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滑轮变阻器那部分的电阻电流电压的关系与电压电流问题

当前位置:
>>>如图是研究“电流做功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图中砝码被..
如图是研究“电流做功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图中砝码被提起得越高,表明电流做的功越多,现将质量一定的砝码通过细线挂在定滑轮下面,闭合开关,测得的数据见下表.
电流表示数/A
电压表示数/V
通电时间/s
砝码上升的高度/m
1.2(1)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以归纳的结论是______;(2)比较实验次数1和3,可以归纳的结论是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由图可知: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电动机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电动机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起保护电路和改变电流、电压的作用,而电流做的功可通过砝码被提升的高度体现出来;(1)实验1、2中,相同的物理量是电流和电压,不同的物理量是通电时间和砝码被提升的高度(即电流做的功),且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做的功越多;(2)实验1、3中,相同的物理量是通电时间,不同的物理量是电流、电压和砝码被提升的高度,由前两列以及最后一列的数据易得出: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流与电压的乘积越大,电流做的功越多.故答案为:(1)当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通电时间越长,电流通过导体所做所功越多(2)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乘积越大,电流做的功越多.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是研究“电流做功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图中砝码被..”主要考查你对&&电功的概念&&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电功的概念
概念: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或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功单位:国际单位:焦耳(J)常用单位:千瓦时(kW·h)关系:1kW·h=3.6×106J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先采用串联电路,控制通过两段电阻丝的电流相同,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探究电流做功与电压大小之间的关系;再采用并联电路,使加在两段电阻丝上的电压相同,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探究电流做功与电流大小之间的关系。 2.电流做功多少是通过电流的热效应转换为煤油的内能的变化,又转化为煤油的温度变化来体现的。例对于“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刘星同学作了如下猜想:猜想A:电流做功可能与电压有关;猜想B:电流做功可能与电流有关;猜想C:电流做功可能与通电时间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选择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除电阻丝阻值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及电源、开关、电压表、导线若干。他将两电阻丝串联后接入电路,如图乙所示。&(1)将两电阻丝串联接人电路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通过电阻丝的____和通电时间相同,他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 (2)接通电路前,他想: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若两支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同,则说明电流做功与电阻丝两端的______有关这就验证了猜想_______。
解析:从猜想可以看出,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有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三个因素,在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做功与某个因素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装置采用串联的目的是使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同时接通,同时断开),这是为了研究电流做功与电压的关系,阻值大的电阻两端电压大。电流做功时将电能转化为煤油的内能,因此电流做功的多少可以通过煤油的温度显示出来,若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瓶中煤油温度变化不同,则说明电流做功与电压有关。
答案:(1)电流& 控制变量法(2)电压& A电功和电功率知识梳理: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是研究“电流做功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图中砝码被..”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43106249345245666239948248766272238(1)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外力F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带滑轮的长木板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实验中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细线的拉力F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为L的A、B两个位置分别安装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到达A、B两位置时的速度为vA、vB.①用本题中设定的物理量写出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B-又v2A/2L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③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乙中的____,因为____(2)某同学通过实验测绘标有“3.8V 0.3A”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R随电压U变化的图象.①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3Ω);电压表V(量程5V,内阻约5k);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Ω);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电源E1(电动势为6V,内阻约为1Ω);电源E2(电动势为4V,内阻约为20Ω);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电源应选____(填器材的符号)②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原理图;③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描绘出R-U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获取的数据可知,当所加电压为3.00V时,通过灯丝的电流为____A,灯泡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W.-乐乐题库
您正在使用低版本的IE浏览器,它太古老了,既不安全,也不能完美支持乐乐课堂的各项功能。请升级到最新的Chrome、Firefox或最新版IE浏览器,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
&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知识点 & “(1)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习题详情
24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90.0%
(1)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外力F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带滑轮的长木板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实验中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细线的拉力F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为L的A、B两个位置分别安装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到达A、B两位置时的速度为vA、vB.①用本题中设定的物理量写出加速度的表达式:a=B-v2A2L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③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乙中的C,因为长木板是水平的,没有平衡摩擦力(2)某同学通过实验测绘标有“3.8V 0.3A”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R随电压U变化的图象.①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3Ω);电压表V(量程5V,内阻约5k);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Ω);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电源E1(电动势为6V,内阻约为1Ω);电源E2(电动势为4V,内阻约为20Ω);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滑动变阻器应选R1,电源应选E1(填器材的符号)②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原理图;③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描绘出R-U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获取的数据可知,当所加电压为3.00V时,通过灯丝的电流为 A,灯泡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 W.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4-烟台二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1)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外力F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带滑轮的长木板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实验中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细线的拉力F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为L的A、B两个位置...”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由于采用拉力传感器测量实验中的拉力,所以不需要满足钩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的关系;根据F不等于零时,加速度仍然为零分析图线不经过原点的原因.(2)①根据“安全性”和“精确性”原则,电表读数要求指针在满刻度的13~23或14~34之间.②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电流表的内接法或外接法;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滑动变阻器的接法;③由图读出灯泡的电阻值,然后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流过灯泡的电流和功率.
解:①根据v2B-v2a=2aL得,小车的加速度a=v2B-v&A22L;②本实验中,由于采用拉力传感器测量实验中的拉力,所以不需要满足钩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的关系.③由图甲可以看出,长木板是水平放置的,说明实验之前没有平衡摩擦力,当F不等于零时,加速度仍然为零,可知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乙中的C图.(2)①因测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电压与电流调节范围大,故变阻器需用分压式接法,所以要选择电阻值比较小的R1,电源应选内阻比较小的E1.②因测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电压与电流调节范围大,故变阻器需用分压式接法;小灯泡的电阻值:R=U0I0═3.80.3Ω≈13Ω;由于RVR=500013=384.7,即电压表的电阻远大于小灯泡的电阻,所以实验中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实验原理图如图:③由R-U图象知,U=3.00V时R为11.5Ω,由欧姆定律得:I=UR=3.0011.5A=0.26A,P=U2R=3.00211.5W=0.78W.故答案为:①匀速直线;②不需要;③C,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2)①R1,E1;②电路图如图;(3)0.26,0.78
(1)明确实验原理,正确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是对学生学习实验的基本要求,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2)测定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要求电压与电流从零调起或要求电流电压调节范围大一些,因此,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外力F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带滑轮的长木板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实验中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细线的拉力F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为L的A、...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外力F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带滑轮的长木板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实验中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细线的拉力F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为L的A、B两个位置...”主要考察你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与“(1)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外力F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带滑轮的长木板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实验中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细线的拉力F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为L的A、B两个位置...”相似的题目:
用如图1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设沙和沙桶的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1)为了消除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应将木板&&&&;(2)本实验中近似地认为:绳子对车的拉力大小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其条件是&&&&;(3)实验中测得a-1/M关系如图2,图线右部发生了弯曲,试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一个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通过细线跨过定滑轮与重物相连,木块与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向左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做匀减速运动,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不计纸带所受到的阻力.交流电频率为50Hz,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木块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m/s2;(2)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3)某同学发现在实验中未平衡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接着他应当&&&&,将木板右端垫高,使木块沿木板匀速下滑.
某同学采用如图1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用砂桶和砂的重力充当小车所受合力F,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加速度a.分别以合力F&和加速度a作为横轴和纵轴,建立坐标系,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描出如图2的点迹,结果跟教材中的结论不完全一致.该同学列举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如下:(1)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高(2)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低(3)测量小车的质量或者加速度时的偶然误差过大(4)砂桶和砂的质量过大,不满足砂桶和砂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实验条件通过进一步分析,你认为比较合理的原因可能是&&&&.A.(1)和(4)B.(2)和(3)C.(1)和(3)D.(2)和(4)
“(1)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外力F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带滑轮的长木板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实验中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细线的拉力F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为L的A、B两个位置分别安装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到达A、B两位置时的速度为vA、vB.①用本题中设定的物理量写出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B-又v2A/2L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③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乙中的____,因为____(2)某同学通过实验测绘标有“3.8V 0.3A”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R随电压U变化的图象.①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3Ω);电压表V(量程5V,内阻约5k);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Ω);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电源E1(电动势为6V,内阻约为1Ω);电源E2(电动势为4V,内阻约为20Ω);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电源应选____(填器材的符号)②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原理图;③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描绘出R-U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获取的数据可知,当所加电压为3.00V时,通过灯丝的电流为____A,灯泡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W.”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外力F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带滑轮的长木板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实验中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细线的拉力F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为L的A、B两个位置分别安装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到达A、B两位置时的速度为vA、vB.①用本题中设定的物理量写出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B-又v2A/2L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③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乙中的____,因为____(2)某同学通过实验测绘标有“3.8V 0.3A”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R随电压U变化的图象.①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3Ω);电压表V(量程5V,内阻约5k);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Ω);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电源E1(电动势为6V,内阻约为1Ω);电源E2(电动势为4V,内阻约为20Ω);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电源应选____(填器材的符号)②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原理图;③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描绘出R-U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获取的数据可知,当所加电压为3.00V时,通过灯丝的电流为____A,灯泡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W.”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阻电流电压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