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的成功案例,谈谈作为一个新闻类媒体,应该秘书应具备哪些能力

-新闻报道专题――城市媒体案例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新闻报道专题――城市媒体案例分析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2015虚假新闻典型案例分析 核实比轰动更重要
发布时间: 08:35:32 | 来源:人民网 |
原标题:“新闻”:核实比轰动更重要
编者按:每逢岁末年初,关于新闻业的各种盘点纷纷发表。日前,《新闻记者》杂志以发生的时间为序,列举了2015年各媒体转发较多、影响较大的虚假新闻典型案例。过去的一年,虚假新闻较往年又呈现出哪些特点?为此,《新闻记者》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目的是提醒业界从中吸取教训,防微杜渐。
□《新闻记者》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
南航退休机务副总落马
【刊发时间】日
【“新闻”】1月9日,《华夏时报》所属华夏网刊发报道《退休机务副总落马 南航三大重要部门全部沦陷》称:继公开承认已经有四名高管被调查之后,已经退休的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前副总经理董苏光于7日前后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市场销售、财务以及机务工程三条线全部沦陷,这家公司的问题显然比预期中要严重得多,如果不彻查恐怕难以交代。”一位民航系统退休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
【真相】中国南方航空官方微博于当日20:17发布微博辟谣:南哥刚才把《华夏时报》的“猛料”给董苏光老总看了。董总宽厚地大笑,让南哥跟这位记者说,洗洗早点睡吧,明儿还要爬白云山锻炼身体呢。别净把力气都花在网络造谣上。
1月23日,华夏网发表更正及致歉声明称,相关报道“标题及文中‘退休机务副总落马’、‘董苏光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与事实不符,造成这一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记者对于信息来源核实不充分”。
【点评】从华夏网致歉声明可以看出,记者又是在对信息来源的核实上出了问题。这也是虚假新闻最常见的原因。互联网为新闻生产带来巨大便利,也带来了巨大的时效、独家、流量等竞争压力。尽管查找、核对事实比传统媒体时代更加方便,但记者们反而似乎淡忘乃至丢弃了核实的职业规则,更习惯通过复制、粘贴、聚合既有材料来制作新闻。就这篇报道来说,主题重大而敏感,记者更应该慎重处理。如果没有确切的把握,缓一缓、放一放比冒险博眼球是更好的选择。
裸女跳河,救人者遭冷遇
【刊发时间】日
【“新闻”】1月13日,《南方都市报》所办南都网、新闻客户端及法人微博刊发《南京众人围观裸女跳河 救助者被遗忘 没人帮忙拉一把》称:昨日,南京一女子赤身裸体跳河,一男子跳下救人,待人群散去,悲剧了。有网友发表图文微博爆料,“大家都去围观裸女了,那个救人的哥们,大冷天的,也没人拉他一把。”现场图片显示,一黑衣男子确系正在攀爬两米多高的垂直河岸,岸边无人上前拉他一把。事后救人男子的朋友在微博上为其打抱不平,称救人男子如今正在读大四,并在南京实习。
【真相】1月14日,《扬子晚报》刊发质疑报道《裸女跳河被围观,救人者被无视?》称:记者经过采访发现事件的真相是,11日南京一女孩跳河获救,最初的新闻来源未提到救人者被漠视,而救人小伙被冷落则是12日发生在湖北黄冈的一件事,这两件事被人“拼接”在一起。
【点评】尽管报纸或电视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来自发行或收视的压力,但网站则比这些媒体更经常和直接地受到点击率的压力,因为点击率的测量和呈现是如此的方便、便捷和准确。因此,网络新闻被称为“点击率新闻”,比传统新闻更具煽情取向。在这个案例中,发生在南京的新闻怎么会被广州媒体首先报道呢?这样两起不相干的事件怎么会被拼接在一起呢?合理的解释只能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专业操守就这样被抛在脑后。另外,虚假新闻的始作俑者理应受到惩处,而那些“二传手”可能会感到冤枉。要免受这冤枉,最可靠的做法还是通过自己的采访来证实事实。
滞留尼泊尔公民持中国护照免费乘机回国
【刊发时间】日
【“新闻”】4月26日,一则《中国驻尼武官:个别航空公司抬价,想抽他们!》的消息迅速传开,文中称: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武官刘晓光告诉搜狐新闻记者,目前个别航空公司飞往尼泊尔的航线存在炒作高价票行为。
负责机场疏散的刘武官最后强调:“请大家不要上当,持中国护照全部免费。”
随后“滞留尼泊尔的中国公民可免费乘坐回国班机”这则充满“正能量”的信息被国内各网站包括各官方主流媒体转载点赞,不少媒体还据此刊发评论,如《危急时刻,“中国护照”凸显含金量》《发自加德满都的一条微信,让所有中国人都很傲娇!》等。
【真相】4月26日晚11时,新浪微博推出文章《别再瞎传了,尼泊尔震后凭中国护照免费登机是假消息》辟谣,“中国人不但不能免费登机,个别倒霉的乘客可能还被某些黑心航空公司宰一笔”。
【点评】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由于情况复杂、信息来源混乱,众说纷纭完全可能,发生讹传也不奇怪。但在此案例中,居然没有一家媒体对持中国护照免费乘机这句话进一步求证,也没有媒体为刊登虚假新闻而更正道歉,发表了“正能量”评论的媒体更没有一个字纠错,这恐怕与一些媒体将新闻规律抛之脑后,将“政治正确”、符合群众愿望等元素看得远高于新闻真实性原则不无关系。这类新闻在短时间内来看,似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从长远角度看,反而会产生更大的不利影响。
哀乐以后不免费
【刊发时间】日
【“新闻”】7月17日,《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发布:为致敬罗浪先生#哀乐以后不免费#——11日,著名音乐家罗浪先生逝世。1945年,他创作《哀乐》,至今每天全国各大殡仪馆内,约200万逝者家属免费使用,罗浪先生曾说“免费用没关系”。中国著作权音协有关人士称,今后将向殡仪馆收取《哀乐》的使用费,以表达对音乐艺术家的敬重。
【真相】7月17日,新京报网发表报道指出:记者向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相关负责人求证此事。该负责人表示,音著协没有任何人接受过这家报纸的采访,该报道所刊发内容完全是子虚乌有的捏造。
【点评】新闻中经常出现类似有关人士、知情人等匿名消息来源,有的是受访者不愿公开他们的身份,因而记者隐匿掉了他们的具体信息,这类行文虽然会影响新闻的确信性,但尚可接受。但现在匿名消息来源的使用显得过于泛滥,很多时候变成了记者偷懒的挡箭牌。《华西都市报》的这位记者到底有没有采访?这个接受采访的人是权威消息来源吗?不得不令人生疑。
中国游客因“不文明记录”被美遣返
【刊发时间】日
【“新闻”】9月21日凌晨,一则来自美国华文媒体世界新闻网的消息《中国游客因“不文明记录”被美遣返 十年签证作废》传遍网络。中国青年网据此刊登报道:据美国华文媒体世界新闻网报道,一名来自上海的中国游客,16日持10年有效美国签证入境旅游,在洛杉矶过境时被美海关官员以在欧洲旅游时留下“不文明游客”记录为由,当场将其10年美签作废,并直接遣返中国。
【真相】9月21日上午,中国新闻网刊发辟谣文章《中国一游客10年签证作废 美媒:无关不文明记录》,指出:洛杉矶旅游业知情人士透露,其实两者都不是,此次中国游客被取消10年签证,其实与其之前多次在美停留记录被疑与观光签证目的不符有关。
【点评】中国人走出国门不是稀奇事,可是在国外做出有损国体的事还是具有显著的新闻价值,而且似乎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中国人在国外的行为就是与“不文明”等一类的标签挂起钩来。首发的这家华文媒体就犯了这个错误,而中国媒体也纷纷不假思索地照搬不误。为什么不先去找当事人做个采访呢?即使他真的做了错事,也有给自己辩护的权利吧。
利辛女子为救女童被狗咬成重伤
【刊发时间】日
【“新闻”】10月13日,《亳州晚报》报道《为救女童,女子被狗咬成重伤》称:10月12日上午,家住利辛县城关镇李营庄的张宏宇哭诉道,他的妻子因救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被两条大狗咬成重伤,狗的主人不知是谁,也没有等来小女孩家人的一声感谢,现在高额的医疗费更是愁煞一家人。文末还说:张宏宇希望能有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的妻子渡过难关。
【真相】随着媒体对事件诸多细节的追问,真相终于被逼出了水面。
10月20日,《市场星报》刊发追踪报道《“女子救女孩被狗咬伤”现惊人逆转:伤者并非因救人而被咬?》称:利辛警方称,伤者并非救人被咬,而是在狗主人家里喂狗被咬。而最先接收伤者的利辛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也表示,当晚急救车是从狗主人家里接走伤者的,司机也看到那家人养的两只恶狗,并非如伤者丈夫所说是在路边被咬。
10月21日,《现代快报》报道《“女子救人被狗咬成重伤”真相:为募款治疗撒了谎!80万善款何去何从?》称:在南京的医院里,张宏宇也承认,自己撒了谎,但他表示,所有善款将用于妻子治疗。
【点评】虚假新闻是一个利益链,当事人编造谎言骗取捐助,相关媒体爆出猛料吸引眼球。因为有如此利益,所以虚假新闻才会泛滥,才会屡禁不绝。
最高法院紧急下令“枪下留人”
【刊发时间】日
【“新闻”】11月28日,《北京晚报》刊文《最高法院紧急下令“枪下留人”》称:伙同他人运毒7.5公斤,河南农民王广建两审均被法院判处死刑。就在行刑前的最后时刻,最高法院罕见地启动了暂缓执行死刑的程序,用老百姓的话说叫“枪下留人”。昨日,记者通过王广建的死刑复核辩护律师谢通祥了解到,最高法院已经委托中院依法调取新证据,将对此案重新作出裁定。
【真相】12月2日,新华网刊发《最高法:未曾就王广建运毒案下令“枪下留人”》,辟谣称:记者2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处了解到,目前王广建运输毒品一案尚未进入死刑执行程序,最高人民法院未作出对王广建停止执行死刑的裁定。
12月5日,《北京晚报》发表公开致歉称:11月28日本报第4版刊发稿件《最高法紧急下令“枪下留人”》,经查这是一篇严重失实的报道……本报记者在采访中没有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听信案件死刑复核代理律师的一面之词,未向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核实。值班编辑也未尽把关审核之责,致使这一报道造成严重失实……
【点评】据新京报网12月3日的评论《编造“枪下留人” 居心到底何在?》披露,这一新闻的信息源来自王广建的律师谢通祥,报道媒体不仅展示了谢通祥所制作的《请求暂缓执行王广建死刑的律师意见书》,还对其进行了两分多钟的电话采访。在采访中,谢律师对“枪下留人”的由来作了清晰的陈述。但在报道这一新闻时,这些媒体只是展示了律师提供的意见书,没有展示更为重要的暂缓执行死刑裁定书。同时,也仅仅是对代理律师作了单方面采访,并未要求查看有效的法律文书,更未采访最高法的相关负责人员,由此导致新闻报道失实。
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行为,往往是有法律文书的,为了准确报道国家机关职权行为及其形成的法律事实,记者应该根据法律文书进行报道,至少是国家机关发言人或官方自媒体的正式披露。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张帆
()()()()()()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 电话:010-(新闻) (监督)| 投稿邮箱:你以为你这样做就是“自媒体”了吗?--百度百家
你以为你这样做就是“自媒体”了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人人都是自媒体,不代表人人都能够成为成功的自媒体!
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写过很多关于网络运营(更多的是由微信运营小伙伴的困惑引起的)中内容运营的文章,但是看起来小伙伴们依旧在为内容的创作,粉丝的增长而苦恼!
一直以来,我都一贯的坚持,内容才是粉丝增长和维持的主导因素,没有正确、合适的内容,粉丝增长和维护工作将非常困难,但是,如果在明确的定位之后,拥有了匹配的内容,这一切将都会迎刃而解!
在偶然听了新媒体小伙伴们在一次关于内容运营的微讲座之后的争论后,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小伙伴由于受到任务指标、吸粉神话等诸多因素的干扰,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研究怎么去做活动、怎么去互动来增粉,而忽视了对内容本身地重视,忽视了对自身运营账号的定位!
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本末倒置了!
你以为,你以为的“自媒体”就是你以为的“自媒体”吗?
在我看来,“自媒体”的提法,从概念上本身就从在误导性!
“自媒体”(We media)这一概念源于硅谷最著名的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nor)。
吉尔莫于日在其博客上提出提出“新闻媒介3. 0” (Journalism 3.0)的想法。在这个想法中,新闻媒介1. 0为传统媒体或旧媒体(Old media),新闻媒介2. 0为新媒体或者叫跨媒体(New media),新闻媒介3. 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自媒体”(We media)。
2002年3月吉尔莫将他的“新闻媒介3. 0”进一步称为“新闻业的下一波”(Journalism's Next Wave)。
2002年年底,吉尔莫正式提出了”We Media”(自媒体)这一概念。他在2003年1月出版的《哥伦比亚新闻评论》这份著名的新闻学期刊上,撰写了一篇题为《下一时代的新闻:自媒体来临》(New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Here Comes “We Media”)的文章,指出由于网络讨论区、博客等互联网新生事物风起云涌,许多对科技娴熟的受众,已经迫不及待却又自然而然地参与了新闻对话,而成为整个新闻传播流程中重要且有影响力的一环,"We Media”将是未来的主流媒体。
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下属的媒体中心于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撰写的长达六十多页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指出“We Media(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在这个界定中强调自媒体的传播主题是“普通大众”,自媒体的传播内容是普通大众“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而自媒体的传播手段或者说技术条件是“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系相连”。
所以说,原版的“自媒体”确实讲的是“媒体”这个概念,这个产业的升级。而且,现在更多的是在说“citizen Journalism”,而不是我们所说的“We media”。【什么是“citizen Journalism”大家自己去了解】
“媒体”对于生长在红旗下的我们而言,是存在背书的!是“权威”“专业”“无冕之王”“社会良心”的代名词!
而现在我们身边的“自媒体”组成却是这样的(以微信公众平台账号为栗,百度自媒体、腾讯自媒体、新浪自媒体等等都是相同的情况):
第一类 传统媒体扩延而来的自媒体账号;如人民网、华商报等;
第二类 有媒体背景的媒体人自建团队、公司建设的自媒体账号;如逻辑思维;
第三类 商业机构建设的进行信息筛选拉取性质的自媒体账号;如新闻早餐、观察者网等;
第四类 名人效应形成的自媒体账号;如高圆圆等明星的公众号;
第五类 由各类公司建设的自己企业的自媒体账号;
第六类 由兴趣爱好人群自己建设的个人自媒体账号;如我个人的【互联网边缘人的网络运营笔记】
从账号的运营主体就可以看到,这些统称为自媒体的账号其实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称之为自媒体。
第一类账号,作为传统媒体的延伸,自身基因携带的“权威”,庞大的原有关注人群,注定它们能够在第一时间站在自媒体金字塔的顶端;他们依旧起到了媒体“传播”的中间媒介作用;
第二类账号,由于先天良好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成为第一类的补充,他们拥有健全的思辩能力,但是更加灵活,丰富的行业经验,让他们对于话题拥有猎狗般灵敏的嗅觉,对于危险和底线拥有狐狸般的警觉;他们是不一样的声音发出者,是能够吸引足够大人群的意见领袖;
第三类账号,是为懒人准备的,在海量信息面前,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足够的时间来阅读大量的信息,更不是所有的人具备辨别真伪、预测热点的能力;聚合类的账号和平台(如头条),为这群体量庞大的人群提供了适合自身阅读偏好的内容推荐;这类账号也可以算是“自媒体”;
第四类账号,自带粉丝的明星自媒体账号,如果从“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角度而言,它们也是“自媒体”,但在全民娱乐的大氛围下,这类账号更多的还是粉丝的福利,名副其实的“他们本身地新闻”(当然,不排除这类账号在内容爆料向自身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分配上进行科技安排之后,造成了粉丝关注度转移的情况,致使明星的自媒体的账号抢夺了传统媒体部分的流量,但是其中的后果如果就不得而知了!毕竟胳膊拗不过大腿吧!)
第五类账号,各类公司主体的自媒体账号,更多是带有商业目的的操作,这类账号占据了非常大的体量,它们也符合“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但是并不符合我们传统认知中媒体的价值所在。对于这些帐号而言,在运营过程中,一定不能去追寻媒体价值“自媒体”运营模式,这类账号更应该是一个客户关怀中心。
第六类账号,个人性质的自媒体账号,同样占据了巨大的体量,有的在模仿第一类,如做本地便民信息通;有的在模仿第二类,如做吐槽点评,各类网红;有的在模仿第三类,也是去以自己的视角来汇总某种角度的信息;有的模仿第四类,还是网红类为主,视频秀、快手之类软件平台上;还有的怎是将自媒体作为了自己的日记本;有的将自媒体作为了自己的诗集……
对于将自媒体账号作为自己的日记本、诗集、爱好记录等等的运营,可能看起来有点可爱,但是,在我看来确实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在我看来,对于个人的自媒体账号而言,要做的是成为“榜样”和“HERO”。这就是对账号的定位!【也许有的孩童会说,这不就是网红么!好吧,我承认,一旦在网络上红了,都的算是网红吧!】
那么,如何做自媒体账号运营
仅针对体量最大的第五类和第六类的账号而言,我不是前四类的一员,没有资格去指手画脚!
那么对于,企业的账号和个人的账号而言,最重要的是,忘记所谓的“自媒体”,这就是一块了不起的“自留地”,不要总想着要征服世界,先征服你自己就好!
====》对于企业公众号的自媒体运营
摆正自己的位置,即使你在下一刻会成为行业的巨头,让对手在你的脚下颤抖,但在这一刻的时候,你要的也仅仅是满足现有客户/粉丝对你的需求!
对于账号而言,企业运营者,最优先选择的应该是服务号,而不是订阅号。
服务号虽然限制了账号的推送次数,但是却实实在在的每一次都能提醒到你地粉丝,你在关注着他们!
而且,你不能要求你的客户,你的粉丝的生活里全部充斥着你地身影,你要做的是,在关键的时候告诉他你地存在,你在关注他,你在关心他。
比如在新品出现的时候,在新服务提供的时候,第一时间告知他,让他感受到他在你的心中拥有不同凡响的地位;
比如在阴雨天、节假日,温馨的送上一份提醒和祝福,让他感受匆忙生活中的一缕温暖;
比如在公司有所成长的时候,适时的分享这份喜悦,告知其中有他们的一份贡献;
总之,对于一个企业的自媒体账号而言,要做的就是与你的粉丝做好每一个环节上的温情互动,从遇到的那一刻,到推送给他的每一篇图文,都需要运营者饱含激情的准备。你愈是投注了情感,愈是能够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回馈。
而绝不是,喋喋不休的告诉他最近有什么段子很可乐,有什么事情很重大!
====》对于个人性质的自媒体账号
最重要的就是记住,这是你地一块自留地,是属于你的秘密花园,要种什么,当然是最真实、最喜爱、最拿手的那些了!哪怕是像麦兜妈妈的纸包饭。
而绝不是去为难自己,整的跟便秘似的生产内容。最真实的就是最感人的,最能够贴近他人内心的,生活中见到的虚伪已经够够的了,谁还愿意再去多关注一个虚假的东西来让自己糟心。
从内心来发现属于自己的标签,将这个标签贴满你全身,并让它闪闪发亮。
在茫茫人海中,醒目的你,将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热爱这个标签的人聚拢周边。
再牛逼的梦想,也经不住傻逼似的坚持!
少年,坚持吧!不为征服世界,也要做一个HERO!
更多关于内容创作方法思路、内容创作过程中破除瓶颈的方法、微信公众号运营等内容,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号【互联网边缘人的网络运营笔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2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美元升值已经迫在眉睫,人民币贬值预期可能上升,这对国内市场将造...
数娱梦工厂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6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秘书应具备哪些能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