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a2德语练习 现在学到关系从句 觉得好难 需要大量练习题目 还有形容词前加定冠词无冠词1、4格练习多。急求!拜托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因为学得不够好,是那种&自己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不够好,比如我本可以在毕业前掌握日语中级,但没做到。所以写文反省。
一. 关于语言密集课程
从高中毕业的暑假到大学本科毕业的暑假,陆续参加过初级日语(2010年高中毕业的暑假上册、2011年大一寒假下册,各半个月)、初级德语(2014年2月,18天)、中级日语(月,周一至周五半天班)和中级德语的密集语言(2014年8月,30天)课程。
对此有两处解释:第一是为何会参加语言密集课程,在国内学习语言大抵有三种方式,一是VIP超小班(比如樱花日语的模式),时间灵活且听说读写都会练到;第二是周末大班,时间规律,且这种周期能保证充足的消化和复习时间;第三是假期密集班(或者脱产培训),特点是短期&速成&。我会选择密集课程的原因是1)自己在学期中一直很忙,无法保证周末持续有空,且根据我的精神洁癖,如果有缺席就不如完全不参加。2)超小班的模式容易助长惰性,不如速战速决。 3)没有迫切地以通过语言考试从而留学的需求,仅仅是出于不紧不慢的兴趣,所以并不强求效率。
参加过的这些课程的共同点是,零基础(对比英语)+以语言考试(德福、日本语能力测试)为导向,后者与我&掌握一门语言&的动机并不完全重合,因此还会多讲讲如何在这种&test-orinated& 课程中提升语言综合能力的经验。
补一句,据说歌德学院德语培训不是test-orinated,而是很像国外的语言学校的教学方法,即弱化语法、偏重听说,且全部用外语授课,没参加过所以不了解_(:з」&)_
本想把日语和德语放到一起写,但对比两种课程授课内容与方式的特点,发现二者的打开方式并不一样。我认为二者的差异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其目标考试考察方面的不同:日本语能力测试都是选择题,只考察读(语法、阅读)和听(听力)两方面内容,而德福则如英语托福一样,听说读写皆考,还有&决战亮马桥&(APS)这道奇特的关卡。因此日语的教学,由老师向大家讲解语法、词法再标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已经可以满足基本需求;而德语教学中,就必须尽可能多地涉及对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训练。
A1/A2这种标准是根据&泛欧语言水平参照标准体系(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CEFR))&(&),个人感觉,A1(相当于日语初级)主要学习语音和基本变形(德语变格情况很多,这部分延伸到了A2,以销魂的集大成第一虚拟式作结),是旅游外语的水平; A2(中级)学习必杀语法,是日常聊天外语的水平;B1(高级)阶段,语法项所剩无几且都是高级高端的类型,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词汇(可能日语还要加上是文型、古语之类的,还没学过==),是读报纸外语的水平。学完高级,外语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这里有必要对比英语学习的过程,做两个重要的心理建设:
1.外语学习并不难,只是功夫(时间+重复)不到。国内的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至少六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异常繁复的基本功练习,我记得自己高中时很喜欢抄记朗文词典的词条释义/例句,更不用说各种错题本和语法练习题,这个过程很费时间,但就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自己的基础语法、词汇知识逐渐内化,成为后来使用英语的基础。而三十天的密集课程囊括的知识点相当于初二到高二的量,高强度、短时间的代价是掌握程度的肤浅与对耐力的挑战。这个困境可由结课后的自学解决。
也因此,我并不推荐接连复听语言班或者同时上两个不同程度的语言班的做法,前者的效果没有自学好,后者则会使自己无法同时集中于两门课程,效果不佳。此外,我并不赞成初级学完后马上开始中级,初级的知识会成为中级开始的默认前提,二者之间保留反刍回顾的时间非常必要。
2.实用才是关键(摇)
密集课程重在灌输语法和词汇知识,但学习一门语言的意义在于实用,即有效的输出。所以要a.珍惜每个能练表达的机会 b. 时刻想着要怎么运用的词汇/句型/语法项
顺带一提,很多人抱怨进入大学学习后,英语出于瓶颈阶段,实则不然。在有目的地背记GRE单词、阅读英文文献、读感兴趣的材料(例如哈利波特!)、写作文章和申请信的过程中,词汇量、理解力、对语言的运用力都有提升。
语言密集课程只有课程中和课程后两个阶段,鉴于日德课程特点的差异,德语课程的过程与日语课程后自学的两个阶段最有代表性,就顺着这个思路总结。
二. 德语A2班总结(- ,8:30-14:10, 7.27日停课休息一天)
1.专心学习
这似乎是不明之理,但却是相对最难做到的。班上除我之外,大多学生都是以去德国留学为目标的&小盆友&(小两到三岁而已咳咳),虽然如此许多人或是同时忙在校的实验、或是依然去看最新的电影、看球(世界杯期间)、看剧刷淘宝、迟到早退、不时缺席、下课后睡一个下午、只有课程前三天和最后三天在认真学习等等,出于精神洁癖,我认为这种做法会削弱一鼓作气的&气&。这一个月,我弃绝大部分娱乐&&也的确忙到没有空闲或欲望去做,保持稳定的社交(初期、中期和晚期各面基一次,是必要的放松),过度疲累时会通过早睡或步行二十分钟外食调节。
换个角度想,这段专门用来学习语言的一个月,是专门用一段时间来只做一件事的时间,更觉机会难得、时间宝贵,不努力不行。
2.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
这次住在距离上课地点五分钟步行距离的学校外包宿舍里,住处没有空调,非常闷热,其它硬件条件一般。开课第三天发现学校的空调自习教室,生活就变得规律起来。时间表是:7:30起床,7:45出门,在便利店买早餐和零食后去教室;14:10分下课后去自习教室,一般要休息一小时恢复元气,自习到16:30-17:00后吃晚饭,晚饭后的时段是垃圾时间,因为身体集中于消化,思考学习效率就不高,所以这段时间用来处理杂事:洗澡、洗衣服、开电脑处理事务(月初完成比利时留学签证申请、月中规划好入境后第一个月的行程、写邮件等等);18:30左右出门,自习到22:00教师关门。不但学德语(包括完成作业、复习和自学),还尽力读了暑期学校的阅读材料。
小Tips:用一个小本记作业和复习中的疑点(以便第二天向老师答疑);实在太累,白天也不能睡觉,在完成当日作业的前提下,早些睡觉;词汇与语法如果必舍其一,偏重语法。
3. & 抓住每一个机会练习口语和写作
如&一&所述。此次德语课的口语训练有即时语法练习、复述课文、读作文等,我之前基本没练过口语,加之自己一直在外语学习中的通行软肋(发音与语调),口语很差。刚开始有些惯常的羞涩,随即很快调整,强迫自己在每一个锻炼口语的场合中发言,这与课堂发言是一个道理,拥有一个能说并且别人愿意听你说的环境实在是太宝贵。坚持一个月,虽然依然磕磕绊绊,但总有提高。
德语老师批改作文的方式很棒,word批注格式,先在原文上改词句,然后附上升级版全篇作文,这是德福作文的改法。初中高级阶段作文大多只进行到第一步,而此种程度也相当棒。一定要珍惜机会,多写多改多练。
有好多次累到不行的时刻,还是努力坚持下来了。今年上半年三个月的密集课程已经锻炼了一定的耐力,而经过这一个月的修罗,自己的耐力又达到了新的境界,似乎高强度的暑期学校也可以轻松搞定了的样子呢(误)_(:з」&)_
三. 标日的一种打开方式
参加过A2班不代表已有A2水平,就好像买书如山倒但读书如抽丝的话,学识也不会到与占有的书籍数量的程度一样,呵呵(对不起又恶毒了)。所以,要及时复习/自学/巩固提高。
两位日语老师传达过这样的思想:1. 准备能力测试,只需读透教材 2. 单词要结合词组/例句记忆,并且要达到例句优先于语法的境界。3.语言表达大多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因此要多记。自创的奇怪表达大多不地道,要多记已经看到的材料中的表达。这也是标日打开方式的核心所在.
首先,读透教材指,不仅仅读课文和单词,而是把教材的全部传达知识点之处读到的读法,例如词语之泉、课后练习、附录(&动词一览表&查漏补缺、&句型表达索引&、专栏日语译文)。学过中级,建议重读初级教材,以查漏补缺。例如,送气音的发音问题在初级上册开篇第5页就已经被强调过了,片假名的用法情况则在第7页。
其次,准备两个本和三种颜色的笔(至少区分词组、造句和交际用语)
一个用来记录书上的尚未掌握的知识点,包括:
(1)交际用语(即语法色彩较弱、但在日常交流中高频的句子。例如初级第36课中&鶏肉がやわらかく煮えています。そしてトマトの味がしみていて、とてもおいしいです。ぜひレシピを教えてください(鸡肉煮得很软,西红柿的也入味了,请您一定教我做法?)&、初级第三十一课&お手洗いを探しますが(我在找卫生间)&&&&&&&(第31课)、中级下册第17课表达称赞、谦虚的句子等等,内容及其丰富。
(2)生词(以词组的方式体现)。这里要强调课后的基本练习!其中有本课知识点的具体词法和情境运用,读透后能学到不少。初级两本基本练习内容偏水,句型简单,偏重看生词和词组;中级的基本练习内容更丰富,需要花更多时间体会。
另一个本用来结合语法点写自己的句子。每个句型造两到三个句子,尽可能涉及所有此类(接小句、形1、形2、动词等)。老师说,他到后来也不怎么记接续的形式,而是先从脑中已有的例句抽象出接续,这也是语言使用的自然顺序(先会玩游戏,再抽象出规则)。句子优先选原创的句子,尽量写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句子,便于记忆和直接用来交流。
例如かもしれません的句子,语法解释里说这个句子前后列举的两个事项的可能性是均等的,我的句子是&メールを送った10日過ぎ、先輩はまだ返信しないです。だから、先輩は本当に忙しいかもしれません私が嫌いかもしれません(邮件发送已经十天以上了,前辈还没回信。所以,前辈要么是真的很忙,要么就是讨厌我)。& _(:з」&)_
最后,重复看,重复记,不知不觉就记住了。倦怠时可能会出现这种状况:虽然进行读书的动作,但并未用心读,而仅仅是目光扫过页面,相当于没读。无他,勿忘初心,贵在坚持。
历史上的今天:
DAYS COME BY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一些学习德语的心得体会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德语学习技巧和心得_德语学习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2,802贴子:
德语学习技巧和心得收藏
19个理由道尽德语学习的令人崩溃之处
学习的语是一件令人崩溃的事情,不信你来看看这些理由!1.看到“德”字会心跳加速,譬如:看到“英德茶叶”第一时间以为这是进口货,是英国和德国合资的大公司生产的。 (我曾经以为德勤是德国人开的)2.看到sch三个字母连在一起会认为这是德文词,甚至不记得school是英文。 (爱死-册诶-哈的拼写组合很和谐啊,嗯,同样看到s就发z的音)3.当看到书报上的人名是标准的德文发音,如Schneider, Schuhmacher等人名时,会认为他们是德国人,并且情不自禁地拼读他们的名字(学英语的人大多没有这么疯狂,我看到好莱坞的犹太籍明星就说-mann这样的姓都是德语来的)。 芳思·小语种 4.开始将英文的sh不知不觉地写成sch,而英文中全部的c都几乎被篡改成k,譬如:你会将fish写成fisch,将America写成Amerika。(最纠结的是检查不出来,想起了我考GRE的时候啊,作文写得那叫一个拼写障碍)5.你在写英文的时候已经养成了名词首字母大写的习惯,根本改不掉。(不停地切换大小写,囧)6.当你看到一些以前很熟悉的英文单词时,会突然忘记它们发什么音,你只记得它们的德语念法,譬如:你觉得每读到university的时候就会卡住,一开始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乌”这个音,而看到African,你会先发“啊”音,再将后面的r篡改成小舌音,你也忘了英文中-tion应该怎样读,尤其看到你不会读的英文单词,你会尝试用德文的发音规则去读。(-tion发次用……,慢慢强迫自己说英语能改过来,但是第一反应永远是德语)6.你用qq或者百度hi跟人聊天的时候,开始对刚认识的朋友或长辈用“您”,让对方看起来很别扭,你却觉得很自然。 (生活在北京没这问题)7.当有人叫你将“有个男孩站在墙边”翻译成英文时,你第一时间会思考,男孩到底是阴阳中的哪性,继而你会想,这男孩他跟墙壁是紧贴着(an)还是分开的(neben),竟然忘了用beside这个词。(词性应该多说几句的,定冠词不定冠词啊,1,2,3,4格啊)8.当你看到某个英文单词跟德文单词一样时,会非常兴奋,譬如:robust,不用说,你是永远也不会去查它的英文念法,因为你已经满足于用德文将它念出来了。 (对对,最囧的是我看cctv9,如果背景声里有人说德语,我就会把声音开到很大,然后翻译给我妈听……)9.你开始篡改一些很潮的缩写词,让它变成德式首字母所写,譬如:你不再称office lady为OL,而是固执地称其为BK(Bürokauffrau)。(好崩溃,还好我没有啊)10.当你偶然听到好莱坞电影中夹杂着一两句德文,如《007明日帝国》中的机场的服务人员说:“Guten Tag!”你会非常兴奋,并且将视频倒回去重新再听一遍或以上。(有诶!!!要不也不会去做字幕)11.当你看China Daily遇到不会的英文词时,你会翻开德文朗文词典。 (我有杜登!)12.当你逛书城,看到作者前头带有[德]字样的书籍,都会拿起来翻看。(这是我最阴暗的时候了,我会心里暗骂为什么不是我翻译的)13.你在写英文的时候经常忘记开音节最后那个e,譬如:intensive。(带e那是词尾变化不是么,所以不能随便加)14.你会不知不觉地在所有英文动词后加上-en,并且将-ed简化为-d。(这个貌似是应该加-t吧)15.看到长一点的英文动词,你会认真考虑它是否可分。(那倒不会,可分动词很明显的啊)16.当要写英文句子用到从句时,你会认真考虑动词的位置。(我觉得动词位置固定是很科学的事情,不像英语从句套从句会乱做一团,德语只要找到动词不在第二位就在句尾,哎,框架结构很可爱)17.你会将诸如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之类的长长的名词性短语写成:Americanautomobileassociation,中间不留任何空隙。(会诶@#¥%……)18.你会将英文的形容词直接当副词用,令你的英文老师哭笑不得。(你不觉得德语很科学么)19.你用英文读73时,会考虑先读three。(想起我教的德国人,他们一般说中文的数字,要先算加减法,*0+3*100+40+4)
德语学习 沪江德语,零基础入门,每课15分钟,生活旅游沟通无忧!授课老师100%具备海归/名校背景,助教24内答疑.来沪江,练就德语全才!
如何学习德语?要学好德语是非常困难的。个人认为学好德语有几个要点: - 初级阶段要选择一个好语言班; - 大量记忆单词; - 多与德国人交流; - 阅读德文刊物。下面是一篇教你怎么学习的文章怎样学习德语德语可分成六大板块: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下面我将分别讲讲我是怎么学习这六大块的。一.词汇词汇是语言的血液,没有人会怀疑大词汇量对语言学习带来的好处和便利,这一点在我们做阅读时感觉最为明显。有一种说法是:要想进行简单的对话,词汇量的下限为1000,要想基本看懂德国一般的报纸杂志,词汇量下限为5000。于是很多中国学生狂背词汇,又有很多人反对干背单词。那么到底要不要背单词,要背多少词汇?我想先说说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我有一个朋友,他很迷恋于背单词,他曾经把德语单词背得象字典一样,以至于上课时老师偶而忘词了还得向他请教。然而他的德语水平很一般(尽管最终也过了DSH),而且只要有一段时间不去复习那些背过的单词,单词很快就会遗忘。这个例子说明干背单词其实意义不大,因为很多单词不常用,背得再熟不用也会忘。不过话又说回来,单词到底还是要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不能失去血液。既然单词被遗忘是因为不常用,那么我们只需要背那些最常用的单词就行了。另外,常用的单词毫无疑问也是重要的单词,所以必须得背。我估计,这些所谓的最常用单词大约有个。这个词汇量记忆任务应当在初级水平----最晚在中级1之前解决。那么怎样判断哪些单词是最常用单词呢?没有标准!你可以根据它的出现频率高低或者用你自己的直觉去判断,或者干脆买本常用词汇手册。当然,随着你水平的提高,这些最常用单词数量应该是不断扩大的。那么,怎样背单词?对不同的单词应当用不同方法记忆:1.出现在阅读理解里的单词(这些单词通常比较难,很书面化):背时只需要混个眼熟,知道中文意思即可,不需要会读会写---------最主要是你在做阅读理解时能知道它的意思就行了。2.口语中的单词:知道意思,能准确说出,会不会写不重要------最主要是你跟别人交流时能把它说出来。背时尽可能开口,准确的读背。3.听力中的单词:要能反应出它的意思,最好能写出来--------这里关键的是要能反应出它的意思,背时可以通过自己的录音,反复的听熟。4.写作中的单词:除了要能正确拼写出来外,它的性数格要清楚,还要知道怎么用,背时最好在句子中记忆。事实上,在上面四点中,哪些单词属于哪一点并不固定,你完全可以凭你的主观判断去决定对某个单词采取哪种记忆方法。我上面所说的----从另一个角度讲-----是为了提醒大家外语听说读写中对词汇掌握程度的要求。关于单词我还想说的一点是,单词的重现对记忆很有帮助。一种不错的方法是,你可以去买一本“分类词汇手册”,接着你背某一特定的分类词汇,例如背和“健康”相关的一类词汇。背完这一类词汇后你尽可能的多做一些和“健康”相关的练习,比如你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和健康相关的德文文章。在阅读这些文章时你会发现,很多你刚背过的单词在文章中出现了。你看的文章越多,背过的单词重现的次数和可能性就越大,这种重现对你的词汇记忆很有帮助。当然,你还可以在老师课堂上开始一个新的Thema前背熟相关的词汇,因为课堂上也很可能会重现你曾经背过的词汇,这样又再次加深了你的印象,而且你上起课来要比别人轻松一些。事实上词汇量的积累不仅仅在“背”上,在你练习听力,阅读和写作时,你的词汇量也在悄悄的增加,尤其是阅读,它对词汇的巩固很有帮助。
如何学习德语?二. 语法语法是语言的骨架。在语法的条条框框中填入适当的单词就形成了语言。要想看懂复杂的语句,要想把话说的准,文章写的对,就得有扎实的语法功底。语法和单词都是学好语言的基础,两者是在初级时最需要打好的基本功。但有人持另外一种轻视语法的观点,我说的是某些专家。他们反对背语法的条条框框,他们认为语言的表达---例如说话----应该靠语感。说话,应该是一种想说什么就能脱口而出的行为,说话时大脑里不应该先去分析这句话的语法,然后再说出来。也就是说,我们说话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而不是需要预先思考的逻辑思维。我们说汉语时完全靠的是语感,从来就不会预先考虑它的语法结构。学德语也应该是这样,你不需要知道某句话为什么要这么说,你只需要知道这句话本来就是这么说,并且不断的把这句话说成习惯,养成自然。听上去似乎是有道理的。但我想说的是,这种观点至少对我行不通。事实上很多人也是这样。因为我们都不是小孩了,不能光靠模仿去学习语言,然后再形成只靠语感的语言习惯。我们已经变得复杂的大脑会影响我们对语言的单纯模仿。我认为我们必须好好学语法,尤其是在开始阶段。那学习语法的意义有哪些呢?首先,对于初学者,如果不去了解语法这个骨架,他们甚至学完了初级还不懂得造句,因为德语和汉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而我们的大脑一直受着已有汉语思维的左右,但是我们又不能用左右着我们的汉语语感去造德语句子。因此,我们只有先了解和掌握语法这个骨架才能明白,德语和汉语有哪些不同,德语的语序到底是怎么组织起来的。这对初学者涉入德语殿堂意义重大。其次,语法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强项,和其他学习德语的老外相比,我们简直就是语法天才。尽管考试时语法所占的分值不多,但我们没有理由放弃这块容易到手的瘦肉。所以说,语法必须得好好学。另外,在刚开始时,如果我们学了语法,我们说话,造句,写文章就会常常去套语法,但这只是在开始阶段,只要我们说多了,写多了,熟练了,自然就有语感了,说话和写作就会转向语感而不是套语法了。我想说的是,语法是,而且也只能是德语入门的好工具。当然,我们不需要,也不应该在语法上花很多时间,我一向很反对一味的钻语法细节,钻牛角尖。和背单词一样,语法不常用的话也会忘,因此我们只要把那些最常用的语法记熟和用熟就行了。例如,象虚拟式这些平时几乎都用不上的语法,你没必要天天都花时间去复习和巩固,因为虚拟式这样冷僻的语法甚至连德国人自己都不是很熟悉。不过它却是考试的重点,所以你有必要在考试前复习一下,再做些练习熟悉熟悉就好。那么哪些是常用的重要的语法呢?等你学德语时间长了你自然会知道,或者你可以现在就直接去问你的老师。至于语法怎么学我想不用我多说。我想说的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德语语法确实比较让人郁闷,当你被语法弄得一头雾水时,你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学习德语的天分,你要确信,只要硬着头皮学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事实上,这是所有过来人都有的感受。另外,和外教相比,咱们中国老师能把语法讲得更清楚,更明白。所以,尽可能的在国内就把语法学好。还有,建议你用中文版的语法书,因为德文原版的语法书常常会让你变得更糊涂。最后,有的语法书说得很细,很全,你完全不需要全部都去学去记,知道些常用的用法就行了。
如何学习德语?三.听力听力是中国人的传统弱项,很多人在考DSH时都有会这么说:只要听力考好,一切都不成问题!既然听力是我们的弱项,而且在大多时候是我们是否能通过DSH的决定因素,那么,从初级开始,请你把最多的时间,最旺盛时的精力献给听力!有人说,学习外语最先要打通的第一关是听力。听得懂是一切的开始。其次要打通的依顺为口语,阅读,最后才是写作。他们认为这样的顺序符合人类学习语言的规律。这也许是对的。下面我想讲讲做听力时常遇到的一些麻烦:1.分心。很多人都会这样,听着听着就走神了,这可是考试的一大忌讳啊!你在平常练习听力时就应该彻底改掉分心这个恶习。事实上你应该把你的大脑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做听力时大脑要不停的运动,不停的去理解,去猜测。如果你的大脑因为听不太懂而懒惰下来,那分心也就跟着来了。分心的原因有两种:可能是文章太难,很多句子没听懂,逐渐的失去信心和兴趣,从而分心,或者是文章太长了,注意力不能长期坚持下去。对于这两种情况你可以选择难度适中的听力文章。对于太长的文章你可以把它分成几部分,不要一次性听完,每次听一部分,然后总结一下刚才听到的内容,然后再继续听。另外,边听边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分心。还有,不要连续不断的听同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听第一,第二遍时注意力通常都比较集中,听第三遍以后就觉得乏味了,也开始分心了,在这种情况下再听下去已经没什么意义,不如就此终止这篇文章,改天再回过头来听,免得养成分心的习惯和形成对听力的厌恶感。1.回想。很多人常会有这样一种习惯,在老师念一篇听力文章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习惯于去回味和琢磨刚才听到的某句话或某个单词,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刚才那句话我差不多就听懂了,只要我再回味一下就能理解它的意思。或者刚才那个单词我以前背过,就只是一时忘了它的意思,只要回想一下就肯定就能想起。然而事实往往相反,回想通常是徒劳的。可怕的是,在你回想的时间里,你错过了老师念的许多内容。所以,请务必放弃回想!听力考的是瞬间的理解能力,如果你在那一瞬间没有理解的话,干脆就拉倒,别去回想,就当自己确实没理解。虽然有时回想一下或许就会理解了,但你往往不值得这么做。你的注意力应该跟随着老师所念到的内容。如果不幸你已经养成了回想的恶习,那么建议你多做一些速度较快的泛听,所谓泛听就是你听文章时不需要记录细节,甚至不需要任何记录,同时你也不强求要听懂文章中的很多话,你只要总体上知道文章是讲什么的,大概意思是什么就行了,所以这是不需要回想的,错过了就让它错过吧。例如你可以听听广播,也许很多内容你都听不懂,但不要紧,你只要听懂其中的某些话,知道讲什么的就行了。因为广播语速较快,中间停顿少,你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回想,逐渐地,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改变你已经养成的回想的习惯。2.听记两难全。这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困难。关键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听记方式。A.老师读第一遍时不记,第二遍时再做记录。当你边听边记时,你的大脑专注的是细节而不是总体。第一遍不记,你便能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脉络,第二遍再去记录文章的细节。这样做的好处是:因为你已经总体上听了一遍,所以在你第二遍做记录前你心里就已经有个底了,知道了大概要记录哪些东西。即使你在关键的地方没听懂,或者没记下来,这也没关系,因为你已经知道了文章的整体思想和作者的观点,不懂的地方你可以凭借你对文章的印象去猜测,这种猜测往往八九不离十,虽然不一定能猜全,但答案的方向肯定不会错。B.上面这种方法是大多老师所提倡的。不过我想,这对于听力水平高的同学值得提倡,但对于听力较差的学生或许就不那么凑效了。因为他们听完第一遍后根本没什么感觉,他们至少要听两遍才能知道文章的大概内容。对于这样的同学,我建议,两遍都记。别去管文章总体讲什么,你的注意力要充分集中在关键部分和答案细节,如果两遍都记,那么你记下来的细节会更多,命中可能性会更大,完了最后正式答题时再去整理你的记录。
C.不论是第一遍还是第二遍,当你边听边记时,你大部分的精力应该紧跟老师念的内容,小部分精力用在记录。千万不要跟丢了,也就是说,你要时刻知道老师现在念的是第几题的范畴,如果跟丢了,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因为这有可能会造成后面的记录出现错乱,也就是文不对题。D.如果你的听力实在很差,几乎什么都没听懂,怎么办?就算是这样也不能跟丢,也就是说你至少要知道老师现在念到哪道题的范畴了,然后你听懂多少就记多少。很多时候,问题的答案往往就是那些容易听懂的部分,或者变相重复几次的部分,也就是说,你能记下来的很可能就是答案所在。另外,注意老师的语调和语速,当老师念得慢或有所停顿或语气念得重时,毫无疑问,这就是答案所在,你不管听没听懂,多多少少都要记下几个单词来。还有,如果老师在念听力前发了单词表,或者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单词,那么这些单词都是重要单词,你必须要听出这些单词到底是在哪些题目范畴中出现的,你需要把它们一一对号入座。最后答题时,看看能不能把这些重要单词和你记下来的单词联系起来,并且结合题目的意思,再结合你的常识,把答案“想象”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方法,效果还不错,我以前常用,嘿嘿。E.你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做出这样的选择:a.当老师念到某题的答案部分时,你先不记,全神贯注的听,等老师把答案念完了再赶紧写几个关键词,在正式答题时再把关键词连成句子.b.边听答案边记录。那么平时怎么提高听力?方法有很多,同样,你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A.听磁带,边听边做题要比光听不做题的效果好。尽量减少甚至避免使用复读机复读。另外,一盘磁带最少也要听5遍。B.听广播,广播不是很好懂,但是广播涉及面很广,和生活息息相关,是一种很好的实用锻炼。但也有人说听广播进步不明显。C.听电视,电视要比广播好听懂,而且通常很口语化,你能从电视中学到许多地道的口语。有人说听电视要比看电视效果好,因此建议你背对着电视机只听不看。D.交流,当你跟老外说话时,毫无疑问,你的注意力会非常集中。如果你总是很认真,很集中精力去做一样事情,你会取得最快的进步。E.看有中文或德文字幕的德语原版影片。如果你的听力还不够强,这是一种比较舒服的练习,重要的是,你通常都会有足够的兴趣坚持下去。F.别错过晚上和清晨的时间。夜深人静了,你会惊讶的发现你的听力要比白天好很多,好好利用这一时间吧,哪怕听15分钟都好。你睡醒了,如果你晚上没做恶梦,你的大脑便是“清洁”的,你的心情是愉快的,这时做听力往往精力会很集中,不容易分心,何不好好利用这一时段?G.经常性的带着耳机听德语,时时都创造一种德语环境,对于这样的做法,有人认为,即便是心不在焉,也会因为长期的德语熏陶而潜移默化。但事实上我不喜欢这样。H.有的人认为“听写”对听力提高很大,你也可以试试。I.如果你已经连续努力练习了4,5天时间的听力,那么,休息一下吧,让你的大脑听力细胞放松一天或更久一点。当放松之后再重新恢复练习时,你会高兴的体验到一种进步。J.另外,请注意精听和泛听的配合。我再重复一遍,提高听力的方法很多,你应该选择适合你自己的一种或几种。那种方法必须是能让你感到有趣,有效并且能坚持下去。不要破坏了自己学习听力的情绪,如果听力让你感到心烦,那很遗憾,你的提高将会变得有限。
如何学习德语?四.口语:德语似乎要比英语更难说出口,如果是在国内学习的同学,学完初级后似乎还没多少人能开口说的,即便是那些在德国学习并通过了DSH的同学,他们的口语水平似乎并不比德国三岁小孩强很多。和听力一样,口语也是国人的传统弱项。如何提高口语?方法很多,请选择适合你的和能实现的:A.找语言伙伴。如果你在国内,这不现实。事实上即便是在德国也不见得就有怎么样好的语言环境。其实,找语言伙伴不一定需要找德国人,只要他是老外,只要他不懂中文,只要你们交流必须要说德语就行。甭管他是哪个国家的,你们要建立起友谊,以便于你可以天天去骚扰他,天天开口说德语。当初我的口语就是跟一个韩国人练出来的,记得刚开始时我们都难以理解对方,跟他对话简直就象鸡同鸭讲,最后还得配上不少的表情和动作才能让对方破译。但是渐渐的,我们的口语都取得很大的进步,考试时我甚至还免了口试。B.自言自语。如果你平时就有自言自语说中文的习惯,那么从现在开始,改成自言自语说德语。如果没有这种习惯,那就去培养吧,这是一种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如果你不是那种喜欢说话的人,你甚至不喜欢对自己说话,那么请把你心里的思想转成德语。例如你洗澡时发觉水太烫了,你心里不要想:水太烫!应该想:das Wasser ist zu heiß!总之就是要培养出你的德语思维。起初你会觉得这样很别扭,因为你经常会碰到一些不会说的单词,从而使你的自言自语进行不下去,或者你会觉得不习惯,很麻烦,很费劲,很口吃。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便是一件好事,当你坚持一段时间后你就会习惯了,习惯后就不会觉得烦了。接着你就可以享受口语日渐提高的快感。C.如果你对上面这种方法不能持之以恒,那么你可以选择读书。去买一本口语手册,经常读,经常背。或者读背教材,但要选择简单一点,口语化一点的文章。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一开始就开口读的话,往往会因为只注意到单词的发音而不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所以,不论是口语手册还是教材,你在开口之前你要先默默的把内容看一遍,查出不懂的单词,完全理解一遍,标画一些记号,例如画出好词好句,动词的搭配等等,然后再开口读。读时声音不一定要很大,太大声会影响思维,选择你觉得合适的音量,当然也不能太小声了导致含糊。读书也是中国人的弱项,尤其是读德语句子,读起来总有马赛克,还坑坑洼洼的。因此在你的水平到达一定程度之前不要整篇整篇的读,而应该分段,每段重复读上3-4遍,读到顺为止。如果某个句子让你觉得拗口,那你就不停的重复读这个句子,并且逐渐加快速度,直到能够快速流畅的读出来为止。读书千万不要贪图读的内容多,你往往需要在一篇文章上耗费很长的时间。在你决定开始读新的一篇文章前,你必须要能把原来的文章一气呵成的读完。否则,根本不需要开始新文章。另外,对于初学者,要尽可能的把单词准确并且完整的读出来,不可含糊。读书对口语的作用见效很快,也许只要两三天,你会惊讶的发觉,你的嘴巴总想说德语,而且你大脑的说话反应也灵活了,德语也说得比以前溜了。这主要是因为你的语感强了。如果你坚持长期读书,不久之后你还会发现,在班上,你读句子要比其他同学流利许多。D.为什么课堂上你总是沉默?当你“不幸”被点名回答问题时,你的声音为什么要发抖?别再脸红了,尽快让脸皮变厚以遮掩那令人难堪的潮红!自信些!当你心里对自己说你能说:“我一定能说得好” 时,你就一定能说得好。别老是害怕在别人面前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建议你索性把自己所有的优点和缺点都暴露出来,好让别人对你有个全面和真确的认识。你的口语也许真的很差,但没有人会因此而断定你其他方面也会一样很差,或许他们会以为你的努力没用在口语而都用在语法,阅读和写作上了呢?大胆的表现自己吧,即便你是全班最差的一个也不要在乎。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不会因为你德语学不好而看不起你,看不起你的往往是你自己,但是你要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话,别人就看不起你了。大胆,冷静的去发言吧,不要因为不自信而故意让口齿变得含糊。当你不准确的发音或者没听懂或者逻辑错乱的回答而迎来一片笑声时,你要知道,别人笑是因为你有趣,“好笑”而不是对你“嘲笑”。你或许还会因为给课堂带来了乐趣而变得更有人缘。
E.如果你这样认为:外国学生的德语说得流利,所以他们的口语要比你好。那是你的错觉。老外说的流利是因为他们不担心犯错,他们总是不去考虑对错,并在第一时间里把想说的话中的单词凑出来,其实他们的话里存在很多语法错误。事实上老师(特别是外教)并不欢迎这种做法,因为你是在语言学习阶段,老师宁愿你说得慢些,你甚至口吃都不要紧,但是你要尽可能把话说得准确,要尽量表达清楚,尽量让老师听得明白。我们害怕听不懂老师的提问,老师也同样担心自己“不能理解学生”。中国学生说话比较注意准确性,这是我们的优点,需要发扬。但是我们往往不够自信,导致我们发言少,而且说话含糊不清,使得我们的口语整体上不如老外。所以,要学会自信,从容,准确的发言。不能牺牲准确性来换取流畅,只要你说得多了,自然会流畅。F.不论是在哪,找一个你喜欢的声音,然后尽可能的模仿他的语调,就象你在卡拉OK高歌时模仿原唱的嗓音那样。请尽快去掉你说德语时的中文口音。也许你说得不是很准确或者很地道,但至少你要说得象那么一回事。打造一口德国腔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至少要比你唱歌时模仿歌星的嗓门容易。但如果你要坚持认为这是一种盲从媚外的做法,那就当我没说过好了。G.也许你已经发现,口语好的人往往听力不会差。也许你还发现了,只要是你会说的话,你就准能在听力中把它听出来。这就是说,口语和听力的关系其实是很密切的。另外,你听得多了自然就会有种说的欲望。你说的准,单词发音发得好,那你听力的感觉就会很好。因此,单词的正确发音很重要。H.当你欣赏完一段有着美妙嗓声的听力文章后,何不跟着他读上几遍?I.很多语言班在上到中级时会要求做一份报告,即Vortrag/Referat.这需要收集资料,查找图片,并且要写出来,背出来,还要准备同学或老师的提问等等,感觉挺麻烦,费劲。很多同学懒得认真对待,直接从网上当一篇德语原文,草草应付了事。事实上这份报告很锻炼人,建议大家认真对待。最好是用自己的话写,不要照搬网络原文。写了之后交给老师修改。修改完了尽可能的把它背熟,最后再上台演讲。如果你认真并且愿意多花时间对待这份报告的话,你会发现,你的写作和口语突然有了质的提高!我再说一次,一定要认真对待!J.你要变得唠叨,当有机会跟老外说话时,你要尽可能多说。一件能够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情,你说成10句。K.你写过的德语文章还在吗?把它们找出来。有空就读一读,写得好的地方允许你自我陶醉一番。么多练习口语的方法总有一条适合你吧,找出来之后长期坚持练习下去,你很快就会发觉,其实你挺能说。
如何学习德语?五.阅读阅读是中国人的相对强项。有人说,在听说读写中,从阅读里学到的东西最多。因此,请不要在阅读上少花时间。你做阅读勤快吗?如果你做阅读时经常查字典,那说明你很懒。做阅读时请让你的字典离开你的视线,至少在第一遍阅读时需要如此。看不懂的单词怎么办?猜!根据前后意思猜,根据整体意思猜,根据构词法拆猜,根据句子成分猜,根据作者的态度立场猜。总之你就要学会猜猜猜。有时甚至需要你发挥一点想象力。老外说咱们中国人缺乏想象力,我想你应该不会承认他们是在暗示你。如果你很勤快的查字典,你就会很快的对字典产生依赖,一旦遇到不懂的单词,你的第一反应是找字典而不是去揣测这个单词有可能是什么意思。你必须要学会猜,并且要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慢慢的,你会发现,以你微量的词汇居然也能大致看懂许多高深的文章,你也许会从此爱上阅读或者有了学习的自信。不过话又说回来,字典也不是不能用,如果你认为有必要更准确的理解这篇文章,或者想知道某些重要词汇的具体意思,那么你可以查字典,不过最早要在第一遍阅读以后再用。除了要善于猜单词外还要善于运用语法。尤其是遇到那些复杂的长句,找出主谓宾,去掉那些无关紧要的小品词,句子就变得容易理解了。另外,关系从句和形容词定语句往往是使句子变得复杂的主要原因,这两条语法掌握得好对阅读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当你阅读完一段内容以后,有必要花短短几秒种的时间简单的总结一下,回顾一下这一段主要讲了些什么,这对你进行下面的阅读理解多少都会有所帮助。阅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这样不利于理解,你应该一句话一句话或一个意群一个意群的读。当你遇到不懂的单词时,也不要就此停下来去猜这个单词,你至少要把这一句话全部看完了再去揣测,有时候你会发现,这个陌生单词的意思在这句话中根本就不重要。阅读没有什么太多的方法,最关键的就是多读。如果你还处在初级阶段,那么你可以去找些儿童读物来看看,尽管现在你的胡子都已经开叉,但一切都应该从轻松简单的开始,不是么?
如何学习德语?六. 写作: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似乎都很缺乏写作训练。于是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我们小学生的德语水平总是难以表达出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心里想的东西笔头写不出来,而且经常的要查字典,查语法书,经常要大大超过规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尽管如此,发回来的作文往往都是错误连篇,“一片狼籍”。于是有些中国老师呼吁:你们要尽量用简单的句子,要写小学生作文!在这里我要向你们呼吁:别听这些老师的,大胆的按照你们自己的思路去写。听我的,至少因为我的DSH作文接近满分。(有点骄傲的说,呵呵)开始时我很烦写作,短短的200字的写作却常常要花上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还要不断的查字典,查语法书。发回来的作文中几乎没有一句完全写对的句子,全是红笔XX-----老师几乎是在我的文章的基础上重新再写了一遍。但是这些红色印记价值非常!它指出了我许许多多在表达上,语法上和粗心大意上犯的错误。但是逐渐的,我写作越来越熟练,犯的错误越来越少,半年后,我终于把我所能犯的错误几乎全都犯了,各种毛病也全都纠正过来了,于是,我的文章不仅能充分地表达了我大学生的思想,而且卷面也干净了很多,因此,我的DSH作文不仅语法拿了满分,内容分也很高。我想说的是,不要因为害怕犯错误而写小学生作文。犯错误其实是件好事。你要想不犯错误,最好的方法是把所有能犯的错误都犯过一遍,然后从错误中找到原因,吸取教训,这样你就不用担心还会有错了。后来老师评价我的文章写得很地道,象德国人的文章,现在,我想告诉你具体是怎样做到的。1.摘抄好词好句。还记得小时侯是怎样上语文课的吗?老师常要求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画出来。这一招在我们长大了学习外语时也同样适用。从你的教材中找出那些写得好的文章,以最精细的方法阅读它,然后画出好的句子,好的搭配,好的表达方式。然后记录在你的好词好句专用本里,当然,你需要把这些句子背熟并经常复习。另外,好词好句也需要经常的更新和扩充。随着好词好句的不断积累,你在写作过程中会常常想起这些句子,这时你便可以直接将它套上去,或者稍做改变后使用。这是提高你德语文采的一种好方法,它甚至会对你的听力和口语带来好处。2.写过的作文是一笔财富,不能丢,也不能放在厕所里,以避免发生万一缺纸时出现的情况。你要时常复习你写过的作文:包括你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句子和所犯的错误。3.你有写日记的习惯,是吗?那太好了。从今天开始,你把它写成德文版的,哪怕只有100个字都好,一直写下去吧,很快你就会感受到进步。如果你的日记不涉及隐私或有某种会让人误会的暧昧,那么就定期的把它交给老师帮你修改。怎么,这样做很幼稚?是很幼稚,我是说在德语上,我们确实处于幼稚水平。4.你有抄文章的习惯吗?没有?那你可以试试看。要先把文章看懂了再去抄。绝对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先看一句话,了解它的意思后,再根据意思和刚才的印象把它默在本子上,默的过程中不能去偷看原文,不确定的词尾或冠词也不能看,用自己学过的语法去判断。如果句子较长,以至于忘了原文的某些词,那就自己编词来替代。完了再和原文比较,找出错误和比较不同处。这种抄文章的方法首先能够锻炼你的语法和词汇,其次,你抄一遍文章事实上也是默了一遍所有的句子,而且这篇文章的风格多少也会对你的写作产生一些影响。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词前加定冠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