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固体渗碳剂剂要用煤油

为什么火箭要用煤油、液氧和液氢做燃料,而不用石油等?人教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里的
煤油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火箭推进剂由燃料和氧化剂组成,液氧属于氧化剂,煤油液氢属于燃料 火箭不用汽油或柴油,是因为煤油燃烧性能更高,安全,低温条件下流动性好,还有一点就是便宜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老美的土星五敢使用液氢液氧,可以说是相当的超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前面的燃烧的更充分,能够提供更劲爆的能量~
扫描下载二维码为什么渗碳剂要用煤油_百度知道
为什么渗碳剂要用煤油
提问者采纳
注煤油,质量不易控制,因为煤油的纯度较差,用作渗碳,在高温下能分解出较多C,正常的渗碳剂为丙烷,但是现在滴注煤油的情况较少了,是因为煤油是一种碳氢化合物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煤油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滴注煤油气体渗碳的质量控制
&&&& 现在国内热处理企业,还在大量的使用滴注式气体渗碳炉,而且工艺也比较成熟。然而在很多资料及手册中介绍的渗碳工艺,大多是按炉子的容积(或功率)确定渗剂滴量的。很少是按炉内工件吸碳表面积与渗剂滴量的关系。因为在工件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工件的表面积相差很大,所以这个办法不准确、不合理,不能保证渗碳产品质量。现已煤油为例进行分析:
强渗阶段煤油滴量对渗入速度的影响:
工件是在炉升温到渗碳温度后装炉的,由于装炉时打开炉盖,进
入了大量空气,以及随工件带入了微量水份等使炉内出现氧化性气氛。因此,装炉后应迅速将氧化性气氛排走。因为冷工件刚装炉,需要大量吸热,使炉温急剧下降,而此时正需要大滴量排气。如果使用大滴量煤油排气,由于炉温低煤油裂解不好,形成大量炭黑复盖在工件表面,影响渗碳效果。滴量少则排气慢。甲醇裂解温度比煤油低,又不容易产生炭黑,而且产气量比煤油大一倍,所以甲醇排气比煤油排气效果好。
工件装炉后,炉温回升到850℃时,通常需要1至1.5小时(如果装炉特别少,温度回升快时,要在850℃保温一段时间,以保证有1小时使甲醇充分排气)。在此期间滴甲醇可换气8---10次,基本排除有害气体。850℃以上可停止滴甲醇改滴煤油;这样,一方面继续排气,另一方面逐渐增加炉内气氛的碳势。
这里需要指出,在整个排气阶段都是打开抽样孔进行大排气。但必须同时把小排气管关闭,否则会从小排气管吸入空气,影响排气效果。
强渗阶段煤油滴量对表面碳浓度的影响:
强渗阶段煤油滴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工件表面浓度的高低。表
面碳浓度随着煤油滴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生产中应严格控制强渗阶段煤油滴量。
强渗时间对表面碳浓度的影响:
当选定了煤油滴量之后,表面碳浓度将随着强渗时间的延长而显
著地增加。
在强渗初期,炉气和工件的碳势趋于不平衡状态。随着强渗时间的延长逐渐趋于平衡。如果工件在这段时间长期停留,则由于金属表面的碳向内部扩散越来越慢,必然形成表面含碳量不断增高,一直到与炉内气体碳势平衡为止。而且,炉气中多余的碳将形成炭黑。由此可见,大滴量的强渗时间不宜太长。
扩散阶段煤油滴量对表面碳浓度的影响:
扩散阶段煤油滴量减少,表面碳浓度降低;扩散期煤油滴量为强
渗阶段的五分之一时就能保持炉内碳势与工件的碳量平衡。
对于给定渗层深度的工件,强渗---扩散时间是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必须很好地配合。强渗时间较长,则必须相应的减少扩散时间(否则渗层超深)。如果强渗时间过短,为保证渗层深度,必须延长扩散时间,于是本来碳浓度就不高(因渗碳时间短,饱和碳有限)的工件,长时间处于低碳势的气氛中扩散,最后将得不到应有的碳浓度。因此要严格控制强渗时间。
通用气体渗碳工艺:
1、随着渗碳温度不同,奥氏体溶解碳量不同;碳在金属内部扩散速度也不同。因此,不同的渗碳温度,规定不同的渗碳时间、排气时间。
表一、920±10℃渗碳工艺
表二、930±10℃渗碳工艺
表三、940±10℃渗碳工艺
上述工艺适用于被处理工件表面全部加工,没有氧化皮,没有锻造氧化皮。如果工件有较多的未加工面,而且有大量锻造氧化皮时,由于氧化皮还原时消耗大量CO,因此要延长调整碳势的时间,把原来20分钟延长到30分钟。并把调整碳势阶段煤油滴量视氧化皮的表面积多少增加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2、渗剂滴量q与Q的计算:
q:按渗碳炉电功率计算
q=CW(毫升/分)&
C—每千瓦功率每分钟需要的滴量(毫升/千瓦。分)&&
&&&&&&&&&&&&&&&
W----渗碳炉电功率(千瓦)
按工件有效表面积计算
KNF(毫升/分)&
K—每平方米碳表面每分钟耗油量(毫升/米2分)&&&
N---装炉工件数量&&&
F---单件有效吸碳表面积(米2/件)
而在实际操作时,可将毫升换算成滴数。煤油滴珠大小与滴咀孔经有关。见下表:
滴咀孔经与滴珠大小的关系
当滴数超过180滴/分,由于很难数准滴数,因此应使用二个以上滴油器分开滴。煤油液面高低对滴珠大小无影响。甲醇滴量可参照煤油滴量计算。
3、操作须知:
(1)、工件系在炉温升到渗碳温度后装炉。装炉后立即滴甲醇排气(打开放样孔,关闭小排气孔)。
(2)、炉温回升到850℃时,停滴甲醇,改滴煤油,一直滴到温度回升到渗碳温度后20分钟为止。
(3)保温20分钟后,关闭排气孔(同时打开小排气孔);并放入试样3—4个。调整煤油滴量进行强渗。
(4)、强渗完毕,抽试样并同时调减煤油,加滴甲醇进行扩散(不要等看完试样金相才调减煤油,否则强渗时间会拖长了,造成碳浓度偏高)。
(5)、工艺提供的参考扩散时间系指在渗碳温度的高位扩散。如果降温淬火时,扩散时间=高位扩散时间+降温的时间+半小时的保温时间。如果炉子保温性能特别好,降温很慢,所需的时间比参考扩散时间还要长,则强渗后立即降温扩散。出炉前半小时抽样检查渗层深度,决定是否可以出炉。
(6)、煤油管要用水冷套冷却。避免煤油过早在管内汽化影响滴量的准确性。整个渗碳过程中,炉压保持在10—20毫米水柱就可以了。如果炉子震动大,常会影响滴量变动,建议2把滴油器移到炉外,用小管连接,以保证滴量稳定。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渗碳用的煤油颇有讲究--《机械工人》1986年03期
渗碳用的煤油颇有讲究
【摘要】:正 渗碳用煤油最好用桶中间那一层煤油,因为桶上层煤油容易蒸发着火。桶底层煤油粘稠有杂质。根据上述道理,我们取桶中间层煤油进行渗碳试验,并与桶底层煤油渗碳结果比较,其值见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渗碳用煤油最好用捅中间那一层煤油,因为桶上层煤油容易蒸发着火。桶底层煤油粘稠有杂质。 根据上述道理,我们取桶中间层煤油进行渗碳试验,并与桶底层煤油渗碳结果比较,其值见表。中间层煤油齿轮名称底层煤油每炉件数孔小数合格率93。4%96.7% 95% 95%98.连乡‘每炉件数孔小数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北京钢铁学院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斜轧科研组;[J];轴承;1980年03期
王玲,彭风翔;[J];钢铁钒钛;1980年04期
张魁武;[J];制造技术与机床;1980年05期
于洪香,张复中;[J];工业加热;1980年02期
曹华新;[J];工业加热;1980年02期
李邦熙;[J];工业加热;1980年03期
徐森荣,聂紫龙,罗秀英;[J];精细化工中间体;1980年02期
顾敬善;[J];上海钢研;1980年02期
孙井荣,宋稚松;[J];石油化工设备;1980年03期
胡敏;[J];冶金设备;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景;;[A];中国消防协会年会面向新世纪消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廖善祥;邓思荣;;[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刘俊江;叶锦渭;钟志敏;程士富;张华书;金培红;;[A];第六届连续铸钢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盛坚夫;;[A];联抗战友忆联抗[C];1997年
谢锡玉;;[A];铁流——老战士回忆在新四军的日子里(第一集)[C];1999年
杜玉方;;[A];安徽省第二届第二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8年
席道瑛;郑永来;;[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宋灵泉;刘长明;王富鹏;;[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谢江生;彭胜商;;[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2年
余宪海;;[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春华;[N];中国化工报;2000年
国家环保总局;[N];中国环境报;2000年
张可喜;[N];中国石化报;2000年
李润玫王关利;[N];科技日报;2000年
;[N];市场报;2000年
凤县林业工作站
李文贵;[N];陕西科技报;2000年
李军;[N];陕西科技报;2000年
李谧;[N];中国化工报;2001年
钢铁研究总院高温材料研究所教授
赵光普;[N];科技日报;2001年
李秋红;[N];山东科技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成彦;[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叶国安;[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2年
张治民;[D];燕山大学;2003年
段秋者;[D];西南石油学院;2001年
程晓敏;[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封严;[D];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
李玉瑛;[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余勇;[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黄玉辉;[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费立森;[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尹友;[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高育芳;[D];中南林学院;2001年
王锁林;[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晏春晖;[D];广东工业大学;2001年
孙国豪;[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刘琼;[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张志建;[D];燕山大学;2003年
方华斌;[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邢亚哲;[D];长安大学;2003年
陈飞;[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渗碳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9.09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体渗碳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