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mm游标卡尺的使用示值为多少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带表卡尺怎么读数?带表卡尺读数方法有哪些?_游标卡尺_中国百科网
带表卡尺怎么读数?带表卡尺读数方法有哪些?
    
  带表卡尺,也叫附表卡尺。它是运用齿条传动齿轮带动指针显示数值,主尺上有大致的刻度,结合指示表读数,比游标卡尺读数更为快捷准确。带表卡尺怎么读数?带表卡尺读数方法有哪些?
  带表卡尺不怕油和水,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震和防尘。震动轻则会导致指针偏移零位,重则会导致内部机芯和齿轮脱离,影响示值。灰尘会影响精度,大的铁屑进入齿条,不小心拉动会导致传动齿崩裂,卡尺报废。带表卡尺属于长度类精密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轻拿轻放,使用完毕,请擦拭干净,闭合卡尺,避免有害灰尘和铁屑进入!再就是使用双向防震的带表卡尺,这种卡尺防震效果会更好些!
  指示表的分度值:有0.01、0.02、0.05三种。指示表指针旋转一周所指示的长度,0.01和部分0.02为1mm,对分度值0.02的部分卡尺是2mm,对分度值为0.05的为5mm。
  带表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有0~150、0~200、0~300三种
  带表游标卡尺的示值误差:测量范围表的分度值为0.01和0.02表的分度值为0.05
  0~150&0.03
  0~200&0.03
  0~300&0.04
  带表卡尺读数方法
  1、在主尺上读出整数,如10mm
  2、在表盘上读出小数。每一个小格代表0.02mm,5个小格就是0.1mm,也就是表盘上的数字。
  读数是先读出在哪个数字之后,就是小数点后第一位小数值,例如5,就是0.5;在加上该数字之后的小格数*2,就是第二位小数值,例如第三小格,就是0.06。
  3、最后,把所有的数加起来,如10.56mm
  表盘的前半圈和后半圈是一样的,只看数字读取。
  带表卡尺的指示表的分度值有0.01、0.02、0.05这三种。指示表指针旋转一周所指示的长度,对分度值0.01的为1mm,对分度值0.02的为2mm,对分度值为0.05的为5mm。带表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有0~150、0~200、0~300这三个范围。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知识点梳理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中,学生实验 “验证”要求用两个大小相同但质量不等的小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学生的实验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实验结果是碰后的总动量大于碰前的总动量。对此,我们利用学生实验装置来探索出现上面结果的原因。实验方法如图1所示入射球为40g左右的钢球。首先,我们用质量为5g左右的电木球作被碰球,改变入射球下落的高度,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实验结果都是碰后的总动量大于碰前的总动量,相对误差是3%左右。然后,我们改变被碰球的质量,用质量为15g左右的玻璃球做被碰球,实验结果仍是碰后的总动量大于碰前的总动量,相对误差在13%左右:被碰球用与入射球质量相近的钢球,实验结果还是碰后的总动量大于碰前的总动量,相对误差达到30%左右。从上面的结果中可以发现,被碰球质量越大,相对误差越大。我们猜测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是由于碰撞时小球与轨道间的摩擦造成的。于是,我们在轨道上涂上适量的润滑油,重复上面的操作,实验结果虽然仍是碰后的总动量大于碰前的总动量,但相对误差有了明显的减小:被碰球用5g左右电木的球时,相对误差是1%以下:被碰球用15g左右的玻璃球时,相对误差是5%左右:被碰球用40g左右的与入射球质量相近的钢球时,相对误差是7%左右。上面的结果证明了我们的猜测。下面我们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入射球从轨道上滚下时,由于摩擦,入射球做无滑滚动。这时,入射球受到的是作用。在两个小球碰撞的瞬间,入射球球心的速度突然减小,但由于入射球的转动角速度没有突变,这时入射球与轨道之间就变成有滑滚动(如图2所示)。这样,入射球受到了与运动方向相同的的作用。根据动量定理可知,系统的总动量将增加,这就是出现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被碰球质量越大,两个小球碰撞时,入射球球心的速度减小得越多,由于入射球的转动,使得入射球在轨道上做有滑滚动的时间就越长。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时间越长,系统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冲量也越大,系统的总动量增加的也越多,这就是被碰球质量越大,相对误差越大的原因。进一步分析易知,由于碰后入射球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入射球的转动角速度将减小,转动动能减小,平动动能增大。因此,入射球离开轨道时的速度比刚碰完时的要大一些。所以,总动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入射球碰后动量增大造成的。综上所述,要有效减小本实验的误差,必须使轨道和入射球之间尽量光滑,同时,选用质量尽可能小的被碰球。
学情分析→教学思想→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一、学情分析:
本届初三学生经过近一年半的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和对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会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同时也具备了初步的提问能力和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及交流合作意识。但以前探究活动涉及的面较窄,学生对探究的重要性不太明了。依照人们认识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在前面探究《殴姆定律》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该实验。二、教学思想:
本节内容的探究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它涵盖了探究的几个基本要素。我想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深刻领悟科学探究的意义,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态度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这部分内容进一步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理念;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学生通过提出的问题,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从而打开了探究的大门,使探究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进一步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科学探究精神;通过记录实验数据,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可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作用与地位: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流表、电压表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这为过渡到本节的探究性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巩固和提高。而且它还是学习《测量电功率》的重要基础与参照,因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这部分内容在本学期教学内容中占有重要地位。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正确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进一步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会用。重点:正确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难点:自己设计电路和各种故障的排除。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综合使用电流、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重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爱护公物的品质。五、教法、学法:
初中生普遍具有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缺乏一定主动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这节课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式为总的指导思想,综合运用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实验法、交流合作、讨论法、比较法、实习作业法等学习方法。六、教学流程:引入课题→讨论实施方案→进行实验→总结与评估→巩固与提高1、引入新课: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教师)(将一个小电阻连入电路后):怎样知道这个小电阻两端有没有电压?(学生):用电压表,并与该小电阻并联。(教师):怎样知道该小电阻中有没有电流?(学生):用电流表,并与该小电阻串联。(教师):我们知道测量电压用电压表,测量电流用电流表,怎样利用电压表与电流表来测量这个小电阻的阻值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2、探究课题:猜想与假设:怎样测量电阻的阻值?(伏安法测电阻)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采用先讨论,后设计方案,再进行实验的方法。教师可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提出以下问题:(1)怎样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值?(使学生找到实验的原理)(2)需测哪些物理量?(3)怎样算出电阻?算出的值有误差吗?(4)怎样减少误差?(5)怎样才能得到多组数据?以上思维过程,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变阻器去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以及通过的电流,变阻器也就呼之欲出了。有了变阻器,器材和电路问题也就解决了。(6)如果得到了这些数据,怎样安排这些数据?实验记录表格也就由学生讨论得出了。4、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有了以上几个问题的讨论结果,我们就可以进行分组实验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检查学生分组实验情况,入时解决实验中发生的问题注意观察,尽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操作。掌握实验进展,记录下实验做得好的小组。、5、交流与合作:(1)让学生根据实验过程,总结实验步骤;(2)提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3)处理各组所得数据。6、分析与论证:在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实际问题:(1)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什么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什么位置?(2)在实验的过程中,是否出现了电压表或者电流表反偏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是否出现了示数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从而总结:A:实验过程中,选择多大的电压?B:应该怎样选择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选择多大的量程?C:应该怎样选择电流表的量程?电流表选择多大的量程?(4)怎样处理所得到的数据?(5)通过实验得到怎样的结论?7、评估:选几组汇报实验结果。指出实验中的优点、缺点,特别是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今后的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1)图1读出下列量具的示数a.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_...”,相似的试题还有:
(1)图1读出下列量具的示数a.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cmb.接0~3V量程时读数为_____V.接0~3A量程时读数为_____A.接0~15V量程时读数为_____V.接0~0.6A量程时读数为_____A.(2)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步骤安排如下,其中有些是必要的,有些是错误的,根据实验的原理和目的,其中不必要和错误的步骤是_____(只填写选项前面的字母)A.用天平称出重锤的质量B.把纸带固定在重锤上,并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提升到一定高度C.拆掉导线,整理仪器D.断开电源,调换纸带,重做两次E.用秒表测出垂锤下落的时间F.在三条纸带中选出合适的一条,用刻度尺测出记数点与起始点的距离,记录数据,并计算出结果,得出结论G.把打点计时器接在蓄电池两电极上H.接通电源、释放纸带I.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边的铁架台上(3)某电阻额定电压为3V(阻值大约为10Ω).为测量其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可选用的器材A:电流表A1(量程300mA,内阻约1Ω)B: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0.3Ω)C:电压表V1(量程3.0V,内阻约3kΩ)D:电压表V2(量程5.0V,内阻约5kΩ)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0Ω)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500Ω)G:电源E(电动势4V,内阻可忽略)H:电键、导线若干.①为了尽可能提高测量准确度,应选择的器材为(只需添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电流表_____.电压表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②图2给出的测量电路中,最合适的电路是_____.
Ⅰ、图一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mm.图二中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读数为_____cm.Ⅱ、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25kΩ,在测其阻值时,备有下列器材:A.电流表(量程100μA,内阻2kΩ);&&&&&&&B.电流表(量程500μA,内阻300Ω);C.电压表(量程10V,内阻100kΩ);&&&&&&&&D.电压表(量程50V,内阻500kΩ);E.直流稳压电源(15V,允许最大电流1A);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kΩ,额定功率1W);&&G.电键和导线若干.①电流表应选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填选项序号即可)②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X阻值的电路图.③根据电路图,用实线代替导线将下列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Ⅰ、图一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_mm.图二中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读数为______cm.Ⅱ、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25kΩ,在测其阻值时,备有下列器材:A.电流表(量程100μA,内阻2kΩ);
B.电流表(量程500μA,内阻300Ω);C.电压表(量程10V,内阻100kΩ);
D.电压表(量程50V,内阻500kΩ);E.直流稳压电源(15V,允许最大电流1A);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kΩ,额定功率1W);
G.电键和导线若干.①电流表应选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填选项序号即可)②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X阻值的电路图.③根据电路图,用实线代替导线将下列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解析:主尺上的整数部分为53 mm,游标尺上第6条刻线与主尺刻线对齐,小于1 mm的读为0.02 mm×6=0.12 mm,所以内径为53 mm+0.12 mm=53.12 mm.答案:53.12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物理
用游标为2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05mm)的游标尺测定一个圆筒的深度时,卡尺上部分刻度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用游标为5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02mm)的卡尺测定该圆筒的外径时,卡尺上部分刻度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分别读出它们的示数.图甲(游标为20分度)的读数是;图乙(游标为50分度)读数是.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1)如图1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两条纸带,由纸带可知BD.A.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C.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D.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2)有一种新式游标卡尺,游标尺的刻度与传统的旧式游标尺明显不同,旧式游标尺的刻度有10分度、20分度、50分度三种规格,新式游标卡尺也有相应的三种,但刻度却是:19mm等分成10份、39mm等分成20份、99mm等分成50份.①以“39mm等分成20份”的新式游标卡尺为例,它的精度是0.05mmmm.②用新式游标卡尺测量某一物体的厚度,测量时游标的示数如图2所示,其读数是31.25mmmm.(3)某同学利用透明直尺和光电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简易示意图3,当有不透光物体从光电门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所用的西瓯XDS-007光电门传感器可测的最短时间为0.01ms.将挡光效果好、宽度为d=3.8×10-3m的黑色胶带贴在透明直尺上,从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并使其竖直通过光电门.某同学测得各段黑色磁带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i与图中所示的高度差△hi,并将部分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如下表所示.(取g=9.8m/s2,注:表格中M为直尺质量)(1)从表格中数据可知,直尺上磁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是利用i=d△ti求出的,请将表格中数据填写完整.(2)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机械能守恒.
△ti(10-3s)
vi=i(m?s-1)
△Eki=i2-12Mv12
(3)根据该实验请你判断下列△Ek-△h图象中正确的是C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1)如图1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两条纸带,由纸带可知______.A.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C.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D.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2)有一种新式游标卡尺,游标尺的刻度与传统的旧式游标尺明显不同,旧式游标尺的刻度有10分度、20分度、50分度三种规格,新式游标卡尺也有相应的三种,但刻度却是:19mm等分成10份、39mm等分成20份、99mm等分成50份.①以“39mm等分成20份”的新式游标卡尺为例,它的精度是______mm.②用新式游标卡尺测量某一物体的厚度,测量时游标的示数如图2所示,其读数是______mm.(3)某同学利用透明直尺和光电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简易示意图3,当有不透光物体从光电门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所用的西瓯XDS-007光电门传感器可测的最短时间为0.01ms.将挡光效果好、宽度为d=3.8×10-3m的黑色胶带贴在透明直尺上,从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并使其竖直通过光电门.某同学测得各段黑色磁带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i与图中所示的高度差△hi,并将部分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如下表所示.(取g=9.8m/s2,注:表格中M为直尺质量)(1)从表格中数据可知,直尺上磁带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是利用vi=d△ti求出的,请将表格中数据填写完整.(2)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ti(10-3s)
vi=d△ti(m?s-1)
△Eki=12Mvi2-12Mv12
(3)根据该实验请你判断下列△Ek-△h图象中正确的是______
科目:高中物理
(1)下图是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定某一长度时的示数,读数为_______mm。 游标尺(2)用图甲所示电路图精确测量待测电流表A的内阻RA,现提供实验器材及规格如下:甲A.待测电流表A:量程为0—500μA,内阻RA约为500ΩB.电压表V:量程为0—3 V,内阻约为8 kΩC.定值电阻R0:阻值约为5 kΩD.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ΩE.单刀单拂开关S1、S2,单刀双掷开关S3F.电源E:电动势4 V,内阻很小G.导线若干要求:①按图甲所示电路,在图乙的实物图上连线。②实验中主要操作步骤如下,请将所缺内容填写在横线上。i.断开S2,闭合S1,_________,把变阻器滑动触头从左端向右移动至适当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U1、I1。ⅱ.闭合S1和S2,_________,把变阻器滑动触头从左端向右移动至适当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U2、I2。ⅲ.闭台S1和S2,_________,把变阻器滑动触头从左端向右移动至适当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U3、I3。③用②中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流表内阻RA=________
科目:高中物理
用游标为2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05mm)的游标尺测定一个圆筒的深度时,卡尺上部分刻度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用游标为5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02mm)的卡尺测定该圆筒的外径时,卡尺上部分刻度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分别读出它们的示数。图甲(游标为20分度)的读数是____________;图乙(游标为50分度)读数是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2-1(1)游标卡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1(1)游标卡尺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