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聚德德这三个字仅仅代表餐饮吗

全聚德食品布局社区零售
徐慧&&&&来源:北京商报&&&&&&&&&&日07:36&&&&字号:|
如今悬挂“全聚德”招牌的已不仅仅是餐饮门店。无论是在西客站、南站等游客集中的交通枢纽,还是天通苑、和平里这样的大型社区,都可以见到全聚德京点食品专卖店、专柜的身影。全聚德入味烤鸭、各种鸭类休闲食品,仿膳的宫廷点心,丰泽园八大件面点等最具代表性的京味儿美食,在这里都能轻松买到。近年来,大批新产品的集中研发上市,也让全聚德京点食品专卖店的经营品种更加丰富。
建设连锁式零售终端
目前,全聚德旗下主要有两大食品加工企业―以加工肉食品为主的全聚德三元金星食品公司和以加工面制品为主的全聚德仿膳食品公司。
在食品销售上,除了依靠商超、代理商等传统渠道外,近年来,全聚德也开始自建零售渠道。全聚德京点食品专卖店(柜)正是专营全聚德、仿膳、丰泽园等知名品牌食品的连锁式零售终端。
随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全聚德三元金星食品公司的新车间、全聚德仿膳食品公司厂区改造稳步进行,目的就是扩充食品业务产能。
与此同时,全聚德也进一步拓展食品销售渠道。截至2013年底,已开设了10家专卖店和20余个专柜,初步形成了管理模式、店面形象、服务标准、产品质量、商品价格、供应模式“六统一”的连锁终端网络。
(责任编辑:张倩[实习])
分享文章到:全聚德资产数百亿创业史
全聚德资产数百亿创业史
俗话说,“不到万里长城非好汉,不吃全聚德烤鸭真遗憾”!即便是居住在四川偏远山区的地震区人民,见到头戴“全聚德”字样帽子的厨师给大家切菜做饭,也都欢呼雀跃:“给外国元首做饭的大师傅来给咱们做饭了!”
近年来,全聚德在体制、机制、营销、管理、科技、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这个享誉全球的百年老店走上了规模化、现代化和连锁化的经营道路。门店数量从集团组建初期的3家发展到如今的70多家,品牌价值由1994年时的2.69亿元猛增到2006年的106.34亿元,并于2007年作为中国餐饮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有着“中国第一餐饮”美誉的全聚德正在向着“世界一流美食,国际知名品牌”的愿景迈进。
全聚德,十几亿中国人都熟悉这个名字,在世界上也有相当知名度。可谁知道它的前身叫什么?它的创始人是谁?经历了怎样艰苦奋斗历程
1834年,因家乡遭受水灾,年仅15岁的杨全仁从河北来到北京,在前门大街上,摆了一个卖生鸡生鸭的小摊。两条长凳,一块案板,便是他的全部家当。只有15岁的逃荒少年杨全仁,每天靠着卖鸡鸭的微薄收入,支撑着生活。每天太阳下山,杨全仁收工回家的路上,他都会路过当时京城里最大的一家烤鸭店——便宜坊。这个聪明又能吃苦的少年,在心里默默许下愿望:有朝一日能开一家自己的烤鸭店。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杨全仁等了30年。
1864年,45岁的杨全仁的手里有了足够的积蓄,便盘下了一家叫德聚全的干果店,把它变成了自己的烤鸭店。为了给他的烤鸭店起个好名字,杨全仁还请来了风水先生。风水先生看着店对他说,如果在新店上起一座楼,就会与旁边的井儿胡同构成八抬大轿的形状,杨全仁就可坐上八抬大轿,新店铺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可是,要坐上“八抬大轿”,以杨全仁当时的财力来说,却只能是个梦想。他能做的,就是将德聚全倒过来,成为自己的字号,并请人写了牌匾。不知道为什么,从那时候起“德”下面就少了一横,直到今天都成为一个未解的谜团。
起初,全聚德的生意并不是太好。他也明白,若还想要在饭馆众多的前门外大街站住脚,成为像便宜坊那样的名店,除了要有丰富经营经验之外,还要有自己的特色。他不惜重金请来了曾经在宫里做过御用厨师的孙师傅。孙师傅一来,全聚德的生意果然立刻火了。因为他带来了与传统焖炉烤鸭完全不同的挂炉烤鸭技术。
全聚德的生意一天好过一天,此时的杨全仁又想起了那位风水先生的话,为了圆坐上八抬大轿的梦,杨全仁开始盖楼。为此他欠了不少债。可惜杨全仁还没看到那座二层小楼落成,在第一层刚刚建好后,1890年,杨全仁便离开了人世。
杨全仁死后,山东人李子明成了全聚德的新掌柜。此前他在另一家饭馆做账房先生。李子明刚刚刚上任,讨债的便纷纷找上门了。
为了对付这些讨债的,李子明已在之前派人用红纸包了些碎石充当银子,把沙土装进面粉袋冒充面粉。可这些办法,虽然暂时打发走了那些讨债的,但毕竟不能长久的应对,时间长了讨债的人们不仅会上门闹事,最怕是把全聚德的名声给搞坏了。
可当时全聚德的资金确是捉襟见肘,情急之下,精明的李子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开始发行鸭票子抵充债务。
全聚德发行鸭票是在同治、光绪、宣统年间,特别是在兴建全聚德二层楼房的时候,为了筹措资金,更是大量发行鸭票子。1923年,全聚德停发鸭票子。由于社会动荡,岁月沧桑,可惜全聚德竟未能留下一张鸭票子。
全聚德的鸭票子,是用染成红色的宣纸印制的。鸭票呈长方形,上边切去两角,抬头印有“全聚德老炉铺鸭票”八字,票据内容为:取大烧鸭子两只,已付银若干,落款处签有全聚德的鲜红大印。
不久,北京城里人们逢年过节登门拜访时,便会互相赠送全聚德的鸭票子,这种鸭票子不仅代替了油乎乎的鸭子,又当做礼物一样送给亲朋好友,非常实惠(就像如今的超市券、交通卡)。自然,这种既方便又体面的鸭票子很快在北京城里流行起来。由于经营有方,三年之后,李子明便还清了老掌柜欠下的全部债务。
除了在经营上动脑筋外,李子明在管理上也别有一套。而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客源,他亲自到别的饭馆里去物色出色的堂头(相当于领班)。好的堂头,必须要求他记忆力特别好,来过一次就知道是什么身份,下次来就能马上反应过来,客人就会非常高兴,从此便成常客。不仅如此,为了让每一位顾客相信全聚德的货真价实,李子明还在顾客选鸭时专设一个卖手。卖手把活的鸭子拿给客人看并让客人亲自在鸭身上题字,说明鸭子所属。这样赢得了很多客人的赞赏。
对于店中同样来自山东的伙计们,李子明也有着严格的要求。每天早上六点,全聚德的伙计们便要起床,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他要求伙计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规矩,不能坏了全聚德的形象。曾经有一个伙计,仅仅因为看了场低俗的花鼓戏,便被他开除,而对于那些染上毒瘾或抽大烟恶习的人,李子明更是毫不留情地请其走人。对店里其他老实的伙计们,他却通情达理。有要娶亲的伙计,李子明则会不惜走上很远的路,参加他们的婚礼,为他们庆贺,并且还会送上厚厚的红包。因此,深得人心。
就在李子明准备大干一场时,1922年1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军阀吴佩孚取得胜利。一时间,人们之间流传着商铺会被乱兵洗劫的各种消息,前门大街上的商铺老板各个忧心忡忡。
这一天,全聚德里来了一位军官,自称是吴佩孚部队的军需官。他对李子明说,吴大帅为犒赏三军,点名要全聚德准备200桌饭菜,并且每桌必须上一只鸭子。这对于全聚德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令所有人吃惊的是,李子明果断地接下了这个任务。因为在他看来,如果不接,有可能得罪军方,从而给全聚德带来麻烦。而接下来,对于全聚德来说,无疑是一个壮大声势、扩大生意的好机会。
随后,李子明调动全聚德的所有人员,增添厨具,外聘厨师,并亲赴养鸭场选择良种鸭,终于在吴佩孚指定的庆功之日,完成了这个当初大家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此,全聚德在北京城声名大振,顾客盈门。
在李子明的经营管理下,全聚德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此时的李子明没有忘记老掌柜的八抬大轿梦。这一年的三月,全聚德的二层小楼终于落成
可是,没过多久,距全聚德不远处,开了一家几乎与全聚德一模一样的烤鸭店,掌柜的原来是全聚德管总账的,因为与李子明闹矛盾,便离开了全聚德,开了这家叫“华赢全”的烤鸭店,与全聚德唱起了对台戏。
还起名“华赢全”,即一定能赢全聚德的意思。
得知此讯后,李子明在开张当天,率全聚德众伙计到场祝贺,还送上了贺匾。但是李子明的这一举动并没有感动华赢全的老板。为了彻底搞垮李子明和全聚德,华赢全的老板甚至鼓动全聚德的少东家,将全聚德秘密卖给一个美国人。得知此讯后,李子明悲愤欲绝。但不久他就搞清了事实的真相:美国人买的并非全聚德,而是全聚德用于烤制的鸭子。原来是虚惊一场。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军阀张作霖打败吴佩孚,占领北京城。此时,一直对李子明耿耿于怀的华赢全的老板,以当年李子明为吴佩孚部作庆功宴为由,以“支持内战”罪名,到张作霖处密告李子明,李子明被抓。为救李子明,全聚德的堂头和伙计在张大帅60寿辰之际,精心准备了一道“猜谜夜宴”,使喜欢附庸风雅的张大帅大为欢心,李子明终于获释。躲过劫难的李子明回到全聚德后,更是用心经营。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他还在每天下午的营业低峰期,推出了面向劳苦大众的“低价鸭”,全聚德的生意越来越火爆。而一直与它唱对台戏的华赢全最终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到了三十年代后期,人们便公认:全聚德烤鸭质量已超过老字号便宜坊,堪称京师第一了。
在坐上京师第一烤鸭店交椅后,李子明决定不再发展全聚德。由于他在全聚德并没有股份,所以他把挣来的钱除了交给东家外,其余的便都分给了众伙计。
坐上八抬大轿的李子明也发了财,他在山东老家盖了房,成了当地的大户人家。此时的李子明却染上了抽大烟的恶习,长年有两个伙计伺候着。每次到店里时,一个伙计会紧走几步,进店门后,向店里的伙计们伸出大拇指,众人立刻鸦雀无声,知道是掌柜的到了。而此时的李子明往往会动不动就发脾气,训斥伙计。不久,李子明便离开了人世,按照他的遗愿,家人将他葬在了山东老家的山林中。离别家乡30年的李子明终于回到了他的故乡。
新中国成立后,濒临倒闭的全聚德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逐步繁荣,并成为国家外交宴请的重要饭店。周总理生前27次光临全聚德宴请外宾,并对全聚德的事业发展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1978年在和平门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单种菜馆——全聚德和平门烤鸭店。遗憾的是周总理没有看到落成开业的那一天,但周总理对全聚德的细致关怀却铭记在每一个全聚德人的心中。有一次周总理在宴请外宾时,一位外宾好奇地问起“全聚德”三个字的涵义,周总理机智而精辟地解释为“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宴会后,周总理还来到门前,望着牌匾,对周围的员工说:“你们是个百年老店,有一块很吸引人的招牌,要爱护你们的金字招牌,把生意做好,为国家多做贡献。”
周总理对“全聚德”三字的诠释,精辟地概括了百年全聚德一贯追求和秉承的经营思想。“全而无缺”意味着全聚德广纳鲁、川、淮、粤之味,菜品丰富,质量上乘无缺憾;“聚而不散”意味着天下宾客在此聚情聚力,情意深厚;“仁德至上”则集中体现了全聚德人以仁德之心真诚为宾客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企业精神,这也正是全聚德商魂所在。
“全聚德”不仅以烤鸭而饮誉海内外,而且以全鸭席、特色菜、创新菜、名人宴为代表的系列精品菜肴形成了全聚德海纳百川的菜品文化。
在全聚德厨师的手中,鸭子全身都变成了宝贝。
历代厨师在制作烤鸭的同时,利用鸭膀、鸭掌、鸭心、鸭肝、鸭胗等原料,精心创制了各种美味的冷热菜肴。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以芥茉鸭掌、火燎鸭心、烩鸭四宝、芙蓉梅花鸭舌、鸭包鱼翅等为代表的“全聚德全鸭席”。颇有意思的是,有一次王光英副委员长在全聚德用餐时说:“‘全鸭席’各种鸭原料都全了,唯独缺少一种菜。”大家都想不出是什么,他哈哈一笑:“是鸭蛋啊!”大家恍然大悟。经过细心研究,全聚德的菜单中又多了一道新菜——“水晶鸭宝”,添补了“全鸭席”的空白。
1993年中国北京全聚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来,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坚持改革与创新,取得显著成效。集团公司发挥老字号品牌优势,强化精品意识,实施正餐精品战略。现已形成拥有50余家成员企业,年营业额近10亿元,销售烤鸭300余万只,接待宾客500多万人次,资产总量7亿元,无形资产价值106.34亿元的全国最大的餐饮集团之一。
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全聚德集团也时刻感觉到行业间、地域间、体制间以及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紧迫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新。“老字号”在求变过程中,把连锁、扩张等新的理念也融入市场管理策略中,继续下大力创新“全聚德”品牌,使“老字号”更加辉煌。
2003年11月,全聚德集团与华天饮食集团联合,成立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2004年4月,全聚德集团和首都旅游集团、新燕莎集团实现战略性重组;2004年11月,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1月,仿膳饭庄、丰泽园饭店、四川饭店3家老字号进入新公司。新集团公司的组建,标志着集团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初步搭建了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成为首旅集团六大板块中的第一大板块——“餐饮板块”,形成品牌化、专业化经营的集团公司;标志着全聚德从过去的烤鸭品牌扩展到餐饮品牌,从单一品牌经营扩展到多品牌经营,全聚德将代表着北京古老和新生的餐饮文化、历史文化概念的餐饮品牌,成为可以充分扩展全聚德历史文化内涵的符号。
全聚德既是传统的,她历经142年锻造,铸就成驰名中外的民族品牌;全聚德更是现代的,她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使传统老字号转变为现代餐饮集团;全聚德虽是古老的,她跨越了3个世纪,历经百年沧桑;全聚德又是年轻的,她正走在21世纪的大道上,开拓着中华民族品牌新的事业。全聚德——认证擦亮中国餐饮“名片”
全聚德——认证擦亮中国餐饮“名片”
  全聚德,一个陪伴北京人走过150年的美食品牌,充满亲切与鲜香的诱惑。自1864年品牌创建以来,从名流富绅到贩夫走卒,无不与这一缕“京味”结下不解之缘。经过一个半世纪的风霜洗礼,眼下,全聚德已经从过去的烤鸭单店品牌扩展成为餐饮行业的高端品牌,集团拥有90余家成员企业,营业收入19亿元,利润总额超过两亿元,总资产13亿元,品牌无形资产价值118.86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餐饮集团之一,成为首都北京乃至中国的一张“名片”。
  大浪淘沙,经历商业舞台百年沉浮,是什么秘诀让“全聚德”这个老字号能够历久弥新,勇立潮头,成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全聚德集团的一份内部研究报告将答案公之于众:集团做出推行ISO /14000管理体系的战略性决策,依托国际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简而言之,是认证擦亮了这张“名片”。
  三大改革——体系覆盖、全面管控、深度融入
  作为一家百年餐饮老店,全聚德的商业信誉有口皆碑,但“老”也正成为其生存发展的制约因素,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倒逼其必须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实行观念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三大体系因其完整性、规范性、有效性,成为全聚德集团公司深化改革的不二选择。
  从2006年开始,全聚德集团公司对其总部和所属直营企业进行ISO/14001管理体系认证,全面启动管理系统工程。截至2012年,集团公司和所属25家在京和外埠直营企业通过认证,基本实现了直营企业全覆盖,形成了从集团公司总部到每一个部门、每一家企业、每一位员工,人人自觉加强管理的局面,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个管理体系的建立,使全聚德破解了大型企业经营管理的“集团管控”难题。通过严格规范要求,强化过程管理,完善可追溯系统,全聚德集团公司由专业人员和企业员工共同编写出管理体系文件约44万字。经过不断改进和更新,截至2012年形成了43个程序文件、66个作业指导书,共109个的控制文件。设立了16个关键控制点(CCP点),并采取重点措施进行保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实现了从源头到餐桌整个环节的全面控制。他们还成功开发并推广了全聚德餐饮管理计算机内控系统,实现了前台从点菜到收银结算和客户消费统计,后厨从原材料切配到领用、菜品烹制、质量验收和每一份菜品的单项成本控制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
  认证体系的“妙处”在于给客户提供了一套非常好的管理要求和持续改进的平台。全聚德将ISO/14000三个管理体系的运行工作融入到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之中,按照三个的体系要求,集团公司每年都会列出内审和外审计划,针对新老不同企业特点进行专业化审核,审核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充、深化,对通过审核找出的不合格项集团公司都会督促及时整改,及时关闭,并持续改进,形成一套完整的闭环系统,全面推进了企业管理纵深发展。
  三重责任——食品安全、服务社会、保护环境
  优秀的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作为全国最大的餐饮集团之一和首都北京的“名片”,全聚德集团公司对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到义不容辞。得益于三大认证体系的建立,全聚德在履行“安全、社会、环境”三重责任的承担上堪称典范。
  2008年,全聚德进驻北京奥运会;2009年,直营企业销售的烤鸭全部实现了从围栏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2010年集团公司作为北京市唯一的餐饮企业代表进驻上海世博会中华美食街……全聚德集团依托食品安全体系,每年对各环节重新按照法规进行梳理,不仅杜绝了食品安全等事故的发生,确保为顾客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而且在法律法规重点要求的安全、采购、外包、食品添加剂、餐厨垃圾和废油脂处理等环节中,也都做到了未雨绸缪,受到了监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贯穿质量管理体系始终的一条红线。围绕“顾客”,全聚德旗下各企业、各门店做足文章:上海店推行差异化服务,针对不同顾客提供不同的体贴服务,如为母婴顾客提供私密的空间,以便母亲哺乳等;北京望京店推出韩语服务,让众多的韩国消费者找到了家的感觉;北京西翠路店针对周边顾客特点,结合当今绿色健康与营养美味理念,成功推出创新菜品;北京双榆树店通过手机平台进行营销服务,使用微博和“订餐宝”等方式为顾客提供方便……通过不断提升和完善服务标准、规范,全聚德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国服务”。
  在全聚德集团看来,企业最重要的一项社会责任是环境保护。为此,该集团加大了对污水处理的投入,定期聘请专业清淘公司清理总隔油池油污,保证污水排放符合要求;他们选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更新节能型灶具,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和落后工艺,开展清洁生产,实现节能、降耗、增效。他们还通过软、硬件进行节能降耗,挖掘节能潜力,确保了环境管理运行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三大机制——法人治理、目标导向、品牌建设
  在全聚德集团,过去一切大事小事均由“党政联席会决定”,现在,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总部各部室、相关企业的职责与权限,在质量、食品安全、环境管理手册中得到明确划分;每项工作中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在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中得到明确界定。以此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清楚自己在每项工作中的职责权限,都能够按照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全聚德北京前门店的主管小王表示,全公司的质量、食品安全、环境方针和目标,在质量、环境手册中都有明确要求。从经理到员工只需要各就各位、各司其职、照章办事就行了。集团公司的各级管理目标真正得到量化、细化和落实,是企业所取得的首要成效。
  全聚德安徽合肥店总经理陈巍说,各级员工的岗位职责目标明确,使各级员工都能把握自我发展方向和工作要求,员工有了强烈的自我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更是强化了经营者的责任。
  全聚德集团公司全面推行认证体系建设,加强内控流程,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显著增强。全聚德集团公司冲破地方性限制的传统理念,积极拓展市场,实现了从老字号门店走向现代化餐饮企业、从地方品牌走向全国品牌的转变。他们履行“安全、服务、环境”三重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逐步建立起质量上乘、品位卓越、文化内涵深厚的驰名民族品牌形象。
  全聚德——这张中国餐饮“名片”正在认证体系支撑下愈擦愈亮。 (据《中国质量报》 曹 健 )十三个故事造就了全聚德150年的辉煌_中国餐饮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114贴子:
十三个故事造就了全聚德150年的辉煌收藏
走进全聚德展览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馆名:“全聚德展览馆”。六个鎏金大字不仅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而且是镶挂在一面镌刻有100个“德”字的背景墙上。那100个“德”皆选自于历代书家名帖,以及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书作,从甲骨文、金文到行草隶篆,可谓无一字没有出处。
这种匠心独运的设计将全聚德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德”,先声夺人地印在了参观者的脑子里,并以其丰富的意象继而引起人们对以德为邻可以修身,敬德修业可以兴市,乃至德兴百业、德耀中华的一系列联想。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客观需要去做事。《说文解字》解释:德,升也,德的本义是道德、品德的意思,后来引申为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做人要有品德,做企业更得有经营之德、人品之德、传承之德、创新之德、发展之德等等,正是百德墙上这些形态各异的“德”字承载着全聚德,从一个不起眼儿的小炉铺发展成为如今的中国全聚德集团。
全聚德在150年漫漫历程中,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故事,一件件陈列品,一张张老照片,一样样老物件,一页页旧资料,无声而有力地见证着那一段繁华景象,沧桑变迁。
故事一:全聚德的创始人
回望百年历程,全聚德的创始人杨全仁万万没想到他当初的小本经营,能发展到今天拥有近万名员工的餐饮集团。
杨全仁本名叫寿山,是河北冀州人。17岁时他因逃荒来到京城。初到北京的他,从放养鸭子干起,学得了一手填鸭和屠宰鸡鸭的技术。后来就做起了生鸡生鸭的买卖。1864年,杨全仁倾其所有盘下了前门外肉市胡同一家名叫“德聚全”的干鲜果铺。他请来一位风水先生看风水,这位头顶瓜皮帽眼戴金丝镜的先生绕着小铺子走了两圈后惊呼:这是块宝地啊,两边的两条胡同儿(帽儿胡同、肉市二条)像八抬大轿的轿杆,你这店铺是轿子,可惜矮点,要是二层小楼那可不得了,前程不可限量啊!一席话说得杨全仁心花怒放,他下决心一定要在有生之年把二层小楼盖起来。风水先生又说这铺子以前甚为倒运,只要将“德聚全”三字倒过来,立“全聚德”为新字号,必将冲其晦气,踏上坦途。杨全仁听后那叫高兴,一是他的名字中也有一个“全”字;二是“聚德”,就是聚拢德行,可以向宾客表明自己的经商原则。1864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全聚德”正式开张,开启了全聚德的百年基业。
故事二:礼聘孙师傅
全聚德初创时北京城经营焖炉烤鸭的店铺已有十几家,生意都很红火。精明的杨全仁为做好烤鸭生意,经过仔细寻访,重金礼聘了曾在清宫御膳房包哈局当差,专司挂炉烧烤的孙师傅。孙师傅将宫廷挂炉烤鸭技艺带到了全聚德。孙师傅到全聚德后,将原来炉灶进行改进,新炉炉身高大,炉膛深广,一炉可烤十余只。孙师傅不仅技术高,而且精益求精,对烤鸭制作又进行提升改进,使全聚德烤鸭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序。在烤制鸭子的各环节中,他自创许多小窍门,这在当时属于不可外传的私家秘笈,迅即成为全聚德的看家本领。孙师傅烤出的鸭子呈枣红色,外皮像绸布一样光洁漂亮,吃起来皮脆、肉嫩、香酥、细腻,而且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成为北京风味名吃中的佼佼者。孙师傅以其炉火纯青的技艺,让全聚德挂炉烤鸭独树一帜,名扬京师。
故事三:建成二层小楼
经过多年努力,全聚德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更加激起了杨全仁乘“八抬大轿”的梦想,晚年的他开始筹划盖二层楼。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杨全仁没能看到他的小楼,于68岁患病去世。他的二儿子杨庆茂接管全聚德后,逐步实施造楼计划,于1901年建成了二层小楼,圆了老掌柜的梦。全聚德的二层小楼店堂设计精致典雅,店内一层由外向内依次为柜台、烤鸭炉、经理室、库房和厨房;二层设13个单间。展览馆按旧时风貌复原了部分店堂场景。
精选特色美食餐厅,无敌江景.怀旧风格.异域风情,各式美食餐厅任您选,吃饭省钱来小秘书,找美食餐厅来订餐小秘书,免费预订无需排队,立享折扣!
故事四:聚德兴业的老生意经
老店传世的九字规:鸭要好、人要能、话要甜。字字体现着前辈全聚德人,把商德和人品作为一切行为规范的基础,修德兴业的经营理念。细解这九字箴言,便能悟出全聚德百年炉火不熄、薪火代代相传的真谛。
鸭要好:讲的是诚信德为本。“进好鸭、烤好鸭、卖好鸭”,老店货真价实、诚实交易、童叟无欺。
人要能:德技双馨为“能”。老店选人、用人、育人,均以“尽德修业、称德度功”为标准,故能使人尽其才、位得其人,从而代代人才辈出,技艺传承永续。
话要甜:顾客是商家衣食父母。老店堂,柜,厨乃至伙计、杂役,均要以礼修德,待人待客笑脸迎送、好言应诺,尽心服务,授人以德,回报宾客的光顾。
故事五:提桶选伙计
展览馆中放着一只大木桶,这是全聚德挑选伙计用的。全聚德招收新伙计,不仅要看是否机灵,还要看有没有力气。全聚德店铺后面有只可盛300斤泔水的大桶。新来的伙计一般都要用这只大桶试试,看看能否将大桶提起,提得起的留下,拎不动的走人。全聚德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员工有30多人,个个精干,这是全聚德生意兴旺的一个条件。
故事六:老店里蜡像背后的故事
老铺中,梅兰芳大师陪同老舍先生请巴金先生的蜡像,为展厅增添了无限的雅趣,真实再现了半个世纪前中国文坛的一次小聚。1950年,着名作家巴金先生从上海到北京开会,老舍先生与李伯钊、赵树理等文坛巨匠一同邀请巴金到全聚德用餐,并请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作陪。中国现代文学馆至今保留着老舍先生邀请巴金先生赴宴书写的便笺。说起三位大师之间的友谊,的确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段佳话。老舍先生比巴金先生大五岁,两人是非常好的朋友。中国现代文学馆挂着一幅老舍先生写的对联:云水巴山雨,文章金石生。两句的第三个字暗藏“巴金”的名字。据舒乙先生讲,老舍和巴金最初的相识是在1934年。当时,老舍先生从山东回北平探望母亲。一天,老舍先生去吉祥剧场听梅兰芳的《贵妃醉酒》,正巧碰到同样喜爱听梅先生戏的巴金也在那儿,两人就此一见如故,并成为情同手足的好友。老舍比梅兰芳小五岁,两人也是交往颇深。老舍纪念馆和梅兰芳纪念馆都珍藏有两位大师的合影。老舍先生也曾这样回忆他们的友谊说:“我与梅大师一同出国访问过两次,一次到朝鲜,一次到苏联。在行旅中,我们行则同车,宿则同室……”如今,人们在此驻足,忆老店、怀斯人,实乃情思无限!
故事七:“首位职业经理人”
全聚德展览馆里有一对民国时期的瓷碗,这是上世纪30年代全聚德的掌柜李子明特意定制的,他的外孙女田宏丽一直留存至今并捐献给了展览馆。
李子明在全聚德历史中是一位传奇人物。全聚德第二代掌柜杨庆茂当掌柜后虽然盖起了二层小楼,但他的经营之道并不高明,全聚德开始出现了亏损,于是杨庆茂托人请来了李子明做二掌柜代为经营。李子明识文断字、精明强干,办事有主见,待人谦和友好,深受杨庆茂的信赖和厨师堂头伙计们的敬重。1930年杨庆茂去世,杨家将全聚德交给了李子明掌管。李子明成为全聚德的第一位外姓大掌柜,即首任职业经理人。
故事八:全聚德伙计们的全家福
全聚德的“德”不仅体现在经营上,还体现在对员工的管理中。全聚德对伙计们颇讲仁义,每年春节都会进行团拜,大伙儿一起照张全家福,把照片寄回老家,以解亲人的相思之情。
照片中在左三位置的是当年全聚德的二掌柜李之植。他于1940年离开全聚德,之后一直住在老家山东长寿之乡荣成天鹅湖畔。2005年,全聚德集团派人专程赴山东荣成看望108岁高龄的李之植老人,他满怀深情地提笔写下:“祝全聚德永远长青”。
故事九:全聚德老鸭票
这张红色的票据,是全聚德的老鸭票。全聚德在同治、光绪、宣统年间都发行过鸭票。过去老北京送礼以实物为主,但是提着烤鸭去串门搞得双手油乎乎的,甚是不雅,而怀揣鸭票省事又体面了。鸭票还是全聚德扩大经营范围、筹措资金、提高资金周转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兴建二层小楼时,大量地发行鸭票,起到了重要的融资作用。
故事十:新中国成立后的烤鸭宴
全聚德在20世纪30年代曾一度发展到了巅峰,但是到了40年代便逐渐衰败。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大动荡的年代,连续战争、社会混乱、经济萧条,全聚德同样不能幸免,也遭受到一连串的打击,濒临绝境。就在全聚德苦苦支撑的时候,解放军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浩浩荡荡地开进北平,北平和平解放了,全聚德人目睹了这一无比壮观的历史画面,新中国的建立使全聚德获得了新生也掀开了全聚德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日,最先率部进城的解放军41军政委莫文骅将军,在全聚德宴请英国记者阿兰,向国际社会传递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日,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杰出贡献的国民党起义将领傅作义邀请解放军北平警备区司令员程子华,在全聚德共进晚餐,两位将军都是晋南人,席间品烤鸭、叙乡情、论时事,谈笑风生。程子华对傅作义将军顺应潮流,弃暗投明使古都免遭战火涂炭,百姓得以和平辞旧,无数文化古迹得以完整保留之义举大加赞赏。2月12日,程将军又在全聚德回请傅将军,笑言“再吃和平鸭”。
故事十一:国宴之选
半个多世纪以来,全聚德一直是重要国事活动和国际交往宴请国宾的“准外交”场所。全聚德的名厨还经常到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为中央领导宴请外宾提供服务。
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接受第一位外国驻新中国大使——苏联大使罗申递交国书,之后以全聚德烤鸭招待贵宾,从此开启了全聚德烤鸭端上涉外国宴餐桌的先河。
日,毛泽东主席与陈云同志、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一起座谈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听完大家发言,毛主席就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讲到:“王麻子、东来顺、全聚德要永远保存下去”。毛主席这段讲话被收录在《毛泽东文集》第七卷第171页。
故事十二:周总理与全聚德
周总理同全聚德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中曾27次在全聚德宴请外宾,当有外宾向他询问全聚德为何意时,他略加思索后说:全是全而无缺;聚是聚而不散;德是仁德至上。
周总理当年诠释的“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已成为今天全聚德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发展生存的铁律,铭刻在每个全聚德员工的心里,并历久弥新。
在老一代国家领导人中,周总理是与全聚德缘分最深的一位。他不仅在国内向来访的外宾介绍全聚德烤鸭,还不失时机地将全聚德的烤鸭推向世界,这就是周总理的烤鸭外交。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全聚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