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玻片上有高中数学符号号∞ 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

(2013?东胜区二模)请分析回答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观察等相关问题:(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若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4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200倍.若视野内有污点,移动临时装片和转换物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3)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与图中的甲(填“甲”或“乙”)相同,判断依据是甲图没有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4)无论甲细胞还是乙细胞,染色体都存在于细胞核中,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动植物细胞的区别,首先明确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擦、滴、刮、涂、盖、染.和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解:(1)由于人的口腔细胞液的浓度和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相差甚微,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即不至于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失水萎缩.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2)显微镜呈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若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4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200倍.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黑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黑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移动临时装片和转换物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①细胞膜、②细胞核、③细胞质;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绿色部分有叶绿体,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这是动植物细胞的根本区别)、大液泡、叶绿体.因此,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与如图中的甲.判断依据是甲图没有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DNA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小片段.故答案为:(1)生理盐水;(2)200;目镜;(3)甲;甲图没有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4)DN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本题由精英家教网负责整理,如果本题并非您所查找的题目,可以利用下面的找答案功能进行查找,如果对本题疑问,可以在评论中提出,精英家教网的小路老师每天晚上都在线,陪您一起完成作业。你可以将你的习题集名称在评论中告诉我,我们将会在最短时间内把你的习题集解答整理并发布。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生物
(2013?东胜区二模)皮肤大面积被烧伤的病人,易被感染,这是因为(  )A.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B.由于失血多,白细胞减少,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C.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D.由于真皮内的血管大部分被破坏,造成免疫力下降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生物
(2013?东胜区二模)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阳光→草→兔→狐B.草→兔→狐狸→细菌C.植物→鹿→羚羊→狮子D.植物→鼠→蛇→山鹰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生物
(2013?东胜区二模)下列各项中,属于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中传染源的是(  )A.艾滋病病毒携带者B.结膜炎患者用过的毛巾C.携带有病菌的苍蝇D.已完全康复的“非典”患者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生物
(2013?东胜区二模)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依据是后代(  )A.易得传染病B.得遗传病几率增大C.成活率极低D.一定得遗传病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生物
(2013?东胜区二模)豆制品因含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图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A、D、E都属于器官.(2)A→B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其中发育成茎和叶的是[②]胚芽.A在萌发初期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④]子叶.(3)C中把土壤中的水分运输到根、茎、叶的结构是导管,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4)E是由D中的子房发育而来.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当前位置:
>>>将载玻片上写的英文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看见的物像应是A..
将载玻片上写的英文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看见的物像应是A.p   B.q   C.b    D.d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D试题分析: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玻片标本上的是“p”, 那么显微镜下看到的是“d”字。点评: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将载玻片上写的英文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看见的物像应是A..”主要考查你对&&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透明标本→物镜(放大成倒立实像)→镜筒→目镜(放大成虚像)→眼特别提示: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是物镜和目镜,观察标本时,必须使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在一条直线上。显微镜的使用:1. 取镜和安放取镜时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不可歪斜。安放时,动作要轻,一般放在实验台左侧,距实验台边缘7理米左右处。安装物镜或目镜时,镜筒向前,镜臂朝向操作者。用毛巾擦拭机械部分,用擦镜纸擦拭光学部分。 2. 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逆时针),使镜筒上升。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厘米距离)。 ③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转动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3. 观察①低倍镜的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 a.放置标本:升高镜筒,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中央。标本材料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b.调焦: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让镜筒徐徐下降至物镜距玻片2~ 5毫米处。然后用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以便绘图),同时用手反方向(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如果不够清楚,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不可以在调焦时边观察边使镜筒下降,以免压碎装片和镜头)。 c.低倍镜的观察:所用的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相乘所得的积即为原物被放大的倍数。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要慢慢移动到视野中央,再适当进行调节。 ②高倍镜的使用 a.定位目称:先用低倍物镜确定要观察的目标的位置,再将其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轻轻移开,在原位置小心地换上高倍物镜(操作要卜分仔细,以防镜头碰击玻片)。 b.调焦:正常情况下,当高倍物镜转正之后,在视野中央即可看到模糊的物像,只要沿逆时针方向略微调到细准焦螺旋,即可获得清晰的物像。在换上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变小、变暗,要重新调节视野亮度,可通过升高聚光器或利用凹面反光镜来增大。4. 整理将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向两旁,取下目镜放进镜头盒,反光镜与水平面垂直,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回箱内。5. 整理(1)在镜筒下降时,眼髓一定要注视物镜,以防物镜碰到玻片而损伤物镜或将玻片标本压碎更换物镜时血转动转换器.不能用手扳着物镜转动。(2)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睛都要睁开。(3)显微镜下所看到的像是倒立的(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放大的虚像)。所以,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例如,物像偏左上方,则应往左上方移动玻片。(4)显微镜下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5. 辨别镜头的放大规格①目镜:直插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②物镜:螺旋式,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即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6. 迅速判断污点位置的方法:污点一般会在目镜、物镜或者玻片标本上。首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不动,则污点肯定在物镜上;若污点在反光镜上则不会在视野中看到。7. 正确使用准焦螺旋:准焦螺旋有粗细之分。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位于镜臂上方,可以转动,以使镜筒上下移动,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位于镜臂的下方,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8.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9. 根据需要使用光圈、反光镜以调节视野的亮度①大光圈:光线强,视野亮,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小光圈:光线弱。视野暗,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 ②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弱,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凹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强,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观察细胞的结构知识梳理:易错点:在显微镜的使用中,对光操作上的差错:在对光前应先使低倍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在一条直线上,根据环境中光线的强弱正确选择光圈的大小和反光镜的平面或凹面。对好光后,通过目镜可看到白亮但不刺眼的视野。
误认为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同:&& 由于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是一个倒像,且物像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完全颠倒。所以物像和玻片的移动方向一定相反。如果物像偏右,应向右移动玻片;如果要想让物像向右移动,则需向左移动玻片。
误认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的视野大小是不变的,如果放大倍数增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体积增大,原来视野边缘的细胞就到了视野之外,细胞数目就一定比原来少了。
发现相似题
与“将载玻片上写的英文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看见的物像应是A..”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9352304741732194987135420166016高一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配习题、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1页免费6页免费5页免费11页免费6页免费 9页免费6页免费9页1下载券4页免费6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6页免费36页免费8页免费6页免费11页免费
高一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配习题、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据显微镜结构图回答问题:括号内填数字,横线上填文字.(1)用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上的“e”,那么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应为?.若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将之移到视野的正中央,玻片应向左下方移.若该显微镜的目镜10×,物镜10×,那么该显微镜能放大100倍.(2)显微镜的镜头若脏了,应选择用擦镜纸轻擦,要使镜筒下降需要转动〔8〕粗准焦螺旋,当用高倍镜观察时,物像若不够清晰,需要转动〔9〕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3)显微镜对光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白色.(4)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中看到有一污点,转动转换器和移动装片,污点都没有发生移动,因此污点最可能是在目镜.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从放大倍数的计算、装片的移动、对光的操作进行考查.解答:解:1镜座,2镜柱,3镜臂,4镜筒,5目镜,6转换器,7物镜,8粗准焦螺旋,9细准焦螺旋,10载物台,11压片夹,12遮光器,13通光孔,14反光镜(1)因为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颠倒),所以,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e”,那么在载玻片上写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因此若使用放大倍数为目镜10×,物镜10×的镜头组合,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为:10×10=100倍;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如果向上移动玻片标本,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下移动的.本题中要将显微镜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物象就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由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玻片标本应该向左下方移动,才能使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2)显微镜的镜头若脏了,应选择用擦镜纸轻擦,要使镜筒下降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当用高倍镜观察时,物像若不够清晰,需要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物像更加清晰.(3)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若显微镜视野是暗色,观察的物像模糊,不清晰,甚至会看不出物像;只有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是白亮的时,观察到的物像才会清晰.(4)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在实验中转动转换器(物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动,这就排除了污点在物镜与玻片标本上的可能,只能是在目镜上了.故答案为:(1)?;左下方;100(2)8粗准焦螺旋;9细准焦螺旋(3)白(4)目镜点评:新课标要求正确使用显微镜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问题是历年中考的必考内容.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
本题由精英家教网负责整理,如果本题并非您所查找的题目,可以利用下面的找答案功能进行查找,如果对本题疑问,可以在评论中提出,精英家教网的小路老师每天晚上都在线,陪您一起完成作业。你可以将你的习题集名称在评论中告诉我,我们将会在最短时间内把你的习题集解答整理并发布。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生物
据显微镜结构图回答问题:(1)用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上的“F”,那么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应为“F(倒过来)“.若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将之移到视野的正中央,玻片应向左下方移.若该显微镜目镜有5×、10×,物镜10×、40×,那么该显微镜最大能放大400倍.若甲同学使用最小倍数观察,乙同学使用最大倍数观察,甲同学看到的细胞多,看到细胞较大的是乙同学.(2)要使镜筒下降需要转动〔8〕粗准焦螺旋,当用高倍镜观察时,物像若不够清晰,需要转动〔9〕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3)显微镜对光时同时用双手转动〔14〕反光镜,使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视野呈雪白色.(4)其他条件不变,由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视野会变暗.(填“变亮”或“变暗”).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学年福建晋江养正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据显微镜结构图回答问题:⑴用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上的“F”,那么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应为"&&&&&"。若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将之移到视野的正中央,玻片应向&&&&&&&&&方移。若该显微镜目镜有5×、10×,物镜10×、40×,那么该显微镜最大能放大&&&&&&&&倍。若甲同学使用最小倍数观察,乙同学使用最大倍数观察,&&&&&&同学看到的细胞多,看到细胞较大的是&&&&&&&&&同学。⑵要使镜筒下降需要转动〔&&&〕&&&&&&& &,当用高倍镜观察时,物像若不够清晰,需要转动〔&&&〕&&&  &&&&&&&,使物像清晰。⑶显微镜对光时同时用双手转动〔&&&〕反光镜,使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视野呈&&&&色。⑷其他条件不变,由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视野会&&&&&&&&&。(填“变亮”或“变暗”)。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学年福建晋江养正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据显微镜结构图回答问题:
⑴用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上的
“F”,那么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应为 "&&&&& "。若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将之移到视野的正中央,
玻片应向&&&&&&&&& 方移。若该显微镜目镜有5×、10×,物镜10×、
40×,那么该显微镜最大能放大&&&&&&&&
倍。若甲同学使用最小倍数观察,乙同学使用最大倍数观察,&&&&&& 同学看到的细胞多,看到细胞较大的是&&&&&&&&& 同学。
⑵要使镜筒下降需要转动〔&&& 〕&&&&&&&
 & ,当用高倍镜观察时,物像若不够清晰,需要转动〔&&&
〕&&&   &&&&&&&
,使物像清晰。
⑶显微镜对光时同时用双手转动〔&&& 〕反光镜,使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视野呈&&&&
色。
⑷其他条件不变,由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视野会&&&&&&&&&
。(填“变亮”或“变暗”)。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生物
题型:解答题
据显微镜结构图回答问题:(1)用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上的“F”,那么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应为“______“.若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将之移到视野的正中央,玻片应向______方移.若该显微镜目镜有5×、10×,物镜10×、40×,那么该显微镜最大能放大______倍.若甲同学使用最小倍数观察,乙同学使用最大倍数观察,______同学看到的细胞多,看到细胞较大的是______同学.(2)要使镜筒下降需要转动〔______〕______,当用高倍镜观察时,物像若不够清晰,需要转动〔______〕______,使物像清晰.(3)显微镜对光时同时用双手转动〔______〕反光镜,使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视野呈______色.(4)其他条件不变,由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视野会______.(填“变亮”或“变暗”).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本文档属于精品文档、课件类技术资料,转载请联系作者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符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