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练习后,正常来说,应该半小时后再沐浴,以免着凉,而艾扬格的著作【李晓钟瑜伽之光光】中写15

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24楼影院
movie24luo
头倒立第一式 (曾忆城 中印瑜伽峰会/图)
他是影响世界100人的名人之一,他的名字被牛津词典收录,曼联队切尔西队中众多体坛明星是他忠实的弟子&&他就是现代瑜伽之父&&艾扬格。
艾扬格 生于日,在众多印度瑜伽大师中,被看作是目前在世的全世界最伟大的瑜伽导师,也是最受欢迎的一位。1966年,他的著作《瑜伽之光》问世后,成为瑜伽体式习练的『圣经』,被译成18种文字在全球出版。2003年,『艾扬格』(Iyengar)一词被牛津英语词典正式收录。2004年美国《时代》周刊将他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100人』之一。
印度南部城市普那,街头的auto(印度大城市的主要代步交通工具)&突突突&地乱窜,司机们见缝插针地赶着路,漫天灰尘。
对于一个游客来说,这不是一个理想去处,它没有优美风景,甚至是嘈杂,混乱。但正是在这里,印度灵修派系林立。来自西方的修行者们穿着暗红色的袍子,穿梭其中。
在城市的另一个街道里,树荫婆娑,93岁的瑜伽大师艾扬格,正身着纯白色绸缎衣服,盘腿坐在椅子上,刀刻般的皱纹深陷在黝黑的皮肤里。
这里是艾扬格瑜伽修炼中心。自上世纪70年代建立至今已有近四十年历史。来自各国的面孔, 学着本地人,赤脚踩在冰凉的水泥地板上,来来往往。二楼的瑜伽教室,一群孩子正在教练指导下,练习瑜伽。
艾扬格有着一个与瑜伽紧密联系的一生。从恶病缠身濒临死亡的孩子,到因为练习瑜伽而变得身心健康,并用新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并且传播了瑜伽,使得瑜伽从此流行开来,艾扬格被认为是目前在世的全世界最伟大的瑜伽导师之一。
瑜伽起源于印度,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被人们称为&世界的瑰宝&。然而,时间回推60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当艾扬格刚刚到西方宣传瑜伽时,这种时下已经被普遍接受的身心调节方式,彼时甚至被看做是妖术。艾扬格更是被认为是一个来自古老东方的、有着能吞酸喷火等特异功能的怪人。作为瑜伽的重要分支之一,艾扬格瑜伽强调人体生理结构和体位动作的合理结合,其中采用大量的辅助器具等进行练习,如砖、带子、墙、椅子等。
在艾扬格看来,瑜伽是让人们通过冥思和形体锻炼,把精神集中,对其进行约束和正确的引导,从而实现个体与宇宙万物之灵相融合,最终获得自我解脱的方法。艾扬格设计一些特殊的体式,给那些精神受到损伤的人以巨大的承受力,帮助他们顽强、勇敢地面对现实。
艾扬格擅长运用形象的比喻,让许多初学者迅速突破练习障碍,体会瑜伽的神秘。他曾说:&如果你呵护树根,花朵会自然开放并散发芬芳。如果你呵护身体,心智及心灵会自然成长提升。&
&其实我的指导方式很简单,就是身心合一&所有动作都为更好地演奏。&艾扬格说,他曾为比利时王后伊丽莎白、梅纽因等教授瑜伽。赫胥黎和其他一些文人也在艾扬格的学生之列,&上层知识分子对瑜伽的研习使人们对瑜伽日益信服。&
正是因为使用器具,背离传统瑜伽传统,西方媒体甚至不无讽刺地称之为&板凳瑜伽&。但正是这种倍受揶揄的瑜伽,目前在全球有超过150个机构和协会。
今年六月,艾扬格来到中国广州参加&中印瑜伽峰会&。这将是他人生中向印度之外的国家传播瑜伽的最后一站。对于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国家中国,艾扬格认为西方人遇到问题,只会用智力去解决,而东方人兼具智力与心智,有一颗广阔的心和浑厚的美,这也导致了&东方人比西方人远为优秀&。
祈愿我的终点成为你的起点
&我们惧怕死亡是因为我们惧怕未曾活过。瑜伽行者已然活过 。&&&艾扬格
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正在等候采访的艾扬格大师, 习惯性地盘着一只腿,纯白的修行服、满脸慈祥笑意、双手合十的礼貌问候,嘴里吧嗒吧嗒不知咀嚼着什么食物的他,带着一点口音却底气十足地问候一众来者,&welcome、welcome!&屋子里的氛围一下子变得温暖起来。而老人的精神气儿,没有一丝上过6个多小时千人大课后的疲惫,整个采访间笑意盈盈。每当记者用中文提问时,等待翻译的间隙,老人总爱玩弄盘在自己面前的脚丫子。有些可爱的举名明人。或许越老真的越小。
记者:在你心里,瑜伽是什么样子的?
艾扬格:首先肯定不是运动。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哲学、是一门艺术。瑜伽这门艺术,完美展现了既有优雅、又有稳定、又有力量、又有平衡的这样一种和谐。这些都是艺术的定义和具有的品质特性。所以我的教学中,传递的都是这样的艺术信息,所有的精准、和谐、调整,都是以艺术形式表达。当然,很多运动员也会做瑜伽,帮助自己的身体有更好的状态,比如曼联队切尔西队的队员,他们很多都是我的弟子。瑜伽是很好的基础修行。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头脑,修炼我们的心灵,让三者之间没有任何的纷扰、困惑,让三者和谐共存。
(曾忆城 中印瑜伽峰会/图)
瑜伽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记者:你小时候身体一直很孱弱,但现在又如此高寿,和瑜伽有关系吗?
艾扬格:可以说,瑜伽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小时候头和身体相比大得不成比例,抬个头都是很费劲的事情。家里13个孩子我排行11,那时候印度正流感大爆发,最后家里活下来的只有10个。当时的身体状况,我自己都一直很忧郁,常常问自己,如此烦恼的生活还是否值得去过。16岁那年,做瑜伽研究工作的姐夫由于要外出授课,请我到家里陪姐姐。姐夫回来后,本以打算回家的我,被要求留下来。姐夫建议我可以尝试练习瑜伽,以便改善我的健康。面对这样一个命运改变的转折点,我庆幸自己选择的是迎面而上。直到现在, 我都还在做自己的修行。因此,我算瑜伽的专家了,从16岁起就开始学习瑜伽,一直到80岁。在80岁之后,我也在一直坚持这个爱好和习惯。直到今天都还在练习和学习。
记者: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你到西方讲授瑜伽时,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艾扬格:在二十世纪初,瑜伽甚至在印度都还没被重视。向对瑜伽一无所知的西方人讲授瑜伽,难度可想而知。1954年我第一次到西方, 他们见到我就问, 你能咽酸、喝酸、吞火、吃钞票?这就是五十年代西方人对瑜伽的了解。1954年,当我为洛桑的世界贸易展览会做瑜伽展示时,检查之后才被允许上台。他们怀疑我口袋里装了火柴棍或火柴盒,认为我能生火、吞火或吃火。在五十年代要让大众对瑜伽产生兴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瑜伽在西方流行起来那是1972年以后的事情。从1954年到1960年我得竭力奔走,让人相信瑜伽。我为许多人免费教学,以感受瑜伽,到了1960年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记者:你最后一次去西方是什么时候?迄今为止,西方有多少个艾扬格瑜伽机构?
艾扬格: 2005年我去了美国,2009年去了俄罗斯。其实二十多年前,就我曾去过前苏联。他们请我去做关于健康和瑜伽的演讲。那时没人了解瑜伽。今天,整个俄罗斯都是瑜伽的练习者,占人口的大部分。或许这次的中国之行将是我的最后一次外出讲授瑜伽了。我想我该退休了,不是么?
我从1976年起一直在教瑜伽。不应该给年轻人一些成长的空间吗?全球有超过150个艾扬格瑜伽机构和艾扬格瑜伽协会&遍及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意大利??
记者:在怎样的情况下你转而开始为梅纽因教授瑜伽?
艾扬格:印度独立前,总理尼赫鲁是剑桥的学生。那时他常去演奏会, 由此认识了梅纽因,于是邀请梅纽因来印度演出。梅纽因说,要是印度独立了他就来。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再次邀请他来印度,他答应到印度的大城市做五场演出,同时演出所得全部捐给总理救济基金。
此时,梅纽因在小提琴演奏上正遭遇瓶颈。在新西兰飞往印度的机场里,他偶然看到一本讲述瑜伽的书。他想学点瑜伽,他的第一个瑜伽老师是尼赫鲁总理。
后来梅纽因来到孟买举办演奏会,我应邀去见他。我在总督府那儿与他见面交谈,并给他展示瑜伽。我让他试试&他如此享受,说这辈子我从没这么舒服过。他在孟买待了四天我就教了他四天,同时,演奏会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播撒瑜伽的种子
记者:中国作为你最后一次外出讲授瑜伽的国家,有着怎样的意义?
艾扬格:中印之间曾经有着一段辉煌的关系,涵盖文化和哲学,但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这段关系破裂了。但因为印度式的生活方式、哲学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力,中印间肯定会有那么些联系。于是我想撒下瑜伽的种子,它想必也在你的血液里。比如你们的&阴阳&,我们称之为左和右。左是阳性而右是阴性。名称不相同而已。如今它们只是瑜伽术语了。这告诉我,在瑜伽哲学和中国阴阳间一定存在着某些联系。尽管用词不同,但传递了瑜伽与中国生活方式间的联系。我想中印通过在这个问题上的追溯,说不定我们可以建立一种更好的外在关系,甚至是内在的精神关系。
这可以拉近我们的距离。通过瑜伽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成为和平与幸福的拓荒者。这就是为什么我来这做这些事情了。从肉体、精神或智性的层面,或三者都有,即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平衡和精神仁爱。如果通过我们的交流,让这些成为可能,那这对中印双方而言都是件美妙的事情。
记者:你对中国文化怎么看?
艾扬格:我们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亚洲人都感性胜于理性。智慧有两个分野,一个是头脑的智力,另一个是心智。由此,我们亚洲人都善于施展广阔的爱与情。我们叫做友善&这我们很擅长,因为我们有一个广阔的心。这些品德在东方人身上随处可见,但在西方人身上却不易得。
只有在亚洲,你才能找到这种情感的统一。在西方国家,只有智力。甚至当你很悲伤,他们也会用智力来安慰你。你可以通过智力解决问题,但情感的问题必须通过情感来解决,怎能用智力来应付呢?我们亚洲人拥有广阔的心胸,而西方人只是智力的成长。他们像椰子树一样往上长,而不是像东方人那样有浑厚的美。西方人较保守、狭隘。我们很自然地接受美好的东西,同时也坦然地放弃不喜欢的东西,而没有任何争议。然而,在西方他们不停地争论&这是东西方间的巨大差异。
因为这种情感的稳定,东方人比西方人远为优秀。瑜伽能促进这种美好品质。
记者:中国学生向你学习瑜伽,你对来自中国的瑜伽学习者有着怎样的印象?
艾扬格: 在中国这还刚起步。中国人都具备这样的意志力和决心,你们甚至可以打败印度人&有意志力这完全可能。在我看来,印度人就不具备这个。所以我说,种子已经在那了,我们得让他破土而出,通过在中国播撒瑜伽的种子,定会事有所成。我再说说上个问题。为什么我说中印人民在情感上极端相似呢?就东西方比较而言,西方拥有多得多的心理诊所,然而东方智慧在心理上的影响却大过西方。我们感情强烈,在精神上不受干扰。在东方,心理学家不像美国那样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而这正是东方智慧的伟大之处。
记者:你还曾为许多重要的政治家讲授瑜伽。
艾扬格:不止是重要人物, 我还教过扫墓者、邮差、司机,我洞悉不同职业人的心理状况,这让我知道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都能幸福生活。我想我可以改变他们的性格,也有许多政治家因此中立,变得与世无争。我曾在印度争取独立时教授瑜伽,我为社会主义、印度教和国会领导人教授瑜伽。各种派别的政治家我都教过,最终他们坐到了一张桌子上。我也为世界上持各种不同政见的领导人教授瑜伽。他们中不少后来成为了合作者。为什么不坐下来谈谈?
记者:你能具体举例吗?
艾扬格:我已说过我为不同党派人士教授瑜伽。不仅仅局限在印度,我还到斯里兰卡为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领导人教授瑜伽,还有政府领导人。我问他们,瑜伽给你带来什么?他们说,我很享受。这享受便是友谊的体现。
忘记传统吧,你不是想健康吗?你不是想幸福么?为何要发明宗教?宗教和传统又是怎样实现健康和幸福的?瑜伽是一种四海皆准的文化。在普遍的身体中有着个别的心灵。神创造了心灵&这是个体的差异之所在。你我都有肝,而不存在所谓的中国肝,也没有印度肝、 欧洲肝这样的说法。胰腺便是胰腺,心脏就是心脏。是心灵给出了参差。而瑜伽能使个体的心灵成为共通的心灵。
双脚并拢根式 (曾忆城 中印瑜伽峰会/图)
(曾忆城 中印瑜伽峰会/图)
瑜伽拐杖式 (曾忆城 中印瑜伽峰会/图)
三角扭转侧伸展式 (曾忆城 中印瑜伽峰会/图)
上一页1下一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1966年,艾杨格出版《瑜伽之光》,后来翻译成19种语言。美国《瑜伽》杂志评论:“如果没有...
这样的教义和实践本身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不仅不需要禁欲,反而纵欲就能达到很高级的瑜伽境界,得...
在印度,瑜伽是神圣的,它包含了很多冥想和静坐,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世界瑜伽之都”瑞斯...&&&瑜伽之光
商品问答(%s条)
当当价:&27.80
版 次:1页 数:420字 数:778000印刷时间:开 本:大16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包 装:平装丛书名:国际标准书号ISBN:9所属分类:&&
  作者艾扬格(B.K.S.
Iyengar)先生,当代重量级的瑜伽大师,同时也被称为二十世纪现代瑜伽的头号推手,是目前在世的全世界*伟大的瑜伽导师,享有国际盛誉,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有影响力的100人排行榜。他是**位从20世纪50年代就离开印度前往西方传授瑜伽的大师,正是由于他不遗余力地推广,才使瑜伽成为风靡全球的健身运动。他不仅以瑜伽探索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还提出一套实际可行的方法、语言,让一般人也能登堂入室。
  本书1966年首次出版便引起轰动,被评价为“西方人通往东方古老健康艺术的捷径”。通过《瑜伽之光》,上万人开始修习瑜伽,并把瑜伽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瑜伽之光》是每个练习瑜伽者必备的指导。
  本书被誉为现代瑜伽圣经。作者艾扬格先生是目前在世的全世界最伟大的瑜伽导师,享有国际盛誉,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人排行榜。他是第一位从20世纪50年代就离开印度前往西方传授瑜伽的大师,正是由于他不遗余力地推广,才使瑜伽成为风靡全球的健身运动。这本《瑜伽之光》已被翻译成17种语言在全球出版,一直是最为畅销的瑜伽书籍。艾扬格大师在书中首次向全球全面介绍瑜伽的练习方法,细致讲解了瑜伽呼吸控制法和清洁法,特别讲述体式的要点及益处,并亲身完美示范了200个瑜伽体式的完整技巧,配以592幅珍贵照片,书中还有艾扬格大师亲自设计的共300周的瑜伽周练习计划,使瑜伽初学者循序渐进达到高级阶段。
  该书1966年首次出版便引起轰动,被评价为“西方人通往东方古老健康艺术的捷径”。通过《瑜伽之光》,上万人开始修习瑜伽,并把瑜伽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瑜伽之光》是每个练习瑜伽者必备的指导。
  艾扬格(B.K.S.
Iyengar)先生,当代重量级的瑜伽大师,同时也被称为二十世纪现代瑜伽的头号推手,是目前在世的全世界最伟大的瑜伽导师,享有国际盛誉,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人排行榜。他是第一位从20世纪50年代就离开印度前往西方传授瑜伽的大师,正是由于他不遗余力地推广,才使瑜伽成为风靡全球的健身运动。他不仅以瑜伽探索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还提出一套实际可行的方法、语言,让一般人也能登堂入室。艾扬格在1966年出版的《瑜伽之光》堪称现代瑜伽圣经,深受广大瑜伽爱好者的喜爱,即将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的另一本著作,堪称大师小书的经典。
第一部分 绪论
 什么是瑜伽
第二部分 瑜伽体式 收束法 清洁法
 瑜伽体式
 收束法 清洁法
第三部分 呼吸控制
 提示和注意事项
 呼吸控制的技巧和功效
 呼吸控制
第一部分 绪论
 什么是瑜伽
第二部分 瑜伽体式 收束法 清洁法
 瑜伽体式
 收束法 清洁法
第三部分 呼吸控制
 提示和注意事项
 呼吸控制的技巧和功效
 呼吸控制
附录1:体式课程
附录2:针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性体式
体式示意图索引
梵文发音表及提示
  B.K.S.艾扬格被看作是目前在世的全世界最伟大的瑜伽导师,享有国际盛誉。1966年,他所著作有《瑜伽之光》首次向全球全面介绍瑜伽的练习方法,在西方国家引起不小的轰动,被评价为“西方人通往东方古老健康艺术的捷径。”该书被称为瑜伽史上的经典名著。
  “你看到的每一个体式的示范都是在我毫不间断地修行瑜伽35年后拍摄的,这一是简单随便的练习,而是每天长过10小时以上的习练,我的一生已经完全投入到瑜伽这项伟大艺术中了。”
  “根据27年来我在世界各地的教学经验和对瑜伽的全部理解,我努力通过这本书引导读者,包括老师和学生,掌握两百种体式和呼吸控制的正确与安全的方法。”
  ――B.K.S.艾扬格,1966年
  “艾杨格先生是第一位从20世纪50年代就离开印度前往西方传授瑜伽的瑜伽大师,他的《瑜伽之光》一书自从出版以来就一直是最为畅销的瑜伽书籍,已被翻译成19种语言在全球出版。”
  ― ―《纽约蝗报》2005年10月
  “瑜伽的米开朗琪罗大师。”
  B.K.S.艾扬格被看作是目前在世的全世界最伟大的瑜伽导师,享有国际盛誉。1966年,他所著作有《瑜伽之光》首次向全球全面介绍瑜伽的练习方法,在西方国家引起不小的轰动,被评价为“西方人通往东方古老健康艺术的捷径。”该书被称为瑜伽史上的经典名著。
  “你看到的每一个体式的示范都是在我毫不间断地修行瑜伽35年后拍摄的,这一是简单随便的练习,而是每天长过10小时以上的习练,我的一生已经完全投入到瑜伽这项伟大艺术中了。”
  “根据27年来我在世界各地的教学经验和对瑜伽的全部理解,我努力通过这本书引导读者,包括老师和学生,掌握两百种体式和呼吸控制的正确与安全的方法。”
  ――B.K.S.艾扬格,1966年
  “艾杨格先生是第一位从20世纪50年代就离开印度前往西方传授瑜伽的瑜伽大师,他的《瑜伽之光》一书自从出版以来就一直是最为畅销的瑜伽书籍,已被翻译成19种语言在全球出版。”
  ― ―《纽约蝗报》2005年10月
  “瑜伽的米开朗琪罗大师。”
  ――英国BBC电台
  “正是由于艾扬格不遗余力地教授和推广,才使瑜伽成为全球的健身运动”,B.K.S.艾扬格入选美国《时代》周刊2004年度全球最有影响力一百人。
  ――《时代》周刊 2004年4月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关于这本书
  瑜伽的习练促使我们的身体与精神均衡。通过回到我们身体本身一一我们的第一个工具,我们学着去运用它,使它达到最大的和谐。通过不懈的练习,净化和加强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使我们在面对日常伤害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保护自我。
  由于母亲在怀他的时候患肺病,B.K.S艾扬格生下来就体弱多病,他是家里13个孩子中的第10个,父亲是教师,家境并不好,可想而知他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和医治,一直生病到十三岁,当他有幸师从当时著名的瑜伽大师玛恰亚后,从此瑜伽改变了他的生命。时至今日,即将度过88岁生日的他,依然每天练习,甚至还指导瑜伽的培训。
  “根据我27年来在世界各地教学的经验和对瑜伽的全部理解”,艾扬格写就了《瑜伽之光》。1966年,该书首次付印时,他只是单纯地希望”努力通过这本书引导读者,包括老师和学生,掌握两百种体式及相关呼吸控制法正确与安全的方法”,绝没想到这本书会成为日后瑜伽史上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而今,B.K.S艾扬格被看作是目前在世的全世界最伟大的瑜伽导师,艾扬格瑜伽也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广泛练习的一种瑜伽。近40年里,《瑜伽之光》被翻译成19种文字并不断再版重印。
  瑜伽是一门实践的科学,老师的示范和讲解尤其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老师决定了学生的高度。B.K.S艾扬格在《瑜伽之光》中亲身示范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极其珍贵,英国的BBC电台甚至将他在瑜伽中达到的完美与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相媲美。艾扬格对瑜伽的严谨和对学生的热爱着实让人感动,“你看到的每一个体式的示范,都是在我毫不间断地修行瑜伽85年后拍摄的,这不是简单随便的练习,而是每天长达10小时以上的习练,正是通过这样持续至今的不断修行,我才能够在这里讲述瑜伽”。
  更多的人得益于这本瑜伽习练手册的实用,B.K.S艾扬格竭力通过文字和示范来传达他对每一个瑜伽体式的全部理解,给出的体式的由来,要点和益处都极为详尽细致、准确精炼。他非常注重正确而专注的瑜伽练习,甚至细微到一个简单的站姿,一个跳步的打开双腿,艾扬格瑜伽也因此而著称。”不要被最终的体位所吸引,而忽略了瑜伽是体验身体完整联结的全过程,如果你无法享受到快乐,那么一定是你的体式不正确”,错误地运用身体,只能带来伤害,从而失去了瑜伽健康的原意。在他看来,真正的瑜伽体式是《瑜伽经》中所阐述的原义“稳固且愉悦”。这本书将带你关注一些以往从没有注意过的关键性细节,重新发现或改变从前的瑜伽习练,体验到当下的愉悦和舒适,渐渐地你会发现这本书越来越迷人。
  瑜伽就像是一份生命的礼物,她所给予你的往往超出你的想像。瑜伽使我们更接近自己的身体,发掘本身的智慧,从而更爱自己。如果你打算以认真的态度开始瑜伽练习的话,那么这本书正是你想要的。《瑜伽之光》将成为你正确的瑜伽指导和值得信赖的朋友。
  关于中文版
  由于这本书是经典名著,同时充满细节,我们在翻译中文版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忠实原著,但也难免出现疏漏,或者因为我们对瑜伽认知有限而有所偏差。如果您发现任何问题或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修订。
  值得一提的是,中文版的《瑜伽之光》是国内第一本真正加注梵文的瑜伽书。瑜伽的国际化交流使得了解瑜伽的梵文名称及发音变得十分必要。为此,中文版保留了原书中所出现过的梵文,并特别添加了梵文发音表及提示。
  感谢毛嘉先生与英国哈珀一柯林斯出版公司的联系,感谢英国安德鲁?纳伯格联合国际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黄家坤女士促成了这次中文版的顺利引进。感谢我的教练北京悠季瑜伽中心的莫汉主教练,由于他的热情推荐才有了这本书的引进出版。感谢北京悠季瑜伽中心的创办人尹岩女士,她到印度拜访艾扬格大师时,特地为本书约写了中文版序言。
  感谢印度lyerlgar学院、《瑜伽》杂志主编瑞吉?麦塔(Ra Jvi
Melltat)老师为本书提供的所有帮助,特别是关于梵文音译及发音表的建议,感谢担任翻译的莫慧春小姐。
  感谢李晓钟和吴欣平教练,他们对书中所有的体式名称都进行了仔细的订正;感谢陆翊教练,为本书的第一、三部分添彩,特别是相关梵文名称,她给予了具体的建议及修改。感谢徐迅老师、林洵女士和张潇清教练对本书第一部分英译中的瑜伽理解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感谢我瑜伽的同好马少红大姐、陈蕙教练,雷蕾和于玲小姐,感谢她们的热心相助。
  感谢叁佰工作室对封面的精彩设计,感谢诗人丛峰为本书英文诗的翻译,感谢卓玛丹增对第一章的文字润笔,感谢他们的无私支持。
  由衷地感谢所有帮助过这本书的朋友们。
  王冬于北京
店铺收藏成功C02:人物在线
C02:人物在线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他用一生的修习定义了现代瑜伽
艾扬格一个词条背后的传奇
日 星期四 北京青年报
&&&&◎本版文/本报记者&&邵延枫&&&&8月23日,上午,广州,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人辗转聚集于此,以一种少有的静穆,追念着一位刚刚离世的异国老者:他是无数的追随者心目中的“尊敬的上师”,他被时代周刊评为“最具影响的一百人”,他的名字作为词条已收入《牛津辞典》——是的,他就是艾扬格,现代瑜伽之父,延宕了近一个世纪的瑜伽传奇。&&&&8月23日的广州艾扬格瑜伽学院,印度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高志远先生向大家介绍了艾扬格的生平和贡献,在“瑜伽之光永耀”的大幅字牌前,众多中国瑜伽练习者追忆起艾扬格大师对于瑜伽和世界范围内的瑜伽爱好者们的不可替代的引领,其中不少人都特别提到了艾扬格与广州的因缘——2011年,年届九旬的艾扬格大师应邀来到广州参加中印瑜伽峰会,那竟是他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造访中国的行程。&&&&“中国和印度&&&&在获得灵性启示的方式上是相通的”&&&&曾有人问他,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大师的回答是,我是从印度文化中来体会中国传统的,因为我们之间从哲学思想到生活方式都存在着繁密的联系,中国常说的阴阳,在瑜伽的语境里称为左右,我们拥有着太多东方思想的特征了,比如我们都重视情感、心智,而西方人则一味强调理性,我们可以通过内省让心灵安定下来,西方人一旦心神不宁就动不动要去看心理医生了。&&&&北京悠季瑜伽的创始人尹鹤庭女士或许是最早拜访艾扬格的中国修习者,至今她仍清晰记得当时的情形:“我是如此忐忑地走下普纳艾扬格学院的楼梯,推开图书馆的门,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转过身来,一双如鹰般的眼睛盯住我,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来,‘你是从中国来的?’从那时开始,我有幸与大师见面、通信,一次又一次得到大师的赐福。”&&&&更让她不能忘怀的是大师给他的中国弟子们的忠告——“知觉是银针,针眼就是智慧,穿过针眼的那根线就是大脑,瑜伽体式的目的是使肉体的纤维与意识的银针编织为一体,直至其幻化成为灵魂的基地,乃瑜伽的基律。”&&&&经由尹女士的沟通传递,艾扬格还为他的名著《瑜伽之光》写下了中文版序言:“我极为欣喜地获悉,我的著作已经被引介给印度的北方邻邦中国的读者们,他们如今将可以理解印度人和中国人之间数个世纪之前已有的联系。”&&&&艾扬格这样概括着他因瑜伽与中国结缔的因缘,“我们,在获得灵性启示的方式上是相通的。”&&&&“我开始练习瑜伽的时候&&&&嘲笑和谴责是瑜伽修习者要面对的命运”&&&&《瑜伽之树》的译者余丽娜本人也是一位瑜伽修习者,她把艾扬格称为“用身体淬练灵魂的人”,通过她对我们的讲述,这位现代瑜伽的一代宗师的传奇悠然展开。&&&&日,艾扬格出生在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一个贫穷的家庭里,他是家中13个孩子中的第11个,出生时正值流感爆发,三个兄弟姊妹未成年便夭折了。他的父亲是一位教师,在他9岁那年死于阑尾炎。&&&&艾扬格的姐夫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位奇人,他曾于&1915年,花了二十二天走了两百里,在喜马拉雅山区靠近西藏、尼泊尔的边界的山洞里寻到世外高人,其后跟随上师学习七年。1935年他当众表演停止心跳与呼吸数分钟而声名大噪。&&&&年幼的艾扬格患有肺结核、伤寒与疟疾,当时的身体极为虚弱。“我细胳膊细腿,肚子难看地鼓起,头总是低着,要抬起来得费很大力气,”他在《生命之光》一书里这样写道。&&&&1934年,艾扬格的姐夫看到艾扬格瘦弱带病,要他留下来到自己的瑜伽学校锻炼。这个决定后来证明是改变了艾扬格一生走向的节点。从16岁开始,艾扬格与瑜伽结缘直到终老。&&&&艾扬格在瑜伽修炼上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十几岁的时候他在迈索尔的王公宫殿里,已经能展示“最惊人,最让人眼花缭乱”的瑜伽体式了。&&&&问题是,在当时的印度,所有人都喜欢西方教育,瑜伽根本不流行。“我开始练习瑜伽的时候,嘲笑、排斥和公然谴责就是瑜伽修习者要面对的命运,甚至在印度本土也是如此,”艾扬格这样写道,“事实上,如果我去做一个苦行僧,就是一个行乞的圣人,在英属印度的宽阔道路上拿着碗乞讨,也不会遇到那么多嘲笑,反而还会赢得更多尊敬。”&&&&艾扬格在这种环境下全心全意投入练习与教学,“决心要把鲜为人知、受人误解的瑜伽艺术发扬光大。”&1966年,他的第一本著作《瑜伽之光》出版,该书影响深远,遂成为瑜伽史上的经典之作,至今已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印行,1969年,瑜伽正式进入英国成人教育系统,艾扬格开创的瑜伽范式,把这个古老的修炼方法导向了全面复兴。&&&&当然,艾扬格开启的瑜伽的世界之路一开始就崎岖蜿蜒。&&&&1954年当艾扬格第一次来到西方,&人们见到他就问,“&你能咽酸、喝酸、吞火、吃钞票吗?”这就是五十年代西方人对瑜伽的了解。那一年,当他受邀为洛桑的世界贸易展览会做瑜伽展示时,主办方对他搜身检查之后才允许他上台,因为他们怀疑艾扬格的口袋里装了火柴棍或火柴盒,认为他多半要展示诡异的生火、吞火或吃火。正如余丽娜总结的那样,在五十年代的西方,要让大众对瑜伽产生兴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据余丽娜介绍,尽管后来已在世界范围内名声大噪,但艾扬格似乎始终对去美国推广瑜伽意兴阑珊。其实艾氏在1956年到过美国,为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女继承人治疗过胃疾,不过这次美国之行令艾扬格不大愉快,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发现美国人貌似只对三个W有兴趣:财富(wealth)、女人(women)和酒(wine),我很讶异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这么不同,我两次生出回家的念头。”上世纪70年代,艾扬格曾对一位赴印度学习瑜伽的美国人说:“除非有学子登门造访恳请我去,要不然,我是不去美国的。”&&&&音乐大师梅纽因&&&&帮他打开了“美丽新世界”&&&&1997年,小提琴大师梅纽因来到中国,在给“国交”排练时,记者惊异地发现,除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这位已经81岁高龄的音乐老人居然在舞台上从未落座,每次自始至终都站着指挥。&&&&更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在1986年,美国卡内基音乐厅,当大幕徐徐拉开,在交响乐队的前面,不是往日的指挥,只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倒立在舞台的中央,他就这样保持着倒立的姿势,很久很久,直到掌声响起,当他站起来时,观众才认出他竟是小提琴大师梅纽因先生……知情人透露,这都得益于他长期的瑜伽训练,而梅纽因的瑜伽老师就是艾扬格。&&&&50年代,梅纽因因为练琴过于劳累,职业病开始发作,曾因此中断了几次演出,正是后来的瑜伽练习,使他不但重返舞台,而且还练就了一身绝技。&&&&事实上,梅纽因的第一个瑜伽老师是尼赫鲁。&&&&印度独立前,尼赫鲁还是剑桥大学的学生。那时他常去听音乐会,&由此结识了梅纽因,于是邀请梅纽因到印度演出。梅纽因说,要是印度独立了他就来。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如约邀请梅纽因访问印度,梅纽因愉快地答应了,一口气排定了在印度的五场演出,同时宣布演出所得全部捐给尼赫鲁总理救济基金。&&&&此时,梅纽因在小提琴演奏上正遭遇瓶颈。在新西兰飞往印度的机场里,他偶然看到一本讲述瑜伽的书,到了印度后就向尼赫鲁总理反复请教。&&&&1952年,梅纽因孟买演出时,艾扬格应邀去总督府会见梅纽因,原本&5分钟的会面,结果延长到三个多小时。后来艾扬格在接受CNN采访时回忆,“我帮他调整,教他的时候,他说,‘我从没有过这样欢乐喜悦的感觉。’”&&&&两年后,梅纽因邀请艾扬格到英国给他和几位知名的音乐家上瑜伽课,艾扬格的名声就此逐渐在伦敦的艺术界传开。&&&&1960年,梅纽因又帮艾扬格在伦敦安排了多场成功的瑜伽教学演讲,逐渐开始有年轻人定期聚会,照艾扬格所教的方法一起练习──这就是“艾式瑜伽”的雏形了,其中有五个人后来经艾扬格授权,成为西方首批正式的“艾式瑜伽”教师。&&&&正是有了如此这般的机缘,艾扬格在完成了自己的经典著作《瑜伽之光&》后特别邀请梅纽因先生为其撰写序言,而当我们读到以下文字,不得不感叹他们精神的相契——&&&&“过去15年的瑜伽实践使我确信,我们对于生活的基本态度,大多数情况下,在我们的身体中有具体的对应。也就是说,这种比较与批评必须始于对我们自身左右两侧协调一致达到某种程度,在这种程度下即使再细微的调整也是可以做到的。意志力将使我们抵御地心引力并且开始从脚到头往上伸展身体。推动力和进取心也许始于在随意摆动肢体时所产生的重量感和速度感;而长时间有控制地在单脚,双脚或双手上保持平衡带来的却是安然自制。顽强是通过在各种瑜伽体式中伸展数分钟的过程中获得的,而平静却来自悄然流畅的呼吸和肺部扩张。循环不止和宇宙一体观出自这样的认知:呼吸的永恒节奏是一张一弛不可逆转的更替,而每一次呼吸又组成了宇宙万物中无数循环,波浪或振动中的一个。&&&&难道还有其他方式吗?那些脾气乖戾,反复无常的人责怪事物的秩序,跛脚的人则批评那些身姿挺拔的人,独裁者因不切实际的期望而消沉,悲惨的人们把他们自身的不平衡和挫折感归咎于他人。&&&&瑜伽,正如艾扬格先生所实践的那样,是一个人把他自身忠诚地奉献给圣坛。修习者身心独立而洁净,意志专注。在朴素无邪中奉献自己。这种奉献不必是壮烈的牺牲,只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个人的潜能。&&&&瑜伽是一项理想的预防身体与精神疾病的技巧,它通过对身体的保护逐渐使人形成自立和自信。从其本质上来说,瑜伽与宇宙法则紧密相连:这就是珍爱生命,尊重真理和保持耐心。这些法则是修习者做到平静呼吸,安宁思想和坚定意志之要素。&&&&瑜伽所固有的精神美德也存在于这些宇宙法则中。因此,修行瑜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塑造一个完整的人。瑜伽练习绝不是体式上的机械重复和口头上的只说不练,就好像一个人下定决心要去练习或者只是在做形式上的祷告。从本质上来说,瑜伽是每时每刻有生命力的实践。”&&&&除了梅纽因,艾扬格的著名弟子还包括创作了《美丽新世界》的小说家阿尔都斯·赫胥黎、女演员安妮特·贝宁和设计师唐娜·卡兰等,其中另一个广为流传的案例是——传授当时已经85岁的比利时伊丽莎白皇后,运用瑜伽的方法顺利完成头倒立。&&&&在他的官方网站上,记者读到了这样一句话,“我总是告诉人们,生寻快乐,死求尊严。”&&&&或许,这就是红尘里大多数人所谓修习的意义所在。&&&&而他,显然做到了。&&&&什么是“艾氏瑜伽”&&&&现在我们可以在牛津字典里找到“艾扬格”这个词,它的解释是:&&&&艾扬格,哈达瑜伽的一种,强调正确调整身体的位置,并使用绳子、木砖和各种辅具来帮助身体做到正确的姿势。此字出于艾扬格这个人名。艾扬格生于1918年,是印度的瑜伽大师,就是他研发出这种瑜伽学习方法的。&&&&很简朴的一小段文字叙述,却是一位印度行者一生无休无止的热情与奉献所淬练出来的。艾扬格了不起的地方是:他不仅用瑜伽探索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还提出一套实际可行的方法、语言,让一般人也能登堂入室。&&&&艾扬格的练习和教学方法,塑造了现代世界的瑜伽练习模式。他使用人体结构学、生理学的语言来描述、指示体位法的身体动作。有人这样描述他上课的情形,“艾扬格的英文用语独特,他说出来的身体部位名称有些和一般正规的人体结构书本所用的不同。他创造了一些用语来刺激、开发我们对身体觉知的能力,这些用语不是针对看得见的外在身体,而是基于身体的内在经验而发出的……艾扬格在课堂上说话时,我知道他在说什么,因为我的身体反应是这么合乎、对应他的话;可是下了课,听到每一位学员对老师讲的话各有不同的詮释,这时我的领悟似乎消失不见了。最后我发现,不需要想太多──因为他是在跟我们的身体讲话,不是跟我们的头脑。”&&&&梅纽因眼中的艾扬格&&&&无论谁有幸得到艾扬格先生的关注或亲眼目睹他优美、精妙绝伦的艺术,就会被吸引进当初人类在伊甸园中被创造出来时那种美妙和纯真的状态——毫无戒备,没有罪恶感,充满身为上帝之子的荣耀。&&&&瑜伽的修行促使我们身体与精神均衡。通过回到我们身体本身——我们的第一个工具,学着去运用它,使它达到最大限度的和谐。通过不懈的练习,我们净化和加强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使我们在面对日常伤害时,能释放它的潜能,避免绝望和死亡。&&&&组织和神经,大脑或肺的任一区域的不圆满,都是对我们意志和身体完整性的一种挑战,甚至会成为毁灭和死亡的根源。知识之树真的能结出丰硕迥异的果实,甜蜜的,苦涩的,有毒的,健康的,这些都因为我们运用知识的不同。我们种植树木,必须去滋养它的根部,事情难道不是这样么?对于那些不能善用知识的人,那些宁愿利用知识控制其他人或事,而并非用在自我提升的人,知识是多么危险。&&&&我希望艾扬格先生的《瑜伽之光》一书,能使更多的人以他为榜样,成为瑜伽教师,这是人类迫切需要的。假如这本书能为普及这项伟大艺术,并保证这项艺术能够以最高标准被实践而出一份力的话,那么,我为自己曾参与本书的出版而感到无比欣慰。<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晓钟瑜伽之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