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钦州市二中二中复读…

“考霸”频出折射畸形的高考生态|考霸|广西钦州二中|吴善柳_新浪新闻
“考霸”频出折射畸形的高考生态
  据《南国早报》报道,广西钦州二中近日被网友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30多岁的吴善柳今年在该校参加高考,夺取了钦州市理科状元,现被清华大学录取。有网友爆料,该男子曾辗转多所学校至少参加了10次高考,几次考上中大、北大这样的名校――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和2008年)、中山大学(2009年)、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北京大学(2011年)、南京大学(2012年)、同济大学(2013年)――但从来都不去读。
  本来,随着高考报考取消年龄限制,考生参加多少次高考、何时高考,都属于自己的权利,30多岁的吴善柳参加10多次高考,这也属于他的权利,但其连续多年考上名校却不去读,则令人匪夷所思。这背后的原因,恐怕是网友所指出的为获得高考奖励而成为了“高考专业户”、“考霸”。这暴露出我国一些地方存在畸形的高考生态。
  我国高考是选拔考试,一名考生参加高考的重要目的,应该是以高考成绩填报志愿升入自己理想的学校求学,在高考过程中,有的考生由于一次考试不理想,或者没有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选择复读来年再次参加高考这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去年辽宁省的高考状元,被香港大学录取,但自己却发现不适应港大的学习生活而选择复读,今年再次高考,报考北京大学。但多年都考出不错的成绩,且被名校录取,却一再复读高考,则很不正常。
  有可能是考生想体验高考成绩的感觉,但体验这一感觉是要付出时间和金钱的成本的,就是他自己想一再体验考出高分的成功感觉,他的家人也不允许――生命总不可能一直维持在复读、考试这一阶段――合理的解释是,反复复读高考,有背后的实质利益,而且对于考生来说,这一利益比考上大学的“诱惑”还大。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为鼓励考生考出好成绩,纷纷为高考高分学生设立丰厚的奖金,包括获得省状元奖励多少、地区状元奖励多少、被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奖励多少等等,此后,虽然政府部门对高考生的奖励被逐渐取消,但商业机构对状元、被录取进名校学生的奖励却一直没有断过,反而有所增加,还有一些高考复读机构,专门就用高额奖学金招高分落榜考生,其意图十分明显,就是想以高分落榜生选择复读,以及来年考出高分,甚至取得当地状元的佳绩来做市场宣传,招揽生源。
  早在2007年,就有媒体报道过福建一名省状元,在高考成绩揭晓之后短短一个月中,获得各方奖励68万。还有一名安徽考生,一次考上上海交通大学、两次考上北京大学、两次考上清华大学,结果居然都没有去读,但是他获得的地方奖励就有80多万元。高考考出高分如此来钱,势必会让一些考生把这作为“生财之道”。类似吴善柳这样的考生不再个别,对此现象,教育部门和整个社会,不得不反思。
  对高考成绩优秀者,不是不可以奖励,但国外对大学生的奖励,是采用全额奖学金或者半额奖学金制度,不是把奖金一次性发放给考生,而是作为考生的学费、生活费,在学习过程中发给考生,但我国给高考成绩优秀生的奖励,是奖励所取得的高考成绩,而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因此,往往都是给一次性奖励――以前地方政府的奖励如此,商业机构的奖励也是如此,甚至有的大学也是给予一次性现金奖励(以吸引高分学生报考本校),这样一来,高考就被一些考生视为一次争夺“锦标”的竞赛,获得“锦标”就有奖励,而忘记了这之后还有求学路和人生路要走。
  这是基础教育被“锦标主义”所笼罩的结果,地方政府之所以奖励高分考生,是把高考成绩作为地方的教育政绩(虽然教育部多年来要求各地淡化升学率,但有的地方政府还是把升学率作为重要的办学政绩);商业机构(包括培训机构)之所以重奖状元和高分学生,是看到高考背后的商机。在高考的狂热中,大家忽视了一点,高考只是为大学选拔人才,这并不是成功的终点,一名学生在高考考上考出好的成绩,并不意味着就取得人生的成功,为此不宜对高考成绩过分关注。只关注高考成绩,而不关注高考之后的大学求学、职业发展,会误导整个社会的成才观。
  但遗憾的是,有的地方却赤裸裸地只关注高考成绩,比如,有的状元因不适应大学学习而退学,却仍被母校作为成功的典型请回来给学弟学妹讲座当年考状元的经验;有的复读机构,不是想着让学生进入理想的学校,而是考出理想的分数,因为分数才是卖点;有的高中,只管学生考出高分,至于高分学生能不能进入理想的学校,学校并不操心,哪怕这些学生一个也没被录取,但高考考分已经被作为学校的办学业绩,如果这些学生全部选择复读,学校是热烈欢迎的,这不但会为学校带来一笔收入,还会带来更好的办学政绩(这批复读学生来年取得的高考分数会更好)。
  这是必须全力扭转的畸形生态。有舆论建议,教育考试部门、高校要列出“考霸黑名单”,因为这些“考霸”挤占了他人的机会,这一建议显然行不通,报名参加高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只要其符合报考条件,就不得以任何理由剥夺,而且,在目前的高考录取制度中,只要考生达到录取条件,高校也不得拒绝录取,毕竟选择考试、选择学校,这是考生的自主权。
  要治理畸形的心态,还得在高考制度和基础教育上花工夫。首先,要推进高考社会化改革,把高考的功能从选拔转为为高校招生、基础教育教学提供评价,正是由于目前的高考录取,把高考分数作为唯一依据,因此,整个社会才会关注高考分数,才会有高考“状元情结”和基础教育的“锦标主义”办学思维;其次,要把基础教育从育分转向育人,不能只育分不育人,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是一次高考成绩,引导学生做长远的人生发展规划,形成健康的成才观。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您的位置: >> 正文
广西“学霸”弃读北大 复读八年终入清华(图)
  吴善柳的父亲说,书柜里的书都是儿子自己花钱买的,里面有不少关于清华大学的书籍。浦北县北通镇30多岁的吴善柳,几次考上重点大学,还曾被北京大学录取,但他依然选择复读。
  吴善柳的父亲说,书柜里的书都是儿子自己花钱买的,里面有不少关于清华大学的书籍。
吴善柳家中的对联,横批有“清”“华”二字。
浦北县北通镇30多岁的吴善柳,几次考上重点大学,还曾被北京大学录取,但他依然选择复读。今年,他以钦州理科状元的身份考上了清华大学。见报后,不少读者和网友热议:他今年会去读清华吗?他当年为何放弃北京大学?他多次复读,为何要选择不同的学校?
在一连串疑问中,7月18日,吴善柳接受了南国早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1 村民眼中是“怪人” 父亲眼中很好强
7月18日下午,浦北县北通镇大书房村,除了一些村民在燃烧秸秆外,村子里非常平静。当地人说,北通镇出过很多人才,其中大部分都来自大书房村,吴善柳家就在村口一座山脚下。
说起吴善柳,一村民说附近无人不知:“大家都觉得他有点怪,这么大年纪了,高中复读了这么多次,而且都考上了重点大学,但他就是不去读,有些人还把他当做笑柄。”
下午2时,在征得同意后,记者来到了吴善柳家。
吴善柳家大厅门口挂着一副对联,上联为:大展宏图怀远志,下联为:书房墨香显奇才,横批:清辉华庭。吴善柳的父亲吴津贤说,这是2012年春节他为儿子所写,因为儿子的心愿之一就是能考上清华大学。
吴津贤说,儿子最近因为肠胃不舒服,刚动了手术,目前还在灵山县人民医院住院。
在吴善柳的房间内,记者看到,他的书柜除了教材外,还堆放着各种课外书籍。吴津贤说,儿子很好学,这些课外书都是儿子用他给的生活费购买的:“儿子很好强,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班长,成绩也很优秀。”
尽管如此,这些年,吴津贤没少担忧过儿子,主要原因是儿子年龄已大,却一直在复读并参加高考。高考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他怕儿子的愿望无法实现。
吴津贤称,如今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去不去读还是儿子说了算。
2 曾去北京读大学 三年后辍学回家
18日下午4时,记者在灵山县人民医院看到了吴善柳:浓眉大眼、皮肤黝黑、下巴长满了胡子。他刚做完手术,目前无法进食,但看到记者后,很友好地打了招呼。
“今年我百分之百去读清华。”短暂的寒暄后,他直切主题,并要求不要给他拍照。
吴善柳说,2001年,在复读一年后,他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下称“北交大”)。清华大学距离北交大不远,开学报到的第二天,他便参观了清华大学。
“真的没法比,清华大学的氛围很好,而且很大。”吴善柳说,他回到北交大后,心理有很大的落差,也对清华大学有了向往。
据他介绍,那时他很天真,在学校爱玩游戏,荒废了学业,所以读了3年后选择辍学。回家后不久,他便到广东等外地打了两三年的散工。
“我不甘心。”吴善柳不满于打散工的生活,觉得自己如果再复习一下,或许会考上理想的学校。
于是,2007年,他开启了复读之旅,并于当年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接下来几年,他考取了一些名校,但都不是他理想的清华。
3 考上北大没有读 是因专业不如意
2011年,吴善柳到浦北中学复读,并考上了北京大学。在所有人都觉得他已经圆梦,并会去读北大的时候,吴善柳做了一个外人无法理解的决定:放弃北大,继续复读。
一开始,吴善柳的父亲也无法理解。
“我叫他去大街上问100个路人,看看哪个路人说北大不好。如果超过50个人说不好,你可以不去读。”吴津贤了解儿子有放弃北大的想法后,晚上曾多次做过思想工作。他不希望看到儿子因为考试变得内向,但儿子不听,这让他很无奈,“他说叫我把人生看远点,他不希望自己因此而感到后悔”。
当时,吴善柳的想法是什么?
“我不喜欢北大录取我的专业。”吴善柳说,当年,他虽然以浦北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取了北大,但最后录取的专业是本硕连读的临床医学专业,他不喜欢医学,这是他放弃北大最主要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打听到这个专业当时只在北京大学本部学习一年,其他时间都是到分校就读。他认为,这样就不能感受到北大浓郁的学习氛围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4“状元”是否有奖励 各方回应有出入
对于吴善柳,有人怀疑他是职业“考霸”,更有人指责他“动机”不纯。一些网友晒出2011年吴善柳考上北大后,一些企业请他吃饭并给他发奖励的照片。
吴善柳说,他频繁换学校复读,是因为“觉得不好意思”。他说,复读的学校都是他自己选择的,平时他一般不待在学校,除了需要去学校考试外,大多时间都待在家里。
他解释,2011年在浦北中学考上北大,他并没有得到教育局及学校的奖励。去钦州二中复读时,学校只是给了他每月三四百元的伙食费补贴。
浦北中学校长、浦北教育局党组成员黄超建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2011年吴善柳考上的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部的录取分数较低,并未达到当地奖励考取北京大学的条件,所以未给他发奖励。
不过,在采访吴善柳之前,吴津贤对记者说,每个月他会给儿子三四百元的生活费,儿子大多用于买书。2011年考上北大时,学校及当地教育部门给他发过一笔钱,具体数额不太清楚。这一说法与吴善柳及学校的说法有出入,目前仍无法得到考证。
有网友认为,吴善柳多次考上重点大学却不去读,占用了他人的学习机会。吴善柳却不这样认为。“只是价值观不同。”他说,自己并没有做什么犯法的事情。他还说:“每个人都无法复制别人,我不希望别人学我。”
吴善柳说,8月底,他将去清华大学报到,除了录取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外,他还想选修经济学专业,因为他对数字很敏感。南国早报见习记者陆旺 文/图(南国早报)
[] [] []
[责任编辑: 陈艳秋]
新华网重庆频道编辑部 电话:023-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重庆精彩
黄桷树下,讲述城市的故事,见证城市的变迁,记录城市的点滴…广西钦州浦北哪个学校招复读生?学费要多少?_百度知道
广西钦州浦北哪个学校招复读生?学费要多少?
提问者采纳
广西的钦州一中和钦州二中都招复读生,二中的要求相对可能高点,你可以去学校了解一下,会有专门的人讲解的!祝你明年有个理想的成绩!
不是市里的户籍,赞助费伤不起啊,求浦北校区的~。~
不是市里的户口也是没有关系的。只是看你的分数进行收取学费的。但这只是二中的情况,一中是如何收费的我就不知道了。还有浦北方面的我真心不懂,不好意思!
我是往界的,打了两年工,想回来念下书,那时候考的不好,文科400来分。二中不收赞助费,只看分数收费?那悬了~-~
按成绩来收费是去年就规定并实行的。去年的最低安排是要求在三本的分数线以上才收的。今年的话我就不知道了。你可以上各个学校的网站主页看下,或者直接去学校进行咨询!
其他类似问题
广西钦州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钦州市二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