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山地车牙盘我老喜欢用大牙盘

查看: 8434|回复: 80
关于自行车牙盘的弊病
限于个人文才有限,可能表达不清晰,勿喷!!!&&
关于椭圆盘的争论从来就没有中断过,有人说它能把速度提高5--7公里。有人说它是达
芬奇的蛋,20世纪的最大败笔。椭圆盘真能把速度提高那么多吗?我是不信。高速
骑行时风阻占全部阻力的70%以上而风阻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功率P=F.V 也就是功率与速
度的立方成正比。的能量转化效率已经很高了,没有多少可提高的空间。如何可能
换一个椭圆盘就能将功率提高40%以上?椭圆盘设计出发点是好的,也有理论进行过论证但
它有一个致命缺陷---踏蹬有顿挫感,无论如何改变外形都无法消除。
人对速度并不敏感,38KM/H 40KM/H 如果不看可能难以区分。但是对速度的变化量--
加速度却是异常敏感,点点滴滴都能清晰感觉的到。顿挫感来自于速度变化量的不稳定。
椭圆盘为什么不能很好的控制速度的变化量?可以看看下图。
图一、图二是椭圆盘长边、短边与受力侧垂直的情况。可以看出中心到中心的垂
直距离L1和中心到齿中心的距离L2相等,这个没有问题 。
图三、图四是椭圆盘的长短边与不垂直的情况。
&&扭力矩是力与力臂的乘积,力臂是转轴中心到力的方向的垂直距离。
&&很显然中心到的垂直垂直距离L1才是真正的平衡扭矩的阻力臂。L1的长度等效于标
准圆的直径。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L1的长短变化决定着转速的变化。
L2只是椭圆的边长,它与转速的变化没有关系。L1/L2 也不存在比例关系
改变外形并不能很好的控制转速。因此说椭圆只能控制加速、减速,对于速
度的变化率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没有精度自然就谈不上品质,要想减少顿挫感就只能把做的尽量圆一点,不过那样又
有什么意义呢
转速的急剧变化必然带来踏蹬力的变化,踏蹬力的变化又会对膝盖造成冲击,我想对膝盖
也没什么好处吧。
椭圆调速是通过改变椭圆“半径”来改变转速的,
“半径”的变化是呈余弦函数,以53齿为例 360/53=6,79度
COS6.79=0.993 COS(6.79*2)=0.972&&COS(6.79*3)=0.937
COS(6.79*4)=0.889&&COS(6.79*5)=0.829
这是理论上椭圆的最快变速能力,由53齿变化到44齿至少需要转过34度。
速度是越来越快。
恒角速度,不知道是恒的哪一部分,相对于哪个转动轴线的角速度?
圆算是恒角速度吗?
都到5点位置了基本向下的蹬踏力能对产生多少扭力?此时还要用大速比?从12到1差距那么大算不算顿挫?
还有个重要问题是,你这一只脚的运动规律与角度的关系不是相对于中心对称的,那另一只脚的运动规律必然跟他相差180度,且也是不对称的,两边不一样。
而且抻的方式很吃容量,楼主敢做个两片盘50-34配12-29飞的公路系统吗?用标准的公路。
再而且你那凸轮机构很怕沾泥。
再而且你这就能保证角速度恒定?本身1,2楼就是矛盾,早有笑容给指出了。
还而且等张收缩在不同肢体姿势下肌肉张力并不相等,这个是分析人体本身动作规律了。不知道等动训练是不是等效于增加了训练量?这种训练现在为啥没有普及到各个健身房?其研究结果是否严谨?
所以我觉得这个帖子除了推荐一种靠凸轮挑的传动机构设计之外,全篇都有种不通顺的感觉,各个概念搭不上关系。请楼主一一解答我的疑问,让我思维连续上,找到其中的联系,这个不是一个表达能力不行就过去了的问题。分析和运算用的是形式表达而不是自然语言表达,有其严格和统一的方式,文笔不好的科学家都很会用严谨的形式去思考。如果搂住不会这些形式表达,只能说明楼主中学数学和物理没学好。
比如举个例子,腿的惯性在蹬踏过程中造成了很多能量损耗,有多大惯性和多大损耗,占驱动功率多大比例?我120踏频的时候如何没感觉到?
字可能太多了
宏观上avs一致的情况下,总功当然可以改变。不承认这个前提,很多想法的前提就出了大问题。
最简单来讲重蹬踏低踏频和高踏频的总功就会差不少。
这里面有一个总功率与轮上(盘上)功率的比值问题。
说白了还是机械效率。
拉扯现象不仅体现在行进速度的微小变化,也体现在整个杆系往复摆动角速度变化。
踏频越高,肌肉克服杆系惯量做功越大。实际上还是如我上面所讲,这部分功率不能忽略。所以低踏频和高踏频在速度一致(轮上功率一致)的情况下,总功必然不一样。理论上踏频越高机械效率越差。但是肌肉负载小,乳酸堆积更少。所以优化必然是在某一踏频区间进行的。这又回到我12楼提出的说法,在这一踏频区间显然存在最优解,使得杆系往复摆动做功最小。也就是在这一区间机械效率最大的解。当然这只是我认为可能的一个方向。但骑行不可能总是跟ITT一样坐着纹丝不动机械的画圆,且机械效率最高的解也未必是生物能量转化上效率最大的解。
我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对于人体的功率密度(w/kg)来说,骑手下肢本身的摆动消耗的功率非常可观。抛开这部分仅靠体现出的角速度去谈椭盘的效果是不全面的。但这部分其实我们很难真正使用足够论据去讨论到。
椭圆盘的思路简单说就是通过改变不同部位的直径,使上下死点处同样的力量能产生更大的驱动力,使得用脚画圆的时候更容易“搓”和“踢”过这个死点,而在死点之间用得上力气的时候就要出速度。
如此一来费力却效果较差的死点处驱动力被改善或者说很快就过去了不用费那么多劲儿,于是就省了能量。
椭圆盘我不如何喜欢也从来没试过。它会让工作得不如圆盘完美。
又但是貌似山地也能受益。。。
标准公路圆在匀速行驶时可以认为的转速是恒角速度,不过我所提的恒角速度是指大腿和小腿的夹角在整个踏蹬过程中基本保持恒角速度。
三点半到四点半(转动30度)位置时和脚---髋关节连线的夹角已较小,普遍认为踏蹬效果不好。此时大腿与小腿夹角已变的较小,位移速度低但踏蹬力很大。适度的降低转速可使踏蹬力充分发挥出来,椭圆此段是加速的自然会有省力踏空感觉。我们的是由46齿增加到51齿。请不要考虑踏蹬力和夹角大小对做功的影响,一点关系也没有,能量不会被浪费。4点半到5点位置时接近死点做功效率低齿数由51齿减少到标准的46齿,方便左右脚的切换。12点到1点速度较高但大腿、小腿的夹角只有60度,小腿的前推速度较高完全可以跟上没有问题。转速的高低是根据脚的实际移动速度设定的。
第二个问题椭圆控制板是对称的所以左右脚运动规律肯定是对称的。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看看视频更明了。
普遍认为椭圆盘不适合高踏频,主要因为它对转速调控精度不够高。
这车的调控范围比最椭的椭圆盘还要大。大约是椭盘的2.8倍,没有顿挫感。
踏频比圆盘要高5%--10%非常流畅。什么叫人车一体,不骑这车感觉不到。
我是这么想的。椭圆盘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他并不适合所有人。
椭圆盘的曲线,在我看来只能是特定针对个人生物力学特点在某一踏频区间的解,使每转总功最小,或者使每转平均肌肉张力最小。
这两个优化方向明显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对于前者,如果要求整个杆系的总功最小,那么车手大腿小腿和脚的质量都是方程的一部分,还有整个人车负载质量。这些部分的惯量会使肌肉每时每刻都在因为杆改变角速度做功。这是一个全面的优化,并不只是角速度的变化造成的拉扯最小才是最优解。事实上腿部的质量是很大的,在高踏频下这部分影响尤其明显。 其实这个方向现在没有任何一家椭盘制造商去做。因为量身定制椭盘不太现实。
而对于后者来说,针对这一优化的产品市面上恐怕不下3-4种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thread-.html
你是因为看过rotor关于“更快通过死点”的宣传才下此结论嘛同学?
那是个伪命题。
真正的命题是,相对圆盘更快通过死点。而圆盘通过死点是慢的,在这个地方会有拉扯。所以结论仍然是尽量保持角速度不变。
当然这个命题也仍然是非常模糊,甚至也是个伪命题。因为仅考虑脚画圆的角速度是根本不全面的。
我记得见过一张表,纯椭盘 ,如rotor q ring反而会使总功耗提高,但肌肉最大张力会下降。
而总功提高很可能角速度变化甚至要比圆盘大。
另外那张表比较了市面上几乎所有椭盘。是篇论文里的(找不到了)。而测量方法是靠受试者的耗氧量。
所以这又回到我刚才的论述上,本身腿部这个杆系各个杆的角速度的极值也会对总功有影响。因为踏频一定,极值差越大
,克服惯量做功越多。
马克,瞎看。
谢谢&&这篇文章我看过了
知识产权局所有的关于自行车方面的文章我都看过,有的看不懂
指出别人的缺点不能算诋毁吧? 我也怕别人告我,有什么得罪之处请多包涵。
你仔细想想,能有啥差别?适应一段时间之后,我认为对肌肉影响的差别,这两种方式基本没差别变速自行车牙盘我是新买的山地 我骑了几天 发现 牙盘最大的那片 旁边有一些刮痕 磨损 好像是换挡链子刮的 我换3档时骑起来也有种不是很顺的感觉 这个现象是正常的 还是需要去调一下
dbthbfn0027E
楼主完美主义者!上述情况完全正常,链条和盘齿接触的部位难免有刮擦,至于楼主说不是很顺,新车有一个磨合期,过了磨合期就好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主题:骑车的时候裤脚总是跟自行车链轮蹭,你们都怎么解决的?
泡网分: 19.647
注册: 2005年10月
平常喜欢穿运动装,裤脚比较肥大,骑车的时候,裤脚总是跟自行车的链轮蹭。弄的裤脚都是油污。
用过金属夹,但是总是跟腿蹭,很不舒服。
大家都是怎么解决的?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1204&&回帖:37 &&
泡网分: 0.798
帖子: 1119
注册: 2014年01月
束腿带是正解,淘宝10块钱解决
泡网分: 21.849
精华: 1帖子: 8945
注册: 2009年02月
把裤腿塞袜子里去,如果穿了袜子的话。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7.504
注册: 2003年03月
把那一截剪掉。
泡网分: 0.499
帖子: 1252
注册: 2012年08月
解决方案早就有了:
泡网分: 25.063
注册: 2004年01月
泡网分: 58.135
帖子: 9948
注册: 2007年11月
张无忌 发表于
几块钱一条的长条金属薄片扎脚带,搞掂是的,这种金属有弹性的绑腿,既不会掉,又不会像皮筋绑腿那样嘞着腿。
泡网分: 31.459
注册: 2001年08月
几块钱一条的长条金属薄片扎脚带,搞掂
泡网分: 0.032
注册: 2012年11月
用绑头发的橡皮筋,是那种像电话线绕圈圈的。平常可以束在脚踝上,要用的时候套到裤子上。同理,下车时往下一拉,就跑到裤脚里面,外面看不出来。
泡网分: 0.293
注册: 2013年12月
买车时不送绑带吗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3.755
帖子: 4032
注册: 2004年05月
通常用晾衣服的夹子。
泡网分: 61.96
帖子: 8085
注册: 2002年12月
26楼的亮点不在屁股而在自行车
泡网分: 31.338
帖子: 11538
注册: 2004年11月
如果觉得那种专业的骑行裤太紧,或者腿粗不好看。那么LZ穿这种专门的休闲短裤就能解决,最常见的是DH shorts,比较好的品牌是RACEFACE,661,FOX等等。迪卡侬也有
泡网分: 13.715
帖子: 11777
注册: 2011年07月
本帖由 iPad 4 (WiFi)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1.656
帖子: 2732
注册: 2004年02月
用老太婆的裹脚布,新潮又打款。
泡网分: 4.585
帖子: 1324
注册: 2013年01月
小时候骑自行车上下学,橡皮筋一根解决
泡网分: 7.269
注册: 2009年09月
泡网分: 3.024
注册: 2014年07月
1 用专用扎代
2放到裤子里
4把裤子免起来
5等等。。。。。。
以下内容由 山朋 于
12:01 补充
放到袜子里
泡网分: 4.01
帖子: 1806
注册: 2010年09月
不花钱的办法,把裤腿挽起来。
泡网分: 1.816
帖子: 1748
注册: 2012年07月
一两元一根的绑腿足矣
别买上面有一层那种开放式的绑腿
要买那种能够束起来的
泡网分: 36.58
帖子: 5613
注册: 2003年01月
尼龙弹力带,两头是魔术贴,不到2块钱。这玩意不仅能用来绑裤腿,套在手臂上固定对讲机也不错
就是这玩意:
泡网分: 20.419
精华: 3帖子: 8937
注册: 2009年02月
我的经验是买全链盒的自行车
泡网分: 1.429
注册: 2011年06月
束裤带最方便。
泡网分: 32.431
帖子: 12929
注册: 2008年06月
迪卡侬的扎带30块一条。
iPhone5/5s iOS8.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4.437
帖子: 9859
注册: 2008年05月
鞋带捆一下裤腿就好了
还有一种是牙盘上带一圈护盘
泡网分: 50.589
帖子: 6018
注册: 2001年09月
其实燕尾夹也不错,夹在外侧挺好的。
泡网分: 0.81
注册: 2011年11月
穿短裤就不用考虑了
专业的方法是穿骑行裤
穿普通裤子最好用扎腿带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572
注册: 2013年10月
扎带瞬间提审比格
本帖由 iPhone 5c (GSM)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1.205
帖子: 4043
注册: 2001年07月
nokia6600 发表于
去迪卡侬没找到。
去了两家自行车店,店员也说是用燕尾夹。迪卡侬有2种,1种是上面图这种的能缩成一圈的,另外1种是类似于轴承卡扣那种大半圆的,好像是12元,以前买的.外面涂层都是反光的。
不过我自己用的是在麦德龙买的魔术扣,1米长好像39,黑色,粘接牢固
泡网分: 26.723
帖子: 1175
注册: 2004年03月
juchuanx 发表于
塞袜子里。
泡网分: 18.008
帖子: 1255
注册: 2006年04月
nokia6600 发表于
去迪卡侬没找到。
去了两家自行车店,店员也说是用燕尾夹。别去这样店里买车!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查看: 47084|回复: 110
调查一下,山地自行车平时骑行,链条习惯挂在牙盘的大盘还是中盘
感觉平时最大盘+最小轮用到的不多,所以按日常中速骑行来讲,似乎前可常挂大轮也可常挂中轮。而且挂大盘的话,对弹簧的拉深也最大,有可能引起疲劳?所以发帖看看大家的习惯。呵呵。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1 项 ), 共有 284 人参与投票
1.&&大部分时间挂大盘
2.&&大部分时间挂中盘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转载请注明出处:/thread-.html
一直在用大盘
平时通勤路程就5公里,刚够用中盘热身,待到想上大盘的时候,路程结束了。。。
30的速度还是大盘好些
主要是中盘,平时压马路比较多,大盘也换着用,小盘少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骑山地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