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四川生源的学生,现在在广州读大学,现在想转回四川读有可能吗?要为什么读大学条件手续?

我是在四川读大学,重庆生源,请问可以报重庆的“三支一扶”吗?具体在哪里报啊?_百度知道
我是在四川读大学,重庆生源,请问可以报重庆的“三支一扶”吗?具体在哪里报啊?
还有重庆“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和参考书,,
我来帮他解答
其他类似问题
三支一扶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首批广东学子赴台读大学 录取后有三成反悔_广东校园_新浪广东
首批广东学子赴台读大学 录取后有三成反悔
  获录广东学子有三成反悔 
  “终于拿到入台证了!” 8月13日,毕业于广铁一中的倪韵婕,拿到了盼望已久的入台证,手持这张特殊的身份证明,她将顺利踏入宝岛台湾。
  今年,台湾高校首次在大陆招生,“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从本月起,广东首批182名被录的考生将陆续飞赴台湾求学,其中,广州学子74名。
  如同首批留美学童一般,大陆学生赴台求学有着非凡的意义,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将加强两岸文化渗透。然而,首年开放碰到不少磕磕碰碰,赴台手续折腾让部分考生暗生悔意,而由于台校对大陆学生的政策有别,让广东1/3被录者最终“悔婚”。
  手续太折腾
  麻疹风疹艾滋抗体都要检
  台湾首次来大陆招生,面向广东、福建等六省市招生,7月初结束录取后,广铁一中的高三毕业生倪韵婕成为“首吃螃蟹者”,今年7月9日,她收到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入学录取通知书,满心欢喜再过两个月就能踏入宝岛,可万万没有想到赴台手续竟这么折腾。
  “体检、保险、公证、存款证明、办亲属证明、啥都要跑好几遍,折磨得人筋疲力尽……”倪韵婕说,光是体检就有5项:胸部X光、艾滋、肠胃寄生虫、梅毒血清、麻疹风疹,全都是筛查传染病的,由于三甲医院普遍是体检套餐,不能让自己挑选项目,这些项目检查完就得花700多元。更麻烦的是,风疹和麻疹,虽然小时候曾经接种,但是已经无法证实抗体了,只好在医院挨一针,补上麻腮风疫苗。
  事实上,由于第一年缺乏指导和顾问,不少受访学生均感到手续办理繁琐。学生要了解手续办理程序有几个途径:一是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二是台湾教育局的邮件,三是录取学校的家长咨询群。而本地教育部门以及中学只能爱莫能助。“我基本上都是通过淡江大学的家长交流群以及与校方一名负责人发邮件,学校的老师可能都没怎么过问。” 已被淡江大学录取的学生王宇帆告诉记者。
  由于办手续冗长,淡江大学的入学报到日也从原来的8月下旬延至9月15日。
  家长感叹“比出国还麻烦”
  不光是学生,还让办理手续的父母感到“太麻烦了”。
  “当时真是很着急!”全权帮女儿办理手续的倪妈妈说,“仅公证处就去了3次。”保险、体检、开具财力证明之后,就得在公证处公证。我们第一次办,不知道要带什么东西,也不知道怎样才符合规范,比如医院体检盖的是圆章,但是公证处却要求盖方章,因为这个小细节又得重新排队……” 首次赴台,倪妈妈也不放心女儿一个人过去,同往又需办理亲属证明。“一开始,入学通知书上并无要求亲属关系需要公证的,后来又发了一个邮件补充要公证,这个事情还耽误了一个多星期,后来都要加急了。”
  由于办证比较繁琐,倪妈妈曾暗生悔意。“说实话,如果知道手续这么麻烦,当时让女儿在内地上高校,给她买张机票就走了,她也不用管,我也不用烦。现在怎么转钱,手机怎么用,心里一直都悬着。”倪妈妈说。
  实际上,台湾高校对于招收大陆学生事宜经验比较少,办手续也出动不少人力。“第一次处理这么大批量的手续,我们都在加班加点,包括学校的老师和移民署的工作人员,但是这也有一定过程,所以时间可能会有延长。”中国文化大学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倪妈妈对于这样的状况也理解,但是极希望手续从简。“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次小心谨慎肯定没错。可是你说像亲属关系,不是有个出生证就可以证明了吗?怎么还要去公证呢?这比出国还麻烦!”
  双胞胎兄弟
  一人赴台一人留大陆
  台湾首次在大陆招生,其意义非凡。然而,由于学校素质以及政策条件所限,注定了首次招生如履薄冰。
  台湾首次共录取了1051人,然而最终只有742人确认赴台,放弃率高达1/3。与香港首次大规模招生时的盛况比相去甚远。截至目前,赴港的考生多为优等生,冲着香港的“国际化教育”而去,有的甚至放弃清华北大奔港校,而赴台学生不一样,他们大多是二本线分数段的学生,大都把台湾高校当作“保底”选择,很少对台校有充足了解,只是出于对台湾这个既熟悉又陌生城市的好奇,吸引着他们赴台读书。
  郭明是广州二中的高三学生,他以511分的成绩被台湾高校录取,而他的双胞胎弟弟郭天,则考取了广东警官学院,双胞胎兄弟一人赴台一人留大陆,是首批赴台学生的特殊见证。
  “我们从报纸知道这个消息,哥哥早在5月份就报名了,那个时候不确定是否能够考好,报了之后有多个选择,也不影响后面其他批次招生。”郭天说。“我在高考之后也报了,学校发来了短信,我也希望给自己多一个选择。”高考成绩出来了,哥哥郭明考了511分,弟弟郭天考了521分。郭妈妈告诉记者,“老大报台校是坚定不移的,尝试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没有什么不好,最终被录入台湾这所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弟弟考分稍高一点,他放弃了台校的录取。“我觉得那个学校也不是非常好,跟本A当中的好学校差不多,所以我选了广东警官学院,这个学校的专业不错,还可以省一点学费,我还是留在这里。”郭天告诉记者。
  一个留在大陆,一个远赴台湾。选择的迥异,可能将影响到双胞胎的生活轨迹:“假如在台湾读书的话,可以见识到不一样的东西,考研的话可能会轻松一点。但是留在这里读大学,毕业之后就业的机会可能更大一些。”刚考上大学,哥俩盘算着怎么适应大学生活,但是已经预料到未来的不同。
  但在郭妈妈看来,“这些影响不大,到哪里都是读书为主,只要是文凭互认就可以了,其他都不管了。”
  文化差异和交流方式不同
  大陆学子对于台湾的好奇,在于它的“宝岛地位”,更在于政治上的敏感角色。毋庸置疑,不少受访的学生、家长纷纷提到了对文化差异、政治环境的隐忧,甚至有家长因为担心政治问题而被拒绝受访。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都在看一本书――《从台北到北京》,我想多了解一下两岸的思维差异和文化差异。”为了更好地适应台湾高校,倪韵婕已经提前充电了。但是,她还是担心,到了台湾会不会被鄙视呢?“我本身不是太乐观的人,除了台湾的偶像剧还能对那里了解多少呢?我担心会被台湾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另外,她也对意识形态的分歧也存在隐忧。“我不懂政治,在这边也不大关心,但那边不是全民皆政吗?我担心自己会格格不入。”
  而王宇帆更担心交流问题。“可以说是文化基本上不一样,交流方式可能也不一样。讲话也有不一样的风格。交流起来可能有问题。”
  不少学生也对宿舍分配对交流的阻隔感到遗憾:“台湾那边来信说,大陆生的宿舍已经考虑好了,台湾同学住在一起,大陆同学住在一起,如果要混住,可能要等到下学期。”
  大陆生没奖学金
  还不能打工
  王宇帆还对不能留台打工感到遗憾。“毕竟大学假期不打工比较遗憾,少了一个锻炼机会。”
  由于台湾政策的严格规定,如台校不给大陆学生奖学金、大陆学生不能留台打工等等,这也成为“保底”的学生放弃了台校的重要因素。“台湾那边条件很苛刻,首先放假要回来,不让你出去打工,医保都没有,要我们在这边买,报销比例比较低。” 郭天说。
  下一页:台湾公立大学明年或开放招生
  (编辑: 邓思妮)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台湾公立大学明年或开放招生
   台湾辅仁大学首批大陆学生座谈会后合影。(辅仁大学微博图片)
  今年台湾高校首次面向广东、福建、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六省招生,开放私校招收本科生。“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1500多名大陆学生网上报考台校,最终录取1015人,经确认有200多人放弃录取。广东是获录比例最高的省份,261人获得录取,有79人放弃,占了全部人数的1/3。
  针对台湾首次大陆招生遇冷,更多是“三限六不”的政策所致。据了解,台湾明年将考虑公立大学招收大陆本科生。
  私校大陆生录取率为65%
  今年,台湾高校首次进驻大陆招生,共有48所公立院校与86所私立院校面向广东等六省市招收2141名大陆生,其中私立大学可招收本科生时,招生计划共计1488人。而公立学院只招收研究生。
  为了招生,台湾还成立了“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宣布招生计划之后,台湾部分高校开始到广州地区中学宣讲,如台湾辅仁大学曾到华师附中、广铁一中等学校宣讲,21中也接待了两所台湾高校到访,部分中学也通过短信方式告知学生有台湾高校这一新的选择方式。
  今年7月初,台湾公布了首届学士班的名单,北京、上海等四省二市一共有1569人报名,而随后录取了1015人,录取率高达65%,放弃人数为273名,放弃比例近1/3。从另一侧面说明台校首次登录遇冷。就广东而言,总共有410名学生报名,最终录取了261人,是六省市中录取最多的一个省份,录取率为64%,仅次于浙江、北京和上海。但广东省考生放弃比例也占了全部人数的1/3。
  有城市放弃比例近50%
  而有的城市,放弃比例占了近半。
  “由于很多都在办理赴台手续,到底最终有多少考生真正赴台,还是一个未知数。”暨南大学文学院两岸交流中心副主任、广州一零一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负责人吕芳员说。
  为何考生放弃录取?“有些是因为在体育尖子生,能够在大陆被不错的大学录取。” 广铁一中高三老师吴章婷说。记者也从家长口中获悉,由于对台湾的高校了解太少,家长对私立院校有些偏见、内地高校众多选择,放弃台湾省的高校是在情理之中。
  明年或开放公校招大陆本科生
  针对台湾首次招生遇冷的问题,吕芳员向记者解释道,“因为是首次向大陆招生,准备时间稍有不足,并且要求考生高考前就报名,这对于仍处于冲刺阶段的考生来说十分仓促,当时没有时间精力去注意这件事,导致与之擦肩而过。”她说。
  也有人认为,台湾教育部门制定的“三限六不”招生政策,不允许大陆生校外打工、毕业后不可留台就业、不提供奖学金等措施,限制了大陆生赴台的积极性。
  近日,台湾“教育部次长”林聪明说,首批大陆学生赴台达标率约45.5%,主因在宣传时间太短、“三限六不”规定严格,明年将考虑台湾公立大学也可以招收大陆本科生。
  记者了解,台湾著名公立学校包括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台北大学、成功大学等等,这批高校国际排名比较靠前,而且学费也与比私校便宜1/3左右,这也意味着公校的教育回报率较高。以台湾大学法学系为例,学士学位班的学费加上学杂费需要25230新台币,医学系的费用更高,总计39560新台币。
  台湾私立学校
  出招揽大陆生源
  设专门窗口办理赴台手续
  关于赴台手续繁琐问题,吕芳员称,现在还是学生办证期间,具体措施会在学生入台登记注册后开会商议。她强调,招收大陆生的私立学校都会在大陆生联合招生委员会制定的政策指挥下,对首批大陆生安排相应的辅导、教育措施。各私立学校均设有针对大陆学生的两岸教育中心窗口,以便解决大陆学生在台产生的各种问题。
  如在探亲签证方面将有所改善。台湾大陆生招生委员会有关人士表示,大陆生家长可凭借录取通知书,委托录取院校办理探亲入台证,每位大陆生赴台可以有两位家属陪同。每年两次假期,家长均可凭借录取通知书办理探亲入台证。家长可在考生办理入台证时,将入台申请、亲子公证等材料一起寄到学校,学校会为其办理入台探亲证。
  由于开学在即,学校办理入台证正值高峰期,希望考生和家长能提前递交申请材料。据了解,目前办理大约需要2~3周的时间。不过,探亲签证可停留的时间为15天,与自由行只限北京、上海、厦门三地不同,探亲签证不限城市,而且可在台湾当地自由参观。
  设奖学金揽大陆生
  8月13日,台湾辅仁大学到北京宣讲,并打出奖学金以及校长推荐制的方式招揽考生。据了解,该校近日已在京宣布设立北京招生办公室,并将于明年面向大陆考生推行校长实名制推荐和企业导师制奖学金计划。
  根据在台政策,大陆学生在台求学没有奖学金,但允许私立学校的校友提供个人奖学资金。辅仁大学在这方面取得平衡点。据了解,大陆学生在台一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约需5万~6万元人民币。
  辅仁大学教务长刘兆明教授称,辅仁大学企业导师制奖学金计划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提供50万新台币(约合12.5万人民币)和25万新台币(约合6.25万人民币)的奖学金,由从辅仁大学毕业的、在大陆获得成功的优秀企业家和知名人士捐赠。
  网络调查结果:近半学生不看好赴台求学
  今年起台湾教育部门首次面向大陆地区六省市学生招生,虽然只能报考私立大学,但辅仁大学、淡江大学、中国文化大学等名校仍然吸引了不少广东学生报考。
  “如果有机会,你想去台湾读大学吗?”近日,有媒体在微博发起调查。结果显示,过半学生看好赴台求学,但也有近半人不愿尝试。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共930人。结果显示,四成人选择“去吧去吧,宝岛学风严谨,对学业有助益” ,17%赞成“宝岛好地方,就想去玩一下。” ,但是,也有超过两成学生更青睐港校,选择“都是私立学校,读书赴台不如赴港”, 相反,认为“限制太多,学了以后未必有用,没意思”和“没意见”的人仅占11%和10%。
  从结果可看出,若有机会赴台求学,57%的人会选择尝试,但也有一部分人退而求之选择香港等地区。虽然赴台求学手续繁琐,学费偏高,文化差异等问题,但是出于对台湾的好奇与期盼,部分人都会勇于尝试选择赴台求学。
  台湾排名靠前的公立高校(注:尚未纳入招生)
  国立台湾大学
  所在地点: 台北市大安区
  学校简介:简称台湾大学、台大,是台湾一所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为台湾规模最大、声誉最高的顶尖大学。台大现有台北市境内的九大校区、台湾地区六处校地、以及台大医院等附属机构,占地接近台湾本岛面积的百分之一。
  世界排名:2010年QS亚洲大学排名调查,台大名列亚洲第21名[28](台湾第1名)。
  国立清华大学
  所在地点:台湾新竹地区
  学校简介:旧称清华学堂,清华学校,于1955年在台湾新竹地区复校,由梅贻琦校长主持,并沿用原校名国立清华大学,先设立原子科学研究所招收研究生,1957年正式开始招收本科生,恢复为一所完备的大学。梅贻琦既担任过北京清华大学的校长,也是台湾的清华大学的创校校长。新竹清华定位为研究型大学,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四所大学之一(台、成、清、交)。
  世界排名:日,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公布2011亚洲大学名最佳大学排行榜,排名第31。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
  地点:台北
  学校简介:简称政治大学、政大,是一所位于台北市的大学,前身为1927年中国国民党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党务学校,是培养政府机关公务员的摇篮。1954年在台复校后,逐渐发展为招收普通大学生及以“人文与社会科学”为主要教研领域的国立大学。
  国际排名:在《Asia Inc.》杂志调查中公布的东亚前十大商学院排名,政大为亚洲第九(全台第一)。
  下一页:交换生支招:教学西化考试不必写繁体字
  (编辑: 邓思妮)
  我要评论    台湾公立大学明年或开放招生
   台湾辅仁大学首批大陆学生座谈会后合影。(辅仁大学微博图片)
  今年台湾高校首次面向广东、福建、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六省招生,开放私校招收本科生。“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1500多名大陆学生网上报考台校,最终录取1015人,经确认有200多人放弃录取。广东是获录比例最高的省份,261人获得录取,有79人放弃,占了全部人数的1/3。
  针对台湾首次大陆招生遇冷,更多是“三限六不”的政策所致。据了解,台湾明年将考虑公立大学招收大陆本科生。
  私校大陆生录取率为65%
  今年,台湾高校首次进驻大陆招生,共有48所公立院校与86所私立院校面向广东等六省市招收2141名大陆生,其中私立大学可招收本科生时,招生计划共计1488人。而公立学院只招收研究生。
  为了招生,台湾还成立了“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宣布招生计划之后,台湾部分高校开始到广州地区中学宣讲,如台湾辅仁大学曾到华师附中、广铁一中等学校宣讲,21中也接待了两所台湾高校到访,部分中学也通过短信方式告知学生有台湾高校这一新的选择方式。
  今年7月初,台湾公布了首届学士班的名单,北京、上海等四省二市一共有1569人报名,而随后录取了1015人,录取率高达65%,放弃人数为273名,放弃比例近1/3。从另一侧面说明台校首次登录遇冷。就广东而言,总共有410名学生报名,最终录取了261人,是六省市中录取最多的一个省份,录取率为64%,仅次于浙江、北京和上海。但广东省考生放弃比例也占了全部人数的1/3。
  有城市放弃比例近50%
  而有的城市,放弃比例占了近半。
  “由于很多都在办理赴台手续,到底最终有多少考生真正赴台,还是一个未知数。”暨南大学文学院两岸交流中心副主任、广州一零一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负责人吕芳员说。
  为何考生放弃录取?“有些是因为在体育尖子生,能够在大陆被不错的大学录取。” 广铁一中高三老师吴章婷说。记者也从家长口中获悉,由于对台湾的高校了解太少,家长对私立院校有些偏见、内地高校众多选择,放弃台湾省的高校是在情理之中。
  明年或开放公校招大陆本科生
  针对台湾首次招生遇冷的问题,吕芳员向记者解释道,“因为是首次向大陆招生,准备时间稍有不足,并且要求考生高考前就报名,这对于仍处于冲刺阶段的考生来说十分仓促,当时没有时间精力去注意这件事,导致与之擦肩而过。”她说。
  也有人认为,台湾教育部门制定的“三限六不”招生政策,不允许大陆生校外打工、毕业后不可留台就业、不提供奖学金等措施,限制了大陆生赴台的积极性。
  近日,台湾“教育部次长”林聪明说,首批大陆学生赴台达标率约45.5%,主因在宣传时间太短、“三限六不”规定严格,明年将考虑台湾公立大学也可以招收大陆本科生。
  记者了解,台湾著名公立学校包括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台北大学、成功大学等等,这批高校国际排名比较靠前,而且学费也与比私校便宜1/3左右,这也意味着公校的教育回报率较高。以台湾大学法学系为例,学士学位班的学费加上学杂费需要25230新台币,医学系的费用更高,总计39560新台币。
  台湾私立学校
  出招揽大陆生源
  设专门窗口办理赴台手续
  关于赴台手续繁琐问题,吕芳员称,现在还是学生办证期间,具体措施会在学生入台登记注册后开会商议。她强调,招收大陆生的私立学校都会在大陆生联合招生委员会制定的政策指挥下,对首批大陆生安排相应的辅导、教育措施。各私立学校均设有针对大陆学生的两岸教育中心窗口,以便解决大陆学生在台产生的各种问题。
  如在探亲签证方面将有所改善。台湾大陆生招生委员会有关人士表示,大陆生家长可凭借录取通知书,委托录取院校办理探亲入台证,每位大陆生赴台可以有两位家属陪同。每年两次假期,家长均可凭借录取通知书办理探亲入台证。家长可在考生办理入台证时,将入台申请、亲子公证等材料一起寄到学校,学校会为其办理入台探亲证。
  由于开学在即,学校办理入台证正值高峰期,希望考生和家长能提前递交申请材料。据了解,目前办理大约需要2~3周的时间。不过,探亲签证可停留的时间为15天,与自由行只限北京、上海、厦门三地不同,探亲签证不限城市,而且可在台湾当地自由参观。
  设奖学金揽大陆生
  8月13日,台湾辅仁大学到北京宣讲,并打出奖学金以及校长推荐制的方式招揽考生。据了解,该校近日已在京宣布设立北京招生办公室,并将于明年面向大陆考生推行校长实名制推荐和企业导师制奖学金计划。
  根据在台政策,大陆学生在台求学没有奖学金,但允许私立学校的校友提供个人奖学资金。辅仁大学在这方面取得平衡点。据了解,大陆学生在台一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约需5万~6万元人民币。
  辅仁大学教务长刘兆明教授称,辅仁大学企业导师制奖学金计划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提供50万新台币(约合12.5万人民币)和25万新台币(约合6.25万人民币)的奖学金,由从辅仁大学毕业的、在大陆获得成功的优秀企业家和知名人士捐赠。
  网络调查结果:近半学生不看好赴台求学
  今年起台湾教育部门首次面向大陆地区六省市学生招生,虽然只能报考私立大学,但辅仁大学、淡江大学、中国文化大学等名校仍然吸引了不少广东学生报考。
  “如果有机会,你想去台湾读大学吗?”近日,有媒体在微博发起调查。结果显示,过半学生看好赴台求学,但也有近半人不愿尝试。
  本次调查参与人数共930人。结果显示,四成人选择“去吧去吧,宝岛学风严谨,对学业有助益” ,17%赞成“宝岛好地方,就想去玩一下。” ,但是,也有超过两成学生更青睐港校,选择“都是私立学校,读书赴台不如赴港”, 相反,认为“限制太多,学了以后未必有用,没意思”和“没意见”的人仅占11%和10%。
  从结果可看出,若有机会赴台求学,57%的人会选择尝试,但也有一部分人退而求之选择香港等地区。虽然赴台求学手续繁琐,学费偏高,文化差异等问题,但是出于对台湾的好奇与期盼,部分人都会勇于尝试选择赴台求学。
  台湾排名靠前的公立高校(注:尚未纳入招生)
  国立台湾大学
  所在地点: 台北市大安区
  学校简介:简称台湾大学、台大,是台湾一所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为台湾规模最大、声誉最高的顶尖大学。台大现有台北市境内的九大校区、台湾地区六处校地、以及台大医院等附属机构,占地接近台湾本岛面积的百分之一。
  世界排名:2010年QS亚洲大学排名调查,台大名列亚洲第21名[28](台湾第1名)。
  国立清华大学
  所在地点:台湾新竹地区
  学校简介:旧称清华学堂,清华学校,于1955年在台湾新竹地区复校,由梅贻琦校长主持,并沿用原校名国立清华大学,先设立原子科学研究所招收研究生,1957年正式开始招收本科生,恢复为一所完备的大学。梅贻琦既担任过北京清华大学的校长,也是台湾的清华大学的创校校长。新竹清华定位为研究型大学,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四所大学之一(台、成、清、交)。
  世界排名:日,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公布2011亚洲大学名最佳大学排行榜,排名第31。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
  地点:台北
  学校简介:简称政治大学、政大,是一所位于台北市的大学,前身为1927年中国国民党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党务学校,是培养政府机关公务员的摇篮。1954年在台复校后,逐渐发展为招收普通大学生及以“人文与社会科学”为主要教研领域的国立大学。
  国际排名:在《Asia Inc.》杂志调查中公布的东亚前十大商学院排名,政大为亚洲第九(全台第一)。
  下一页:交换生支招:教学西化考试不必写繁体字
  (编辑: 邓思妮)
  我要评论    交换生支招:教学西化考试不必写繁体字
   
  赴台交换生刘少洪(1)、张晓怡(2)、林子淇(3)、冯梦哲(4)等人诉说自己在台湾生活的点点滴滴,并为即将赴台求学的大陆学子支招。
  受访者供图
  台湾私立高校首次向大陆学生“招手”,大陆学子由于对其缺少了解,结果多数人只看重历史文化浓厚的公立学校,而忽视了部分教育资源同样丰富的私立学校,导致招生学校资源上的不平衡和浪费。
  然而,真实的台湾求学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历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台湾高校会轻视实践操作吗?两地政见的不统一是否会对大陆学生产生困扰?虽然一岸之隔但文化同源,大陆学生又能否适应台湾的生活? 记者采访到一批大陆赴台湾交换生,以他们的亲身经历,真实还原其在台湾的求学生活,同时也给即将赴台的大陆学子提供求学“攻略”。
  课堂:课程重实践 教科书“西方化”
  “欧陆风格的建筑、绿化覆盖率很高,鸟语花香萦绕,整个感觉就如置身于皇家公园……” 刚从台湾高雄义守大学返穗的学生海琳说,求学环境是赴台交换生最关注的一点。据记者了解,台湾高校大多依山傍水,人文气息浓厚,绿化环境好,公共设施齐全。虽然不少人青睐台湾传统文化教育,但实际上现代大学的多元化也并行不悖。
  高校课程的设计与时俱进
  据了解,台湾高校图书馆藏书量大,种类繁多,社团种类多样,还会定期进行艺术、体育表演,学术气氛浓厚。“居然还能找到‘马术社’呢!”来自广州大学的台北淡江大学交换生林子淇说,台湾高校课程的设计也与时俱进,有高尔夫球、棒球、烹饪等新型课程。
  上课更加注重实践操作
  在课程模式上,台湾的老师上课更加注重实践操作。来自中山大学的台北国立政治大学交换生冯梦哲说,“很多老师都喜欢在课堂上提问,让学生发表看法,课堂下也经常和学生交流,还会请交换生吃饭。作业和考试的形式要看老师的风格和偏好,有的老师看重平时的presentation(课堂演示),有的老师则要期中考加期末论文,还有的老师要求做课堂作业等等。”多位受访学生表示,台湾老师更看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他们重视学生现场应变与反应,欣赏有个性的想法和有踏实基础的学生,强调作业的质量而非数量,也常有与专业相关的实际操作和外出考察活动。“餐旅系的学生除了有厨务课,还可到学校的实习餐厅工作。师生间关系很融洽,就像朋友一样,他们常常在课堂上聊开了而忘记自己在上课。”高雄义守大学的交换生刘少洪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的教科书多采用西方教材,与大陆相比更新鲜、前沿和权威。教材的排版有一部分是竖排的,需要适应。接受采访的交换生向记者透露,大部分台湾人都能大致看懂简体字,所以也不必特意去学习繁体字,平时多加留意,看得懂最好。考试的时候也不需要写繁体字,老师们都体谅大陆学生。
  赴台交换生们都反映,当初怀着紧张、新鲜的心态去台湾,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能适应生活了。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台中静宜大学交换生张晓怡称,由于台湾人都很友善和热情,因此很多问题都能在他们的帮助下解决。不过,台湾毕竟不同于大陆,新冲击无可避免:信息自由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学习方式的自主化与教学模式的开放化等等,甚至新的用餐习惯、语言习惯和交通习惯也要尽快适应,不然会感到尴尬。
  此外,台湾美食很多很出名,但是物价较高,接受采访的交换生表示,虽然台湾美食价格较高,但是性价比不错,赴台求学的大陆学子可以“见价行事”。
  赴台食住行“攻略”
  食:说起台湾,让不少市民垂涎的是当地的美食,谈及驰名中外的台湾美食,交换生们都兴奋起来。芭乐(番石榴)、大肠包小肠、盐酥鸡、红糟肉圆、蚵仔面线、麻吉(麻薯)、甜不辣、台湾奶茶、蚵仔煎……都是他们的最爱。台湾的特色夜市很多,但基本上地道小吃都能在任意一个夜市找到。油炸食品盛行,夜生活也很丰富。便利店的功能强大,十分方便。“台湾口味偏南方,所以还挺合胃口。但找不到喝广东老火汤的地方,是我到台湾后最大的烦恼。”交换生冯梦哲笑称。
  当然,美食与物价也成正比。“物价水平很高!”林子淇说:“在吃的时候基本‘见价行事’,因地点和季节不同选择一日三餐,多变换放学路线,积极发现美味够量的便当,甚至还会自己做饭,换口味又省支出。”不过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可以接受这种偏高的物价,刘少洪称,虽然价格较高,可是性价比不错,物有所值,分量很足。“例如一个猪扒饭配汤配饮料是75台币,折合人民币大概十几块,这个价钱在深圳是买不到同等美味、足料的猪扒饭的。”刘少洪还说,一日三餐都选择在学校餐厅消费的话,每天约需200台币(40~50元人民币)。
  住:在台湾,学校的宿舍环境不错,大多是4人房,洗衣机、脱水机、饮水机、淋浴间等生活设备很齐全。这要看不同学校的情况。“公共浴室里有洗衣机和脱水机,每层有休息室,里面有电视还有自动贩卖机,宿舍共五层,有电梯,负一层有自习室,女生宿舍对面就是餐饮区。”张晓怡说。
  许多人都关心在台湾如何和家人联系,交换生们都表示,可以通过QQ语音视频、SKYPE视频电话和手机台湾漫游进行电话联系。
  行:在旅游出行方面,交换生普遍表示,在台湾出游比较安全。市区一般都有公车可乘坐,在台北和高雄有捷运(地铁),但台湾人以骑机车(摩托车)为主,几乎人手一台。如要远途旅游可选择台铁(火车)、高铁(价格较高)、客运大巴等。
  赴台社会生活“攻略”
  首批赴台求学的大陆学子以及家长都担心台湾的社会稳定情况,不过,赴台交换生的经历给他们“服了一颗定心丸”。
  台湾政局和社会情况稳定
  “电视上经常出现的台湾社会游行活动,基本上很少遇到,偶尔会有反核游行、反国光石化的游行,但秩序良好,游行者诉求理智,也有不少学生主持参加。不过,这些游行实属少数,也很安全。”冯梦哲说,台湾政局和社会情况比较稳定。台湾人不会常常讨论政治,不过言论自由的气氛浓郁。
  大陆学子不会受到歧视
  至于歧视问题,林子淇说,“台湾人对大陆其实并不很了解,但是却充满好奇,所以他们有时会带着探索的目光看大陆人。当彼此沟通出现问题时他们往往更主动地去了解、接受。”另外,新竹国立交通大学交换生雷悦称:“当我们遇到疑问或需要帮助时,台湾人总是很热心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他们素质高,服务态度好,我们没受到歧视。”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梁健敏实习生 黄海琳 通讯员 李秀葵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编辑: 邓思妮)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交换生支招:教学西化考试不必写繁体字
   
  赴台交换生刘少洪(1)、张晓怡(2)、林子淇(3)、冯梦哲(4)等人诉说自己在台湾生活的点点滴滴,并为即将赴台求学的大陆学子支招。
  受访者供图
  台湾私立高校首次向大陆学生“招手”,大陆学子由于对其缺少了解,结果多数人只看重历史文化浓厚的公立学校,而忽视了部分教育资源同样丰富的私立学校,导致招生学校资源上的不平衡和浪费。
  然而,真实的台湾求学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历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台湾高校会轻视实践操作吗?两地政见的不统一是否会对大陆学生产生困扰?虽然一岸之隔但文化同源,大陆学生又能否适应台湾的生活? 记者采访到一批大陆赴台湾交换生,以他们的亲身经历,真实还原其在台湾的求学生活,同时也给即将赴台的大陆学子提供求学“攻略”。
  课堂:课程重实践 教科书“西方化”
  “欧陆风格的建筑、绿化覆盖率很高,鸟语花香萦绕,整个感觉就如置身于皇家公园……” 刚从台湾高雄义守大学返穗的学生海琳说,求学环境是赴台交换生最关注的一点。据记者了解,台湾高校大多依山傍水,人文气息浓厚,绿化环境好,公共设施齐全。虽然不少人青睐台湾传统文化教育,但实际上现代大学的多元化也并行不悖。
  高校课程的设计与时俱进
  据了解,台湾高校图书馆藏书量大,种类繁多,社团种类多样,还会定期进行艺术、体育表演,学术气氛浓厚。“居然还能找到‘马术社’呢!”来自广州大学的台北淡江大学交换生林子淇说,台湾高校课程的设计也与时俱进,有高尔夫球、棒球、烹饪等新型课程。
  上课更加注重实践操作
  在课程模式上,台湾的老师上课更加注重实践操作。来自中山大学的台北国立政治大学交换生冯梦哲说,“很多老师都喜欢在课堂上提问,让学生发表看法,课堂下也经常和学生交流,还会请交换生吃饭。作业和考试的形式要看老师的风格和偏好,有的老师看重平时的presentation(课堂演示),有的老师则要期中考加期末论文,还有的老师要求做课堂作业等等。”多位受访学生表示,台湾老师更看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他们重视学生现场应变与反应,欣赏有个性的想法和有踏实基础的学生,强调作业的质量而非数量,也常有与专业相关的实际操作和外出考察活动。“餐旅系的学生除了有厨务课,还可到学校的实习餐厅工作。师生间关系很融洽,就像朋友一样,他们常常在课堂上聊开了而忘记自己在上课。”高雄义守大学的交换生刘少洪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的教科书多采用西方教材,与大陆相比更新鲜、前沿和权威。教材的排版有一部分是竖排的,需要适应。接受采访的交换生向记者透露,大部分台湾人都能大致看懂简体字,所以也不必特意去学习繁体字,平时多加留意,看得懂最好。考试的时候也不需要写繁体字,老师们都体谅大陆学生。
  赴台交换生们都反映,当初怀着紧张、新鲜的心态去台湾,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能适应生活了。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台中静宜大学交换生张晓怡称,由于台湾人都很友善和热情,因此很多问题都能在他们的帮助下解决。不过,台湾毕竟不同于大陆,新冲击无可避免:信息自由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学习方式的自主化与教学模式的开放化等等,甚至新的用餐习惯、语言习惯和交通习惯也要尽快适应,不然会感到尴尬。
  此外,台湾美食很多很出名,但是物价较高,接受采访的交换生表示,虽然台湾美食价格较高,但是性价比不错,赴台求学的大陆学子可以“见价行事”。
  赴台食住行“攻略”
  食:说起台湾,让不少市民垂涎的是当地的美食,谈及驰名中外的台湾美食,交换生们都兴奋起来。芭乐(番石榴)、大肠包小肠、盐酥鸡、红糟肉圆、蚵仔面线、麻吉(麻薯)、甜不辣、台湾奶茶、蚵仔煎……都是他们的最爱。台湾的特色夜市很多,但基本上地道小吃都能在任意一个夜市找到。油炸食品盛行,夜生活也很丰富。便利店的功能强大,十分方便。“台湾口味偏南方,所以还挺合胃口。但找不到喝广东老火汤的地方,是我到台湾后最大的烦恼。”交换生冯梦哲笑称。
  当然,美食与物价也成正比。“物价水平很高!”林子淇说:“在吃的时候基本‘见价行事’,因地点和季节不同选择一日三餐,多变换放学路线,积极发现美味够量的便当,甚至还会自己做饭,换口味又省支出。”不过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可以接受这种偏高的物价,刘少洪称,虽然价格较高,可是性价比不错,物有所值,分量很足。“例如一个猪扒饭配汤配饮料是75台币,折合人民币大概十几块,这个价钱在深圳是买不到同等美味、足料的猪扒饭的。”刘少洪还说,一日三餐都选择在学校餐厅消费的话,每天约需200台币(40~50元人民币)。
  住:在台湾,学校的宿舍环境不错,大多是4人房,洗衣机、脱水机、饮水机、淋浴间等生活设备很齐全。这要看不同学校的情况。“公共浴室里有洗衣机和脱水机,每层有休息室,里面有电视还有自动贩卖机,宿舍共五层,有电梯,负一层有自习室,女生宿舍对面就是餐饮区。”张晓怡说。
  许多人都关心在台湾如何和家人联系,交换生们都表示,可以通过QQ语音视频、SKYPE视频电话和手机台湾漫游进行电话联系。
  行:在旅游出行方面,交换生普遍表示,在台湾出游比较安全。市区一般都有公车可乘坐,在台北和高雄有捷运(地铁),但台湾人以骑机车(摩托车)为主,几乎人手一台。如要远途旅游可选择台铁(火车)、高铁(价格较高)、客运大巴等。
  赴台社会生活“攻略”
  首批赴台求学的大陆学子以及家长都担心台湾的社会稳定情况,不过,赴台交换生的经历给他们“服了一颗定心丸”。
  台湾政局和社会情况稳定
  “电视上经常出现的台湾社会游行活动,基本上很少遇到,偶尔会有反核游行、反国光石化的游行,但秩序良好,游行者诉求理智,也有不少学生主持参加。不过,这些游行实属少数,也很安全。”冯梦哲说,台湾政局和社会情况比较稳定。台湾人不会常常讨论政治,不过言论自由的气氛浓郁。
  大陆学子不会受到歧视
  至于歧视问题,林子淇说,“台湾人对大陆其实并不很了解,但是却充满好奇,所以他们有时会带着探索的目光看大陆人。当彼此沟通出现问题时他们往往更主动地去了解、接受。”另外,新竹国立交通大学交换生雷悦称:“当我们遇到疑问或需要帮助时,台湾人总是很热心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他们素质高,服务态度好,我们没受到歧视。”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梁健敏实习生 黄海琳 通讯员 李秀葵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编辑: 邓思妮)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广东校园官方微博经已开通,在这里能体验到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欢迎各路同学都来这里聚聚吧!。。。
博客?专题?活动
鬼马校园频道意见反馈 电话:02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10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