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边的基本原理脱毛膏是什么原理?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256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80积分
此文档归属以下专题
0人评价37个文档
0人评价63页
0人评价87页
0人评价19页
0人评价256页
0人评价3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评价文档:
下载:80积分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 【范文十篇】
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
范文一:机械制造工程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
1) 理解并识记各种加工方法中主运动与进给运动。 2) 切削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3) 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评定六个角度所需的坐标系定义;六个基本角度的定义;刀具材
料应具备的性能要求;常用的刀具材料(硬质合金和高速钢);结构复杂的刀具一般是由高速钢整体制作;硬度最高是金刚石,但不能加工黑色金属; 第二章 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
1) 三个变形区,弹塑形变形集中在第一变形区;积屑瘤,前刀面磨损在第二变形区;加工
硬化,残余应力集中在第三变形区。 2) 切屑的类型;积屑瘤的定义及产生原因;最高温度在距前刀面上距离切削刃一定距离处;
切削三要素对刀具寿命、切削温度的影响指数;刀具正常磨损的形式(前刀面、后刀面与前后刀面磨损);刀具磨损的原因(磨粒磨损等);刀具磨损的阶段;刀具磨钝标准的定义;刀具寿命和刀具总寿命之间关系;切削液的作用;刃倾角的功用;刃倾角的正负与切屑流向的关系;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 第三章 机床与刀具
1) GB/T分11大类;机床型号中首尾字母的含义;内外传动链;车刀按结构分
类;钻削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均是由刀具完成;麻花钻的切削部分的结构组成,几何参数,标准顶角;扩孔钻与麻花钻相比无横刃齿数多;扩孔能纠正孔的位置误差,而铰孔、浮动镗孔、珩磨孔及拉孔均不能纠正孔的位置误差;钻、扩、铰、拉孔属于定尺寸刀具加工,而镗孔则不是;孔径大于100mm时,采用镗孔;坐标镗床可以用来划线及测量孔距;拉削的方式;铣削的分类(顺铣与逆铣);顺铣与逆铣的不同点;单个磨粒磨削的过程(滑擦、耕犁和切削);磨削工艺特点;无心磨削的特点,如工件无需打中心孔,生产效率高等;
2) 常见的齿形曲线及加工方法;插齿与滚齿的异同;剃齿与磨齿;齿轮加工时的安装角; 第四章 机械加工精度
1) 加工精度、加工误差、误差敏感方向;经济加工精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等定义;加
工原理误差的定义;机床主轴的误差(轴向、径向与摆动);导轨误差(水平、垂直与平行);
2) 刀具的制造误差及磨损,刚度定义,工艺系统刚度与组成部分刚度之间的关系(取决与
薄弱环节);工艺系统的热源(切削热、摩擦热和外部热源);刀具与工件的影响,减小工艺系统热源的措施;内应力定义及产生;工序能力系数;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表面质量的含义;表面质量与零件耐磨性、粗糙度;表面层的加工硬化及其评定指标;磨削烧伤的定义及磨削烧伤的形式(退火、回火与淬火);表面残余应力 第六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与作用;工艺规程的定义;
4) 粗基准定义及其选取原则;精基准定义及其选取原则;研磨、铰孔是自为基准使用的例
5) 加工阶段的划分,目的,任务及其加工顺序
6) 7) 第七章 机器装配工艺
装配定义与内容;装配方法及各自的特点;调整与修配的区分;装配的组织形式;划分装配单元,装配顺序
第八章 工件的安装与夹具
夹具的组成、分类;通用夹具;六点定位原理;完全定位、过定位、欠定位与不完全定位的定义;常用的定位元件;定位误差(定义、组成、计算);对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典型的夹紧机构;典型夹具,铣床夹具的类型及特有元件及作用,钻床夹具的类型及特有元件,钻套、钻模,车床夹具了解。
1. 在尺寸链中,封闭环的数量是
;2.在普通车床上用的四爪卡盘是
3.制作拉刀、麻花钻等复杂刀具常用的刀具材料为 ;.工序尺寸一般按
进行标准。
5.夹紧力的方向应尽可能和切削力、工件自身的重力 ;6.工件在夹具中定位,若六个自由度都被限制时,称为 ;7.在基面Pr上测量,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之间的夹
角是;8.利用
来确定零件加工余量是最经济合理的9.工序基准定义为
10. 下列孔加工方法中,不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11.在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绝大多数磨削热传入 ;12.
不属于常用的平面定位元件;13.普通车床的传动系统中,属于内联 15. 对于型号为Y3150E机床,系传动链的是;14. 使加工工件产生热变形的热源主要是 ;其中“Y”的具体含义是;16.夹具设计中常用一面两销定位,相应的定位元件是;17.切削加工时,工件表面产生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主要是因为
的变形特点引起的。;18.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向量的平面是
钻模没有夹
具体。 20.磨削时,主运动是
21. 齿轮齿形的加工,按其成形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成形法和
22. 一个典型的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应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机床、刀具、 23. 标准麻花钻有横刃有
24. 刀具正常磨损的形式有磨损、后刀面磨损、前后刀面同时磨损。 25. 切削液的作用有冷却作用、作用、清洗和防锈作用。 26. 最常用的两种刀具材料是高速钢和 27.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 切削速度 、和背吃刀量。。 28. 工艺系统刚度越,误差复映系数越小。
29. 在切削加工中,由于工件材料不同,通常产生四种类型的切屑,分别是节状切屑、单元切屑和崩碎切屑。
30. 拉削方式可以分为
31.在机器结构设计上,经常采用修配法代替调整装配法,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
;32.工艺系统的刚度取决于系统的薄弱环节 33.在钻削加工中,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均有刀具完成。34.双联、三联齿轮主要采用插齿加工的方法进行加工。
36.粗加工时,一个工序尺寸方向上粗基准可以重复使用。
37.坐标镗床可以进行孔距和直线尺寸的精密测量以及精密刻线、划线等。
38.过定位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存在,而欠定位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禁止的。
39.机床导轨平行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
40.刀具在初期阶段的磨损率最慢。
41.经济加工精度随工艺技术发展、设备及工艺装配改进和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
42.从作用原理分析,螺旋夹紧机构和圆偏心夹紧机构都是斜楔夹紧机构的变形。
43.在正交平面参考系中,45外圆车刀的前角、后角及楔角之和等于90。
44.扩孔钻与麻花钻相比,其特点之一是没有横刃。
45.刀具上温度最高点是前刀面上接近切削刃处。
46.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47.时间定额: 48.工艺规程: 49.加工误差:
50.完全定位:51. 简述磨削加工的特点?
53. 简述砂轮粒度选取的选择? 54. 简述圆柱齿轮传动精度的要求?
55. 简述在机械加工中划分阶段的原因是什么?
.如图所示圆柱体零件的直径为?d??d,均采用下母线定位铣平面,其加工表面设计尺寸的
基准分别为下母线A和中心线O,试分别计算其定位误差?
解:?D??B??Y
设计尺寸的基准为A,定位基准也为A,工序尺寸为C,两基准重合,设计基准A沿工序尺寸方向的最大变动量即定位误差?D?0
设计尺寸的基准为O,定位基准也为A,工序尺寸为C,两基准不重合,设计基准A沿工序尺寸方向的最大变动量即定位误差?D?
磨削一表面淬火后的外圆面,磨后尺寸要求为?600为了保证磨后工件表面淬硬层?0.03mm。的厚度,要求磨削的单边余量为0.3?0.05mm,若不考虑淬火时工件的变形,求淬火前精车的直径工序尺寸?
0.06+0.1如图所示工件均以平面定位铣削A、B表面,要求保证尺寸60+-0.06mm和30-0.1mm,分析
计算定位误差。(忽略D面对C面的垂直度误差)
.如图为齿轮轴截面图,要求保证轴径尺寸 过程为: 1)车外圆至
0.024+0.16
mm,其工艺?28??0.008mm和键槽深t = 4 0
?28.50?0.10mm;2)铣键槽深至尺寸H;3)热处理;4)磨外圆尺寸至
mm。试求工序尺寸H及其极限偏差。
解:尺寸链如图所示(5分),Ae= t = 4 0+0.16 mm为封闭环,A1=14??0.004mm、A3(H)
为增环,A2=14.250-0.05为减环(3分)
基本尺寸A3=4.25mm,上偏差ES3=+0.098mm,下偏差EI3=-0.004mm(2分)
如图所示的套类零件,A、C、D表面再上道工序均已加工,本工序要求加工缺口B面,设计
?0.35基准为D,设计尺寸为80mm,定位基准为A,试确定工序尺寸?
解:由工艺尺寸链可知,A1是减环,A2、L是增环。(1分)
A0?L?A2?A1?L?33mm(1分)
ES0?ESl?ES2?EI1?ESL?0.20mm(2分) EI0?EIL?EI2?ES1?EIL?0.10mm(2分)
0.20工序尺寸为33??0.10mm(1分)
0.025.如图所示为某一齿轮毛坯,内孔及外圆已加工合格(D??35?0mm,d??80?0,0.1 mm)
.2现在插床上以调整法加工键槽,要求保证尺寸H?38.5?00 mm。试计算图示定位方法的定
位误差(忽略外圆与内孔同轴度误差)。
解:定位误差包括基准位移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
?dw??jb??jw
?=0.0707mm(2分) 基准位移误差?jw==
?2sin452sin
基准不重合误差?jb?
?0.0125mm(2分) 2
工序基准不在定位基面上,?dw??jb??jw?0.0832mm(2分)
范文二:个人学习中心
机械制造工程学 绪论
第1讲 绪论(32分)
本节测验题:以下关于《机械制造工程学》这门课程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 实践性强 B. 内容广泛 C. 灵活多变
D. 与工程实践无关
第1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第2讲 金属切削基本知识(34分)
*本节测验题:以下哪个不是切削用量要素 A. 切削速度 B. 进给量 C. 主运动
D. 背吃刀量
第3讲 刀具角度(31分)
*本节测验题:当刀尖安装高于工件中心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际前角增大,后角减小 B. 实际前角增大,后角增大 C. 实际前角减小,后角减小 D. 实际前角增减小,后角增大
第4讲 刀具材料(33分)
*本节测验题:对于普通硬质合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P10、P20适合粗加工
B. M类硬质合金不能用来切削钢材或铸铁 C. K类硬质合金抗弯强度与韧性比P类高 D. K01适合于粗加工
第2章 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 第5讲 金属切削过程(33分)
*本节测验题:加工脆性材料常产生的切屑类型是哪种? A. 带状切屑 B. 节状切屑 C. 单元切屑
D. 崩碎切屑
第6讲 切削力与切削功率(33分)
第7讲 切削热及切削温度(31分)
*本节测验题: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哪个? A. 切削速度 B. 进给量 C. 背吃刀量
D. 工件材料
第8讲 刀具磨损(31分)
本节测验题:以下哪个阶段是刀具的有效工作阶段 A. 初期磨损阶段 B. 正常磨损阶段 C. 剧烈磨损阶段
D. 刃磨阶段
第9讲 刀具使用寿命、刀具破损和切削液(37分)
*本节测验题:切削用量中读刀具使用寿命影响最大的是哪个? A. 切削速度 B. 进给量 C. 背吃刀量
D. 工件材料
第10讲 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31分)
*本节测验题:工艺系统刚性不足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选用较大的主偏角 B. 选用较大的副偏角 C. 选用较小的前角
D. 选用较大的后角
第11讲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32分) *本节测验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高碳钢比中碳钢的切削加工性好 B. 低碳钢比中碳钢的切削加工性好
C. 材料的强度越高,切削加工性能越好
D. 中碳钢的强度、硬度介于高、低碳钢之间,有较好的切削加工性
第3章 机床与刀具
第12讲 金属切削机床基本知识1(32分)
*本节测验题:CA6140型卧式车床,最大车削直径是() A. 40mm B. 4mm C. 400mm
第13讲 金属切削机床基本知识2(35分)
*本节测验题:以下工件表面的形成方法中,哪种方法在切削加工时,刀具和工件按确定的运动关系作相对运动 A. 轨迹法 B. 成形法 C. 相切法
第14讲 钻削、镗削(37分)
*本节测验题:当加工零件孔径较大,精度要求较高的孔时,宜采用哪种加工方法() A. 钻孔 B. 扩孔 C. 铰孔
第15讲 车削(35分)
*本节测验题:车削加工的主运动是() A. 工件的旋转运动 B. 刀具的纵向运动 C. 刀具的横向运动
D. 刀具的旋转
第16讲 铣削、刨削、拉削(32分)
*本节测验题:以下加工方法中,只有主运动没有进给运动的是() A. 镗削 B. 转削 C. 铣削
第17讲 磨削加工及砂轮(36分)
本节测验题:以下不是磨削的工艺特点的是() A. 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 B. 砂轮有自锐作用
C. 能磨削硬度很高的材料
D. 通常用于粗加工
第18讲 齿轮加工机床及刀具(39分) *本节测验题:铣齿加工法属于( ) A. 成形法 B. 展成法 C. 相切法
第4章 机械加工精度
第19讲 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31分)
*本节测验题:传动链中采用( )传动是保证传动精度的重要原则 A. 升速 B. 降速 C. 不变速
D. 传动比增大
第20讲 加工误差的统计(31分)
本节测验题:同一尺寸间隔内的零件数量称为( ) A. 频率 B. 频数
C. 概率密度
D. 分散范围
第5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第21讲 表面质量(32分)
*本节测验题:表面粗糙度是波长与波高的比值( )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A. 小于20 B. 小于50
C. 50与1000之间
D. 大于1000
第6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第22讲 基本概念(31分)
*本节测验题: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或同一台机床上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 )。 A. 工序 B. 工步 C. 安装
第23讲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32分)
*本节测验题:在一个台阶轴上设计有两个键槽,从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考虑,键槽的径向位置应该布置在( )。 A. 相差45度方向 B. 相差90度方向 C. 相差180度方向
D. 相同方向
第24讲 定位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32分)
本节测验题:关于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零件上非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有位置精度要求时,应选择加工面的毛面作为粗基准。 B. 应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C. 应选择毛坯上平整光滑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D. 粗基准应尽量避免重复使用。
第25讲 定位基准的选择2(精基准的选择)(32分)
*本节测验题:自为基准是指以加工面本身作为精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中,这是由于( )。
A. 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B. 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C. 能保证加工面余量小而均匀
D. 能保证加工面形状和位置精度
第26讲 工艺路线的拟定1(31分)
*本节测验题:对于孔的加工方法选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与工件结构形状有关 B. 与工件材料有关 C. 与生产类型有关
D. 与尺寸大小无关
第27讲 工艺路线的拟定2(33分)
本节测验题:对于平面的加工方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铣、刨、磨、拉、车都可以加工平面 B. 淬火后的平面应采用磨削加工
C. 单件小批量或大批大量生产中,小平面都可以用拉削的方法加工 D. 车平面适合于回转体端面的加工
第28讲 工艺路线的拟定3(33分)
*本节测验题:关于加工阶段的划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必须划分加工阶段
B. 划分加工阶段可保证加工质量
C. 划分加工阶段可合理使用机床设备 D. 划分加工阶段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
第29讲 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31分) *本节测验题:一般采用双向对称标注的是( )。 A. 轴的工序尺寸 B. 孔的工序尺寸 C. 毛坯尺寸
D. 槽的工序尺寸
第30讲 工艺尺寸链(31分)
*本节测验题:在尺寸链中,间接保证的尺寸称为( )。 A. 封闭环 B. 增环 C. 减环
第31讲 工艺尺寸链的应用(33分)
本节测验题:对于增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增环属于组成环
B. 增环增大引起封闭环增大 C. 增环尺寸是工序尺寸
D. 增环尺寸是间接保证的尺寸
第7章 机器装配工艺
第32讲 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装配精度与装配尺寸链的建立(32分)
*本节测验题:一个孔与一个轴进行装配,建立装配尺寸链时,( )是封闭环。 A. 孔的尺寸 B. 轴的尺寸
C. 轴与孔的装配精度
D. 不一定,视具体结构而定
第33讲 完全互换法(34分)
本节测验题:在选择装配方法时,应优先选择( )装配。 A. 完全互换法 B. 不完全互换法 C. 选择法
第34讲 不完全互换法(31分)
*本节测验题:当封闭环公差值一定时,用极值法所得的组成环公差值比用概率法所得的公差值要( )。 A. 大 B. 小 C. 相等
第35讲 分组法等(34分)
第8章 工件的安装与夹具 第36讲 概述(31分)
*本节测验题:三爪自定心卡盘属于( )。 A. 通用夹具 B. 专用夹具 C. 组合夹具
D. 成组夹具
第37讲 工件定位原理(31分)
本节测验题:工件在夹具中安装时,绝对不允许采用( )。 A. 完全定位 B. 不完全定位 C. 欠定位
第38讲 定位方式与定位元件1(31分)
本节测验题:( )支承是为了增加工件的刚度和稳定性,并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A. 固定 B. 可调 C. 自位
第39讲 定位方式与定位元件2(31分)
*本节测验题:箱体零件常以一面二孔定位,相应的定位元件是( )。 A. 一个平面、两个短圆柱销
B. 一个平面、一个短圆柱销、一个短削边销 C. 一个平面、两个长圆柱销
D. 一个平面、一个长圆柱销、一个短圆柱销
第40讲 工件的夹紧(33分)
*本节测验题:机床夹具中夹紧装置应满足以下除( )之外的基本要求。 A. 夹紧动作准确
B. 夹紧动作快速 C. 夹紧力应尽量大
D. 夹紧装置结构应尽量简单
考核练习 学习记录 学习资料 阶段测验
第5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一、单项选择题
)加工是一种易引起工件表面金相组织变化的加工方法。 (分数:1分)
2、出现积屑瘤和鳞刺的切削速度为(
)。 (分数:1分)A. 100m/min
B. 20~50m/min
C. 70~130m/min
D. 150m/min
)对降低表面粗糙度有利。 (分数:1分)
D. 刀尖圆弧半径
4、下列影响切削加工后表面粗糙度因素中,错误的说法是((分数:1分)
A. 提高切削速度
B. 提高被加工材料的塑性
C. 加大刀具的前角
D. 抑制积屑瘤的产生
第4章 机械加工精度
一、单项选择题
1、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
)的形状精度有影响。 (分数:1分)
A. 车削内外圆
B. 车削端平面
C. 车内外螺纹
2、造成车床主轴抬高和倾斜的主要原因是(
C. 主轴箱和床身温度上升
D. 刀具温度高
3、原始误差是指产生加工误差的
(分数:1分)
A. 机床误差
B. 夹具误差
C. 刀具误差
D. 工艺系统误差
4、为减小传动元件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应采用(
(分数:1分)
5、在车床上以两顶尖定位车削光轴,车后发现工件中部直径偏大,两头直径偏小,其可能的原因有(
(分数:1分)
A. 工件刚度不足
B. 前后顶尖刚度不足
C. 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
D. 导轨扭曲
第1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刃倾角是主切削刃与(
)之间的夹角。 (分数:1分)
A. 切削平面
C. 主运动方向
D. 进给方向
2、关于刀具材料的选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1分)
A. 高速钢的热硬性好,适合制造用于高速切削的刀具
B. YG类硬质合金比YT类硬质合金韧性好
C. YG类硬质合金比YT类硬质合金硬度高
D. 高速钢的导热系数比硬质合金小
3、安装外车槽刀时,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时,与其标注角度相比。其工作角度将会( )。 (分数:1分)
A. 前角不变,后角减小
B. 前角变大,后角变小
C. 前角变小,后角变大
D. 前、后角均不变
4、进给运动通常是机床中(
)。 (分数:1分)
A. 切削运动中消耗功率最多的
B. 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的运动
C. 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
D. 使工件或刀具进入正确加工位置的运动
5、通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称为(
)。 (分数:1分)
A. 切削平面
B. 进给平面
6、硬质合金刀片是采用(
)方法生产出来的。 (分数:1分)
A. 粉末冶金
7、碳钢精车时宜用牌号为(
)的硬质合金作为刀具材料。 (分数:1分)
8、 一般情况,刀具的后角主要根据(
)来选择。 (分数:1分)
A. 切削宽度
B. 切削厚度
C. 工件材料
D. 切削速度
9、刃形复杂的刀具一般做成整体式,如钻头、拉刀,制造这些整体式刀具常采用的刀具材料是(
)。 (分数:1分)
B. 硬质合金
10、在车床上切断工件,切到最后时工件常常被挤断,主要原因是横向进给使刀具的工作角度发生了(
)变化。 (分数:1分)
A. 前角增大
B. 前角减小
C. 后角增大
D. 后角减小
第2章 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纵车外圆时,不消耗功率但影响工件精度的切削分力是(
)。 (分数:1分)
C. 主切削力
D. 总切削力
2、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分数:1分)
A. vc→ap→f
B. vc→f→ap
C. vc→f→ap
D. ap→f →vc
3、刃倾角的功用之一是控制切屑流向,若刃倾角为负,则切屑流向为( )。 (分数:1分)
A. 流向已加工表面
B. 流向待加工表面
C. 沿切削刃的法线方向流出
D. 流向后刀面
4、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是在(
)。 (分数:1分)
B. 前刀面上靠近刀刃处
C. 后刀面上靠近刀尖处
D. 主刀刃处
5、在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采用较大(
)的车刀进行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分力。 (分数:1分)
6、加工塑性材料时,当切削厚度较小、切削速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时,一般常形成的切屑类型是( )。 (分数:1分)
A. 带状切屑
B. 单元切屑
C. 节状切屑
D. 崩碎切屑
7、切削用量中对切削热影响最大的是(
)。 (分数:1分)
A. 切削速度
C. 背吃刀量
8、ISO标准规定刀具的磨钝标准是控制(
)。 (分数:1分)
A. 沿工件径向刀具的磨损量
B. 后刀面上平均磨损带的宽度VB
C. 前刀面月牙洼的深度KT
D. 前刀面月牙洼的宽度
9、切屑类型不但与材料有关,而且受切削条件的影响,如在形成节状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或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 (分数:1分)
A. 带状切屑
B. 单元切屑
C. 节状切屑
D. 崩碎切屑
10、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 )变形的重要成因。 (分数:1分)
A. 第Ⅰ变形区
B. 第Ⅱ变形区
C. 第Ⅲ变形区
D. 第Ⅳ变形区
11、车削加工时,切削热大部分是由(
)传散出去。 (分数:1分)
12、切削用量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 )。 (分数:1分)
A. 切削速度
C. 背吃刀量
D. 切削层参数
13、金属切削过程中存在有三个变形区,分别被称为第Ⅰ变形区、第Ⅱ变形区和第Ⅲ变形区,其中使已加工面表面处产生晶粒纤维化和冷作硬化区域的是(
)。 (分数:1分)
A. 第Ⅰ变形区
C. 第Ⅲ变形区
第Ⅳ变形区
范文三:【摘要】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要建立起一个生产管理流程优化系统,可以能有效的解决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流程不顺畅的问题,管理流程能够优化实际应用及其效果分析,最后给机械制造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机械制造;过程;管理   前言   经济使制造业的竞争环境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的机械制造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我国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作为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机械制造企业的综合经济效应。机械制造涉及到企业的各个要素,要安排生产,必须要了解每一个零件的加工工序,还要及时地了解各部门的生产组织情况等。机械制造企业的有效管理能够促进企业朝着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推进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了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1影响机械制造工程的要素分析   1.1操作人员因素   机械制造是由相关的工作人员来完成的,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安全事故的产生不只是由于操作人员自身的原因,并不只是操作人员简单的操作失误,而是存在许多复杂的因素,这就启示必须对操作人员自身进行分析。正常情况下,机械制造的操作人员依靠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会降低甚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一般的安全事故大多能通过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训练来避免。除了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之外,还不能忽视的是注意并努力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心理素质,提高工作人员在操作中的细心程度以减少或者避免失误,提高工作人员对突发情况的应变,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值得注意的是,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一般是机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由于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机械管理的安全规定来操作设备,或者私自改造设备等都可能造成机械生产的安全隐患,或者直接导致机械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1.2设备因素   影响机械制造过程的安全生产的主要设备因素包括相关机械设备的本身性能、使用周期、各个零部件的使用情况及其运行状态等。一些周围情况的变化也可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机械设备本身的运行产生极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对人的身体也会造成极大的损伤,所以机械设备本身的安全防护是及其重要的,不仅关乎产品的生产还关乎人的安全,对机械设备的设计需要从参数、间距、体积等多个方面尽可能的合理完善,还要进行严格的常轨管理和维修。   1.3环境因素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工厂生产和工人生活的基础,而机械制造的工作环境既有内部环境也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指机械制造的车间现场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和机械设备,这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外部环境就是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工厂的整个工作氛围和人际交往的环境。机械制造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共同影响着机械制造的安全生产,但这也是诱发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如果工厂的自然环境不好,周边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这就直接影响力工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情绪,甚至提高失误率,引发更多是安全事故。而恶劣的人文环境,也会使工人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安全操作,引发安全事故。如果工厂周边的自然环境太过湿润,就会使设别的使用周期变短,甚至直接影响工作。   1.4部件质量因素   机械设备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各部件的质量,这影响着机械的可靠性和安全的运行情况。如果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某个部件出现了质量问题,部件不能承担自身的功能,就会直接导致机械设备能量的释放,直接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甚至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所以,必须按照国家和行业内部的安全规范制造生产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除了对部件本身质量的保障,还需要特别注意对制造投入的机械设备零部件的保养和维修,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5操作规程和管理体制问题   由于政企分开,制造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不集中的、分散的,这不利于做到制造安全管理标准和模式的整齐划一,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和管理职责的不清晰,主要表现为企业安全技术的研究比较薄弱,安全工作相对滞后;企业生产陷入定型化,产业化程度比较低;工作人员素质比较低,不能完全掌握并合理运用企业的安全管理知识。机械制造的进度控制不力。机械制造企业临时布线较多,电气线路安装不够规范,特别是宿舍电线私拉和频繁移动现象比较严重,极易造成电线的短路,引起不必要的火灾危害。而相关的工作人员甚至部门负责人并没有用电的安全意识,缺乏消防知识,不能有效管理,这导致灾害一旦发生,其危害的程度一般比较大的普遍现象。   2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控制管理措施   2.1准备阶段的安全控制工作   准备阶段的安全控制工作指在正式施工之前对各相关工作及其影响各因素进行安全检查和控制,主要是对施工场所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的进行事前调查和确认,并以此继续准备工作的依据。   2.2加强操作人员因素的控制   机械设备的相关操作人员导致的安全事故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对相关操作人员要实行有针对性的控制。最重要的是不断加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工作,只有做到认识上的严肃性和认真性,才能有效保证工作人员在具体操作时能够特别注意安全,而这其实也是间接保障了工作人员自己的人身安全。培训工作人员过硬的技术本领,并按时进行相关的检测评价,保证操作人员自身的技术能力过关。企业要从不同的方面促进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既要为操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也要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从生活、工作各方面关心工作人员,使他们能更好地进行相关的工作。如果相关的机械制造操作人员出现了失误甚至错误,一定要尽快进行处理,加强监督,对一切情况恶劣的人员予以严厉处罚,保证机械制造的安全进行。   2.3机械设备因素的控制   机械设备的控制需要根据各个具体企业的不同现实和不同要求确定相关的机械设备的配置,特别注意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的高低,以此确保机械制造的顺利进行。加强设备采购的透明度,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和监督人员确保设备的质量,将安全隐患从源头上控制住。   2.4健全机械制造的管理机制   机械制造的安全还需要健全的管理机制,保证生产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管理制度包括对设备和人的管理,包括采购和维修的管理,在这个管理过程中实行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使生产过程具体可实行。企业在制定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时,需要考虑全面,考虑现实的可能性,保证制度和时间的有机结合,真正有效促进企业生产安全工作。   3结束语   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机械制造成为现代社会大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安全必须予以充分保障。本文分析了机械制造的特点和机械制造行业的安全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操作人员、设备、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机械制造过程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机械制造过程入手分析了机械制造中的安全控制相关措施,这是一种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对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和安全因素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林志航.产品设计与制造质量.1: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张根保.现代质量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范文四:实验名称: CAXA制造工程师建立零件模型
一、实验目的
掌握CAXA制造工程师2006中的相关的概念、用户界面、基本指令、快捷键等。通过一些实体零件的造型和加工学习,对CAXA制造工程师2006的功能有整体的了解。
二、实验原理及内容
由CAXA制造工程师中零件的造型的线架构造、实体造型、曲面造型、线架曲面实体复合造型完成整个零件的绘制。
内容:1.肥皂盒的造型
2.弹簧的造型
3.凸轮的造型
4.鼠标的造型
三、实验仪器设备
CAXA制造工程师2006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总结
实验名称:典型零件的造型、加工编程
一、实验目的
掌握CAXA制造工程师中一些典型的加工方法,刀具设置、毛坯设置、刀路轨迹生成、轨迹仿真、后置设置、G代码的生成,工艺清单的生成。
二、实验原理及内容
根据五角星的造型的特点,构造实体时先使用空间曲线构造实体的空间线架,然后利用直纹面生成曲面,最终利用生成的所有曲面,最后使用曲面裁剪实体的方法生成实体,完成造型。
1.五角星的造型
2.五角星的加工
三、实验仪器设备
Caxa制造工程师2006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总结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CAXA制造工程师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朱亚楠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级 :机自101
期 :2013年5月
三维圆盘的实体造型
绘制圆盘的线架框
1.圆的绘制。单击按钮,进入空间曲线绘制状态,在特征树下方的立即菜单
中选择作圆方式“圆心点_半径”,输入圆心点的坐标(0,0,0),半径R并确认,然后单击鼠标右键结束该圆的绘制。
2.生成圆盘。单击按钮,拉伸生成圆盘,如图所示:
二、圆盘常规加工
⑴ 等高粗加工刀具轨迹
1.设置“粗加工参数”。单击【加工】-【粗加工】-【等高粗加工】,在弹出的“粗加工参数表”中设置“粗加工参数”,如图左所示。设置粗加工“铣刀参数”,如图右所示。
2.设置粗加工“切削用量”参数。如图所示。
3.确认“进退刀方式”、“下刀方式”、“清根方式”系统默认值。按“确定”退出参数设置。
4.按系统提示拾取加工轮廓。拾取设定加工范围的矩形后单击链搜索箭头;按系统提示“拾取加工曲面”,选中整个实体表面,系统将拾取到的所有曲面变红,然后按鼠标右键结束。
5.生成粗加工刀路轨迹。系统提示:“正在准备曲面请稍候”、“处理曲面”等,然后系统就会自动生成粗加工轨迹。如图所示:
⑵等高精加工
1.设置曲面区域加工参数。单击【加工】-【精加工】-【等高线加工】,在弹出的“区域加工参数表”中设置“曲面区域加工”精加工参数,如图左所示。设置精加工“铣刀参数”。 如图右所示。
2.设置精加工“切削用量”参数。如图所示。
3.确认“进退刀方式”系统默认值。按“确定”完成并退出精加工参数设置。 4.按系统提示拾取整个零件表面为加工曲面,按右键确定。生成精加工轨迹如图所示:
注意:精加工的加工余量=0。
加工仿真、刀路检验与修改
1. 按“可见”铵扭,显示所有已生成的粗/精加工轨迹。2.单击【加工】-【轨迹仿真】,在立即菜单中选定选项,如图所示;按系统提示同时拾取粗加工刀具轨迹与精加工轨迹,按右键;系统将进行仿真加工。如图所示。
2.在仿真过程中,系统显示走刀方式。仿真结束后,拾取点观察截面,如图所
3.观察仿真加工走刀路线,检验判断刀路是否正确、合理(有无过切等错误)。 4.单击【加工】-【轨迹编辑】,弹出“轨迹编辑”表,按提示拾取相应加工轨迹或相应轨迹点,修改相应参数,进行局部轨迹修改。若修改过大,应该重新生成加工轨迹。
5.仿真检验无误后,可保存粗/精加工轨迹。
单击【加工】-【后置处理】-【生成G代码】,分别拾取粗加工轨迹与精加工轨迹,按右键确定,生成加工G代码。
N10G90G54G00Z60.000 N12S1000M03
N14X-107.366Y95.580Z60.000 N16Z50.000 N18Z10.000 N20G01Z0.000F100 N22X-107.116Y95.330F200 N24Y-97.540 N26X113.010
N28Y95.330 N30X-107.116 N32X-102.116Y90.330 N34Y-92.540 N36X108.010 N38Y90.330 N40X-102.116 N42X-97.116Y85.330 N44Y-87.540 N46X103.010 N48Y85.330 N50X8.424 N52X12.442Y84.841 N54X12.454Y84.839 N56X16.291Y84.180 N58X16.302Y84.177 N60X20.697Y83.213 N62X20.710Y83.210 N64X24.756Y82.097 N66X24.767Y82.094 N68X28.214Y80.975 N70X28.226Y80.971 N72X32.683Y79.275 N74X32.695Y79.271 N76X36.534Y77.576 N78X36.544Y77.572 N80X39.330Y76.199 N82X39.341Y76.193 N84X43.961Y73.622 N86X43.973Y73.615 ........................................ ........................................ NY4.512 NY4.391 NY4.102 NY3.655
NY3.068 NY2.363 NY1.973 NY1.143 NY0.711 NY-0.243 NY-1.049 NY-1.886 NY-2.650 NY-3.312 NY-3.847 NY-4.234 NY-4.459 NY-4.512 NY-4.391 NY-4.102 NY-3.655 NY-3.068 NY-2.363 NY-1.708 NY-0.711 NY0.173 NF800 N.000 N06M30
二维图制作加工:
用软件作一个二维图正六边形,加工步骤和八角星加工步骤一样,其加工截图和生成的G代码如下所示:
生成的G代码:
N10G90G54G00Z60.000
N12S1000M03
N14X0.000Y0.000Z60.000
N16Z50.000
N18Z10.000
N20G01Z0.000F100
N22X15.847F200
N24G02X15.847Y0.000I-15.847J0.000
N26G01X0.000
N28Z50.000F800
N30G00Z60.000
N34S1000M03
N36X-56.153Y-29.158
N38Z50.000
N40Z10.000
N42G01Z0.000F100
N44X-25.181Y-44.138F200
N46X-50.815Y-0.261
N48X-25.634Y43.877
N50X25.181Y44.138
N52X50.815Y0.261
N54X25.634Y-43.877
N56X-25.181Y-44.138
N58X-56.153Y-29.158
N60Z50.000F800
N62G00Z60.000
OG54G00Z60.000
N12S1000M03
N14X-56.153Y-29.158Z60.000
N16Z50.000
N18Z10.000
N20G01Z0.000F100
N22X-25.181Y-44.138F200
N24X-50.815Y-0.261
N26X-25.634Y43.877
N28X25.181Y44.138
N30X50.815Y0.261
N32X25.634Y-43.877
N34X-25.181Y-44.138
N36X-56.153Y-29.158
N38Z50.000F800
N40G00Z60.000
对于CAXA三维实体设计的学习,结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体会,我觉得要学好CAXA,首先靠的是耐心和细心是信心。眼看着那么复杂的图纸和繁琐的步骤,繁杂的操作,大串的命名,要心平气和,认真仔细地一步一步去操作,一个一个做练习。只要耐心,不浮躁,在复杂的设计也一定能做过来!如果一开始就没有耐心,那么就越觉得CAXA操作好复杂繁琐。同时也无法细心的去分析每一个尺寸,每一条线段,直至每一个零件。其次,拥有耐心和细心之后,更要有恒心。就是能不断的进行练习。我觉得CAXA的操作并不复杂,只是因为我们应用的不够熟练。所谓“熟能生巧”,我相信在反反复复不停的实际操作中,对于那些接触少,或者不太会的功能,总会熟练
起来,能把CAXA应用的得心应手。
范文六:机械制造加工的一般常识
1:钻头的柄部有何作用?
答:夹持和传递钻孔时所需的扭矩和轴向力。
2:锥柄钻头中的扁尾有何作用?
答:用来增加传递的扭矩,避免钻头在主轴孔或钻套中打出。
3:钻头中的导向部分起何作用?
答:它在切削过程中能保持钻头正直的钻削方向。同时具有修光孔壁的作用并且还是切削部分的后备部分。
4:在孔即将钻穿时会出现哪些不良现象?
答:当钻头刚钻穿工件时轴向阻力突然减小,由于钻床进给机械的间隙和弹性变形的突然恢复,将使钻头以很大进给量自动切入,
以致造成钻头折断或钻孔质量降低。
5:钻孔时切削液有何作用?
答:减少摩擦、降低钻头阻力和切削温度,提高钻头的切削能力和孔壁的表面质量。 6:什么叫切削用量?
答:就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总称。
7:什么叫磨削?
答:就是用砂轮对工件表面进行加工的方法。
8:什么叫展开?
答:将金属结构的表面或局部按它的实际形状大小依次摊开在一个平面上的过程叫展开。 9:划展开图的方法有几种?
答:有平行线法、三角形法、放射线法。
10:平行线法的展开条件是什么?
答:是构件表面的素线相互平行,且在投影面上反映实长.
11:板厚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确定弯曲件的中性层和消除板厚干涉。
2:板厚中性层位置的改变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与板材弯曲半径和板料厚度有关。
3:相贯件板厚处理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展开长度以构件中性层尺寸为准,展开图中曲线高度以构件接触处的高度为准。 14:放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板厚处理、展开作图和根据已做出的构件展开图制作号料样板。
15铆工常用的剪切设备有哪些?
答:有龙门剪板机、斜口剪板机、圆盘剪板机、冲型剪板机联合冲剪机。
16:卷板机按轴辊数目及布置形式可分为哪几种?
答:分为对称式三辊、不对称式三辊、四辊三种。
17:冲裁模按结构可分为哪些?
答:分为简单模、带导柱模、复合模。
18:复合冲裁模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具有一个既起落料凸模作用,又起冲孔凹模作用的凸凹模。
19:什么叫冲裁力?
答:指在冲裁时材料对模具的最大抵抗力。
20:冲裁时板料分离的变形过程可分为哪些阶段?
答: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剪裂阶段。
21:什么叫最小弯曲半径?
答:在材料不发生破坏的情况下所能弯曲半径的最小值。
22:减少压弯件回弹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有修正模具法和加压矫正法。
23:拉伸时采用压边圈的目的是什么?
答:主要是为了防止拉伸件的边缘起皱。
24:曲柄压力机的曲柄连杆机构有何作用?
答:它不但能使旋转运动变成往复直线运动,同时还能起力的放大作用。
25:板金工手工成型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弯曲、拱曲、拔缘、卷边、咬缝和矫正。
26:展形样板有哪些作用?
答:可用于号料,制造分离模具和制造铣切样板。
27:什么叫放边?形成方法有哪些?
答:在成型过程中使变形部位的边缘材料伸展变薄的操作叫放边。形成方法有打薄和拉薄。 28:什么叫拔缘?
答:利用扳边和收边的方法,将板料的边缘加工成曲线弯曲工件。
29:什么叫卷边?
答:为增加工件边缘的刚性和强度将工件的边缘卷曲叫卷边。
30:什么叫咬缝?
答:两块板料的边缘或一块板料的两边折转咬合并彼此压紧,称为咬缝。
31:什么叫板厚处理?
答:为消除板厚对展开图的形状和大小的影响,而采取的方法。
32: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答:将弯曲件分成直段和圆弧段;分别计算各段的长度;将计算的长度相加。
33:在什么情况下应用型钢的切口下料?
答:角钢、槽钢、工字钢弯成折角。
34:整个冲裁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答:分三个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剪裂阶段。
35:什么是冲裁?
答:利用冲模板将板料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封闭线条相互分离的冲压工序。 36:螺栓联接有几种?
答:有两种:承受轴向拉伸栽荷作用的联接;承受横向作用的联接。
37:螺栓联接的防松措施有哪些?
答:增大摩擦力;机械防松。
38:机械防松有哪些方法?
答:开口销;止退垫圈;止动垫圈;串联钢丝。
39:什么叫焊接电弧?
答:在两电极间的气体介质中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放电现象。
40:焊接电弧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由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组成。
41:焊条有哪三个方向的运动?
答:向熔池方向移动;沿焊接方向移动;作横向摆动。
42:焊缝按空间位置可分为几种?
答:分为平焊、立焊、横焊、仰焊。
43:相贯线有何特性?
答:既是两形体表面的公有线也是分界线;在空间总是封闭的。
44:什么叫相贯线?
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几何体相交组成的构件。
45:影响冲裁质量的因素是什么?
答:模具间隙;凸凹模中心线不重合;模具的工作刃口磨损变钝。
46:模具设计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在保证冲压质量的前题下力争所设计的模具,易于制造、工艺简便成本低、使用方便。 47:计算压延力的目的?
答:是为了正确地选择压延设备。
48:什么叫自由弯曲?
答:当弯曲终了时凸模、毛坯、凹模相互吻合后不再发生冲击作用。
49:什么叫校正弯曲?
答:指凸模、毛坯、凹模,三者吻合后还有一次冲击,对弯曲件起校正作用。
50:压制封头时易产生什么缺陷?
答:起皱和起包;直边拉痕压坑;外表面微裂纹;纵向撕裂;偏斜;椭圆;直径大小不一致。 51:什么叫胀接?
答:利用管子和管板变形达到密封和紧固的联接方式。
52:计算冲裁力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了合理的选择设备能力和设计模具。
53:用什么方法才能降低冲裁力?
答:斜刃冲模;阶梯冲模;加热冲模。
54:计算弯曲力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了选择弯曲的压力机和设计模具。
55:拉变形程度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贴模程度;材料拉形允许变形的程度。
56:如何确定工件的拉形次数?
答:依据被拉工件的最大变形量和材料伸长率。
57:拉形系数如何确定?
答:取决于材料的性能、拉形包角、摩擦系数及是否预制拉形。
58:哪些材料不适宜进行冷作娇正?
答:高碳钢、高合金钢、铸铁等脆性材料。
59:当角钢出现复杂变形时其娇正顺序是什么?
答:先矫正扭曲,再矫正弯曲最后矫正角变形。
60引起钢结构变形的原因有哪些?
答:一种是外力引起的,一种是内应力引起的。
61: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有哪些?
答:整体高温回火;局部高温回火;温差拉伸法;机械拉伸法;震动法。
62:什么是焊接整体变形?
答:指整个结构发生的形状和尺寸的变化。
63:什么叫锤展法?
答:通过锤击使金属板材的纤维组织伸长。
64:铆钉杆长度如何确定?
答:根据被连接件总厚度,钉孔与钉杆直径间隙,铆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
65:铆接后铆钉头过小的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钉杆较短或孔径太大。
66:焊接时按金属所处状态不同,可分为几种?
答:分为三种,熔焊,压焊,钎焊。
67:什么叫熔化焊?
答:利用局部加热使焊接接头达到熔化状态的方法。
68:什么叫夹紧?
答:就是借助外力,使定位后的零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位置不变。
69:什么叫六点定位规则?
答:用六个定位点来限制零件在空间的自由,以求得完全确定零件的空间位置。 60:什么叫相对平行度?
答:指零件上被测的线或面相对于测量基准线或面的平行度。
61:什么叫相对垂直度?
答:指零件上被测的线或面,相对于测量基准线或面的垂直程度。
162:装配中使用的工夹具有哪几种?
答:装配工具;装配夹具;装配*具。
163:常用的装配*具有哪些?
答:有钢丝绳,铁链,手拉葫芦和专用*具。
64:冲裁模有几种导向形式?
答:有导柱,导套和导板两种形式。
65:冲裁模有几部分组成?
答:由工作部分,材料定位部分,卸料部分和模座组成。
66:拉伸模间隙有何作用?
答:减小材料与凹模之间的摩擦并控制材料在凹模行腔内的流动。
67:咬缝按其结构可分为几种?
答:可分为立式单咬缝;立式双咬缝;卧式平咬缝和各种角咬缝。
68:当外力去掉后,弯曲件产生回弹的原因是什么?
答:是因为手工弯曲时,板料外表面受拉内表面受压,所以产生回弹。
169:如何得到冷拱曲和热拱曲?
答:冷拱曲是通过收缩板料的边缘放展板料的中间得到的,热拱曲是通过加热使板料收缩得到的。
70:拔缘的方法有几种?
答:有两种,一种是用通用工具拔缘,一种是用型胎拔缘。
71:什么叫收边?
答:收边是先使板料起皱,再把起皱处在防止伸展恢复的情况下压平,这样,板料被收缩长度减小,使厚度增大。
72;收边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原理是对于凸曲线弯边工件的成形主要是弯曲平面边的外缘材料进行收缩而增厚变短,迫使立边呈曲线形状。
73:矫正的目的是什么?
答:是通过施加外力或局部加热,使较长纤维缩短,较短纤维伸长,最终使各层纤维趋于一致达到矫正目的。
74:火焰矫正的原理是什么?
答:是利用金属局部加热后产生的变形抵消原有变形,达到矫正的目的。
75:影响火焰矫正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有工件的刚性;加热位置;火焰热量;加热面积和冷却方式。
76:火焰矫正的加热方式洋哪些?
答:有点状,线状和三角形加热。
77:确定工艺余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有放样误差的影响;零件加工过程中误差的影响;装配误差的影响;焊接变形的影响;火焰矫正的影响。
78:样板按其用途可分为哪几类?
答:可分为号料样板,成型样板,定位样板和样杆。
79:画样方法有哪些?
答:有两种,直接画样法和过渡画样法。
80:放样基准线一般如何选?
答:以两条相互垂直的线或面;以两条中心线为基准线;以一个平面和一条中心线为基准。 81:什么叫放样允许误差?
答:再放样过程中,由于受到放样量具及工具精度以及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实样图会出现一定的尺寸偏差,把这种偏差控制在
一定范围内,就叫放样允许误差。
82:结构放样包括哪些内容?
答:确定各部结合位置及连接形式;根据实际生产加工能力给以必要的改动;计算或量取零件料长及平面零件的实际形状;设计胎
具或胎架。
83:求直线段实长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旋转法;直角三角形法;换面法;支线法。
84:直角三角形法求线段实长的作图规律是什么?
答:是用线段在任意投影面上的投影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而用对应投影对于该面垂直的轴上的投影长度作为另一直角边
,其斜边即为线段实长。
85:什么叫旋转法求实长?
答:就是把空间一般位置的绕一固定轴旋转成平行线,则该线在与之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
86:求曲线实长的方法有哪些?
答:有换面法;展开法。
87:什么叫换面法?
答:就是另设一个新的投影面与曲线平行,则曲线在该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
88:何谓展开法?
答:是将曲线视图中的一个长度伸直,而保持另一视图中的高度不变所作出的展开线即为所求。
89:截交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截交线一定是由封闭的直线或曲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截交线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线,是由那些既在截平面上,又在立
体表面上的点集合而成。
90:求立体截交线的方法有哪些?
答:棱面法;棱线法。
91:求作曲面立体截交线的方法有哪些?
答:素线法和纬线法。
92:相贯线有何特征?
答:一是相交两形体表面的共有线,也是相交两形体的分界线;二是相贯线都是封闭的。 93:求相贯线的实质是什么?
答:就是在两形体表面上找出一定数量的共有点,将这些共有点依次连接起来即为所求。 94:求相贯线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用素线法求相贯线至少应已知相贯线的一个投影;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截交线应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球面法只适用于回
转体相贯,且轴线相交的构件。
95:再什么条件下,相贯线是平面曲线?曲线的正面投影为相交两直线?
答:当两个外切于同一球面的任意回转体相贯时,其相贯线为平面曲线,此时,当两回转体的轴线都平行于其基本投影面则相贯线
在该面上的投影为相交两直线,
96:什么叫直纹表面?
答:就是以直线为母线而形成的表面。
97:柱面有何特点?
答:有所有素线相互平行;用相互平行的平面截切柱面时,其断面图形相同。
98:锥面有何特点?
答:有所有素线相交于一点;用相互平行的平面截切锥面时,其断面图形相似;过锥顶的截交线为三角形。
99:拉形时,材料的塑性变形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答:材料弯曲;材料被拉伸变形;补拉。
100:什么叫拉形?
答:就是板料在受拉状态下,使之按理想曲面而产生塑性变形,并克服回弹的成型方法。Welcome to BW tool world! We are an experienced tool maker specialized in cutting tools. We focus on what you need and endeavor to research the best cutter to satisfy users’ demand. Our customers involve wide range of industries, like mold & die, aerospace, electronic, machinery, ,,,etc. We are professional expert in cutting field. We would like to solve every problem from you.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us, it’s our pleasure to serve for you. BW product including: utting tool、aerospace tool .HSS Cutting tool、Carbide end mills、Carbide cutting tool、NAS Cutting tool、Carbide end mill、Aerospace cutting tool、Carbide drill、High speed steel、Milling cutter、Core drill、Taperd end mills、Metric end mills、Miniature end mills、Pilot reamer、Electronics cutter、Step drill、Metal cutting saw、Double margin drill、Gun barrel、Angle milling cutter、Carbide burrs、Carbide tipped cutter、Chamfering tool、IC card engraving cutter、Side cutter、NAS tool、DIN tool、Special tool、Metal slitting saws、Shell end mills、Side and face milling cutters、Side chip clearance saws、Long end mills、Stub roughing end mills、Dovetail milling cutters、Carbide slot drills、Carbide torus cutters、Angeled carbide end mills、Carbide torus cutters、Carbide ball-noseed slot drills、Mould cutter、Tool manufacturer
范文七:一、机械制造指从事各种动力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冶金矿山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及其他机械设备等生产的工业部门。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其发展水平是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生产流程
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把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全过程。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
(1)生产与技术的准备如工艺设计和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资料的准备等;
(2)毛坯的制造如铸造、锻造、冲压等;
(3)零件的加工切削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4)产品的装配如总装、部装、调试检验和油漆等;
(5)生产的服务如原材料、外购件和工具的供应、运输、保管等。
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称为生产类型。生产类型一般可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三种类型。
(1)单件生产
单件生产的基本特点是: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每种产品的产量很少,而且很少重复生产。例如重型机械产品制造和新产品试制等都属于单件生产。
(2)成批生产
成批生产的基本特点是:分批地生产相同的产品,生产呈周期性重复。如机床制造、电机制造等属于成批生产。成批生产又可按其批量大小分为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批生产三种类型。其中,小批生产和大批生产的工艺特点分别与单件生产和大量生产的工艺特点类似;中批生产的工艺特点介于小批生产和大批生产之间。
(3)大量生产
大量生产的基本特点是:产量大、品种少,大多数工作地长期重复地进行某个零件的某一道工序的加工。例如,汽车、拖拉机、轴承等的制造都属于大量生产。
(1)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是企业产品开发的核心,产品设计必须保证技术上的先进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等。
产品的设计一般有三种形式,即:创新设计、改进设计和变形设计。创新设计(开发性设计)是按用户的使用要求进行的全新设计;改进设计(适应性设计)是根据用户的使用要求,对企业原有产品进行改进或改型的设计,即只对部分结构或零件进行重新设计;变形设计(参数设计)仅改进产品的部分结构尺寸,以形成系列产品的设计。产品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编制设计任务书、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图样设计。
(2)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的基本任务是保证生产的产品能符合设计的要求,制定优质、高产、低耗的产品制造工艺规程,制订出产品的试制和正式生产所需要的全部工艺文件。包括:对产品图纸的工艺分析和审核、拟定加工方案、编制工艺规程、以及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等。
(3) 零件加工
零件的加工包括坯料的生产、以及对坯料进行各种机械加工、特种加工和热处理等,使其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 极少数零件加工采用精密铸造或精密锻造等无屑加工方法。通常毛坯的生产有铸造、锻造、焊接等;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有:钳工加工、车削加工、钻削加工、刨削加工、铣削加工、镗削加工、磨削加工、数控机床加工、拉削加工、研磨加工、珩磨加工等;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正火、退火、回火、时效、调质、淬火等;特种加工有:电火花成型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等。只有根据零件的材料、结构、形状、尺寸、使用性能等,选用适当的加工方法,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出合格零件。
检验是采用测量器具对毛坏、零件、成品、原材料等进行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的检测,以及通过目视检验、无损探伤、机械性能试验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的鉴定。
测量器具包括量具和量仪。常用的量具有钢直尺、卷尺、游标卡尺、卡规、塞规、千分尺、角度尺、百分表等,用以检测零件的长度、厚度、角度、外圆直径、孔径等。另外螺纹的测量可用螺纹千分尺、三针量法、螺纹样板、螺纹环规、螺纹塞规等。
常用量仪有浮标式气动量仪、电子式量仪、电动式量仪、光学量仪、三坐标测量仪等,除可用以检测零件的长度、厚度、外圆直径、孔径等尺寸外,还可对零件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等进行测量。
特殊检验主要是指检测零件内部及外表的缺陷。其中无损探伤是在不损害被检对象的前提下,检测零件内部及外表缺陷的现代检验技术。无损检验方法有直接肉眼检验、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力探伤等,使用时应根据无损检测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检测规范。
(5) 装配调试
任何机械产品都是由若干个零件、组件和部件组成的。 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和部件进行必要的配合及联接,
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将零件、组件装配成部件的过程称为部件装配;将零件、组件和部件装配成为最终产品的过程称为总装配。装配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生产阶段,其中还包括调整、试验、检验、油漆和包装等工作。
常见的装配工作内容包括: 清洗、联接、校正与配作、平衡、验收、试验 。
企业生产的成品、半成品及各种物料为防止遗失或损坏,放入仓库进行保管,称为入库。
入库时应进行入库检验,填好检验记录及有关原始记录;对量具、仪器及各种工具做好保养、保管工作;对有关技术标准、图纸、档案等资料要妥善保管;保持工作地点及室内外整洁,注意防火防湿,做好安全工作。
范文八:模具的生产流程及机械制造
模具就是一个模型,按照这个模型做出产品来,但是模具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可能除了模具专业人士大多数回答不出来.模具已经在我们生活当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生活用品大部分离不开模具,如,电脑,电话机,传真机,键盘,杯子等等这些塑胶制品就不用说了,另外像汽车和摩托发动机的外罩也是用模具做出来的,光一个汽车各种各样的模具就要用到2万多个.所以说现代生活模具的作用不可替代.只要批量生产就离不开模具,至少在最近50年内离不开。
下面对现代模具生产流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ESI(Earlier Supplier Evolvement 供应商早期参与):此阶段主要是客户与供应商之间进行的关于产品设计和模具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探讨,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供应商清楚地领会到产品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及精度要求,同时也让产品设计者更好地明白模具生产的能力,产品的工艺性能,从而做出更合理的设计。
(2)报价(Quotation):包括模具的价格、模具的寿命、模具的交货期。
(3)订单(Purchase Order):客户订单、订金的发出以及供应商订单的接受。
(4)模具生产计划及排工安排(Production Planning and Schedule Arrangement):此阶段需要针对模具的交货的具体日期向客户作出回复。
(5)模具设计(Design):可能使用的设计软件有Pro/Engineer、UG、Solidworks、AutoCAD等。
(6)采购材料
(7)模具加工(Machining):所涉及的工序大致有车、锣(铣)、热处理、磨、电脑锣(CNC)、电火花(EDM)、线切割(WEDM)、座标磨(JIG GRINGING)、激光刻字、抛光等。
(8)模具装配(Assembly)
(9)模具试模(Trial Run)
(10)样板评估报告(SER)
(11)样板评估报告批核(SER Approval)
模具设计制作的要求是:尺寸精确、表面光洁;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易于自动化;制造容易、寿命高、成本低;设计符合工艺需要,经济合理。
模具结构设计和参数选择须考虑刚性、导向性、卸料机构、定位方法、间隙大小等因素。模具上的易损件应容易更换。对于塑料模和压铸模,还需要考虑合理的
浇注系统、熔融塑料或金属流动状态、进入型腔的位置与方向。为了提高生产率、减少流道浇注损失,可采用多型腔模具,在一模具内能同时完成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制品。在大批量生产中应采用高效率、高精度、高寿命的模具冲压模应采用多工位级进模,可采用硬质合金镶块级进模,以提高寿命。在小批量生产和新产品试制中,应采用结构简单、制造快、成本低的简易模具,如组合冲模、薄板冲模、聚氨酯橡胶模、低熔点合金模、锌合金模、超塑性合金模等。
模具已开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即通过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一整套系统对模具进行最优化设计。这是模具设计的发展方向。模具制造按结构特点,分为平面的冲裁模和具有空间的型腔模。冲裁模利用凸模与凹模的尺寸精确配合,有的甚至是无间隙配合。其他锻模如冷挤压模、压铸模、粉末冶金模、塑料模、橡胶模等都属于型腔模,用于成形立体形状的工件。型腔模在长、宽、高3个方向都有尺寸要求,形状复杂,制造困难。
模具生产一般为单件、小批生产,制造要求严格、精确,多采用精密的加工设备和测量装置。平面冲裁模可用电火花加工初成形,再用成形磨削,坐标磨削等方法进一步提高精度。成形磨削可用光学投影曲线磨床,或带有缩仿、修打砂轮机构的平面磨床,也可在精密平面磨床上采用专用成形磨削工具磨削。坐标磨床可用于模具的精密定位,以保证精密孔径和孔距。也可用计算机数控 (CNC)连续轨迹坐标磨床磨削任何曲线形状的凸模和凹模。型腔模多用仿形铣床加工、电火花加工和电解加工。将仿形铣加工与数控联合应用和在电火花加工中增加三向平动头装置,都可提高型腔的加工质量。电解加工中增加充气电解可提高生产效率。计算机数控多轴铣床加工、坐标磨削和加工中心机床,是型腔模加工的重要设备。型腔的表面研磨和抛光一般采用电动或风动工具,配以各种研磨、抛光轮和研磨膏粉,也可采用超声波研磨、挤压珩磨、化学抛光等方法。三坐标测量机和光学投影比较仪是模具制造中常用的精密测量设备。
《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材料篇”测试卷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计30分〗
1、工业上常用的金属中,除少数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外,绝大数金属都具有比较简单的晶体结构,其中最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晶体类型)
体心立方 、 面心立方 、密排六方 。
2、机械工业中使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是
3、铁碳合金是有和两个基本组元组成,根据
的质量分数不同,可以分为
两大类。碳钢是指碳的质量分数为
0.02%~2.11%
的铁碳合金,铸铁是指碳的质量分数大于2.11%的铁碳合金。
4、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为
5、金属热处理就是通过
或表面的组织。
6、钢的热处理工艺中有两种冷却方式:
7、碳素工具钢的牌号有字幕T和数字组成。T表示
碳素工具钢
,数字表示平均碳的质量分数的千分数。
8、低合金结构钢一般用于
工程结构用钢
,这类钢的
较低,塑、韧性和焊接性较好。
9、陶瓷材料通常具有强度高、硬度高、热稳定性号,且耐
等特点。还具有绝电、绝热的性能。但陶瓷最大的缺点是
10、失效的形式有
、腐蚀失效和磨损失效。
11、选材的一般原则为
使用性原则
、工艺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二、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计10分。正确打(√)、错误打(×)〗
1、冷却方式和冷却组度对奥氏体的组织转变及其刚的最终性能有决定性作用。(
2、可锻铸铁可以锻造。( ×
3、钢不发生共晶反应。( √ )
4、维氏硬度是将一个标准压头压入试样表面,再根据压痕的深度来确定试样的硬度。( × )
5、结晶条件不同,晶核长大后形成的晶粒大小差别也很大。( √ )
6、同素异构也称同分异构。( × )
7、铁碳合金相图中奥氏体用A表示,奥氏体是高温组织,硬度和塑性都很不错。(× )
8、工业纯铁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 √ )
9、T10表示平均碳的质量分数为1%的碳素结构钢。( × )
10、断裂失效的危害较大,都是灾难性的。( × )
三、单选题
〖每个2分,共计14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复合材料( B )
2、下列哪项不属于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A)
3、共析钢的碳的质量分数是(B)
4、下列哪种硬度适用于成品检验(C )
A、布氏硬度
B、维氏硬度
C、洛氏硬度
D、张氏硬度
5、铸铁中具有较高塑性的是(C)
A、白口铸铁
C、铁素体球墨铸铁
D、珠光体球墨铸铁
6、表示钢中碳的质量分数为0.7%~0.8%,W、Cr和V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8%、4%和小于1.5%的合金牌号为(D)
A、18W4CrV
C、7W8Cr4V
D、W18Cr4V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影响失效的基本因素(C)
A、设计因素
B、材质因素
C、自然因素
D、工艺因素
四、多选题
〖每个1分,共计6分〗
1、下列哪些是工程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力学性能指标(ABD)
2、下列哪些是铝合金的优点(ABC)
A、导电、导热性好
3、下列哪些是钢退火和正火的目的(ABCD)
A、调整硬度以便进行切削加工;
B、消除残余内应力,以减少钢件在淬火时产生变形或开裂的倾向;
C、细化晶粒,改善组织,提高力学性能;
D、为最终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
4、下列属于轴类零件失效形式的是(BC)
A、变形失效
B、断裂失效
C、磨损失效
D、腐蚀失效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含碳量不同,铁碳合金(钢和铁)的常温组织是完全不同的。
B、硬度越高,强度也越高。
C、工程中大多数零件都是在弹性范围内工作,如果产生过量塑性变形就会使零
件失效,所以屈服强度是零件设计和选材的主要依据之一。
D、胡克定律适用于材料的变形。
6、仔细观察简化的3C平衡图,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CD)
五、简述题
〖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零件的使用要求包括哪些?以车床主轴为例说明其使用要求。
答:包括力学性能、工作温度、工作介质及其它特殊性能。
车床主轴:1)受弯曲、扭转。2)承受的应力和冲击不大,运转平稳。3)滑动轴承、锥孔、外圆锥面处应有一定的耐磨性。
2、什么是金属的力学性能?它包括那些主要力学指标?
答: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力与应变关系的性能。主要包括:弹性、塑性、强度、硬度、冲击韧性等。
六、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一根直径10mm的钢棒,在拉伸断裂时直径变为8.5mm,此钢的抗拉强度为450Mpa,问此棒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为多少?断面收缩率是多少?
答:σ=F/So
∴F=σ×So=450×10∧6×Π×(10×10∧-3)/4=35343N
So=Π×﹙10×10∧-3﹚?/4
Sk=Π×﹙8.5×10∧-3﹚?/4
ψ=(So-Sk)/So=27.75%
3、碳钢、铸铁两者的成分、组织和性能有何差别?并说明原因。
答:碳钢:碳的质量分数0.02%-2.11%的铁碳合金,
组织为:亚共析钢(ωc0.77%),
性能: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宜于锻造;
铸铁:碳的质量分数大于2.11%的铁碳合金,
范文十:(机械制造工程学)
一、简要解释下列概念
斜角切削: 砂轮硬度: 金属切削: 工艺成本:
拉削图形: 机床夹具: 加工精度:
二、填空题
1. YG类硬质合金适于加工YT类硬质合金适于加工
2常用来衡量切屑变形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和
3切削热主要由工件、刀具、 4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
5工件材料强度、硬度高时,应选用较的前角;工艺系统刚性差时,应选用较
6标准麻花钻有个主后刀面、个副后刀面。 7端铣平面的铣削方式分为对称铣削、和
8机床按精度可分为
9基准统一原则是指过程中,
的基准组合。
10切削加工顺序安排原则有基准先行、和
11工件装夹方法有三种。
12镗床的主轴径向跳动将造成被加工孔的 13加工表面的方向称为误差敏感方向。
14顺序加工一批工件时,其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其大小和方向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
系统误差。
三、判断题
1. 刃磨标准麻花钻时需控制外缘后角、顶角和横刃斜角三个参数。
2. 采用试切法加工一批工件,其尺寸分布一般不符合正态分布。
) 3 . 铰孔能够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消除孔原有位置误差。
) 4. 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 5. 立铣刀圆柱面上的切削刃是主切削刃。
) 6. 粗基准是粗加工所使用的基准,精基准是精加工所使用的基准。
) 7. 车端面时,切削速度计算时取其平均速度。
) 8. 在加工尺寸链中,组成环数一般较多,其中增环一般比减环少。
9. 刃倾角是在切削平面中测量的角度。
10. 前角的大小主要影响切削刃的锋利程度和刃口强度等。
11. 主偏角的大小主要影响切削层形状、刀头强度、切削分力的大小。 12. 当刀尖是切削刃上的最高点时,刃倾角为正。
13. 用两顶尖装夹工件,装夹精度高,不需找正。
14. 准备时间和终结时间与产品的每批生产量关系不大。
15. 平面铣削中大多采用端铣刀。
16. 滚齿时,主运动为滚刀的旋转运动。
17. 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一般倾向于使用工序分散的原则。
18. 磨削加工中,由于金相组织相变而产生磨削烧伤。
19. 采用机床夹具,能扩大机床的加工范围。
四、计算、画图题
1. 根据题图标注外圆车刀的?0、?0、?r、?r?、?s(>0?)和?0? 等6个角度,并画图标注切削层参数ap、aw、ac和f 。
题图 外圆车刀
2. 如题图 所示,以外圆柱面在V形块上定位,在插床上插内键槽,已知外径A=?50-0.03,?0.05内径d??300,外径A对内径d的同轴度允差为φ0.02mm,分别计算加工尺寸H1、
H2的定位误差。
工件在V形块上定位
(机械制造工程学)
一、简要解释下列概念
1. 定位误差:
2. 积屑瘤:
3. 刀具耐用度:
4. 内联系传动链:
6. 欠定位:
7. 误差敏感方向:
8. 单件时间:
9. 磨削烧伤:
10. 工序:
1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二、填空题
1. 金刚石刀具最适合加工的工件材料是 2. 切削热主要由刀具、工件、和传出。 3切削液主要有和 三类。 4基准重合原则是指基准和基准重合。
5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的、调质等热处理工序,是为了改善工件的切削性能。
6加工过程中,表面层若以冷塑性变形为主,则表面层产生形为主,则表面层产生
残余应力。
7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 8生产批量较大时,为了便于更换磨损的钻套,应使用钻套。当对同孔需进行多工步加工时(如钻孔、铰孔),应使用
9镗床的主轴径向跳动将造成被加工孔的误差。
10X点图与R点图是加工误差综合统计分析中常用的两种点图,其中:X点图可以反映
,R点图可反映
11. 基准不重合误差是指在工件的与不重合而产生的对定位误差的影响量。
12、切削脆性金属时,得到
13、工序分散指是 工序集中是
三、判断题
1. 浮动镗刀镗孔可消除孔原有的位置度误差。
) 2. 三爪卡盘可自动定心夹紧任意形状的工件。
) 3. 磨削导热性差的材料,用软砂轮。
) 4. 刀具的前角、后角都是在正交平面中测量的角度。
) 5. 直齿圆柱铣刀比螺旋齿圆柱铣刀切削平稳,刀具耐用度高。
) 6. 目前在金属切削领域中最广泛采用的刀具材料是硬质合金。
) 7. 按照国家标准系列,根据机床的通用程度,我国金属切削机床分为通用机床和专用机床两大类。
) 8. 加工顺序的安排仅指安排切削加工工序的顺序。
) 9. 单件小批生产中倾向于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
) 10. 有色金属的精加工适合车削和铣削而不适合磨削。
11. 用六个支承点就可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 12. 在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
) 13. 成批生产轴类零件时,机加工首道工序通常为铣两端面、钻中心孔。
) 14. 斜楔夹紧的自锁条件是:楔角应小于两接触面摩擦角之和。
) 15. 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 16.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反映的是零件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 17. 粗基准是粗加工所使用的基准,精基准是精加工所使用的基准。
) 18. 铰孔能够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消除孔原有的位置度误差。
) 19. 车削外圆面时,计算切削速度时取其已加工表面上的平均速度。
) 20. 外圆面的加工余量是单边余量。
) 21 工件在粗加工时加工余量较大,会产生较大的变形。
四、计算、画图题
1. 根据题图标注?r=90?外圆车刀的?0、?0、?r、?r?、?s(>0?)和?0? 等6个角度。
题图 ?r=90?外圆车刀
2 如题图所示,给出了某零件的相关设计要求。除孔?16H7以外各相关表面均已加工完成。现以K面定位加工?16H7孔。试运用加工尺寸链原理分析计算该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其上下偏差。
题图 某零件相关设计要求和本工序定位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脱毛膏是什么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