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个问题,行吗,氨气 无色酚酞能使酚酞变红,这句话是对还是错?

当前位置:
>>>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做制冷剂..
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做制冷剂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C.氨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气比较稳定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红色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氨易液化,液氨挥发为气体吸热,因此可用来做制冷剂,故A正确;B、易溶于水,减小容器中的压强形成喷泉,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故B正确;C、氨极易溶于水,和氨气的稳定性无关,氨气的稳定性由分子中的共价键强弱判断,故C错误;D、氨气溶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溶液中生成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使酚酞试剂变红色,故D正确;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做制冷剂..”主要考查你对&&氨气&&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NH3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氨分子的结构为三角锥形,N原子位于锥顶,三个H原子位于锥底,键角107°18′,是极性分子。 分子结构为: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氨易液化,在常压下冷却或常温下加压,气态氨转化为无色的液态氨,同时放出大量热。液态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因此,氨气可进行喷泉实验);氨对人的眼、鼻、喉等粘膜有刺激作用,若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症,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2.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在氨水中所含的微粒有:氨水具有碱的通性,如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与酸反应生成铵盐反应实质为:反应原理拓展NH3分子中N原子有一对孤电子,能够跟有空轨道的H+形成配位键: (3)具有还原性 (工业制HNO3的基础反应)&(Cl2过量)&(NH3过量,可用于检验Cl2瓶是否漏气) (实验室制N2)&(治理氮氧化物污染) (4)与CO2反应制尿素 (5)配合反应的比较:
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总结:
(1)氨是氮肥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纯碱等的重要原料。 (2)氨也是有机合成工业(如制尿素、合成纤维、染料等)上的常用原料。 (3)氨还可用作制冷剂。
对实验室制氨气常见问题的解释:l.制取氨气时为什么用的铵盐一般是氯化铵而不是硝铵、硫铵或碳铵实验室制氨气用固体混合反应,加热时反应速率显著增大。因为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性的分解反应:,若用硝铵代替,在制氨气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碳铵受热极易分解出CO2:,使生成的NH3中混有较多CO2杂质,故不用碳铵;若用硫铵,由于反应时生成,易使反应混合物结块,产生的氨气不易逸出。故制NH3时选用。 2.不用铵盐与强碱反应能否制取氨气能。①加热浓度在20%以上的浓氨水,若浓度不够可加人适量固体和生石灰(CaO)或烧碱: ②将浓氨水滴入盛有固体烧碱或生石灰(CaO)的烧瓶中,使平衡右移,放出,且NaOH、CaO溶于水均放热,可降低,在水中的溶解度。 ③将溶于水或使尿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3.为什么制NH3用Ca(OH)2而不用NaOH ①固体NaOH易吸湿结块,不易与铵盐混合充分而反应;②在加热条件下,NaOH易腐蚀玻璃仪器。 4.制NH3的装置有哪些注意事项 ①收集装置和发生装置的试管和导管必须是干燥的,因为氨气易溶于水;②发生装置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免生成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③导管应插入收集装置的底部,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④收集NH3的试管口塞一团棉花,作用是防止NH3与空气形成对流,使收集的NH3较纯,还可防止NH3逸散到空气中。 5.用什么方法收集NH3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因为NH3极易溶于水,密度又比空气小。 6.怎样收集干燥的NH3将NH3通过盛有碱石灰或固体NaOH的干燥管,但不能选用浓、无水等作干燥剂,因为它们均能与NH3发生反应。 7.怎样检验NH3已充满试管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处,若试纸变蓝,则NH3已充满;把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试管口,若产生大量白烟,则NH3已充满。
发现相似题
与“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做制冷剂..”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84861064662019502053509952598914(2000o武汉)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酚酞溶液和浓氨水做“氨分子的扩散”实验,结果发现试管内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错误操作可能是酚酞滴在棉花上,这一实验说明,所用的两种试剂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考点:.专题:.分析:氨水是一种碱,显碱性.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浓氨水很容易挥发,说明氨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解答:解:试管内滤纸条没有变色,说明滤纸条上没有酚酞试液,脱脂棉变成红色,说明脱脂棉上有酚酞试液,氨分子不断运动与酚酞接触,使酚酞变红,故填;酚酞试液滴在棉花上;浓氨水.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碱性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以及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等内容,题目较为简单,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推荐试卷
解析质量好解析质量中解析质量差一种重要化工产品,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气体是_百度知道
一种重要化工产品,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气体是
来自武汉大学
肖慧娟&&学生
李建国&&一级教师
桂宇星&&学生
王川&&学生
李永峰&&教师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2014山东潍坊)如下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在b烧杯中盛有浓氨水,有关现象和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a烧杯溶液变红色
b中氨分子运动到a中,氨气溶于水,氨水呈碱性
a烧杯溶液变红色
氨气与酚酞反应生成红色物质
b烧杯溶液为无色
b中氨分子没有运动
b烧杯溶液为无色
a中酚酞分子运动到b中,氨水呈中性
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B座6层601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已知A是一种金属,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且焰色反应呈黄色;D、F相遇会产生白烟。A、B、C、D、E、F间有如下变化关系:(1)A的名称是&&&&;& F的化学式是&&&&&&&&&&&&&&&&&&&&。(2)C+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在空气中遇水蒸气产生白雾现象这白雾实际上是&&&&&&&&&&&&&&&&。
答案(10) (1)钠; HCl&(2)NH4Cl + NaOH="NaCl" + NH3↑+ H2O。(3)NH3+ HCl=NH4Cl.&(4)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形成小液滴
解析试题分析:A是一种金属,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且焰色反应呈黄色,且A能和水反应,所以A是钠,则B是氢氧化钠,E是氢气,F是氯化氢。D、F相遇会产生白烟,所以D是氨气,则固体C是氯化铵。考点:考查无机框图题的判断、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基础知识,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个训练。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氨气 无色酚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