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自动化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的就业问题

中科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 - 已解决 - 搜狗问问
中科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
我想知道中科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详细情况包括在该校地位以及就业出国考研和专业研究方向等情况,希望专业人士给予解答最好是该校学生。我考取啦中科大的保送生,报的就是上述专业,但感觉不太好想改成物理系,希望咨询一下。中科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是不是就是那个什么关于精密仪表的。如果对我的问题比较了解,希望能留下qq号或邮箱地址。thangks
这个专业在中科大不算好,但就业不成问题。
其他回答(3)
我说,你们是不是都录取了??至少回来气一气豿胜再走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以机械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其任务是运用先进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繁荣与强大,一个没有制造能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新型工业、振兴制造业的发展目标,将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成为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材料工业、机电产品等工业技术的龙头,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受到较强工程实践和研究能力的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培养掌握机械设计、产品加工过程及其机电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工艺和设备的专业知识,能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生产运行、科技开发及技术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在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以机械设计、数控技术、计算机技术作为三条培养主线,掌握CAD/CAPP/CAM技术的理念和方法,加强创新思维训练,并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科学研究潜力。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能力及较宽的社会适应能力。&主干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计算机基础、材料工程、机械制造工程学、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机械装备设计、机械产品三维造型等。&所授学位&工学学士&学&&&&制&四年&就业方向&毕业后可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产品设计、工艺制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应用技术开发、机电产品的设计与规划。可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生产企业的管理。可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贸易等工作。&深造情况&本院设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与理论等硕士点,及车辆工程等相近学科博士点,每年约有20%--30%的本科生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北京有很多同一专业、学科的院校,例如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每年有5%的学生考入外校攻读学位。&
我想知道中科大的具体情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 得到迅速发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七五”、“八五”期间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很快发展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内外科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挑战,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力推行教学科研改革和结构性调整,进行第三次创业。学校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长期以来,学校大力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坚持“我创新,故我在”和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竞争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学校有10个学院、26个系,以及研究生院、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在上海、苏州分别设有研究院。有数学、物理学、力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等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33个国家和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现有教职工3164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63人,科研机构人员人员360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8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332人,教授440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616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还聘请了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丘成桐、R.F.Curl、Eugene Garfield Charles等一批世界知名科学家为名誉教授、名誉博士和客座教授。&&&&&& 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5787人,其中博士生2492人,硕士生5822人,本科生7473人。本科生生源和培养质量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校园总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拥有资产总值7.9亿元的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183.5万册,已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并初步建成若干科研、教学公共实验中心。&&&&&& &&&&&& 目前,全校上下正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力争在2018年建校60周年前后,把学校建设成为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一流研究型大学,成为与中国科学院和其他专业研究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相结合,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现代知识结构的一流人才,具有较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教育与科研基地,为实现“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建校背景与筹备过程 1.历史背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诞生具有鲜明而深刻的时代背景。20世纪50年代,正值以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激光、生物技术、航空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的快速生长期,科技进步为人类展现出一个全新景象。然而,中国当时的科技力量和综合国力十分薄弱,难以适应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作为全国学术科研中心的中国科学院虽拥有众多的高级科学人才,但急需补充优秀的后备力量,特别是国内新兴技术学科方面的尖端科技人才。而当时从高等学校分配的毕业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中国科学院自身优势,创办一所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尖端技术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学,就成为科学院领导和许多科学家的共同构想。2.酝酿与审批1957年10月至1958年1月,中国科学院主要领导成员参加中国科学技术代表团访问前苏联。访问中,代表团参观了新建的西伯利亚科学分院及同时建立的新西伯利亚大学,受到很大启发。该大学依托科学分院各研究所的师资和实验设备,培养研究所的后备人才。访苏归来,中国科学院领导和部分科学家正式倡议,改变中国教育的传统模式,把教育和科研密切结合起来,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一所新型的理工大学。  日,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代表科学院党组向负责全国科技工作的聂荣臻副总理和中宣部呈交请示,建议由中国科学院试办一所大学,并提议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教育部副部长黄松龄等9人组成筹备委员会。聂荣臻副总理随即向周恩来总理汇报科学院拟办大学一事,得到周恩来总理的首肯。5月21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共中央书记处提交报告:“中国科学院拟办一所大学,我认为是可行的。昨日与恩来同志面谈时,他也很赞成。校址科学院曾建议用原华北行政委员会旧址,我与彭真同志谈过,请市委予以调整,请中央批准,以便立即着手筹备暑期招生。”  日,经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后,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邓小平批示“书记处会议批准这个报告,决定成立这个大学。”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领导同志也审批同意了中央书记处的决定。3.筹备过程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主持召开学校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学校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时成立大学筹备委员会,郭沫若为主任委员,黄松龄、竺可桢、杜润生、郁文、严济慈、赵守攻、钱学森、于光远等为委员。会议通过了建校方案和1958年招生简章,明确教学设备原则上由科学院各有关研究所负责。会议决定学校设置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技术物理系、化学物理系、物理热工系、无线电电子学系、自动化系、力学和力学工程系、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系、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系、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系、生物物理系等12个系;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建立联系协作关系。  同年7月28日,学校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一次系主任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杜润生、郁文、晋曾毅、张新铭、赵忠尧、施汝为、华罗庚、钱学森等近30人。会议决定增设应用地球物理系,任命中国科学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赵忠尧为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主任,物理研究所所长施汝为为技术物理系主任,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郭永怀为化学物理系主任,动力研究室研究员吴仲华为物理热工系主任,电子研究所所长顾德欢为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武汝扬为自动化系主任,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为力学和力学工程系主任,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杨承宗为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主任,地质研究所所长侯德封为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系主任,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华寿俊为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系主任,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为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主任,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贝时璋为生物物理系主任,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赵九章为应用地球物理系主任。  会议决定成立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数学和政治课等四个小组。普通物理组组长由施汝为担任,普通化学组组长由柳大纲担任,数学组组长由华罗庚担任。会后,华罗庚、施汝为、柳大纲分别主持了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审定工作。  7~8月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吴有训和副秘书长郁文、杜润生,技术科学部主任严济慈先后主持召开4次系主任会议,认真研讨了各基础课教学计划,讨论通过了吴有训、严济慈、华罗庚等37名任课教师名单,提出“苦战三年打下基础,奋战五年建设成具有先进水平的大学”的奋斗目标,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输送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既有坚实科学理论基础、又掌握最新实验技术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人才。  临近开学不到两个月,校舍、招生、教学安排、后勤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都迫在眉睫,需要及时解决。根据聂荣臻副总理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决定将原中央党校在玉泉路的二部让给中国科大当校址,但该址此前已商定交给解放军工程兵设计院。中央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得知此事,立即下令已进驻的工程兵设计院搬迁。郭沫若、张劲夫前往拜访工程兵设计院,院长唐凯少将表示保证在一周内搬迁,绝不耽误开学。校内教室虽勉强够用,但宿舍不够,于是在马路对面的解放军政治学院借了两座宿舍楼,从而基本满足了新生入学的需要。科学院院部和各研究所支援了一大批干部、教室、工人、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  为解决招生问题,中国科学院党组报请中央批准,从各省、市当年考生中由中国科大优先录取1600名新生。6月18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登载了中国科大招生简章。华罗庚等著名科学家利用到各地作学术报告的机会,为学校作招生宣传。由于中国科大由郭沫若出任校长,科学院有关研究所所长兼任系主任,许多声望很高的科学家在校任教,学校当年就吸引了全国许多优秀青年学生,各地考生报名踊跃,生源素质普遍很高。  9月初,在北京考区录取的150名新生提前报到,参加整理校园和修建操场等义务劳动;9月15日,京外新生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全校共录取1634名学生。学校正式开学前,聂荣臻副总理在郭沫若等陪同下到校视察,与学生亲切交谈。当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个个精神饱满,许多同学穿着补丁衣服,不少人还光着脚板,有些学生甚至从北京火车站用扁担挑着行李走到西郊玉泉路校址时,聂荣臻非常感动,连连点头赞许,勉励同学们继承抗大优良传统,创立艰苦朴素的良好学风。  开学前夕,郭沫若起草校歌歌词,并广泛征求修改意见。9月17日,郭沫若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了他亲笔起草的“开学典礼致辞”内容,周恩来总理说“可以,是施政方针了”。周恩来总理还将校歌歌词中“为共产主义建设作先锋”中“建设”改为“事业”。9月19日,郭沫若与全体学生第一次见面,并请校歌作曲者、全国音协主席吕骥为学生教唱校歌《永恒的东风》。由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与支持,由于中国科学院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各研究所的通力合作,特别是大批科学家投身教育的可贵热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终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向科学进军”的时代热潮中应运而生。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诞生与快速发展 1.成立暨开学典礼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大礼堂隆重举行。郭沫若作题为《继承抗大的优秀传统前进》的致辞,聂荣臻副总理作题为《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的讲话。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吴玉章、北京大学副校长周培源等代表兄弟院校领导到会祝贺并讲话。聂荣臻副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在科学技术方面,必须大力培养新生力量,以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创办一所新型的大学是十分必要的。这种大学和研究机构结合在一起,选拔优秀高中毕业生,给以比较严格的科学基本知识和技术操作训练,在三四年级时,让学生到相关研究机构中参加实际工作,迅速掌握业务知识,加快培养进度,以便在一段时期内使祖国最急需的、薄弱的、新兴的科学部分迅速赶上先进国家水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是在这样的要求下筹办的。经过很短的时间,在郭沫若院长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筹备工作,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诞生了。这将是写在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这段话勾画了党中央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时的创新思路,也形成了中国科大50年来的办学方针和特色。次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均以《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为题在显著位置报道了中国科大的诞生。  郭沫若在致辞中满怀信心地说:“我们的学校是新建立起来的,前无所承,缺乏经验,这是我们的缺点,但也是我们的优点。毛主席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图画。'我们的学校如果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就请把它办成最美的学校吧!”郭沫若还要求师生员工“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大胆创造,在大胆创造的基础上实事求是”,要求学生“不仅要创建校园,而且要创建校风,将来还要创建学派”。正是在求实创新的指导下,中国科大一问世便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崭新的风貌引人瞩目。2.领导体制&&& 日,国务院第80次全体会议决定任命郭沫若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文任命郭沫若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郁文任党委书记。日,学校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郭沫若致开幕词,郁文代表党委作工作报告。大会选举郁文、郭沫若、晋曾毅、张新铭、田夫、王卓等15人为党委委员。  学校在领导体制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1959年4月,成立校务委员会,郭沫若任主任委员,委员共56人。1961年9月,成立校务常委会,由郭沫若、严济慈、华罗庚、郁文等15人组成。校务常委会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研究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严济慈、华罗庚于1961年4月担任副校长,分别主管全校教学、科研和负责协调有关系、室工作。两位副校长经常召集有关系、室教师座谈,征求校务工作意见,广开言路,民主治校。3.新型的办学模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创办伊始,就给当时的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带来一系列新的变革,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探索出新的道路,注入新的活力,并在许多方面积累了积极有益的经验。1.创新设置的系科专业尽快填补国内高校在新兴学科方面的空白,加紧建设一些力量薄弱的专业,是酝酿建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中国科大在系科专业设置上没有采用原苏联理工分家的模式,实行理工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当时设立的13个系41个专业,特别是核物理、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化学物理、近代力学及其它相关的系和专业,都处于当前科技发展的最前沿领域。  1959年,中国科学情报大学并入中国科大,设立科技情报系,1960年该系撤销,学生分别并入物理、化学、生物等系科专业。1964年4月,中国科学院同意将原来的13个系合并成数学系、物理系、近代化学系、近代物理系、近代力学系、无线电电子学系6个系。教育部核定学校设定专业24个,1966年减为23个,学制5年。根据中国科学院的要求,系和专业调整后,专业课程基本不变,教研室继续保留,以便经常和研究所取得密切联系。  中国科大196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64年中国科学院京区研究所录取的200名研究生也由中国科大负责基础课教学。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曾致函科学院领导,建议中国科大开办研究生院。科学院对由中国科大在中关村开办研究生院问题也曾提出方案,后因“文革”动乱而搁浅。2.独具特色的办学方针中国科学院对中国科大实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在中国高等教育界独树一帜,改变了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相互割裂的状况,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一体化建设。这不仅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先例,而且也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科学院发挥人才、设备等优势,全力支持中国科大办校,所系之间对口合作,大批科学家到校讲课和开展合作研究。建校初期,科学院每年到校授课的科研人员达300人次。马大猷、贝时璋、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吴有训、柳大纲、赵九章、赵忠尧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亲自登台授课,及时把最新科技成就和科研前沿课题传授给学生。他们承担了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制定以及讲义编写等一系列工作。这样,既解决了建校初期师资缺乏的困难,也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保证了高起点、高水平的教学质量。  实力雄厚、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使得中国科大一诞生就以人才荟萃、群星璀璨而盛极一时。中国第一个获得法国国家物理学博士学位的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亲自登台执教,给8个系500多名学生讲授电磁学和电动力学,每周讲授3次,连续讲授6年。严济慈在礼堂授课时,其他高校的师生也慕名前来听课。著名物理学家赵忠尧将突破重重阻力甚至身陷囹圄而从国外带回的加速器送给学校,并亲自指导学生做实验,为中国科大加速器专业的发展,以及后来承担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大科学工程项目打下基础,也为国家在相关方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华罗庚、关肇直、吴文俊被称为中国科大数学系“三龙”,陈景润、王元等辅导学生作毕业论文。“三龙”学术观点和授课风格各异,学校兼容不同学派,提倡学术自由,安排华罗庚、关肇直同时给学生上课,不同学术观点联袂登台,在教育科技界一时传为佳话。  “所系结合”使中国科大在研究工作方面也取得重要成就。如1960年中国科大与科学院计算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107计算机”,这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通用数字计算机,也是中国高校中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1960年2月,学校召开第一次科学研究工作报告会,钱学森、赵忠尧、侯德封、郭永怀、柳大纲等到会听取师生报告并作总结。华罗庚、施汝为等分别到校主持数学、物理研讨会,与师生一起开展科研活动。1963年9月,为纪念建校五周年出版的《科学论文集》,选入师生论文共80篇。郭沫若在《发刊词》中指出:“科学技术现代化尤其是四个现代化中的关键问题。为国家多多培养人才,多多贡献出科研成果,这是本校建校的根本任务。”3. 注重基础课教学,拓宽口径培养人才理工分家,过分强调学生专业知识而轻视基础课教学,是195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照搬前苏联模式的一大弊端。在学校成立暨开学典礼大会上,郭沫若指出:“希望我校的同学们人人都能成为多面手,我们不仅要掌握尖端,而且要有深厚的基础、广博的知识、丰富多彩的技能。”中国科大建校伊始就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要求学生在5年内完成7年学业,教学上选用最深、最难的基础课教材,专业课教材一律新编,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华罗庚副校长亲自担任教材审委会主任,各系成立教材编审小组,做好教材编审工作。学校还在国内大学中率先将外语列入全校基础课,数、理、化、外、电、图从此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子的理论基石。中国科大在教育界最早强调宽口径培养人才,五年学制中用三年半时间讲授基础课程,高年级学生到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作科研实践或撰写毕业论文,不仅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而且使学生较早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增强了他们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
拜托,我要的是两者之和,这些从网上都能搜到的就不必啦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就业前景怎么写?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就业前景怎么写?
09-05-30 & 发布
没问题的,呵呵,我报的是采矿专业,582分,我的qq号是,交个朋友。哈。                                                                    重点学科简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作者:机械学院    分类:重点学科    来源:机械学院网.........................................................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该专业领域内进行技术和产品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管理及营销工作的机电结合的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理论及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与机电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及生产组织管理能力。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和学生的志愿,学生接受某一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与训练,保证学生毕业后既具有较扎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深入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下分机械设计(模块1)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块2)两个模块。
  学生毕业后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与一门外国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应用技术、机械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机械工程控制理论与技术、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某个专业方向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刨新意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就业方向
  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学生毕业后可根据所选方向,到高等院校、设计研究院、机械制造厂、机电公司等单位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方面的教学科研、技术和营销工作。
  四、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交个朋友。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没问题的,呵呵,我报的是采矿专业,582分,我的qq号是,交个朋友。哈。 重点学科简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作者:机械学院 分类:重点学科 来源:机械学院网 ......................................................... ??一、业务培养目标 ?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该专业领域内进行技术和产品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管理及营销工作的机电结合的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 ? 二、业务培养要求 ?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理论及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与机电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及生产组织管理能力。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和学生的志愿,学生接受某一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与训练,保证学生毕业后既具有较扎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深入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下分机械设计(模块1)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块2)两个模块。 ? 学生毕业后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与一门外国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 ?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应用技术、机械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机械工程控制理论与技术、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自动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