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转变合成肽链的保存过程叫什么

RNA翻译成肽链还是氨基酸_百度作业帮
RNA翻译成肽链还是氨基酸
RNA翻译成肽链还是氨基酸
RNA翻译成肽链~氨基酸是组成肽链的单位.翻译就是RNA上3个碱基序列对应一个氨基酸~RNA最终翻译出来的是肽链~转运RNA_百度百科
转运RNA(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是具有携带并转运功能的类小分子。
大多数tRNA由七十几至九十几个组成,参与的合成。分子量为2,约为4S(个别tRNA的沉降常数为3S,含63个核苷酸)。曾用名有联接RNA、、pH5RNA等。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如tRNA只携带丙氨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被不止一种tRNA携带。同一生物中,携带同一种氨基酸的不同tRNA称作“同功受体tRN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根据密码子摆动学说至少需要31种tRNA,但在脊椎动物中只存在22种tRNA。这主要是通过-配对的简化实现的,使得一种tRNA可以识别一个密码子家族的全部4个密码子。携带同一种氨基酸的细胞器tRNA与细胞质tRNA也不一样。生物体发生突变后,校正机制之一是通过校正一类校正tRNA,以维持翻译作用译码的相对正确性。可以有多种校正tRNA携带同一种氨基酸。
tRNA的三叶草结构
转运RNA分子由一条长70~90个并折叠成三叶草形的短链组成的。上图中有两种不同的分子,tRNA(4tna)和天冬氨酸tRNA(2tra)。tRNA链的两个末端在图上方指出的L形结构的末端互相接近。氨基酸在箭头示意的位置被连接。在这条链的中央形成了L形臂,如图下方所示,露出了形成的三个核苷酸。的其余两环被包裹成肘状,在那里它们提供整个分子的结构。四个常见RNA碱基---,,和显然不能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形成一个坚固的结构,因为这些大部分被修饰过以延长它们的结构。有两个奇特的例子,看37号相邻的,位于tRNA(1yfg)或tRNA(4tna和6tna)的起始部位。
自1965年R.W.霍利等首次测出酵母tRNA的一级结构即核苷酸排列顺序到1983年已有200多个tRNA(包括不同生物来源、不同器官、细胞器的同功受体tRNA以及校正tRNA)的被阐明。按照A-U、G-C以及G-U原则,除个别例外,
tRNA分子均可排布成三叶草模型的(图1)。它由3个环,即D环〔因该处酸(D)含量高〕、反密码环(该环中部为)和TΨC环〔因绝大多数tRNA在该处含(T)、(Ψ)、(C)顺序〕,四个茎,即D茎(与D环联接的茎)、反密码茎(与反密码环联接)、TΨC茎(与 TΨC环联接)和氨基酸接受茎〔也叫CCA茎,因所有tRNA的分子末端均含胞苷酸(C)、胞苷酸(C)、(A)顺序, CCA是连接氨基酸所不可缺少的〕,以及位于反密码茎与TΨC茎之间的构成。不同tRNA的可变臂长短不一,核苷酸数从二至十几不等。除可变臂和D环外,其他各个部位的数目和基本上是恒定的。图1也示出tRNA分子中出现的保守或半保守成分。这些成分对维系tRNA的是很重要的。
tRNA晶体的三维结构
tRNA的结构特征
tRNA的结构特征之一是含有较多的修饰成分,如上面提到的 D、T、 Ψ等;核酸中大部分修饰成分是在tRNA中发现的。修饰成分在tRNA分子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但其功能不清楚。
1974年用X射线法测出第一个tRNA——酵母苯丙氨酸tRNA晶体的三维结构,分子全貌象倒写的英文字母L,呈扁平状,长60埃,厚20埃(图2),它是在tRNA基础上,通过氨基酸接受茎与TΨC茎以及D茎与反密码茎间折叠成右手反平行双螺旋。tRNA由保守或半保守成分与构成二级结构的核苷酸之间形成(称三级结构氢键)维系。其他tRNA晶体的三维结构类似酵母苯丙氨酸tRNA,只是某些参数有所不同。tRNA在溶液中的构型与其晶体结构一致。
主要是携带进入,在mRNA指导下合成蛋白质。即以mRNA为模板,将其中具有密码意义的核苷酸顺序翻译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顺序(见蛋白质
的、核糖体)。tRNA与mRNA是通过与密码子相互作用而发生关系的。在生成过程中,第一个进入核糖体与mRNA结合的tRNA叫起始tRNA,其余tRNA参与肽链延伸,称为延伸tRNA,按照mRNA上密码的排列,携带特定氨基酸的tRNA依次进入。形成肽链后,tRNA即从核糖体释放出来。整个过程叫做tRNA循环(图3)。tRNA靠反密码子与mRNA识别,但并非一种反密码子只能识别一种。例如反密码子CIG(I是)能识别三种密码子。一般中的稀有核苷酸因配对不严格而能识别多种密码子,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中称为“摆动性”
tRNA是通过分子中3′端的CCA携带氨基酸的。氨基酸连接在的2′或3′OH基上,携带了氨基酸的tRNA叫氨酰tRNA,例如,携带甘氨酸的tRNA叫甘氨酰tRNA。氨基酸与tRNA的结合由tRNA合成酶催化,分二步进行:①氨基酸+ATP→氨酰-AMP+;②氨酰-AMP+tRNA→氨酰-tRNA+AMP。与一种氨基酸对应的至少有一种tRNA和一种氨酰-tRNA合成酶(见)。
tRNA还具有其他一些特异功能,例如,在没有核糖体或其他核酸分子参与下,携带氨基酸转移至专一的,以合成细胞膜或细胞壁组分;作为参与DNA合成;作为某些酶的抑制剂等。有的氨酰-tRNA还能调节氨基酸的。在许多植物病毒RNA分子中发现有类似于tRNA的,有的也能接受氨基酸,其功能不详。
:在生物体内,DNA分子上的tRNA基因经过转录生成,然后被加工成成熟的tRNA:
tRNA前体的加工包括:切除前体分子中两端或内部的多余核苷酸;形成tRNA成熟分子所具有的修饰核苷酸;如果前体分子3′端缺乏CCA顺序,则需补加上CCA末端。加工过程都是在下进行的。
人工合成:1981年,中国科学家等用化学和酶促合成相结合的方法首次了酵母tRNA。它由76个组成,其中包括天然分子中的全部修饰成分,产物具与天然分子相似的(见核糖核酸和核酸人工合成)。转录(transcription)
遗传信息从DNA到RNA的转移 - 生科总论
标题: 转录(transcription)
遗传信息从DNA到RNA的转移
摘要: [转录(transcription)
遗传信息从DNA到RNA的转移] 转录(transcription) 遗传信息从DNA到RNA的转移。即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为模板,以4种核苷三磷酸:腺三磷(ATP)、胞三磷(CTP)鸟三磷(GTP)和尿三磷(UTP)为原料,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的过程。这条作为模板的DNA链称为转录链或信息链。合成的RNA…… [关键词:转录 前体 聚合酶 核苷酸 模板 转录产物 亚基]……
  转录(transcription)
遗传信息从DNA到RNA的转移。即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为模板,以4种核苷三磷酸:腺三磷(ATP)、胞三磷(CTP)鸟三磷(GTP)和尿三磷(UTP)为原料,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的过程。这条作为模板的DNA链称为转录链或信息链。合成的RNA中核苷酸的顺序与转录链互补,与非转录链全等(除尿嘧啶“U”代替胸腺嘧啶“T”外)。
  以RNA链为模板,经反转录酶(即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链,叫做反转录。这种机制在RNA肿瘤病毒(tumor virus)中首先发现。
  在转录过程中,DNA模板被转录方向是从3′端向5′端;RNA链的合成方向是从5′端向3′端。RNA的合成一般分两步,第一步合成原始转录产物(过程包括转录的启动、延伸和终止);第二步转录产物的后加工,使无生物活性的原始转录产物转变成有生物功能的成熟RNA。但原核生物mRNA的原始转录产物一般不需后加工就能直接作为翻译蛋白质的模板。
  RNA聚合酶 以DNA为模板的RNA聚合酶,也称转录酶。
  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分子量很大,通常由5个亚基组成;σ,β,β′和两个α亚基,可写作α2ββ′σ。含有5个亚基的酶叫全酶,失去σ亚基的叫核心酶(α2ββ′)。核心酶也能催化RNA的合成,但没有固定的起始点,也不能区分双链DNA的信息链与非信息链。σ亚基能识别模板上的信息链和启动子,因而保证转录能从固定的正确位置开始。β和β′亚基参与和DNA链的结合。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有3类(不包括真核细胞线粒体中类似原核的RNA聚合酶)(见表),由8~12条亚基组成,分子量高达80万。初步的研究指出,它们也可能存在类似原核的σ亚基组分。
  转录过程 包括启动、延伸和终止。
  启动 RNA聚合酶正确识别DNA模板上的启动子并形成由酶、DNA和核苷三磷酸(NTP)构成的三元起始复合物(图1),转录即自此开始。DNA模板上的启动区域常含有TATAATG顺序,称普里布诺(Pribnow)盒或P盒。复合物中的核苷三磷酸一般为GTP,少数为ATP(见核苷酸),因而原始转录产物的5′端通常为三磷酸鸟苷(pppG)或腺苷三磷酸(pppA)。真核DNA上的转录启动区域也有类似原核DNA的启动区结构,和在-30bp(即在酶和DNA结合点的上游30核苷酸处,常以-30表示,bp为碱基对的简写)附近也含有TATA结构,称霍格内斯(Hogness)盒或TATA盒。第一个核苷三磷酸与第二个核苷三磷酸缩合生成3′-5′磷酸二酯键后,则启动阶段结束,进入延伸阶段。
  *昆虫和酵母的核不均一RNA聚合酶Ⅱ对α-鹅膏蕈抑制敏感,类似RNA聚合酶Ⅰ。
  **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RNA聚合酶的分子量。
  ***为爪蟾、鼠肝和红色链孢霉线粒体RNA聚合酶的分子量。
  延伸 σ亚基脱离酶分子,留下的核心酶与DNA的结合变松,因而较容易继续往前移动。核心酶无模板专一性,能转录模板上的任何顺序,包括在转录后加工时待切除的居间顺序。脱离核心酶的σ亚基还可与另外的核心酶结合,参与另一转录过程。随着转录不断延伸,DNA双链顺次地被打开,并接受新来的碱基配对,合成新的磷酸二酯键后,核心酶向前移去,已使用过的模板重新关闭起来,恢复原来的双链结构。一般合成的RNA链对DNA模板具有高度的忠实性。RNA合成的速度,原核为25~50个核苷酸/秒,真核为
45~100个核苷酸/秒。
  终止 转录的终止包括停止延伸及释放RNA聚合酶和合成的RNA。在原核生物基因或操纵子的末端通常有一段终止序列即终止子;RNA合成就在这里终止。原核细胞转录终止需要一种终止因子ρ(四个亚基构成的蛋白质)的帮助。
  真核生物DNA上也可能有转录终止的信号。已知真核DNA转录单元的3′端均含富有AT的序列〔如AATAA(A)或ATTAA(A)等〕,在相隔0~30bp之后又出现TTTT顺序(通常是3~5个T),这些结构可能与转录终止或者与3′端添加多聚A顺序有关。
  转录产物的后加工 mRNA前体的后加工
原核mRNA的原始转录产物(除个别噬菌体外)都可直接用于翻译,而真核mRNA一般都有相应的前体,前体必须经过后加工才能用于转译蛋白质。一般认为,真核mRNA的原始转录产物(也称原始转录前体),
hn RNA(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核不均一RNA),最终被加工成成熟的mRNA(见信使核糖核酸)。
  mRNA前体的后加工包括以下四方面(图2):①装上5′端帽子:转录产物的5′端通常要装上甲基化的帽子;有的转录产物5′端有多余的顺序,则需切除后再装上帽子。②装上3′端多聚A尾巴:转录产物的3′端通常由多聚A聚合酶催化加上一段多聚A,多聚A尾巴的平均长度在20~200个核苷酸;有的转录产物的3′端有多余顺序,则需切除后再加上尾巴。装5′端帽子和3′端尾巴均可能在剪接之前就已完成。③剪接:将mRNA前体上的居间顺序切除,再将被隔开的蛋白质编码区连接起来。剪接过程是由细胞核小分子
RNA(如Ul RNA)参与完成的,被切除的居间顺序形成套索形(即lariat
RNA中间体)。④修饰:mRNA分子内的某些部位常存在N6-甲基腺苷(见核苷酸),它是由甲基化酶催化产生的,也是在转录后加工时修饰的。
  有的真核mRNA前体,由于后加工的不同可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mRNA(如人的降血钙素基因转录产物),因而能翻译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多肽链。
  tRNA前体的后加工 目前分离得到的tRNA前体有两类:①含单个tRNA的tRNA前体,在5′端和
3′端各有一段多余顺序;②含二个tRNA的tRNA前体,除5′端和3′端有长短不一的多余顺序外,在两个tRNA之间还有数目不等的核苷酸隔开。有的真核tRNA前体的反密码子环区含有一个居间顺序。
  原核和真核生物tRNA前体的后加工有相似的步骤:①修饰:对tRNA分子上的部分核苷酸进行修饰(包括甲基化、酰化、硫代和重排等);②切除5′端和3′端多余核苷酸,③3′端不含CCA顺序的tRNA前体需装上CCA顺序(见转移核糖核酸)。原核与真核tRNA前体的加工过程还有不同的情况:①原核多顺反子tRNA前体,需加工时切开;②含有居间顺序的真核tRNA前体,加工时需除去居间顺序(图3)。首先,tRNA前体被一内切核酸酶将居间顺序切除,产生带有2′,3′-环磷酸的5′半分子和含有5′羟基的3′半分子;然后两个半分子分别在2′,3′-环磷酸二酯酶和多核苷酸激酶作用下使5′半分子露出了羟基和2′磷酸基,使3′半分子带上5′磷酸基,这两个半分子再先后经过连接酶和磷酸单酯酶(去除2′磷酸基)的作用,最后生成成熟的tRNA。
  rRNA前体的后加工 通常有如下步骤:①修饰:除5S
rRNA外,rRNA分子上通常有修饰核苷酸(主要是甲基化核苷酸),它们都是在后加工时修饰的。一般认为核糖2′羟基的甲基化在碱基甲基化之前,②剪切:在rRNA前体分子的多余顺序处切开,产生许多中间前体,然后再切除中间前体末端的多余顺序(图4);③剪接:有的真核生物rRNA前体中存在有居间顺序的,须加工时除去。1982年
T.R.切赫发现,在四膜虫(Tetrahymena)rRNA前体中,去除含有413个核苷酸的居间顺序是由rRNA前体自身催化完成的(图5)。在5′-鸟苷酸的促进下经过自身催化作用将居间顺序切除,居间顺序前后的两个部分再连接起来,产生成熟的
rRNA(5′-UpU-3′)和一个环状RNA分子及一个15个核苷酸残基的小片段。rRNA前体的自身催化作用表明RNA具有类似于酶的活性。这一发现突破了生物高分子中只有蛋白质才有催化作用的观念。同时对生物进化与生命起源等研究都将有重要的意义。
  转录的调节控制 是基因表达调节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促进基因转录叫正调节,抑制基因转录叫负调节。
  在原核生物方面1961年F.雅各布和J.莫诺提出的操纵子学说,得到许多人的验证和充实。操纵子通常的调控方式为:①诱导和阻遏作用;②环腺苷酸(cAMP)和降解物活化蛋白(CAP)的调节作用;③弱化作用(见基因调控)。
  对真核细胞基因转录的调节控制目前知道得很少。同种高等生物每个个体的各个体细胞都有全套相同的基因,只是由于在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节控制(包括转录的调节控制)不同,因而发育成各种不同的组织和器官。目前认为,动物(包括人)都含有癌基因,但有的致癌,有的则不致癌,这也可能是由于转录与翻译的调控不同。另外,真核DNA中的结构基因只占总量的10%左右,大部分DNA顺序都可能起调节控制作用。真核生物也有诱导酶和诱导蛋白质,如干扰素就是由病毒或双链RNA等诱导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转录抑制剂 转录能被一些特异性的抑制剂抑制,有些抑制剂是治疗某些疾病的药物,有的则是研究转录机理的重要。按照作用机理的不同,转录抑制剂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抑制剂特异性地与DNA链结合,抑制模板的活性,使转录不能进行。这类抑制剂同时抑制DNA复制,例如:放线菌素D、纺锤菌素、远霉素、溴乙锭和黄曲霉素等。第二类抑制剂作用于RNA,使RNA的活性改变或丧失,从而抑制转录的进行。这类抑制剂只抑制转录,不影响复制,是研究转录机制和RNA聚合酶性质的重要工具,例如:利福平。曲张链霉素、利链霉素和α-鹅膏蕈碱等。
(吴仁龙 刘新垣)
相关热词: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一条多肽链中有500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的信使RNA分子和用来转录信使RNA_百度作业帮
一条多肽链中有500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的信使RNA分子和用来转录信使RNA
一条多肽链中有500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的信使RNA分子和用来转录信使RNA
一条多肽链中有500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mRNA的DNA分子至少有碱基多少个?答:公式比例:DNA中的碱基数目:mRNA中的碱基数目:氨基酸的数目=6:3:1因为DNA转录为mRNA,是一其一条链为模板,故其比值为2:1;而mRNA上是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故mRNA中的碱基数目:氨基酸的数目=3:1,合起来就是6:3:1.答案为.
你问什么啊
是问碱基个数吗?信使RNA分子中要合成一个氨基酸对应的需要三个碱基,当然还要加上起始密码(三个碱基)终止密码(三个碱基)···
由一条肽链信使RNA分子。和1500转录信使RNA合成
三楼的,高中不考虑起始和终止密码子,如果要考虑,你为什么不考虑引导序列?
题目不完整,请见谅
你问什么啊与多肽链合成过程有关的RNA种类有(  )A.4种B.3种C.30种D.20种_百度作业帮
与多肽链合成过程有关的RNA种类有(  )A.4种B.3种C.30种D.20种
与多肽链合成过程有关的RNA种类有(  )A.4种B.3种C.30种D.20种
多肽链是通过翻译过程形成的,参与该过程的RNA有3种,即(1)mRNA:是翻译过程的模板;(2)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3)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重要成分,而核糖体翻译的场所.故选:B.
本题考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问题解析: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