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杆式拉杆旅行箱聚民街作用点在什么地方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相当于一个什么杠杆?(省力/费力)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初三物理上册杠杆
篇一:九年级上册物理《杠杆》例题 杠杆
一、知识回顾
(1)杠杆定义:一根 硬棒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
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O) 绕着的固定点 ;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L2)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平衡条件:F1×L1=F2×L2
(4)种类和应用: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三种。三种都有利也有弊。 注意:省力杠杆中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当动力作用在杠杆末端且方向与杠杆相互垂直时,最省力
二、典型例题
例1:用汽水瓶扳手开启瓶盖时(如图甲所示),其受力示意图应为乙图中的哪一个?(
分析:由开瓶器的作用结合杠杆的五要素解答此题.单从杠杆的五要素来分析AD项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际操作开汽水瓶盖的时候,阻力是向下的.
解答:由题意可知要想把瓶盖打开,开瓶器手柄应逆时针转动,即动力方向是逆时针,瓶盖阻碍开瓶器的转动,所以阻力的方向是顺时针,由此可知图D是正确的;
―――――――――――――――――――――――――――――――――――――――――――――――――――――――
例2:(2012?厦门)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剪刀中,正常使用时,动力作用点在阻力作用点和支点之间的是(
分析: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支点,动力作用的位置叫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的位置叫阻力作用点.
解答:由图可知:ABC三种剪子的支点位于中间轴上,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的两侧,故均不符合题意;
D中的剪子支点位于相连的尾端,动力作用点位于中间位置,阻力作用点位于剪子头部,故D符合题意.
――――――――――――――――――――――――――――――――――――――――――――――――――――――― 例3: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将油桶推上台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不能看作杠杆,因为油桶是圆的
B.这不能看作杠杆,因为没有支点
C.这可以看作杠杆,因为满足杠杆的所有条件D.这可以看作杠杆,支点就是横截面的圆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杠杆及其支点定义的记忆: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支点.
解答:由图可知工人师傅将油桶推上台阶的过程中,在推力(可以看作动力)作用下,油桶绕着与台阶的接触点转动,油桶的重力可以看作阻力,因此满足杠杆的所有条件,可以看作杠杆.所以选项A、B、D的说法是错误的.
―――――――――――――――――――――――――――――――――――――――――――――――――――――――
例4:分别作出下列杠杆的五要素
分析:动力F1、阻力F2、支点O、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线、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线.
解答:将力的作用线延长,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
三、解题经验
杠杆的5要素要牢记,并且多观察图形,正确判断支点位置、阻力、动力的方向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本文由
索罗学院 整理篇二:上物理杠杆 教学 内容 课 题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具 学具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 三
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方法 第一课时:认识杠杆 课 型: 新授 1、 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 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3、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态1、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学物理是有用的。 度与价2、 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值观 3、 从伟大科学家的身上,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1、 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1、 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 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指甲剪、剪刀、筷子、啤酒扳手等 学习内容、过程安排 教师引导 一、激发兴趣 师: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有一句名言,说如果给他一根硬棒和一个支点他可以撬动整个地球。经科学研究证明,他办不到这件事,但他讲的这个道理是正确的,只是他无法在他有限的生命里走完硬棒另一端的路程。那么他所说的硬棒到底有多厉害!愿和我一起来 探究它的奥秘吗? 1、 出示应用杠杆的一系列图片。 引导学生,提问:从这些图片中你能发现什么?
观察 思考 修订栏
不论学生发现什么都应予以肯定,积极 鼓励学生寻找各图之间的共性或图与图之间的 共性。 2、 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杠杆的共性。 1都有一个共同的可以转动的固定点。 ○引出――支点。 2有没有阿基米德要的硬棒一样的东西。 ○ 引出――硬棒。 3要使上面的这些物体工作,○要不要给它施加力? 引出――力。 4在力的作用下,这根硬棒将会发生什么? ○ 引出――转动。 告诉学生这就是阿基米德要的东西,它叫杠杆。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杠杆。不求和定义一样,只要说得有道理,语句通顺。教师可给予一定的帮助。 二、探究新知 1、 指导学生自学课本。 出示自学要求: 1杠杆的详细概念。 ○ 要求学生与自己归纳的概念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点,深化理解并记忆。 2寻找杠杆的五要素。 ○ 要求画下不懂的部分。留着集体讨论交流。尤其动力臂和阻力臂。 2、 讨论交流 1你现在能用科学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 杠杆了吗? 2杠杆的五要素有哪些? ○ 提问:还有哪一个要素你不是太清楚? 着重和学生交流动力臂和阻力臂。 强调:仔细理解定义!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到底是哪一段!!! 指导学生从上面的图中选一幅自己最有把握能画对的图,画出它的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指名板演。行间巡视,及时辅导后进生。 集体就板演内容订正。对照定义尽量使每一个学生能一次理解动力臂和阻力臂及其画法。 三、基本练习 下图中那个是支点?谁是动力?谁是阻力?谁是动力臂?谁是阻力臂?
小组交流 寻找共性
按照提纲 自学课本
小组内互说 独立思考 画下不懂的部分留着交流 先自己说一说 再小组交流 深化理解 弄清究竟 动手实践 集体订正 指一指 说一说 组内交流 教师引导 四、拓展练习 画出下图中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学生活动 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五、实践应用
提问:观察下面的两幅图,想一想:
1、观察第一幅图,想一想这根棒是向上用力 容易撬动石块,还是向下用力容易撬动石块?
提示:看一看支点是否相同,预习课本。答案记题 就在课本中。激发学生预习杠杆平衡的条件。 思考 2、观察第二幅图,想一想大人为什么被小孩 翘起?要想大人翘起小孩,大人该怎么办?那
么谁是动力?谁是阻力?谁是动力臂?谁是 阻力臂?
提示:答案就在课本的下一节中。 明天我们一起来讨论,请同学们做好预习。
通过实践应用启发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课堂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小组内讨论后汇报 总结
教学 反思练习册第2、5题
独立完成 教学 内容 课 题
准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 三
维 目 过程与 方法 标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第二课时: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课 型: 新授 1、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知识与 技能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1、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2、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1、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学是有用的,提高学习 物理的兴趣。 2、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 起子、钩码、支架、钳子、剪刀、镊子、托盘天平、刻度尺
学习内容、过程安排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修订栏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具 学具一、检查预习情况 提问:观察第一幅图,想一想这根棒是向上用力容易撬动石块,还是向下用力容易撬动石块? 观察第二幅图,想一想大人为什么被小孩撬起?要想大人撬起小孩,大人该怎么办?
二、导入新课 借助预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杠杆平衡的条件。 三、探索杠杆平衡的条件。 1、出示挂图 提问:如图所示的一个平衡支架 在支点左端第三格处挂有两个 钩码,要使支架平衡,支点右端 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 教师引导 思考 回答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篇三:九年级物理上册 杠杆学案
第01讲: 杠杆 1. 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
的作用下可绕 的硬棒称为杠杆。 2. 五要素: 3. 如何画力臂? 第一步:先找支点O; 第二步:再画出动力(阻力)作用线; 第三步: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并标出符号。 4. 杠杆的平衡条件 (1)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处于
状态时,或做缓慢的 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用字母表示为 (3)实验中,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
5. 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平衡时,动力 阻力。 使用省力杠杆时,可以省 ,但要费
。 (2)费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平衡时,动力 阻力。 使用费力杠杆时,费 ,但可以省
。 (3)等臂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平衡时,动力 阻力。 使用等臂杠杆时,(省/不省)力,(省/不省)距离。
例1、如图所示,作出图中各杠杆的动力和阻力的力臂。 例2、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力F作用下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l为F的力臂,请 在图中作出力F的示意图及重物G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变式练习1、如图所示,杠杆在力
例3OA保持静止,画出在A点所加最小力F1的示意图和阻力F2的力臂l2. 变式练习1、如图3所示,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杠杆,支点为O,A端挂一重物G,若要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
要在C点加最小的力,这个力的方向怎样? 、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为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力。 1、如图,用测力计将用测力计将长杆的另抬离 地面,测力计示数 杆的重力是(测力计保持竖直向上)( ) A.(F1+F2)/2 B.F1+F2 C.F1/F2D.F1×F2 2、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A的物体,B端挂重GB的物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AO=BO,杠杆自
身重力不计,则 () A.GA=GB B.GA&GB C.GA&GBD.无法判断 3、如图所示,OA=25厘米,OB=20厘米,OC=20厘米,AC=15厘米,B点所挂物体
重为45牛,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A、36牛
B、45牛C、50牛
D、60牛 4、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如再加一个力F后,杠杆仍处于平衡,则力F( ) A.一定在阻力一边
B.一定在动力一边
C.作用线通过支点
D.无法判断 5、张强要抬起一根粗细均匀、重为800N的树干一端,另一端不离地,他至少用力(
) A、800NB、600N C、400N D、200N 是F2。则长 长杆一端A微微抬离地面,测力计示数是F1;同理,一端B微微 6、在电视剧《三国》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一群士兵用力拉动一个杠杆,会将石块抛向敌方阵营。它是一个
杠杆。要把石块抛出去,图中作用在A点的力沿 方向最小(填a、b或c)。
7、如上图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箱的重 量为100N,动力臂是阻力臂的4倍,要使该杠杆平衡,则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
N。 8、如图所示,AOB为一机械设备的简化示意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自重不计),已知AO=2OB。固定O 点,使OB 处于水平位置,此时B 端挂一重为40N 的物体,要使杠杆不发生转动,至少需在A 端施加
F=______N 的力,在图上画出此时力F的方向。 9、右图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独轮车属于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设车箱和泥土的总重G=1000N, 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F的力臂是 m,F的大小至少是
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A向_____
(填“左”或“右”)
(2)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_ (填“左”或“右”)移动 格。 (3)图乙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
水平平衡/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 (4)物理课本中有这样一句话“托盘天平是支点在中间的等臂杠杆,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等于被测物体的质 量”。实际上使用天平经常同时用到砝码和游码,此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应 砝码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如图所示的案秤是个不等臂杠杆,请你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说明用几个不重的砝码就能平衡盘中重得 多的货物的道理 。 1、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学年第一学期苏科版初三物理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检测汇编.doc 2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学年第一学期苏科版初三物理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检测汇编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物理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16?枣庄)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时,一定费力的是(  )A.笤帚 B.斜面 C.滑轮组 D.羊角锤2.(2016?乐山)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分别在A、B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m2的重物时,杠杆平衡,此时AO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不计杠杆重力,则m1、m2的关系为(  )A.m1>m2 B.m1<m2 C.m1=m2 D.无法判断3.(2016?滨州)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时候,小明在均匀木板中间挖孔,孔中插一金属杆,固定在铁架台上,木板可以围绕中间自由转动.每个钩码的质量为200g,A、B、C、D、E、F为挂钩,已知AB=BO=OC=CD,ABOCD的连线与EDF的连线垂直.现在B处挂两个钩码,D处挂一个钩码,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下列做法能使木板重新平衡的是(  )A.在B、D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B.在B处加挂2个钩码、D处加挂一个钩码C.B处挂两个钩码不变,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E处D.B处挂两个钩码不变,把D处的一个钩码挂在F处4.(2016?淄博)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已知动滑轮重30N,不计摩擦,则(  )A.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450J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9m/sC.拉力的功率是99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5.(2016?随州)如图,工人沿斜面把一箱货物(重为G)从斜面底端缓慢匀速地拉进车厢,拉力恒为F,斜面高为h,斜面倾角为θ,用此斜面拉升货物的机械效率为η,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总功为W总=Gh B.η= C.η= D.η=6.(2016?烟台)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间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η甲=η乙,W甲=W乙 B.η甲>η乙,W甲>W乙C.η甲<η乙,W甲<W乙 D.η甲>η乙,W甲<W乙7.(2016?德阳)关于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B.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C.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慢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8.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C放两支与B端完全相同的蜡烛,如果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在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直尺AB将(  )A.蜡烛燃烧过程中A将逐渐上升B.始终保持平衡C.不能保持平衡,待两边蜡烛燃烧完了以后,才能恢复平衡D.蜡烛燃烧过程中B端将逐渐上升9.如图所示,均匀杆AB长为L,可以绕转轴A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在A点正上方距离L处固定一个小定滑轮,细绳通过定滑轮与杆的另一端B相连,并将杆从水平位置缓慢向上拉起.已知杆水平时,细绳的拉力为T1,杆与水平面夹角为30°时,细绳的拉力为T2,则T1:T2是(  )A.:1 B.2:1 C.1: D.1:110.如图所示,甲是电工上水泥杆的情景图,乙是电工上水泥杆用的脚扣示意图.脚扣由一根钢条做成约的弧状,在A、B处绑上橡皮,踏脚板D上有一个固定脚的皮带C,A、B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在竖直方向有一个高度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脚扣可等效为一个杠杆,A是支点B.在A、B处绑上橡皮是为了减小摩擦力C.脚踏板做得宽而大是为了减小脚受到的压强D.A、B间有一定高度差是为了减小脚扣对水泥杆的压力11.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图1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0s~1s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10NB.1s~2s内,拉力F做的功是187.5JC.2s~3s内,拉力F的功率是100WD.2s~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12.航模小组的某位同学在操场上利用如图所示的电动遥控飞机进行训练,他操作遥控器,使重为3N的飞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飞机先后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然后悬停在距离地面10m的高度处.飞机竖直上升的总时间为12s匀速上升阶段的速度为1m/s.假设飞机在空中的受力情况可以简化为仅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升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离开地面的过程中飞机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B.在上升的阶段受到的升力大于重力C.在上升阶段飞机的功率为2.5WD.在悬停阶段飞机升力的功率为3W 二.填空题(共10小题)13.(2016?聊城)如图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杆旅行箱聚民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