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 英文可以拜一个起点的师傅,学学写作技巧,和一些引导。希望有一个好师傅可以回我

名师工作室尊崇名师,造就名师,用好名师
您所在的位置: && && &&
坚守语文教育的本真——剖析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谈礼貌》坚守语文教育的本真
年月日下午聊城光岳宾馆第八会议室,座无虚席,人满为患。过道里、讲台上、屋门口,凡是能站下人的地方,都满是听课的教师,有坐着的、还有站着的。本来会议通知来300多人参会,结果来了600人还多。是谁这么有魔力、这么有吸引力?原来是我们尊敬的于永正老师来上课和作报告。
听了于老师的课和学术报告又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让我们知道了如何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明白了语文课教什么;清楚了怎么指导学生读课外书;认识到要研究儿童。
总之,从于老师身上,我们学会了要坚守语文教育的本真。
现把自己整理的课堂实录主要内容、自己浅薄的感悟以及整理的于老师的学术报告记了下来,提供给大家,让我们共同研究于老师,共同学习于老师。
剖析《谈礼貌》
一、复习导入
师:看黑板,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谈礼貌》,当你看到这个课题时,你一定会想到四年级的一篇课文,那篇课文的题目叫----,三个字
生:《说勤奋》
1.复习体裁
师:我现在问大家,《说勤奋》这篇课文,是记叙文呢还是什么其他文体的文章?你们老师告诉你们了吗?说说看,说错了没关系。
生:议论文
2.复习讲了什么道理
师:议论文,也是说理性的文章,说明道理的文章。《说勤奋》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记得吗?说错了没关系
(1)老师引导学生说课文中的原话,说通顺、说准确的话
师:一句话多难说啊!老师们,千万不要把语文教成哑巴语文。一定让孩子们多说话、会说话,说准确的话。亲爱的同学们,好好学会说话,多读书,说准确的话,通顺的话。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2)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达到活学活用
师:这篇课文,他的原话就是说,勤奋是理想通往成功的桥梁。就是他说的,用你自己的话怎么说的,刚才,再说一遍。
生:只有勤奋才会获得成功。
3、复习讲了几件事?哪几件事?
师:他叫活学活用,理解得很透彻,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的。记住了没有?再考一考你,这篇课文举了几个事例?说错了没关系。第二个问题,是哪几个事例?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考你会不会说话。按照我的要求说,先总说后具体地说。
【评析:“说错了没关系”这句话在开始上课到现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于老师已经说了很多次,学生现在很被动,似乎对老师的问题很不敏感,但是于老师,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带给学生的是鼓励、鼓励,再鼓励!原来,花开的过程很缓慢,教师要学会等待!】
生:《说勤奋》举了三个事例,分别是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师:(笑)一个都不对,但是,对你的表达我很满意,先总后分,我非常满意。很可惜,没说对。请坐。错误是正确的先导,他一说错,正确的答案可能马上就出来了。
引导学生按顺序、说完整。
师:掌声响起
从复习与本课写法相似的课文入手,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学习新知铺路搭桥,为学新知奠定了基础,较少了学习新知的难度,提高了课堂实效。于老师注重了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起点,真正落实了以学定教。
从复习议论文的写法入手,体现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即“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关注文章的篇章结构。重点突出,简洁高效。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于老师注重了渗透口头表达方法:即“先总说后具体说”,按顺序说;用文章的原话说,说准确;让学生多读书、多说话,说通顺。他还宽容学生的错误,带着放大镜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励学生表达。当学生回答的内容全部错误时,于老师还是表扬学生“对你的表达我很满意,因为你做到了先总后分”,然后再委婉地指出问题所在“很可惜,没说对。”于老师用自己高超的教学技能和善待学生的爱心,引领学生反复训练,最终学生能够说通顺、准确、完整、流畅,扎扎实实地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于老师是在“真教”,而不是走过场。有方法、有爱心、有耐心、有引导、有训练、有结果。】
二、新旧联系、感悟写法
1、默读新课文,找出《谈礼貌》《说勤奋》两课有什么相同之处?
师提出问题:好,当你一看到这个课题想到了《说勤奋》的时候,那么你再读读课文,默读全文,《谈礼貌》这篇课文和《说勤奋》有什么相似之处?也就是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书放下默读,边读边做记号。生开始默读。
师提示:哦,《说勤奋》是讲道理的,讲了什么道理然后举了什么事例都知道了。再看这篇课文它和《说勤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默读、思考、讨论,其间教师引导、指导、等待、鼓励。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后,再回答,教师随即指导学生表达由不规范到规范、两个学生回答完,让第三个学生合起来说,进而表达准确。
于老师告诉听课老师们“说话对每次回答都是一次口语交际,说话训练的好机会,所以一定要严格训练。至于回答到什么程度是最好的,老师是最满意的,老师要心中有数,在这种情况下要善于引导,不要放弃回答问题的机会。”让老师们刚直观地明确如何训练学生的表达。
分析两课有什么相同之处,架设了新旧知识间的桥梁。】
生:他们都是议论文。
生:《谈礼貌》和《说勤奋》两篇课文它们都是举出几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师:聪明的同学都会把这二者合在一起说,(指着刚才的男孩)聪明的同学啊,刚才你回答的说法我很满意,先总后分,但是说错了,我给你一个机会,我看你聪明,能不能把他二人的合在一起说?
生:(该生在老师的点拔下如醍醐灌顶,说得很完整)我发现这两篇课文有两点相同之处,第一点是它们都是议论文,第二点是他们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作者所要述说的道理。
2、默读课文,了解本课告诉一个什么道理
师:下面请你们告诉我,这篇课文作者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指着板书)默读第一段,一般的论说文都是在第一段把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说清楚,然后再举例说明。所以第一段就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什么道理,第一段一共有两大句,哪一句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好,你先说。
【评析:教师及时的给予提示很重要,让学生从第一段中找,并告诉学生“一般的论说文都是在第一段把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说清楚,然后再举例说明”,既减少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和不必要周旋及时间的浪费,又告诉了学生学习的规律、方法。】
师:反正就这两句,其中有一句是比较准确的,大家再默读全文,这两句话那一句话更恰当更准确,必须通读全文。(巡视)中心句的确定必须通读全文,对全文有一个总体的了解,那一句话更准确你就会看出来了。你一读全文,一读下面的例子就知道了。然后回过头来再读第一段的两句话,拿准一句,(趴下来问一生)发现了吗?小声告诉我哪一句。通读全文。(学生读书思考中,教师巡视中,不停地询问学生,其实是在了解情况)
【评析:教师及时引导学生默读全文,通读全文,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即说明的一个道理。】
师:好,可以讨论,继续交流一下。这两句话哪一句话可以概括,概括的比较准确。(指一生)你发过言吗?给你个机会。
【评析:当学生的意见有分歧时,及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很及时也很有必要。】
师:记住了,全班同学把这句话画一下,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师:我们这种优良传统应该一直传下去,从哪儿开始?从古——
师:下面举的例子举了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谁的?
生:牛皋。
师:岳飞的,第二个例子?
生:小学生和女青年的。
师:第三个事例?
生:周总理和朱师傅的。
师:大家看,这三个事例是不是从——到什么?
生:从古到今。
师:从古到今才叫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明白了吗,同学们?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再次突出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
3、默读课文二、三、四段,了解文章一共举了几个事例,是哪些事例?
师:究竟第一段话当中的两句话哪一句话才是中心句?哪一句话才是作者想要告诉你的道理?必须通读全文,一通读全文,下面三个例子一个古代的,两个现代的例子,可见从古到今中华民族都是有礼貌的,礼貌待人的,因此第二句话作为这篇课文的中心语句,是作者要告诉你的一个道理。为自己鼓掌。好了,下面请你们默读二、三、四,作者举了哪几个事例?每一个事例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再回答我的问题——这篇课文一共举了几个事例,是哪些事例?(学生开始默读思考)
师:看出来了吧,明白了吧,好,回答问题。这次我找个不举手的说,我给他个机会,因为不举手不代表他不会,也许是不敢举手说,我可以向你保证说错了于老师不批评,不瞪眼睛。(指一生)请你站起来。眼睛看着我,你的眼睛比我还大呢,我的眼睛再瞪也不过这么大。这篇课文向我们讲了一个什么道理?一共举了几个事例?都是哪些事例?
(该生说得不完整)
师:讲的事啊。应该鼓掌。(掌声响起)但是在这三件事前面各加一句就非常棒了。第一件事是牛皋和岳飞向老者问路,因为岳飞很有礼貌,所以老者给他指路。第二件事是——
(在于老师的指导下该生说完整了)
师:此处掌声应该热烈一些。(响起)好,谢谢大家的掌声。我说了,不举手并不代表不会,他虽然没举手说的非常棒,我希望大家今后大胆的举手,机会是自己争取的,不要等待。
【评析:于老师不放弃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个机会,更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鼓励不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耐心引导,耐心等待,一直到该生回答准确,最后告诉他一个道理“机会是自己争取的,不要等待”。于老师的课充满了人文关怀!】
三、朗读课文
1、指导读第一段
(生推荐一生读,读得不好——教师有针对性地方法指导——范读——总结方法——学生练读)
师:下面我想请同学读第一段。谁来读?我先请一位同学来读。(指一位同学)你推荐一位,你觉得咱班那位女同学读的比较好?
生指向前面女生。
师:请问尊姓大名?
生1:我叫徐子熙。
师:你客气一点——于老师,不要客气,我叫徐子熙。请问尊姓大名?
生1:徐子熙。
师:于老师不要客气。(老师示范着原句在说,可是该女生闹不懂了)
生1;(还是不会)
师:我教过你了,还是不会?你替她说。(指着她的同桌)
生2:于老师不要客气,我叫——
师:请问尊姓大名?
生2(这次说对了)
师:不能怪你,怪没有这个习惯,大家都要养成这个习惯,习惯成自然,养成懂礼貌的习惯。好,请你读第一段。
师:你太紧张了,讲道理的要以理服人,读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自己的语气,同样的话如果你语气不好,大家不接收,不听你那一套,看我,我是讲道理的啊。看我的表情,(教师范读)、
生自觉鼓掌。
师:我这样读大家能接受吧?我这样读你们肯定不接受(师装腔作势的读)生笑。
师:妈呀,谁听呀?好,拿起书来,亲切的、自然的、用一种别人容易接受的语气来读第一段,开始,自己读自己的,笑眯眯地读,亲切地读。
【评析:于老师在指导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注重了方法的指导“讲道理的要以理服人,读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自己的语气,同样的话如果你语气不好,大家不接收,不听你那一套”“亲切的、自然的、用一种别人容易接受的语气来读第一段”,注重了过程的训练,并用自己的实际言行,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如何讲礼貌,如何使用礼貌语言,如何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关注知识、能力、过程,还关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了三维目标。而且为下面让学生写有关讲礼貌的片段,提供了素材。真是一箭双雕!这就是教学艺术,这就是高效教学。】
2、指导读第二段
(生推荐一生读,生读牛皋的话,读得很好,读岳飞的话,不太好——教师让学生像该生一样读牛皋的话,指导读岳飞的话并范读——学生练读第二段)
师:请你站起来,(生1)请你推荐一名男同学。
生:孟宪泽。
师:孔孟的后代,了不起。请你读第二段。我给你拿着话筒,我给你服务。(该生很有礼貌)不用客气,他真有礼貌,这叫使用礼貌语言。
师:掌声响起。这牛皋太鲁莽了,你看看老者怎么对待的?继续读。
该生继续读完这一段。(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师:掌声响起。到底是姓孟的,请坐!像他这样把第二段读一读,要读出牛皋的语气,岳飞的语气是非常亲切的,注意表情。看我的表情。(师范读岳飞的语言)把第二段练一遍。
生开始认真练习朗读。
3、指导读第三段
(指一名学生读,语气不够——教师指导范读——学生练读)
师:停,请你读第二个事例。(生4)
师:看,小学生是这样说的,(师范读小学生说的话)记住了吗?这样说就不行,(另一种腔调)把这一段练一练。
生练习朗读。
4、指导读第四段
(众生推荐一生读,正确流畅,但语气不够——教师指导并范读——同桌练读对话)
师:好的,停,(指着这一排)你们这九个人推荐一个人能读好的,(一小男孩)小胖子,你起来。擦擦汗,读第三个事例。
生读这一段。
师:正确流畅,请坐。(掌声响起)周总理是国家领导人,非常有修养的人,道德非常高尚的人。就两个人说话,声音要轻一些。看我说,我学学周总理说的话,看我。(师示范说周总理的话)同桌两人练一练。
生:学生练习读这一段对话。(教师巡视)
5、指导读最后一段
(教师讲解写法——齐读)
师:好的,到此为止。作者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个道理,最后又做了一个总结,先摆明观点,再举实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强调、总结一下。把书拿起来,齐读最后一段。预备,读。
师:太累了,太热了,我满头大汗,你们也满头大汗,老师也满头大汗,咱们先好好休息一会,老师们,休息十分钟。(下课)
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于老师注意了各种语段的读法,如说理时怎么读,叙事时怎么读;注意了各种情况下,应如何读。学生通过反复训练,掌握了读书的方法,提高了读书的能力。
教师关注了学生的学。关注了教学生成,根据学情,及时引导学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关注了每个学生,有指导,有大面积的训练,促进了全体学生读书水平的提高。】
课前交流:
师:(走向一生)你是班长是吧?
师:刚才谁喊起立?(生指一女生,师走向女生)你是班长是吧?
女生站起。
师:我发现你的嗓门很高,你贵姓?
女生:不贵。(笑声)
师:再来,再来。我发现你嗓门很高,你贵姓?
女生:免贵姓李。
师:李什么?
女生:李天宁。
师:你说话有礼貌,我问你姓什么,你说免贵姓李,客气一下。掌声送给她。(学生掌声。)不是不贵,不贵就是价格不高,便宜。免贵不要说贵。继续上课。
【评析:课前交流,于老师再一次使用礼貌用语,身教重于言教,让学生不仅从课本上学到而且从老师的身上也学到了怎样懂礼貌。】
?一、听写生字
1、引导学生读贴,观察每个生字如何写正确、写规范
师:上节课读了一节课的书,很有收获。你们很会读书很会思考,于 老师非常满意。下面我们先听写这课要学习的五个字。同学们有准备。看课本后面要求写的五个字。(生翻课后生字表。)
师:书法家进行了示范,红色的字是书法家写的。读一读,读帖,读帖要仔细观察,不出声音。每一个怎么写是正确的,怎么写是规范的。不要出声音,一边看,一边书空。(生认真读帖。)
师:每一笔在哪里起笔,哪里收笔。这个字怎么写是规范的,要看清楚。师巡视指导。让学生变换姿势,方便观察。
师:要灵活机动,灵活机动我就过不去了。(生变换姿势后挡住了桌子间的空隙)看好了吧?把书合起来。(生合起课本,拿出写字本。)
【评析:通过读贴,学生不仅能写对了,而且也能写规范了,简洁高效。】
2、听写生字
(生推荐五生到黑板上听写,其余学生在下面写。)
师:请你推荐写字好的五个人。(指一生站起。)
生:孟宪泽、王雪寒、邱新宇、张伟豪。
师:差一个。那就是你吧。(生不去)你没有勇气,你再推荐一位。
生:展力浩。
师:谢谢,请坐。(五生站在黑板前)
师:拉开距离,当然你们写的字不一样,不怕你们偷看。一人写一个,注意听,按你们站的顺序写。第一个字“岳”,第二个字“嫌”,第三个字“纠纷”的“纠”,第四个字“朱师傅”的“傅”,第五个字“和谐”的“谐”。你们记住了没有?
生:记住了。
师:(师面对全体学生,下面的同学也听写)第一个字岳飞的“岳”,写大一点不要写的太小,动作快。“岳”字不要写的太小,(师让黑板上的同学写完回到座位上去。)第二个字“嫌”,那句话怎么说?(生: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第三个字“纠纷”的“纠”,第四个字“朱师傅”的“傅”。(黑板上的学生陆续回到座位上)
师:写完了吗?
生:写完了。
?3、对照检查,逐字指导矫正,再练写
师: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示五个生字。)这是电脑上的楷书,非常规矩。先看第一个字“岳”,(黑板上学生写的。)上边容易体积太大,看黑板整容,读帖,下边是个“山”,“山”写在字的最底下的时候,作为字底的时候它有个变化,上窄下宽,记住这一点。大家这个字写的不太好。看黑板(教师范写。)“山”字写在字的下边的时候,它有所变化,上窄下宽,这样这个字才能坐得住。
师:再看大屏幕,我说的对吗?(生:对。)
师:这个“岳”,上面再窄一点更好看,(师修改黑板上学生写的“岳”)好看了吧?(生:好看。)要减肥。人肥了不好看,字肥了也难看。师:看第二个字“嫌”,今天于老师教你一个本领,怎样写好“女”字旁,先看字帖。(生看大屏幕。)姑娘们都爱美,都希望有苗条的身材,所以“女”字旁应该写的苗条。(师范写)第一笔高起,撇点,点千万不要写长。读帖。(生看大屏幕)看,第二笔写远一点没关系,(师写第三笔横)瘦长,要苗条。记住了吗?(生:记住了。)为什么第一笔点要写短呢,写完下边你就知道了,往下看。(师范写右半部分)下边要写快一点。看右边部分第一竖,长还是短?(生:短。)师:第二竖。
师:女字旁的第一个点为什么短,明白了吗?(师写完让生观察整个字)
生:明白了。
师:美丽的姑娘,既长的苗条,又有修养,知道避让。右边有个撇,所以这个点不能写长,我让你一下,有礼貌吗?
师:美丽的漂亮的姑娘都有礼貌,不但长的好看,而且很有礼貌。我让一下,一让不要紧,右边这个撇就有地方搁了。明白了?(生:明白。)学习写字可以使人细心。再看一下字帖。(师生看大屏幕)
师:第一笔起笔要高,瘦高挑。撇高起写长,撇写短,拿起笔来,把“嫌”写一遍。(生练写“嫌”)师巡视指导。
师:女字旁要怎么写,女字旁要写苗条,要避让。第一笔撇点中的点要短,第一笔要高起。好。我最满意的是这个字“纠”,我把这个字圈起来。这个字没什么可说的,就是有点瘦,太瘦也不好看。稍微胖一点。看第四个字,抬起右手,一起写“师傅”的“傅”,(师边写边说写法)点不要写大,横写长,单人旁的竖要长一些。把“傅”写一遍。(生拿笔练写)单人旁一撇一竖,撇在竖的当中起笔,不要往左也不要往右,在撇的当中。
师:“和谐”的“谐”有点歪七扭八,有点别扭,字要写的规整。这个字要提醒大家,右边是个“比”,“比”的第一笔起笔叫竖钩,第一笔要低起,第三笔竖弯钩要高起,听见没有?(生:听见了。)写“比”的时候,这两部分要有变化,不能写的一般高。伸出右手,和于老师一起写。(师范写“谐”字,生书空。)
师:第一笔、第三笔要有变化。再看大屏幕,电脑楷书。拿笔写一遍“谐”。(生本上练写“谐”,师巡视。)
师:你的字大有进步,长期坚持这样练,你的字会很好。(师看一生的练习本。)真的大有进步,唯一不高兴的就是有个字写错了,“师傅”的“傅”右边写的再规整一点。好,把笔放下。(生放下笔拿起课本)
二、指导写作
1、默读全文,领悟写法
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使用礼貌语言,礼貌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举了三个事例。默读三个事例,这个事情讲完又来了一句话,这三句话是不一样的,注意三个事例的最后一句话。(生默读课文,师指一生起立。)给你一次机会。你读第二个事例。(生读第二个事例。师纠正)
师:事例讲完最后一句话,(生读课文)三个事例讲完都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作者要讲的道理,因为是说理性的课文,所以每一例子讲完了,要把它的道理再说一下,是不是这样的?
2、归纳写法,打开思路,提出要求,运用写作
师:他时刻没有忘记要讲的道理,所以要把道理再说一下。虽然话不一样,但是意思是差不多的。我们上五年级了,不是四年级。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在同学中间,在老师中间,在你和家长中间,在你和朋友之间,或是你在报纸上看到的文章,或是在读书时读到的,在电视上看到的例子很多。下面于老师请你再写一个例子,举第四个例子,这个例子写完以后,请你像课文一样,不要忘记讲道理的一句话。事情讲完了以后,不要忘了再议论一下,把你要告诉大家的道理写出来,这个道理是一句话。第一,看你们能不能正确、准确、流利的把一件事情叙述出来,第二,看你们会不会议论,会不会通过这件事把道理说出来。首先看你们写记叙文的本事,再看你们会不会议论。速度要快,告诉大家我写了一个事例,我为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事例,这个事例要放在哪一段里面,你们要给我出个主意。我写好事例,但不知道放在哪里段里比较合适。(生写事例,师巡视)
师:不要忘记使用礼貌语言,礼貌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是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重点提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是一件小事,就是一句话、几句对话。这件事在你们同学之间经常发生,刚才我和同学对话的时候也有。于老师问一个同学贵姓?这位同学“不贵”,后来改为“免贵”。这样例子很多吧,“请问尊姓大名”,“于老师您不要客气,我叫什么叫什么”。“请你读课文好吧?”“好的。”他就读课文了。例子是不是很多?
【评析:举各种事例,为的是打开学生的思路。这样以来,学生觉着习作很容易,既有方法又有内容,太简单了!每次听于老师的课,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学起来,很简单、很容易,所以很感兴趣。有兴趣,才会有高效。】
?2、学生习作
师:抓紧时间,不要犹豫不决。(师巡视学生后)。“我在课外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很好。“有一天”、“有一次”,也很好。头抬起来,自己提醒自己,坐正。(纠正生坐姿。)像他这样坐。(指一生)宽松了吧,自由是自己争取的。你可以再坐端正一点,这样很别扭。写好之后,我们交流交流。(师指导个别学生写作)。
师:写好的举手。(一小部分学生举手)
3、自己修改,教师再次提示要求
师:念一念,至少要念三遍。看你会不会把一件事情写得清楚,写得明白。该具体的要具体。第二要会议论。(生自己修改。)写完了吗?生:写完了。
?4、小组交流,推荐写得好的,并了解所推荐学生写的内容,从古到今选读,教师随即点评
师:三个人一组交流,推荐一位写得好的。事情写得清楚的,议论到位的,推荐一位大家听一听,开始交流。互相看一看,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请给他指出来。(生三人一组交流,学生讨论热烈。)
师:选举,在推选是吧。首先检查一下,是不是把事情写清楚了,是不是有议论,议论的是不是恰到好处。自己衡量一下,作修改,朗读一下。发现毛病自己改,要朗读要出声音,出声音才能发现毛病。(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
师:同学们请坐好,眼睛向我报到。现在不议论了。你们三个推荐哪一位的?
生:谁都行。
师:谁都行,你老好人。意见不统一。(师转身)你们组推选谁?(两生指一男孩,男孩站起。)你写的是谁的事?
生:我写的是幼儿园小朋友的事。
师:幼儿园小朋友的事,是中国幼儿园吗?
师:那就可以了,你做好准备。
师:你写的是谁?
生:我写的是我姐姐的事情。
师:姐姐的事情。你也很满意是吧,你也做好准备。
师:你们三个推荐谁?你写的是谁的事情?
生:一个小女孩和一个阿姨的事情。
师: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吗?
生:是一个小女孩喷了阿姨身上水的事情。
师:中国小女孩。
师:请坐。
师:你写的谁的事?
生:我写的是其他同学的事情。
师:请坐。
师:你写的是谁的事情?
生:我写的是在教室里的一件事。
师:同学之间的事。
师:你呢?(指另一生。)
生:我写的是于老师在课堂上发生的事情。
师:课堂上的事,我们都是中国人。
师:你们呢?
生:我写的是昨天在夜市上看到的两个阿姨和一个叔叔为抢一个摊位而争吵的事。
师:哦,这么巧,最后和解了吗?
生:没有。
师:没和解不要紧。
师:你们呢?(指另一组。)
生:我写的是我踩阿姨脚的事情。
师:有没有写古代的事情?
生:我写了,我写的是刘备的事情。
师:好,就选你。因为刘备是古代的人,所以他先说好不好?
生:好。(生鼓掌)
师:别鼓掌,写得好再鼓掌。你站到前面来,我们洗耳恭听。(生站到前面,面对全体同学。)
生:“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帮他统一天下,虽然他两次都没有成功,但他依然没有放弃,他来到李诸葛亮家还有很长一段路,就下马步行,来到他家门口,他先整理衣角,再轻声敲门。知道诸葛亮在睡觉,就在他的床沿下恭恭敬敬的等待。”(此时下面有同学说话)
师:安静,有同学在说话,我提醒同学们要安静,一个虚心好学的同学要善于倾听。第一是尊重别人,第二是虚心好学。眼睛看我。
生:(接着读)诸葛亮见他很有诚意,就陪刘备出山了,可见礼貌待人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基本的要领。
师:很遗憾,少了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生:议论。
师:议论有了,不失言于人,不失色于人。礼貌用语加上去就很好了。如果他这个把刘备说的话加上去,应该放在第几段?想好再说,这三个事例的哪一部分?作为第一个事例,因为岳飞是宋代人。他做第一个事例,你真棒。
师:时间关系,请你推荐你这一排作文最好的同学。
师:他还有重任。换一个其他的同学。
师:好,你上来,我们洗耳恭听。看谁尊重某某同学,看谁虚心好学。
生:一次跑操的时候,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他前面同学的脚踩了一下,他连忙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请原谅我。”而前面的那个同学却说:“没关系的,算不了什么,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做?”所以我们要礼貌待人,不能态度粗暴。这样才能使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美好,更加和谐。我说完了,谢谢大家。
师:掌声响起。(生鼓掌)。
师:不错,语言流畅,符合要求。先叙事后议论。
师:你推荐一位(指一生站起)。大家不要说,他有他的主见,其他同学不要说。
生:刘星宇。
师:你写的是我。他不推荐你,我也要找你。因为你写的是我,看他怎么写我的。(笑声)事是我做的,但能不能把事情写的顺畅具体就要看他的本领了。读。
生:在这堂课上,于老师想知道一位同学的名字,便很有礼貌的说:“这同学您贵姓?”那位同学也很有礼貌的回答:“于老师不必客气,免贵姓李,我叫李天宁。”于老师年过70岁,还这么有礼貌,真令我们十分感动,感到于老师和蔼可亲,使用礼貌用语,可以让师生感情加深。(鼓掌,于老师和这位同学握手。)(笑声)
师:我做的好,他写的更好。很真实吧,议论恰到好处。他把老师的做法提升到可以使我们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更加和谐。我从来不把你们当孩子来看待,我从来不叫你们孩子,我叫你们同学们。
5、出示下水文,找学生读
师:于老师也写了一篇,想不想来看看?
师:请关灯,把灯关上。(出示大屏幕。)
师:我想请你来读一读。(指一生。)
生:有一出京戏叫《李逵下山》,说的是李逵和燕青奉了军事吴用的将令,下山打探军情。二人来到一个村庄,见天色已晚,准备投宿。李逵来到一户人家门前,一边敲门,一边高声叫道:“呔,有腿有胳膊的给我爬出一个来!”燕青说:“大哥,你这是怎样讲话?”言罢,向前轻轻敲了一下门,温和的问道:“屋里有人吗?”话音未落,一位老丈将门打开,把二位让进屋里,当老丈得知二人是梁山好汉,连声说:“不知二位驾到,失敬,失敬。”李逵道:“都怪俺说话粗野,俺在这李给你赔个不是。”说完向老汉深施一礼,老汉十分高兴,设宴款待二位英雄。看,这是不是应了“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这句俗语。
师:感谢你的朗读,掌声送给他。(生鼓掌)
师:于老师写的好不好。
师:真好假好?
生:真好。
师:我喜欢看京剧,这出叫《李逵下山》,李逵这人粗野,说话没有礼貌,呔,有胳膊有腿的爬出一个来。燕青多有修养,轻声敲门,温和的问:屋里有人吗?话音未落,屋里出来一个老丈。李逵也是一个好汉。一起读一读“都怪俺......”
?6、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将老师的范文,放在合适的位置
(生齐读)“都怪俺......”
师:不失言,说话有礼貌。不失色,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态度,自己的表情要有礼貌,有修养。看,我写好这一段话,如果放在课文里面,放在哪个地方比较合适呢?
生:第一段,第二段......
师:是作为第一个事例还是第二个事例?
生:第二个,第一个......
师:第一个的同学告诉我,为什么是第一个事例?
生:这个时期应该比课本上的早。
师:对,这是北宋末年,岳飞是南宋。这个事例发生的要比岳飞的事例早,按照历史的顺序,应该放在第一个事例。谢谢大家,我明白了。(生鼓掌。)
师:我明白了这篇课文是按照历史的顺序讲了几个故事。好,请坐端正吧。这节课马上要结束了,很高兴和阳光小学五三班的同学度过了美好时光。
生:我们是新区小学。
师:对不起,我说成“阳光小学”了。我觉得“新区小学”很阳光,所以说成“阳光小学”了。应该改成“阳光小学”。不行,有“阳光小学。”
生:阳光二号。
师:不行,叫“阳光特号”。很高兴和你们度过两节课的美好时光。送大家两句话。第一句:要读好书,写好字,作好文。学语文就是要做好三件事,读书、写字、作文。第二件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今后再看到议论文说道理的文章,你要知道怎样去阅读,今天开始我们先回忆了《说勤奋》,《说勤奋》一回忆,就显得这篇文章很简单。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现在同学们再见好不好。
师:下课。
写下水文是备课,读下水文是指导。放在什么位置,再次领悟了课文的表达顺序,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达。
于老师的课上做好了五件事,一是让学生读好了书,二是写好了字,三是作好了文,四是说好了话,五是做好了人(要懂礼貌)。读好书,做到了默读理解、朗读体会,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阅读议论文,并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写好字,学生不仅能写正确、写规范,还掌握了基本的写字技巧。作好文,注意了长线结合和短线结合,掌握了议论文的写法,练习写了一个片段,还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做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说好了话,教会了学生使用礼貌用语,按照一定顺序表达,说准确、说通顺。做好了人,从教材中,从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学生都学会了怎样懂礼貌,如何使用礼貌用语。
于老师把书教薄了,教学生该会的东西;同时也把书教厚了,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扎实训练,形成了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
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
于老师教语文很简单,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观摩课、优质课等那么复杂。但他把语文课要做的几件事做得非常好,做得很到位。他是真教而不是假教,不是走过场,每一步都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如指导写字。这个字哪些地方要注意什么,这个偏旁应怎么写,于老师都是在规规矩矩地教。如“女”字旁要写瘦长,第一笔撇点要短,第二笔撇往上去,第三笔不要露出去。要知道避让,学写字就是学做人。因为写字讲究避让、穿插、平衡,这些审美的东西都在写字里面,讲过以后再练习,俗话说“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又说又练才是真把式”。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于老师都在扎扎实实地去抓、认认真真地去教,而没有走过场,都要留下了深深地脚印。平时,老师们常说这个字我教过了,同学们也练过了,作文题目也练过了,就是测试丢分了,不赖我。老师们不要推卸责任,你教对了吗?教会了吗?教学有三个层次教过、教对、教会,三者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努力教会学生。如果写字第一次没有教对,就不要再写第二、三遍了,错误不指出,写的遍数越多,越南辕北辙、越糟糕。所以第一遍要教对,在这个基础上重复那才叫巩固、提高。
如指导朗读。无论是指导默读理解,还是感情朗读,于老师都是在扎扎实实地教。不同语段读法的指导很到位:讲道理的部分,应当和颜悦色,语气是亲切的,不能冷冰冰地读,才能让别人接受。叙事的部分,应声情并茂地读,比如第一件事,讲刘皋向老人问路,他在马上大吼,连马都不下,而岳飞有礼貌的问路,立正下马,上前施礼,老者才理他。声情并茂地读才能准确表达出来。当学生读得不到位,教师先有针对性的评价,接着就指导并范读,再让学生练读。学生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经过扎实训练,不仅掌握了方法,而且提高了朗读能力。
再如说写训练的指导。在指导学生仿写事例时,于老师先让学生读好课文,理解文中怎么写的,然后要求学生仿写一个例子来说明道理。写前老师交代得很清楚,事例要叙述清楚、具体,然后再议论,一定要恰到好处。老师交代得清楚,学生学得准确。于老师还很关注学生的说话训练,课堂上给每个孩子语言训练的机会,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说出哪儿不好应该怎样说。指导学生人人会说、敢说、善说、说好。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充当好了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恰当地起到了穿插、承上启下的作用,或鼓励或纠错。于老师完全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课堂上很幽默、轻松、有适当的批评、表扬,找准了角色定位,服务更到位。
语文课教起来很简单,但教师的表现不简单。如:写字,怎样写好字;范读,能否范读、能否指出不足、应怎样读、怎样与学生对话。于老师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正像于老师报告中说的“教师的不简单在于教师的语文基本素养,决定语文教学成功不是取决于教学方法,而取决于教师的语文素养。教学方法是随机产生的,所以一切要看教师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教师的基本素养。”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示范,袁微子说过“示范就是指导”。于老师还告诉我们“语文好多方面要示范:朗读、写字、下水文、造句、词语的适用范围等,比如说袅袅的意思很多,可以形容香味,可以形容烟雾,可以形容年轻漂亮的身姿优美的姑娘,也可以形容声音,余音袅袅,适用范围很广,如果让孩子使用袅袅造句,老师要搞清楚,在某个方面要示范,举例子,这样教才是有文化有厚度有味道的。简单的背后要有老师的素养。”是啊,简单的背后有教师的素养,我们每位老师都要提高自己的素养,包括理论素养、专业素养等。
二、明确语文到底教什么
于老师的语文课上守住了语文教学的规律。从语文的角度,指导学生读好书、写好字、作好文、说好话。朗读既是学习语言的手段,又是积累语言的途径,朗读本身就凸显文字表达。为了培养孩子说话的能力,从培养朗读的能力做起,读好书,也就是训练了说话。一篇课文有哪些字要写,哪些字记住它,要会默写,老师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做好指导。于老师很重视写的训练,做到了读写结合,而且结合得恰如其分,学生训练扎实有效。
三、课外书如何阅读
于老师在报告中,专门讲了课外书怎么读;让孩子重视课外阅读,对课外阅读有兴趣。他告诉我们“不要把语文课本看的太重。如韩兴娥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课本读完,对课本处理很简单:字词、朗读过关即可。她上课很简单:读一读、想一想、说说看,她的学生读的书很多,到了高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令人惊讶,写的文章、说的话不可思议。我们也可以省去一半的时间,每一单元可以学习一篇重点课文,其他的读一读,生字过关就可以啦。但这篇要讲的课文要讲的精到、讲出味道来。让孩子喜欢语文的魅力,从写字到朗读到品味关键词语,要精心准备。其他课文就算了,真精彩的地方提一提就行了,可省去一半的时间进行阅读。”
于老师告诉我们“课外阅读要课程化,把课外读的书放到课堂上来练,纳入语文课程,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思想、试验,要大胆地走。拿到新教材书以后哪些字孩子认识,平均认识多少个字,教师们可把生字表拿出来调研一下,针对不认识的字再通一通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每一课的生字教学就可免了。”
他还告诉我们“我们要抱着学语文的目的读课外书。比如说生字,我们遇到不认识的字,一定要记住查字典,这是一个好习惯,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生字。如我在读《呼兰河传》这篇长篇小说时有个字不认识,我记下来把拼音写上去,还记了个词语包括歇后语。我把其中的段关于写童年趣事的综合一下,然后自己写了件自己身边的童年趣事。在教学时,在这基础上我拿出来和学生一起交流《呼兰河传》。我先展示我积累的词语、段落、精彩的地方及我写的两篇童年趣事,我汇报完后让学生再汇报,这就是一个引领。读课外书是学语文的,生字词不要放过,精彩的地方要朗读,受到启发后要写一写。我们的课外阅读是学语文的延伸,要抱着学语文、学习字、积累词语、学习写作方法、学写作文的目的来读课外书的。目标要明确,读书笔记要检查,要求要达到,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读课外书时要思考怎样对读有兴趣,怎样读有效,在这期间凡是说话、作文进步快的同学一定要表扬、找出原因、总结他的经验。学到的东西要引用,读的书要学会引用表达。读书收获了道理,指导自己的言行;收获了语言,学到的一定要恰当的使用,因此,要让孩子读书、会读书、知道读书是干什么的。”
减少讲课文的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读课外书;课外阅读课程化;抱着学语文的目的读课外书。这是于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自己的观察思考,我们每位语文老师要大胆尝试、大胆实践。不要忧虑这样做行不行,先做起来,先行动起来吧!
四、要研究儿童
“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自己,我们要研究、理解、尊重儿童。育人无处不在,细节最重要,我们一定要理解、尊重儿童。儿童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最喜欢老师怎么做、怎么说。最快乐的老师是孩子喜欢的老师,做这样的老师是值得的,我们时刻都要思考如何善待儿童。在学生面前教师对自己的言行做个榜样。说话语气很重要,同学们不在乎你说什么话,而在乎你说话的语气。”于老师说到了,也做到了。于老师做到了善待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所以课堂上,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快下课了,学生跟老师恋恋不舍。
当教师既容易又不容易,教好语文既简单又不简单,这里面有很多的奥秘。但是,只要一个人不断地学习、思考,取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就会成功。眼睛要向所有的优秀教师学习,向他们看齐,当我们把各位优秀教师的优点都学到手,那我们就决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了,而是一加一大于二了。
向于老师学习!坚守语文教育的本真!
请用本平台账号登录后发表评论
师范教育处 主办技术支持电话:7-1010 邮箱:(请将#替换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希望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