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麽韩国队不聘请91外教网97十强赛后如果中国聘请崔颖泽会取得米卢式成功聘请许丁卯比聘请卡马乔强吗

中国足球是完了,我们广大75年到83年龄段的球迷一定对97年的十强赛还记忆犹新吧。虽然02年进了世界杯,但论实力97年是最强的。
中后卫:人才比较多,能拿的出手的范志毅,徐弘,毛毅军,张恩华。这四个中后卫也确实可以了,当年李玮峰也回来了,可惜没进国家队。
左后卫:吴承瑛,孙继海,貌似第三个找不到人,什么李红军,李红兵的进了国家队没见上过场。
右后卫:孙继海,谢峰,首推谢峰。这人速度超级快,过人不需要动作,直接汤球,打西亚球队的利剑。
后腰:高仲勋,李铁。十强赛高仲勋没有上场,没进国家队,不知道是不是有伤还是嫌弃他年龄大,这人意识很好的,技术也不错。李铁太小了,不成熟,当时能打成那样不容易,个人认为国家队最最缺少的就是后腰,十强赛有个好的后腰肯定能进98世界杯。当时有个叫姜坤的吧,不知道有没有入选,忘记了。这个人在国家队经常打后腰,但是一坨屎,能力有限。哈哈。
所谓的前腰:彭伟国,于根伟,刘军,马明宇,这些里面彭伟国最厉害,当然体能不行,貌似个人素质不咋样,于根伟也是有伤,当年于根伟还被称呼为天才少年啊。马明宇这样的要根据对手不同来安排,他大局观是不错,但是跑位少,体能又不好,在中场频率慢,打打节奏慢的球队还很有搞头。刘军是上海申花的,客场对伊朗上的,进球了,不过这人也只是替补。
左右前卫:右边是李明,这个没什么争议,此人发挥还算稳定,也算是比较合格的,在国内也是最好的右前卫了。左边是谁的,有时候马明宇,有时候隋东亮吧,感觉左边不够突出。
前锋:人才济济,高峰,郝海东,姚夏,黎兵,宿茂臻,李金羽。我觉得那时候大赛型球员就高峰和郝海东,姚夏。这三个适合大赛。其他的还差一点。黎兵第一场就被毁了,451,明显不适合他。李金羽也还不错,只是那时候还需要磨练。
我觉得中国最强一届国家队,左边路,后腰这两个位置比较薄弱,但就是薄弱也是很强的一支队伍。教练只要能做好心理工作,打个442,边路下底,绝对能打进98世界杯。可惜教练又太差了。
97年为什么曹限东没进国家队啊,貌似是此人爱喝酒,其实他也很有意识,技术好。马明宇的缺点太明显了,慢,对卡塔尔,伊朗,沙特这样的不用他最好,不适合国足打法。十强赛最佳阵容:
区楚良    谢峰,范志毅,张恩华,孙继海    李明
高峰           这个阵容貌似没出现过,哈哈    
大家有意见评点评点,我们只能回忆97年的足球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96才开始了解足球,97对我印象特别深。lz所说的基本正确,吴承瑛好像一开始没有的吧,客场打伊朗还是那里才临时拉来的,是有个李红军(大概),北京队的。
    FM网页版足球经理在线,刚开的有兴趣去玩玩啊,完全免费的专业足球经理游戏    http://www.fmworlds.cn/user/register.php?invite_uid=12028    
  97年十强赛之前,被球妓吹成第一后腰的是姜峰,姜坤当时还在八一。         李红军,延边队仅次于高的核心,后转北京国安,担任532阵型中的主力右后卫,身高1.69。技术细腻,擅长卡位和盘带过人。当时延边人还因为输球举行大游行,想想看,老江时代其实挺民主的。        楼主一看就是北方人。球员都是北方俱乐部居多。当时祁宏、申思、刘军都还可以的,还有一个叫朱琪的。都是上升期。反而彭伟国、曹限东、高中勋虽然成熟,但状态开始由盛转下了。      这么说吧,那一带人比现在这批球员最好的优势就是有特点。有绝活。技术细腻。随便一个中场组织者,技术都比郑智细。对抗能力还是差点事儿。    健力宝临时加盟的几个是李金羽、张效瑞、随东亮、李玮峰、陶伟、郝伟。记不全了。郝伟因为打老婆废了,张效瑞自己废了自己,李金羽内战内行。十强赛后李金羽去了南锡,现在装腔作势的那套基本上是跟法国人学的。张效瑞德乙减了半赛季的肥,差点让德国人撞成搓衣板。陶伟,正经边后卫出身,现在是北京队唯一能传球的人。(从这点也能看出其实健力宝模式基本成功,就是当时球迷和足协太功利,短期失败否定了正确的路线)      
  姜峰如果不是自己毁了,绝对比李铁强  最可惜的当时前锋留黎兵而把小王涛忽视了,而老将高洪波也是可以考虑的人选,当时状态正好呢  至于姚夏,真不知道当时戚是吃了什么药,硬是把他留在队里,纯粹是除了跑就不行了  
  10强赛里,真正起过作用的就高峰,郝海东,六军,谢峰,张恩华.范大将军让人失望,毛躁有余,但是缺少沉稳.
  姚夏打打边路是可以的,小王涛联赛比较厉害。健力宝那批人是有点特色,但是年轻,没经验,一来就参加大赛太难为他们了。    国家队坚持打442,不打什么451肯定可以的。反正总是缺少后腰,那个姜什么的就是个字高高的,其实一坨屎的,很水。吗隔壁。高仲勋没去最可惜,他在会好很多。
  说句不中听的话  我们97年的时候强,但在当时的小组就该进世界杯吗?  同组的伊朗也算是史上最强的了,中国队后腰能力有限,最怕巴盖里这号强力的冲击,中国边路虽然以快著称,实际上在防守上一直都比较怕西亚速度快技术好的边路,偏偏马达就是个中极品,同时又没有像西亚队那样的脚下活,节奏控制不好,和伊朗的直接对话太吃亏;    沙特虽然对中国一平一负,但沙特和韩国是亚洲最擅长打外围赛的了,别看在世界杯上屡屡被虐,从亚洲出线还是颇有心得,在中国队身上只拿到1分,也不妨碍他们从其他三队身上拿到高分,特别是最后一场面对后半程打疯了的卡塔尔,基本上没给对手什么机会;另外沙特人的场外功夫更是不容小看。即使当时小组只有一个出线机会,相信也是非他们莫数。    事实上,当时的亚洲四大恶人,对上韩国伊朗都是明显的吃亏,那两年和韩国交手,打平都不多,而沙特人又最擅长世预赛,剩下也就日本队可以捏一捏,但是亚洲等于只有3个名额,中国队出去打澳大利亚肯定没伊朗那么好运气。
  印象比较深的:  1.健力宝一回来就能打上主力的只有李铁,但李金羽出场最惊艳  2.当时开始求稳,主力右后卫是毛毅军,后来这位站桩后卫犯错后才换的谢锋,后来谢锋停赛又征调吴承英  3.范志毅被卡塔尔人人球分过  4.于根伟第一场对伊朗回追球受伤后来压根就没咋上  5.郝海东感冒,主力中锋有一段是黎兵  6.高峰最后三分钟进球搞定科威特  7.范志毅罚丢一个关键点球  8.带眼镜的不懂足球的何慧娴女士提出“亚洲2流”,是记忆中中国足球官方第一次承认自己不具备冲击世界杯的实力  9.戚务生:我是国家干部,我只负我该负的责任  
  我们97年的时候强,但在当时的小组就该进世界杯吗?  ------------------------------------------------  关键是中国太怕伊朗了,无论场上球员还是场下的战略决策,压根就没想到卡塔尔能2:0搞掂伊朗,西亚队之间的环环相克其实是可以利用的,论实力中国和当时同组的沙特其实有的一拼,主场输给卡特尔莫名其妙,而且决策失误过多,遭成了很多遗憾,比如戚务生饱受争议的451,赛前的大运动量训练遭成开赛几场体能不足,对沙特前的“保平争胜”等等。。。
  着希望中国足球倒退十年
  02年是最强的,97年的连卡塔尔都输
  当时有些人没有进国家队的原因不是技战术不符合要求和状态不好那么简单的。当时球队的管理还是官本位多些,长官意志往往高于一切。    那个时候高钟勋,胡建平,年龄虽然不小,但在联赛中状态很好。曹限东当时不是很突出,当然这是跟他前两个赛季比较。    关于毛毅军,他跟刘军一样,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入选国家队的水平,包括后来上海队的吴兵。刘军中归中矩,好好练练还有戏,毛毅军就……。他打后卫太蔫了,毛躁,透着心虚。    马明宇当时的状态不错,那时候他可没楼主说得那么慢。那是00年以后了。    于根伟其实特别可惜,我一直觉得他跟高峰是那时候天赋最好的两个。于根伟最后被自己的腿给拖垮了。高峰就不用说了,突破时的急停变向,那可真是动如脱兔。郝海东是个好球员,年轻的时候勤奋,喜欢动脑子,可说到天赋……年轻的时候郝海东是另一个曲圣卿,低头直线加速突破,当然后来他改进了很多,高峰一直靠天赋吃饭,后来糟糕的人际关系把自己毁了。    关于张效瑞,我记得当时有个段子,说他有一次6对6对抗的时候,过掉了全部六个人把球打进去,后来……当然是遭到了一些老队员的联合抵制,说他太狂妄了,不招人待见。不过我一直记得国奥队的时候,他在中场拿球,轻松摆脱两名韩国队员的那个镜头,当时两棒子一脸错愕,真给咱中国球迷提气啊。    彭伟国那时候受伤了,据说阿。但部分媒体说他请求带伤上场,结果教练没给他报名。
  作者:riai7ge 回复日期: 21:03:21 
    02年是最强的,97年的连卡塔尔都输    --------------------------------------------------  还真没觉得02年的强在哪里,去看看卡塔尔的战绩就知道了,那年的伊朗确实很强的。
  作者:努力成为橄榄球迷 回复日期: 21:33:19 
    作者:riai7ge 回复日期: 21:03:21        02年是最强的,97年的连卡塔尔都输        --------------------------------------------------    还真没觉得02年的强在哪里,去看看卡塔尔的战绩就知道了,那年的伊朗确实很强的。    02年运气好,要是02年那拨人去打97年外围赛,一样被淘汰。伊朗当时可是超级强队,亚洲杯打韩国6比2。马达维基亚,阿里带伊,巴盖里,阿齐兹,哪个都不是吃素的阿
  当时对卡塔尔定位本身就错误的,说什么争取多拿净胜球,结果主客场就拿一分  ps 个人认为当时小王涛远比山哥要强
  有意思么?那时候的国足一样是没出线.  中国足球的问题不在队员,在管理.  给戚务生准备了一大把助理教练,把巴西拿过来也够呛踢好.  现在给铁蛋的助教倒是不多,但国足已经没有资本了.    
  97年十强赛我一场没落,第一场踢伊朗好象是9月12吧记不清楚了,但记得那天是周六学校补课,距离开球还有30分钟,16:00开球,课没上完直接跑回家看球.    97年亚洲十强赛可以用 亚洲无弱旅来形容,伊朗史上最强,沙特94世界杯残余力量,日本中田英寿黄金一代,韩国前有崔龙珠中有柳相铁后有洪明甫
  个人感觉,97年十强赛如果在金州拿下伊朗,中国队可能出线了,两球领先的大好形势下被逆转,大大挫伤了戚务生和国家队的信心。
          还真没觉得02年的强在哪里,去看看卡塔尔的战绩就知道了,那年的伊朗确实很强的。--------------------------------------------------  伊朗一直都很强,02年也是,不过02年没有输给卡塔尔,而97年输了。还有以前输给乌兹别克,02年也赢了。
  宋朝的最强 最具代表性的有高俅等世界著名球星
  简单的马克…为什么要截止到83年呢…我代表1985年生人的球迷提出抗议…97十强赛开始看球,98世界杯…我们的精典回忆…
  虽然我是青岛人,但我想说,连青岛队的球员都打主力且成为主要进攻力量了,那这国家队还能强么,注意上句话说的是青岛队不是青岛籍
  LZ记忆有误,先从后卫说起  毛毅军是当右后卫使用,顶替热身赛里表现不佳的魏群,在客场打伊朗1:4落败一战因中后卫缺人而客串了一把中后卫,那个球似乎还是他进的,在后期其位置被谢峰代替    徐弘最早已经被打入冷宫,前两场国家队表现失望,回到主场打沙特时,在主场观众千呼万盼中出场,后边渐渐重新获得主力位置.    左后卫吴承瑛在客场打伊朗时第一次出场    而李红军,李红兵根本未入选    再说前卫,当时作为突前的还有姚夏,最初752祭出451双前幺的阵型,双前幺就是于根伟和姚夏,可惜第一场失利,伤了于根伟,姚夏经验也明显不足,后边就很少上场了    后来的比赛前幺似乎一直没有固定人选,彭伟国体能不行,只能打半场,在人员不整的情况下曾急调刘军,表现尚可    左右边卫是马明宇和李明,主力位置相对稳固    至于前锋,除了郝海东之外似乎没有特别主力的,高峰开始是打算作为奇兵使用,但是在出师不利的情况下,753逐渐放弃451阵型,转而以热身赛及商业赛的班底打比赛,此时高峰位置有所上升,可称主力吧    当时的进球如果记忆正确的话应该如下:  主打伊朗:李明,范志毅  客打卡塔尔:郝海东  主打沙特:张恩华  客打科威特:郝海东,高峰  客打伊朗:毛毅军  主打卡塔尔:范志毅,高峰  客打沙特:郝海东  主打科威特:马明宇
  没觉得这些人撮合到一起是最强的    思想老化没见识过什么先进的东西    至少霍顿带队的时候还能叫大老粗们第一次这么透彻地了解足球    气勿生? 他也配?
他也就能带带烂队靠靠老关系保级而已    只能等这些年纪大的时候    才真正接触到一点先进的玩意       至于他们个人 都是各个队伍的老宝贝    哪个队伍离开他们都要死要活的       
  伊朗进中国队的那个球太漂亮了  是阿里 代一吧
  小王涛,我一直认为是甲A以为中国本土最强的前锋。    他没进国家队是自己的问题,貌似是他说他要进国家队就一定要打主力,但教练组不同意,于是他就永远退出国家队了。    ------------------------------------------------------------  当时我觉得有2个问题,但归根到底主要是教练的问题,    仅仅因为一场失利而放弃一直演练的4321的阵容  (2:4输伊朗,那场比赛的2貌似都伤了?)  ,不过后来换回442也没太大问题。    其次我真怀疑他们小学数学没学好,倒数第二轮,面对打平就被淘汰的局面,居然提出保平的目标……    -----------------------------------------------------------  我觉得要是那届是霍顿在带,而且带了不少时间了,或许有机会
  其实我现在觉得中国队就    经典442,防守反击,长传冲吊,结合边路下底传中,这个打法坚持下去,反而比现在不伦不类来得强。    用速度和高度冲击别人,再加上1,2个异类就OK。
  97一届确实不错,每个位置的人都印象深刻,在看看现在的这些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我个人觉得那届的最大错误就是没有招入高仲勋,自从有甲A,我觉得从中场的组织和传球意识来说没人能赶的上他。是不是因为他是少数民族被排斥了呢?总之如果有他在结果肯定不一样
  2比4输伊朗,我哭的稀里哗啦的,主场对阵卡塔尔,快结束的时候我从学校赶回来,看到1比3的比分心都凉了,中国队在客场对战沙特,如果打赢其实还有机会出线的。。。  
  97年备战十强赛的时候中国对在英国打了几场热身赛.平了切尔西,赢了阿森纳。
  客场对伊朗进球的是毛毅军,而且毛毅军是右后卫,不是中后卫
  其实前半程打的还不错,赢了科威特以后,足球报的标题是天苍苍野茫茫中国队出线之路更宽广  剩下四场对两个弱队都是主场,再拿下一分出线几率都挺大  打卡塔尔真的是.........  其实那一场基本上是主力阵容了,天时地利人和,可能确实准备不足了
  连体能都达不到要求的人还YY啥啊,浪费资源
  楼主对部分球员的位置和特点了解有误
  尽是眼泪
  那会每个球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它的作用或位置是很难让其他人替代的;    现在的国家队感觉大家都一样不会踢,所以谁踢哪个位置都无所谓------不过也像极了足协、体育总局..........
  作者:风涡闪 回复日期: 13:37:47 
    其实我现在觉得中国队就        经典442,防守反击,长传冲吊,结合边路下底传中,这个打法坚持下去,反而比现在不伦不类来得强。        用速度和高度冲击别人,再加上1,2个异类就OK。  我也是这个观点,就这么打,中国不适合复杂的战术设计。毁就毁在后腰,主场对卡塔尔太鸡巴恶心了,那天好像是日,11年多了,妈个比开场一比零,高峰冒死进了一球,然后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丢了3个,中场跟不上,拼抢不行。    
我一直认为马明宇不适合中国的作战体系,尤其是对强队,对强队中国就适合打边路,靠速度,尤其是西亚球队。    
霍顿就说了,中国就适合442,中国球员的素质和意识就是442最适合,打其他的都是白费
  本想骂一句就闪,不自觉的就又想起了那时候的事情,觉得包括自己在内的中国球迷都太可爱了,也太可怜,可悲了。97,没有人提到于根伟么,据说戚务生战术的核心,但是热身伤了
  97年十强赛上的中国队开赛前去英国转了圈,在那边创出了双前腰配置的451阵型(不知道安胖子的圣诞树是不是受了戚务生的启发),双前腰是于根伟和姚夏,可惜这两个人后期伤病不断很难同时出场,前两场比赛郝海东发烧,单箭头是黎兵,在打了两场的圣诞树后,由于成绩不佳,到了主场打沙特时就变阵为541了~
  97年戚务生给耽误了,太保守,临场指挥那叫一个乱套~~~~~~~~~~~~~~~~根伟速度、技术、意识在国内都是一流,但是没有对抗,身体单薄易受伤,这一点就注定他只能在国内混混.乌拉圭那个佩纳罗尔俱乐部看上于根伟了,后来仔细一看一个玻璃人,人家就放弃了~~~~~~~~~~国外的高水平联赛对抗强度忒高~~~~~~~~~~`
  我觉得97时媒体也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开打前高调得要死,2:4后又不断唱衰还煽动球迷给球员背上了很大的包袱。教练也不象米卢那样调剂队员心理,其实到最后一轮还是有机会的。
  摆脱先看一看“主要凑热闹”的帖子吧。
  门将先是区楚良,后是江津。  左后卫孙继海,吴承瑛客场打波斯的时候救过一次急,李红军当时已经过了巅峰期,十强赛期间虽全程跟队,但有伤一次都未上场,非常可惜。  右后卫毛毅军,后来上过几次谢锋,但属于剑走偏锋。  中后卫范志毅、张恩华,胖子徐弘连替补都没踢了几分钟。  后腰李铁,全程首发。  左前卫开始是隋东亮,后来改成了马明宇。  右后卫李明,刘军也踢过2场,其中客战伊朗一役表现惊艳。  前腰瞎JB换,黎兵姚夏都踢过。  前锋是郝海东高峰,李金羽打得也不少。  
  97年是最强的,毋庸置疑。
  97年马明宇主要是信心不足,论实力,比01年强多了
  群体单兵作战,如果穿越过去跟02年那支打一场,未必能赢。  唉,被领导和媒体的压力压垮的一代人
  主要是第一场在两个球的领先下,还是主场,被伊朗翻盘,这个打击很大,那届的实力肯定比以后任何一届都强,无需置疑的。比赛完了看的我来半天都没语言,也许这就是命!
  刘军那次踢的很好
  97年主场2-3卡塔尔最恶心,1-0零先的时候,后腰李铁有了两次传球失误,全场观众喊换李铁,戚务生听话了,换上彭伟国,换下李铁,让彭打前腰,把首发前腰范志毅撤回后腰,结果一泻千里。
  97年啊,那是我罪后一次看中国足球了,从此以后再也没看
  作者:思考的狐狸 回复日期: 14:50:00 
      97年主场2-3卡塔尔最恶心,1-0零先的时候,后腰李铁有了两次传球失误,全场观众喊换李铁,戚务生听话了,换上彭伟国,换下李铁,让彭打前腰,把首发前腰范志毅撤回后腰,结果一泻千里。  ————————————————————————  ——————————————————————-——  ————————————————————————  
我觉得你肯定记错了,(那次主场对卡塔尔前,好像整个舆论认不以经没希望了,尤其是足协分没算好,没想到后面卡塔尔连胜着点出线,那场比赛感觉是在觉得没希望的氛围下,)回传失误的两次是马明宇,为此我还“恨“他到现在,”(那是我的第二次看因家队,第一次是96亚洲杯)
  记错的是你,主场对卡塔尔的“换李铁”事件当时沸沸扬扬,一直讨论了好久。当时沈阳主场全场的“换李铁”声音震耳欲聋。可怜的戚务生本来就是个没有主见的人,这下子更六神无主,于是用彭伟国换下了李铁。    戚务生就是个没主见的傻×。对卡塔尔的首发阵容,在舆论的“解放范大将军”呼声下,把范志毅排在前腰位置,全力狂攻。1-0的时候,本来打得好好的,结果在全场“换李铁”呼声下变阵,李铁下场后,范志毅又拉回后腰。偏偏彭伟国当时有伤,前腰位置上发挥大打折扣,于是局势一泻千里。
  看到楼主说马明宇的那几句很是不忿,马儿当年在全兴是体能最好的之一,是国内少数能左右脚控球的队员,防守能力超过同期的前腰球员,还有一脚远射功夫,全局意识也不错,至于说他速度慢,那是在控制节奏,这样的球员放在任何一届国家队都应该是主力!
  再说一点:那届国家队本来有实力,但队内长期不和,有大连帮和上海帮之说,郝范两大佬互不服气,戚务生又只会和稀泥,这样的球队怎能不败?米卢当年的快乐足球缓和了队内矛盾,算是蒙对了!
  作者:xd007_888 回复日期: 16:30:23 
      再说一点:那届国家队本来有实力,但队内长期不和,有大连帮和上海帮之说,郝范两大佬互不服气,戚务生又只会和稀泥,这样的球队怎能不败?米卢当年的快乐足球缓和了队内矛盾,算是蒙对了!  ================================================================  队内不和,教练没担当难道就不包含在实力的判断内?  判断一个球队强不强,是看整体强大与否。十一个有实力的球员放到场上就是一个强大的整体么?  97年的中国队事实上还没有学会作为一个整体踢球,直到00年霍顿才教会了他们,在01年米卢解决了中国队的心理问题和临场指挥问题,这个时候的中国队才算没有了什么短板。  97年的中国队很有特点,优点和缺点一样明显,而太短的短板,注定了97年的中国队这个木桶装不下多少水。
  马达维基亚几乎一人在97十强赛首场将中国队打下去了。  这是印象最深。
  当时的伊朗真TM的牛
  那届这么好的人员配置硬是给搞成那样  高仲勋那么好的后腰
  无聊,这些人有1981苏永舜那届强吗?!
  哥我87的,不仅97的亚洲杯看了,96的欧洲杯也看了。美洲杯也看了!当时喜欢独狼罗马里奥,比埃尔霍夫,和中国的李铁.海东和高峰!
  马明宇97年状态正好,远射很好,但是限制太多,最后一场打科威特无所谓了,想怎么踢就怎么踢,终于远射进球
  哥我87的,97十强赛俺也记忆深刻,那时我刚上5年级,十强赛前跟几个球队打了几场热身赛,用451赢了水晶宫,好像还有一支英超队,回来又是451 3:0哈萨克斯坦,当时新民晚报还发表评论,题目就叫“阵型的胜利”,结果教练都把451当成宝了,当时给我的印象是前锋太多了,像姚夏,把他放到前腰上起到的只是副作用,中锋只有一个,郝海东往哪里放?个人认为当时如果把申思放到左路,马明宇放到前腰,郝海东和高峰搭档前锋,伊朗不一定打得过,但是沙特绝对有优势,还有个人认为宿茂臻应该比黎兵实用,尤其是冲击力和抢点方面。
  其实戚务生是个很有水平的教练 只是国奥和亚洲杯的失利早就把他压垮了 戚务生自己也提出了辞职 不过某些大老爷怕担临阵换帅的责任 不同意导致了那届比赛打的那叫一个煎熬 都说那届国家队心理素质不行 可你想想 20几个人关在一起大半年 3天一大会1天一小会 动不动就是为了全国人民我们一定要拼死出线 不是神经病也要变神经病了
  客场打伊朗进球的貌似是毛毅军吧,一个远射,当时我还在上小学,主场比赛都看了,对卡塔尔那场打得真叫一个憋屈啊。
  一天一万米    主场不输卡塔尔就出线了
  那时候看中国足球才真的是投入感情,可以真的为之疯狂,为之伤心落泪。印象最深的忘记是第几回合中国打沙特,那时候实力最强的就是沙特,伊朗,韩国了吧?中国在落后的情况下这顿猛攻,看起来叫一个激情澎湃,那斗志,那拼劲,现在想起来心情都不能平静。可惜最后对卡塔尔大意失金州。当时中国队踢伊拉克,什么这个斯坦那个斯坦的,感觉就是有底气。不想前几年的国家队总是不断试探自己的底线不断创造惊喜。当时的球员水平绝对是中国职业联赛以来最好的。当时也记得客场打伊朗伊朗球迷伸出了4个手指,那个意思是再进中国队4个,真他妈气人。那批球员才是才华横溢,天赋惊人,不过个人认为天赋最好的还是高峰。
  97那批球员的个人能力在当时多在最好时期,  但没有好教练把他们整合成一个最强的球队,  可惜了!
  个人最喜欢高峰  阿里代伊,好久没听见这个名字了,当年拜仁的吧  我觉得左后卫吴承瑛不错啊,助攻能力也可以,一直不喜欢李明,和其他人比就是个庸才,可是回头想想不用他用谁呢  一直不能理解小王涛怎么进不了国家队
  我也喜欢高峰,楼上握手,我喜欢他超过海东,中国目前没第二个人能比他踢的更有观赏性。另外楼主当时大概很少看球,错误很多。姜峰是个神码球员?带球半天,然后一脚远射打了飞机,这就是姜峰。李铁当时很有大将之风,可惜有场比赛发挥欠佳,再下场球迷高喊换李铁,戚务生就真换了,很快对手就进了两球。赛后对手对中国球迷的想法表示了不理解,他们认为当时的李铁太棒了。谢峰是匹快马,但是和孙继海比不了吧?高忠勋是前腰,缺点是速度慢了点,否则其实还不错。
  @泉如竹逸2 3楼
18:21:13  97年十强赛之前,被球妓吹成第一后腰的是姜峰,姜坤当时还在八一。  李红军,延边队仅次于高的核心,后转北京国安,担任532阵型中的主力右后卫,身高1.69。技术细腻,擅长卡位和盘带过人。当时延边人还因为输球举行大游行,想想看,老江时代其实挺民主的。  楼主一看就是北方人。球员都是北方俱乐部居多。当时祁宏、申思、刘军都还可以的,还有一个叫朱琪的。都是上升期。反而彭伟国、曹限东、高中勋虽然成熟,......  -----------------------------  什么什么啊就南方北方的,人家楼主明明是南京的!
  第一场星斯六下午四点中央1套现场直播,中国打伊朗,进第二球时全场齐唱歌唱祖国,中国自文革后几十年没见过这么壮观的场面,后面的事我不想说了,气的我胃都痛了,印象最深的打卡塔尔,落后时满场为卡塔尔进攻加油,喝采!解说员20分钟气的不说话,我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让整个中国失望,我记是严冬,我倒在了地上,2001出线那次我不激动,找人的,真要是恁自己实力打进世界杯,我会上街狂欢的!
  当时伊朗是强,但是并不影响中国队出线。中国在沙特身上拿4分。结果沙特还是早早锁定小组第一。伊朗双杀中国。差点被卡特尔翻盘,结果伊朗小组第二。可见,中国队要想突围,关键根本就不在于和一流球队打。  还记得中国队在东京2:0搞掉日本嘛。东亚四强赛?  当时的中国。真正怕的就是韩国和伊朗。  中国97年那次,只要在卡塔尔身上不丢分,就很大机会出线了。本可以拿3分,结果只拿1分。说什么  
  01年论实力也不强,而且同组几个对手都是中国队苦主,除了阿曼。01年的分组,阿联酋,卡塔尔,乌兹别克,哪一个是中国队好打的??????大声告诉我!!!!!  01年由于日韩是东道主,一个组只有一个名额直接晋级。  谁能保证,在阿联酋,卡塔尔,乌兹别克的夹击下中国队稳获小组第一???  所以说01年小组赛轻松突围的,抽签抽出亚洲的,都是脑残,脑残。脑残!!!  
  01年之所以稳稳地晋级,就在于麋鹿地诺维奇很好地调节了对内气氛,中国队面对2流稳稳地发挥,该拿分拿分,不该丢分绝不丢分。  01年那次,中国客场1:1卡塔尔,全场落后到下半场43分钟,后由李玮峰头球扳平。  你以为01年的卡塔尔很弱??  后来在中国,中国队顺利拿下卡塔尔,那是因为卡塔尔已经失去晋级希望,派替补来的。  所以,01年中国队在卡塔尔身上拿4分,只有客场那一分最关键,也是最艰苦的一战。  另外,在外围赛上。卡塔尔一直是中国队苦主,中国队几次被卡塔尔卡死,哪来的卡塔尔好切???  
  97年那一次,客场对沙特。范志毅点球不中,结果中国队客场1:1沙特。失去晋级机会。但我认为,沙特伊朗都不是问题。  中国队一直以来的毛病。就是遇弱不强。阿联酋,卡塔尔,伊拉克。科威特。乌兹别克,阿曼,巴林,甚至也门和香港。  中国队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在对阵上述球队时稳稳拿分,不丢分。必然出线,无论怎么分组。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1外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