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创新的目的转氨酶是什么么

大学去行政化并非弱化管理
 来源: 
  当下大学普遍遭受社会甚至教职工诟病的时候,大家主要把账算到了大学行政化的头上,于是“去行政化”似乎成为大学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至少在这几年成为教育管理和改革领域的热词。实际上,在教育去行政化的讨论热潮中,“去”一词很值得深思,教育或大学需要行政管理吗?行政管理怎样才算适度?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需理清教育的目标和活动特点、大学活动的组织协调机制、恰当的治理和管理体系等。
  高校的职能与活动特点
  大学的主要职能是培育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引领文化,其履行这些功能的主要活动特征是:
  首先,大学育人过程中的学和教已经从传统的被动知识灌输演进到互动式、主动学习。按照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学习强调意义获取,目的是学习者行为和思想的永久改变;认为学习者天生具备创造力,能自我导向,而不是把学生看成需要定向;教育者要将自己看成指导者和资源;学习尽管始于课堂,但主要发生在学习者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环境的过程中,并最终改变价值观,因此教师和学校要努力创造这种环境。另外,为了应对当代许多颠覆性技术如网络、慕课等挑战,现在许多大学更进一步,开始探索研究导向的教育,其目的不再是教学生简单地记忆知识和理解,而是帮学生学会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学会终生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互动过程具有极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校重在塑造这种教学环境,并提供充足教育资源。
  其次,对于研究和社会服务来讲,其探索过程更具有随机性、自发性、涌现性,甚至真理经常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因此,为了鼓励独立思维、创新精神,刺激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保护教师、学生在教学、学习、研究以及成果发表过程中享有高度的自主性,不受法律、组织规定以及公众压力的不当干预或限制,学术自由便成为学术机构重要的治理原则之一,包括教师追求学术、传达知识、发表研究成果与研究结论,以及决定教学方式的自由;学生学习相关知识、自己学习作结论以及表达意见的自由,等等。
  再其次,社会文化是随着社会活动的不断演化而沉淀形成的,大学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及其新发现是社会文化演进的重要推动力量,但这种演进是靠理解、认同、接受、采用等自主选择过程实现的,无法靠行政权力命令和强迫推行。
  上述几类校园主用功能的发挥依赖大量的各类学术活动实现,而这些活动有极强的自主性、演进性、分散性,为了支持其有效进行,现代大学还需要建构极强的服务体系和支撑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面向社会各界争取教育资源和有效配置资源,需要与社会建立有效的互动渠道,更需要解决好师生员工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后勤服务等等。这些活动无法以学术活动提倡的那种分散、自由、无拘无束的方式进行,而是需要借助现代管理理论和最优实践,塑造必不可少的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以确保大学基本职能得以顺利实现。
  因此,大学的基本活动可以粗略地归为两类,以自由、自主、分散为特征和以学术判断为主导的各类学术活动及其以纪律、服从、集中为特征和以权力为主导的相应的服务支持活动,前者需要组织管理上的决策权分散和高度自主性,后者则强调资源的集中调配和各类分散式服务的高效协调。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并行不悖
  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高校的有效运行需针对上述两类活动建立起其相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大量学术活动的决策和组织需要符合其分散、自主、自由、自治特点的以学术判断为主导的学术权力,更多强调决策的自主性,管理的宽容性,包括评价上的容错性,因为我们必须允许研究上的失败和试错,且因真理经常在少数人手中,所以行政决策惯用的领导批示、命令、少数服从多数等投票机制在这里失效。而代以施行的是自我决策、学术研讨、同行评议、学术委员会判断和决策等,学校大量与学术相关的如学术、学位、教学等委员会的存在主要是广泛听取意见,相互启发,以使学术少走歧途。
  作为大学,办学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各个学校必须明晰其发展特色、重点、品牌和战略定位,以有效利用资源实现目标。这时,既需利用上述学术权力进行学术决策如大学特色、专业选择、研究定位、育人模式等,又需要为上述学术活动的顺利运行提供大学的战略指导、获取充分的资源、构建合理的组织机构、完善各类行政服务和运行支持。而这类活动的管理决策机制与学术权力完全不同,不是基于学术判断,而是基于针对学校使命和战略的资源有效支配的行政权力,不再是分散的自由和自治,而是相对集中的服从和整体的协调。此时,战略、规划、人事、预算、权力、决策、执行等管理技术就成为必要。
  因此,大学的运行离不开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那又为什么会演化成遍遭喊打的行政化呢?主要原因是二者边界的模糊和相互越位,既使行政权力过多地进入学术领域而导致学术活动的扭曲,又引发学术权力蔓延至行政领域让资源配置和行政服务低效。
  例如,目前高校普遍显得浮躁,精力主要放在一些显性指标上,如SCI,重点学科数、博士点数、院士、千人、长江学者数等。校领导和大教授们的精力主要用在了这些资源的获取过程中,而没有集中在利用资源进行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上。究其根源,与国家到教育部、到学校、再到教师的资源配置过程中过强的行政色彩,以及资源配置过分依赖按权力和行政级别开展的各类“工程”相关。
[责任编辑:孙宗鹤] 1
一周图片排行榜
看点·追踪
  年内,故宫东西两侧的两条断头路将被打通。同时,故宫西墙根儿361米长的文物修复室也将开放。
光明网版权所有(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2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0人评价80页
13人评价2页
2人评价3页
0人评价2页
1人评价1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所有文档均可免费全文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评价文档: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2008年10月第27卷第10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Oct.2008Vo.l27No.10??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yb05067),课题组其他成员:黄建钢、张晓鹏作者简介:杨述厚(1960-),男,福建福州人,教授,从事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杨述厚1,李百齐2,刘东渤1(1.福建警察学院,福州.浙江海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浙江舟山310004)??摘?要:行政管理专业作为高校新兴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模式和路径目前尚处于探索和构建之中,许多高校都在加紧创新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但收效并不明显。面对该专业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状,如何加快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和加强对学生行政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行政管理专业面临的迫切需要研究和加以解决的课题。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8)10-0157-04??教育部高教[2001]4号文件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从我国高校目前实践教学总体情况看,依然存在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共性问题。??一、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师资队伍水平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校之间的竞争,实质表现为教师水平即人才的竞争。创办一流的高校,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多年的办学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道理。据报道,我国近年来名牌大学毕业生求职成功率远高于一般普通高校,这说明,毕业生就业率与高校的教学质量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又直接影响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基于这一观点,我们认为,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必须加大力度建设师资队伍,以满足提高理论与实践教学质量的需要。1?树立开放式的办学理念,建构?三位一体?结构的师资队伍伴随经济全球化、社会一体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必须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教育观,实施开放式办学策略来应对新世纪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形势。师资队伍建设要结合行政管理的专业特色面向社会和兄弟院校,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办学新路子,建设一支以专职任课教师为主体、兼职和聘请客座教授相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兼职教师应当聘请那些在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资深人员。他们工作实践经验丰富,且具备较高水平的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行政管理专业有些课程聘请他们讲授,教学效果更好。比如,行政领导学、地方政府学、政府公共关系等学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都应当选聘这些兼职教师授课,以便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行政职业能力。聘请客座教授,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学术水平和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因此,应当侧重聘请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学术知名度的资深专家教授举办学术讲座,讲授学术前沿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启发学生思考学术前沿问题,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2?新教师实行挂职锻炼制度,培养他们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近年来,由于各高校硕士、博士逐年扩大招生,为高校输送了大量高学历师资,他们学历较高,正当青春年华,血气方刚,锐气袭人,基本具备了扎实而深厚的学术理论功底和相应的科研能力,但他们欠缺实际工作经验,实践能力和指导实践教学的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我们主张新毕业的硕士、博士参加教学工作第一年,一般不应马上登上讲台给本科生授课或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而应当安排高职称教师指导他们进行课堂教学见习。在见习期间主要安排他们从事听课、?157?助课以及学生作业批改答疑等教学工作,非师范院校毕业的硕士、博士尤其不能缺少这一环节。见习期满后,再派他们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挂职锻炼半年至一年,参加真正意义上的实践锻炼,提升行政职业的实践技能,亲自感受行政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性,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应用,为以后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二、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构成体系我国?高等教育法?第7条规定:?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要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步形成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教学体系和教学运行机制。?根据这一总体要求,行政管理专业需要重新调整人才培养的规格与目标定位,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兼顾学术性教育与职业性教育的同步与均衡发展,以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1?实践教学目标定位现代大学教育的理念,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都必须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学生毕业后服务于社会的质量观念,这就需要行政管理专业必须优化课程结构,将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紧密结合起来,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还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从事行政职业的实践能力。如,计算机应用、现代办公和行政信息处理能力;行政决策方案、编制计划、人事考核方案等方面的设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一定水平的公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2?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平台有专家指出:?实践教学不是一般意义的社会实践,而是受制于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本质上是以培养人为宗旨的教学活动。?[1]正是树立了这样的实践教学观,行政管理专业需要重新调整实践教学?6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的课时比例,并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逐一落实到位。即认知实习阶段安排在?-?短学期,培养学生初步认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人民团体等单位行政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培养他们的行政理想和公共服务精神;项目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第5至第8学期,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将来从事行政职业的综合素质。整个本科四年,实践教学伴随理论教学同步推进,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如下图所示:3?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既然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那么就必须建立与其地位相适应的质量监控系统,将实践教学纳入全面质量管理(TQC管理)的轨道。首先,成立以二级学院校长或书记亲自牵头挂帅的实践教学组织领导机构,主抓实践教学工作。该组织机构应当是一个常设的机构,而不是应对临时性任务的作秀组织,因为实践教学是学校十分重要的常项工作,必须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才能见到成效。实践教学组织领导机构各成员要明确分工,实行工作责任制,负责全面监督监1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pdf
文档介绍:
2008年10月第27卷第10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ofHeilongjiangCollegeofEducationOct.2008Vo.l27No.10??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yb05067),课题组其他成员:黄建钢、张晓鹏作者简介:杨述厚(1960-),男,福建福州人,教授,从事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杨述厚1,李百齐2,刘东渤1(1.福建警察学院,福州.浙江海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浙江舟山310004)??摘?要:行政管理专业作为高校新兴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模式和路径目前尚处于探索和构建之中,许多高校都在加紧创新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但收效并不明显。面对该专业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状,如何加快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和加强对学生行政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行政管理专业面临的迫切需要研究和加以解决的课题。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8)10-0157-04??教育部高教[2001]4号文件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从我国高校目前实践教学总体情况看,依然存在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共...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转氨酶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