点: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同时传输多种不同类型的 信号;实现单根光纤双向传输;多种应用形式;节约线路投资;降低器件的超高速要求;波 分复用通道对数据格式是透明的,即与信号速率及电调制方式无关;高度的组网灵活性、经 济性和可靠性。 六、论述题(2*8=16 分) 1、公司在 2008 年发展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充分看到环境变化的有利因素,增强发展的责任 感。面对电信重组,请谈谈你认为公司当前的主要机遇和优势有哪些? 答案要点: 1)移动通信市场潜力依然非常广阔。 (主要阐述移动通信语音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潜 力) 2)市场对信息化的需求更加旺盛。 (主要阐述移动通信数据业务和集团客户业务发展 方兴未艾) 3)公司发展处于历史性的上升时期。 (主要阐述我们在客户规模、收入规模、网络规 模、企业效益、服务水平、品牌价值等方面的优势) 2、公司在 2008 年发展要求中明确提出要清醒地看到挑战和压力,增强发展的紧迫感。面 对电信重组,请谈谈你认为公司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有哪些? 答案要点: 1)市场竞争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主要阐述我们在新一轮电信重组中企业面临的劣势) 2)公司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主要阐述企业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一些 问题) 3)企业运营模式和网络技术面临全新挑战。 (主要阐述我们在新的技术应用,新的发 展模式中面临的挑战) 3、试论如何做好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 答案要点: 1)本岗位安全生产的职责。 2)如何立足本岗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4、试论如何做好企业安全文化工作 答案要点: 1)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 2)自己对做好企业文化工作有什么好的建议 1. CDMA 蜂窝网的关键技术? 自动功率控制:远近效应、反向链路的功率控制、正向链路的功率控制,是提高通信质 量、增大系统容量的关键技术; 信号衰落和分集接收技术:来减弱快衰落对信号的影响,从而获得高质量的通行性能。 2. TDMA 桢分几种突发脉冲序列,都携带哪些信息? a) 普通突发脉冲序列(Normal Burst) b) 接入突发脉冲序列(Access Burst) c) 频率校正突发脉冲序列(Frequency correction burst) d) 同步突发脉冲序列( Burst) e) 空闲突发脉冲序列(Normal Burst) 3. GSM 在语音传输上采用 DTX 的作用? 减少整个系统的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延长移动台电池寿命,减少基站负载,提高网 络质量。 4. 简述手机开机时的位置更新过程。 a) 手机向系统请求分配信令信道(SDCCH) 。 b) MSC 收到手机发来的 IMSI 可及消息。 c) MSC 将 IMSI 可及信息再发送给 VLR,VLR 将 IMSI 不可及标记更新为 IMSI 可及。 d) VLR 反馈 MSC 可及信息信号。 e) MSC 再将反馈信号发给手机。 5. 掉话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频率干扰、外界干扰、硬件故障、传输不稳、相关参数不合理、高站覆盖远、信号强、 TCH 拥塞引起 SDCCH 掉话等 6. 简述 BSC 中如下硬件的功能作用:TRH,TRA,SRS,C7? TRH:LAPD 的信令打包,处理; TRA:速率转换,压缩及解压缩;将 MSC 过来的 64K 话音压缩成 13K 并外加 3k 附加消息 通过 GS,SRS 送至 RBLT;将 RBLT 过来的 16K 解压成 64K 话音; SRS:实现低于 64K 的子速率交换;TRA POOL 的管理,控制 C7:发送及接收与 MSC 间的 BSSAP 信令; 7. BSIC 的组成及其作用? a) 通知移动台本小区公共信令信道所采用的训练序列; b) 用来避免基站将移动台发往相邻小区的 RACH 误译为本小区的接入信道; c) 基站可以依靠 BSIC 来区分这些小区,从而避免错误的切换,甚至切换失败; d) BSIC 中的 NCC 保证移动台仅报告与当前小区确有切换关系的小区的情况。 8. TA 是什麽缩写?它的含义及作用有哪些? TA(Time advance) ,TA 不仅补偿定时,还用来使 BS 和 MS 调节他们的功率输出,TA 是 根据 MS 和 BS 之间不断变化的距离而不同的。TA 在 MS 与 BS 之间不断传送的。 9. GSM 使用的编码方式?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a) 块卷积码:主要用于纠错; b) 纠错循环码:主要用于检测和纠正成组出现的误码,通常和块卷积码混合使用,用 于捕捉和纠正遗漏的组误差; c) 奇偶码: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最简单的检测误码的方法。 10. GSM 中系统的信道分类结构? 逻辑信道: 话音信道(TCH) 广播信道 FCCH、SCH、BCCH 控制信道 公共控制信道 PCH、RACH、AGCH 专用控制信道 SDCCH、SACCH、FACCH 小区广播信道 (CBCH) 11. 引入 GPRS 业务后,在 GSM 系统中新引入了那些网络实体? SGSN、GGSN 12. CDMA 系统使用软交换有何意义? CDMA 系统是一个自干扰的系统,基站(NodeB)与基站之间,UE 与 UE 之间均存在着系统 内部干扰。 如果不使用软切换的话,UE 在通话的时候只能和当前的服务小区间进行功率控制,在 UE 逐渐远离服务小区且还没有进行切换的时候, 其发射功率会不断提高, 从而对周围其 他使用相同载波但附着在不同小区的 UE 形成干扰。 如果使用软切换的话,除了主服务小区外,UE 还会同时与周围多个相邻小区建有连接, 进行功率控制,这样,UE 在远离主服务小区的过程中会综合的控制自己的发射功率,不 会对周围的小区上行信道造成过分大的干扰。 软切换的这种控制系统内部干扰的作用不仅适用于上行信道,同样适用于下行信道。 因此,软切换的意义就是控制和减少 CDMA 系统中的内部干扰,从而提高网络的整体质 量和容量。 13. 阐述为手机作被叫的呼叫建立信号步骤。P333 (1)呼叫建立; (2)对方振铃; (3)分配话务信道; (4)起呼; (5)设置加密模式; (6) 鉴权; (7)服务请求; (8)无线连接建立(MT) 。 14. 频率复用的方式有那些?目前采用那种? 4*3、3*3、2*6、1*6、MRP 频率多重复用方式 MRP 是将所有可用载频分成几组,每组载频作为独立一层,不同层的 频率采用不同的复用方式。 特点:容量提高较高;信道配置灵活;可释放一些频率用于微蜂窝;采用基带跳频,较 易实现;采用功率控制和不连续发射技术来降低干扰。 15. 切换的产生基于哪两个测量报告? 一是移动台测量到并通过 SACCH 发送给 BSC 的下行测量报告,其中包括服务小区的信号 强度、 信号质量、 值和信号强度最强的六个相邻小区; TA 另一个是 BTS 提供的测量报告, 其中包括上行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 16. 专用控制信道可以分成几种,它们分别是什么并简要指出它们的功能? 3 种。SDCCH,SACCH,FACCH. SDCCH:主要用于传送建立连接的信令消息、位置更新消息、 短消息、鉴权消息、加密命令及各种附加业务。 SACCH:在上行链路上主要传送无线测 量报告和第一层报头消息(包括 TA 值和功率控制级别) 。在下行链路上,它主要传递系 统消息 TYPE 5、5BIS、5TER、6 及第一层报头消息。 17. 空闲模式下的手机主要完成哪几项工作? 收听 BCCH 广播;测量程序;位置更新 18. 位置区交界带可能出现问题及解决手段。 位置更新频繁;CRH、CI、C2 19. 简述能引起传输误码率过高的原因。 接头不好、 HDSL 系统、 线缆外皮划伤、 与交流电交叉接地不好、 光端机或微波线路不稳、 时钟误差、外界干扰。 20. 如果一个小区的话音信道拥塞率太高,可采用哪些方式降低其拥塞率? 扩容、用一些 FEATURE(LOADING SHARE) 、改变小区级别、采用 CELL—BAR、负切换、 切换保护带单方向变窄、提高 ACCMIN、降低 POWER、降天线 DOWNTIL 角、降天线高度、 调天线方向。 21. 请举例说明常用的对抗多径衰落的方法。 空间分集、极化分集、HOP、编码、交织 22. 简述引起切换成功率低的原因,你将用什么方法解决? a) 基站硬件原因(载频板、天馈等) b) 传输原因(误码、瞬断等) c) 邻关系定义有误(漏定或多定) d) BCCH、BSIC 规划问题 e) 邻小区拥塞 f) 不利的无线环境(有建筑群阻挡、站距远信号弱) g) 网络存在干扰(直放站、其它干扰源等) h) CELL、BSC、MSC 参数定义问题(TIMER、CGI 等) i) 网元接口信令负荷过高。 23. 随机接入成功率低会有哪些因素,你将如何解决? a) 基站硬件原因(载频板、天馈等) b) 上下行链路失衡 c) BCCH、BSIC 规划问题 d) 网络存在干扰(直放站、其它干扰源等) e) 参数设置不当(ACCMIN、MAXRET 等) f) 网络拥塞 24. 什么叫小区重选?手机在何情况下进行小区重选? 请简述小区重选的过程。 a) 移动台计算某小区(与当前小区属同一位置区)的 C2 值超过移动台当前服务小区 的 C2 值连续 5S; b) 移动台计算某小区(与当前小区不属同一位置区)的 C2 值超过移动台当前服务小 区的 C2 值与小区重选滞后值之和连续 5S,若在此前 15S 内有小区重选则不立刻发 生小区重选; c) 当前服务小区被禁止; d) MS 监测出下行链路故障; e) 服务小区的 C1 值连续 5S 小于 0; f) MS 随机接入时,在最大重传后接入尝试仍不成功的情况下。 25. 我省 2005 年考核的运营指标包括哪几个? 长途网络接通率、短信接通率、话音信道可用率、掉话率、高拥塞小区比例、无线信道 利用率。 26. WCDMA 功率控制包括那几种?当 UE 处于哪种状态的时候发挥作用,有谁来控 制? a) 开环功控,发生在 UE 由 IDLE 状态转为需要与基站(即 BS 或 NodeB)进行通信 的非 IDLE 状态的起始阶段,由 UE 进行控制; b) 外环功控,当 UE 处于与 BS 通信状态的时候进行,由 RNC 来控制; c) 内环功控,也称闭环功控,当 UE 处于与 BS 通信状态的时候进行,由 NodeB 来 控制。 27. 简要说明 PN 码和 OVSF 码在上下行的作用? PN:上行区分不同的用户终端,下行区分不同的基站; OVSF:上行区分同一终端的不同信道,下行区分同一基站的不同 6、试论述企业文化理论,并分析领导者和领导行为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答: 20 世纪 70、80 年代,管理学者在研究美国、日本企业竞争力差异及其根源时,提出了 企业文化理论, 并认为企业文化是日本企业强大竞争力的源泉, 建设自已的企业文化是美国 企业乃至全球企业的持续发展、不断增强整体竞争力的根本方法。 该理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 文化和物质文化。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1)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呈现观念形态的价值观、理想和信仰等。 (2)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是把企业精神和物质文化二者联系起来,使企业文 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行为准则。 (3)物质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外围层,是呈现物质形态的产品设计、产品质量、厂容厂 貌、员工服饰等,它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 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导向作用; 对企业员工具有 凝聚力和激励作用;对员工行为具有约束和辐射作用。 “中国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影响导致领导者和领导行为在我国企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 ; “领导者应身体力行企业文化” ; “领导者和领导行为在建设企业文化时的一般路径为:为企业设计(构思)企业文化、以身 作则践行企业文化、通过各种制度和外围层巩固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变革依靠领导者的主持和努力“等。 1.试论如何搞好企业经营战略管理。 答: (一)搞清战略管理含义。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家对企业经营战略的方案的谋 划过程和实施过程的管理, 即从战略的高度, 运用多种管理职能对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 大全局问题所进行的管理。具体包括战略制定过程的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规划与组织 工作、战略控制工作等。 (二)认清加强战略管理的重大意义。战略管理对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 用。战略管理能力强,战略管理水平高,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经营实力和竞争能力,使企业经 营取得成功,走向兴旺;反之,则导致企业衰退。 (三)掌握搞好企业战略管理需要做好的几项重要工作,或重要环节: (1)提高企业家及其群体的素质的能力。成功的战略管理首先取决于企业核心人物即企业 领导层的战略管理能力。他们的素质高、能力强,是战略型企业家,就能对企业实施有效的 战略管理; (2)正确地制定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事业部战略和各职能战略,提高战略制定的科学化 和民主化水平,运用科学的制定方法确保制定和选择出高水平的经营战略方案; (3)有效地实施战略方案,搞好战略规划,建立和健全有效的战略组织,选择正确的实施 方法; (4)加强战略控制,形成有效的战略控制体系,运用正确的控制方法; (5)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有效地激励企业家为企业兴旺和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试对目标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评价? 答: 目标管理注重结果, 因此必须对部门、 个人的目标进行自我评定, 群众评议、 领导评审。 从以下几点进行。 1) 首先进行自我评定。评定的内容包括目标执行方案、手段是否合适,条件变化情况, 主观努力程度等。 2) 上级全面、公正的评定。对发现问题要分析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 便鼓励下级今后继续努力。) 3) 目标评定与人事管理相结合。人事考核要以目标考核为基础,同报酬、升迁等结合 起来,体现奖优罚劣。 4} 及时反馈信息是提高目标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 对目标管理制度进行评价意味着一个 管理循环的结束, 而循环中的信息反映出企业的总和发展能力, 是制定下一个企业目标的重 要依据。三、 、问答题: (共 2 题,每题 5 分) 1 中国移动针对违规行为设定了“五条禁令” ,请简述“五条禁令”的具体内容1、严禁泄露或交易客户信息; 2、严禁发送违法信息,或未经客户同意发送商业广告信息; 3、严禁未经客户确认擅自为客户开通或变更业务; 4、严禁串通、包庇、纵容增值服务提供商泄漏客户信息、擅自为客户开通数据及信息化业 务或实施其他侵害客户权益的行为; 5、严禁串通、包庇、纵容渠道或系统合作商泄漏客户信息、侵吞客户话费、擅自过户或销 号、倒卖卡号资源或实施其他侵害客户权益的行为。 要上 3G 网络,首先应对各种技术体制进行全面比较及综合分析。三种 3G 主流标准,不能认 为各有千秋,而是差异显著。中国提出的 TD-SCDMA 是建立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的国 际技术标准,具有技术领先、频谱效率高并能实现全球漫游、适于网络规划和优化、适合各 种对称和非对称业务、建网和终端的性价比高等五大突出优势。 势 TD-SCDMA 是 TDD 和 CDMA、TDMA 技术的完美结合,具有下列技术优势: 1 TD-SCDMA 的技术优 第一,采用时分双工(TDD)技术,只需一个 1.6MHz 带宽,而 FDD 为代表的 cdma2000 需 要 1.25×2 MHz 带宽,WCDMA 需要 5×2MHz 才能通信;其话音频谱利用率比 WCDMA 高达 2.5 倍,数据频谱利用率甚至高达 3.1 倍[1] ;无须成对频段,适合多运营商环境。 第二,采用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和上行同步等大量先进技术,可以降低发射功率,减少 多址干扰,提高系统容量;采用“接力切换”技术,可克服软切换大量占用资源的缺点;采 用 TDD 不要双工器,可简化射频电路,系统设备和手机成本较低。 第三,采用 TDMA 更适合传输下行数据速率高于上行的非对称因特网业务。而 WCDMA 并 不适合,不得不在 R5 版本中增加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 第四,采用软件无线电先进技术,更容易实现多制式基站和多模终端,系统更易于升级 换代, 更适合在 GSM 的大城市热点地区首先建设, 借以满足局部用户群对 384kbps 多媒体业 务的需求,通过 GSM/TD 双模终端以适应二网并存的过渡期用户漫游切换的要求。 第五,采用 TDD 与 TDMA 更易支持 PTT 业务和实现新一代数字集群。 2 TD-SCDMA 的频率优势 首先,频率资源充裕 我国 3G 的工作频段与国际电联的规定的对比详见表 1 与表 2 表 1 频分双工(FDD)方式(MHz) ITU 上行 / 下行频带 1920 ~
~ 2200 中国 1920 ~
双工带宽 90 上行 / 下行频带 双工带宽 总双工带宽 90表 2 时分双工(TDD)方式(MHz) ITU 中国 第一段 1885 ~
~ 1920 第二段 2010 ~
~ 2400 第三段 总带宽 50 155 中国 3G 频率规划与国际明显不同的是对适合时分双工的 50 MHz 频带增加了两倍多,达 105 MHz。表明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举措,使中国的 3G 标准得到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 推进国内的产业化奠定了资源基础。 通常, 一个完整的组网方案往往采用宏蜂窝完成大面积覆盖, 微蜂窝覆盖热点小区或进 行盲区覆盖, 微微蜂窝提供室内分布, 另外, 各运营商之间需要有 1 个频点的频率保护间隔, 换言之, 具备 4 个频点才能实现网络覆盖的基本功能。 对数据业务带宽的需求是话音带宽的 2 倍,需要 20MHz 带宽。 对 TD-SCDMA,单载波带宽为 1.6MHz,核心频段 55MHz,有 33 个核心频点,补充频段 100MHz,有 62 个补充频点,所以说 TD-SCDMA 有着丰富的频率资源。话音业务需要 6 个频点 (10MHz 带宽),数据需要 12 个频点(20MHz 带宽),盲区覆盖需要 1 个频点,室内覆盖需要 1 个频点,保护间隔需要 1 个频点,这样共需要 21 个频点,考虑到话音业务带宽的富裕性, 30MHz 带宽(18 个频点)能够满足一个独立 TD-SCDMA 网络的需要。 对 WCDMA,单载波带宽为 5×2MHz,核心频段 60×2MHz,有 12 个核心频点,补充频段 30×2MHz,有 6 个补充频点;而 WCDMA 和 cdma2000 共享 90MHz×2 的频段,因此 WCDMA 的频 率资源匮乏。话音业务需要 1 个频点(5×2MHz 带宽),数据需要 2 个频点(10×2MHz 带宽), 盲区覆盖需要 1 个频点,室内覆盖需要 1 个频点,保护间隔需要 1 个频点,这样共需要 6 个频点, 考虑到不同阶段的组网对频点消耗的浪费性, 40×2MHz 带宽(8 个频点)基本能够满 足一个独立 WCDMA 网络的需要。 如果一个运营商只能分到 20×2MHz 带宽, 那么必须采用“一 次规划,分期建设”的策略,由于业务开展和网络质量具有不可预测性,这样建网成本将急 剧上升。 其次,频谱效率高 对于话音业务,10MHz 带宽按 0.02Erl,WCDMA 可以支持 64 个(由于呼吸效应采用 50% 轻载)12.2k 话音信道,覆盖 3200 用户。TD-SCDMA 可以支持 144 个(没有呼吸效应可以满 载)12.2k 话音信道,覆盖 7200 用户。 TD-SCDMA 由于综合采用 FDMA、TDMA 和 CDMA 的混合复用技术,同时结合智能天线和联 合检测等抗干扰技术,能够有效地抵消干扰,使系统能够在满码道的条件下工作,因此,频 谱效率高,能够满足未来扩展需求。 第三,适于全球漫游 TD-SCDMA 独享 TDD 频段,拥有全球一致的频率划分,全球核发实际有效许可证 124 张, TDD 占有 104 张,为 TD-SCMDA 在全球的推广和漫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同为 FDD 模式的 WCDMA 及 cdma2000 在频谱的实际划分上难免出现分歧, 都不可能直接实现全球漫游, 只有通过多模终端才能解决问题。 3 TD-SCDMA 的组网优势 首先,网络没有呼吸效应 用户数的增加使覆盖半径收缩的现象称之为呼吸效应, 每种业务用户数的变化都会导致 所有业务的覆盖半径发生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CDMA 是一个自干扰系统,当用户数显著增加 时,用户产生的自干扰呈指数增加,因此呼吸效应是一般 CDMA 系统的一个天生缺陷。 cdma2000 和 WCDMA 的无线接入除了扩频带宽差别外, 所用技术近似, WCDMA 的每个载波占用 5×2MHz 带宽,最大可以支持 128 个 12.2k 话音信道,自干扰随用户数呈指数增加,主要靠 功率控制技术来降低自干扰,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自干扰,所以呼吸效应现象明显,实际只 可支持 64 个话音信道。 TD-SCDMA 的每个载波仅占 1.6MHz 带宽,每个载波又进一步划分出多个时隙,类似 GSM 网络, 它通过低带宽 FDMA 和 TDMA 时隙的划分消除了系统的绝大部分干扰, 使产生呼吸效应 的因素显著降低;由于在每个时隙中采用 CDMA 技术来提高容量,产生呼吸效应的唯一原因 是单时隙中多个用户之间的自干扰, 由于其单时隙最多只能支持 8 个 12.2k 的话音信道, 单 时隙用户数量少使自干扰较少; 同时, 这部分自干扰通过联合检测和智能天线技术被进一步 抑制,因此 TD-SCDMA 不再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而是一个码道受限系统,覆盖半径不随用 户数的增加而变化,即没有呼吸效应。 其次,网络规划能同时保证各种业务的连续覆盖 从 3G 网络规划的角度看,根据链路预算研究表明,WCDMA 各种业务的扩频因子不同, 各种业务的覆盖半径差距较大, 无法解决高速业务连续覆盖和低速业务干扰严重的弊病。 覆 盖采用不同半径的同心圆来进行,即“同心覆盖”,这给网络规划带来了麻烦,如果保证语 音业务的连续覆盖,就不能保证高速数据业务,如果保证高速数据业务的连续覆盖,语音业 务的覆盖就有很大重叠, 相互之间会存在严重的干扰。 使得其在网络规划时不得不采用“一 次规划, 分期建设”的策略, 这需要在规划初期就对未来市场的容量和业务需求做出准确预 测,实际上现在对未来 3G 市场的预测是很难准确的,当市场的需求与最初的预测不同时, 只能进行优化,情况严重时需要限制业务的发展。WCDMA 网络规划分期建设策略难于实施, 后期网络拓扑结构前向兼容性差,需要搬迁前期网络基站,对网络质量的稳定性影响较大。 TD-SCDMA 频率资源丰富,没有呼吸效应,使得其各业务的覆盖半径近似相同,即“同 径覆盖”,因此能同时保证各业务的连续覆盖,拓扑结构是最接近理想蜂窝结构的网络。使 得其网络规划策略为“多次规划,分层建设”。多次规划是指:根据不同时期的市场需求进 行相应的网络规划,保证了建网与市场需求同步,满足各业务随时间不断演进的需求,避免 资源浪费。分层建设是指:通过增加频点来满足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下的容量和业务需求, 对站址和覆盖不做变动,保持各次规划之间的相互独立。后期网络建设不影响前期网络,使 网络健康发展。 第三,网络优化最佳。 从 3G 网络优化的角度看, WCDMA 和 cdma2000 只能采用“同频加站补盲”的“硬优化” 策略进行补盲区和吸收话务量, 这种方法在解决了局部问题的同时, 又引入了邻区干扰加重、 邻区配置复杂等一系列问题,甚至需要调整原规划中的网络拓扑结构(搬迁部分原有站点), 必然会造成大量的网络质量问题。 TD-SCDMA 网络采用“异频加站补盲”的“软优化”策略来解决覆盖盲点和容量超载, 不会增加邻区干扰,原网络性能不受新加基站的影响。软优化策略也使得 TD-SCDMA 系统能 够在不改变原有站点分布的情况下, 解决因环境变化而带来的盲区覆盖, 解决因业务变化而 带来的容量超载。同时,丰富的无线资源也使得 TD-SCDMA 的组网可以采用全向或定向、单 载频或多载频、同频或异频组网等不同组合方式,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业务需求。再者, TD-SCDMA 还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使网络通过调整或升级该系统的软件算法来应对由于地物 地貌或者信号传播特性变化等问题,确保了网络质量在所有阶段都是最优的。 4 TD-SCDMA 的业务优势 TD-SCDMA 业务是基于在 TDD 双工模式下的 TDMA 传输方式。 在每个无线信道时域里的一 个定期重复的 TDMA 帧结构被分为 8 个时隙, 通过改变上/下行链路间时隙的转换点, 能够适 应从低比特率语音业务到高比特率因特网业务以及对称和非对称的所有 3G 业务。 该系统无须改变原基站和用户终端里射频硬件即可获得相应的系统性能。从 8kbit/s 到 2Mbit/s 的比特率,从对称业务到非对称业务的上/下行链路的 TDD 时隙比的变化,都是 通过专门的 DSP 软件来实现的。 对于语音和多媒体实时业务的传输 在 TD-SCDMA 方案里,像语音和多媒体信号这种多个低比特率信号并行传输的情况,将 采用 CDMA 传输方式。由于 TD-SCDMA 的基础 TDMA 帧结构的特性,每一瞬间全部用户被分发 到每方向的时隙上。在多信号 TDMA/CDMA 传输方式下,每个编码的 CDMA 信道在每 5ms 的帧 结构上一个定期重复的时隙里工作。通过引入联合检测技术,一方面, CDMA 检测条件不会 因为链路的干扰和用户的高速运动而丢失。另一方面,可以获得一个最大的 CDMA 高负载因 子,以支持每个时隙上最多的用户。对多个信号的 CDMA 传输,基本的 TDMA 帧的时隙最多可 同时支持 16 个不同的 CDMA 信号。 对于高速因特网和包交换业务的传输 对串行的高速信号的传输,如因特网和其它包交换信号,则采用不扩频的 TDMA 传输方 式。因此,高速数据传输运行在高速 TDMA 中,包交换的高速串行用户信号和因特网业务是 用 1.28Msps 的符号速率被传送的。此时,对于高载波信号干扰比的无线环境,用户数据速 率是 2Mbit/s(8PSK 调制)。对于低载波信号干扰比环境,用户速率由于采用更可靠的 QPSK 调制降为 768kbit/s; 随着载波信号干扰比的进一步降低和干扰的增强而采用更多的冗余来 维持信号质量,信号速率将逐渐降为 384kbit/s、192kbit/s 和 96kbit/s。 5 TD-SCDMA 的成本优势 TD-SCDMA 的成本优势来源于技术优势。它通过 CDMA 来提升系统容量,通过低带宽载波 和 TDMA 来抑制系统的主要干扰, 通过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技术来抑制剩余的 CDMA 干扰; 这 样, 在网络容量上 TD-SCDMA 具有较高的容量, 在网络覆盖上 TD-SCDMA 支持边缘覆盖和各业 务覆盖半径相同, 在网络特性上 TD-SCDMA 没有呼吸效应; 这使 TD-SCDMA 的网络容量和抗干 扰得到很好均衡。同时,TD-SCDMA 通过 TDD 方式来提高对不对称业务的支持效率,并在标 准中充分考虑对混合业务的支持,使它对混合业务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首先,系统设备单信道成本便宜一半 3G 系统主要包括核心网、基站控制器和基站,3G 系统的投资最主要在基站,基站成本 成为衡量系统设备成本的标志;TD-SCDMA 与 3G 的其它两种技术体制比较,核心网和基站控 制器的成本没有明显的差别;不同技术标准的基站差别较大,成本差别也较大。 单基站成本,由于采用了智能天线技术,用多个低功率功放代替大功率功放,节省了大 量的射频成本; 同时, 它的天线和馈线的数量较多, 虽可通过基站和天馈一体化来节约成本, 但由于站址的环境限制,其天馈成本还是相对较高;综合考虑, 其单基站的成本比 WCDMA 略有优势。 单信道成本,要比 WCDMA 便宜 56%以上。10MHz 带宽(上下行各 5MHz)WCDMA 极限信道容 量为 128 个 12.2k 话音信道,由于呼吸效应只能按 50%轻载设计,这样,其最大可以利用的 信道容量为 64 个 12.2k 话音信道。 10MHz 带宽 TD-SCDMA 有 6 个频点, 其极限信道容量为 144 个 12.2k 话音信道,它没有呼吸效应可以满载设计。可见,WCDMA 信道数量只是 TD-SCDMA 信道数量的 44%, 考虑到单基站成本基本相当, TD-SCDMA 单信道成本只是 WCDMA 单信道成本 的 44%。对于不对称数据信道,由于 TD-SCDMA 可以通过调整上/下行链路间的转换点来进一 步提升容量,其不对称数据信道的成本要远低于 44%。 其次,各期建网成本大大降低 网络建设大致可分为覆盖驱动期、容量驱动期和成熟期 3 个阶段,TD-SCDMA 在网络建 设的不同阶段具有成本优势。 建设初期即为覆盖驱动期, 要求扩大和完善覆盖、 对多业务进行低成本的连续覆盖是该 期的主要任务;TD-SCDMA 每种业务的覆盖半径相同,并且能够进行广域覆盖,同时后期的 网络建设不需要对前期网络进行调整,能够节省 30%以上的基站数量。 随着用户数、 业务类型和业务量不断上升, 一些高业务区的业务类型和网络容量不能满 足要求,此时网络需要扩容,即为容量驱动期,要求网络质量稳定、网络容量和业务类型能 够快速扩展是该期的主要任务;TD-SCDMA 没有呼吸效应,并且频点丰富,同时对多业务的 支持比较灵活,这使得网络质量比较稳定,业务类型和容量扩展相当快捷,可节省大量的时 间成本并提升业务收入。 覆盖和容量交替驱动着网络的发展, 当用户和业务增长缓慢或停滞, 覆盖和容量已基本 满足要求,即进入了成熟期,要求网络便于维护是该期的主要任务;TD-SCDMA 的频谱效率 高,在相同容量情况下,基站数量要少 15%以上,同时结合其软件无线电技术,使得维护成 本和升级成本具有较大优势。 网络建设除了系统设备,还包括站址、机房、传输、电源、天线、铁塔等,由于社区景 观和环保问题,站址获取越来越难,共享站址和配套资源已成为 3G 建设的主要问题; TD-SCDMA 由于对站址分布要求低,原有站址和配套资源的利用率较高,90%以上的站址可以 利用原有站址;而 WCDMA 的站址重用率不超过 60%。同时,TD-SCDMA 在不同阶段的网络建设 不需要调整原有网络,使网络建设的工程量得到显著降低。 此外,对于运营来说,TDD 便于获得单一频段,可节省大量频率使用费;干扰可控、支 持异频叠加覆盖、 码资源规划灵活等特点使网规网优设计简化, 可为运营商节省大量技术培 训费和人力资本费。加上专利和芯片的节约,将使运营商部署 3G 的成本可能是其他两种 3G 技术的 5 分之 1。 第三,终端成本优势明显 TDD 不用双工器和大功率线性功放,可简化射频电路,使得系统设备和手机成本较低。 已有 4 家相继推出 TD-SCDMA/GSM 双模手机芯片, 大大加速了 手机商用化步伐。 无论欧美哪 一个标准,国内企业都要交纳高额的专利使用费;即使按 5%计算,几年累计即可高达 500 亿元,如果再加上入门费、芯片费,金额之大,更是惊人。而 TD-SCDMA 拥有自己的知识产 权,掌握核心技术,具有中国开发生产的芯片,使得专利费用和终端价格会显著降低。特别 是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芯片、终端和系统,国家的安全更有保证。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三种 3G 主流标准中 TD-SCDMA 性能价格比最佳, 经严格的室内 和外场测试都证实比 WCDMA 和 cdma2000 具有突出的优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核心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