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帷幕灌浆论文深度如何确定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水工帷幕灌浆施工工艺技术
下载积分:
内容提示:道客巴巴文档,水工帷幕灌浆施工工艺技术,帷幕灌浆施工工艺,帷幕灌浆,帷幕灌浆孔间距,帷幕灌浆和充填灌浆,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帷幕灌浆设计,帷幕灌浆压力,水工砼施工规范,水工技术监督,施工工艺,值得下载、分享、收藏。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9|
上传日期: 01:23:4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水工帷幕灌浆施工工艺技术.DOC所在位置:&&&&&&
帷幕灌浆在砂卵石坝基防渗加固中的应用与研究(刘建光)
来源: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摘要: 衢州市在狮子口水库除险加固和峡里湖电站拦河堰坝加固改造等工程具有级配不良,大粒径组较多、细粒径组较少、透水性强的特点.通过对坝基存在砂卵石层的老坝防渗加固处理措施的探讨,对帷幕灌浆在砂卵石坝基防渗加固处理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建议采用帷幕灌浆解决坝基砂卵石层的渗漏,帷幕灌浆造价低、速度快、对坝体结构影响小、与坝基基岩灌浆容易结合,对水库除险加固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采用.
关键词: 坝基; 防渗加固; 帷幕灌浆
中图分类号: TV5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2) 02-0018-05
Application of Curtain Grouting in Anti-seepage and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for Sandy Pebble Dam Foundation
LIU Jian-guang
Abstract: The anti-seepage measures for sandy pebble dam foundation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and the applied experiences in anti-seepage and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with curtain grouting in sandy pebble dam foundation have been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reinforcement cases in Shizikou Reservoir and Xialihu Power Station in Quzhou.Curtain grouting features itself as low cost,high speed,minimum impact and easy construction.Several key technical problems in curtain grouting construction have also been analysis and discussed.Some notes have been given in the e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 anti- curtain grouting
衢州市的中小型水库和拦河堰坝多建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限于当时缺乏大型的开挖、运输及抽排水等机械设备、技术标准低和建设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往往存在对坝基河床原有的砂卵石覆盖层开挖、清理不彻底的情况,造成水库、堰坝蓄水后坝基形成渗漏通道,严重的甚至危及大坝安全.在水库和堰坝的除险、改建、加固中,坝基部位的防渗处理成为工程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对坝基覆盖层进行防渗处理,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帷幕灌浆、高压喷射灌浆和混凝土防渗墙[1]等.高喷灌浆虽然有适用性强、施工占地少、机动灵活等优点,但存在专业性强,造价相对较高、与上部混凝土结构难以连成整体,与下部基岩段帷幕灌浆存在工序衔接等问题,且因存在上部结构,造成质量检查方法少、难度大、不够全面.防渗墙施工需用大型设备、场地要求高,且工期长、造价高,同时一般也不适用于对混凝土或砌石体为挡水建筑物的工程进行加固和改建.
帷幕灌浆具有适用性强、施工方便、工效高、投资省、防渗效果好等优点,施工中有问题容易及时发现和处理.本文对帷幕灌浆在砂卵石坝基防渗加固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1 坝基砂卵石覆盖层基本特点
衢州市狮子口水库除险加固和峡里湖电站拦河堰坝加固改造等工程的勘探和施工过程中反映出,坝基砂卵石层具有级配不良,大粒径组较多、细粒径组较少、透水性强的特点.
狮子口水库拦河坝坝基砂卵石层厚度为0.6~6.2 m,砂卵石最大粒径> 100 mm,含泥量较少,为中等~极强透水性,在帷幕灌浆造孔时,很多孔段的循环液损失量较大,大部分甚至全部直接从孔底段的砂卵石层空隙渗漏出去,压水试验反映,其最大透水率达815.8 Lu.
峡里湖电站拦河堰坝坝基砂卵石层厚度除左坝肩处为0.7~0.9 m,其余地段均超过2.0 m,最厚处达8.6 m,堰坝下游出现多处管涌出溢点,在水头约3.5 m,下游水深约0.5 m时,管涌扩散半径均在0.3 m以上,最大者超过0.8 m,涌水处砂粒翻滚明显,见图1.灌浆造孔时,绝大部分孔段没有回水.
图1 堰坝下游管涌出溢点
2 砂卵石层帷幕灌浆的机理及主要施工工艺
砂卵石层帷幕灌浆的机理: 根据钻孔和压水试验取得砂卵石层透水情况,以适宜的水灰比配制水泥浆液,在合理的灌浆压力控制下,使浆液在一定范围内扩散,与砂卵石层凝结成为防渗体,通过孔段加深、孔序加密,在坝体的防渗体与岩基间形成防渗帷幕.
坝基防渗的目的: 将漏水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其不对坝基造成破坏,确保水库能长期安全运行[2].鉴于多数工程均为3 级以下低坝,因此,防渗标准通常可确定为透水率q≤10 Lu.
仍以狮子口水库除险加固和峡里湖电站拦河堰坝加固改造为例,两坝均采用了帷幕灌浆进行坝基防渗处理.施工中通过灌浆试验,参照类似工程经验,采用了以下主要参数和施工工艺,取得了预期效果1) ,2) .
2.1 主要施工参数
(1) 孔深及段长.第一段进入砂卵石层1~2 m,以下段段长控制2~3 m.与基岩接触段进入基岩的段长为0.5 m,最大不超过2.0 m[3],可根据该段包含的砂卵石层的厚度决定.基岩段灌浆按SL 62-94有关坝基岩石灌浆要求进行.
(2) 孔距.根据防渗要求及水泥浆液在砂卵石层的流动情况,孔距采用2.0 m[4].
(3) 排数及排距.灌浆排数根据坝基砂卵石层的厚度、渗透性,通过试验确定.对于覆盖层厚度较大、透水性较强、单排灌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增加排数.排距采用1.5 m.
(4) 排序和孔序.双排帷幕先施工下游侧排,然后施工上游侧排;为避免在灌浆过程相邻孔发生窜浆,每排灌浆分Ⅲ序次钻灌,先施工Ⅰ序孔,后施工Ⅱ序孔,再施工Ⅲ序孔,前序未结束,不施工后序.
(5) 控制压力.对土坝坝基,Ⅰ、Ⅱ序孔灌浆最大全压力为P = 上部盖重= h ×γ[5],h为孔底深度,m,γ为土体容重,按经验值,取19 N/m3 .由于心墙底部土质较差,接触段含心墙土、砂卵石两种介质,灌浆需严格控制好压力,防止造成心墙劈裂,故需根据先导孔试验情况确定合适灌浆压力,一般取0.8P[6].由于经过Ⅰ、Ⅱ序孔的施工,Ⅲ序孔的灌浆压力可适当提高一些,每段灌浆压力在Ⅰ、Ⅱ序孔灌浆最大全压力的基础上增加0.02~0.05 MPa,有利于浆液更好地扩散,确保灌浆效果.
对混凝土或砌石坝坝基,Ⅰ序孔灌浆最大全压力取最大设计水头值,Ⅱ、Ⅲ序孔的灌浆最大全压力在Ⅰ序孔压力的基础上提高20%左右.
2.2 主要施工工艺
(1) 造孔.土坝心墙段造孔采用“干钻、干打、干取”法,取土后套管及时跟进,起到止水止浆作用; 砂卵石层造孔采用金刚石钻头单管清水钻进,造孔时进水量要小,以减少孔周砂卵石塌落.若发生塌孔,采用弹簧钻头打捞孔内掉块和干钻造孔,如果多次打捞也未能至设计段长,则对该段立即进行灌浆[5],并下第二层套管.
(2) 洗孔.对砂卵石层段,有回水情况下,当回水清澄后,再洗10 min 结束; 无回水情况下,也冲洗10 min 即可结束.
(3) 压水试验.每孔各灌浆段均进行20 min 的简易压水试验,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当流量大于30 L /(min?m) 时,适当缩短测试时间.
(4) 灌浆方式.采用自上而下、循环式灌浆.
(5) 灌浆材料及浆液变换.为利于水泥浆液的扩散和加快凝结,灌浆使用42.5以上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3∶ 1、2∶ 1、1∶ 1、0.8∶ 1、0.6∶ 1 五个比级;各孔段根据压水试验获得的透水率选择适宜的开灌水灰比,一般按: 透水率q > 30 Lu,采用1 ∶ 1; 10Lu≤q≤30 Lu,采用2∶ 1; q < 10 Lu,采用3∶ 1.
在灌浆压力不变,单位进浆量不变或增大,开灌水灰比的浆液累计注入300 L左右时,第一次变浓一级,以后要变浓一级,须在上述条件下待灌入量达到上一级灌入量1.25 倍后进行.当单位进浆量超过每米灌段30 L /(min?m) 时,可越级变浓.
当吸浆量大时采取降压限流、缩短初凝时间、灌灌停停、浓浆待凝等措施,防止水泥浆液扩散半径过大,以保证灌浆质量.
(6) 灌浆结束标准、待凝.各灌浆段在设计压力下,当单位进浆量≤0.4 L /min时续灌60 min 结束; 灌浆结束后,须进行闭浆操作,直至压力表压力为零,时间至少应0.5 h以上.终孔段灌浆,以0.5∶ 1浓浆置换孔内稀浆,保证孔内坝基水泥形成结石.各灌浆段均应待凝12 h以上.
(7) 封孔.全孔灌浆完成、待凝结束后淘尽孔内积水,基岩及混凝土用浓水泥浆,粘土心墙用粘土进行封孔.
3 灌浆效果分析
帷幕灌浆的效果,综合采用对各排和各序孔的灌浆前透水率和灌浆材料注入量的统计、检查孔压水试验、蓄水后坝基渗漏情况进行分析、评判.下面以采用上述灌浆方法进行坝基防渗加固处理的狮子口水库除险加固和峡里湖电站拦河堰坝加固改造工程为例,对灌浆效果进行分析.
3.1 狮子口水库坝基帷幕灌浆效果分析
常山县狮子口水库总库容1 483 万m3,主坝为粘土心墙砂壳坝,坝高16.8 m,坝顶长280 m.坝体防渗加固采用套井回填粘土.因坝基存在透水性较强的砂卵石层,套井施工时底部出现大量涌水并导致塌孔,套井无法入岩与岩基形成防渗闭合圈,故控制套井底端至砂卵石层顶面以上0.5~0.8 m处,套井以下及坝基砂卵石层采用帷幕灌浆进行防渗,堵口段(桩号0 + 190-0 + 252) 帷幕灌浆为两排,其余坝段(桩号0 + 029-0 + 255) 及两岸山体为一排.单排帷幕灌浆及双排帷幕灌浆的上游排位于上游排套井轴线处.
该工程帷幕灌浆共完成146 只孔,其中下游排32 只(桩号0 + 190-0 + 252) ,上游排114 只(桩号0 + 029-0 + 255) ,砂卵石层共灌浆319 m,基岩段灌浆757 m,总灌浆段次425 段.
(1) 单位水泥注入量统计分析
该工程共灌入水泥411 581 kg,平均单耗382.5 kg/m.各排、各序次孔的单位水泥注入量统计见表1,从该统计表反映出,帷幕灌浆随着排序、孔序的增加和孔距的加密,上游排较下游排各序次孔单位水泥注入量相应减少,说明在进行了下游排灌浆后防渗效果明显; 各序次孔单位水泥注入量均呈递减趋势,检查孔单位水泥注入量明显减少,符合灌浆规律.
表1 各排、各序次孔的单位水泥注入量统计表
(2) 平均透水率统计分析
对425 段灌浆前和21 段检查孔压水试验取得的透水率结果进行了统计,见表2,从该统计表反映出,帷幕灌浆随着排序、孔序的增加和孔距的加密,上游排较下游排各序次孔平均透水率相应减少,说明在进行了下游排施工后灌浆效果明显; 各序次平均透水率均呈递减趋势,检查孔平均透水率明显减少,符合灌浆规律.
表2 各排、各序次孔的平均透水率统计表
3) 检查孔成果分析
该工程共布置12 个压水试验检查孔,砂卵石层共试验21 段,其中,堵口段双排孔的检查孔布置在双排之间.最大试验压力按P = 1.5H0确定为0. 25 MPa,试验采用单点法进行.
压水试验结果见表3,砂卵石层的透水率为4. 65~9.86 Lu,均满足设计要求(< 10 Lu) .
表3 帷幕灌浆质量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统计表
3.2 峡里湖堰坝坝基帷幕灌浆效果分析
江山市峡里湖电站利用已有的长为78 m的混凝土堰坝,通过加厚,其上加建2.0 m高的水力自控翻板门抬高水位进行拦蓄水.因坝基存在砂卵石层,管涌严重,影响堰体稳定,见图1.经采用帷幕灌浆防渗,消除了管涌、渗漏等隐患,在增加2 m水头的情况下,蓄水后,原涌水处水面平静,无砂粒翻滚现象,见图2.
该工程共进行钻孔灌浆47 孔,布置检查孔5个,压水试验结果见表4,砂卵石层的透水率为2.33~9.5 Lu,均满足设计要求(< 10 Lu) .
图2 灌浆后的下游河床
表4 帷幕灌浆质量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统计表
4 坝基砂卵石层灌浆应注意的问题
(1) 防渗加固施工宜安排在枯水季节,灌浆施工期间,尤其Ⅰ、Ⅱ序孔施工时,水库水位应尽可能保持低水位,以降低上下游水位差,降低坝基透水层的水流流速,以减少浆液流动对灌浆效果的影响.
(2) 段长的控制应根据钻孔情况及时适当调整.在钻孔中发现钻进循环液大量漏失、塌孔较多难以成孔或大量涌水时,应停止钻进,进行灌浆; 若只有少量渗漏,可适当延长灌浆段长度; 若钻孔顺畅、渗漏极少,可作全孔一次灌浆,以便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寻找强渗漏地点上.
(3)为利于水泥浆液的扩散和加快凝结,灌浆宜使用42.5 级以上的水泥,必要时应采用地勘水泥、超细水泥等[6-7],以及掺用水玻璃等材料.
同一帷幕中,根据透水性不同,也可采用地勘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超细水泥等不同水泥组合灌浆.但在灌浆前,应在现场进行各种水泥等灌浆材料之间的对接试验,确认其胶结可靠,强度符合要求,从而防止因水泥之间脱开而造成渗漏通道[6].
(4) 砂卵石层灌浆不能采用过高的压力,否则控制不了浆液流失,达不到预期效果; 也不宜采用过低的压力,否则砂卵石层大多数孔隙难以进浆,导致扩散半径过小,同样达不到预期效果.由于这些原因,帷幕灌浆后,砂卵石层仍有许多孔隙不能进浆,留下较多的可透水孔隙[2].因此,应在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防渗标准.
水库土坝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往往存在坝基覆盖层清理不彻底的情况,造成水库蓄水后产生渗漏通道,严重的甚至危及大坝安全.与采用混凝土防渗墙、高压喷射截渗墙等方法相比,采用帷幕灌浆解决坝基砂卵石层的渗漏,体现出造价低、速度快、对坝体结构影响小、与坝基基岩灌浆容易结合等优点,在衢州市近年的水库除险加固中均取得了较好效果,值得推广和采用.
[1]韩文忠,吴立兴.土石坝防渗补强若干方法之我见[C]/ /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与边坡支护技术.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张景秀.对新编水工建筑灌浆技术规范的建议[J].基础工程技术,2006(S) : 63-6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SL 62- 94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4.
[4]王昂峰,任佶.钦寸水库含泥砂砾石层帷幕灌浆方案选择[J].浙江水利科技, 2010(6) : 53-55.
[5]钱勇峰,祝卫东,杜斌.坝基帷幕灌浆在新路岙水库维修加固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09,36(7) : 53-55.
[6]周衍银,徐庆强.宁波市横溪水库砂砾石坝基防渗帷幕灌浆处理效果分析[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2007(2) : 7-10.
[7]潘永明,李海松.浅谈坝基砂砾层帷幕灌浆施工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0(4) : 64-65.
作者简介: 刘建光(1964-) 男,浙江衢州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 &() & &()某水库帷幕灌浆工程竣工管理工作报告
xx市xx水库(XX标)岩基帷幕灌浆工程
竣工管理工作报告
&XXXXX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xx市xx水库岩基帷幕灌浆工程(XX标)在xx市xx水库建设管理局的精心组织指导下,&在xx省水利水电建设监理公司xx水库工程监理部的把关监督下,通过我们北京振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xx水库项目部的努力,现已完成了合同范围内的全部建设内容,并具备了初步验收条件。现对本工程的施工情况做如下总结。&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xx水库工程处于xx省xx地区中部,坝址位于xx省xx地区xx支流xx干流上,xx县xx与xx两村之间。枢纽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坝、泄洪洞、供水发电洞、电站。
根据坝基地质条件,大坝坝基防渗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与帷幕灌浆结合的方案。其中砂砾石层以下基岩全强风化层15~30m,为中等透水带,本次设计拟对坝基基岩10lu线以上范围设灌浆帷幕。帷幕设计标准为灌浆后基岩透水率为5lu。
帷幕灌浆在不同位置分别设置双排灌浆孔、三排灌浆孔和四排灌浆孔。本标段(第六标段)桩号为0+550~0+992。其中0+595~0+670范围内设双排灌浆孔,上游排孔距2m,下游排0+595~0+670段孔距为2.5&m排距为2.8&m;桩号0+840~0+937为三排灌浆帷幕;桩号0+937~0+992为四排灌浆帷幕.三排,四排帷幕灌浆孔孔距均为2.5米m,排距均为2.8米m。四排灌浆帷幕孔是在大坝填筑到设计高程进行的灌浆施工。原设计灌浆压力为3&Mpa,工程施工前我方进行了生产性帷幕灌浆试验,在试验中以不胎动岩层为原则测定压力临界值,其结果全风化基岩层基本达不到3mpa,只有在微风化岩层和相对完整的基岩才能达到3&Mpa,我方对试验成果的各种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并以生产性帷幕灌浆试验报告的形式提出了适合本工程岩层特点的灌浆方式、工艺流程、分序、分段灌浆压力及其一系列技术参数。报告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进行专题会议研究。并以会议文件的形式确定了帷幕灌浆的方式、方法和帷幕灌浆的技术参数。
二、工程地质
&&(1)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坝址河谷地形平坦开阔,河谷宽度650m,河床高程9.0m,左岸为黄土台地,右岸为基岩山区,在河流两岸发育有二级台阶,Ⅰ级阶地高出河床2~5m,阶面宽150~300m,Ⅱ级阶地高出河床&5~10m,阶面宽100~200m,Ⅰ、Ⅱ级堆积阶地均成条带状分布于两岸。坝址左岸黄土台地底部为一古河道,属掩埋古河道。
坝址区出露岩层有:①上太古界xx山群赤坚岭组(Ar3c)混合斜长片麻岩、混合花岗片麻岩、混合花岗岩,有花岗岩(&)和辉绿岩(HL)岩脉侵入,分布于坝基及右岸,为坝址主要涉及的基岩地层。②下元古界野鸡山群青杨树湾组(Ptlqy)变质砾岩、石英片岩,分布于右岸。
(2)坝址区水文地质
坝址区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孔隙水含水层分布于河床和左岸古河道,岩性为Q4pal、Q3pal和Q2pal卵石混合土、混合土卵石、级配不良砾及砂层,层厚15~30&m,地下水位XX.0&m,据坝址渗透性地质剖面,两岸水位均高于河床水位,并向河床排泄。xx村奶奶庙泉就属于此类型水,泉水出露于Q2pal底部卵石混合土层中,出露高程1105.0&m,流量0.5~1.0L/s。隔水层底板为静乐组深红色粘土。基岩裂隙水分布于坝基和两岸基岩中,基岩由于受地质作用和风化作用,形成许多节理裂隙,构成基岩裂隙水赋存空间。两岸基岩裂隙水位也均高于河床水位,右岸下游柳树沟沟口泉水就属于这种类型水,泉水出露地层为下元古界野鸡山群青杨树湾组,出露高程1100.5m,流量0.05~0.1L/s。
0+502.5~0+923段,渗透层平均厚度13m,渗透带宽420m,平均渗透系数K取81m/d,属强透水带。该段基岩强风化层透水性也较大,据勘测压水实验结果,局部地段强风化层透水率可达7813lu及11420lu,据ZK03-3孔抽水实验,强风化层透水系数2.5/d。
大坝桩号0+923~1+026,段长103.6m为右坝肩段,段内地层主要为Ar3c-rGn混合片麻岩,上覆有Q2piQ3eol低液限粘土,地下水位埋身10-90m。据右岸柳河沟沟口泉水出娄高程,推测右岸渗水带宽360m,渗透系数2.5m/d
坝址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孔隙水以及河水均属HCO3-Ca&Na或HCO-Ca&Mg型水,侵蚀性CO2小于15,对砼不具腐蚀性。物理地质现象以崩塌、塌方、风化和黄土喀斯特为主,其中风化为最主要的物理地质现象。坝址基岩全强风化层厚一般15~30m。
第二章&&&工程招投标
根据建设单位发布的招标信息,我们报名参加xx水库岩基帷幕灌浆工程的投标,通过了施工资质预审,购买了招标文件,在认真系统地阅读了xx市xx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和招标代理单位xx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公司的招标文件后,经过现场勘察,采集信息和收集资料,并且全面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忠实业主,服务业主的宗旨完成了投标书的编制工作,于&2004年&11&月5日在xx市进行了投标,经评标委员会综合评议,最终确定由我们北京振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标承建xx水库基岩帷幕灌浆(XX标)工程,工程中标价格为1328.58万元,质量目标优良,工期9个月,&日建设单位与我们签订了施工合同,日施工队正式进场施工。
第三章&&施工总布置、总进度和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一、施工总布置
1.施工布置
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进行了施工生产及施工道路的布置,并对设备安排、材料堆放等进行了合理的布置。
2.施工交通
工地距xx市30多公里,全是柏油路,交通条件能满足所有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的运输,非常方便。
3.施工用水
施工生产用水主要是施工灌浆用水泥拌和系统用水及灌浆孔的冲洗用水,使用河水。河水经水井过滤后,用水泵抽水到施工点,用钢管直接进行输送水。主输水管路大约500米。
4.施工用电
1)施工用电从业主指定的右侧变压器直接接火线至工地上的配电箱,按160m为一个施工段,需要引线1000m,总动力680KW,每个钻机从配电总控箱到施工现场需引线100m。
2)从现场的配电设备出线,接到各负载端(包括动力和照明)以供施工机械使用,我方按业主制定的用电收费标准支付用电费。并遵守一切国家有关合理用电和安全用电的法规和规定,施工期间确保了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灌浆产生的废弃浆液较多,由于我方施工在回填的坝基上,对防水要求严格。但由于钻孔循环工艺的需要,征得监理同意,在坝基上首先挖一小坑,深度不超0.4米,用水泥护起防水。另在施工区(上游60米)外挖数个沉淀池,废弃浆液及污水通过排污泵排至沉淀池经沉淀后排(流)至库区。
二、施工总进度
从日进场,日根据业主文件精神正式开工。在施工中为实现水库建筑的总体进度,在同一轴线各标段必须进行交叉施工,难免造成停、窝工现象,至20XX年3月15日完成了桩号0+550~0+936段的施工。保证了大坝填筑按计划开工。剩余的右坝肩帷幕灌浆部分(桩号0+936.80~0+991.70)经报告请示推迟到大坝填筑至设计高程施工。经批复我们根据业主安排于日至日完成。
为确保本工程按期完工,实现预定目标,我们必须加强组织管理,在施工期间采取强有力的进度保证措施。
(1)建立精干、高效的项目部领导班子,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并抽调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技术管理骨干组成项目管理人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管理到位。对作业层的生产领班人员,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交底和技术管理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缩短施工准备期,尽早进入钻灌施工。
(3)从施工机械设备装备上保证满足需求,从而提高施工设备的利用率,确保按期完工。
(4)施工技术措施保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每周制定施工作业计划,同时每周召开一次生产调度会,明确各班组的任务目标,组织均衡施工,脚踏实地的落实施工进度。
(5)实行工期目标责任制,优化施工程序,加强现场调度,发挥机械效率,充分利用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施工程序的优化,尽量缩短关键工序上的时间,确保工期的实现。
(6)做好进度控制,合理划分施工流水作业,按照施工总进度计划进行控制,安排好日、周、月计划,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和交叉作业。
(7)加强计划管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严格按计划组织物资供应,确保各种物资的运输工作顺利通畅。提前储备物资,并做好各种物资的合理调配,以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8)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等各方面的联系协调工作,使各个环节密切配合,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干扰,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9)做好施工排水与道路养护工作,尽量减少雨季等恶劣天气对施工的影响。
(10)搞好机械保养维修并调配一批灵活性强、机动性大的设备以满足施工需要,从而保证进场后有效施工。
(11)搞好后勤服务工作,促进施工生产正常进行。一般节假日照常施工。
(12)加强资金管理,合理运作,确保施工过程中工程资金的需用。
三、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本标段坝基帷幕灌浆桩号为0+550.00~0+992分为两个分部,0+550~0+800为第五分部,0+800~0+992为第六分部。帷幕底部伸入到基岩10lu下限。灌浆后基岩透水率为5lu。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孔内循环灌浆法。每十个孔,划分一个单元,布置一个先导孔作为地质补充勘探孔。检查孔每单元一个。
&&&&0+595~0+840段为双排帷幕孔,0+840~0+936.80为三排帷幕孔,0+936.80~0+991.70为四排帷幕孔。
工程于日进场,于日开始进行帷幕灌浆生产性试验,至日完成了合同的全部工程量。
生产性灌浆试验共计完成各类钻孔9个(勘探孔2个,试验孔5个,试验检查孔2个),覆盖层钻进128.2米(其中土层27.4米,砂砾石层100.80米),风化岩层钻孔、封孔262.5米,岩基帷幕灌浆172.00米;
基本孔共计完成钻孔413个,土层钻孔、封孔2462.32米,砂砾石层钻孔、封孔2261.70米,风化岩层钻孔、封孔13628.80米,岩基帷幕灌浆13083.32米;
检查孔共计完成钻孔43个,土层钻孔、封孔256.42米,砂砾石层钻孔、封孔266.10米,风化岩层钻孔、封孔1391.18米,帷幕灌浆1348.86米,压水284段。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
一、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孔&&&位&&&布&&&置&&&&&&
&&&&&&&钻&&&机&&&定&&&位&&&&&
&&&泥浆护壁,钻进覆盖层
&&灌&浆&材&料&采&购&&&&&&&&&&&&&&&&&&&&&&&安&&&装&&孔&&口&&管&&&&&&
&&&制&&&浆&&&站&&&&&&&&&&&&&&&&&&&&&&&&&&&钻&&进&&风&&化&&层&&&&&&
&&&&&&制&&&&浆&&&&&&&&&&&&&&&&&&&&&&&&&&岩基冲洗及压水试验&
&&&&&浆&液&供&应&&&&&&&&&&&&&&&&&&&&&&&&&&&封&&闭&&法&&灌&&浆&&&&&
&&&&&&&&&&&&&&&&&&&&&&&&&&&&&&&&&&&&&&&封闭灌浆法钻灌以下各段
&&&&&&&&&&&&&&&&&&&&&&&&&&&&&&&&&&&&&&&&&&&&&终孔、封孔灌浆&&&
&&&&&&&&&&封闭灌浆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施工顺序
(1)帷幕灌浆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由三、四排组成的帷幕,先灌注下游排孔,再灌注上游排孔,然后进行中间排孔的灌浆,每排孔分为三序施工。
(2)由两排孔组成的帷幕先灌注下游排孔,后灌注上游排孔,每排孔分为三序施工。
(3)单排孔帷幕按三序孔施工。
(4)同一排上相邻的两个次序孔之间,以及后序排上第一次序孔与其相邻部位前序排上最后次序孔之间,在岩石中钻孔灌浆的间隔高差不小于15m。
(1)本标段施工使用XY-II型地质钻机(右坝肩主要使用XY-150型地质钻机)钻进。土层和砂砾石层钻孔直径为&P110mm。岩基帷幕灌浆孔为&P75mm。覆盖层和基岩均采用金钢石钻头钻进。
(2)根据xx水库招标文件介绍,坝基普遍存在10m至16m厚的砂卵砾石地层,而且夹有比例不等的漂石,颗分含粘极少,其基本特征是结构松散,无胶结或胶结性很差,呈大小不匀的颗粒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稳定性极差,钻进中很容易破坏原来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使孔壁失去约束而产生不稳定倾向。还容易发生塌孔,冲洗液漏失严重,且易发生卡钻、埋钻等孔内事故,还会发生掉块、钻孔偏斜、弯曲。对循环式灌浆装置起、下会产生事故。所以,对卵砾石地层钻进时都做好稳定孔壁的措施:a、选用黏度30s的冲洗液,冲洗液要具有低失水、高切力,以减少对地层的水化和保证必须的静液柱压力。泥浆采用当地的N2红土,比重不低于1.3g/cm3,同时增加火碱、膨润土以保证泥浆的稳定性,减少泥浆冲洗液的漏失量,以加强混合浆液的护壁功能。b、做好钻孔的堵漏措施,一旦发生钻孔冲洗液漏失,必将会引起钻孔坍塌,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堵漏,一般采用粘土球、水泥聚丙稀酰胺试剂进行对孔壁的封闭。
卵砾石地层钻进采用的新工艺:施工前期,尽管我们针对xx水库卵砾石地层采用了许多传统的施工工艺和特殊情况的处理措施,但对待覆盖层的辉绿岩卵砾石仍没有很好的对策,进度十分缓慢,为保证实现工程总进度计划,我们引进了先进的专门对付卵砾石坚硬地层的跟管潜孔钻机,攻克卵砾石钻进难题,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先进的工艺,覆盖层卵砾石的钻进速度比传统的设备、工艺提高了六倍。在2310.70m的总进尺中跟管潜孔钻机完成了约2000m,占覆盖层总工程量85%。确保我们年进度计划的实现,也保证了xx水库的施工总计划的实现。
(3)基岩钻孔:土层和砂卵砾石层下完护壁套管后,基岩钻进改用&P75mm的金钢石钻头钻进。由于大坝岩基为全、强风化的地层,而且帷幕灌浆对基岩钻进需采用清水钻进。为保证岩基灌浆孔的圆直和顺利灌浆,采取了如下措施:a、提升和降下钻具要平稳。b、清水冲洗液排量一般在100L/min,防止冲洗液过大冲坏孔壁和冲洗液过少烧钻。c、钻具均带取粉管。
(4)帷幕灌浆钻孔时要进行孔斜控制。本标段设计钻孔为垂直钻孔,孔底的偏差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62-9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深孔钻进时,为保证灌浆孔钻进顺直,采取了如下措施。a、安装时必须将机械安装平稳,横立轴要严格用水平校对,做到三点一线。b、开钻前20m要轻压慢速。c、钻具总长度应大于5m。d、发现钻孔偏斜值超过设计规定时,应及时纠正或采取补救措施。
所有帷幕灌浆孔全孔测斜,及时纠偏,钻孔结束,进行检查验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行下一步操作工序。
(5)孔口管埋设
孔口管在钻透砂砾石层,到达岩基面后埋设。孔口管口径为110mm,孔口管应高出孔口10cm,并且有丝扣。
(6)钻孔遇有洞穴、塌孔或掉块难以钻进时,先进行灌浆处理,再行钻进。
(7)帷幕灌浆孔位与设计孔位的偏差不大于10cm,孔深符合设计规定。各类钻孔当施工作业暂时中止时,孔口都进行了保护。
四、钻孔冲洗
1)灌浆孔采用导管通入大流量水流,从孔底向孔外冲洗的方法进行冲洗。
2)冲洗方法根据地层情况确定。遇到地质条件特别复杂时的冲洗手段通过现场灌浆试验或监理人确定。
3)帷幕灌浆孔在灌浆前用压力水进行冲洗,冲洗至回水澄清10分钟后结束。对回水达不到澄清的孔段,应继续进行冲洗,孔内残存的沉积物厚度不得超过20cm。
五、压水试验
先导孔压水采用&五点法压水&。
一般帷幕孔采用简压水。压水时间20min,每5min读一次压入流量,取最终值为计算值。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
(1)灌浆方法和灌浆方式
1)&根据投标文件、答疑踏勘、图纸以及灌浆试验的分析,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段钻孔,孔口封闭循环式灌浆法。岩基与砂卵石的地层交界处在岩石中的灌浆段长为2m,以下灌浆段长为5m。特殊情况下可适当的缩短或加长灌浆段长,但最大不能超过10米。
2)&灌浆应按分序、分段施工。
3)&帷幕灌浆方式采用孔口封闭循环式灌浆法,射浆管距孔底不得大于50cm。
4)&各灌浆段灌浆结束后一般不待凝,但在灌前涌水、灌浆后返浆时遇地质条件复杂情况,则需待凝,待凝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地层具体情况来确定。
(2)灌浆压力
1)在日到6月12日我项目部进行了生产性灌浆试验,在对试验孔的灌浆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之后提出了适合本地层的灌浆压力建议值,并在设计、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专题会议论证。我方按照会议文件采用了提出的灌浆压力参数。&
2)灌浆压力以尽快达到设计值为原则,接触段和吸浆量大的孔段,分级升压。
3)采用自上而下循环式灌浆,压力表安装在孔口回浆管路上,压力值取压力表指针摆动的中值,指针的摆动范围应小于灌浆压力的20%,摆动范围应作记录。
1)&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出厂三个月后的水泥没有使用,没有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水泥的细度通过80m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
2)&水:灌浆用水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第3.0.4条规定,符合饮用水标准,温度在-5&C&~40&C。在05年12月份至XX年3月份施工期间,对水泥浆进行了保温措施。
3)采用双桶340L搅拌机制浆,水泥由台称称重,水由水表计量。灌浆使用BW-150型灌浆泵,高压胶管输送浆。&
4)纯水泥浆的搅拌时间大于3分钟,浆液自制备到用完的时间不大于4h,超过4h的浆液都作为弃浆处理。各种比级的水泥浆液密度用比重计经常测量并记录。
(4)浆液变换
1)&岩基帷幕灌浆的浆液浓度由稀到浓,逐级变换,浆液水灰比采用5:1、3:1、2:1、1:1、.08:1、0.6:1、0.5:1等七个比级。开灌水灰比采用5:1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水灰比施灌。
2)&浆液变换原则如下:
灌浆时,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注入率不变,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当某一等级浆液注入量达到300L以上或灌浆时间已达30min,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应改浓一级水灰比。
当注入率大于30L/min,可根据情况越级变浓。
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或注入率突然改变较大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
灌浆过程中定时用比重计测定浆液密度并记录,灌浆结束时,亦测定了浆液比重,并做记录。发现浆液性能偏离指标较大时,都查明原因,及时做了适当处理。
(5)灌浆结束标准和封孔
1)&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在规定的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注60min灌浆即可结束。
2)长时间达不到结束标准时,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
3)灌浆孔封孔采用&分段灌浆封孔法&或&全孔灌浆机械置换法封孔&。
每个孔全孔灌浆结束后,会同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封孔,具体做法:封孔采用置换和压力灌浆封孔法,全孔灌浆完毕后,先将孔内余浆置换成水灰比为0.5:1的浓浆,而后再将灌浆塞卡在帷幕灌浆段最顶端,进行压力灌浆封孔,灌浆压力为2Mpa。当注入率小于1L/min时延续30min停止。待孔内水泥浆液固结后,灌浆孔段上部空余部分,大于3m时采用机械压浆法继续封孔,小于3m时可使用更浓的水泥浆或砂浆人工封填密实。
4)&砂、卵砾石段的封孔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孔,当岩基帷幕灌浆孔段封填密实后,将护壁套管起拨,留下2m护口管,将栓塞卡于土层下部,用低压灌浆的方法将砂卵石层钻孔封闭密实。若是帷幕灌浆上部构筑物砼防渗墙可用1:2的水泥砂浆浇注封孔。
5)&土层封孔:用xx水库土料场的大坝填土作为封孔材料,采用水泥粘土浆液充填灌浆的施工工艺进行封孔。
(1)坝基岩体帷幕灌浆工程必须做好施工过程(工序)质量的控制和检查,帷幕灌浆工程的质量应以检查孔的压水试验成果为主,结合钻孔、施工记录、岩芯资料、灌浆记录、成果资料和检验测试资料的分析,进行综合评定。
(2)检查孔压水试验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天后进行,按照监理工程师指示布置检查孔实施。在灌浆结束7天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时间内,将有关资料报送监理人,以便拟定检查孔位置。
一般情况,帷幕灌浆检查孔在分析施工资料的基础上在下述部位布置:
①&帷幕中心线上;
②&断层、岩体破碎、裂隙发育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
③&末序次孔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
④&钻孔偏斜过大,灌浆过程不正常等,经分析资料认为可能对灌浆帷幕质量有影响的部位。
(3)帷幕灌浆检查孔的数量为灌浆孔总数的10%,一个单元工程内至少布置1个检查孔。检查孔按照要求钻进取芯并进行岩芯编录,绘制钻孔柱状图。
帷幕灌浆检查孔的压水试验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卡栓塞进行压水试验,采用五点法。五点法压水:在稳定压力下,每5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连续四次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即可进行下一点的压水,连续进行五点压力值进行压水后,取最高压力组的压水流量值作为计算岩体透水率q值的计算值。
&(4)灌浆成果与结论
1.依据xx水库XX标的帷幕灌浆的透水率分析,灌浆前的简易压水各孔段平均吕荣值为14.7Lu,帷幕灌浆质量检查孔压水试验各孔段平均吕荣值为1.55Lu,本次帷幕灌浆施工达到了防渗设计的标准。
2.依据xx水库XX标的帷幕灌浆分序统计表的透水率分析,第一序孔灌浆前各段透水率为24.1Lu,第二序孔灌浆前各段透水率为15.9Lu,第三序孔灌浆前各段透水率为9.5Lu,符合多排孔分三序灌浆施工的规律。
3.依据xx水库XX标的帷幕灌浆分序统计表和曲线表,水泥材料和单位注入量的分析,第一序孔总消耗水泥kg,平均单位注入量228.04kg/m;第二序孔总消耗水泥kg,平均单位注入量149.84kg/m;第三序孔总消耗水泥kg,平均单位注入量88.74kg/m。符合SL62-9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第五章&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措施
灌浆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隐蔽性工程施工,本工程对xx市城市安全和沿河流域的人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当地的国民经济建设,在大坝帷幕灌浆的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监理人要求施工。在施工前按照规程规范和有关技术文件制定了详细的质量控制措施;施工中,严格执行&三级检查、验收&制度,所有施工人员都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安排质检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钻孔、冲洗、压水、灌浆的全过程进行二十四小时跟踪检查,以确保施工作业的规范性和灌浆质量的可靠性;通过加强过程控制,不断完善施工措施,使其满足了技术要求和有关文件规定,确保了灌浆质量。
公司根据本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建立了项目管理体系,以合同为依据,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体系进行管理,强化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职能。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及施工队在施工前都质量意识强化教育,推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施工全过程的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使质量保证体系延伸到各施工部位和各项施工工作中,通过明确的分工,密切协调和配合,使工程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通过我们的对工程施工过程的严格控制,由我们北京振冲公司承建的xx市xx水库岩基帷幕灌浆工程(XX标)的单元优良率达到了100%,没有发生任何质量事故,达到了预期目标。
第六章&&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一、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施工重要控制目标之一,也是衡量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施工过程中,我们把安全生产当作组织施工活动的重要任务,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无事故。
1.施工前确立了本工程的安全目标:(1)杜绝人身伤亡事故;(2)杜绝重大机械、设备损坏事故;(3)杜绝重大火灾事故;
2.&编写了安全规程手册
根据以施工安全目标、国家颁布的各种安全规程及工程各阶段施工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制定出切实可行通俗易懂适合于本工程使用的阶段性安全计划,并编制安全防护手册分发全体职工及各具体实施的施工队,并在收到开工通知后56天内呈报业主和监理单位。工程开工时对各施工队进行针对性的安全交底。
3.制定了安全计划、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了工程的安全无事故生产。
二、文明施工
1.文明施工目标:创造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保证施工现场安排有序,材料堆放整齐,废浆弃渣处理得当,不污染环境。
2、合理布置:对施工场地界址范围内的便道、临时设施、水电、材料堆放处等合理布置;
&&&&3、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施工宣传标语齐全,规模化;
&&&&4、与工程所在地的单位及个人和睦为邻,文明相处。
第七章&&合同变更
由于施工交叉等原因,导致我标段进度稍微滞后,&日业主召开生产进度会议,会议纪要决定将本由我公司中标的范围内桩号0+550~0+595的工作面&即日交由&五标接替完成。(附日建设管理局会议纪要)
&&&&我标段在对桩号0+595~0+670段进行施工时,从钻孔揭示的岩芯分析,地层结构由于受构造的挤压和涨裂,地层深度15m-50m分化程度基本为全、强分化地层,纵横裂隙发育陡峭,裂隙形成较多。许多裂隙裂宽在3-10mm,透水性较强,在帷幕灌浆的简易压水中反映,透水率最大达127.11lu。灌浆中干灰注入量偏高,经统计一序孔单位注入量最大达845kg/m,部分三序孔干灰单位注入量最大达839.09kg/m,为保证该段岩基帷幕灌浆防渗效果,我方根据地层实际情况和施工成果的统计,本着实事求是对大坝质量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打了请示报告。经报告监理单位,上报业主后,与设计单位进行了沟通后对该桩号范围的设计进行了变更,由原来的单排帷幕灌浆孔变更为双排帷幕灌浆孔。(附变更申请报告复印件)
第八章&&经验与建议
一.集中渗漏带的处理
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资料,在局部地区存在集中渗漏,主要是0+502.5~0+923段,渗透层平均厚度13m,渗漏带宽420m,平均渗透系数K为81m/d,属强透水带。该段基岩强风化层透水性也较大,据压水试验结果,局部地段强风化层透水率可达7813lu及11420lu,在此段进行了特殊处理。在施工前掌握了集中渗漏的位置和深度以及形成集中渗漏的地质原因,及时报告了监理工程师,建议采取级配灌浆方式进行集中渗漏带的处理。
二.钻进工艺
本标段砂砾石层厚度在13~25m之间,结构疏松,卵砾石级配大小悬殊,施工相当困难,因此,砂砾石层的钻进是制约整个工期的关键因素,常规采取泥浆护壁、套管跟进、金刚石钻头钻进等施工工艺,必要时采用了风动潜孔锤钻进工艺对砂砾石层进行钻进,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在工程中使用风动潜孔锤进行砂砾石以及右坝肩的基岩覆盖层钻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钻进工艺的特点是速度快、效率高,其钻进较硬的岩层进尺较快,为业主要求的按期完工发挥的重要的作用。
三.全强风化带的帷幕灌浆
全强风化带的第一段灌浆是整个帷幕灌浆的关键环节,根据招标文件资料的描述,全强风化带厚度达15~30m。现场踏勘所见卵砾石层下部为全、强风化带,据结构分析灌浆不可能形成压力,因此我们采用水泥续段封孔,当进入风化岩层顶1.5~2m,再下入套管护壁。下套管后在基岩顶部以下1.3~1.5m,在套管底部用橡胶栓塞封堵用压力注入水泥浆构筑帷幕灌浆盖重顶板,防止岩基帷幕灌浆时浆液沿地层裂隙串浆至砂砾石地层。
我来说两句 ()
本月热门下载
水利热门论文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手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帷幕灌浆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