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广东省科研项目申报技计划项目申报流程问题!!!

第A07版:广州新闻
广州启动科技体制改革,预防遏制腐败——
科技经费配置向社会公开全流程
●科信局人员不能参与项目立项评审等工作 ●和项目有利益关系的专家需要回避
  记者昨日获悉,广州市科信局日前印发了《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是广州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诸多做法在全国领先。目前,2015年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已经按照《办法》操作,科技经费配置全流程向社会公开,每个环节都要接受社会监督。&  广州科信局介绍,为加强广州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对原有《广州市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原《办法》只有20多条,全文2000多字,修订后扩充至60多条,多达1万多字,对科技计划项目的各环节进行了规范。《办法》规定从科技项目申报指南编制、项目征集、形式审查结果、专家网络评审结果、专家论证结果、立项情况、中期检查结果、验收结果等都须在网上向社会公众公开。同时实施回避制度,广州市科信局机关工作人员不能参与项目立项评审等工作,和项目有利益关系的专家需要回避。&  ■新快报记者&唐星  ●改革亮点1  公开数据将全晒在电子平台  《办法》规定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实行公开公示制度。凡涉及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重要事项、重大决策和行政措施等,均应向社会公开、公示,广泛征求和听取意见。&  据悉,广州科信局此前也曾探索过科技计划项目信息公开,但以往只能个人查询自己所申报的项目,且只有部分流程能查询。而根据《办法》,科技计划项目全流程都将面向公众公开。即从项目申报指南编制、项目征集、形式审查结果、专家网络评审结果、专家论证结果、立项情况、中期检查结果、验收结果等都须在网上向社会公众公开。&  “为更科学、公正地开展项目申报及评审,《2015年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发布后就公开征集了公众意见,今年征集到百余条意见,最后采纳了其中较为合理的近60条意见。”《办法》由广州市科信局发展规划处负责牵头出台,记者采访该处负责人对《办法》进行解读。&  “在项目征集上,2015年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了多少项目都在网上公开,第一批受理了1500多个项目申报,第二批还在申报中,两批预计能报四五千个项目。”这名负责人介绍,受理的项目中通过了多少合格项目、专家评审名单、评审结果等全部都在网上公开。&  记者昨日在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网上公示信息科技栏目中看到,2015年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第一批)受理信息名单、通过了形式审查的项目名单均已公开。同时还公开了2015年度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拟入库专家名单、各专项的网络评审专家名单等。为了更好地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的透明度,今后科技计划管理各环节信息、信用等均可通过正在建设的电子平台查询。  ●改革亮点2  科信局工作人员不能参与项目立项评审  实施回避制度,也是《办法》的一大亮点。广州市科信局机关工作人员不能参与项目立项评审等工作,专家评审意见是项目立项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和项目有利益关系的专家需要回避。&    已有3名专家因回避被调整&  记者获悉,评审项目的专家要遵守回避制度,包括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当年不能作为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承担项目评审组织工作的科技服务机构不能作为项目承担单位或参与单位,不能进行为申报项目有关的有偿服务;与项目有利益关系且可能影响公正性的人员不能作为专家组成员或以其他方式参与项目评审。&  “我们专家库有四五千名专家,其中有几百个今年申报了项目的,就没资格参加评审。”广州市科信局发展规划处负责人介绍,今年还有几个专家觉得自己跟被评审企业比较熟,自己主动提出回避。记者昨日在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网上公示信息科技栏中看到,因回避需要,已有3名2015年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被调整。  在回避掉和被申报项目有利益关系的专家后,评审组专家均从专家库里用电脑随机抽取产生。&    专家论证须全程录像  《办法》规定,广州市科信局机关工作人员不能参与项目立项评审等工作,专家评审意见是项目立项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专家评审采取专家网络评审、专家论证会等方式。项目在通过形式审查后,由专家在网络上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打分,从高分到低分对项目进行排名,按每个专项的预算额度来遴选项目。&  记者获悉,目前2015年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第一批项目大部分已完成专家网络评审,第二批的网络评审方案已经通过,9月底前要完成全部评审工作。&  对拟资助或补助财政经费100万元(含)以上的项目,除专家网络评审外,还必须进行专家论证。专家论证采取专家会议评审方式,实行全程视频录像,对论证结果有异议即可倒查录像。&    不再一个项目一个处室管到底&  广州市科信局工作人员则对专家评审起到互补作用。广州市科信局发展规划处负责人介绍,科信局工作人员主要考察项目的真实性,看申报材料有无造假,同时对一些不熟悉的、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有怀疑的申报企业要去现场考察。&  此外记者获悉,广州科信局内部处室职能将重新调整,项目评审和立项分开,项目管理和验收分离,改变以往一个项目一个处室管到底的状况。  ●改革亮点3  2015年科技经费约一半实行后补助&&  《办法》对项目经费支持方式也作出改变,以往多是前期资助,现在调整为前期资助和后补助相结合,2015年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将有一半左右的经费为后补助。&  据悉,后补助是指由从事研究开发和科技服务活动的项目承担单位先行投入资金,取得相应成果或服务绩效,按规定程序通过审核或验收后,给予相应补助的财政资助方式。&  此外,为确保项目经费都用在刀刃上,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办法》明确了对项目要进行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绩效评价,做好跟踪管理工作。  专家评论  经费配置全流程公开后  可更好遏制科技系统腐败  “科技经费配置全流程公开后,监督多了,对遏制科技系统腐败能起到积极作用。”去年广东科技系统爆发腐败窝案,广东科技系统涉案人员逾50人。对于广州出台文件遏制科技系统腐败,受到科技界的好评,对此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廖景平也深有体会。  “以往项目申报上去后,之后的进度一般都查不到,现在整个流程都能公开就透明多了。”华南植物园历年都有申报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廖景平表示,“同时采用专家评审的方式也很好,国外政府科技经费也都由专家智库来评,广州的做法和国际接轨。”  科技经费配置全流程公开示意图  1 申报指南编制  重大科技需求常年向社会公开征集,各科技计划专项项目申报指南需征集公众意见。  2 项目征集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在网上公布,公开向社会征集科技计划项目,征集到的项目名单向公众公开。  3 形式审查  就项目申报材料完整性、申报单位资格、申报限制等进行审查,形式审查结果向社会公开。  4 评审专家名单  形式审查合格的项目进入专家评审环节。回避掉专家库里和被申报项目有利益关系的专家,然后用电脑随机抽取产生评审专家,参与评审的专家名单要向公众公开。  5 专家网络评审  专家网络评审对项目量化评分,评审结果向社会公开。  6 专家论证结果  对拟资助或补助财政经费100万元(含)以上的项目,必须进行专家论证,论证过程全程录像,专家论证结果向社会公开。  7 立项结果  市科信局确定立项的项目(包括项目承担单位、项目名称、支持经费额度、项目摘要)向社会公开。  8 中期检查结果  对项目实行中期检查,包括项目承担单位、项目名称、中期报告、专家名单、专家意见要向社会公开。  9 项目验收  包括项目承担单位、项目名称、验收专家名单、专家验收意见、验收结论向社会公开。  ■制图:王云涛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科技经费配置向社会公开全流程》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133588)&#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_14439
下载积分:680
内容提示: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_14439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0|
上传日期: 23:53:12|
文档星级:&#xe60b;&#xe60b;&#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_14439
官方公共微信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定)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第二批)的通知
浏览字体: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第二批)的通知
粤科函规划字〔号各地级以上市科技局(委)、财政局(委),顺德区经济促进局、财税局,财政省直管县(市)科技局、财政局,省直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发展创新型经济,强化科技计划项目对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和落实创新政策的导向作用,现组织开展2013年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第二批)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方式  今年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遵循&科学分类、统筹兼顾、集中启动、分步实施&的原则,各类别项目的申报指南采取&成熟一批,发布一批&的做法分批次向社会公开。本通知发布的第二批项目申报指南,包括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专项、省战略性新兴产业LED专项、省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专项。其中,按照省政府工作部署,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LED产业)、省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专项资金如纳入省财政经营性资金股权投资管理改革试点,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将另行发布有关补充通知,进一步明确采用股权投资扶持方式项目的具体申报要求。  项目申报方式采取自由申报和管理部门主动组织两种形式,自由申报的单位必须通过省科技厅业务综合管理系统(http://pro.)按时提交项目申报书及可行性报告等申请资料;主动组织类的项目由科技主管部门另行组织报送。  二、申报要求  (一) 项目符合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十二五&规划,符合对应专项申报指南的要求。  (二) 优先支持实施期内能产生较多数量专利成果(尤其是发明专利或获得国际PCT专利)的项目。   (三) 申报单位为省内注册的法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四) 申报单位必须出具自筹经费投入的承诺函,申报单位为企业法人的,应同时承诺当申请的财政资金资助未获足额批准时,缺口部分自行补足,保证项目总经费投入不变。  (五)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申报单位或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不得申报:1、企业法人有在研省级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即立项财政扶持资金大于或等于100万元)3项以上(含3项)的;2、项目负责人有在研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项以上(含2项)的;3、在专项资金审计过程中发现重大违规行为的。  (六)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项目资格审查不通过:1、申报单位按指南要求需提供的财务报表、项目合作协议、经费配套承诺、查新报告等重要附件材料不齐的;2、同一项目负责人本年度牵头申报2项以上(含2项)科技计划项目的;3、同一项目通过变换课题名称等方式进行多头申报的;4、项目主要内容已由该单位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申报并已获得省科技计划立项的;5、项目未经主管部门组织推荐的。  (七) 主申报单位必须具备与申报项目内容相关的基础和能力,严禁各种夸大和作假行为,违者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申报程序  (一) 注册。首次申报的单位在省科技厅业务综合管理系统注册单位信息,获得单位用户名和密码,同时获得为本单位项目申报人开设用户帐号的权限;项目主持人从单位科研管理人员处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填写个人信息后进行申报。已注册的单位继续使用原有帐号进行申报和管理。  (二) 申报。各单位和申报人注册后即可通过网络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并在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打印书面申报书一式6份送交所属科技、财政主管部门。  各地市所属申报单位将书面申报材料送当地县(区)科技局、财政局,再由县(区)科技局、财政局统一送地级以上市科技局、财政局;省直单位送交本系统主管部门。  (三) 审核推荐。各级科技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后,向省科技厅、财政厅作汇总推荐。其中各地市所属企事业单位的申报项目,必须由市科技局和财政局联合行文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择优推荐(含推荐项目汇总表)。省直主管部门直接在省科技厅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对申报项目择优推荐,并以正式文件报送推荐项目汇总表至省科技厅、财政厅。  (四) 资格审查和项目评审。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各主管部门推荐的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和评审,按照竞争择优的原则列入科技计划予以支持。  四、申报时间  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日下午5:00,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网上审核推荐截止时间为日下午5:00。书面申报材料送省科技厅业务受理窗口的截止时间为日下午5:00。  五、联系方式  书面材料报送地址:广州市连新路171号省科技信息大楼1楼广东省科技厅业务受理窗口(邮政编码:510033)  (一) 省科技厅:  社会发展与基础研究处(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周彧,;李穗怀,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数控一代):郭秀强,;黄攀,;张相年,  产学研结合处(高端装备、新材料):叶超贤,  农村科技处(生物农业):叶毓峰,  发展规划处(LED专项):赵劲松,  (二) 省财政厅:  工贸处:姚林,;邓玲玲,。  附件:1.     2.     3.     4.省科技厅 省财政厅日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度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浏览字体:
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度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粤科函规划字〔2010〕91号
各地级以上市科技局、财政局(委),省直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加快实施《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和《广东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重点任务,以及深入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大部署,广东省科技厅、财政厅决定联合编制实施2010年度省级科技计划。
  本通知所指省级科技计划主要是指广东省教育部(中科院)产学研合作计划,重大专项、大农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发展三大领域的科技研究开发、科研条件建设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项目的组织层次依次分为重大专项、重点专项、重点项目和引导项目四个层次。请各单位按照科技计划申报指南进行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全省科学大会精神,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迅速组织项目,通过自主创新和财政对社会资金的拉动作用,切实增强发展后劲,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010年,科技计划组织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科技工作面向国内外、面向产业,按照&开放、集成、扶优&的原则,突出重点,鼓励省内单位与国内外有能力有优势的单位开展科技合作,鼓励产学研结合,集中财力办大事,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组织实施一批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全省科技综合能力提高的科技项目。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研发基础条件和运行机制良好,资信度高,技术力量雄厚,财务制度健全,有可靠的技术基础和经济依托。省外单位申报的,须与广东省内的单位联合申报,且成果转化地和实施地应在广东省内,以主要参与联合申报的广东单位的主管部门作为项目主管部门。
  (二)2010年度省级科技计划的申报方式采取网上申报的形式,各申请单位必须通过省科技厅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网站()提交项目可行性报告等申请资料。
  (三)各申报单位要按照申报指南的内容要求进行申报,提交申报资料时必须认真选择所申报的&专题名称&与&专题编号&。
  (四)鼓励多单位整合优势科技资源,共同申报。
  (五)在研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超过2项的主持人,原则上不能申报新项目;同一主持人本年度原则上只能申报1项新项目。
  (六)申报重大专项、重点专项以及有关重点项目的,应对申报内容进行查新。
  (七)引导项目资助主要采取引导方式,申请财政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30万元,省部(省院)产学研结合引导项目申请经费不超过100万元。
  三、申报程序
  (一)注册。已注册的单位继续使用原有帐号进行申报和管理。首次申报的单位在省科技厅业务综合管理系统注册单位信息,获得单位用户名和密码,同时获得为本单位项目申报人开设用户帐号的权限;项目主持人从单位科研管理人员处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填写个人信息后可进行申报。
  (二)申报。各单位和申报人注册后即可通过网络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同时打印书面申报书一份送交所属科技主管部门。
  各地市申报单位将书面申报材料送当地县(区)科技局,再由县(区)科技局统一送地级市科技局;省直单位送交本系统主管部门。
  (三)审核推荐。各级科技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后,向科技厅、财政厅作汇总推荐,获得推荐的项目将进入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备选库。其中各地市企事业单位申报项目,必须由市科技局和财政局联合行文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择优推荐(含推荐项目汇总表)。省直主管部门直接在省科技厅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对申报项目择优推荐,并以正式文件报送推荐项目汇总表至省科技厅、财政厅。地市科技局和省直单位主管部门将推荐项目的书面申报材料统一送省科技厅业务受理窗口。
  由高校牵头组织的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书面申报材料,经学校科技处统一汇总后报广东省科技厅业务受理窗口。
  (四)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对进入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备选库的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四、申报时间
  本次发布指南申报项目网上申报时间为日至3月5日下午5点。
  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网上审核推荐截止时间为日下午5点。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州市连新路171号省科技信息大楼1楼广东省科技厅业务受理窗口
  邮政编码:510033
  网站地址:
  email:stp
  联系人、电话:
  业务受理窗口:163932
  技术咨询电话:
  省科技厅
  政策法规处: 陈& 晓&
  发展规划处: 陈楚祥&
  条件财务处: 余& 亮&
  高新技术处: 黄& 攀&
  社发基础处:&彭向阳&
  农村科技处: 斯& 恒&
  对外合作处: 董& 茗&
  产学研结合处:曾颢& 张志彤 李政访& 619&
  省财政厅
  工贸发展处: 王远林&
  教科文处:&& 廖建中&
  附件:1.2010年度科技计划申报指南     
     &
     &
     &&&
     
     
     
     &&
     &
     &
     &
     &
     
     2.、、
     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省科研项目申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