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数学系大一学生一般小学作息时间表表是怎样?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大一理想作息时间表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第1页/共1页关于大学生的作息时间调查问卷
& & &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是高校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人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确保顺利度过大学的重要基础。在对大部分学生的睡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等情况上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不良习惯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提倡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加强健康教育,使其养成科学的、有规律的作息习惯。此次调查大约会花费您5分钟的时间。
1.您的性别?&*A男B女2.您所在的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3.您是否有一个详细的作息时间表?&*A是B否请在此输入说明文字4.您早晨一般几点起床?&*A7.~7.30B7.30~8C8.~8.30D9点以后5.您午睡的情况?&*A经常不睡B偶尔睡一下C正常休息6.您晚上一般几点休息?&*A10点以前B10~11点C11~12点D12点以后7.您认为每天合理的睡眠时间是?&*A6hB7hC8hD其他8.您对您在电脑前娱乐的时间觉得&*A恐怖B有点多C还好D很少9.您上课会打瞌睡吗?&*A经常B偶尔C很少10.您觉得影响你作息的因素是&*&[多选题]A学业B社团活动C学生会工作D志愿者工作E打工F兴趣、爱好G恋爱H其他
感谢您的参与!
温馨提示:睡眠健康专家认为睡眠时间每天应保证在6~10小时,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是最佳的睡眠时间。尤其睡眠不足后,一定要在一周内通过补觉恢复过来,超过一周或更就会危害健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阅读(524)|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083068',
blogTitle:'大学生作息时间表',
blogAbstract:'大一:&&7:30&“哥们,快起床了,否则就迟到了!”&&11:30&“哎!怎么还不下课啊!肚子都要饿扁了。”&&12:30&“别吵了,快睡吧,下午还有课呢!”&&16:05&“快走,咱们部长还让4点抬板子呢!”&&19:00&“作业还没有做呢,明天要交,我要去图书馆了。”&&22:30&“怎么不对啊?我怎么积分结果和你不一样?”&&23:30&“我们家那边特别好玩,有空去,我好好招待你!”&&00:00&“呼噜噜,呼噜噜……”&',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0,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您所在的位置:
挂牌培训成果展
小学生“六种不良倾向”的分析与应对
出处:振安区汤山城镇中心小学 吴天军 发布日期:
“任性、脆弱、反叛、厌学、懒散、成人化”。
不良倾向之CC任性
调查显示:“学生看新闻遇到伤心或感人的事件时,51%小学生,84%的中学生不会流泪,或认为那是假的而无动于衷,表现冷漠;40%-50%的学生与同学在一起时未感到愉快,其中12%的学生不合群,2%的学生感到自卑;25-35%的学生会在别人不小心踩了自己一脚时予以报复,包括语言上的(骂)和肢体上的(反踩一脚);20-25%的学生捉弄小动物,并以将其弄死为乐,流露出虐待心态。在小学经常会遇到学生跑来告状,XX和XX打起来了,一调查:“他先打我”“你为什么打他啊”“他先骂我”“骂你你就打人吗?”“你敢骂我,我就打你!”
分析:(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应对:(如何应对?我这里谈4点)
1、抓第一次。
教育有最佳时机,所谓教育的最佳时机,也就是学生最容易接受教育,印象最深,教育效果最为明显的时机。抓住了教育最佳时机,也就是抓住了“牛鼻子”,工作起来就能做到恰到好处,游刃有余。
第一次谈话;第一堂课;第一次偶发事件;第一次犯错误;第一次开家长会等等。
2、节制欲望。
3.从小抓起。
一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上就有一篇课文叫《看电视》,
每个周末,我们全家都爱看电视, 我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CC 爸爸明明是个足球迷, 他竟把一场精彩的球赛关掉, 不知为啥换成川戏, 咿咿呀呀的,唱得好无聊! 只有奶奶听得入迷, 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觉。
……& …… ……&
一家教育权威机构对1782名小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
据我国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表明,目前,近30%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断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从疾病发展史来看,人类已进入“心理疾病”时代。
我们都听说了前几天沸沸扬扬的北京传媒大学坠楼事件。关于坠楼的原因有好几个版本,咱们也用不着研究哪个真哪个假,我们单看这件事,想一想为什么往往越是名牌大学,跳楼事件就越突出。究竟是什么可以让历经寒窗十多年的辛苦,从千万学子中脱颖而出的精英大学生们,在一点挫折之下,就前仆后继的纵身跃下无底深渊? 难道他们不知道“生命诚可贵”?他们不是不知道,但是为什么在关键时刻,还是如此轻视自己的生命?
要我说:太自我了,太脆弱了,我要对他们说:你吞蚀了父母十几二十几年的含辛茹苦,你霸占了亲友无微不至的切身关怀,你消耗了大笔大笔的人才培养费用,你将其他求知若渴的人挤在了校园大门之外,你把所的有痛苦都留给了深深爱着你的人,这是何等自私自利?
我特意上网搜了一下这方面的材料:(在谷歌引擎中输入“学生自杀”有成百万、上千万的相关信息)
2004--2009 20092183 200922310 2009330612 20081229105 200822474023 20082263502006 2008227540 2008629! 2007513 2007514 2007516 2007517 200623 20060516930 2006516 2006619 . 20066259 2006628840 20061012169 200610122152 200610221 20061031 20061113 200519 2005212122020“” 2005218 2005422429 200553 2005579102029 2005513 2005647 2005644 2005621224013 2005725833025 2005826523 2005914 …… 20059197 2004416 2004518 200471 2004715 2004830 2004915 200492213 200411718 20041111 20041219 21
有人说这些都是大学生,那小学生就没有类似的现象吗?
12 2“”5 62
分析:(我们来分析一下)
1、高智商、高敏感、高脆弱。
现在的小孩智商都很高,两三岁能认千八个字,四五岁能背唐诗三百首,七八岁小学毕业,十五六岁就是少年大学生了。这是个别,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孩子聪明,一是营养好,二是早期教育做的好(胎教、还没出生世界名曲,名著就听完了),三是接授的信息多,来源广泛(电视、几十个频道,电脑、报纸、课外书,我们小时候什么也没有)。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经常常是也学生斗智斗勇。我校二年级有一个班发生这么一件事,听了是又好气,又好笑,我说学生智商远远超过教师,(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都用上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个男同学的十八元钱放在一个彩笔盒里,就放在桌子上,可能是下课的时候掉在了地上,上课时前位的一个男孩看见地上有个彩笔盒捡起来一看里面有钱,就动心了,把彩笔盒随手当“垃圾”放到了同桌的垃圾袋中,想等扔垃圾时自己去捡,这样名正言顺地就能捡到十八元钱,(这其中用瞒天过海和借刀杀人、以逸待劳三计),即使被人发现也与自己无关。恰巧这个同桌从外面回来一看彩笔盒怎么跑自己的垃圾袋中,他知道里面有钱,但是没有声张,来了个顺手牵羊(第四计),假装上厕所,并借扔垃圾的工夫取出钱,埋在厕所边上,并作了记号。(这用了第五计暗度陈仓)谁知道被上体育课的高年级学生看见了,等他走后,高年级学生取走了钱,只留四元钱,并埋上了石头,(这叫什么?偷梁换柱、趁火打劫)结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在老师调查的过程中更是相互斗智斗勇,本来是第一节课捡起来放到垃圾袋里的,两个人心照不宣,都一口咬定,第二节课还看在桌子上,第三节课没有了,丢钱的同学听了也懵了,跟着说。(这是第八计无中生有)那就是间操时间有人拿了,查间操谁最后一个出教室的,挨个找谈话,软的硬的都用上了,可谁都说没看见,他们也不可能看见。
好几位老师在一起帮着出主意:“钱可以花,可以藏,装钱的盒子一定要扔,去垃圾坑找,找了两个学生去找,一找还真找到了。有了重大突破,谁扔的,有人检举,XX第二节课上课时请假上厕所时扔垃圾,把XX找到办公室,开始不承认,几个老师连哄带吓,终于说出了实情。谁能想象到,这就是几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做出来的,智商高不高?(可几个人学习都不行)
高智商不代表高情商。由于我对周弘的赏识教育很感兴趣,所以也留意周婷婷的相关信息,(周婷婷是周弘的女儿,在赏识教育下由全聋哑女变成留美博士)在她的博客里就有一段关于“高智商低情商”的文字:她说在美国的华人是个特殊的群体。一般来说,来美国留学读书的华人,个个都很优秀,学业上都是出类拔萃。她身边认识的人,硕士、博士、博士后,就像稻草一样,一抓就是一把,而且基本都是名校出来的。她说她有一个室友是MIT出来的,(MIT就是麻省理工学院,在世界上理工学院中排行第一)这个室友是美国人,读书时还写过书,才华横溢。但是毕业后,却因为无法和周围的人们相处,最后竟然连工作都找不到,偶尔打打零工,生活颇为窘迫。他性格很古怪,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和我们室友也无法共处……还有很多,她们发现一个共同点,MIT的怪人很多。也许正因为他们太聪明了,人也就变得很怪很不合群。在美国优秀华人的确很多,但是高智商低情商的华人也很多……所以,学习再好,学校再好,但是不会与人相处,有不正确的甚至是很偏激的人生观价值观,那又有什么用呢?很多人太优秀太聪明了,但是反过来又是很敏感很脆弱的,一碰上事情,通过他的高智商,充分的想像力和思维力,无限地扩大化,马上就撑不住了!有人评论咱们丹东的几所高中,认为还是二中的学生有后劲,东港一中、二中还有一些学校全封闭,军事化管理,上自习,学生别说说话,抬一下头扣分,分扣了了,就打发回家,弄得学生紧张得不得了,一天就是死肯书本,什么交往?(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培养情商?(学生就是一部学习的机器),统统没有,三年下来基本就报废了,没抑郁就是万幸,一点发展后劲也没有。
道理谁都明白,说一千到一万,还是人才选拔制度、高考的指挥棒在做怪。能考高分的学生,心智未必成熟。生命意义、人生价值教育太缺乏了。
2、一帆风顺,没经历过挫折。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不用说了,在学校还提倡“赏识教育”,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他们一直接受着“半导体式的爱”,之所以称之为半导体的爱,是因为这种爱只是单向给予的,是有去无回的。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一次在北京电视台“父母学堂”栏目中搞了个《别拿习惯当小事》的讲座,他分析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一个小孩子上幼儿园了,每天父母给他穿好衣服、系好鞋带送到幼儿园,鞋带松了摔个跟头他也不会自己系上;上小学了,小孩子不会擦屁股,在学校他就憋着不上厕所,实在憋不住了就……弄脏了裤子被同学嘲笑他就大哭;升入中学,妈妈定点到学校给他送奶,用奶瓶装的;孩子考上大学一家人开心极了,开学那天,爸爸扛着最重的行李、妈妈身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背包,两人气喘吁吁紧跟在手拿一瓶矿泉水走在前头的孩子;大学毕业了,为找个好点的工作爸爸开始求人、托关系,生怕孩子不满意;孩子要结婚了,一套新房花掉了夫妻俩大半辈子的积蓄,还不算必须置齐的家具、电器;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看孙子就成了老两口最大的任务。
这并不是夸张,每天,上述经历在许多家庭中真实地上演着。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按这套路子来的,所以从小到大,一帆风顺,没受过苦,没经历过挫折,抗挫能力匮乏,对挫折的抵抗力几乎为0。
 1. 设置困难处境,磨炼学生意志。
&“温室”小花长期接受赞扬、忍让、宽容等养分的滋养,以至于无法面对别人一丁点儿的指责。从小养成惟我独尊、倔强好胜、骄傲自满的性格特点。在学校他们天不怕地不怕,好出风头,但意志力较强。针对他们的特点,我们就要注意挖掘其性格中好的一面,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争胜心和意志力,同时纠正其惟我独尊的骄气。组织开展一些班会或体育比赛等活动,有意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项目内容,让这些“小皇帝”、“小公主”参加,在参赛过程中使其受挫,观察他们在挫折面前的态度,借机进行教育。还可以表扬那些敢于克服困难,顽强奋斗的同学,让孩子们为他们做过的努力鼓掌祝贺,使他们懂得只有顽强奋斗,才会达到目的,取得成功,从而对全体学生也同时进行了活生生的抗挫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抗挫心理素质。让学生明白要“越挫越勇”。只有让学生从温室中走出来,敢于经受风雨,自我锤炼,自我适应,自理生活,他们才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 正确对待挫折,给予恰当引导。
美国学者拜伦说:“逆境是到达真理的一条道路。”前苏联作家别林斯基说:“不幸是最好的大学。”可见,挫折在人生道路上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使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面对挫折与失败,我们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半途而废;另一种则是百折不挠。前者可以少碰钉子,但成功的机会也会因此而减少许多;后者会多碰钉子,但成功的机会却会大大地增加。
在孩子遇到挫折想要退缩时,教师要适时鼓励孩子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地去面对挫折。当学生因目标过高而产生挫折感甚至引起心理障碍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降低自己的愿望与要求,学会放弃,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比如说遇到学生失败后一蹶不振,就要教育学生们明白:失败是正常的,只有经过失败,人才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吃一堑长一智。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一次就成功,都可能经过长期的失败才取得成功的。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挫折耐力就会渐渐提高,从而做到宠辱不惊,成败安然,坦然面对一切。
3. 多种渠道教育,提高抗挫能力。
在提高挫折耐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对抗挫折的能力。教师可在平时的教育中教给学生对抗挫折的方法;抗挫教育应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这对小学生养成抗挫的心理素质极为重要。如何施教,如何挖掘教材中的抗挫因素去引导学生敢于克服困难,使他们慢慢地形成坚强的意志力、顽强的拼搏精神,是培养小学生抗挫心理素质的主要环节。在班队会上给学生们讲伟人或名人们是如何对待挫折的;让学生看世界名著(如《鲁宾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轮椅上的梦》等),从名著中学习如何对待挫折;唱励志歌曲《少年壮志不言愁》、《真心英雄》等,通过音乐的熏陶,使学生明白挫折并不可怕,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会给人打击,带来悲伤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起来。
阳光总在风雨后。风吹雨打是万物生长必经的过程,能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的花朵才可以享受雨后阳光的沐浴。挫折对于生长在安逸环境下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健康成长的“催化剂”,让他们经受风吹雨打,直面挫折,战胜挫折,他们就一定能茁壮成长!
不良倾向之CC反叛&& 厌学
大家可能都知道《潘多拉现象》: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帝宙斯,一次派侍女潘多拉传递魔盒。在交给潘多拉魔盒时,宙斯叮嘱她万万不能打开盒子。然而,宙斯的告诫,反倒激起潘多拉不可抗拒的好奇和探究欲望,于是她不顾一切得打开魔盒,结果,盒子里装有的所有罪恶都跑到了人间……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我们学校也好,班主任也好,都会告诉学生不许干这儿、不许干那,不许自己上单、双杠上去玩,注意安全。虽然每天都在反来复去地讲,苦口婆心地说,但是后来你会发现这样反复重复的后果是激起了更多学生的好奇心,因此还是经常有学生偷偷的跑到那里去玩。
1、内心好奇。
小学生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很多反叛行为是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一般说来,人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就是所谓“禁果逆反”。我们有些老师、家长禁止小学生做某事,却又不说明为什么不能做的理由,结果适得其反,使“不要打架”、“不要上网玩游戏”之类禁令达不到应有的预期效果;越不让学生上网,他越想去看看网上到底有什么,怎么大人能上,小孩就不能上。“被禁的果子是甜的”,好奇心驱使小学生有时甘冒受惩罚的风险去尝也许并不甜的“禁果”。
2、缺少体验。
“不准怎么怎么样”我觉得这些都是“正确的废话”。学生不是想玩单双杠吗,好,请体育老师协助,让他给学生示范几个动作,然后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但是有很多学生都无法完成甚至有学生还从爬竿上摔了下来,幸亏有老师在旁边帮助,要不然就闯祸了。当很多学生亲身经历了这一场景,他们明白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活动,如果没有老师在旁帮助,那么后果就会很严重。等他们认识到了这一点,你再和他们商量,只要老师有时间,那么我们就一起去活动,不要再个别行动了。从此以后,学生再也不会去那里玩了,当然事故也不会发生。 所以说,有些事情应该让学生去尝试,必要的时候让他们尝点苦头,以后不用你说,他也不敢了。举个例子,学生下课了都到教室前面喝水,班级规定不准挤,防止热水烫伤,学生总不听,一次两个学生一抢,水洒手上了,还在那说不烫不烫,老师说:不烫啊,来再倒点上,他不敢了,再配合上老师的教育,学生都知道了拥挤确实危险。
3、晕轮效应。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这样也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地原谅他,即使批评也是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式的。而听说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犯了错误时,教师的表现是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大声训斥。这在教育心理学上叫“晕轮效应”。结果是“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恨这个教师,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过:“请你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关于“厌学”
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对全国20多个省市1万余名小学生进行调查得到的一个结论:10个小学生中居然4人有厌学倾向!
在我们周围也能感觉到:学生最爱上的课是体育、音乐、美术,甚至到外面劳动累也高兴,最不受欢迎的课就是语文课、英语课和数学课。什么原因?
我们从魏书生的经验中分析一下:魏书生对后进生从来都是满怀爱心,他经常是把全校最后的几名学生调到自己的班里,他从不嫌弃、不讽刺、不挖苦。他说: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对环境没保护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能力弱,而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像医生埋怨患者的病难治。如果医生埋怨患者的病太重,就不给治了,那他的医疗水平能上去吗?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后进学生对教师的帮助更大,因为他使教师提高了教育水平。而我们的老师,一般都是怎么做的呢?看见后进生气就不打一处来,一点小错误,劈头盖脸一顿暴训,甚至于讽刺挖苦,使他精神上彻底崩溃,关系上彻底孤立,信心上彻底毁灭。是我们的老师素质低吗?不是,一方面我们老师的方法不对头,太少了:别一方面,我说都是现有的评价制度给闹的,动不动统考,下岗,以一张卷评价一个学生,以一次考试决定教师的命运,逼着学习不好的学生拿高分,让逻辑思维不强的学生去演算,本来体育挺好的,就是不让他去打篮球,唱歌好成绩不好,也是差生,结果是教师苦,学生累,家长烦,提不起,放不下,干遭罪。学生能不厌学吗,能不有逆反心理吗?别说学生,老师都能产生职业倦怠和逆反心理,何况学生。
不知道大家注没注意这样一个现象:幼儿园的小朋友,老师一提出一个问题,一个个小手都举起来了,积极性特别高,到小学一点点就来变了,一二年级80%、三四年级50%,五六年级40%,到中学20-30%,到高中大学没人爱举手。有没有这种感受?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经过“教育”学生开始会思考了,想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想让我们怎么回答,千万别说错了,说错了挨批评、多丢人!我们不禁反问:难道是我们一手把原本求知欲、表现欲极强的孩子培养成方方正正的,规格的零件吗?就像一幅漫画画的那样:一群三角形、梯形、棱形头型的学生走进学校,出来时都是方方正正的一个模样。
应对(解决反叛和厌学的问题我想起码要做到以下点)
1、爱每一个学生。
怎么爱学生?去年我参加了振安区辅导员培训,一个老校外辅导员讲了个有意思的故事:小王和小丽是一对恋人,刚认识不久,一天小丽就约小王去公园,小王高兴极了,收拾了一番就来到公园,那是80年代,时兴划船,小王和小丽就租了一条船。小王划,小丽坐着,两个人就边划边聊,也不知道聊了多久,小王的胳膊有点酸了,可他也没停下来,划呀划呀。又过了好长时间,小王感觉手好像磨起了水泡,他还是高兴地和小丽聊天聊地,没有停下来,又不知划了多久,水泡磨破了,小王还在划呀划呀,就这样一边划,一边聊,聊得高兴了俩人还笑得前仰后合,一点也不觉得累,也不觉得苦,相反倒很幸福。他说,我们教师如果能像小王爱小丽一样爱工作,爱学生,工作就不会觉得累,也不会觉得苦,为学生做什么都愿意,都不会生气。形象吧?
爱学生,就要对学生真诚。真心实意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对学生提合理的要求,作出合理的评价,放下架子,张开笑脸,真诚地面对学生。
爱学生,我们就要对学生公平。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学生,无论是他们的成绩是优是劣,无论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一视同仁才能使学生的成长过程充满理性、善良和公正,心灵世界健康和谐。
爱学生,就应该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爱的真谛在于让每一名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爱与被爱同样都是一种幸福。
2、讲究教育艺术。
教育艺术也是教育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有效解决具体教育问题的聪明才智,是教师对教育情境和问题的深刻洞察和敏锐把握。教育智慧是教师的人格、学识、能力、经验、教育机智等综合素质的体现。
05年有一期《辽宁教育》上在刊首有这样一篇文章挺有意思:有一位退休老人,在学校附近买了一栋简朴的住宅,打算在这里安度晚年。起初几个月很好很静,老人很满意。没过多久,烦心的事来了,几个调皮的男孩子在下晚自习以后,总是边走边踢路旁的垃圾箱,怎么劝也无济于事。老人对男孩子说:你们使我想起了童年的美好时光,为感谢你们,每踢一次给你们一元钱,后来,一天天减少,八毛、五毛、两毛,最后不给钱了,孩子们急了,不给钱,我们还不踢了呢!
这个聪明的老人,运用了逆向思维,用另类的教育方式让调皮的孩子放弃了损人不利已的行为,这就是教育的艺术。
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故事很多人都知道:那是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用魏书生的话说:这种批评,谁还能有抵抗力呀!再顽劣的学生也会失去“抵抗力”!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育艺术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同样的方法,对同样的人,实施者的人格气质等细微的技巧都会影响教育的效果。所以说教育艺术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遇不可求的高超艺术。
3、学会赏识学生。
赏识教育就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使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
老师们如果对赏识教育有什么怀疑的话,我请大家回忆一下咱们自己的孩子刚学说话学走路时的情景,当孩子发出一串含混不清的音符时,当孩子摇摇晃晃地迈出一小步时,是什么感受?一定欣喜若狂地抱起孩子夸奖他“宝宝棒极了”“宝宝真聪明”.然后迫不及待地告诉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朋友同事,哪怕孩子快两岁才刚刚能独自走完一段路,也没有哪个父母会训斥他:“人家别的孩子早就会跑了,你怎么走路都走不稳!”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孩子有个体差异,说话说错了、走路跌倒了都没关系,可以慢慢学嘛。这种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方法就是赏识教育。这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通的方法,普通到我们所有的人都用过,这是一种新颖而又古老的方法,古老到从我们的祖辈沿用至今;所以,可以说做过父母的的老师都曾是赏识教育专家,每一个教师都要经常锻炼自己的“大拇指”,越赞扬,学生就越自信,如果总是说学生:什么也不是、笨蛋、窝囊废,他就永远也找不到“好孩子”的感觉,而一旦学生相信了老师的评阶,问题就更严重了,“笨蛋的标签他会背一辈子”。
让我们记住: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老师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老师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学习不行时,老师却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
4、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首先就要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帮助学生找优点是所有成功教育家的通用法宝CC这是魏书生先生的总结。古今中外这些例子太多了,时间关系我只给大家用我自己举个例子:
我在小学的那段时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让我觉得自己特别自信.只是六年中每次选班里的体委时我都能全票当选,可是从小学到初中,到师范的一年级,我的体育却始终不好,甚至连运动会都不敢参加,不是装病就是找个别的什么理由,总之就是不敢与别人竞争,就是怕输了丢人,直到后来,我迷上了足球,每天疯狂地练习,一年,两年,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我的足球水平已经在全校屈指可数了,体能也随着提高了,我甚至成了学校的球星.这时我才真正有了自信,敢参加运动会,敢参加长跑比赛了,我还在一次校运会上打破了标枪纪录,随之我整个人几乎都变了,当上了班级生活委员,我一个内向的人毕业时竟活跃起来了,还组织了“告别晚会”。毕业后,我充满了自信,充满了活力,在工作中处处领先,这些都应该归功于我的那份自信,那份在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自信和能力.
想想今天的我们,何尝不应该把这短短六年的小学教育,让学生受用上几十年,甚至一生呢!所以我认为,教给学生知识并不是我们工作的全部,我们工作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学生充满自信,拥有一技之长,挖掘学生的潜能.
5、培养学生尊严。
尊重与自尊对学生来说太重要了,不光对学生,对我们每个人都重要。粗暴的批评,就是在摧残学生的上进心,摧残学生的上进心,实际上就是逼着学生落后。这学期,我们区教育开放周的主题是“快乐成长”,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就围绕这个主题,想开展些什么活动呢?减轻学生压力,让学生身心放松,精神愉悦,我们就设计了两个活动,一个是搞一个拔河比赛,再一个开展一次“无批评周”活动,就是在一周之内,不点名批评任何一个学生,人人留心,自己检点,启发学生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CC自尊心,用它来自己约束自己,批评自己,教育自己。一周下来,各班的纪律不但没乱,还有了进步,学生没挨批评自然没伤心,老师没批评学生自然也没伤身,多好,社会都和谐了,师生是不是更应该和谐呀!我们真正明白了,原来:当我们降下了“批评”这面旗帜,学生那里便升起了“自尊”那面旗帜。
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在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如果我们教育者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小学生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背离、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或消除了。
1.21.10.70.60.2
实际上,成人化并不是洪水猛兽,实质是少年儿童“想要长大”,追求独立、摆脱家长束缚的一种强烈愿望,这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但必须有节制,有正确的引导。
1、把握学生成人化心理。
学校和家长要善于把握孩子的成人化心理,把孩童间的游戏转化成社会伦理道德的强化教育课。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成长不仅意味着自由,更重要的是责任心、宽容和关爱,通过循循善诱的工作,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如有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周通过专职老师讲解、作练习、办漫画展、“悄悄话告诉我”等形式,解决学生心理困惑,提高他们团结友爱和协作能力,学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2、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全社会也应树立“成才更要成人”的素质教育观,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普查学生心理状况,了解学生有无不良心理因素,通过专家心理咨询等,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
也许是我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不一样,所以今天我以大量的例子说明了当今小学生的种种不良倾向,这当然不是主流,当今的小学生中也有许多好的方面,如个性张扬,独立自主、果敢自信,勇于冒险,思维活跃、善于交往等良好的品质,去年的5.12和奥运会,80后、90后的一代就展示了他们优秀的一面,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老师,感谢学院领导,所讲内容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
】&&【】&&&&
&&相关链接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cn 丹东教育网 丹东市教育信息门户网站
丹东市教育局主办 丹东市电教馆承办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