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改变中国统一教育网的教育??

俞敏洪:中国教育 你到底走向何方?
我们很多的方向是乱的,我们并没有明确地知道,整个国家综合起来应该倡导一种什么教育。
网易教育讯 10月31日,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与上海爱乐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解放教育“互联网教育国际高峰论坛”现场,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做了一场关于教育“道”与“术”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教育之道在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之道就是以良知、理性、仁爱为经,以知识、科技、创新为纬,造就新一代人格平等、思想自由、精神独立的国民。在讲到教育之术时,俞敏洪一直在强调教育应该拥抱移动互联网。他认为移动互联改变了教育的开放性、透明性、共享性以及全球性。如果运用得当的话,中国任何地方的学生通过录课系统或者通过直播系统,通过线上线下智能化学习,或者通过线上线下O2O结合的模式,都能够接受到世界和中国最先进的教育。以下是演讲全文:&教育之道大家都知道在一千多年前韩愈说过这样一句话,叫:“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觉得教育发展到今天其实依然没有离开这三个定义,就是道、业、惑,我们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就是这些问题。中国讲究“道”,从老子的《道德经》开始,“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给“道”定了一个非常让人难以琢磨、玄之又玄的定义。中国每一个领域都在寻找自己的?“道”,中国古代从皇帝开始,所谓的遵循“天道”,定位天子,寻找一种永久的统治之道,既能保障自己的权力又能保证人民的幸福。在教育领域,我们一直在寻求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我们的教育之道。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今天教育的现象,我们的孩子们一代代为了非常狭隘的高考()而奋斗,中国的教育到底未来走向何方?我们也能够隐约感到中国的教育越做越偏,越来越往技术方向走,往知识点方向走,往高考的高分方向走。学了无数的道理,今天我们其实没有真正找到教育之道到底在什么地方。我今天不主谈互联网,我觉得互联网是一个融入教育的正常工具或者说是到最后改变了教育传授的方式,但是它改变不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本质的道在什么地方?说到教育之道的关系,网上流传这么一个段子:说香港一位教授说,香港大学里商业气息太浓,十有五六是学会计、金融、法律;餐厅电子屏幕都是全球股指、外汇牌价,他认为这样很枯燥,不像北京大学显得特有文化。在北大你每次进校门必须先向保安回答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这个我可以证明百分之一百是确实存在的,北大校门管得非常严,进去的人一定要出示证件,问你叫什么名字、你找谁、你到什么宿舍去。所以我们倒过来把保安的问题变一下,我们做教育的时候,要明白我的学生是谁?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他们要到哪里去?就是我们想把孩子们培养到哪里去。其实我们在座的大量做教育的人,并没有回答这样的问题。只是觉得利用中国老百姓对于教育的功利心理,可以趁机赚一点钱。大部分在座的教育公司其实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为学生未来的知识点积累,更有效地学习,包括高考、中考拿高分,或者出国更加方便,来建立一种系统,不管是地面的还是线上的,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家长交钱,我们给学生一点学习效果。至于说这个孩子培养出来到底是怎样的,是善良还是畸形,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会说,我们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家长的问题、学校的问题和政府的问题。我们只能在有限范围之内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当你自己做父母的时候,当我们面向中国未来二十年三十年发展的时候,这些问题我们是不得不回答的。所以坦率地说,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只是我思考的主题之一,而且我认为是一个很容易的主题。世界上所有的技术,给人类带来进步的技术和科学发明,都是少数人的事情,但是所有的技术惠及人民,使用是每一个人的事情。所以互联网的发明,是几个人的事情,互联网使用是全世界的事情。当初发明电话、火车、蒸汽机、飞机都是少数人的发明,惠及了所有的人。对于我来说,我懂不懂互联网技术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的教育如何能使用互联网技术而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如何能使用互联网移动技术,使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业务有更好的发展。再回过头来说教育之道,需要回答几个问题。“道生万物”,这是《道德经》中间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决定了教育的手段,目的就是道,万物就是手段。也就是我们教育我们的孩子们到底应该往什么方向走。假如你是一个父母,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你希望整个国家的国民应该是什么样的国民?我们今天所有教育乱象都是因为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说法来说清楚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国民。很多国家是解决了这个问题的,至少部分解决了,我们没有。我们很多的方向是乱的,我们并没有明确地知道,整个国家综合起来应该倡导一种什么教育。德智体美的基础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德智体美,德是什么德?智到底什么是智?我们现在培养孩子智,就是学习排前五名是智的学生,其他排后边的都是笨蛋学生。这是真正的智吗?体育要提倡,但身体健康了,做什么用?希特勒时代,所有男性公民都被训练得像牛一样强壮,女性公民必须身体健康才能和男性公民交配,生出好的后代,而且后代生出来后马上放到一个地方去养,认为这样才能养出更加成熟更加健康的后代来。但是希特勒带着全体德国人民又为世界做了什么呢?到底什么是美?我们现在无数的姑娘们做整容手术,无数的小伙子们也做整容手术,难道外表的美就是美吗?难道马云的美就不是美吗?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穿一样的灰色衣服,是美吗?我提出最后一个问题,一个人何以为人的问题。易中天在一次讲座中说:“我的口号就是今天的主题,不是‘望子成龙’,而是‘望子成人’。什么人呢?他说真正的人,就是八个字,第一真实,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乐。”我听完他的话以后,后面加了一句话,我觉得易中天说对一半,另外一半是:如果一个国家不把人格平等、思想自由、精神独立作为教育的前提,我们也会教育出真实、善良、健康、快乐的奴才。大家应该知道美国南北战争其实离现在并不是太遥远。大家也都知道在美国实行奴隶制的时候,很多的黑奴,其实是非常真实、善良、健康、快乐地生活着。南北战争时期很多黑奴其实并不愿意被解放,因为他们觉得他们的主人对他们很好,在主人身边很有安全感,主人给他们吃,给他们穿,给他们女人,生出下一代奴隶,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叫真正的自由,什么叫真正的人格。如果我们不把教育的本质说清楚的话,我们教育出来的人也许会成为真实、善良、健康、快乐的奴才,还不是奴隶。奴隶是被迫的,奴才是自愿的。如果没有道的边界,思想自由、精神独立也许也会演变为胡作非为、自私自利、无政府主义和恐怖主义。每个人都想自己得到最大的自由,每个人都希望以侵害别人的自由为前提来扩张自己的欲望、权力和财富。所以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在抵制日本的行动中,就会出现这样的暴力行为,砸别人的车,砸别人的脑袋,但是举的是爱国的旗帜。我们也发现无数人追求的自由是自己的自由,以别人的自由为代价。我们看到历史上无数的权力阶层胡作非为,却不允许普通人有自由的空间。所以世界上的思想自由、精神独立到底以什么为边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00年前,我们老一代知识分子陈寅恪、蔡元培就提出来了这个理论。现在,我们通过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来寻找教育之道。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刚才大家进国家会议中心的时候,就应该看到核心价值观在墙上高大上的展示。我非常兴奋,因为我觉得中国从解放以后到现在,终于有了一个中国真正的核心价值观内涵。毫无疑问,如果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往前走,中国将变成全世界最繁荣、最富强、最平等、最友好、最民主的国家。但事情还没有结束,在有关部门召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上,我说到如何对这24个字进行精确的定义,决定了中国教育发展观也指导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怎么定义?富强,在一些不断占用国家资源的贪官和有钱人眼中,就是我富我强,以你弱你病为代价。中国过去三十年发生不少,是吧?民主,在有些人看来可能就是为人民作主,但是在人民看来是希望人民自己作主。所以每一个词我们都要有一个定义。我相信这些定义必须符合一些原则。其实从汉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结束,都有一代一代知识分子凭着良心,凭着理智,不断跟暴君抗争,不断跟那些不讲道理的皇帝抗争,奠定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良知基础,这一阶层的人叫做知识分子或者士族阶层。这里面有两个代表人物,一个是朱熹,一个是王阳明,当然他们都带有封建时代的特征。他们都陈述了作为一个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的定义,我觉得到今天依然是有意义的。朱熹说:“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王阳明说:“致良知,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变成中国教育常用词,以至于中国有一个很著名的教育家叫陶行知,他的名字就来自于这个成语。现在有很多中学写“知行合一”四个字。但我们也常常发现在中国知行合一很难做到。前两天在网上出现一篇文章,题目是你不应该辜负这个时代。你,指的是在座的任何一个人,你若真想不辜负这个时代,请你看清楚想明白,这个时代最不应该被辜负是科学的进步、是人类的觉醒,是理性和良知的回归。讲得这里,我们可以提炼前面的关键词:天理、人伦、良知、知行合一、觉醒、理性。自由思想、精神独立、自由平等,到底以什么为前提?我觉得教育之道就是以良知、理性、仁爱为经,以知识、科技、创新为纬,造就新一代人格平等、思想自由、精神独立的国民。如果我们光有知识科技创新,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天天在喊创新,但我们发现很多中国人成长起来变得如此自私,如此不关心别人的生命。人是什么?过去的文化大革命和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销蚀了我们的良知,销蚀了我们的理性,也销蚀了我们的仁爱或仁慈。以致于发生一个小小的歹徒在公共汽车上强奸一个女性,一车四十多个人在旁观,没有人上去动手制止的事情;以致于发生看到一个人在河里淹死,会游泳的人向边上家属说,你先给我二百块钱我再跳进河里把孩子救起来的事情……我们民族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感到很惋惜,我们真的不知道任何一个行为背后的边界到底在什么地方。如果说以良知、理性和仁爱为前提,希特勒就不会做大屠杀的事件,不会杀掉七百多万犹太人;如果以良知、理性、仁爱为前提,中国永远不可能有文化大革命,不会出现文革中儿子揭发老子,最后把他们送上断头台,以及全体学生起来把自己的老师打得半死不活的情况。而我们中国的教育恰恰就是忘掉了这些。所以我们现在片面地想要孩子们考高分、出国,我们真不能想象孩子最后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代,即使他们是从名牌大学毕业。也许就会成为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教育之术说教育之道到此为止,先告一个段落。一个人在具体环境中接受教育,受什么影响?我们受四个因素的影响: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师资因素和工具因素。传统的教育,一个老师只能走进一个教室,学生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到被指定的某一个学校去上课,学生的工具就是课本和笔。所以教育领域应该比任何领域更加欢呼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为什么?移动互联时代改变了教育的开放性,改变了教育的透明性,改变了教育的共享性,以及改变了教育的全球性。再往后不再局限于一个教室、一个老师、一段时间。如果运用得当的话,中国任何地方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到世界和中国最先进的教育,不管是通过慕课系统还是通过翻转课堂系统,还是通过线上线下智能化学习,还是通过线上线下O2O结合模式。我曾经到过一个相对比较贫困的农村小学,结果发现他们在看北京老师讲课的光盘,只不过是光盘,不是互动课堂。移动互联不仅仅是面对教育,面对任何东西都一样,面对思想也是一样,面对商业也是一样。所谓的全球化,用美国的三大MOOC系统来说最合适。美国三大系统Coursera, Udacity和edX里有上万课程,全世界有接近上千万人曾经听过他们的课程,有几十万人把他们的课程从头到尾认真学完,并且拿到课程合格证明。他们的学生几乎在每一个国家都有。原来他们的教授只能教校园里的学生,但是现在可以教全世界的学生。曾经美国一个教诗歌的教授,整整三十年只教了四千个学生,他把自己的课程放到MOOC上去以后,一年就有四万个学生注册,四千个学生学习,有四百个学生拿到证书。他说,我现在觉得自己的生命和知识有了价值,因为我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我过去三十年没有完成的任务。所以通过互联网解决了很多问题,我这儿列了四五个,通过互联网能够解决学生快乐学习的问题,当然现在还没有解决。我们也在研究游戏学习法,让学生用打游戏的心态在网上学习他们的学习内容,但是我们现在确实还没有真正成功的;我们要解决学生的效率问题,学生花八十分钟甚至五十分钟就能获得他原来用100分钟才能获得的知识。我们要解决效果问题,学生考八十分,能不能让他少花30%的时间,还能从80分变到90分呢?当然还有持续学习的问题。未来互联网最重要的是消灭中介,中介媒质,包括未来做留学()等这样的中介,包括像很多担任中介色彩的地面教学机构都会逐渐被取代。为什么?学生可以完全点对点得到透明的信息,解决互动问题。互动问题最容易解决,也最难解决。最容易解决是,微信也好、来往也好,给我们带来随时随地点对点的互动,但是互动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互动如果没有目的性,没有成长性,到最后大家被互动信息所淹没,发现自己没有进步,发现学生也没有进步。同时,我们也要解决家长和老师的问题,除了刚才学生的问题,我们额外还有家长和老师所需要的咨询类的问题,这跟学生需要的资讯是不一样的。家长和老师,尤其老师,怎么样让老师更集中到最前沿的知识,并且能够方便地调出来给学生传播?家长和老师对学生如何监督,这个监督包括了孩子们在哪里的监督,孩子们学什么的监督,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怎么样的监督;这个监督效果反映过来,就是对孩子个性化辅导,使孩子的成长变得更迅速,当然这个需要大数据模式。新东方过去二十年培训了很多学生,加起来有两千多万的用户,我们发现我们有一个无比大的数据,但是最后的结论就是新东方是“数据大”,不是“大数据”。新东方未来想做大数据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我们随时随地可以把新东方几百万上千万学生数据纳入到智能化数据分析系统中去进行分析,对用户的习惯、学习习惯,甚至生活习惯都可以进行分析。同时我们还要解决家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问题,新东方一直在考虑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家长的互动,家长与老师的互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到底应该怎么做?这种交互性的互动,使我们能够把我们的教学体系进一步有效的实施。其实我们还要帮助国家解决问题。国家要解决的问题和我们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我们想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高效学习,提供一套学习系统,让公司融资、上市,我们挣钱。国家想的问题是,你作为一个公司上不上市跟我一点关系没有,国家解决的是教育地区差别问题,城乡教育怎么解决,边远地区和中心地区教育公平怎么解决,一个城市之内优质学校和一般学校教育资源怎么倾斜。即使在北京地区,你会发现城里的一些名牌中学,用了比农村中学多很多的资源,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哈佛、耶鲁、清华、北大的学生,但是只要离北京几十公里,比如说北京的延庆县,他们的学生80%就变成农村孩子了。新东方只是在延庆县做了一个试点,倾斜了三十个小时的课,就导致延庆一个县一年一本学生增加了50多个,一二三本学生加起来增加了250个,250个农村孩子的命运就是因为新东方30多个小时的课全部改变了,像这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到底怎么用,是政府考虑的问题。新东方做了这个实验后,北京政府从今年开始说要购买民间的教育资源,并且用到公立教育系统中间去。前几天大家都看到新闻报道,新东方还有学而思、巨人等学校同时采购了政府的单子,每个学校承包了三到五家小学,为他们输送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服务。所以政府想的是这些东西,跟我们想的商业模式没太大关系,政府想的是如何缩小教育地区差异,优质教育怎么共享,教育和世界怎么接轨,怎么利用高效的学习系统使中国公立学校比较落后的状态形成一整套完备的学生、老师、家长沟通、教学、交流,并且提升学习质量的体系。在移动互联时代,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第一解决不了的就是我刚才说的教育之道,比如说让我们民族变得更加有良知有理性有仁爱,并且最后能培养独立精神、创新精神的国民这个问题,不是互联网能够解决的。另外,一个人成长中需要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流,这也是没有办法完全在互联网上突破和解决的,能解决一部分而已。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大家1500个人坐在这里面的原因之一,因为你知道面对面和我们见一下,对你的动力和在网上见一下的动力是不一样。还有一个,就是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尤其是低龄段的学生自觉性,在移动互联上解决不了。我把学生人群分成两段,低龄段,也就是18岁以下叫不自觉学习人群。我在北京最好的中学做过调研,在最好的中学中也只有20%的学生愿意自愿自觉地奋进和学习,80%是“我爸爸妈妈让我学,我其实对学习不喜欢”。18岁以后,学习的人群变成自觉学习人群,他要么不学,要么学习对他生命有好处,对他未来事业有好处,所以他要学习。但即使像我这样属于高度自觉学习人群的人也一样有自觉性的问题。我在哈佛大学听课,每个礼拜的课,从早上八点上到下午五点,我完全心无旁鹜,一边做笔记,一边认真地学习,但是哈佛大学这些老师的课同样在线上出现以后,不管MOOC课还是网易公开课,我发现能静下心来看视频的时间就是半小时,半小时后我一定关掉了,后来突然想起来再去一看,以至于我到现在为止在线上学习的课程加起来也就是十门课,可是我在哈佛大学两个礼拜学完了12个教授的讲课。提到学习持久性的问题,你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地面学校会依然蓬勃发展。大家看一下上市的教育公司,再看看大家的财务报表,每个公司都在喊着要进入互联网,要利用移动互联为教育做贡献。但是你再看看有几分钱是移动互联来的?所有增长全部来自于地面,而且地面在不断增加。最后,眼神和肢体语言的交流方式也没有办法在网上实现,我很难想象在网上的时候两个学生通过网上眼神开始谈恋爱,就算谈了以后也不清楚对方是谁。刚才互联网之父讲的,在网上没有人知道我是一条狗,在网上谈了半天恋爱,才发现自己的女朋友不是女的。眼神和肢体语言是如此有效,我儿子原来在国外的时候,我跟他在线聊天,鼓励他,发现不管用。现在把我儿子弄回到国内学习了,他学习遇到难题的时候,我见他,拍拍他的头,拥抱他一下,所有问题全部解决了。大家有没有发现,就像前两天我在另外一个论坛上讲到的看电影一样,为什么电影院在互联网视频这么发达、家庭影院这么发达的情况下,还有那么多人喜欢看电影?因为看电影是一种体验,电影院不光是电影,看电影只是其中一部分,吃爆米花、打游戏机,男女朋友在黑暗的电影院愿意干什么干什么,这是电影院最大的吸引力。所以现在我对新东方有一个要求,我们地面教学点要进行重新定义,把地面教学点改成除了上课以外的地面学生体验中心。至于怎么样一个体验法?这是秘密,不告诉大家了。所以,能够解决上面问题(解决学生的问题,家长的问题,老师的问题,解决政府的问题)的教育就是好教育。现在很多人都想解决政府的教育问题,这是一个大单,无数人做中小学()教育平台,包括原来龚海燕梯子网,就是希望为政府提供一套中小学学习平台,可惜的是她的设想太大了,以至于最后支撑不起来。但是想法绝对是好的。第二,基于移动互联系统能帮助解决很多教育中间的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教育本质的问题,就是我们教育之道的问题;第三,不存在互联网教育和非互联网教育之分,未来两者都是高度统一,没有边界的。一些线上教育机构已经开始走到地面教育,传统地面教育系统已加快速度在线上布局,因为两者完全不可分。未来教育是线上线下融合,最终目的是为教育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能提供最好解决方案的就是好的教育,无所谓线上线下。所以,现在天天喊互联网教育的机构不一定是教育机构。教育的今天,没有互联网是万万不行的,就像刚刚互联网之父讲的一样,但是光有互联网也是万万不行的!尊重教育规律、坚持教育本质,拥抱互联时代,专注服务学生,只要做到上面这四点,教育的新时代就一定会来临。前两天我在一个大会也讲了这个主题,网上都有流传,现在我给大家看的是我为新东方奠定未来几年发展的战略,新东方发展战略是地面为本、研发为魂、客户为先、体验为王、系统融合、边界无限。不过请大家记住了,这些说法也许只适合新东方,不要随便抄,大家知道任何一个东西再正确,不同的人执行和不同的环境执行,最后带来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危机和发展并存,挑战和机遇比肩,坚持创新和变革,展现远见和智慧,让我们为教育事业写下更加壮丽的篇章!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专稿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人的教育如何从“乐天知命”变成“出人头地”|教育|古今之变_凤凰文化
中国人的教育如何从“乐天知命”变成“出人头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传统教育有三项重要的功能:品鉴人性、涵养人心,安顿人身。在当下中国社会,已被窄化为一种明确且急躁的期待——改变命运,通过教育实现社会阶梯的向上流动,获取职业、挤入等级、提升地位。
教育的古今之变:从养性与养心,到养财与养才 对于教育之于人生与人性,古今存在着两种非常对立的观念。 希腊戴尔菲神庙的入口处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是古典教育的核心。在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论著《大教学论》的扉页,醒目地写着: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使男女青年,毫无例外地,全都迅速地、愉快地、彻底地,懂得科学,纯于德行,习于虔敬,这样去学会现世与来生所需的一切事项。学问、德行与虔信的种子自然存在我们身上,教育的作用是用一种简易又可靠的方法,使它能够称心如意地实现出来。其后的逻辑是:人有其位,育有其度,教有其法。 《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命题,与此神似。潘光旦对此有充分的阐释:真正的教育,对于所教的青年,只有八个字的假定:顺其自然,因其固有,不顺自然是戕贼,不因固有则徒然。他写得很生动:普通的一条狗,你不能教它打猎;一只鸡,你不能教它学泅水&&一切生物都有它的位育。中为天下之大本,和为天下之达道,而实践中和的结果,便是天地位而万物育,便是一切安所而遂生。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安所遂生,是为位育。 倘若生而不幸,恰是一块糟糕的质料呢?如何面对不可控制、难以把握的命运或机运(chance)即中文中无常的&命&与易变的&运&呢?古典思想将其归为难知究竟的天意(providence)。拒绝接受这无常与易变的命运,便是现代性发端。人拒绝服从所谓的&机运&,人的权柄大大增强,人不再安于自然本性的界限;不再甘于为&万物的尺度&,而欲做&万物的主宰&;他不仅要主宰万物,更要主宰自己,人能够把糟糕的质料改造成良好的,由此掌握机运。由此,人彻底摆脱了自然的禁锢,质料无所谓败坏与邪恶,人所需要的也非虔信、德性以及相应的品格塑造,而是细密精巧的制度。知识不再被理解为关乎人或者宇宙秩序,自然被视为一种要被规约到秩序上的混沌,理性与技术取代了自然。人把自然传唤到自己理性的法庭面前,&拷问自然&,知(knowing)是一种做(making)。由是,&认识自己&不再是教育得以展开的基石,现代性赋予教育的雄心在于:提升自己,进而控制命运&&此可谓教育的古今之变。 改变命运成为现代教育的使命。首先,人不再被自然所禁锢,也不再有自然的监护,内在的差异被忽视了,人被放逐于外在的、物的世界中;进而,定义人的方式变了:人被简化为人手或人力资本;&人力&的培养进而压倒了&人心&的培植;继之,人的价值参照变了,判断人的标识不再是德性与信仰,而是经济维度中对物的生产与消费能力,以及社会维度中人对人的支配与控制能力。相应,现代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皆由内在转为外物,识人、择人这些古典教育的核心被丢弃了,人逊位于知识,&人不尊,则转而尊器物。人之为学,则惟学于器物,而技能乃更尊于知识&。学问、德性与虔信,三位一体的种子,后两者却缺失了。没有虔敬之心的知识,至多是内在或外在的逻辑或手艺的培养,却不是对一个人灵魂的教化。光亮不再照人,人变晦暗了。古典教育的养性与养心,变成现代教育的养财,进而养才。 中国传统教育有三项重要的功能:品鉴人性、涵养人心,安顿人身。在当下中国社会,已被窄化为一种明确且急躁的期待&&改变命运,通过教育实现社会阶梯的向上流动,获取职业、挤入等级、提升地位。然而,知识真能改变命运吗?知识及其细密精巧的设计真能把糟糕的质料改好吗?让我们进入教育思想史一个更为经典的质疑! 教育如何不糟蹋我们?知识教育的限度 &教育如何不糟踏我们?&蒙田曾发出这样的疑问。这疑问可追溯到柏拉图&真正的教育&与&错误的教育&之分: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一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他若没有受过教育,或者受过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世间最难驾驭的家伙。 毋庸置疑,人人确乎都需要真正的教育。夸美纽斯分析得很细致,愚蠢的人需要受教导,好使他们摆脱本性中的愚蠢;聪明的人更需要受教育,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能从事有用、正经的事情,它便会被无益的、稀奇的和有害的思想所困扰,会自己毁掉自己。好的教育是让存在于我们身上的知识、德行和虔敬的种子得以生长,而且是里外和谐地得以生长。受教育者的才智得到智慧的光辉照耀,使它易于探究一切明显的或隐密的事情,情绪和欲望与德行得到和谐。 倘若是不当的教育或者是错误的教育,学校培养不出合乎德行的品性,而只是一种虚伪的道德外表,一种令人生厌的、外来的文化皮毛,和一些专务世俗虚荣的眼光和手脚。因为虔敬与德行这两个最重要的教育,常被忽略,或放在一个从属的地位。在人类骄傲的理性下,融通于德性与虔敬的知识排斥了后者,独占教育,我们的欲望被过度地用在知识之树上,以致我们抛弃了点燃引活生命之树。我们的学校也渗透了这种毫不知足的欲望,一直到现在都只在追求智力方面的进步,没有别的。 知识教育是有条件且有限度的,知识绝非越多越好,越高深越好。没有德行与虔敬的知识教育如同童子操刀,盲人骑象。知识是一把危险的剑,它落在了笨拙的和不娴熟的手中,足以伤害它的主人。赫胥黎用&非愚即妄&来概括此类教育饲养出了三类人:下等是鹦哥,看似人云亦云,其实不知所云,此为鹦鹉学舌。中等是专家,在某一专门科目范围内,他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然而,一出此范围,便一无所知;一无所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毫无兴趣,漠不关心,熟视无睹。上等是理论家,对所谓的观念与理论问题,能左右逢源、头头是道,但对于日常生活、普通人事,却不知如何理会、如何应付,一遇稍微复杂的实际问题,就一筹莫展、手足无措了。 常见的愚体现为鹦鹉学舌,十年窗下,总算修炼成精,见了人,也总算会说一套概念,背一套公式,至于这些公式的意义何居,他们实在并不了解。诡异的是,在忙于把知识搬进头脑中时,他的基本思维能力却处于睡眠状态。学校中常常上演着教育滑稽剧,教师如同舞台提词员一样,把一些词汇、定义、命题&吹入&孩子的耳朵中,虽然教学形式可能是声嘶力竭、填鸭式地灌入,但灌入的词却既大又玄,因此只能放在沉睡的能力之上,它造就的是做梦的人。夸美纽斯早就洞悉其间的深意:本来可以温和地输入智性的东西,却粗暴地印上去、塞进去、打进去。本来是可以明白地和明亮地放在心智跟前的事情,却去晦涩地、迷惑地、错杂地看待,好像它是一个复杂的谜语似的。这既大又玄的知识正是为了心智不再明白与明亮。 还有一种愚,却具有很强的蒙骗性,它表现为聪明和伶俐。我们的教育中充斥着令人骄傲、值得炫耀的知识,讨人喜欢的才能,可以卖弄的技巧。譬如七龄童能做出他自己也不懂的古诗,一群孩子在课外班里培训奥数题,高比例的少年钢琴考过十级&&然而,这些知识能否转化成为理解力、判断力乃至德行,却鲜被问及。恰如卢梭所言,从我们童年时候开始,人们就拿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来教我们,虽把我们教得外表看起来很机灵,但却破坏了判断力;学校里什么都教,唯独不教他们做人的天职。 这类知识华而不实,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愚蠢,更可能是虚荣。他们辗转相传这些知识并不为充实与营养自己,而是为了炫耀自己,娱乐大众,当作谈话的资料,像一枚不流通的筹码除了计个数扔掉以外,没有任何实际价值。一个少年,在外学了10多年,学了拉丁文和希腊文后使他比离家前更神气和尖刻。他原该带回一个充实的心灵,而今却是虚空的;没有茁壮长大,只是浮肿虚胖。这些让人虚胖浮肿的知识,不能唤醒人,因而不能与心智的发展建立内在联系的知识,不仅是无用的,更是&坏&的&&其坏不在于正与误、虚与实,坏在对人的误导与诱惑,坏在知识没能稳妥地渗透到人性里,再踏实地实践于生活中。这随意或肆意掠取的无根的知识,它会剥夺人对现实的感受能力,会干扰人的判断力,会败坏人的品位。拥有杂乱无章的多方面的知识的人,看似博学,喜好谈论,然而,他们已经没有必要的平静与理性来感受真实的现实了。他们用一些含糊不清,又摇摆不定的词汇与概念替代了对现实的感受。他们头脑中所充斥的命题、判断与意见已经给他们造了一个笼子,隔开了他们与世界的直接的、亲密的联系,如同一个套中人一般,他们已经没有必要的平和与开放来观察世界,没有必要的宁静和谦卑来聆听自然的声音了。 法国哲学家卢梭论教育的经典著作《爱弥儿》。 相应,知识之于个人,合宜的功用应是提高每一个人过独立的、明智的生活所必需的见识程度和思考能力。知识不是虚妄的玩物,它是用真理和智慧的首要原则来解决无粮之困,使之免受自身的无知和别人狡诈的玩弄。知识使人能过独立的、明智的生活,我们对自身的无知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狡诈的玩弄&却缺乏必要的警惕;我们在急于摆脱自身无知时,却常跳入他人&狡诈的玩弄&,&在我们所能获得的知识中,有些是假的,有些是没用的,有些则将助长具有知识的人的骄傲。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为数是很少的&。然而,这个&狡诈的玩弄&的主导者,自己常不自知:我们鼓励孩子们求知,但这个热情不是来自于对周围息息相关的事物的自然地好奇心,而是来自于一种刻意培养的虚荣心,一种肆意鼓励的竞争心与好胜心,以学问去获取某种荣誉地位。我们忙于教他们各种各样的学问,却没有培养他们有爱好学问的兴趣,没有耐心等待由他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我们在他心中,用权威代替了理智,他就不再运用他的理智了,他将为别人的见解所左右。我们急于把各种真理告诉他时,也跟着在他的头脑里灌入了许多荒唐和谬误的东西。 卢梭曾告诫教育者,那些华而不实的种种学科在不幸的孩子的周围造成了很多陷阱。要当心谎言的奇异的魅力,要当心骄傲的迷人的烟雾。要记住,一个人的无知并没有什么坏处,而唯有谬误才是极其有害的;要记住,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无知,而是由于他自以为知。自以为知者常掉入陷阱,生活于谬误与偏见中,还志得意满,裴斯泰洛奇借喻的呆头鹅极为形象,趾高气昂,呱呱直叫,却不辨方向。这样的人已经被教育完全糟蹋坏了,这与发育不足或不健康不同,这是一种没有希望的心智衰竭或彻头彻尾的心智摧残。 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知识教育的限度是什么?进而,知识与人性之间的合宜的限度是什么呢?在卢梭的思想实验中,爱弥儿是一个没有被不当的知识教育糟蹋的好孩子。爱弥儿的知识不多,但他所有的知识都真正属于他自己,而且其中没有一样是一知半解的。在他经过透彻了解的少量的事物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他知道,有许多的事物是他目前不了解而将来能够了解的;有更多的事物是别人了解而他是永远也不能了解的;还有无数的事物是任何人都不能了解的。 有些事情,现在不懂,将来再懂,这就意味着,我们有耐心,我们能安然处于我们的无知的状态,要等到有机会的时候才把它弄个一清二楚。教育者缓和地引发,谨慎地指导,而不简单急切地拿各种事物去教,是为了让他人有机会使用自己的理智,是为了让他人不听信别人的偏见,不屈服于权威,求知的目的是为了唤醒理智的成长。这是一条迟缓、漫长,但踏实的道路。有更多的事情,自己不懂,别人才懂,这意味着我们有限度,我们知道自己所短,也知道别人所长,这样,我们才可以不以自己所长去僭越他人,不以狡诈玩弄别人,也才有可能不被别人用狡诈所玩弄。没有了限度,自恃一己之长、一能之专后,离智慧已远。更为重要的是,还有无数的事情是任何人都不能了解的,这就意味着我们有敬畏。苏格拉底提出&自知其无知&,&无知&既有不能知,更有不可知,即单一的知识不能穷尽的智慧。虽然我什么都不知道,但我至少对我的无知识毫不怀疑的。这是神的启示给予的优越的智慧:我深深知道,对于我不明白的事物,就真的是不明白。这是知识教育的限度。 正因为明白知识教育的限度,古典教育中强调知识、德行与虔敬,这三根柱子支撑人的教育这一大厦。知识教育不同于信仰教育,也不同于灵魂教育,更重要的是,知识教育离不开后者,因为&知识没有力量把光赐给原来没有光的心灵,也不能使盲人看见东西。知识的使命不在于使人有视觉,而在于扶持、控制和指导人的视觉,以使人在行进时步履矫健。知识是良药,但是没有一种药被保存在污染的脏药瓶中能够不腐败变质而保持药效的&。没有好的人格教育与心地教育,单一的知识教育如同海滩上的苇草一般,是没有任何根基的。由是,裴斯泰洛齐提出两条教育的重要法则:首先,对儿童的早期教育绝不是发展他们的才智或理智,而是发展他们的感觉、心地和母爱;其次,人类的教育要从感觉训练慢慢地过渡到判断训练,先要有长时间地训练心地,然而才能训练理智。假如不是这样,不当的知识教育会使&通往儿童智力与启蒙能力发展所依据的心智状态的通道丢掉了,通往德行的小窄门给堵住了;一条多少会使自私成为他的一切行动的动力的道路,从而决定了他的教养结果导向他自身的毁灭&。 我们为什么不能尽量温和轻快地把知识与养料提供给心智,让它自然而然地导向智慧与德性呢?因为我们不再窥视天意,骄傲的理性与膨胀的意志让我们把知识当作一个塑造自己、主宰万物的神器。我们以及我们栖居的世界会因此更美好吗?让我们转向当下的社会,来审视教育的动力机制。 出人头地,不仅是一个美国梦,更是当下中国的教育梦 在现代社会,&人生向上&是由教育来实现的,因为教育带来知识与技能,从而通向职业、阶层与地位的成功。知识不再是启蒙的光,而是力量,既可以认识与改造世界,更可以塑造与改造自己。这个力量还被用于战胜对手,获得资源与机会,学问让人获得荣誉地位,知识成为超克他人的工具。更晚近,知识成为商品,成为可以炫耀的资本与符号。默顿仔细剖析美国成功梦的内在动员与外在强制机制,美国梦的经典表述是&我的位置在最高处&,美国人被告诫&不要做一个半途而废者&,美国的文化宣言的内在动员机制很简洁:你不应该放弃,不应停止努力,不应降低目标,因为&目标低下即是犯罪,而失败却不是&。其外在的结构很霸道,通过威胁那些不遵从的人不能享受充分的社会成员权,以迫使他们遵从文化指令而毫不松懈对远大抱负的追求。以此贯彻其制度逻辑,通过社会底层的人对高层的人的认同,而不是对他们同阶层的人的认同,来维持社会权力的结构。人生向上,即&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这不仅是一个美国梦,更是当下中国的教育梦。由是,教育的过程成为一个竞争与选拔的过程,教育成为优势地位、稀缺机会分配的代理机制,由此,教育蜕变为一种个人主义自由竞赛的机会教育。 这场竞争的内在残酷在于竞争开始时间早,&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甚至推到了胎教方案中;竞争动员范围广,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中间阶层志向大、热情高、参与度高、行动力强;竞争内容繁复、隐秘,竞争不仅渗透而且塑造了学生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行为,既全域而笼统,又细微而具体。这场竞争的残酷性还在于获胜的结果是遥远且抽象的,但竞争的对手却是具体且直接的,他就是你身边的每一个具体的人,是你的左邻右舍,竞争重构了同辈文化,丛林法则将每个人变成孤寂的原子,这是一场一个人对一切人的战斗&&获胜的却只有精致的利己主义和精明的表现主义。 这场竞争的外在怪诞凸显为两个方面。其一,把资格与结果混淆。打出&教育机会均等&的旗帜,在资格层面上,&我要和你一样&;在结果层面,&我要超过你&&&自由竞争的奖励逻辑使然,&输不起&的利益分配结构捆绑了每个家庭的理性,不能平和、公正地认赌服输,&机会均等&的旗帜下却是热切的&僭越他人&之心。我们推崇民主社会的价值,与民主社会吻合的基本民情是朴素、平和,大小高低都很接近,相差不多,而贵族政体下的基本民情是追求显赫、炫耀,以及相应的嫉妒。在这场吊诡的教育梦中,僭越他人之心却高喊机会均等,其实质在于:以贵族政体下所滋长的基本民情追求所谓民主政体的核心价值。其二,把封闭融合于开放中,即更宽的开放,更严的排斥。人人想成为&人上人&的愿望,却把每个人都变得软弱无力,个人被置身于一个不再有任何限制、看似开放的竞赛场,他所面临的是同所有的人进行竞争的局面,当人们到了大家彼此几乎都一样地走着同一条道路的时候,任何人都难于迅速前进,从彼此拥挤的密集的人群中很快穿过去,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前程远大的这种平等,实际上是使全体公民各自变成了软弱无力的个人。这种平等从各方面限制着人的力量,但同时又在扩大人的欲望。 这既被蛊惑又被限制的欲望让人心神不宁,卢梭谨慎地设计爱弥儿的教育:一到他开始懂道理的时候,就绝不能使他把自己同其他的孩子相比较,即使在赛跑的时候,也不能使他有敌手或竞争者:我宁肯让他一点东西都不学,也不愿意他只因出于妒忌或虚荣而学到很多东西。因为比较会让一个孩子不再安于自然自足的状态:在比较中,他会觉得缺少这样或那样,别人有什么他就要什么,一切讨他喜欢的东西在引诱他;比较后的动机掺杂着虚荣、竞争、荣耀等情感,它所能繁殖的就是贪婪,他垂涎一切,他妒忌每一个人,他想高居人之上,一切与之争先的人,他都怀抱仇恨;虚荣在腐蚀他,不可克制的欲望的火焰焚烧着他年轻的心;有了欲望,同时也就产生了猜忌和仇恨,所有一切腐化人的欲念都同时在他的心中爆发出来,在喧嚣的世界中,他被这些欲念弄得激动不安。 这让人心神不宁的欲望不仅败坏着人的品性,还侵蚀着社会的秩序。名至实归是一种重要的秩序,面对名符其实的荣誉,人应当产生敬重。当妒忌成为一个社会流行的心态时,根本的症结可能是身居高位者,徒有其表,仅有光鲜的面子,与面子匹配的德性与功绩已荡然无存了,德不配位,荣誉蜕变为利益,社会认同的秩序被颠覆了。在妒忌与僭越他人的欲念下,&人生向上&变成了&人心放肆&,人既不认清自己,也不知尊重别人,既肆意妄为,又软弱惶恐,欲望让人既不自知,更无节制。卢梭指出,要判明一个人性格中占据上风的情感,究竟是博爱敦厚还是残忍阴险,是宽和仁慈还是妒忌贪婪,就必须了解他自己认为他在人类当中占据什么地位,就必须了解他认为要达到他所希望的地位,需要克服哪些障碍。这处处占第一之心正是由自爱变自私的关键。人心放肆,捆绑了理性,扰乱了秩序,更腐坏了教育。何谓野心?放肆的人心也:人心需要刚强处,人欲需要节制处,或用虚张的励志典范,或用浅薄的心灵鸡汤;教育或急躁地鼓动,冷酷地恐吓,或虚情地抚慰,假意地扶持。放肆的人心既需恐吓使其产生畏惧,有所收敛;更需诱惑使其轻狂,以便控制。野心操纵的教育失去了对人的自然向度必要的尊重,对人的德性向度必要的持守,丢掉方正严肃的内涵,这种野蛮的教育与窃名盗利欺世相差无几。 我们需要追问,在平等与自由的价值下,教育为何蜕变成这样?教育还可能变好吗?让我们暂时作别这个时空,以中国的传统教育为镜,来追寻教育的根本与限度。 同为平等,传统文化的平等所指为德性。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即圣人,即人人可以同为圣人,人人均应在品德上用力,砥砺向上。这是传统中国所强调的平等。平等所指的是内在的德性,而非外在的功名。钱穆先生强调,今人竞言自由、平等、独立,惟德性乃自由,又平等,能独立,知识则无自由平等独立可言。因为知识越发达,人生相互间距离越远;竞争越激烈,则人生的苦痛越深,个人越自由,将越不平等。因此,平等与自由,所指均是&道德&与&心地&。中国传统喜用流品来评鉴人性,班固在《汉书》中把历史人物分为三等九级,上上等是圣人,上中等是仁人,上下等是智人,中国古人以仁智皆尽为圣人,最下下等是愚人。人品分别,依据内在的禀赋&&仁与智,绝非外在的权、势、绩,历史上做皇帝,大富大贵,但被列入下等的例子还不少。人品虽有分辨,但人人皆能向上,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在知与觉之间,在先与后之间,靠教育。&若使其知识开明,能知人道所贵,自能做成一上品人。因其知识闭塞,不知人道所贵,专为己私,乃成一下品人。苟能受教育,实践人道所贵,则人皆可以为尧舜。& 何谓人生向上?见贤思齐也。不甘于错误之心,有是非之心,好善服善的心,公平合理的心,拥护正义的心,知耻要强的心,嫌恶懒散而喜振作的心&&总之,于人生利害得失之外,更有向上一念者是;我们称之为&人生向上&。在利害得失之外,有更高的理性指引。由此,梁漱溟称中国人理性早熟,惟中国古人得脱于宗教之迷蔽而认取人类精神独早,其人生态度,其所有之价值判断,乃悉以此为中心。&&这也是我们常言道的&安身立命&,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将这向上之心,根植于普通人的寻常生命、日常的生活实践之中。人能自新其德,则&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人生何以向上?向上是在修德这一条大道上,而非追逐博弈优势地位、不断向上流动这一窄门。这既有外在的社会情境,也有与之适应的人生状态。传统中国社会并非一个纵向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而是一个平铺的&白衣社会&,科举考试是白衣卿相的制度保障,因此耕读传家。大多数中国人,&既鲜特权,又无专利,遗产平分,土地、资财转瞬由聚而散。大家彼此都无可凭持,而赌命运于身手。&&这一社会是天才的试验场、品性的甄别地。&由此,社会少积累,缺望族,无排斥,得失成败皆在各自的品性与努力,看似开放。与之适应,人生在于&向里用力&,人人皆有机会,前途命运全在自求,自立志、自努力、自鼓舞、自责怨,自得、自叹,一切心思力气,都只用在自家身上。因此,在人与人关系,同样向里用力,强调反省自责,反躬己身,反省、自责、克己、让人,学吃亏;勤奋、刻苦、自励、要强。 由是,向里用力,即自得,亦自由。乐天知命、自由自得自在,以及清明安和,构成我们民情与风气的核心。 外求的自由非自由,而是一种肆意妄为,可能演变为人际之间的倾轧;向内求,向里用力,自求多福,人生才可能自立与自得,对于自己,可增加宁静、光明;对于社会,可带来整饬与和平&&亦即清明安和。中国人又言&自得&。《中庸》言:君子素位而行,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患难,行乎患难,素夷狄,行乎夷狄。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把人的处境分作贫贱、富贵、患难、夷狄四项,实则上述所谓人生之外面。每一境必有一处置,处置得当,即可有得。得之由己,亦得于己,故谓自得。然则人各可自由自得,非他人与环境之可限。一个人的自得与修养体现为贫而不贱,富而不奢,贵而不骄,安乐患难都处之泰然、怡然。梁漱溟八旬之后对&乐天知命&产生领会,乐天知命是仁者不忧的根本。教育最为重要的使命是帮助人建立内在秩序,乐天知命在卢梭那里,有相近的表述:我的永恒的天性与这个世界的结构与自然的秩序之间所发现的完美的契合,在这完美的契合中,我发现了与自然秩序相对应的精神秩序,正是依靠这个秩序,才能不受命运和他人的摆布,生活得很幸福。 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使自知者明,自强者胜 回应今日人民投资教育的焦虑,知识改变命运吗?卢梭的回答极为清晰果断:一个人要能够在自己的地位发生变化的时候毅然抛弃那种地位,不顾命运的摆布而立身做人,才说得上是幸福的。这时候,他战胜了命运,敢于把命运不放在眼里,他的一切都依靠他自己;当他除了自身之外别无他物可以炫耀于人的时候,他才能够说他不是废物,他才能够说他有几分用处。 真正的教育,所面对的是人,而不是人之外的职业、地位与等级。教育所应追究的最大的问题是:人实质上是什么。此外,舍其地位的不同,共有的人性是什么?了解人类的内在本性、人类的需要,了解怎样使人类提高、怎样使人类堕落,显然是必要的。应该使一个人的教育适应他这个人,而不要去适应他本身以外的东西。教育是使人类本性得以满足的手段,人类获得幸福的能力既非依赖于谋略,亦非取决于侥幸,它蕴藏于人类自身,与人类的基本才能联系在一起;教育的宗旨在于:每个人,即便最低下的人,都应当获得这最起码、最朴素的智慧。培植普遍的、共同的人性,传统教育强调两点:自我认识与自我控制,即自知者明,自强者胜。 其一,自知者明。&明&即&认识你自己&,这是理智教育的第一步。一般的强弱如何,智愚如何,有什么特别的长处可以发展,特别的缺陷须加补救。如何才可以知止,可以自克,可以相安,可以不希图非分?能切实解答这些问题,一个人就可以有自知之明。中国古书中明德、明诚、度德量力一类的话,指的就是这自我认识的功夫。与&明&相对是&愚&,认识了整个世界,全部的历史,而不认识自己,一个人终究是一个愚人。 然而,在现代性的浪潮中,假借技术知识与工具理性,&认识自己&转变成&改变自己&。由此,教育由内在向度的人性培植与德性提升,转变为外在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文凭资格的获取与文化资本的投资。在改变自己的实践中,人变成了一块烂泥巴,可以随意捏造,这双捏制之手既可以是自己的欲望,也可以是外来的权力,还可以是一套看似理性的制度。然而,教育有其限度,其用在于&修道之谓教&,人既有自然的限度,还有社会的制约,更有道德的皈依;教育合度之用在于剪裁润色。然而,剪裁过度,润色过度,便是教育的过度,渐渐从修道的局面,变成害道的局面,形成一个尾大不掉,危及人生的局面。这便是教育对人性的腐坏。 不狂妄地以改变命运来怂恿人改变自己,教育对人性有必要的尊重与谦卑,这体现为传统教育中的自求自得的态度,教育的立足点在&内&而非&外&,其&为己&而非&为人&,教育重在自求多福。由是,教育是春风化雨,教育是教人做人,孔子以六艺设教,但所教更重在教仁、教恕、教乐,教不恤。钱穆先生说:最高的教育理想,不专教其人之所不知不能,更要乃在教其人之本所知,本所能。外面别人所教,乃是我自己内部心情德性上所本有本能。所谓教,是一种&指点&,又称&点化&,如孟子曰&如时雨化之。&教是以人事行外面之教,育是于人生施内在之育,育才是重点,即春风化雨中内在生命之化育而成。 其二,自强者胜。&强&则是意志教育与情绪教育第一步,能对一己的情绪加以控制与制裁。强弱不是指一个人的力量,而是指能在意志、能力与欲望之间建立平衡。不了解自己天性而任意蛮干的天使,比按照自己的天性和平安详地生活的快乐的凡人还弱。对自己现在体力感到满足的人,就是强者;如果超出人的力量行事,就会变得很柔弱。能把欲望限制在能力之内,同时意志能控制住欲望。这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无欲则刚&,与强相对的是&弱&,&征服了全世界,控制了全人群,而不能约束一己的喜怒爱憎,私情物欲,一个人终究是一个弱者。& 教育之于个人,以独则足,使其获得独立,进而获得自由。而一个人的独立与自由,不是来自他的臂力而在于他的心灵的节制。节制是一种重要的德性,梁漱溟在论及乐天知命、仁者无忧之后指出:普通人存有如下信念:一切祸福、荣辱、得失之来完全接受,不疑讶,不骇异,不怨不尤。这样一种坦然无惧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有其前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也。由是,敛肃此心,既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信及一切有其定数,便无贪无嗔,无惧无怕,随感而应,行乎其所当行,过而不留;止乎其所休息,人生得大自在、大自由矣。教育给予人的自由,指明智且独立的判断,足以自立与自尊,能不为外物所役,不为权威所吓,不为谎言所欺,而持有清明平和的心境。 教育之于社会,以群则和,奠定相与情深的情感秩序。我们究竟如何走入他人与群体?究竟是做&人上人&还是&人中人&?卢梭指出道德教育的第一原理,人在心中设身处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们更幸福的人,而只是那些比他们更可同情的人。如果眼睛只往上看,只去关注浮华的富丽与虚假的幸福,那只会给人播下骄傲、虚荣和妒忌的种子,这不是在培养他,而是在败坏他;不是在教育他,而是在欺骗他。为了使一个青年心存博爱,就绝不能使他去羡慕别人红得发紫的命运,应该向他指出这种命运有它阴暗的地方,使他感到害怕。因为人之所以合群,是由于他的身体柔弱;我们之所以爱人类,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苦难。如何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重重关系中形成正确的判断与观念,奠定人的稳定的心灵秩序,进而辅助建立社会的秩序,使人不被命运所摆布,以独则足,以群则和。此为教育的使命也。
[责任编辑:徐鹏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播放数:3611877
播放数:2019320
播放数:260242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统一教育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