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肝细胞损伤能治好吗时最敏感的蛋白质指标是

第六节 肝细胞损伤时的肝功能试验 - 生物化学 - 生物秀
标题: 第六节 肝细胞损伤时的肝功能试验
摘要: dict bbioo com第六节 肝细胞损伤时的肝功能试验一、肝细胞损伤时的肝功能检验指标(表10-18)
表10-18肝细胞损伤时蛋白质、糖、脂类代谢变化的检测指标类别检 测 指 标临 床 意 义蛋白质代谢血清总蛋白测定严重肝炎及肝硬化时减少A G比值测定肝硬化时降低血清蛋白电泳测定急性肝炎:白蛋白、α2-球蛋白降低肝硬化:白蛋白及α2-球蛋白降低,γ-球蛋白增加免疫球蛋白测定肝硬化时IgG、IgA、IgM增加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CFT)灵敏地反映急性肝损伤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肝炎、……
第六节 肝细胞损伤时的肝功能试验
  一、肝细胞损伤时的肝功能检验指标(表10-18)
表10-18肝细胞损伤时蛋白质、糖、脂类代谢变化的检测指标
检 测 指 标
临 床 意 义
蛋白质代谢
血清总蛋白测定
严重肝炎及肝硬化时减少
A/G比值测定
肝硬化时降低
血清蛋白电泳测定
急性肝炎:白蛋白、&2-球蛋白降低
肝硬化:白蛋白及&2-球蛋白降低,&-球蛋白增加
免疫球蛋白测定
肝硬化时IgG、IgA、IgM增加
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CFT)
灵敏地反映急性肝损伤
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
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增高
甲胎蛋白(AFP)测定
原发性肝细胞癌时显著增高
癌胚抗原(CEA)测定
转移性肝癌时阳性率高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反映功能性肝细胞的多少
血及尿中氨基酸测定
严重肝细胞坏死时增高
血中尿素测定
严重肝功能不全时降低
严重肝损伤、肝硬化、肝昏迷时显著增高
尿米伦(Millon)反应
重症肝炎、肝硬化时阳性(酪氨酸增加)
肝功能不全时血糖降低
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肝病时多呈异常耐糖曲线
半乳糖耐量试验
肝细胞损伤时耐量降低
血中丙酮酸的测定
肝昏迷时增加
血中乳酸的测定
反映肝清除乳酸的能力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阻塞性黄疸时增高,严重肝损伤时降低
血清胆固醇酯测定
肝细胞损伤时降低
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测定
肝细胞损伤时降低
血清磷脂测定
胆道阻塞时增高,肝实质损害时降低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脂肪肝及胆道阻塞时增高
&-脂蛋白测定
重症肝炎、阻塞性黄疸时减少
&-脂蛋白测定
慢性脂肪肝及肝炎时增高
前&-脂蛋白测定
急性脂肪肝及肝炎时增高
检 测 指 标
临 床 意 义
高密度脂蛋白2(HDL2)
胆管炎、Banti综合征时增高,实质性肝细胞损害时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LDL)
肝硬化时呈低值
载脂蛋白AⅠ 
急性肝炎&&,阻塞性黄疸&&
载脂蛋白AⅡ 
急性肝炎&&,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载脂蛋白CⅡ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载脂蛋白CⅢ 
肝细胞癌&&,阻塞性黄疸&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炎&&
肝外胆道阻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血中胆汁酸(胆酸与鹅去氧胆酸)测定
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时&
卵磷脂胆固醇脂酰基转移酶(LCAT)
反映肝合成酶蛋白能力
  二、急性肝细胞损伤的检验指标
  能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的因素有感染(如病毒性肝炎)、中毒(药物及化学毒物中毒)、乙醇等。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检验指标有:血清酶类的测定,血清铁的测定,F抗原等。
  (一)血清酶活性的测定
  常用来反映肝细胞损伤以及判断损伤程度的酶有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谷氨酸脱氢酶(GLDH)、腺苷脱氨酶(ADA)、鸟嘌呤酶(GU)等。这些酶中常用的重要的酶仍为ALT和AST,它们能敏感地提示肝细胞的损伤及损伤的程度。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时,以ALT为最敏感,而反映损伤程度时AST较为敏感。一般认为AST大部分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ASTm),当肝细胞损伤较严重时ASTm释放入血液循环中,AST/ALT>1。有人主张当AST、ALT活性增高(达正常20倍)情况下,AST/ALT的比值不同类型的肝细胞损伤其比值不同。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时AST/ALT<1;重症肝炎、乙醇性肝炎时AST/ALT>1;正常人血清AST/ALT比值平均为1.15;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或轻型肝炎时比值降至0.56,至恢复期比值逐渐上升;肝硬化代偿期AST/ALT比值为1.5-0.7,失代偿期为1.8-0.7;肝癌时比值明显上升,半数病例>3.0。
  AST同工酶的测定有助于判断肝损伤病变程度。AST同工酶包括细胞质AST(ASTc)和线粒体AST(ASTm),当肝细胞通透性增加时表现为ASTc的增高;当肝细胞坏死或线粒体崩解时,血清中ASTm明显增高;慢性肝病时若发现有ASTm升高则提示有活动性肝细胞损伤。
  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的测定亦可作为肝细胞损伤的诊断指标,急性肝炎时LDH同工酶谱的特点是LDH5增高,LDH1、LDH2降低。
  酒精性肝炎有&-GT增高,认为酒精可造成肝细胞微粒体损伤,导致血清中&-GT的活性增高。
  (二)血清铁测定
  急性肝炎时血清铁增高,一般认为是由于肝细胞坏死而导致铁从肝细胞中逸出,引起血清铁增高。
  (三)F抗原
  F抗原又称F蛋白,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正常人血清中F抗原水平很低(10ng/ml),肝细胞损伤时血清F抗原浓度升高,是一项较灵敏的细胞损伤的指标。有报道F抗原在药物引起的肝细胞损伤时反映灵敏,药物损伤肝小叶中心的肝细胞,而这一区域F抗原浓度高。肝癌时F抗原亦升高。
  三、慢性肝细胞损伤的检验指标
  (一)慢性肝细胞损伤的酶学指标
  &-GT在反映慢性肝细胞损伤及其病变活动时较转氨酶敏感。&-GT活性75%存在于肝细胞微粒体,当慢性肝病有活动性病变时,诱导微粒体酶合成增加。在急性肝炎恢复期ALT活性已正常,如发现&-GT活性持续升高,即提示肝炎慢性化;慢性肝炎即使ALT正常,如&-GT持续不降,在排除胆道疾病情况下,提示病变仍在活动;慢性持续性肝炎(CPH)&-GT轻度增高;慢性活动性肝炎(CAH)&-GT明显增高;肝细胞严重损伤,微粒体破坏时,&-GT合成减少,故重症肝炎,晚期肝硬化时&-GT反而降低。
  此外,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CT)、腺苷脱氨酶等的活性在慢性肝细胞损伤时可以增高,而卵磷酯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胆碱酯酶(ChE)活性则在慢性肝病时因酶合成减少而降低。
  (二)慢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浆蛋白的变化
  血浆白蛋白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代表肝的储备功能。此外前白蛋白(PA)及抗凝血酶Ⅲ(AT-Ⅲ)亦能很好地反映肝脏的储备能力,藉以判断慢性肝细胞损伤的病变程度。&-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及预后,慢性持续性肝炎的&-球蛋白正常或基本正常,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时&-球蛋白呈轻、中度升高,若&-球蛋白增高达40%时提示预后不佳。&-球蛋白增高的机制是枯否细胞功能减退,不能清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质,后者刺激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IgG,以致&-球蛋白增高。ICG排泄试验测15分钟滞留率可用于筛选慢性职业中毒肝损伤、追踪慢性肝病的恢复和急性肝病的慢性化过程。
  四、肝纤维化的生化诊断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前期的必经阶段,目前常规的肝功能试验无法诊断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因此肝纤维化的血清标志物在临床上有重要诊断价值。肝纤维化的实质是细胞外间质的结缔组织增生,其成分主要是胶原蛋白,还有各种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
  肝组织中肝实质细胞约占78%,肝窦壁细胞约占6%-7%,由上述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占肝的5%左右。在肝硬化时细胞外基质成分较正常肝增加2-20倍。细胞外基质成分中的胶原蛋白、有关的代谢酶、代谢产物等有的作为肝纤维化的标志物,用于肝纤维化的诊断,现将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肝纤维化标志物列于表10-19。
表10-19 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志
诊断标志物
来源或性质
㈠Ⅲ型胶原
⒈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
纤维增生之前即出现增高,炎症坏死时胶原降解亦增加,分子量45000,RIA法检测
与肝纤维化及肝脏炎症坏死有关
⒉Ⅲ型前胶原(PCⅢ)
纤维型胶原,可由人胎皮中提取,用RIA法检测
与肝纤维化明显相关,慢活肝,肝硬化明显增高
㈡Ⅳ型胶原可测其7S片段或羧基端片段
为构成基底膜主要成分与板层素有高度亲和性,RIA法检测
肝纤维化肝硬化时显著增高
㈢Ⅰ型胶原(CⅠ)及Ⅰ型前胶原肽(PIP)
可由健康人皮肤提取CⅠ,用RIA法检测,Ⅰ型为纤维型胶原属膜型胶原
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㈣Ⅳ型胶原(CⅥ)
属膜型胶原
慢活肝及肝硬化时显著升高
㈤脯氨酰羟化酶(PH)
为胶原合成关键酶,由亚单位构成四聚体,可测其亚单位(酶联法)
主要反映肝纤维化的活动性
㈥脯氨酸肽酶(PLD)
为二肽酶,水解含脯氨酸,羟脯氨酸的二肽,胶原富含脯氨酸及羟脯氨酸
与肝纤维化有关
㈦板层素(LN)
LN又称基膜粘连蛋白或层粘联蛋白,为基膜特有成分,肝纤维化时LN与Ⅳ型胶原结合形成内皮基底膜,形成肝硬化
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时血中LN显著升高
㈧纤维连结素(FN)
为一种糖蛋白,包括血浆FN及细胞FN,还可测FN受体(FNR)
FNR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
  五、肝癌的生化诊断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志见表10-20。
表10-20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志
来源和性质
甲胎蛋白(AFP)
胎肝、卵黄囊、肝癌细胞,为癌胎儿性蛋白
肝细胞癌、卵黄囊肿瘤、肝硬化、慢肝时增高
因AFP糖链不同,对凝集素亲和力不同,而形成异质体,原发性肝癌AFP异质体上有较多岩藻糖与扁豆素(LCA)有较大亲和力
诊断原发性肝癌及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胚胎性肿瘤,还可检测小肝癌及AFP阴性的肝细胞癌
异常凝血酶原(DCP、&-脱羧凝血酶原前体)
肝脏合成的凝血酶原前体,因肝癌时丧失羧化酶基因表达而使上述前体不能羧化而形成异常凝血酶原
诊断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检出率
&-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GT)
在&-GT中有三种同工酶(&-GTⅠ,Ⅱ,Ⅲ)与肿瘤有关,Ⅰ即&-GTⅡ,肝癌时该酶基因脱抑制,导致富含唾液酸的&-GT产生,电泳时即&-GTⅡ增加
岩藻糖苷酶(AFU)
AFU属溶酶体酸性水解酶类,参与含岩藻糖苷的糖蛋白、糖脂的降解、代谢,肿瘤组织中岩藻糖转换率增加,AFU活性增高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志,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检出率
来源和性质
&-抗胰蛋白酶(AAT)及其异质体
AAT存在于肝细胞中,其异质体中LCA亲合性AAT在肝癌时比例明显升高
AAT-LCA结合型与AFP联合检测有助于原发性肝癌诊断
5-核苷磷酸二酯酶同工酶Ⅴ(5-NPD-Ⅴ)
5-NPD-Ⅴ在肝癌时出现,为肝癌特异区带
可能有助于肝癌诊断
  应当指出:上述肝癌诊断标志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敏感性,但有的还难以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因此,进行几种肝癌诊断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以互补而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减少假阳性及假阴性的发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关热词:
..........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毕业于医学院校,在医院工作,有相对丰富的护理经验
 下载此文档
肝细胞损伤时的肝功能试验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肝细胞损伤时的肝功能试验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09:39:2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肝细胞损伤时的肝功能试验
官方公共微信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郭瑞林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前白蛋白:一种灵敏的营养蛋白质指标
前白蛋白(PA),由肝细胞合成,在电泳时显示在白蛋白的前方,半衰期约12小时。临床上测定前白蛋白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不良、肝功能不全、比之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前白蛋白偏高的主要原因是由血液浓缩造成,获肝脏的代谢能力强。肝脏疾病中的肝癌、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阻塞性黄疸等都可以表现为前白蛋白偏低。一般情况下,前白蛋白、转氨酶、胆红素均增高,多属急性肝脏疾病,尤其在肝癌患者和阻塞性黄疸患者中,如果前白蛋白持续降低,说明病情持续恶化。  除了作为一种灵敏的营养蛋白质指标,PA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时其血浓度下降。  1.肝脏疾病时前白蛋白更敏感,有人认为有30%白蛋白正常的肝病患者的前白蛋白减少,坏死性肝硬化几乎是零。肝硬化肝细胞坏死较轻,前白蛋白变化不大,预后较好,当病情改善时,前白蛋白亦迅速升高。  2.亚急性肝坏死前白蛋白一直在低值,故前白蛋白可用作判断肝病预后指标。肝癌以及阻塞性黄疸患者均可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病情有密切关系。  3.结合转氨酶、胆红素检测对不同类型肝脏疾病和非肝脏疾病有鉴别意义,如前白蛋白、转氨酶、胆红素均增高,多属急性肝脏疾病,如前白蛋白不增高,仅转氨酶、胆红素增高则应考虑非肝脏本身疾病。4.肾病综合征前白蛋白不仅不减少,而且在饮食充分时还可以升高。营养不良负氮平衡时前白蛋白减少。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08:21
郭瑞林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郭瑞林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郭瑞林大夫提问
郭瑞林的咨询范围:
肝胆疾病(上传化验单);感染性疾病;贫血;肝炎;糖尿病;胰腺炎;心绞痛;心梗
检验科好评科室2012年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题(1)来源:教育联展网 更新时间:联展在线考试倾情提供:单项选择题1. &用Ficon分层液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其分布由上到下依次为(  )A.血浆、粒细胞、单个核细胞、红细胞B.血浆、单个核细胞、红细胞、粒细胞C.血浆、单个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D.红细胞、粒细胞、单个核细胞、血浆E.粒细胞、单个核细胞、红细胞、血浆2.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在哪个部位进行(  )A.核糖体B.粗面内质网C.滑面内质网D.胞浆E.高尔基复合体3. &关于细菌L型,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细菌L型是遗传性变异的细菌B.细菌L型是细菌失去细胞壁所形成的细胞壁缺陷型C.细胞壁的缺陷主要是肽聚糖的缺陷D.细菌L型在脱离诱导剂后可恢复为原来的细菌E.凡能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都能损伤细菌细胞壁而形成细菌L型4. &多发性骨髓瘤血液生化最主要的特征是(  )A.γ-球蛋白增高B.M蛋白的出现C.尿凝溶蛋白阴性D.白蛋白降低E.尿酸正常5. &幼红细胞浆内的蓝色颗粒在6个以上,呈环核分布,称为(  )A.细胞外铁B.铁粒幼细胞C.铁粒红细胞D.环形铁粒幼红细胞E.转铁蛋白6. &实验动物新生期摘除胸腺(  )A.脾脏红髓区T细胞缺乏B.淋巴结副皮质区T细胞缺乏C.脾脏白髓区B细胞缺乏D.淋巴结浅皮质区T细胞缺乏E.以上均错误7. &脾脏的功能不包括(  )A.贮存和调节血量B.全身血液的滤过器C.合成吞噬细胞D.合成干扰素、补体、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E.发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基地8. &从因子Ⅲ释放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是指(  )A.外源凝血途径B.内源凝血途径C.外源凝血系统D.内源凝血系统E.共同凝血途径9. &成人CSF葡萄糖含量的参考值为(  )A.1.5~2.5mmol/LB.2.5~4.5mmol/LC.4.5~6.5mmol/LD.6.5~8.5mmol/LE.8.5~10.5mmol/L10. &成熟红细胞平均寿命为(  )A.60天B.80天C.100天D.120天E.50天11. &目前一般认为蛋白质的含氮量为(  )A.16%B.30%C.40%D.50%E.80%12. &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特点是(  )A.地方性,流行性,季节性B.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C.地方性,季节性,连续性D.地方性,季节性,阶段性E.季节性,多样性,自然疫源性13. &抗A标准血清的效价要求在(  )A.1:16以上B.1:32以上C.1:64以上D.1:128以上E.1:256以上14. &运输内源性胆固醇的脂蛋白主要是下列哪一种(  )A.HDLB.VLDLC.LDLD.CME.Lp(a)15. &下列关于糖尿病合并脂类代谢紊乱描述,正确的是(  )A.高CM血症B.脂肪肝C.高VLDL血症D.酮症酸中毒E.以上都是16. &下列有关中性粒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出生时水平较低,以后逐渐升高,6个月后达到成人水平B.活动后升高C.早晨较低,下午较高D.严重感染时总数明显增高,且伴有核左移E.病毒感染时,总数常正常或轻度降低17. &班氏法尿糖定性,其试剂与尿的比例为(  )A.1:9B.9:1C.1:10D.10:1E.4:118. &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梯度的维持是依靠(  )A.膜的渗透性B.膜上钠钾泵的主动转运C.离子间的交换D.电荷交换E.离子的浓度差异19. &CSF黄色可见于以下疾病,但除外(  )A.脑出血B.化脓性脑膜炎C.重症黄疸D.病毒性脑炎E.髓外肿瘤20. &可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的蛋白质是(  )A.前清蛋白B.转铁蛋白C.清蛋白D.免疫球蛋白E.C-反应蛋白21. &从临床标本中初代分离时需要二氧化碳环境的是(  )A.淋病奈瑟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大肠埃希菌D.铜绿假单胞菌E.产气荚膜梭菌22. &胃液中内因子缺乏可引起下列哪种疾病(  )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恶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难治性贫血23. &正常人血渗透压一般多在下列哪项范围内(  )A.275~3050sm/kgH2OB.320~4000sm/kgH2OC.400~6000sm/kgH2OD.600~10000sm/kgH2OE.sm/kgH2O24. &下列是自身抗体的有(  )A.ENAB.RFC.ANAD.ASOE.以上都是25. &血片上红细胞呈棘形、盔形等异常形态时,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血小板无力症D.血友病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6. &尘细胞属于(  )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肺泡巨噬细胞E.浆细胞27. &下列对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规律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胞浆量由少到多(淋巴细胞例外)B.核染色质由紧密到疏松C.核仁显著可见到无D.核染色质着色淡紫色变深紫色E.核浆比例由大变小28. &尿中胆红素是(  )A.血红蛋白中珠蛋白的代谢产物B.血红蛋白中铁的代谢产物C.血液中铁蛋白的代谢产物D.肌红蛋白的代谢产物E.白细胞的代谢产物29. &人体内的淀粉酶是(  )A.α淀粉酶B.β淀粉酶C.γ淀粉酶D.A和BE.A和C30. &关于血型天然抗体哪项是错误的(  )A.以IgG为主B.以IgM为主C.可被相应抗原中和D.无可查觉的抗原刺激E.不能通过胎盘31. &目前实验室保存菌种的最好方法是(  )A.冷冻保存法B.半固体保存法C.冷冻真空干燥法D.普通琼脂斜面保存法E.干燥保存法32. &影响蛋白质等电点(pI)值最主要的因素是(  )A.溶液的pH值B.溶液的离子强度C.氨基酸组成D.光学性质E.溶解度33. &关于B细胞,正确的说法是(  )A.介导细胞免疫应答B.参与细胞免疫应答C.在胸腺内发育、分化、成熟D.在体液免疫应答中,既是抗原提呈细胞,也是免疫应答细胞E.可直接分泌产生免疫球蛋白34. &总胆汁酸(TBA)测定最适用于评价(  )A.慢性活动性肝炎B.急性肝炎C.肝实质细胞微小坏死D.药物性黄疸E.酒精性肝硬化35. &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甲状腺激素是(  )A.游离T3B.结合型T3C.游离T4D.结合型T4E.总T3[NextPage]36. &霍乱弧菌增菌培养用的碱性蛋白胨水的pH为(  )A.6.5~6.8B.7.2~7.6C.7.8~8.2D.8.4~8.6E.5.5~6.537. &下列哪一个既是生酮又是生糖氨基酸(  )A.甘氨酸B.亮氨酸C.天门冬氨酸D.丙氨酸E.苯丙氨酸38. &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A.必须受MHC分子的约束B.不受MHC分子的约束C.必须依赖于TCR识别靶细胞上的抗原D.必须有事先的抗原致敏E.杀伤有特异性39. &抗TD抗原抗体产生过程中需要参与的细胞有(  )A.中性粒细胞与T细胞B.红细胞与B细胞C.T细胞、B细胞共同参与D.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E.以上都不是40. &有关纤溶酶原激活途径有以下哪几种(  )A.内激活途径和外激活途径B.外激活途径和共同激活途径C.外源激活途径和内源激活途径D.内源激活途径、外激活途径和外源激活途径E.内源激活途径、外激活途径和共同激活途径41.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均采用液氮保存的温度是(  )A.-20℃B.-30℃C.-50℃D.-196℃E.-80℃42. &干细胞培养中常将40个或40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称为(  )A.集落B.大丛C.小丛D.微丛E.菌苔43. &临床判断消化道出血完全停止的最可靠实验指标结果是(  )A.粪镜检无红细胞B.无柏油样黑便C.粪隐血试验阴性D.粪胆素试验阴性E.粪胆原试验阴性44. &T细胞中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亚群是(  )A.TH细胞B.Tc细胞C.TCRap 细胞D.TCRγδ 细胞E.TDTH45. &正常CSF中可见的白细胞主要是(  )A.嗜酸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单核细胞46. &肝糖原能分解为葡萄糖是因为肝内存在有(  )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B.葡萄糖激酶C.糖原磷酸化酶D.葡萄糖-6-磷酸酶E.磷酸果糖激酶47. &肝昏迷时血液成分的变化正确的是(  )A.血糖升高B.丙酮酸、乳酸减少C.α—酮戊二酸增加D.血氨降低E.血清游离脂肪酸降低48. &硝酸盐还原试验属于(  )A.碳水化物的代谢试验B.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试验C.呼吸酶类试验D.复合生化试验E.有机酸盐利用试验49. &患者30岁,男性,贫血外貌,MCV86fl,MCH29pg,MCHCO.34,其贫血属于(  )A.大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E.大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50. &慢性迁延型中耳炎的脓性分泌物,具有恶臭时,应采取下列哪种方法进行培养(  )A.需氧菌培养B.厌氧菌培养C.需氧菌 厌氧菌培养D.微需氧菌培养E.CO2培养51. &抗血友病球蛋白因子称为(  )A.Ⅻ因子B.Ⅹ因子C.Ⅸ因子D.Ⅷ因子E.Ⅱ因子52. &严重肝病时糖有氧氧化及三羧酸运转失常可导致(  )A.血丙酮酸含量显著下降B.血糖浓度相对恒定C.进食后易出现一时性高血糖,空腹时又易出现低血糖D.糖耐量曲线通常正常E.半乳糖清除率增强53.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多种凝血因子处于(  )A.动态平衡B.无活性状态C.活性状态D.激化状态E.部分活化,部分无活性状态54. &以下不是胆红素系结石的形成机制是(  )A.胆汁酸组成的改变B.δ电位的降低C.蛔虫钻人胆道D.胆道感染E.胆汁葡萄糖二酸-1,4-内酯含量降低55. &下列哪项不符合渗出液的特点(  )A.多由炎症所致B.比密为1.025C.细胞计数为6×109/LD.李凡他试验呈阳性E.葡萄糖含量与血糖一致56. &与肿瘤病人进行性消瘦有关的细胞因子是(  )A.IL-1B.IL-2C.IL-8D.IFNE.TNF-α57. &淋巴细胞数相对增多见于(  )A.百日咳B.霍奇金病C.结核D.再生障碍性贫血E.以上都是58. &于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血管收缩反应B.促凝物质释放C.激活血小板D.激活凝血途径E.局部血液黏度下降,59. &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  )A.造血干细胞损伤B.造血微环境损伤C.免疫性造血抑制D.DNA合成障碍E.以上都是60. &根据瀑布学说,血液抽出后,放在试管内凝固以下哪个凝血系统的作用为主(  )A.内源性凝血系统B.外源性凝血系统C.外激活凝血系统D.内激活凝血系统E.共同途径61. &胆汁中与消化作用有关的物质是(  )A.磷酸酶B.胆固醇C.胆红素D.电解质E.脂肪酶62. &CSF氯化物含量参考值为(  )A.98~106mmol/LB.78~98mmol/LC.58~78mmol/LD.53~69mmol/LE.123~130mmol/L63. &正常情况下,能被肾小管几乎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  )A.尿素B.肌酐C.尿酸D.白蛋白E.葡萄糖64. &干扰素受体属于(  )A.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B.趋化细胞因子受体C.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D.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E.Ⅲ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65. &载脂蛋白AI是下列哪种脂蛋白的主要结构蛋白(  )A.LD(a)B.LDLC.VLDLD.CME.HDL66. &短期饥饿后体内肝糖原减少、血糖趋于降低,此时体内分泌增加的激素主要是(  )A.肾上腺皮质激素B.肾上腺素C.甲状腺素D.胰岛素E.胰高血糖素67. &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称为(  )A.补体B.抗体C.免疫球蛋白D.细胞因乎E.白介素68. &肿瘤是否发生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尤其是(  )A.细胞免疫B.体液免疫C.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E.自身免疫69. &导致假性早熟的下列因素,错误的是(  )A.睾丸或卵巢自主性大量分泌性激素B.下丘脑提前发生脉冲式大量释放C.肾上腺肿瘤D.异源性促性腺激素、性激素的肿瘤E.服用含性激素的药物70. &可引起出血性肠炎,并能引起致死性并发症,如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是(  )A.O139B.O55C.O157:H7D.O111E.以上均不是71. &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主要是下列哪一种(  )A.CMB.VLDLC.LDLD.HDLE.Lp(a)72. &怀孕期间胎盘大量分泌的雌激素主要是(  )A.雌酮B.孕酮C.β-雌二醇D.雌三醇E.以上都不是73. &使血红素在微粒体转变为胆绿素的酶是(  )A.胆绿素还原酶B.加单氧酶C.胆绿素氧化酶D.细胞色素氧化酶E.过氧化物酶74. &血小板诱导剂有(  )A.ADPB.肾上腺素C.凝血酶D.胶原E.以上都是75. &在胆道阻塞病人血清(  )A.CA及CDCA浓度增加且CA/CDCA&1B.CA及CDCA浓度增加且CA/CDCA&1C.CA及CDCA浓度减少且CA/CDCA&1D.CA及CDCA浓度减少且CA/CDCA&1E.CA及CDCA成比例增加76. &病原菌来自患者自身的体表或体内的感染称为(  )A.外源性感染B.内源性感染C.混合感染D.医院感染E.以上都不是77. &介导体液免疫的细胞是(  )A.T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肥大细胞E.浆细胞78. &痛风病的发生与下列何者有关(  )A.氨基酸代谢紊乱B.蛋白质代谢紊乱C.核酸代谢紊乱D.脂类代谢紊乱E.糖代谢紊乱[NextPage]79. &心衰的各种诱因中最常见的是(  )A.环境、气候急剧变化B.各种感染C.妊娠与分娩D.水电解质紊乱E.严重的心律失常80. &甲、乙两种抗原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两种抗原相互称为(  )A.半抗原B.&完全抗原C.TD—AgD.TT—AgE.共同抗原81. &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下列不正确的是(  )A.电泳法B.酶联免疫法C.比色法D.免疫电泳法E.层析法82. &T、B细胞表面共有的标志是(  )A.CD3B.PWM-RC.绵羊红细胞受体D.补体受体E.CD80分子83. &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毛细血管采血法的采血部位一般是(  )A.耳垂B.手指C.皮肤完整处D.足跟E.肘部84. &BSP滞留百分率在注射后1小时,正常者为(  )A.血查不到染料或极微量B.滞留率10%~40%C.滞留率50%~80%D.滞留率80%~90%E.滞留率&90%85. &T细胞表面具有如下哪些受体(  )A.EA花环,EAC花环,丝裂原受体及EB病毒受体B.Fc受体,丝裂原受体,SmIg及EB病毒受体C.SRBC受体,丝裂原受体,EB病毒受体,丝裂原受体D.SRBC受体,丝裂原受体,抗原受体及白细胞介素受体E.仅有各种白细胞介素受体86. &肝细胞损伤时最敏感的蛋白质指标是(  )A.血清总蛋白B.血清清蛋白C.前清蛋白D.纤维蛋白原E.视黄醇结合蛋白87. &促进血小板发生聚集和释放反应的强弱与下列哪项有关(  )A.血小板膜糖蛋白B.血小板膜磷脂C.血小板膜糖脂D.血小板膜特异受体E.以上都是88. &健康肝脏可以处理多少倍于正常量的胆红素(  )A.3倍B.4倍C.6倍D.8倍E.10倍89. &免疫系统包括(  )A.中枢淋巴器官B.外周淋巴器官C.免疫活性细胞D.以上均是E.肝脏90. &CK—MM主要存在于(  )A.脑组织B.肝脏C.心肌D.骨骼肌E.红细胞组合题1. &(1~3题共用备选答案)A.VLDL、LDL、CM、HDLB.HDL、VLDL、LDL、CMC.LDL、HDL、VLDL、CMD.CM、VLDL、LDL、HDLE.CM、LDL、VLDL、HDL2. &血清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由多到少排列的顺序是(  )3. &脂蛋白密度由低到高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4. &脂蛋白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pH8.6电泳缓冲液)从负极到正极依次是(  )多选题1. &类毒素(  )A.由细菌外毒素经处理而得到B.主要由脂类和糖基组成C.与外毒素有相同的免疫原性D.与外毒素有相同的毒性E.对人无毒性2. &OGTr试验2小时血糖除了可用于诊断糖尿病之外,还常用于(  )A.诊断妊娠糖尿病B.诊断低血糖症C.获取流行病学数据D.分析胰岛素分泌情况E.诊断糖耐量下降3. &易被误认为管型的物质有(  )A.类圆柱体B.草酸钙结晶C.肾小管上皮细胞D.黏液丝E.非晶形尿酸盐4. &肾脏的生理功能包括(  )A.调节体液的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平衡B.排泄体内代谢产物C.分泌前列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D.对外来物质和体内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进行生物转化E.保留体内所需的氨基酸、葡萄糖等5. &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可得到(  )A.1个F(ab′)2段B.1个Fc段C.2个Fab段D.1个Fab段E.Fc′段6. &目前作为冠心病辅助诊断的常用指标是(  )A.LPAB.TCC.HDL-CD.APOAE.LDL-C7. &免疫应答包括(  )A.T与B细胞增殖与分化B.膜信号的产生与传递C.膜受体的交联D.抗体的产生与释放E.免疫记忆的形成联展在线考试倾情提供:
相关阅读 考试答疑微信:theastud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细胞损伤能治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