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00字左右。急

求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论文,要求是对义乌国际商贸城的:调查它的规模、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并思考对策。2000字左右急!!!
求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论文,要求是对义乌国际商贸城的:调查它的规模、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并思考对策。2000字左右急!!!
补充:速度点,好的再追加100分
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是中国小商品城顺应市场国际化发展需要而建造的现代化批发市场。一期工程投资6亿多元,于日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工程占地420亩、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设主体市场、生产企业直销中心、商品采购中心、仓储中心、餐饮中心五大经营区,共有9000多个商位1万多户经营户。   国际商贸城一期市场经营工艺品、饰品、玩具和花类四大行业商品,日客流量达4万多人次,商品销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90%以上商位承接外贸业务,外贸出口占60%以上。
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工程设施精良,吸收了国际大型商业中心先进的设计理念,融合高科技、信息化、人性化及专业市场的商业特点,兼受并蓄,功能齐全,是国内最先进的专业市场之一。市场内设中央空调、大型电子信息屏、广播系统、电子信息咨询系统、宽带网络系统、自动扶梯、消防安全监督控制中心;市场人流货流通畅,设有高架桥,汽车可直达市场二、三、四楼,拥有三个地面停车场、一个大型地下停车场。
义乌国际商贸城是中国小商品城顺应市场国际化发展需要而建造的现代化批发市场。一期工程占地420亩、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设主体市场、生产企业直销中心、商品采购中心、仓储中心、餐饮中心五大经营区,共有9000多个商位1万多户经营户。 国际商贸城一期市场经营工艺、饰品、玩具和花类四大行业商品,日客流量达4万多人次,商品销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90%以上商位承接外贸业务,外贸出口占60%以上。国际商贸城二期位于义乌市稠州北路以东,福田路以西,南接商城大道和国际商贸城一期,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国际商贸城二期由F、G、H三个主体交易区和三个联接体组成,规划占地800亩,投资概算3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市场建筑分五层,其中一至三层为市场设计,四至五层为生产企业直销中心、特色馆和外贸机构设计。市场分两个阶段开发,其中2004年10月交付使用的F、G区块,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一至三层可安排标准商位约7000个;四到五层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1#连接体(中央大厅)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地下车库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国际商贸城二期一阶段入场行业为:五金、电子、电器、箱包、钟表、雨具等。国际商贸城二期建筑宏伟,环境优美,商贾云集,堪称集购物、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国际性商务中心。
  同时,融入多元化、人性化的服务,引进开设了餐饮美食、电信服务、中庭休闲、金融服务、物流运输等服务,市场绿化率和广场服务用地比率分别高达28。5%和24%,环境优美,商业气氛浓厚,充满生机,是一个集购物、旅游为一体的国际性商业中心。
存在的问题什么的你可以随便说些这类的通病,并列举几个解决方法。
能帮我找些问题和解决方法么,再给你100分谢勒
现在我们不妨分析一下,随着美国的次贷危机向周边国家扩散,全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衰退时期。而这起金融危机的起因恰恰是华尔街的投资者们利欲熏黑,违规操作,作为美国政府监管不力造成的。金融危机加剧,失业人口增多,西方国家那种“寅吃卯粮”的超前消费观念正在转变,现在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创27年来的新低。再看国内作为“世界工厂”以出口拉动内需为经济增长点的中国,出口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据发改委统计,全国今年上半年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三分之二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超过2000万工人被解聘。单纯靠廉价劳动力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合中国和全球环境的变化了,即使全球不发生金融危机中国近些年来的企业肓目扩张生产,国内内需不振,也使中国步入了产能过剩的时代,具备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切特征。中国GDP现在已由12%左右下跌到了9.9%下跌幅度之大之快令中国政府震惊,年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虽然最近国务院推出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但这种投资究竟在金融海啸中能激起多大的浪花,我们试目以待。在风暴袭转全球的形势下,即使象浙江义乌这样的批发市场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浙江义乌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就是中国改革30年来所倡导的,依靠劳动密集形,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生产的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国内产业化的的调整,企业向6+1产业模式的集中转变,浙江义乌批发市场现在的这种销售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果不转变销售模式,就会象以前湖北的汉正街一样,渐渐在经济发展中被淘汰。
提问者 的感言:谢谢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形势与政策国内形势(考试论文)2000字左右-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形势与政策国内形势(考试论文)2000字左右
导读: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一、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展望,对政策因素、征管因素以增减持平处理,(2)宏观调控所需的财政政策取向,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因素导致的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九五”末期以至“十五”初期在政策运用上不可能成为增税的时机,主要取决于中期经济形势的发展,关键在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趋向和近两年来采取的扩张政策刺激国内需求的效果,财政政策从扩张到收缩都应有过渡,因此不管形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稳固、规范、高效、健康的财政体系和财政运行机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此将理论界有关这一问题的观点综述如下。一、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展望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收支测算应包括“九五”最后一年即2000年,和“十五”规划期间。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对2000年的财政收入预测暂不考虑费税改革的体制因素,对政策因素、征管因素以增减持平处理, 经济增长方面按7%考虑,物价方面按3%考虑,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按此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1890亿元,比1999年预算增长10%, 绝对额增加1000多亿元。关于2000年财政支出,按照1999年全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14.0%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支出将达到13350 亿元, 比1999年预算增长10.1%,绝对额增加1200多亿元。2000年支出与1999年同比增幅和增量都有所减少。收支相抵,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为1660亿元,比1999年扩大157亿元。 “十五”时期的预算。收入测算应从几个因素来考虑和处理。 (1)费改税。尽管“十五”期间费改税将使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但解决不了国家可支配财力增加的问题,因为增加的收入大多已有明确的用途,只是管理方式的改变。费改税的意义主要不是直接增加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而是治“乱”,是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2)宏观调控所需的财政政策取向。 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因素导致的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九五”末期以至“十五”初期在政策运用上不可能成为增税的时机。 (3 )财政体制。1994年新财税体制运行几年来,通过不断的磨合与完善,一个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已初步形成,机制本身保证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4)经济增长。 据当前一些机构的研究报告及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我们按照7 %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国家计委物价预测中的3%的价格方案考虑,“十五”的gdp现价增长速度为10%。几项因素中,我们认为直接影响“十五”期间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主要是经济增长,因此收入测算中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参数。据此,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915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可支配财力1400 多亿元。支出的考虑主要从需要与可能两个方面来分析。“十五”期间是否需要继续扩张支出规模,主要取决于中期经济形势的发展,关键在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趋向和近两年来采取的扩张政策刺激国内需求的效果。从经济周期的调控运行来看,财政政策从扩张到收缩都应有过渡,需要保持相应的连贯性,不可也不应该大起大落。因此不管形势如何发展,财政支出的压力是很大的。主要反映在社会保障补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补助、贫困人口生活补助等等)的增加,扩大内需政府增加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后续资金压力,以及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各种社会成本等,都需要财政增加支出。 另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1.“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2000 年估计能够继续保持在12%左右的水平上。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很重要的在于一些临时性、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十五”时期将很难继续发挥作用。“十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将主要依赖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 2.当前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长期以来影响我国财政收入提高的因素依然存在。 3.从预算内财政收入支出的角度看,经济的宏观税负(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很低,1998年也只有12.4%。 而从整个政府分配活动看,把预算外、制度外等政府活动赖以维持的资金来源考虑在内,经济维持整个政府运转的负担估计占gdp的比重在25%以上。所以, 从全口径的政府收入角度看,经济的税负并不算低。“十五”面临的困境是:如果在不能减少经济中不规范的政府分配活动的同时,采取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必然将加重整个经济的负担水平;如果仅仅把预算外、制度外转化为预算内进行管理,又不得不维持这部分资金原有的支出格局,并不能增加财政可直接支配的财力,从而也就不能有效缓解财政当前的收入困难。 4.1998年和1999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实行增加国债发行、扩张政府需求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目前看,在“九五”末期和“十五”初期,继续实行相对扩张的财政政策仍然难以避免。普遍的看法认为,我国经济需要比较长的结构调整时间。根据世界银行有关专家的分析,在这个期间里,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下降到4.5 %左右,这个速度显然是我国社会现状所难以接受的。因此,财政政策面临着技术扩张的压力。 5.造成财政政策自我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财政基础薄弱,财政可调控财力严重短缺。初步测算,考虑物价因素,如保证法定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十五”时期仅支农、科教文卫支出、价格补偿等因素即可占去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50%左右。如果考虑到近年来大量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粮食收购等资金需要,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的可调控财力极为有限,“十五”时期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中央财政无疑将要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验。6.在我国财政调控经济手段缺乏的情况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体现为财政赤字和国债的增加,但财政赤字的扩大和国债规模的增加,也相应增大了财政的风险。很显然,不论从财政赤字还是国债角度看,联系到我国脆弱的财政基础,财政风险都不是一个让人可以放心的问题。 还有学者认为:对“十五”时期我国国债规模的预测主要基于“九五”时期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与1999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紧密相关。“十五”时期各主要指标预测是:gdp计划增长7%,各年分别为106480亿元、117130亿元、128840亿元、141720亿元和155900亿元;中央财政收支保持1999年增幅不变,利率以应到期国债实际利率计算,各年中央财政赤字分别为1810亿元、1990亿元、2190亿元、2410亿元和2650亿元,合计将达11000亿元,超过“九五”时期一倍左右。 根据“十五”时期的中央财政赤字和内债、外债的还本付息情况,各年国债发行额将为:4100亿元、3800亿元、3800亿元、3500亿元和3500亿元, 累计近19000亿元,比“九五”时期新增3800亿元。依此计算,“十五”时期的不含利息支出和包括利息支出的中央财政赤字率,以及中央财政债务负担率仍都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如果依此指标,我国“十五”期间仍存在一定的发债空间。再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将表现出以下若干基本走势。 1.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受到需求制约。我国需求不足,除了出口大幅度波动的冲击之外,主要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下降,以及消费需求不足对投放扩大的影响。从国际比较看,我国近几年的最终消费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储蓄率较高而消费率较低的亚洲国家,原因是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大概低20个百分点左右);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率按人口比重计算却不低于其它国家,问题在于农村消费水平太低,影响了整个居民的消费率。从现在到“十五”期间,我国国内需求结构失衡从而需求不足的局面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从这个角度看,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张基本上依赖于农村居民消费扩张期的到来。2.经济增长质量将逐步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国有经济的制度变革和战略调整将较大幅度推进,这会带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上升,同时促进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较快发展,使竞争机制更趋于合理和有效,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进程,加上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约束,将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经济增长质量得到逐步改善。估计“十五”期间增长方式转变和增长质量提高最为明显的领域将是消费品工业部门。 3.产业结构调整将迈出较大步伐。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明显加深,另一个是工业结构的升级非常缓慢。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十五”期间我们不能不花大力气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4.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重要的新时期。加入wto, 受到冲击较大的产业将是农业、重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很多第三产业部门,而大多数消费品工业则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对外竞争能力。即使中国在近期不加入wto,21世纪初期也必然要实行进一步开放的政策, 在关税降低和外商投资条件方面都会迈出较大的步伐,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商品进口冲击和国际大跨国公司进入的冲击,面对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去迎接新的国际挑战,扩大对外出口和对外投资。因此,“十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中既可以进一步利用扩大开放的有利条件,又需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尽快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这突出表现在增长速度加快,并初步呈现出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良好发展势头。同时,各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涨,许多指标均创近几年新高。但是,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除了某些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有所抬头,还有一些片面的认识和做法。如有的地区对加快经济发展的热情很高,对可能引发的经济过热警惕性不够;对加大投资力度研究得多,对启动消费需求考虑得少;对发展城市经济的对策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少;对增加经济总量比较关心,对调整经济结构关注较少;对经济发展态势的正面效应认识充分,对可能产生的负面滞后效应估计不足。这些新的情况和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警惕。一、从头几个月的情况看,我国经济出现了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长加快,首季度GDP增长9.9%,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这也是1997年以来最快的增长。 2、结构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加快调整,高技术产生迅猛发展,电信、物流、咨询、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3、效益提高,前三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94%,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7%。 4、物价回升,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增长0.5%,尤其是一些先导性价格指数上升颇为明显,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甚至上涨了5.5%。今年以来的好形势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同时,对于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必须高度重视。 1、“非典”已经对旅游、航空、餐饮、外贸和利用外资等方面带来较大冲击,对国内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日益显露,如果持续时间较长,还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2、一些行业出现投资过热的苗头。如房地产投资增长偏快,结构不合理。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4.9%,大大高于去年全年增长21.9%的水平。又如,冶金、建材纺织、汽车等行业发展持续升温,带动了原材料、燃料等价格上扬。一些重工业产品尤其是高耗能产品增速明显超常,加剧了一些地方电力供应紧张的矛盾。 钢铁工业投资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又猛增153.7%,而且新增产能中相当一部分档次低、污染重、能耗高;电解铝生产能力的扩张严重超过市场需求;国家明令禁止的立窑水泥在一些地方又死灰复燃;纺织行业投资增长65.8%;汽车生产增长54%。个别地方在政府保护下盲目发展汽车项目,汽车行业规模小、布局散和自主开发能力弱的矛盾突出。由于某些行业过度投资中很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一旦市场需求变化,势必加大金融风险。3、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很严重,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是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回潮。一些地方不顾国家禁令和市场供求情况,新建了一批钢铁、水泥、玻璃、铁合金、电解铝等项目。国家花费很大力气关掉的一些小煤矿、小钢铁、小水泥、小玻璃等企业又死灰复燃,部分已被淘汰压缩的过剩生产能力重新投入生产。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信息产业出现了重复建设问题。据了解,不少城市都已经或计划投资上百亿元生产半导体材料。这些项目建成后,生产能力将大大超过目前国内市场需求量和可能出口的数量。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光缆建设也出现了严重重复建设,国家公用通信网资源大量闲置。 三是基础设施的重复、超前建设。一些地区机场布点过于稠密,建成后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沿海、沿江新建扩建大型深水泊位码头成风,吞吐能力严重闲置。一些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地方花费巨资修建的高速公路,车流量稀少,难以得到充分利用。这种情况如果任其发展,将进一步加剧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延缓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进程。 4、消费增长仍较缓慢。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8%。然而,消费需求的增长并不尽如人意,与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增长相比较,消费需求增长略显缓慢。今年1至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2%,虽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比1月份下降0.8个百分点,比GDP增长低0.9个百分点,比投资增长低18.6个百分点,比出口增长低24.3个百分点。今年前3个月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呈现下降走势,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比1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由此看来,消费需求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5、部分生产要素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比如,一些地区电力供应紧张。近年来,电力需求增速持续走高, 继2001年增长9.2% 之后,2002年又增长 11.7%,今年一季度进一步增长16%。 现在已有不少地区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估计到夏季,用电供求矛盾还会更加突出。又如,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面临严峻的缺水局面,一些主要矿产品原料因国内紧缺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大。 6、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当前我国已进入劳动力增长高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下岗失业人员数量较大,应届高校毕业生比上年增加较多,就业和再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为了巩固和发展我国经济的好形势,当前我们首先要在认识上统一起来。既要看到经济发展的好成绩,又不能盲目乐观;既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又要警惕部分行业出现的过热苗头。特别是对“非典”给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绝不能低估。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二、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坚决打赢两场战役 要处理好“非典”防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关系,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这件大事,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当前,我们一定要努力控制疫情扩散,严防蔓延和反弹,一定要对非典防治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能有丝毫麻痹和掉以轻心,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把“非典”给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估计得严重一些,把解决的措施准备得充分一些,把各项工作做得扎实一些,千方百计把“非典”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2、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不动摇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切不可因前几个月经济形势比较好就有所放松。现在,我们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政策的力度不能减弱。同时,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采取措施进一步启动消费需求,特别要在启动农村消费需求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3、要用发展的办法,主要采取经济手段,区别情况,适时微调,解决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其中,要适当控制房地产“过热”地区的土地供给,调整高档商品房和普通住房的供给结构,严格控制别墅等高档房的建设。要强化城市规划的约束力,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对其他已经出现投资“过热”的行业,要搞好行业发展的规划和调整,抑制其过快增长。 包含总结汇报、行业论文、高中教育、旅游景点、农林牧渔、教学研究、高等教育、求职职场、出国留学、经管营销以及形势与政策国内形势(考试论文)2000字左右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不能为空!
中专职业生涯规划书 我学汽修的 2000字左右、 急急急、
Either scripts and active content are not permitted to run or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1.7.0 or greater is not installed.
记得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心中充满希冀和兴奋,同时也感到迷茫和不安,有些迷茫--四年的学习生活应要怎样度过?四年之后自己的发展前途又会怎样?时间如水,光阴似箭,转眼间,大学的四分之一已经离我而去,在一年后的今天,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学习,我已经不再彷徨,不再迷茫,而是明确了目标,找准了方向,并准备为之努力拼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它是我大学生活的启明星,它是我人生道路的导航塔,它唤醒了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它使我系统全面的认识自我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道路,总之使我受益匪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给予我的思维意识与规划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而且将会延伸到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之中去。自我认识1 感性认识
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在生活中,我有时喜欢独处,自己一个人读读书或者听听歌,有时喜欢和大家一起玩,经常会从和朋友的聊天中得到一种愉悦的感觉;在学习上,我比较严谨,注重学习过程中细节上的精确性,希望尽可能做得完美。从他人的角度来分析:在家长的眼中,我是个比较听话懂事的孩子;在老师的眼中,我是个比较踏实认真并富有潜力的学生;在朋友的眼中,我是个有时严肃有时搞笑,具有亲和力,比较平易近人的女孩。
综上分析,我认为自己的性格特征比较倾向于双面性,有时外向,有时内向,有时好动,有时好静,但总体上是一个开朗乐观的女孩,比较积极进取并且渴望独立,但是有些方面有些情况会缺乏自信。2 理性认识
根据霍兰德理论分析,我具有社会型,现实型和研究型的复合型特征。一面属于社会型,是因为我比较容易适应新环境,比较喜欢接受新事物,很爱与人交往并能够在沟通交流之中提升自我。一面属于研究型又一面属于现实型,是因为我肯动脑,善思考,钟爱富有创造性与挑战性的工作,有时喜欢逻辑分析与推理,有时喜欢接受操作性行动性任务,有时喜欢从学识才能的提高上认可自己,有时喜欢在实践操作的完善中证明自己。 专业认识1.就业现状
当今世界对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的开发,新武器的研制,新材料的合成,以及一些新药物的研制等问题都十分关注,所以我们所从事的就业范围十分广泛。虽然化学专业的学生就业面不窄,但是对于我们本科毕业生来说,就业现状却不容乐观,因为我们现在所学并不细致深入而太过于宽泛,而且我们大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所以我们仍需不断提升自己。2.就业前景
化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电化学,结构化学等。一般研究的领域不同,所从事的工作也会有所不同。化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适宜到石油化工、环保、商品检验卫生防疫、海关、医药、精细化工厂等生产、技术、行政部门和厂矿企业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适宜到科研部门和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也适宜继续攻读应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未来的方向分析1 职业发展路线
到药品公司、食品公司、化妆品公司、精细化工厂等与化学相关的企业求职,主要从事有关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分析检验或质保监测等相关工作。2 职业抉择理由
通过数据统计研究发现,在当今的社会时代背景下,第一,对于招聘公司来讲,在某种程度上其更倾心于高能力者而非高学历者,一定的工作经验对能力的考核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二,对于自身来讲,作为一名女生,基于生理、心理等各种原因,本科生的就业率高于研究生。因此,我放弃继续深造而是选择就业,以此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并决定在工作的同时利用空余时间对所从事的及其相关领域进行更深层次地学习研究,以此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这两方面的提升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 职业抉择因素(1)根据SWOT法则进行分析A
优势因素目标明确;积极进取;勤于思考;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乐观开朗;富有梦想;思想成熟;喜欢挑战;渴望独立;与父母关系很深;与朋友相处融洽;经常得到老师赞许;学习成绩优异;逻辑思维能力强;理性与感性思维共有;被认为是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孩子。B
劣势因素 有时缺乏自信
有时缺乏恒心
有时比较被动
有时比较懒散不能相当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
不能相当熟练地进行实验操作专业术语的使用方面欠佳
实验报告的书写方面过简沟通交流方面的能力一般
组织策划方面的能力一般C
机会 客观方面:化学属于基础学科,从横向角度来讲其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领域较广,从纵向角度来讲其进一步发展提升的空间较大,而当今时代对化学的关注焦点也很多,于是很多与化学有关的企业或部门应运而生,这就为我们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主观方面:地处北京,时处大一,我拥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各大高校蹭课蹭讲座以及寻找一些实习与兼职机会,不仅能够以此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建立本专业本领域的人脉资源网。D
威胁 客观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正是由于其学科的基础性,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此专业或其相关专业,随之而来的便是日渐增多的本专业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毕业生。加之不断涌来的“海外留学生归国”热潮,其中那些文凭高、能力强、见识广的留学生更是使我们所面对的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总之,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到处充满了威胁因素。主观方面:针对化学专业来讲,学习任务重,实验时间长,经常接触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而我的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应该强加锻炼以面对挑战克服困难。(2)综合四种因素进行总结通过对自身及本领域影响因素的主客观分析,特总结如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应该扬长补短,发挥优势因素,弥补劣势因素,制定出一套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计划,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定期地完成自己的各种目标,以提高自己的恒心与毅力,并且经常向家长,老师,同学虚心请教,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加以改正。在学习与生活上,不仅要系统全面的掌握理论知识,更要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建立属于自己的信息体系与人脉网络资源库,而且要提升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从而从综合素质上提升自我,以使机会因素最大化,威胁因素最小化。与目标的差距分析1
职业的工作内容(1)研究型:以医药学研发者为例,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碉研、药理研究、毒理研究、临床研究、注册与报批。(2)质检型:以化工用品质检者为例,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负责企业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工艺用水及成品等检验工作,负责质检部日常管理工作,根椐产品质量标准编制和修订有关的检验操作规程并进行审定。2
职业的胜任条件(1)专业要求研发型:研发产品的最终目标都是市场,因此除了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该熟悉注册,分析,专利等工作流程;质检型:能够掌握化学专业尤其是分析化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熟练使用工作中常见的现代分析仪器和质检仪器,了解工作流程及相关法规。(2)非专业要求英语方面的能力:能够熟练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已通过CET-4和CET-6等级考试并取得证书;计算机方面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office等办公软件,已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并取得证书。3
与目标的差距分析(1)理论知识方面不够深厚,虽然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与推断能力,但是在思维的严谨性、缜密性、系统性、全面性等方面尚有欠缺。
说出您感谢的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