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变绝缘电阻测试记录表格中没有数值时怎么换算

(2012o黑龙江)在“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电源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电路接通后,小明发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压表的示数也变小了.你认为该电路连接中存在的错误是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而小辉连接好电路,刚闭合开关时,结果发现小灯泡发光较暗,电流表与电压表都有示数,并且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都不发生变化.这是因为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
(2)如图所示,小华在连接电路时,想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变小,请你帮助她将这一电路的实物图,以笔代线连接完整.
(3)小华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可以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8.3Ω(保留一位小数).
(4)进一步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发现,灯丝的阻值是变化的,其原因是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有体现.例如家里的白炽灯在刚开灯的瞬间,灯丝容易烧掉.(选填“容易”或“不容易”)
(5)在物理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获得数据,有的是通过多次测量获得数据,求平均值来减小实验误差;有的是通过多次测量获得多组数据,来寻找一定的规律.下列哪个实验在数据处理与分析上与其它三个实验的不相同C
A、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B、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C、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与阻值&&&&&& D、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关系.
解:(1)电路接通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电流电流增大,灯泡两端电压变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也变小了,说明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合开关时,小灯泡发光较暗,说明电路电流太小,电路总电阻太大,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都不发生变化,说明滑动变阻器不能改变电路电阻,这是因为: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造成的;
故答案为: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
(2)灯泡额定电压是2.5V,电压表选3V量程,滑动变阻器、灯泡串连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电路图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电路图如图所示.
(3)由表知,灯泡额定电压U=2.5V对应的电流I=0.30A,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8.3Ω;
故答案为:8.3.
(4)由表中数据知:随灯泡电压与电流的增大,灯泡实际功率增大,灯丝温度升高,灯丝电阻随之变大,这表明:随灯丝温度升高,灯丝电阻变大;家里的白炽灯在刚开灯的瞬间,温度较低,灯丝电阻R较小,灯泡两端电压U为220V不变,由公式P=2
可知灯泡的瞬时功率较大,温度迅速升高而更容易把灯丝烧坏;
故答案为: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容易.
(5)A、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D、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关系,多次测量的目的是:获得多组数据,来寻找一定的规律;C、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与阻值,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多次测量获得数据,求平均值来减小实验误差;故C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与ABD多次测量的目的不同;
(1)在“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电压表与灯泡并联,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电路电流增大,灯泡两端电压变大,电压示数应变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小,如果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则电压表示数变大;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较暗,说明电路电流太小,电路电阻太大,电压表与电流表有示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都不发生变化,说明滑动变阻器不能改变电路阻值,滑动变阻器可能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成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可能接上面两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没有介入电路,被短路,综合分析可知原因是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
(2)根据灯泡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的量程,灯泡、滑动变阻器串连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连接电路时要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3)灯泡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灯泡正常发光,由表中数据找出灯泡额定电压所对应的电流,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的阻值;
(4)随灯泡电压与电流的增大,灯泡实际功率增大,灯丝温度升高,灯丝电阻随之变大,从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分析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根据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结合功率公式分析家里的白炽灯在刚开灯的瞬间,容易发生什么情况;
(5)逐一分析各选项多次测量的目的,然后做出选择.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的温度换算系数表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的温度换算系数表
我来说两句 ()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手机:图甲是某实验小组做“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实物连接图.
(1)该实验的原理是R=.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没有完成连接的电路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最左端时,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断开(填“断开”或“闭合”).
(4)该小组已将部分实验的数据填入表中,第3次实验的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2.8V,电流表的示数为0.26A.
被测电阻Rx=10.4
(5)第三次实验测得的电阻值为10.8Ω,最后得Rx=10.4Ω.(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R=.
(2)因为滑片左移,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因此需将滑动变阻器的右下接线柱与开关相连;如下图所示:
(3)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断开;
(4)电流表使用的0-0.6A的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示数是0.26A.
电压表使用的0-3V的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1V,每一个小格代表0.1V,示数是2.8V.
(5)第三次测得阻值:R===10.8Ω;
被测电阻Rx=(10Ω+10.4Ω+10.8Ω)=10.4Ω.
故答案为:(1)R=;(3)断开;(4)0.26;2.8;(5)10.8;10.4.
(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R=.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说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故应将右下接线柱接入电路.
(3)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始终应该是断开的.
(4)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确读数方法:首先确定使用的量程,然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
(5)根据R=求出电阻值,再通过三次电阻的平均值确定被测电阻的阻值.运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其中小灯泡标有“3.8V”的字样、灯丝电阻约为10Ω左右.请完成或回答以下问题.(1)补画导线,把图(a)中的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要求导线不交叉,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2)在连接电路前,应先将开关断开,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选填“A或B”)(3)电路连好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V,这时小灯泡的亮度较暗(较亮、较暗),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片P应向A端移动;(选填“A或B”)(4)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指示如图(b),其示数为0.32A,则小灯泡额定功率为1.216W;(5)由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灯丝电阻为11.9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点)(6)某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其原因是: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7)某同学的实验记录和有关计算如下表所示:
电功率(W)
额定功率(W)
1.31从表格设计和有关数据看,该同学所犯的错误是:额定功率不等于功率的平均值.针对他的错误,你认为正确的结果是:1.14W.(8)若实验器材中电压表0~15V的量程不灵,而0~3V的量程正常,电源电压为6V,在这样的前提下,可以用什么办法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在图方框中画出这种情况下的实验电路图.
(1)将小灯泡标的额定电压与电压表的小量程进行比较,就可确定电压表的量程;根据灯泡的额定电压和电阻可求其额定电流,然后将其与电流表0.6A量程进行比较,就可确定电流表的量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所以滑动变阻器的下接线柱应接B;(2)为了保护电路,在接线过程中,开关应断开;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阻值最大处;(3)将灯泡的实际电压与其额定电压比较,就可得出灯泡的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大小关系,从而判断灯泡的发光亮度;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增大电流,减小电阻,就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4)小灯泡正常发光,所以U额=U实=3.8V,由电流表指针位置可读出电路中电流,根据P=UI可求功率;(5)根据R=$\frac{U}{I}$可求电阻;(6)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电流表“+”、“-”接线柱接反了;(7)额定功率是指灯泡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的功率,是固定不变的;(8)根据电源电压和灯泡的额定电压可求变阻器两端电压,将其与3V进行比较,若变阻器两端电压小于3V,就可将电压表与变阻器并联;(1)∵U额=3.8V,∴电压表量程为0~15V;&&&&&&& 又∵灯泡额定电流约为I额=$\frac{{U}_{额}}{R}$=$\frac{3.8V}{10Ω}$=0.38A<0.6A,电流表量程为0~0.6A;&&&&&& 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所以滑动变阻器的下接线柱应接B.&&& (2)为了保护电路,在接线过程中,开关应断开,以避免因接线错误造成短路将电源烧坏;&&&&&同理为了避免电路中电阻过小而烧坏电源或电表,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阻值最大处,&&&&& 故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 (3)∵U实=2.5V<3.8V,∴P实<P额,灯泡发光变暗;&&&&&&&&& 所以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增大电流,使灯泡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 故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 (4)∵小灯泡正常发光,∴U实=U额=3.8V,&&&&&&&& 又∵电流表选用0.6A量程,∴I额=0.32A,&&&&&&&&&故P额=U额I额=3.8V×0.32A=1.216W.&&& (5)根据R=$\frac{U}{I}$可得,R=$\frac{{U}_{额}}{{I}_{额}}$=$\frac{3.8V}{0.32A}$=11.9Ω.&&& (6)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电流表“+”、“-”接线柱接反了.&&& (7)额定功率是指灯泡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的功率,当灯泡两端电压不等于额定电压时,根据P=UI求出的功率不是额定功率,所以不能通过求功率平均值的方法来求灯泡的额定功率;&&&&&&&&故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额=U额I额=3.8V×0.3A=0.14W.&&& (8)灯泡与变阻器串联且U额=3.8V,U总=6V,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变阻器两端电压U=U总-U额=2.2V,&&&&&& 所以当变阻器两端电压等于2.2V时,灯泡正常发光,&&&&&& 故可将电压表与变阻器并联.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断开、A;(3)较暗、B;(4)0.32、1.216;(5)11.9;(6)电流“+”“-”接线柱接反了;(7)额定功率不等于功率的平均值、1.14W;(8)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选用的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8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
(1)为顺利完成实验,现有电压为4.5V和6V的两电池组可供选择,则A.
A.只能选择4.5V的电池组 & & B.只能选择6V的电池组
C.两电池组均可选用&&&&&&&&&&D.须将其变成10.5V的电池组使用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且要求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
(3)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值为0.28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7W.
(4)小明的同学小惠在借助上述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时,不小心将电流表损坏,由于没有多余的电流表更换,老师取走电流表,并拿来一个电阻箱代替滑动变阻器接在原电路中.
①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发光,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灯泡断路(选填“短路”或“断路”);
②排除故障后,当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0,则计算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0.(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解:(1)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大约为I=L
若电源的电压U=4.5V,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L=4.5V-2.5V=2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滑=滑
==6.4Ω<10Ω,此电源可用;
若电源的电压U=6V,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L=6V-2.5V=3.5V,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滑=滑
==11.2Ω>10Ω,故6V或大于6V的电源不可用;
(2)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3V,所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且与灯泡并联;灯泡的额定电流大约为A<0.6A,所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且与灯泡串联;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与开关串联,如下图所示:
(3)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8A,
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UI=2.5V×0.28A=0.7W.
(4)①灯泡不发光,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的电压,即电压表并联的灯泡断路;
②当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
电阻箱两端的电压U电阻箱=U-UL=4.5V-2.5V=2V,
电路中的电流I=电阻箱
灯泡的额定功率P=ULI=2.5×0
故答案为:(1)A;(2)如上图所示;(3)0.28;0.7;(4)①断路;②0
(1)额定电压下灯泡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电流的大约值,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后结合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即可判断所需电源的电压.
(2)根据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确定电表的量程,且电压表与灯泡并联,电流表与灯泡串联,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与开关串联.
(3)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根据P=UI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①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的电压,即电压表并联的部分断路;
②由题意可知,电阻箱与灯泡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当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P=UI得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