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详细介绍数学史,物理学史 刘筱莉和化学史的书籍。

12345678910
搜索配件:
&&价格区间:从
折扣价格¥112.00元
原价:¥149.60元 (7.5折)
最近30天销量:月销 1 笔
商品来源:
&购物咨询(商品客服):
由卖家 书山图书专营店 从 浙江 杭州 发货
推荐服务商:&&&&&&&&&&
商品详情图
商品标签云
买过的人评价...
卖家:书山图书专营店
来自:浙江 杭州
最近30天销量:0件
相关内容:&
¥38.00(6.6折)
卖家:书山图书专营店
来自:浙江 杭州
最近30天销量:1件
相关内容:&
¥32.00(8折)
卖家:新书源图书专营店
来自:湖南 长沙
最近30天销量:1件
相关内容:&
卖家:吉林出版集团图书专营店
来自:北京
最近30天销量:14件
相关内容:&
¥49.00(7.4折)
卖家:百思特图书专营
来自:山西 忻州
最近30天销量:0件
相关内容:&
卖家:弘苑图书专营店
来自:江西 南昌
最近30天销量:4件
相关内容:&
卖家:五星同辉图书专营店
来自:河南 郑州
最近30天销量:1件
相关内容:&
¥49.00(7.8折)
卖家:多远图书专营店
来自:北京
最近30天销量:0件
相关内容:&
¥78.00(7.6折)
卖家:畅想之星图书专营店
来自:北京
最近30天销量:70件
相关内容:&
¥38.00(5.2折)
卖家:河北新华图书音像专营店
来自:河北 石家庄
最近30天销量:0件
相关内容:&
卖家:布克图书专营店
来自:山东 济南
最近30天销量:0件
相关内容:&
卖家:南京恒久图书专营店
来自:江苏 南京
最近30天销量:70件
相关内容:&
双氙商品标签云画像 正在为您生成中,请稍候再来哟...
您或许还喜欢
36.00&&&&(7.3折)
22.00&&&&(7.6折)
19.00&&&&(5折)
28.50&&&&(无折)
145.00&&&&(无折)
157.30&&&&(无折)
13.80&&&&(2.9折)
13.80&&&&(无折)
请留下你对双氙的意见或建议,感谢!
(如果有个人或商家的相关问题需要解决或者投诉,请致电400-000-5668)
联系电话/微信/QQ:
支持中英文(Support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对不起,您要访问的页面暂时没有找到,您可以:本文来自: ,转载请保留出处!
本文链接: 数学史 博耶 pdf_
手机配件资讯导航本所人员论文及文章之36
编者:从即日起,本网站将定期刊载本所人员近期发表论文及文章目录,请将相关信息交图书馆朱敬汇总,谢谢合作。
大家好!把资料室整理的1998-05年本所人员及本所学生发表的论文或文章(连载)呈现给你们,对本所人员当前的学术动态和特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大家的文章内容来看,包括:总论综述、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教育、书评、科学家、学科建设、问题讨论、科技战略与政策、科学文化、科普知识等等。同时也不难看出,这些文章的时代感与灵活性。此外,发表的论文亦基本上反映了本专业学者的所思所想和研究成果。特别是书评,向读者及时地提供了学术研究的相关知识信息。所收集的目录大多来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正式出版物―期刊、论文集或报纸等。(期刊部分)(本所三种期刊除外)每条目录以姓名、题目、出处、年卷期页码排序。(会有遗漏,请指正)
, 20055752427
, 20052755361
, 200596669
, 20054415
2005275100101
,,, 2005118
, 2005275287290
20051121012
20051121316
2005274231232
20051122326
20051121719
20051122022
20051122730
20051123537
20051123134
2005347476479
2005267106111
20051121719
20051123134
, 16601680,
20051123844
20052676364
,,, 2005367574575
本所人员发表的论文及文章之65(2005年8月)
曾雄生,直播稻的历史研究,中国农史, ),3-16
邹大海,睡虎地秦简与先秦数学,
考古, -65
宋正海, “孟席斯新论”的正面意义--纪念郑和航海600周年,
宋正海,中国传统海洋文化中的自然观和科学思想,
光明日报, 2005年7月 14日
本所学生发表的文章
李亚明,进化论对分类学产生的影响,自然杂志, ),156-158
龚旭,中美同行评议公证性政策比较研究,科研管理, ),1-7
, 200535759
, 200515759
, 200524950
, 200535253
2005417&&&&&&&&&&&
,,, 20056 28
, 2005352114117
, 20054411
,,, 200527687
2005365412412
,,, 200527299102
,1986,, 2005272119123
本所人员发表的论文及文章之62(2005年5月B辑)
罗桂环,茨菇等几种水生作物栽培史考,古今农业,
阎康年,牛津版《技术史》及其中译本大厦是怎样架构起来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报(社科),
戴念祖,爱因斯坦的一段中国缘,光明日报, 日
.2005127274
20051114955
本所人员论文之61(2005年5月A辑)
20055135136
, 20053427987
, 2005284-88
,,, 2005362164-164
20057112-15
, 2005242-52,
, 2005116-21
, 2004635-39
, 20053412-8
,,, 20046352-356
, 2004452-60
, 20041223
2004444-45
2004410-13
,,, 20041223
本所学生发表的文章
龚旭,澳大利亚科技政策研究与战略制定的范例分析,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2,人大复印资料?科技管理卷,-32
龚旭,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决策职能及其实现途径,中国科学基金,5-248
龚旭等,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绩效评估的思考,科研管理,2004,4,人大复印资料?科技管理卷,-6
龚旭等,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绩效评估的思考,科研管理,2004,4,人大复印资料?科技管理卷,-6
龚旭,鼓励创新的制度基础,科学文化评论,-11
龚旭,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同行评议,中国基础科学,-37
龚旭,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同行评议制度及其启示,中国科学基金,3-376
龚旭,同行评议公正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科学学研究,3-618
龚旭,美国的科技人才政策研究,科学新闻,-15
龚旭,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战略行动计划,科学新闻,-37
龚旭,日本学术振兴会的中期规划及其目标,科学新闻,2004年11期
龚旭等,英国制定5/06财年跨研究理事会优先资助计划,科学新闻,
2004年第11期
龚旭,2005财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拨款预算出台,科学新闻,2004年12期
龚旭,日本学术振兴会实施国际合作强强合作计划,科学新闻,2004年14期
彭冬玲,高等石油院校科技发展战略有关问题探讨,学术研究与探索论文集,4-367
,2004PP178-192
袁振东,鲍林关于共振论的研究策略和教学策略
大学化学,19(4):59-62
,,,20041129
&,,,200513
&,,,-39,119
2004,6,9-10
熊卫民,, ,2004,12
*2004272-88
*2004328-28
―*2004552-72
―*2004712-14―*2004656-63
*2004618-19
―*2004712-14
―*2004864-75
―*20048116-125
*2004820-20
--*200412102-107140
*200412140-140
本所人员发表的论文及文章之57(2005年1月)
,―,, 2004123
2004683-91
, 20041213
,--,, 20041126
, 200456630-34
20041038-10
, 20041015
, 20041042-46
,,*, 20046103-105
本所学生发表的文章
, 200426578-83
&&&&&&&&&&5320049
, 200456524-26
, 200456530-34
&&& 5220048
2004411-20
200421492-96
, 200456443-46
, 200426456-62
本所人员发表的论文及文章之51(2004年7月)
,,, 2004223278-283
,--“”“”, ,
2004320-31
,“”“”--,
200426395-100
, 200426351-56
, “”,, 2004623
, 2004219-21
2004332213-217
200410249-55,
200421397-100
,,, 2004429
,“”“”1-3, ,
2004193184-188
,--,, 2004428
,,, 2004271-75
, 2004355404-407
, 200420483-88
本所人员发表的论文及文章之49(2004年4月)
, “”,, 2004318
,“”,, 2004163-76
, 2003212463-472
20041016-11
, 2004243-45
2004147-49
,--,, 2004226
,,, 2004220
,,*, 20036361-64
, 200456129-31
,,, 200420198-102
20035335-40
,,, 200435160-66,
徐凤先,以寝孪方鼎,肄簋为元祀的帝辛祀谱,
中国历史文物, -9
张九辰,中国近代地质学学术建制研究,
科学学研究, ),596-602
宋正海,学术界“打棍子”歪风何时了-评方舟子与野鹤对簿公堂,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59
赵洋,屠城与避讳,读书, -66
赵洋,探索遥远宇宙的几条途径,北京青年报,日
赵洋 译,阿拉伯与西方中世纪科学,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2003年
赵洋 摄,古观象台上看火星,科学月刊(台),),封底
席泽宗,从密度波理论看学科交叉的必要性,科学中国人,
2003,11,9页
方在庆,科学与技术:三百年前是一家?--《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
2003年11月14日
刘益东,吸引潜一流人才是创造一流科研机构和大学的首选策略,
2003年22期
戴念祖,为了忘却的怀念―回忆晚年的叶企孙,
2003,32(10),659-664页
董光璧,科学思想的转向与理论统一的探索,科学中国人, 2003,11,44-45页
袁振东等,透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喜欢冒险,科学才会眷顾你,
中华读书报,
2003年10月29日
巍,冬日,暖阳―现代医学中“晒太阳”,科学时报,
2003年11月21日
刘&&钝,科学与“平民主义”,科学中国人,&-25
廖育群,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科学时报,&日
廖育群,那逝去的每一天--为科学时报“科学周末”版创刊一周年而作,
科学时报,&日
廖育群,科学、历史、文化研究的新起点--“科学、历史、文化研究书系”出版弁言,中华读书报,&日
袁江洋等,重审毛利重解渡明之说,自然辩证法通讯,&),&70-76
段耀勇,立成释锁方法操作问题探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297-304
段耀勇等,反证法的历史沿革,&武警学院学报*,&),&86-88
段耀勇等,中国消防工程学科建制化问题的探讨--“2003年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北京,&-12日
&刘&&钝,伯林顿馆塞比勒拱和李约瑟--《两种文化》新译本,&科学时报,&日
戴念祖,&“针迷舵失”试探--中国14至15世纪初航海的地磁影响,&海交史研究,&-56
董光璧,何为第三种文化--从两种文化到第三种文化:《《两种文化》》和《第三种文化》,&科学时报,&日
肖志鹏,彭加勒猜想被证明了吗?科学时报,&日
廖育群,立功?立得?立言--瘟疫斗士:伍连德(四,完),科学时报,&日
陈久金,席泽宗:一个和七个--《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席泽宗院士自选集》,科学时报,&日
廖育群,1910年的东北鼠疫,
科学时报, 日
廖育群,了解人类自身--关于“疑似病例”,
科学时报, 日
廖育群,科学人物传记连载:瘟疫斗士--伍连德(二)--(剑桥流水);(三),科学时报, 日、6月20日
郝刘祥,中世纪希腊科学的传播及其与宗教的关系,自然辩证法通讯, ), 65-71,
张九辰,中国近代地质学家群体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 ), 72-78
郭书春,试论《g数书》的数学表达方式,中国历史文物, -38
董光璧,不惧SARS者语录,
廖育群,从故乡到英国--瘟疫斗士:伍连德(一),
科学时报, 日
张柏春,认识中国的技术传统--关于中国传统机械的调查,科学技术哲学(人大复印资料), 2003,3(B2), 62-68
戴念祖,勾勒中国近代物理学--《中国现代物理学史略》,科学时报, 日
罗桂环,植物驯化与我国文明的起源,科学中国人, -59
罗桂环,早期的植物驯化与我国文明的起源,
农业考古, -67
曾雄生, “却走马以粪”解,
中国农史, ), 8-12
曾雄生,《农器图谱》和《农器普》关系试探,
农业考古, 2-156
袁江洋,穿透思想的原子触摸历史--《存在巨链--对一个观念的历史的研究》,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科学时报, 日(均为同一天)
宋正海,中国古代科学遗产的现代社会功能,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62
宋正海,新地球观--近百年复杂巨系统地球观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新闻, 2003年5期
戴念祖,牛顿的贡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科学新闻, 2003年4期
方在庆,德国基础与应用研究机构,
科学时报, 日
方在庆,进退失据海森伯--读《海森伯传》,中华读书报, 日
董光璧,科学教育理念在变化,科学时报, 日
何堂坤等,铜镜表面的铜皮附着层及其科学考察,中原文物, -69
刘 钝,科学与“平民主义”-读《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
中华读书报,日
刘 钝,李约瑟:科学、正义与年进步,科学时报, 日
罗桂环,来自异乡的作物--辣椒,
科学月刊(台)*, ),
张柏春,认识中国的技术传统--关于中国传统机械的调查,
自然辩证法通讯, ), 51-56
董光璧,如何理解和改进科学文化,
科学时报, 日
阎康年,科学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事件及其教训--舍恩论文作假剖析,
中国基础科学, -45
赵 洋,长眼在牛顿身旁的科学家,
科学时报(科学周末), 日
席泽宗,不用为用,众用所基--论基础研究的重要性,科学中国人, -13
方在庆,说不尽的玻尔兹曼--《玻尔兹曼》,
博览群书, -66
宋正海,复杂性研究的崛起与大物理学观的无奈,
科学新闻, 2002年21期
宋正海,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争鸣,科学新闻, 2002年22期
侯钢,清末数学家陈志坚数学成就讨论,数学史研究(台)*, 2002年7辑, 88-100
侯刚,读《积较术?卷三》几得-在第五届汉字文化圈与近邻地区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ISHME5)宣读(天津),第五届汉字文化圈数学史国际研讨会(ISHME5),
席泽宗,科学史与现代科学,
刘钝,剑桥遇刘兵,
中华读书报,
2002年10月30日
刘钝,法国汉学与中国科技史,中华读书报,
2002年11月13日
张利华,论我国科技跨越式发展战略,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18(10),40-42,65
刘益东,企业文化、企业智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2002,5(3),35-40
阎康年,我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处于什么地位,
科学时报, 2002年11月5日
张旭光,哲人科学家现象对素质教育的启示--“哲人科学家现象和素质教育”笔谈(上),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2,24(4)
徐凌,中国欧洲和近代科学的起源:李约瑟的‘大滴定’,中国科学革命与科学革命--李约瑟难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著选,
2002年4月,
赵洋,关于牛顿,读书, 2002,1,
赵洋,科学怎好“戏说”,南方周末*,
2002年3月21日
赵洋,霍金发现了什么?图形科普*,
2002年11期,
龚旭, SCI科研评介与资源优化配置,科技导报,
龚旭,劳埃德的“新科学史观”及其启示,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18(4),
龚旭,我国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中国科学基金,
2002,,4,
龚旭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我国青年科技将帅人才成长的作用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国科学基金,
郭金海译,个人的运气--为什么前近代中国可能没有发展概率思想, 中国科学革命与科学革命--李约瑟难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著选,
2002年4月,
郑巧英,是奴隶还是朋友,科学时报,
2002年10月27日
郑巧英译,科学、文明与历史:与李约瑟的后续对话,
中国科学革命与科学革命--李约瑟难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著选,
2002年4月,
彭永东,有益公众理解科学的立体化传播模式--从〈美丽心灵〉引发的轰动谈起,科学时报,
2002年5月31日
彭永东,立体化传播模式的成功尝试,
出版广角*,
彭永东,一个有益公众理解科学的立体模式,出版参考*,
刘巍,闹市桃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科学时报(科学周末创刊号),2002年9月15日
刘巍,咖啡与茶,皆我所欲―中西医养生观的比较,科学时报(科学周末),2002年11月10日
刘钝等,科学史在中国--《新世纪科学史系列》一书,
2002年10月18日
方在庆,说不尽的玻尔兹曼,
科学时报, 2002年9月20日
罗桂环,最有魅力的自然公园,
2002年9月8日
宋正海,复杂性研究的崛起与大物理学观的无奈,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2,3,
阎康年,构建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的主要要素,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方在庆,薛定谔迷上了古希腊,
中国图书商报,
2002年8月8日
董光璧,以千年看百年--中国和西方的科学与社会,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18(8),
李佩珊,科学战胜反科学--苏联的李森科事件及李森科主义在中国(连载结束),科学新闻周刊, 2002年15期
刘钝,儒雅的窃书贼,
中华读书报,
2002年7月17日
席泽宗,道教与科学,
中华文化论坛,
张柏春,祖冲之设计制造的几种机械及其复原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2002,4(2),
张柏春等,中国科学:回顾、总结、反思、展望--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回顾展望国际学术研究讨会综述,
董光璧,百年创新一望中--读路甬祥《百年科技话创新》, 科学时报,
2002年7月12日
李佩珊,科学战胜反科学--苏联的李森科事件及李森科主义在中国(连载),科学新闻周刊,
2002年13期
刘钝,另一种科学革命--纪念《科学革命的结构》问世40周年,
中华读书报,2002年6月12日
廖育群,中医存活的理由,
2002年6月16日
曾雄生,稻谷的脱粒与农具的选择,
光明日报, 2002年6月11日
董光璧,从千年看百年--中国和西方的科学与社会,
科学新闻周刊, 2002年11期
董光璧,生命的代价是最昂贵的--《灾难》是本现代技术的警世书,
科技日报,2002年6月24日
何堂坤等,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山戒青铜合金技术初步研究,
北方文物, 2002,2,
李佩珊,科学战胜反科学--苏联的李森科事件及李森科主义在中国(连载),
科学新闻周刊, 2002年10-11期
廖育群,“治生”与“养生”,光明日报,2002年5月12日,
张柏春,天文西学东渐的历史脉络-读《天文西学东渐集》,中华读书报,2002年5月15日
罗桂环,杜鹃花开海外香,科学时报,2002年5月19日
刘益东,试论科学技术知识增长的失控(上下),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4-5),32-36
朱敬译,元代地图的一个谱系--关于李择民图系地图的探讨,国际汉学,2002年第7辑,386-399
戴念祖等,明清之际汤若望的窥筒远镜,物理,2002,31(5),322-326
李佩珊,科学战胜反科学--苏联的李森科事件及李森科主义在中国(连载),科学新闻周刊,2002年8-9期
刘钝,数学历史和马克思主义--介绍美国数学史家D?J?斯特洛伊克,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2,19(2),72-76,
刘钝,爱因斯坦与现代物理学的奇迹年,科学时报,
2002年3月29日
刘钝等,回归学术轨道的“李约瑟难题”研究,
中华读书报, 2002年4月24日
廖育群, “透明狮子”--我的故事,
2002年4月7日
廖育群,以医化人,科学时报,
2002年3月17日
张柏春等,中国科学:回顾、总结、反思、展望--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华读书报,
2002年4月24日
刘益东,理解科学的精神与价值--读李醒民的《科学的精神与价值》,科学时报,2002年4月19日
方在庆,是什么造就了“爱因斯坦奇迹年”?
中华读书报,
2002年4月24日
陈美东,祖冲之的天文历法工作--纪念祖冲之逝世1500年,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2,24(2),
董光璧,真与善的协调:爱因斯坦的榜样,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阎康年,科学文化在科研活动中的能动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2,17(2),
李佩珊,科学战胜反科学--苏联的李森科事件及李森科主义在中国(4-6期连载),科学新闻周刊,
2002年4-5,7期
刘钝,炭疽、克隆人与致毁知识,科学时报,2002年3月1日
“两种文化”:“冷战”坚冰何时打破?--关于“斯诺命题”的对话,中华读书报,2002年2月6日
廖育群,记载与诠释--日本脚气病史的再检讨,新史学,2001,12(4),121-154
廖育群,医学文化:一个新话题,科学时报,2002年3月3日
曾雄生,中国的盲文发明家--吕师,科学时报,2002年1月13日
戴念祖,明代姚广孝及其隔声建筑,物理,2002,31(2),117-121
宋正海,从科学发展的曲线性看科学原始创造的艰巨性,科学新闻周刊,2002年1期
李佩珊,科学战胜反科学--苏联的李森科主义在中国(连载),科学新闻周刊,2002年1-3期
董光璧,中国科学传统的特征及其现代意义,科学新闻周刊,2002年1期
阎康年,晶体管发明的启示,国外科技动态,2002,1,42-45
阎康年,谁为中国企业支招--推介《企业技术中心研究》,科技日报,2002年2月23日
郭书春,中国最早的数学著作《算数书》,中华读书报,2001年12月26日
李佩珊,诺奖百年看中国,新华文摘,2001,11,152-157
阎康年,世界一流研究机构应该是这样的,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4),282-285
潘吉星,王仁事迹与世系考,国学研究,2001年第8卷,
廖育群,追寻扁鹊的足迹--读《生死之域--周秦汉脉学之源流》,科学时报,2001年10月23日
张柏春,中国科学院三个科技史项目中的技术史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2001,3(3),4-7
王杨宗,曾昭抡先生的故事,科学时报,2001年10月21日
罗桂环,我国荔枝的起源和栽培发展史,古今农业,2001,3,71-78
邹大海,墨家和名家的不可分量思想与运动观,汉学研究(台)*,2001,19(1),47-76
刘益东,试论以预测为目的的科技史研究--信息预测理论对科技预测研究的启示,20世纪回眸:翁文波院士与天灾预测(论文集),2001年4月,116-120
周嘉华,浅议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不同取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2001,3(3),8-11
张利华等,中国大陆学者“高影响力论文”分析,中国基础科学,2001,8,36-38
袁江洋等,论牛顿的宇宙论思想,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23(5),60-67
郭书春,从面积问题看《算学宝鉴》在中国传统数学中的地位,汉学研究(台)*,2000,18(2),197-221
阎康年,论科技创新与企业经济发展,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1,3,10-14
张驭寰,北京地区的藏传佛塔,紫禁诚*,2001,3,16-19
席泽宗,Current state of
scholarship in China on the History of East Asian Science,第八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1996年,21-27
席泽宗,科学史与现代科学,科学新闻周刊,2001年31期
刘钝,Un nuevo estudio
de la“Cuestio′n Needham”,Quipu,1999,12(3),261-272
廖育群,Thoughts About
“Local Diseases”in China,Medicine and
the History of the Body,1999年,89-97
廖育群,我所认识的山田庆儿先生,古今论衡,1999,6,111-117
袁江洋,牛顿:科学家、思想者、哲人,科技潮,1999,6,48-51
刘益东,以史为鉴可以知突变--试论科技预测与科技史研究的关系,求实,2000,11,360-362
田淼,Jiegenfang,Tianyuan,and
Daishu:Algebra in Qing China,Historia
Scientiarum,1999,9(1),101-119
郭书春,《算学宝鉴》面积问题试析,珠算通讯,2000,1,31-39
张利华等,一种新的椭球算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17(2),13-21
戴念祖等,明代徐有贞的水箱放水试验,力学与实践,1999,21(3),74-76
戴念祖,明清之际望远镜在中国的传播和制造,燕京学报,2000,9,123-150
戴念祖,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中国文献,中华科技史同好会会刊,2000,1(3),91-93
戴念祖,《革象新书》作者赵友钦,中华科技史同好会会刊,2000,7,31-34
金秋鹏,征服汪洋之水,经典,1999,14,86-91
杨丽凡,中葡造船技术交流的产物--老闸船,文化杂志,1999,39,125-134
刘益东,IEC-1312-2建筑物对EMP的屏蔽效果评估、均压连接与解的方法(译文),电信商情*,1999,11,117-119
王扬宗,1850年代至1910年中国与日本之间科学书籍的交流述略,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纪要,2000,33,139-152
王扬宗,“西学中源”说和“中体西用”论在晚清的盛衰,故宫博物院,2001,5,56-62,
罗桂环,闽西某些饮食习俗琐谈,中国饮食文化,1999,15(2),32-33
鲁大龙等,第九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国际科技合作,1999,4
East Asia,1999年,517-521
鲁大龙,Goimao Yuan
Calendar()and Isaac
Newton′s Theory of the Moon′s
Motion,SSREPLA East Asia ,Belgium,2000年
鲁大龙,王宽诚教育基金会为我架起了走向世界的桥梁,王宽诚纪念文集,2000年,95-99
陈美东,Important Defects in Ancient Chinese
Theories about the Structure of Heaven and Earth,CPHS,East
Asia(Press),1999年,157-164
韩琦,The Role of the
Directorate of Astronomy in the Catholic Mission During the Qing Period,CMCVE:SAMA(Press),1999年,85-95
韩琦, F.Furtado()S.J.and
His Chinese Translation of Aristotle′s Cosmology,HMSP,East
Asia,200年,169-179
韩琦,“格物穷理院”与蒙养斋--17、18世纪之中法科学交流,Istituto
Universitaario Orientale Collana,XVI,1999年,71-82
曾雄生,Hiding in Doctoring:The
Story of 1364 Medical Practitioners,CPHS East
Asia,1999年,438-448
张钟静,中国传统文化与混沌学在21世纪的发展,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2,5-6
王冰,中国有关汤若望科学活动的记述与研究,WLCCCIJASB,S.J.(),1998年,
王冰,On the Physics Terminology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during Early Modern Times,CPHS
in East Asia,1999年,517-521&&
何堂坤,展现悠久的黄河文明--读《黄河与科技文明》,人民日报,2000年4月27日
何堂坤,关于北平折花剑及其模拟实验,轻兵器,2000,9,25-26
李佩珊,诺奖百年看中国,科学新闻周刊,2001年30期
陈瑞平,连续与非连续,科学新闻周刊,2001年31期,
宋正海,如果郑和航海到欧洲……,科学中国人,2001,8,29-33
宋正海,中国古代科学体系的价值,科学新闻周刊,2001年34期
宋正海等,传统文化在科学转型中的特殊作用,科学新闻周刊,2001年31期
杨静一,“北京人”出世:国际科技合作的结晶,科学新闻周刊,2001年32期
张驭寰,关于隋朝舍利塔的复原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5,13-17
洪光住,中国熟食文化探源,中国食文化学术研究讨会论文集,无年月,173-177
洪光住,中国菜系之本土化与全球化,第五届中国食文化学术研究讨会论文集,无年月,265-284
洪光住,中国大陆の食の文化,东ァヅァの食の文化,无年月,177-187
刘钝,《几何基础史研究》:一份珍贵的讲义,科学时报,
张柏春,对中国学者研究科技史的初步思考,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23(3),8-94
张九辰,20世纪早期西北开发的兴起及地学工作者的贡献,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2001,30(2),174-180
廖育群,太极?元气?阴阳?腹--中国传统文化与日本“腹诊”的形成,中国学术,2001,2,182-206
姚立澄,π介子理论的提出--记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物理,&&&
2001,30(7),441-446
杨丽凡,《光明之城》真伪考,
海交史研究,&& 2001,1
金秋鹏,从科技史的视角看《光明之城》--中国古代的造船能力及航海术,海交史研究&&
,2001,1,9-16
宋正海等,弘扬“自然国学”创新中华科技,科学新闻周刊&&
,2001年17期
阎康年,从基因法则看科学、技术、产业的创新,科学新闻周刊&&
,2001年24期
李佩珊,重读默顿,中华读书报,
席泽宗,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主要天文学成果,中原文物,2001,2,23-24
朱敬,近年来国内报刊有关李约瑟的部分文章,农业考古,2001,1,33-34
宋正海等,弘杨“自然国学”创新中华科技,科学新闻周刊,2001年17期
何堂坤,几枚传世花钢剑的初步考察,中原文物,2001,1,68-73
陈久金,谈谈科学史研究中的方法问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2000,6(4),279-285&&&
陈久金,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方法和西周王年的解决,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科),2001,23(1),77-82
袁江洋等,关于科学活动中学术失范和违规现象的分析,新华文摘,2001,3,152-156
邹大海,初观《算数书》,中国文物报,2001年3月14日
戴念祖,克隆:生物世界的“第二次创造”,中华读书报,2001年3月28日
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想的精神气质.科学时报,2001年2月2日
科学活动中的失范现象.科学时报,2000年12月8日
刘钝.关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论辩的几点看法.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0,4,63-64
石欣译.对古代印度是否有科学问题的思考―在“中国古代有无科学问题&座谈会”上的发言.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0,4,56-58
田松.两类文明的两个体系.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0,4,60-61
宋正海.用近代科学特征定义科学弊病太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0,4,58-59
董光璧.确立科学文化的应有地位.光明日报,2000年12月26日
阎康年.百年诺奖,回眸与启示(图片).科技日报,2000年12月16日
李安平.中国科技百年.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50期
李根群,古代寺观建筑中的科学知识,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48期
李安平,中国反邪教协会在京成立,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46期
袁江洋,科学活动中的失范现象,科技日报,2000年12月8日
席泽宗,三个确定一个否定--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天文学成就,中国文物报,2000年11月29日
宋正海,科学传统的轮回与中国科学传统复兴的必然性,中国文化研究,2000,4,7-7
华觉明,从陶寺铜铃到中华和钟--双音青铜编钟的由来、衍变和创新,清华大学学报(哲社),2000,15(5),72-79
阎康年,美国诺奖百年俯瞰,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45期
张驭寰,也谈法兴寺舍利塔,中国文物报,2000年12月6日
郭书春,数学史研究大有作为,自然辩证法通讯,-11
张柏春,柏林的科学技术史研究与教学.自然辩证法通讯,),90-95
曾雄生,导师风采岂止在课堂―游先生与学生通信纪事,农业考古,-274
李安平,量子力学的产生与发展,科技日报,2000年10月2日
李安平,x射线的发现与发展,科技日报,2000年10月3日
李安平,世纪辉煌―诺贝尔科学奖百年展在西安预展受好评,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42期
宋正海,重视科学交叉,渗透贯彻百家争鸣方针,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42期
宋正海,中医哲学研究在当代的重要意义,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42期
张利华等,论“科教兴市(县)”的战略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46-50
陈瑞平,应发展社会与自然协调理论,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40期
陈瑞平,目标明确,栏目多样,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42期
阎康年,诺贝尔百年祭,科学时报,2000年10月27日
张驭寰,戒坛山常乐寺自来塔的式样复原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5
张驭寰,关于我国古塔的层是单数、角是双数问题―答王超提同志,中国文物报,2000年11月12日
胡维佳,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简介与书目,中华读书报,2000年8月9日
刘钝,科普的核心是弘扬科学精神--关于开展科普工作的一些想法新华文摘,2000,8,143-145
刘钝,李约瑟工作的现代意义,中华读书报,2000年8月23日
李小娟,今年出版的有关李约瑟的部分中文书籍,中华读书报,2000年8月23日
杨丽凡,科学家也是性情中人--记吴征铠院士的成功历程,科学时报,2000年8月20日
宁小玉译,李约瑟视野中的印度科学,中华读书报,2000年8月9日
陈瑞平,科学研究中的哲学观念,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35期
阎康年,卡文迪什实验室和贝尔实验室持续兴盛原因剖析,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0,2,9-13
阎康年,激光器发明40年,科技日报,2000年8月14日
阎康年,科技竞争力下降意味着什么?科技日报,2000年9月11日
宋正海,“中国古代有无科学问题座谈会”在京举行。科技日报,2000年9月20日
郭书春,中国古代没有演绎逻辑吗?中华读书报,2000年7月26日
汪前进,冒险精神急功近利与创新意识,科学新闻周刊,2000,23期
罗桂环,我国薯芋类作物的栽培起源和发展,古今农业,2000,2,23-28
李安平,请您走进中国科技馆,大众科技报,2000年7月13日
刘益东,关于设立学术研究风险投资基金的建议,科学新闻周刊,2000,第29期
陈朝勇,从选择机制谈科学原创性,科学新闻周刊,2000,28期
张利华,设立新的创新机制,科学新闻周刊,2000,28期
宋正海,科学原始创新呼唤更宽松的学术环境,科学新闻周刊,2000,26期
陈瑞平,科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和综合度,科学新闻周刊,2000,29期
董光璧,开创中国科学事业的创新时代,科技日报,2000年5月26日
阎康年,文化特征及其对科学创造性的作用,科学新闻周刊,2000,29期
刘钝,科普的核心是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16期
王渝生,不是科学而是地地道道的迷信―驳《不是迷信而是博大精深的科学》,科技日报,人民日报等各大报纸刊载,2000年5月12日
李根群,以人为本--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19期
汪前进,把好学术关从杂志做起,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2(2),8-8
陈美东,天文仪器制作家耿询山曲折人生,寻根*,1999,6,14-16
李安平,崇尚科学精神促进社会进步,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15期
李安平,让科学光辉驱散愚昧的黑暗--“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大型科普展览带来的启示,科学时报,2000年4月14日
李安平,《图说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出版,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14期&&&&&
李安平,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大型科普展览的启示,科学新闻周刊,200年16期
袁江洋,伽利略:历史的真相与大众的记忆,中华读书报,2000年3月29日
袁江洋,伊萨克?牛顿:神学家,科学家,炼金术士,中华读书报,2999年4月26日
陈瑞平,西部地理议,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18期7版
陈瑞平,西部建设要《三因》制宜。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14期
杨丽凡,我见到的肖伦院士,科学中国人,2000,4,6-7
张柏春,《奇器图说》和《欧洲天文学》中的欧洲农业机械,农业考古,2000,1,179-196
韩琦,Tiziana
Lippiello and Roman Malek eds.,“Scholar
from the&West”:Giulio
Aleni S.J.()
and the Dialogue between&Christianity and China.汉学研究*(台),1999,17(2),401-404
刘益东,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与科学转型,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4),50-55
姚立澄,科学教育与科学行政的巨擘--吴有训,科学月刊*(台),1999,30(10),844-848
曹育,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吴宪,科学月刊*(台),2000,31(1),68-73
阎康年,牛顿,爱因斯坦两个时代的科学伟人,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13期
阎康年,研究开发(R
and D)译法辨识,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19期
李佩珊,遏止科学道德沦落的几点浅见,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2(2),10-11
张驭寰,古代建筑为何寿命长,中国文物报,2000年4月5日
席泽宗,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回顾,自然辩证法通讯,),56-68
刘钝,世纪之交的学术沉思:回顾与展望--科学史,科学战略和新文化,自然辩证法通讯,),4-6
王渝生,荣膺诺贝尔奖的六位华裔科学家,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9期
李安平,弘扬科学彰显文明揭露邪恶警醒世人,科学时报,日
李安平,纪念诺贝尔科学奖设立100周年,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9期
李安平,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11期
金秋鹏等,探求舟子技艺,展现古船风貌,海交史研究,-97
袁江洋,科学史的历史―科学进展观的兴起.中华读书报,2000年2月16日
袁江洋,崇审科学中的革命.中华读书报,2000年3月1日
袁江洋,科学史在中国的再建制化问题之探讨(上下),自然辩证法研究,),58-62转封底;16(3),51-55
邹大海,先秦时期时空无限思想的若干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69-74
何堂坤等,中国古代焊接技术初步研究.华夏考古,-65
阎康年,贝尔实验室丰硕的诺贝尔奖成果及其启示―纪念贝尔实验室成立75周年,物理,),114-118
阎康年,我与国外高科技实验室,科学时报,日
宋正海,有关“科学”涵义的广泛争论,科技日报,2000年2月23日
王渝生,科学技术一千年,光明日报,1999年12月28日
王渝生,攻克斯坦纳大集问题,科技日报,2000年1月6日
王渝生,标定轻夸克质量比.科技日报,2000年1月6日
王渝生,中国科技百年的回顾与展望,科技日报,2000年1月1日
李安平,话说中国古桥,科学时报,1999年12月28日
李安平,为新世纪奠基―难忘中国科学百年,科学时报,1999年12月31日
李安平,大庆油田的开发和建设,科学新闻周刊,1999年39期
李安平,中国科技百年―从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4期
曾雄生,跛足农业的形成―从牛的放牧方式看中国农区畜牧业的萎缩,中国农史,),35-44
宋正海,科学评价地理环境决定论.科学新闻周刊,1999年39期
王渝生,超导托马克装置建设,科技日报,1999年10月20日
王渝生,阿尔法磁谱仪的永磁体,科技日报,1999年10月21日
王渝生,太阳磁场望远镜建成,科技日报,1999年10月27日
王渝生,南极长城站建成,分子轨道图形理论,高温超导体研究,水道基因组物理图,&科技日报,1999年11月11日
王渝生,机器定理证明与数学机械化,科技日报,1999年12月8日
王渝生,二十世纪最耀眼的12组科技成果,光明日报,1999年12月14日
李安平,雄伟壮丽的天安门,科学时报,1999年10月26日
李安平,良渚文化―东方文明之光,科学时报,1999年11月30日
李安平,全国科学大会―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里程碑,科学新闻周刊,1999年37期
张九辰,中国近代对“地理与文化关系”讨论及其影响,自然辩证法通讯,),62-67,61
阎康年,信息高科技与产业的鸿沟如何填平,科技日报,1999年11月1日
阎康年,欧洲国家科学院文化特征及其对科学创造性的作用,科学新闻周刊,1999年31期
席泽宗等,二十世纪中国学者的天文学史研究.天文爱好者,-4
刘钝,&容成知方之术&和&印度圆&方法.汉学研究(台),),13-32
廖育群,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传统"与"革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92
曹育,单性生殖的蟾蜍.科技日报,1999年10月1日
曹育,籼型杂交水稻.科技日报,1999年10月11日,
李安平,浑天说?谶纬与张衡―揭露和反对迷信邪说的古代科学家.科学时报,1999年9月28日
李安平,中国邮政的产生与发展.科学时报,1999年9月28日
李安平,《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出版.科学新闻周刊,1999年21期
李安平,向科学进军―1956年的全国知识分子问提会议.科学新闻周刊,1999年23期
李安平,二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科学新闻周刊,1999年28期
李安平,从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紫光阁,-37
张柏春,影响欧洲天文仪器技术东渐的若干因素.自然辩证法通讯,),45-53
陈瑞平,漫谈生命系统观.科学新闻周刊,1999年25期
王渝生,古新星和超新星的研究.科技日报,1999年9月7日
王渝生,有限元方法的创立.科技日报,1999年9月8日
王渝生,氢弹爆炸成功.科技日报,1999年9月9日
王渝生,小行星观测的丰硕成果.科技日报,1999年9月14日
王渝生,单调算子概念的提出.科技日报,1999年9月16日
王渝生,示性类及示嵌类的研究.科技日报,1999年9月20日
王渝生,典型域上多元复变函数论.科技日报,1999年9月21日
王渝生,大庆油田勘探.科技日报,1999年9月30日
王渝生,人口控制论的创立.科技日报,1999年,10月6日
王渝生,时序逻辑语言系统.科技日报,1999年10月7日
王渝生,大气环流研究有创新.科技日报,1999年10月12日
王渝生,中国古气候的研究.科技日报,1999年10月13日
王渝生,沙眼衣原体的分离培养.科技日报,1999年10月14日
王渝生,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科技日报,1999年10月19日
王渝生,创新文化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科学新闻周刊,1999年
宋正海,生命系统学的崛起.科学新闻周刊,1999年25期
宋正海,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科学新闻周刊,1999年26期
阎康年,叶轮机械三元流理论创立.科技日报,1999年9月13日
阎康年,μ子原子被发现.科技日报,1999年9月15日
阎康年,殊途同归拿诺--诺贝尔奖的两个案例分析.科学新闻周刊,1999年24期
刘顿,科学史的文化功能及其建制化--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诞生.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3,75-76
王渝生,科宇巨星、光照百年.科学时报,1999年5月26日
王渝生,好书摆多了,坏书就插不进去,--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座谈“坚决拥护中央正确决定,高举科学旗帜,破除封建迷信”(批判法轮大法),科学时报,1999年7月25日
王渝生,原子弹爆炸成功.科技日报,1999年7月5日
王渝生,歌德巴赫猜想研究.科技日报,1999年9月2日
李安平,《黄帝内经》--现存最古老的医学经典.科学时报,1999年6月29日&
李安平,闻名于世的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科学时报,1999年7月27日
李安平,放大的世界--显微镜.中国科技月报,1999,7,60-62
韩琦等,中国传统数学的丰碑--评《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博览群书,1999,6,55-55
董光璧,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真正灵魂--评《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科学,1999,51(3),57-57
董光璧,科学理性的局限性与当代科学的社会危机.科学时报,1999年7月28日
戴念祖,从音乐史学到《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中华读书报,1999年9月1日
席泽宗,《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序.光明日报,1999年7月2日
张驭寰,佛教寺院有石灯.中国文物报,1999年6月23日
张驭寰,古代衡门的发展及影响.中国文物报,1999年8月4日
张驭寰,清“官式建筑”.中国文物报,1999年9月1日
李安平.晶体管的发明.中国科技月报,-57
李安平.两弹一星,彪炳史册.科学时报,1999年5月31日
阎康年.贝尔实验室连获诺贝尔奖的启示.科技日报,1999年5月1日
张驭寰.春秋战国时代筑城施工的方法.中国文物报,1999年5月26日
刘顿,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八十周年--理性批判主义的意义,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2,4-5
王渝生,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八十周年--民主与科学:永恒的话题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2,2-3
李安平,最早的一部系统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科学时报,1999年4月27日
阎康年,关于集成电路的发明与发明权争论的历史考察―纪念集成电路发明40周年,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2,60-68
阎康年,世纪末技术和产业的变革与启示(上、下),科技日报,1999年4月21、24日
董光璧,科学与我们的时代,新华文摘,1999,4,166-168
董光璧,同上帝对话爱因斯坦传奇,中华读书报,1999年4月14日
宋正海,郑和到西欧会改变历史格局吗?科学时报,1999年4月27日
宋正海,《边缘地带》论短长,科学时报,1999年4月27日
席泽宗.偏从平凡兀奇峰.科技日报,1999年3月17日
董光璧.当代面临的科学难题.科学时报,1999年3月11日
李安平.灿烂的古蜀文明.科学时报,1999年1月26日
李安平.中国古代的元旦日.科学时报,1999年2月23日
华觉明.观念转变与技术创新--以陶范铸造和失蜡法为例,自然辨证法通讯,1999,1,&
何堂坤.明镜无暇考.中国文物报,1999年2月24日
席泽宗,科学技术与古代中国.科技日报,1999年1月6日
宋正海,当前科学发展特点和科普工作新的社会责任.科技日报,1999年1月2日
潘吉星,从考古发现和出土古纸的化验看造纸术起源.化学通报,1999,1,55-59
何堂坤等,荆门罗坡岗战国墓出土料珠的初步考察.江汉考古,-84
何堂坤等,关于古镜的常见缺陷及修补技术.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2,146-151
董光璧,科学与我们的时代.科技日报,19991,1,2,第五版
海尔对二十世纪天文学的贡献.天文爱好者,1998,6,8-9
杨静一.论大地构造学中的固定论的形成和发展.自然辨证法通讯,1998,6,50-59
曾雄生,江南稻作文化中的若干问题略论
,农业考古,1998年第3期p110~119
王渝生,科学上的伟大发现――纪念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100
,中国科学报,1998年10月6日
王渝生,深邃的科学思维--《院士思维》读后,光明日报,1998年10月26日
杨文衡,科普工作如何面向21世纪,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年13卷5期373~374
郝刘祥,科学史与人文主义,自然辨证法研究,1998年14卷10期p61~66
董光璧,“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有感于《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的问世,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年第13卷第5期p399
董光璧,对话: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
,方法,1998年第10期p32~33
刘益东,问题谱系比较评议法――同行平议法新探,自然辨证法研究,1998年第14卷第10期p31~35
王渝生,百日维新,百年祭,中国科学报,1998年6月19日
席泽宗,牵强附会《诸世纪》,科技日报,1998年7月16日
孙小淳,支撑起远古文明的大厦―古埃及两河流域年代学中的天文问题述评,光明日报,1998年7月17日
董光璧,错杀精英拉瓦锡,方法,1998年第7期P43~44
董光璧.学者对话录:东洋与西洋的科学思想,方法,1998,9,4~7
金秋鹏等,中国与东南亚的交通与交流,海交史研究,1998,1,1~8
王冰,比重知识的传入和清初比重常数的测定,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3,53~60
何堂坤,花背镜初步考察,文物,1998,8,64~71
韩琦.康熙朝法国耶稣会在华的科学活动,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2,P68&
曾雄生.中国历史上的黄稻,农业考古,1998,1,P292&
董光璧.中国科学传统和成就及其现代意义,自然辨证法研究,1998,3,P50
董光璧.科学在中国的命运--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为什么出现空缺?方法,1998,1,P4&
董光璧.人民之友马拉之死,方法,1998,3,P32&
董光璧.科学家启蒙三杰,方法,1998,4,P12
刘益东.信息、知识与社会,自然辨证法研究,1998,5,P6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学史 刘筱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