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就现在为什么还要有usb2.0 usb3.0接口,为什么不全部都是USB3.0

USB2.0不换主板升级USB3.0
USB2.0不换主板升级USB3.0
USB2.0不换主板升级USB3.0第1页:高速USB3.0接口如何简单替换?
  随着移动存储设备的日新月异,高速效率的工作和娱乐方式一直是消费者所追求的方向。USB3.0是2011年存储市场的重头戏,无论厂商,经销商还是用户都十分关注。在电脑行业单个物品的新老替换过程中,很多周边产品不避免的会受到影响,同时遭到淘汰。对于很多了解到USB3.0接口高速特点的朋友,都希望能及时的体验到其带来的效果,但同时也对于自己的老主板和一些没有配置3.0接口的笔记本产品而颇感无奈。
高速USB3.0接口如何简单替换?
  新兴的USB3.0,是新一代的USB接口,其传输速率非常的快,理论上能够达到4.8Gbps,比目前市场上主流的USB2.0接口速度提升将近10倍。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大容量的高清电影,3D游戏,数码影像所带来的存储需要,使得3.0接口的产品注定成为了未来发展方向。
普通USB2.0接口台式机主板
带有蓝色插槽的USB3.0接口台式机主板
  很多朋友都存在一个疑问,现在的USB2.0接口如何在不更换主板的情况下能够成为3.0接口么?其实在主板上的USB都是死的,而且3.0的接口要比2.0大许多,技术设计也完全不一样,所以导致从根本上2.0接口是无法直接升级为USB3.0接口的。那难道不更换主板就无法使用USB3.0接口么?
  USB2.0升级3.0不只是买一条3.0线或买一个转接头就能实现的。这个升级是一个本质的改变,2.0接口的电脑主板要想拥有USB3.0的接口及速度,只能改变其本质,就是要增加扩展设备接口。接下来编辑就为大家分别介绍一下台式机和笔记本如何升级扩展接口。第2页:普通2.0主板如何升级到USB3.0?&&&&笔者为大家介绍一种可以简单且不用更换其他组件的方法来将高速USB3.0接口升级到您的主板上,来替换掉老的USB2.0接口。到底有多简单呢,一张扩展卡就可以搞定!
两口双向USB3.0 PCIE扩展设备
  目前台式机的升级方案就是为电脑购置一块具有USB3.0接口的PCIe扩展卡,将此卡安装于电脑主机板上,成功驱动后,电脑即具有了USB3.0的功能。
  PCIE全称为“PCI-Express”,是新一代的I/O接口标准。取代之前的PCI和AGP接口,最终实现总线标准的统一。这种扩展设备技术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发展成熟,只不过没有被大多数人群所熟知。对于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问题,用户购买后只要轻轻一插便可以轻松升级USB3.0接口。
四口单向USB3.0 PCIE扩展设备
  具笔者考察相关资料了解,在台式机主板上安装具有USB3.0接口的PCIE插槽,以外置蓝光光驱为例,将一张容量为25GB的蓝光碟片通过USB接口的蓝光光驱传输到电脑上。结果显示:USB3.0接口的蓝光光驱的传输时间为70秒,而使用USB 2.0接口蓝光光驱的传输时间为14分钟,USB3.0接口比USB2.0接口的传输时间节约了近11倍。效果十分明显。第3页:传统本本该咋升级到USB3.0接口?
  而对于笔记本电脑用户来说,升级的方法前提就是首先要确定电脑具有ExpressCard位插槽,然后就像台式机安装扩展设备一样。只要购置一块USB3.0接口的EXPRESS CARD,将其插入笔记本电脑的卡位槽就可以了,启动电脑安装好驱动就可以轻松应用USB3.0的接口来传送数据了。
老款笔记本上的ExpressCard接口
  ExpressCard技术是由PCMCIA协会于2003年春季公布的一种新的技术标准,这种技术更多的运用在笔记本电脑上,用来提供更薄、更快、更轻的扩展模块。它和USB一样是一种支持热插拔的串行数据传输接口。通常2010年以前生产的笔记本很多都会配置这样的接口。
笔记本上的ExpressCard接口
笔记本ExpressCard USB3.0接口扩展卡
  ExpressCard最初提出的目的就是为了取代CardBus Card/PC Card,Express Card相对于它们来说具有很好的优势。ExpressCard速度快,模组小。当笔记本扩展ExpressCard USB3.0接口之后,使用USB3.0产品速度上同样得到了质的飞跃。这种扩展卡转接口在市场上的普及度也不是很高,但随着USB3.0的快速发展,渐渐的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产品。
  相信看到上述两种应用在台式机和笔记本上的升级USB3.0接口技术的朋友,一定可以自己动手升级您的电脑设备了。同时,笔者也准备出了提前测量好的数据,让大家更详细清楚的了解两种接口在传输速率上的真实差别。第4页:理论测试USB3.0快USB2.0多少
  USB2.0和USB3.0接口对比,在除了拥有更高的传输速度之外,为需要更大电力支持的设备提供了更好的支撑,最大化了总线的电力供应。双向的数据通信也是其提高传输速度的根本,更具稳定性。在兼容方面,同时向下兼容USB2.0设备,使灵活性更强。在众多USB3.0接口的产品中,我们挑选这款艾西达克USB3.0面包机硬盘盒进行测试,让我们看看更详细的数据来看看USB3.0的实力吧!
● 底层测试:ATTO Disk Benchmark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优秀且免费的磁盘基准测试软件,支持对稳定性/突发性传输速率进行读写测试,适用于常规硬盘、RAID、USB闪存盘、移动存储卡等产品的读写性能测试。
USB2.0接口ATTO速度测试
USB3.0接口ATTO速度测试
  这是一款支持USB3.0接口的1TB移动硬盘,内部采用了7200转的机械硬盘。通过两种接口对比,我们看出在USB3.0接口最大写入速度已经达到190MB/S。而在USB2.0模式下,最大写入速度仅为30MB/S,两者相差6倍之多。第5页:实际拷贝USB3.0快USB2.0多少
● 应用性能测试:FastCopy
  FastCopy是个小巧的文件/目录拷贝工具,其功能强大,性能优越,能充分挖掘文件系统和硬盘驱动器的能力,并且支持计数和计时。这里使用两个目录来进行测试:第一个是包含12638个文件总计容量为4998MB的“Drivers”目录;第二个是包含2个文件总计容量为3620.9MB的“HDVideos”目录,分别USB2.0和3.0接口应付大量小文件和大容量文件拷贝的能力。
USB2.0接口文件拷贝时间
USB3.0接口文件拷贝时间
  同样是这款USB3.0的移动硬盘,我们除了在理论的测试外,对于实际文件拷贝也是必不可少,因为对于移动存储设备而言,每日做得最多的事情无疑是拷贝文件,相片、视频、音乐、游戏等等数据需要转移,所以速度越快就意味着拷贝时间越短。从对比中看,同样的5GB的零散文件,在USB3.0接口下仅需要80秒;而在USB2.0接口下,则需要210秒,两者相差2分多钟。而拷贝高清视频时,USB3.0接口用时为48秒;USB2.0接口则用时124秒,同样有1分多钟的差距。第6页:简单粗暴 2012是USB3.0爆发年
●全文总结:
  在学习了如何将自己的电脑设备升级到USB3.0接口之后,我们又在实际的测试中体验到了在USB3.0与USB2.0产品之间速度上的强烈差距。从数倍的提升上面,我们也能够看到,USB3.0技术为日后的生活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快捷。速度优势无非是当今市场形态击败对手的最佳武器。
推广普及USB3.0技术已成趋势
  在升级方面,相信大家在改装USB3.0时都可以轻松上手,同时面对消费产品的选择,每个人心目中也都会有最适合自己的理想移动存储设备。随着USB3.0技术的推广,目前市场上在售的电脑设备大都已经配备了USB3.0接口,普及力度在不断增加。今后ZOL消费存储事业部也会在第一时间为您推出更多的最新产品评测和技术交流。岁末年初之时,升级好您的装备,让我们一起跨入极速3.0时代吧!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USB C和USB 3.1傻傻分不清?此文帮你解惑
查看: 205|
摘要:   USB Type-C接口以及USB 3.1标准的到来,理应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然而就目前来看,似乎这些新标准非但没有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使用体验,反而带来了诸多隐患。Google的工程师Benson Leung最近就发现,市场上 ...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理清头绪,看看新技术的规范标准到底是怎样的。标准的相关定义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虽然在一些网站或是产品介绍中,USB-C和USB 3.1经常会一起出现,但实际上USB-C并不等同于USB 3.1。  USB 3.1是一个行业标准,该标准由英特尔等大公司发起。USB 3.1最大的特点就是数据传输极为迅速,理论上速度可以达到10Gbps。而USB Type-C则是一种连接器的规范,由Type-C插头和Type-C插座组成。  在最新的USB 3.1标准中,有三种接口样式,一个是Type-A(即Standard-A,传统计算机上最常见的USB接口样式),一个是Type-B(既Micro-B,目前主流Android智能手机使用的接口样式),另外一个就是Type-C(即上面提到的全新设计的接口样式)。  那么我们应该就能很容易理解了。虽然USB Type-C是基于USB 3.1进行设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使用这种连接方式的设备就一定都是支持USB 3.1标准的;而与我们所想的正相反的是,对于较为老旧的USB 3.0 Type-A接口的设备来说,却是能够兼容USB 3.1标准的。  那么为什么有些设备使用了不兼容USB 3.1标准的USB Type-C接口呢?这么做的意义何在呢?没错,就是为了方便——因为USB-C接口和苹果的Lightning接口一样,没有正反面之分,直接插进去就对了,舒服过瘾够痛快。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代USB标准的更新除了带来数据传输速度的加快以外还会有扩展性的加强、电流传输速率的加快等内部技术的更新。  最初的USB标准由于并不具备电力供应能力,因此USB 1.0及2.0的供电功率仅为2.5w(0.5A/5v)。虽然这足以为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供电,但是对于移动硬盘这种设备来说,显然远远不够。而且即便是为手机充电,就现在而言2.5w也显得不是那么的充沛。而USB 3.0就因此应运而生,它的供电功率可达4.5w(0.9a/5v)。USB-Type C 1.1规范也带有自己的供电运行模式,在该规范下USB- Type C接口能够用于快速充电。  作为供电标准的一部分,新的电源管理系统介绍了采用了新的双向数据信道所需的供电水平。这是为了确保其与传统设备的兼容性,并减少因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线而导致的设备损坏。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USB基础规范的对比图:  USB 3.0和3.1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3.1支持高达两倍于3.0的峰值数据传输速率。大多数设备都有可能会直接跳到3.1,而开发者的任务就是确保他们的设备能够支持这两种最新的标准,同时确保其设备的向下兼容性。  但是,当谈及到传输速率时,我们必须要从整体来去看待,因为这就和木桶定律一样,其中的任何一环没有达到标准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速率。例如,把USB 3.1设备插到USB 2.0接口上就会把传输速率限制在480 Mbps。而在实际应用中,硬件同样会严重制约你的传输速率,比如硬盘本身。  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USB-C指的是双向的连接类型,而像“3.1”这样的版本号指的是数据传输速度和其他规格,例如接口或是数据线的规格。然而,这两者无论哪个都没有严格界定USB供电规范或是峰值电流规范,而且关于设备或数据线的兼容性也并未加以强调。  所以,这就产生了许多潜在的隐患,而这种不确定的表述是十分危险的。而其中的部分原因就是这些人在制定标准的时候试图在能够兼容旧设备的基础上推进新技术。希望这个表格能够帮助厂商详细了解不同版本的供电标准,能够生产出符合行业标准的产品。而这既是对其产品的负责,也是对使用者的负责。数据线的好与坏如何分辨  好吧,如果你还在耐心的继续看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开始谈一些和这些标准有关的切合我们生活的一些事情了。让我们来揭露一下关于数据线和连接器的那点事。  对于那些使用USB来供电的设备,其电流是通过连接器的CC引脚来实现的,这在新的2.0标准中有详细介绍。这种充电器和设备之间的电流交换,能够提供高达100W的功率,在最极端的情况下,电流最高可达到5A/20V。这个模式最有可能被笔记本电脑或其他更耗电的设备所使用,因为它能够支持更高的电压模式。  那么重点来了。在连接器中,微控制器之间的信号交换能够按需提供正确的电压和电流设置,而如果这些微控制器之间没有信号交换的话就意味着这些高功率模式将不能被激活,但仍能够匹配使用所有的低功耗模式。这就意味着如果仅是在较低的功率下使用,如只是作为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数据线的话,就可以去掉这些额外的技术成本。  对基本的USB-C 1.0、1.1版本而言,5V的设备可以最高提供3A的电流而无需使用USB PD。和它们相比,通过CC引脚的电流电压被提高到了5V,当开始通电后该数值将被持续监测,以确定电流符合设备所要求的输出功率。电流的大小是由上拉电阻器Rp来控制的,通过这一元件可以把电流设置为特定的值,如0.9A、1.5A或3A。  对于USB-C to USB-C的连接而言,因为端口都是在同一标准建造的,所以这些较高的电流模式是可以承受的,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快速充电功能。然而,最近却传出了有关传统适配器数据线的很多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人把配有USB-Type-C的新型手机或是笔记本电脑插上了一个Type-A型的PC端口或充电器。  我们并不是担心这样做所带来的充电速度的问题,而是担心设备之间的电流传输功率。由于USB Type-C标准明确规定了能够提供较高功率的电流传输但却不能在高功率下兼容旧的Type-B或其他标准连接器,所以,其实数据线的制造商都应该使用CC连接器以及Rp电阻,以确保设备不会尝试去过多的从旧的充电器或设备获取适配器本身所无法承受的高功率供电。  下面的规格表显示了哪些值可以被用于设置一个特定的Type-C充电模式。在下方的小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56kΩ电阻应该可以与所有传统的数据线连接使用。而这就是在旧的设备连接到电流传输时,默认的作为限制的USB电源或USB电池充电的规范(在数据线能够支持快速充电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正确的数据线  希望大家读到现在后,都能够对USB Type C和USB3.1有所了解了。  USB 3.1提供了非常快的数据传输速度,但实际上只有当连接的数据线和数据线两端的设备都符合3.1标准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发挥其速度上的优势。请记住,虽然它们都必须符合3.1标准,但这并不是说它们都必须支持USB Type C连接器。  而产生这个问题的核心原因是:目前没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能够来看出,消费者所想要购买的数据线中是否有电阻,电阻的设置是否正确。  不过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只使用购买设备时附赠的或是直接购买该设备生产商所售卖的数据线是一个最稳妥的方式,但是请记住,该设备的数据线可能并不能与其他设备兼容。  不幸的是,大多数售卖的数据线并没有可供参考的详细的参数说明,而这极有可能会产生误导。不过,我们可以尝试在生产商的官方产品页面或是包装上看看能否找到USB-IF认证的相关描述。USB-IF是一个专门测试数据线是否符合标准的非营利性组织。虽然不是每一个厂家都会去找它们认证,但该认证标准是可以作为数据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一个标杆。■  注: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小熊在线山东站以报道山东地区电脑集散地的硬件市场行情、渠道信息、产品评测以及IT相关的深层次资讯为主,国际国内最新的IT动态、IT趋势为辅,欲了解更多山东市场IT产品和经销商信息行情,请登陆小熊在线山东站,欢迎大家加入小熊在线商家IT经理人交流①群()山东IT数码交流群②群:(不定期开放加入)、③群:2479771(已满,不定期开放加入),“小强看华强”500人官方总群:。山东最快捷、最全面的讯息平台!资源共享!市场行情时刻把握中!
上一篇:下一篇: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USB C和USB 3.1傻傻分不清?此文帮你解惑
日 00:27&&&转载:&& 作者:cnBeta&& 编辑:王普 分享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理清头绪,看看新技术的规范标准到底是怎样的。标准的相关定义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虽然在一些网站或是产品介绍中,USB-C和USB 3.1经常会一起出现,但实际上USB-C并不等同于USB 3.1。  USB 3.1是一个行业标准,该标准由英特尔等大公司发起。USB 3.1最大的特点就是数据传输极为迅速,理论上速度可以达到10Gbps。而USB Type-C则是一种连接器的规范,由Type-C插头和Type-C插座组成。  在最新的USB 3.1标准中,有三种接口样式,一个是Type-A(即Standard-A,传统计算机上最常见的USB接口样式),一个是Type-B(既Micro-B,目前主流Android智能使用的接口样式),另外一个就是Type-C(即上面提到的全新设计的接口样式)。  那么我们应该就能很容易理解了。虽然USB Type-C是基于USB 3.1进行设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使用这种连接方式的设备就一定都是支持USB 3.1标准的;而与我们所想的正相反的是,对于较为老旧的USB 3.0 Type-A接口的设备来说,却是能够兼容USB 3.1标准的。  那么为什么有些设备使用了不兼容USB 3.1标准的USB Type-C接口呢?这么做的意义何在呢?没错,就是为了方便――因为USB-C接口和的Lightning接口一样,没有正反面之分,直接插进去就对了,舒服过瘾够痛快。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代USB标准的更新除了带来数据传输速度的加快以外还会有扩展性的加强、电流传输速率的加快等内部技术的更新。  最初的USB标准由于并不具备电力供应能力,因此USB 1.0及2.0的供电功率仅为2.5w(0.5A/5v)。虽然这足以为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供电,但是对于移动硬盘这种设备来说,显然远远不够。而且即便是为手机充电,就现在而言2.5w也显得不是那么的充沛。而USB 3.0就因此应运而生,它的供电功率可达4.5w(0.9a/5v)。USB-Type C 1.1规范也带有自己的供电运行模式,在该规范下USB- Type C接口能够用于快速充电。  作为供电标准的一部分,新的电源管理系统介绍了采用了新的双向数据信道所需的供电水平。这是为了确保其与传统设备的兼容性,并减少因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线而导致的设备损坏。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USB基础规范的对比图:  USB 3.0和3.1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3.1支持高达两倍于3.0的峰值数据传输速率。大多数设备都有可能会直接跳到3.1,而开发者的任务就是确保他们的设备能够支持这两种最新的标准,同时确保其设备的向下兼容性。  但是,当谈及到传输速率时,我们必须要从整体来去看待,因为这就和木桶定律一样,其中的任何一环没有达到标准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速率。例如,把USB 3.1设备插到USB 2.0接口上就会把传输速率限制在480 Mbps。而在实际应用中,硬件同样会严重制约你的传输速率,比如硬盘本身。  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USB-C指的是双向的连接类型,而像“3.1”这样的版本号指的是数据传输速度和其他规格,例如接口或是数据线的规格。然而,这两者无论哪个都没有严格界定USB供电规范或是峰值电流规范,而且关于设备或数据线的兼容性也并未加以强调。  所以,这就产生了许多潜在的隐患,而这种不确定的表述是十分危险的。而其中的部分原因就是这些人在制定标准的时候试图在能够兼容旧设备的基础上推进新技术。希望这个表格能够帮助厂商详细了解不同版本的供电标准,能够生产出符合行业标准的产品。而这既是对其产品的负责,也是对使用者的负责。数据线的好与坏如何分辨  好吧,如果你还在耐心的继续看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开始谈一些和这些标准有关的切合我们生活的一些事情了。让我们来揭露一下关于数据线和连接器的那点事。  对于那些使用USB来供电的设备,其电流是通过连接器的CC引脚来实现的,这在新的2.0标准中有详细介绍。这种充电器和设备之间的电流交换,能够提供高达100W的功率,在最极端的情况下,电流最高可达到5A/20V。这个模式最有可能被或其他更耗电的设备所使用,因为它能够支持更高的电压模式。  那么重点来了。在连接器中,微控制器之间的信号交换能够按需提供正确的电压和电流设置,而如果这些微控制器之间没有信号交换的话就意味着这些高功率模式将不能被激活,但仍能够匹配使用所有的低功耗模式。这就意味着如果仅是在较低的功率下使用,如只是作为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数据线的话,就可以去掉这些额外的技术成本。  对基本的USB-C 1.0、1.1版本而言,5V的设备可以最高提供3A的电流而无需使用USB PD。和它们相比,通过CC引脚的电流电压被提高到了5V,当开始通电后该数值将被持续监测,以确定电流符合设备所要求的输出功率。电流的大小是由上拉电阻器Rp来控制的,通过这一元件可以把电流设置为特定的值,如0.9A、1.5A或3A。  对于USB-C to USB-C的连接而言,因为端口都是在同一标准建造的,所以这些较高的电流模式是可以承受的,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快速充电功能。然而,最近却传出了有关传统适配器数据线的很多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人把配有USB-Type-C的新型手机或是电脑插上了一个Type-A型的PC端口或充电器。  我们并不是担心这样做所带来的充电速度的问题,而是担心设备之间的电流传输功率。由于USB Type-C标准明确规定了能够提供较高功率的电流传输但却不能在高功率下兼容旧的Type-B或其他标准连接器,所以,其实数据线的制造商都应该使用CC连接器以及Rp电阻,以确保设备不会尝试去过多的从旧的充电器或设备获取适配器本身所无法承受的高功率供电。  下面的规格表显示了哪些值可以被用于设置一个特定的Type-C充电模式。在下方的小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56kΩ电阻应该可以与所有传统的数据线连接使用。而这就是在旧的设备连接到电流传输时,默认的作为限制的USB电源或USB电池充电的规范(在数据线能够支持快速充电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正确的数据线  希望大家读到现在后,都能够对USB Type C和USB3.1有所了解了。  USB 3.1提供了非常快的数据传输速度,但实际上只有当连接的数据线和数据线两端的设备都符合3.1标准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发挥其速度上的优势。请记住,虽然它们都必须符合3.1标准,但这并不是说它们都必须支持USB Type C连接器。  而产生这个问题的核心原因是:目前没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能够来看出,消费者所想要购买的数据线中是否有电阻,电阻的设置是否正确。  不过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只使用购买设备时附赠的或是直接购买该设备生产商所售卖的数据线是一个最稳妥的方式,但是请记住,该设备的数据线可能并不能与其他设备兼容。  不幸的是,大多数售卖的数据线并没有可供参考的详细的参数说明,而这极有可能会产生误导。不过,我们可以尝试在生产商的官方产品页面或是包装上看看能否找到USB-IF认证的相关描述。USB-IF是一个专门测试数据线是否符合标准的非营利性组织。虽然不是每一个厂家都会去找它们认证,但该认证标准是可以作为数据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一个标杆。■  注: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5.5万人浏览 3.7万人浏览 1.1万人浏览 9962人浏览
汽车之家内容精选
每日精选25888 科技真人秀节目《数码课代表》4451玩客 最好玩的活动与试用平台 169016编辑部的故事 203泡美美 分享最美科技 5312科技生活向作者邱士乾提问
向作者邱士乾提问问件事,手机接口不是type-c重不重要啊??
RT,我看这个接口有点牛逼啊
主要是方便,本身区别不大
现在看不出来,以后可能很重要
出门找个充电线都找不到,蛋疼的很
[b]Reply to [pid=09159,1]Reply[/pid] Post by [uid=]鸡肉培根卷[/uid] ( 13:42)[/b]具体方便哪些?
没卵用,传输多快跟真的一样,看看手机那点存储空间够放什么的,而且半年用不上一次数据线
[quote][pid=09159,1]Reply[/pid] [b]Post by [uid=605609]日番谷冬獅郎[/uid] ( 13:44):[/b][b]Reply to [pid=09159,1]Reply[/pid] Post by [uid=]鸡肉培根卷[/uid] ( 13:42)[/b]具体方便哪些?[/quote]沒正反。。。
[quote][pid=09159,1]Reply[/pid] [b]Post by [uid=605609]日番谷冬獅郎[/uid] ( 13:44):[/b][b]Reply to [pid=09159,1]Reply[/pid] Post by [uid=]鸡肉培根卷[/uid] ( 13:42)[/b]具体方便哪些?[/quote]不分正反面,好象还有充电速度快?
基本可以看做城市下水道一样的良心工程。因为现在USB3.1协议还没普及,传输速率和充点电流都还没有完全达到。我们手上拿到的几家手机,就魅族的TYPE-C线用了八线制,乐视和小米的都还是四线制,主要就起个放反插的作用。
区别是正反都能插,缺点是没电了满大街都找不到你能用的充电线
现在出门连个安卓的数据线都借不到,什么你还要换啥c的,我的天呐,把数据线缠在腰上随身带着吧
不重要,没卵用就现在而言反而不方便
目前来说不重要,毕竟普及率没有micro usb高,借数据线也不方便而且现在手机使用年限通常也就1、2年,这段时间type-c会不断普及,下个手机可能type-c才是必须的
[b]Reply to [pid=09159,1]Reply[/pid] Post by [uid=1179503]三无青年[/uid] ( 13:48)[/b]type c也有usb2.0的 并没有多快
趋势,miniUSB的线不是也不好找了吗
不是Type-C很重要Type-C的线都不好买
手持PRO5,感觉type-c是仅次于mback好用的功能。每天睡觉前充电,省事不少……只是数据线比其他的要贵点。
人有我无就会感觉不好,但是实际上没啥区别
能兼容的接口最好,比如USB3.0。要不目前太小众了,别人有充电宝借你用都没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sb2.0 usb3.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