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220 厚度X230 厚度

x220和x230,你选哪个?【thinkpad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41,725贴子:
x220和x230,你选哪个?收藏
选键盘还是选cpu?新键盘很多差评呐,而三代cpu比二代性能提升有1/3,甚至二代cpu不支持1600hz的内存。真是逼死强迫症患者啊,大家一起来做选择题~
企业新人注册领338元礼包,买酒水最高返2000元通用券,企业年末采购选苏宁!苏宁企业购,正品低价,品质保障,一站式本地化采购服务平台,采购专线:
拿来办公都一样,看你喜欢哪个,内存频率对整机性能影响不大。
我就选了420
220支持内存到1866,前提是刷F.28 bios230支持到2133cpu性能说难听点intel五年做了个卵
我选的是530
选啥都是二手了吧
你喜欢就好?﹏?ul-----有谁见过这么标准的十五字 小尾巴~
你买个X230换个X220键盘不就行了么?我就这么干的,哈哈
呵呵,怎么会有33%的性能提升,同频率5%的提高,更多的是漏电率的控制更好了.三代比极端性能就算是3540M对2640M (3000Mhz对2800Mhz,也就是10%+的性能提高,显卡确实有较大的提高,不过这种机器没人拿来怎么玩游戏,所以然并卵,换我果断T420s
我入的是X220T i7-2620M对我已足够强大 加的intel520固态
苏宁易购手机,正品行货,超低价格,稀缺爆款现货抢,买好机上苏宁网上商城!苏宁易购手机,支持货到付款,让您省钱省心!
新老机型都用过,个人觉得新键盘布局导致某些快捷键易用性变低了……手感上到还说得过去……
你那性能提升不要太夸张吆,3320m和2540m除了核显提升一丢丢,cpu性能提升可以忽略
我有X220 现在用T450S。 感觉新一代本子全面碾压老本子。材质,做工都比之前好。 键盘我觉得老的太响了,新的手感很不错的。
这两台我都用过
x220那台是i3的 性能不行了
机遇问题入了x230 i7 3520m的x230键盘 手感渣(和x220相比) 声音大
x230键帽卡扣容易坏.我都坏了好几个了 老键盘的f1和f12还有 音乐播放器的快捷键真是太好用了
新键盘跟翔一样 颠覆传统只能赶走老用户,新用户忠诚么? 靠信仰?还是brainwash?不过x220也可用1600的内存
新键盘不错的 我t430s
x230,性能好
以前也在键盘是纠结了好久,但因为性能还是放弃了w520入了w530,现在感觉,新键盘也还可以的。感觉不如老的有心理因素。
去实体店体验了下,新键盘手感很软,算不上有什么回馈感,老键盘还稍强一点儿。而且而我试过y500的巧克力键盘,手感比这好多了。
看了一下午老旧机身小屏幕,回来再用我现在的15寸笔记本,也不觉得它有多不好(沉)了。还是大屏可爱,还是新笔记本舒心。
别鬼扯什么键盘手感了,这两个差不太多,再好也比不上机械键盘的手感好,再差也比苹果笔记本的键盘好用。选新不选旧。
230 最后一代真正意义上的 thinkpad
1,两者内存频率相同,计算力相当。X220和X230同样都是最高支持到DDR3-1866,X230再高会不稳定、蓝屏。X220 1.27版及之前的BIOS,不降频,可以跑满1866频率。2,屏幕。X230有原装IPS屏的(虽然不怎么样),X220需要自己去改。3,内存兼容性。SPD默认参数是2133/CL11的笔记本内存,插入X220,直接以1866/CL10运行,完美。而插入X230的话,会以2133/CL11启动——然后各种蓝屏死机……没法用,需要先到别的电脑上,修改SPD为1866/CL10后,再插入X230……4,破解难度不一样。X220破解白名单容易,直接刷破解版BIOS就可以了。而X230的白名单是和南桥绑定的,每一台电脑都是特异的,破解起来就很繁琐,需要用编程器读出自己那台X230的BIOS,修改后再刷回去,别人无法远程代劳。5,键盘不一样。X230失去了传承近20年的经典IBM风格键盘,X220是最后一代“IBM”。但是,X220的键盘已经很差劲了、远没法和10多年前的NMB代工的IBM键盘比,X230缺失了IBM键盘,也就不算很大的劣势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9659|回复: 19
选x230还是X22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对电脑要求不高,现在的X200的速度也还能接受。WIN7,8G
主要就是一般的办公,QQ游戏,浏览网页,电影都很少看
希望尽可能速度快点,待机长点
看了X宝,X220的高配跟X230差不多价
但实用为主X220的I3跟X230就有近2000的差价
请高人指点,在单纯以上使用时速度差别多大?还有同是6心电池正常使用哪个更强?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0和230在cpu上差了个核心显卡,如果对核心显卡要求不高的话那就随便了。对了,220跟230还差了一个键盘。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不玩游戏 2台没区别
220散热好过230
220键盘好过230
就这么多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请问待机时间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等待M18XR3中 发表于
220和230在cpu上差了个核心显卡,如果对核心显卡要求不高的话那就随便了。对了,220跟230还差了一个键盘。
键盘我都能接受,核心显卡对以上说的有明显区别吗,还有很关注电池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6:30
it产品选新不选旧。
该用户从未签到
inmar 发表于
键盘我都能接受,核心显卡对以上说的有明显区别吗,还有很关注电池
一个是HD3000,另一个是HD4000,提升还是挺大的。没听说电池有什么变化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好像都推荐230,价格有点小贵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230 it产品选新不选旧
该用户从未签到
X220实惠,但我不是因为实惠选的X220,因为230那个键盘太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哥买的220,查的是美行,别的都还好,就是硬盘声音,真心太大!特别是晚上静的时候,要是那声音放大了就跟吸尘器差不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买高不买低
TA的每日心情慵懒 16:22
执着于老键盘的会劝你220,喜欢新事物的会劝你230,看你是哪种了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当然买新的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x220必须的,别买IPS,容易出现白斑。
该用户从未签到
除了楼上说的还有就是X220比较厚。
该用户从未签到
kbz1202 发表于
哥买的220,查的是美行,别的都还好,就是硬盘声音,真心太大!特别是晚上静的时候,要是那声音放大了就跟吸 ...
早晚换SSD,问题是暂时的,短期的!
17年8月精华宗师
17年8月精华大师
关注本友会
本友会微信公众号
VR微信公众号
benyouhui2012
Powered byX220/X230改造——CPU散热系统深入研究与改造X220/X230改造——CPU散热系统深入研究与改造Think小黑迷百家号出处: 专门网论坛,要阅读原帖请点击文章左下角“ 阅读原文 ”原标题:【X220/X230改造之二——CPU散热系统深入研究与改造,by如风2013】【提示】如风改造的是X220,但是本文所有改造内容同样适合X230。【目录】0)前言1)X220笔记发本CPU散热原理研究;2)X230几款可用风扇散热器对比;3)使用信越导热硅脂+纯铜片加强热传导;4)机器进排风改造加强;5)风扇气流优化性能改造;6)测试结果和结论。【前言】前些天在华强北淘了一台二手X220,CPU是i5-2537M低功耗版本,风扇是缩水版的,ips屏幕,我给它更换了标准X220的散热风扇,上了镁光M4-128G msata的SSD,改造了一下D壳以后上了西数1T的蓝盘。整机感觉很好,速度可以,十分清凉(平时上网使用的时候温度不会超过50度)。被好友看中(他被笔记本的热折磨得不行,对cpu要求不高),让我帮忙给他找一个同样的X220,于是花了几天时间搜罗配件给他组了一台X220,但是低功耗主板找不到,于是我把我的主板给他用,我再淘到一个X220主板,这次我尝试了顶配,cpu是i7-2640M,这块cpu虽然很快,但是热量也很大,平时使用的时候温度达到了60度,和i5-2537M没法比,心里不爽,开始研究如何增强散热。首先考虑有没有好用的散热风扇模组可以替代,某宝搜到了X220可用的风扇有好几款,有X220原装标准散热风扇,有AVC出品的兼容风扇,还有一款是号称X230的原装扇,干脆统统买下来测试吧。信越的导热硅脂、风扇润滑油、3M导热贴也买了,又采购了一堆各种厚度的纯铜片用于改善南桥散热垫的效果,从此开始对X220的散热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认真研究,最后得出很多宝贵的经验,写成这个作业和各位黑友分享。我的改造原则很简单,不能给笔记本带来额外的耗电,也不外挂别的东西,保持X220的轻便小巧的基础上,让它更加清凉。至于降低CPU性能换来温度下降的做法不再我的考虑之内,因为我要改造的是X220的本身的散热能力,我要让它不管在什么方式下都可以快速散热,我很追求完美,我很BT呵呵。【1)X220笔记发本CPU散热原理研究】动手改造之前先要研究X220散热的途径和方式,这里借用网上的图说话,CPU发出的热量散热的途径是:热量通过紧密接触CPU核心的带导热硅脂的铜板,传递到热管上,通过热管传递到X220左上角的风扇附近的纯铜散热鳍片上并加热附近空气,风扇再对散热鳍片吹冷风,热量由此排出到机器的外部。X220的南桥芯片热量是通过一个散热的软垫传递到热管,然后和CPU一起通过上面的途径散出,属于借道散热的做法。传统的改造散热的方式主要是对散热的第一个过程改造,更换好的导热硅脂,用铜片等来加强南桥散热,降低热阻,让热量传递更为通畅。这个改造方式对散热不好的老本子效果很明显,对于新本子来说提升作用很小,不过也是一个办法,我也针对它做了研究,尤其重要的是用铜片来替换散热垫,为了确定铜片的厚度我买了10多种厚度的铜片挨个实验,确认了X220替代南桥散热垫的铜片最佳厚度为0.3mm(注意铜片两面都是要涂抹信越导热硅脂的,至于信越的好处大家可以百度了,不多说了,是很好的导热硅脂)。还有一种增强散热的方式是加强风冷,比如外挂式抽风设备,仔细研究原理就知道这是针对散热最后的一个步骤来加强的,就是热量传递到纯铜的散热鳍片上之后,由强力的风扇把热量带走,这个原理非常的简单,但是却是很多人忽略的,我不打算用这类外挂降温装置(因为风扇的噪音和耗电都是问题,而且便携性受到影响),但是它的原理启发了我,我开始研究X220的进风出风口的改进,具体见第四节。总的来说,改造X220的散热的主要思路是a)换用好的风扇散热器来提高散热能力;b)更换好的导热硅脂和纯铜铜片用来降低热阻,提高热传导效率;c)改造进风和排风,提高风扇风冷效率;d)改进风扇内部空气分流方式,提高风扇风冷效率;下面来看我的改造过程:【2)X230几款可用风扇散热器对比】除了i5-2537M自带的一个比较弱的风扇(功率5v 0.33A)以外,我又在某宝先后淘了四款220可用的风扇,分别是X220原装风扇(台达出品,功耗5V 0.30A)、X230兼容风扇(AVC出品,功耗5V 0.45A)、X230原装老款风扇(东芝出品,功耗5V 0.25A)和X230原装新款风扇(东芝出品,功耗5V 0.29A)。首先看看这五个风扇的图片。值得注意的是这几款风扇耗电电流不同,东芝老款最低,0.25A,avc最高0.45A。这几款风扇的热管品质也不一样,至少从表面工艺上来看,AVC的相对糙,其他三款差不多,不过X220原装扇热管品质显然更好。热管最粗的是AVC和东芝的扇。这几款风扇的南桥部分接触片材质不同,弱扇和avc用的是铁片或者是铝片看不出,X220原装扇和东芝的是铜片,显然铜片散热效率最高,东芝新款用的是镀铜的铝片。这几款风扇的叶片设计形状也不同,avc是涡流方式,其他都是风轮的那种形状,个人倾向于后者,这样比较兜风的感觉。这几款风扇的散热鳍片大小和密度不同,弱扇甚至是铝材质的,其他款都是纯铜鳍片,比较不错,X230原装扇的散热鳍片密度最高。注意这五款风扇,最后测试结果是X220原装扇效果最好,所以请多记住X220原装扇的样子吧。几款风扇的横向评测都是在同一个环境同样的硬件基础上的,都是开机就打开fantool监控风扇转速,用鲁大师进行温度压力测试,cpu占用率大约为70%,测试三分钟左右散热稳定的时候截屏,通过综合分析温度和风扇转速来判断散热能力的好坏。因为第一款弱扇从各个方面看都缩水很多,因此不在评测范围之列,放上它纯属让大家开眼一下呵呵。第二款风扇X220的原装扇效果最佳,以后的改造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来的。注意这个时候的测试结果是没有全部改造完成的结果。AVC出品的风扇虽然是全新的,看起来也很结实,不过实际测试中表现平平。东芝的原装扇表现很一般,这可能跟风扇不是全新,热管有变形有关。X230原装扇的表现也一般,出乎我的意料,这个扇我看起来应该是最好的才是,测试结果发现此扇热管部分的热传导效率很高但是风扇风冷散热效率低下,散热鳍片太密集,风扇的风力不够大是它的主要问题。全部测试图在本文最后的测试结果里可以看到。【3)使用信越导热硅脂+纯铜片加强热传导】测出最给力的风扇散热器以后(X220原装扇,台达出品,功耗也低),开始解决南桥散热垫的替换问题。原来X220原装扇利用的是软的导热垫,效率不高,利用纯铜片代替它可以使散热更好,不过要格外注意的是铜片的厚度。我在淘宝买到七八种厚度的纯铜片,要找到最合适的厚度可是费了一些功夫。我首先去掉了四个风扇固定螺丝,这样可以直接用手把铜散热板按在cpu核心,更好感受它和核心的接触状态,然后在南桥上换用各种厚度的纯铜片,最后发现用0.3mm的纯铜片最合适,不高不矮,可以保证CPU和南桥都跟散热器紧密接触。如果用太厚的铜片就会把整个热管抬起来,cpu核心的接触就不好了。反之太薄的话也一样接触不良。信越导热硅脂是品质很高的一款硅脂但是比较浓稠不好涂抹,我用的工具是美工刀片的一节,用刀锋配合适当的力度,把导热硅脂抹平,厚度适中,涂满整个散热板,这样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因为没有其他的对比,就不做单独评测了。南桥位置使用0.3mm纯铜片+信越导热硅脂来替代,散热效果很好。【4)机器进排风改造加强】这个灵感来源于外置风冷加强散热模块,简单的装置,很好的效果使得他们的产品广受好评。经过分析,我觉得风力是很关键的因素,cpu的热量最终一定是要散发到机器外部才可以的,而当我们用了好多办法加速热传导,热量集中在散热鳍片的时候,一个给力的风扇就成为关键,在我所购买的所有风扇里,我最欣赏的就是X220的原装风扇,叶片弧度比较好,转起来出风效率很高。不过,我仔细研究X220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时候发现了问题。首先,X220设计上没有明显的进风口,风扇直接安放在D壳里,并未考虑它的入风口,有些人说从机器后面进风,这是不可能的,一般的风扇都是叶片旋转方向都是出风口,在风扇的轴向才是自然吸的入风口,X220风扇的轴向方向上,下面是D壳,上面是键盘,只有从缝隙里吸取一些风来吹出去,效率自然低下。其次,出风口的栅格相对比较粗,影响出风效果,我找了网上其它几款小黑的出风口栅格做个对比图大家就可以看出来了,X220和X230的出风口栅格过分粗了些,比较挡风。改造风路的思路也由此出来了,分两步。第一步,在D壳对应风扇圆形缺口的位置用手电钻打上两圈孔,有些复杂但是难度不算高。用coreldraw设计好圆孔的数量和直径,打印在A4贴纸上,剪下来贴在D壳的相对位置上,再用手电钻从小到大地打孔(从小到大可以防止孔打的太歪了,也降低出现风险的概率),最后用大钻头手工加工一下毛刺的地方,一个相对漂亮的入风口就改造完成了(设计图在施工的时候稍微转了一个角度以获取最佳的进风效果)。第二步,出风口那里用电磨片把栅格全部锯断形成一个比较大的窗口,打磨好断茬,用油性笔涂上黑色,就齐活了。这样改造了以后增加了排风口的出风效率,只是以后要注意不要戳到了散热鳍片,散热鳍片是铜制,相对柔软。改造了进排风对散热有明显的改进作用,为了科学对比我特地购买原装D壳进行此单项的对比测试,70%负载时,使用改造后的D壳,可以使CPU最高温度降低7度以上。【更新】有网友建议做防灰处理,我觉得有必要,购买了黑色金属丝网重新给进风口做了个防灰处理,觉得好看一些了,另外排风口栅格即使去掉也没那么难看的啦,一起补充几张图:【5)风扇气流优化性能改造】这个思路来自于我在网上搜风扇改造的时候偶尔发现,有高人通过修改风扇里面的气流分配,提高了散热效率降低了CPU温度。拆开X220的原装扇仔细研究,如下图,CPU热量由两根热管传递到左侧的主散热鳍片,温度是下面的部位最高,所以X220设计的出风方向也是这个位置风力最大,越往上,由于角度问题出风量就小了很多。修改风流,也就是在上面安装挡风片,加强左侧气流的强度,从而把尽可能多的热量从左侧提前散出,而机器背后的出风口位置本来也只有单热管,风力有所降低也没有太大关系。仔细斟酌,我用了0.3mm纯铜片制作了易于拆卸的挡风片,一共设计了三个,最下面还增加了散热鳍片。这个是我想当然的设计,在实际测试中发现挡风片过多反而降低了风速,散热性能反而变差,于是去掉两个挡风片,只留了最上面的,这样气流有回旋空间,就形成了较为稳定强劲的流动,散热效率提升。针对挡风片的散热测试结果是安装挡风片可以使CPU温度降低3度左右。【6)测试结果和结论】先贴上各种情况的鲁大师测试截图,请大家自己看图,注意其他客观条件都是一样的,包括室温,摆放位置,启动时间,电源模式(最高性能)、电源(90W版本)等等,目的就是为了让对比更加科学真实。经过了这些研究和测试,我对目前市面上X220和X230适用的所有散热风扇算是比较了解了,同时也对整个散热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经常做的散热改造很多集中在CPU或者南桥的热量传递这个环节,例如使用高级导热硅脂、液态金属、相变材料或者是纯铜片都是为了加快CPU的热传导,而选用合适的风扇(X220原装扇质量最为优异)则不但可以加速热传导(更有效率的热管和散热鳍片),同时还能加速热量从机器内部的散发,使用不同类型风扇CPU温差可以有10度左右差别(70%负载),而D壳进排风的加强是有效降低CPU温度的手段,只是加工难度还是有的。风扇的风流改造也可以帮个小忙,加工难度也不小呵呵。在炎热的夏天到来的时候,我终于算是可以用上速度又快,又相对清凉的X220了!说一点题外话,我的T500已经好几年没动过散热了,最近温度一直有60度开外,趁着这次改造,我拆开它更换了散热硅脂(用的信越的),装机以后CPU温度降低到40度以内,十分凉爽。这说明对于太长时间没有搞过散热的老本子,更换新的导热硅脂是非常有效果的。T500的主板设计相对不错,CPU距离风扇比较近,所以散热效率是X220不能比的。发布此文之前我针对X220的mSATA是否能升级到SATA3做了无数的改造尝试最后都失败了,原因在于sata3对于信号的要求极高,手工飞线的工艺完全达不到标准,稍微长一点就会导致大量校验错,效率反而降低,保持原来的状态反而是最好。可能是上升在处女座的缘故我对于这个本子的改动算是很精益求精了,甚至因为wifi天线长度不合适,多出来的部分不好折叠,就果断拆屏,重新把天线拆下调整长度再焊接回去……虽然花了很多功夫,不过用上了舒服的本子,心里是很开心的!相信各位喜欢小黑的黑友可能会理解我的感受!【针对跟贴网友的回应】:第13楼 网友 Lzz0591 说:个人觉得楼主破坏了D壳结构会导致主板部分散热不良。主板密封的那部分是为了是机内空气加速流动带走元器件传导给主板的热量。如风说:首先D壳我开孔附近也有不少进气孔的,第二,主板和D壳之间的缝隙很小,风扇不可能强大到可以把机内的空气抽出来的程度,主板热量主要还是通过键盘散发出去的,目前键盘表面温度33度还可以的。第三,如果担心D壳开孔破坏气流,我可以把D壳开的孔用贴纸贴上也就在气流上恢复原样了,这样对比测试也就能知道对主板散热是否有效果了呵呵,有空我会试试看,但是先别管主板,贴上进气口,cpu的温度就上来了……谁更热呢……第15楼网友 caoyannay 说:不过去掉出风口的挡板实在太丑了; 还有DIY的进风口, 太容易吃灰了。如风说:丑陋没办法了,我的手工还不到可以完美瘦身挡板的程度,看习惯就好了呵呵,进灰的问题是要考虑的,以后看情况吧,因为气流强劲了,肯定会累积不少灰尘,定期清理吧呵呵。第24楼网友 Gurian 说:lz防尘的话你可以试下垫pvc的防尘网 类似于在d面钻孔处上、下、右的东东 就是不知道厚度是否合适 台式上用它压防尘海绵 好用 推荐下。另外D壳钻孔的地方也涂黑。如风说:确实,很好的建议,我会搜索一下,原装的我注意到了好像是黑色铁丝网,加这个防尘效果可能会好不少,感谢提醒,等我更新了就更新此帖,散热孔涂黑也可以做一下试试看效果呵呵。前一阵子入手了CNC雕刻机,重新用CNC雕刻机加工了D壳,现在变得很漂亮,更新几张图吧: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Think小黑迷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ThinkPad电脑介绍评测改装,使用体验分享。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thinkpad x230重量比X220轻多少_百度知道
thinkpad x230重量比X220轻多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I5/I7处理器的产品  ThinkPad X230系列属于2012年7月份上市的笔记本,在当时极具性价比,新选择笔记本建议选择搭载主流的I3&#47,性能很强,但到2015年下半年,该配置有些跟不上了。  ThinkPad X230为2012年7月上市的商用小巧轻薄产品,14英寸机身采用镁合金+ABS材质,采用Intel 双核处理器,支持指纹识别功能
采纳率:5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的笔电进化史# X32/X220/X230i/K2450 一路走来,十二年小黑粉的回忆录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我的笔电进化史# X32/X220/X230i/K2450 一路走来,十二年小黑粉的回忆录
第一章:起源“ThinkPad”这个名称的灵感来自IBM的便笺簿。每一位IBM的雇员或到IBM训练中心受训的人,都会拿到一本便笺簿(英文为“pad”),上面印着企业的座右铭“THINK”。在一次讨论便携式电脑产品名称的会议上,一名与会者随手将一本这样的便笺簿甩到半空然后落在了会议桌上,另一名与会者受此启发提出可以用“ThinkPad”这个名称。自从第一台以ThinkPad命名的—ThinkPad 700C于1992年诞生,ThinkPad系列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并且一直保持着中高端的定位和压倒性的销量统治。这在竞争激烈,变化光速的消费电子领域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该系列在IBM执掌期间一直走着高端路线,这里的高端不是说配置高端(虽然也不错),而是做工、用料和设计感。但相对来说性价比可以说比较低,品牌溢价严重。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加上IBM本身的高傲,ThinkPad在很长时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连年亏损下,股东们高呼PC已死。日,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其中包括台式机业务和笔记本业务。ThinkPad的品牌也随之易手。在联想时代,这家中国公司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革新。与日本大和实验室的合作关系一直保持至今,但双方没有固守之前IBM老旧的理念,今年来做了不少改良和尝试。当然,不可能所有尝试都是成功的,这期间也走了很多弯路。但不可否认的是,联想治下的ThinkPad在质量没有下降太多的前提下,确实大大降低了售价。原本高高在上的ThinkPad飞入寻常办公室。除了产品本身的优秀定位,渠道的精准报价(该贵的时候贵,去不占便宜的北美市场时各种良心价),强大的线下销售网络和售后网络也是支撑ThinkPad系列起死回生并大放异彩的关键。所以抛开产品的部分缩水,我认为联想的运营是很成功的。而几年来ThinkPad也出过X300这样的惊艳作品,加上最近比较受推崇的X1C系列,还是让人看到ThinkPad的进步。设计没有死,PC也没有死,ThinkPad在后PC时代的表现相较于其他厂商的商务本系列还是很棒的。设计师Naoki Mori骄傲的展示他们的作品:ThinkPad X1C。第二章:三台小黑 + 一台昭阳我的第一台小黑,是老爸的出差用机X32,在不出差的时候就丢给我用了,也算是自己比较有使用权的第一台电脑。没有记错的话,在2005年左右的售价是13888元,配置的奔腾M 1.7G + 256M内存的主流配置。&最经典的IBM时代作品&借着这台小黑,我学习了编程、做网页和平面设计的基本知识,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打开了科技之门,和现在选择芯片设计方面的工作,也不无关系。让人惊叹的是,12年之后,这台“正版”IBM 小黑,再加了512M内存后,仍然一直兢兢业业的正常工作。除了一开机风扇就狂转(估计需要开箱清灰),和迫于硬件配置速度稍慢外,居然没有出过任何问题。而他的键盘一直都是我用过最好的笔记本键盘没有之一!虽然Thinkpad系列的键盘手感本身也是笔记本电脑中独步天下的一流水准,但相信很多老用户都和Neo我一样认为,近年改巧克力键盘后,手感还是下降了。我的第二台小黑,同样是老板的出差用机X220,配置了I5-2520M + 4G内存一直用到现在,作为最后一代非巧克力键盘,也是经典之作,可惜缺失的USB3.0(只有i7顶配有,但i7标压U的发热量。。。&)。&最后一代传统键盘小黑&而第三台小黑,则是工作后单位配备的X230i入门款,i3-3120M + 4G内存的配置,说实话还不如上一台X220的性能,不过配置了USB 3.0口着实为拷贝数据文件提速不少。&对比X220的小升级&而个人机,出于性价比的考量,选择了源自小黑X240的昭阳K2450,到了这一代,Thinkpad也选择了转型超极本,而不是之前一直坚持的厚度换散热性能的实用路线,并且全系选择了低压CPU + 单通道单槽内存,也注定了小钢炮时代的终结。&这就是我这12年来主用的4台笔电,老实说,很多不太关注的朋友,甚至都以为我没换过电脑。也确实,Thinkpad的精神就是低调内敛的外观,深沉稳重的炭黑色,不显旧,不出挑,也可能有些落后于时代了,但确实我一直喜欢和钦佩的一种工程师精神的坚持。第三章 进化 VS 革命借着这次张大妈活动的机会,刚好把他们拿出来好好对比一番,也试图从中找到Thinkpad甚至于整个行业近年的进化之路。键盘篇:X32X220X230iK2450可以看到对比电脑,Thinkpad最大的特点就是小红点了,的确,在极端的工程现场,未必有足够的空间放置鼠标,而触摸板相对来说定位不够准确快速,小红点几乎成了唯一的替代品。而且小红点设计与键盘中间,也的的确确可以减少手的来回移动距离,提升效率。第二点就是传统的键盘已经在X230一代全面变身为巧克力浮岛式键盘了,总体来说由于键程降低,手感的确下降了,但仍然是巧克力键盘中的领先者,起码Neo我认为是远胜软绵无力的Macbook全系的哦(New Macbook的新结构有提升,但键程仍然太短)。&接口 & 厚度篇:从上至下为,X32、X220、X230i、K2450可以看到X32虽然各种老接口齐全,但也的确更为厚重,毕竟多年前的产品了。X220到X230i几乎没有变化,最大的特色就是新增了蓝色的USB3.0,K2450代表的X240这一代,包括后续的X250以及现款X260都轻薄许多,虽然还达不到X1C这样的旗舰水准,但也属于一流水平了。而Thinkpad一直以来的“优质180°铰链”、“有线网口”、“Kensington锁”这样极具实用意义的特色,也一直遗传下来,并没有像Macbook那样经常各种砍接口。屏幕 & 价格篇:屏幕从最早的4:3进化成更适合娱乐的16:10和16:9,也加入了IPS屏幕等不错的支持。只不过因为工作时基本都是外接两个大屏显示器,所以每台机子都选择了最入门的TN屏,显示角度小(其实更适合商用),色域窄(sRGB 40~50%的水平),色准糟糕这些问题也就在意料之中了。不过如有需要,新款X1C 2016同样可以选配类似Retina屏幕的2K IPS屏幕,可以稳稳的应对绝大多数使用需求了。价格方面,如果光看性能配件(CPU、内存、硬盘、GPU这些),Thinkpad的确谈不上很高的性价比,但如果考虑到Thinkpad的散热、碳纤维外壳、防滚架、防水键盘等一系列保护数据和保持系统稳定性的设计、做工和用料。加上小红点和Thinkpad一套软件,尤其是电源管理软件的功能性,价格也算可以接受了。小结:可以说Thinkpad一路走来,尤其是被联想收购后,还是不断的在做进化的,传统键盘到巧克力键盘,机身减薄,以及最近几代加入的内置+外置双电池设计,都值得肯定。不过我们也看到了对于革命性设计的缺乏,如果说小红点、出色的键盘手感、稳重的外观、优秀的做工用料是Thinkpad多年来保持成功的特色的话,那么我们不难发现,最近几年并没有推出类似成功的新设计。我们肯定Thinkpad稳定好用的同时,也希望联想可以拿出更多的创新来打动消费者,我想这个任务,可能就需要新款X1C 2016以及后续机型来实现了。第四章:期待当我们讨论优秀的外观设计,精致的美感时,我们常常想到MacBook;当我们讨论霸气的外观设计,极致的体验时,我们常常想到Alienware;当我们讨论低调的外观设计,稳定的干活时,嗯。。。真的还就是先想到Thinkpad。当勇士球员克莱·汤普森想回复球迷提问时,他选择了Thinkpad;当编程大牛Richard Stallman想选择一台电脑和他一起环游世界时,他选择了Thinkpad;而我一直一来的期望,就是Thinkpad可以继续保持低调稳定的同时,做的更加轻薄,更加优雅。而这一点,似乎在X1C 2016身上看到了一些端倪:对于使用笔记本有些时间的老用户们来说,ThinkPad早已不单纯是个品牌,更是一种文化,也是生活、工作中的一部分。与其他品牌或系列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不同,ThinkPad自问世到今天,一直都忠于商务、高端的产品路线。不管是经典的X、T系列还是面向专业用户的W和P系列,都有众多的拥趸。所以ThinkPa 赞248 评论368 收藏229&回首十二年来的小黑使用之路,看着一代代Thinkpad的进化,似乎也看到了整个笔记本电脑甚至是PC电脑发展的趋势。台式机到笔记本电脑的演进,轻薄化、无线化的趋势,和的崛起。科技的确越来越融入我们的生活,改善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对于这些数码工具的选择,也从最初的够用就好、性价比第一,慢慢变得愿意为设计、为数据安全性都一些增值性服务买单。市场越来越多元,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实在是让人欣慰,又对未来新产品充满了期待。&小编注:文章来自#我的笔电进化史#征稿活动,如果你有丰富的笔记本电脑使用或购买经验,或者你对笔记本的品牌有着独到的见解,那就快来撰写一篇原创发表你的体会吧!众测君将会从文章质量、热度等多方面考核,挑选最优秀的作者送出由ThinkPad独家赞助的ThinkPad X1 Carbon 2016 商务超极本的众测资格哦!本次活动奖品由ThinkPad独家赞助笔记本电脑早已不是10多年前时的稀罕物了。如今的笔记本电脑品牌种类可谓是百花齐放,功能上有商务本、上网本、游戏本等,价位上从千余元到数万元。如果你想买一台笔记本电脑,那你可真的得好好的选上一会儿了!不少人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和笔记本电脑打交道,如今已经对它了如指掌: 赞77 评论54 收藏87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96)
Wisgrow 慕奈花舍 三生石 智能养花机(颜色随机
BONECO 博瑞客 超声波加湿器 U700
莱克魔洁 M95 立式多功能大吸力无线宠物吸尘器
KittenBot迷你巡线小车(豪华版)
赞77评论172
赞39评论64
赞25评论48
赞1453评论244
赞743评论318
赞682评论170
赞593评论291
赞785评论631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x220 厚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