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德州响尾蛇蛇

什么是“响尾蛇机动”?_百度知道
什么是“响尾蛇机动”?
战斗机特技中有一种动作叫“响尾蛇机动”具体是什么样的
然后减速到148公里&#47你说的应该是眼镜蛇机动,然后推杆压机头.5~4g的过载,机头在后的平飞状态,震惊全场。目前苏27系列。机动时飞机进入的速度约为425公里&#47,是由前苏联的Su-27战斗机首先试飞成功的,在整个机动过程中。响尾蛇是美国AIM9系列空空导弹的名称,F22都可以做出眼镜蛇动作,再恢复到原来水平状态,形成短暂的机尾在前,飞机以超过每秒110公里&#47,飞机的飞行高度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小时;小时的速率减速,这个动作仅使飞机承受3;小时。   机动过程中飞行员快速向后拉杆使机头上仰至110度~120度之间。1989年6月在巴黎航展上,因此这一机动动作又被称为“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前苏联著名试飞员普加乔夫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表演了眼镜蛇机动。眼镜蛇机动是著名的过失速机动动作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被称为“超级响尾蛇”,速度M2.5,体积小,只命中10枚,如同响尾蛇能感知附近动物的体温而准确捕获猎物一样,弹长2.87米,重量轻。美国“响尾蛇”系列共有12型,一次还敌我不分地打下了自己的飞机“响尾蛇”AIM—9是世界上第一种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结构简单。AIM—9L属系列中的第三代,最善于近距格斗,成本低,1977年生产,早期的“响尾蛇”性能低下,最大射程18530米,可全方位攻击目标,如越南战争中发射100枚,直径127毫米。红外装置可以引导导弹追踪热的目标
响尾蛇近距离格斗导弹最大过载26—35g 苏-27的那个叫做眼镜蛇机动,又被称为“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 法国海响尾蛇导弹的机动过载达35g。
响尾蛇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AIM-9响尾蛇导弹 -
AIM-9响尾蛇导弹展示品
美国三军通用编号AIM-9(Sidewinder)是全世界第一款实用化的空对空导弹,第一款以红外线作为导引设计,也是第一款有击落目标纪录的空对空导弹。响尾蛇导弹是中国湖空用武器中心所研发,使用单位遍及美国四大军种,外销数量与使用国家众多,对现役所有的红外线导引空对空导弹的基本设计概念都有深厚的影响,的第一款红外线导引空对空导弹实际上是仿造响尾蛇而来,苏联设计人员对设计小组的巧思也赞赏不已。
AIM-9系列响尾蛇导弹是一种的追热导弹。首款实战型响尾蛇导弹,型号 AIM-9B 于1956年进入美国空军服役。
AIM-9响尾蛇导弹 -
& 引擎&固体火箭(规格皆AIM-9L/M为主)& 负载重量&9.4公斤(20.8磅)& 整体总重&91公斤(190磅)& 长度&2.85米(112.2吋)& 直径&12.7厘米(5吋)& 翼展&63厘米(24.8吋)&
&速度:&2.5马赫& 射程&:理论18公里(11.3哩;9.7海浬) (目标为开启后燃器的单发涡轮发动机战机) (于15km高空)对头最大射程4公里尾追最大射程8公里 (于海平面)尾追最大射程2公里& 弹头&:-17/B环状爆炸破片弹头& 导引:&红外线导引 (AIM-9C为半主动雷达导引)& 发射平台:&空射&陆基、海基
AIM-9响尾蛇导弹 -
William B. McLean,响尾蛇之父
&响尾蛇于&1946&年在海军军械测试站(NOTS)开始研制,该站位于美国加州的&Inyokern,就是今天著名的美国中国湖武器试验中心的前身。最初这个项目仅仅被当成一个机构内部的研究项目,提出这一构想的是一位名叫&William&B.&McLean&的工程师。McLean&最初将他自己的项目称为“Local&&Project&602”。这个项目靠实验室基金,志愿者的帮助甚至保险基金来维持开发(当时被称为一种寻热火箭)。而直到&1951&年以前,这个项目没有接到任何官方资助。直到当年响尾蛇被展示给&William&"Deak"&Parsons&海军上将——海军军械局的代表时,它的性能已经十分不错。而到了&1952&年,该型武器按照指定流程受到了官方代号。通过使用一些新技术,响尾蛇的结构十分简单,而性能却又比空军开发的同类产品(AIM-4&猎鹰导弹)更可靠。通过在越南战场的实践,美国空军也对猎鹰的性能深表失望,最后还是使用了响尾蛇。
响尾蛇在设计上借鉴了&Enzian&导弹设计上的一些独到之处,但是更多的还是革新,这些革新最终显著地提高了它的性能。首先,它的导引头结构酷似人眼的结构:使用一个矩形透镜(这个透镜的横截面应该是抛物面形状,类似于放大镜)替代了&Enzian&控制系统中原有的“操舵”镜,前者被安装在响尾蛇导弹的头部,其对角线交点被垂直固定在导弹轴线上,透镜可以围绕这个圆心水平转动。红外线感应器则被安装在透镜的后方。当透镜平面的长轴、导弹的中轴线还有从目标通过镜片折射到红外线感应器的红外线处于一个平面时,目标发射的红外线就可能被红外线感应器感知(当然早期响尾蛇红外线感应器视界很窄,导致目标离开导弹轴线不能很远,远了就不行了)。因此透镜折射目标热辐射到达红外线感应器的连线和导弹中轴线之间夹角可以引导飞向目标所在大致方向。&
响尾蛇探测到的目标偏离导弹轴线的角度大小取决于目标热辐射到达透镜时,其折射点距离透镜边缘有多远。如果目标距离透镜固定轴(就是透镜的对角线交点)很远,被红外线感应器捕捉到的目标红外辐射肯定是通过接近透镜边缘的区域折射来的,反之会落在透镜中央。由于透镜以固定角速度围绕导弹中轴作自旋,所以当目标发出红外线落在透镜边缘的时候,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透镜边缘自旋的线速度肯定会很快,反之红外线折射点处于镜子中央的时候,线速度会很慢。目标离轴角度可以根据透镜上折射红外线持续时间长短被估算出来(目标离轴越远,折射红外线在透镜上留存时间越短;反之则越长)。&
此外,响尾蛇通过改进跟踪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命中率。Enzian&导弹通过将望远镜捕获的影像直接输送给控制系统来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就好像前者就是一个操纵杆一样。这意味着导弹在几乎所有条件下都只能直接飞向目标,通过尾追的方式来击落目标。为此导弹不得不在航程内保持足够的速度优势来追逐目标,以便在追踪过程中击落目标。 而响尾蛇则采取了不同的跟踪方式——一种被称为偏置导引的跟踪方式: 响尾蛇并不直接飞向红外线感应器感知到的目标方向,而是飞向目标未来将要到达的位置,在那里与目标“会合”。 所谓偏置导引,最早被用于舰船导航,为的是防止两艘舰船在海上相撞而采用的一种导航方式。后来被扩展到导弹跟踪,特别是对空中目标的跟踪上。这个算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在两个动目标之间的碰撞过程中,它们之间的连线在二维坐标系中的方向应该保持不变。所以在跟踪动目标的过程中,导弹的速度矢量应当随着目标位置、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而变化,以保持它们之间连线方向保持不变,距离逐渐缩短,直到最后相交。
例如,当连续两次测量后发现目标保持在导弹左前方&5&度角的位置的时候,导引头不会要求控制系统改变导弹当前飞行方向。而当目标正在以和导弹相同速度偏转到导弹右前方&45&度角的位置的时候,导引头会发出信号要求导弹向右偏转来追踪目标。而如果导弹的飞行速度是目标的四倍情况下,导弹只要保持向右偏转&11&度就可以保证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和目标“会合”了。只要保证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导弹和目标之间连线只要保持方向不变,二者总有交会的那一刻。这就是偏置导引技术的精髓,而且这种算法的技术实现也十分简单,在空战实践中这种技术十分有效。 但是仅仅靠这个还是不够的,响尾蛇必须具备飞行中修正自身飞行方向的能力。如果飞行过程中导弹一直以导弹长轴为轴心进行自旋,那么势必影响导引头中透镜自旋时的速度恒定性,进而影响导弹跟踪目标时的精度。为了修正导弹自旋带来的精度偏差,要设计一种感应器来感知和修正这些偏差。所以在导弹尾部的稳定翼面外&侧又加装了很小的控制翼面,它们被称为“陀螺舵”。飞行过程中高速气流流过这些翼面,如果导弹开始自旋,高速气流流过控制翼面时产生的扭转力矩迫使导弹恢复稳定状态,从而保证了跟踪精度。这样响尾蛇的设计师们用一种很简单的机械装置达到了与复杂的控制系统相同的效果。 响尾蛇的测试型号——&XAAM-N-7(就是后来的&AIM-9A&型导弹),终于在&1953&年的&9&月份成功试射。据说之前&13&次发射全部失败了,可见一件新型武器从研发到定型要走过多艰难的道路。但是&William&B.&McLean&和他的研发团队并不气馁,而是耐心的寻找故障原因并不断修正设计上的缺陷。就这样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第&14&次试射中成功地击落了&QB-17&靶机。
最初的生产型号——AAM-N-7(就是后来的&AIM-9B),终于在&1956&年正式投入使用,而其性能则开始伴随着在实战中的实践而不断改进提高。
AIM-9响尾蛇导弹 -
&AIM-9&由多个公司各自生产的不同部件组装而成,这其中也包括两个主制造商——福特航宇和雷声公司。整个导弹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导引控制段、引信、战斗部和动力系统。 导引控制段主要用来控制导弹飞行。最前端是红外线探头,包括旋转标线、反射镜、四个光敏电阻元件(到&AIM-9X&导弹时该部件已经被平面扫描焦平面阵替代)、电动马达还有电枢。红外线探头被布置在导弹弹头的球形玻璃罩内。探头之后就是导弹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信号分析、直到最终生成控制信号来引导导弹飞行。此外在导弹弹体上还有一根控制脐带,平时插在导弹挂架的控制接口上。当导弹发射时,发射信号就是通过这根脐带传递给导引控制系统的,而当导弹发射出去后脐带也被扯断留在挂架上。由于红外线探头属于热敏元件,温度越低其敏感度越高,所以必须为其配备专门的冷却系统,因此从&AIM-9L/M&型开始导弹搭载一个&35MPa&气压的氮气瓶,此外为响尾蛇配备的导弹挂架上也开始配备专用的高压氮气瓶。而最新型的&AIM-9X&型导弹则包含一个低温发动机来负责冷却红外导引头。冷却系统后面是两个电动舵机,负责控制导弹的,而最新的&AIM-9X&由于采用了矢量推进技术,所以也省去了这两个舵机。而舵机后面,也就是导引控制段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燃气发生器用来提供动力将制导信号转变为能够控制舵面旋转的机械力矩。在最新的&AIM-9X&型导弹中这个部分也被热电池替代。
导引控制段后面就是目标探测器——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引信。响尾蛇的引信历经无线近炸、红外近炸和激光近炸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红外近炸引信成为技术最成熟、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组件:由四个红外线发射器和对应的探测器构成,他们用来探测导弹和敌机的相对距离是否发生变化。当距离拉远时,战斗部不会爆炸;反之,引信发出信号导致战斗部爆炸。而&AIM-9L&之前的老式响尾蛇多采用无线近炸引信;最新的&AIM-9X&型导弹则开始采用新型的激光近炸引信来对付采用了红外抑制技术和非金属材料制造的隐形飞行器。
战斗部:AIM-9H/L/M&型导弹装有一个&11kg&重的。所谓连续杆战斗部就是由一组金属棍采取首尾相连的方式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金属环,平时压缩在一起,爆炸时由于炸药产生的冲击波瞬间,金属环瞬间张到最大。这种战斗部爆炸时威力很大,金属环张开时产生的机械力能甚至能将邻近的敌机拦腰切断。所有其他类型的老式响尾蛇则配备了一个&10kg&重的破片战斗部。而最新型的&AIM-9X&型导弹沿用了&AIM-9L&的环形破片战斗部——WDU-17/B&型战斗部,由美国&Argotech&公司研制。这种战斗部有约&200&根钛棒构成,总重&4kg。 动力系统:多数响尾蛇导弹都采用了&Mk36&无烟发动机作为自己的动力系统。由于导弹飞行时没有明显的尾迹,敌机飞行员难以通过肉眼来发觉,更谈不上及时避让了。此外动力系统还包括专用的固定装置用来将导弹固定在发射挂架上。导弹尾部的尾翼用来保证导弹飞行稳定,避免飞行中翻滚;而尾翼上的陀螺舵则用来避免导弹飞行中出现自旋。而到了最新型的&AIM-9X&型导弹则取消了陀螺舵的设计,因为导弹内部已经有专门的姿态控制系统保证导弹飞行过程中不会发生自旋。此外&新型响尾蛇采用了矢量控制系统——通过改变发动机尾喷口喷气方向来控制导弹的飞行方向,从而让导弹有了更加敏捷的飞行能力。
AIM-9响尾蛇导弹 -
挂载 AIM-9B 的 F-86
&响尾蛇首露锋芒是在&1958&年的&9&月&24&日发生的台海空战中。在后来被西方称为第二次台海危机的战斗中,对岸空军的&F-86&佩刀战斗机与解放军空军战斗机在台海上空爆发激战。和朝鲜空战中&F-86&与早期的&MiG-15&之间的对决一样,解放军的&MiG-17&战斗机拥有更好的垂直爬升性能和更强大的火力。解放军战斗机上的大口径航炮对对岸空军的&F-86&战斗机构成很大威胁,因此解放军战斗机拥有很大的空中优势。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美国在高度保密情况下秘密提供了一小批响尾蛇导弹给对岸,同时派遣了一个小组专门负责改装&F-86,以便能够搭载响尾蛇进行战斗。
1958&年的&9&月&24&日,9&时&42&分,我机群与敌机相遇,因不知道对方机上载有“响尾蛇”导弹,故仍按常规战术展开攻击。交战中,姜凯大队勇猛快速接敌,始终与敌机群近战格斗,打乱了敌机的队形,使其携带的“响尾蛇”导弹没有发射的机会。与此同时,罗杰达中队在接敌过程中,驾驶的&3&号战斗机掉队被敌机发射的“响尾蛇”导弹击落,这是世界空战史上第一次使用导弹。
AIM-9响尾蛇导弹 -
K-13 响尾蛇斯基
&响尾蛇在台海空战中的首次亮相使得苏联加大了在空空导弹方面投入的精力。台海空战之后不久,苏联开始生产他们自己的红外制导空空导弹——K-13/R-&3S&空空导弹(为&AA-2“环礁”)。它实际上是响尾蛇的苏联翻版。至于苏联人如何得到响尾蛇导弹实物(要知道响尾蛇在当时是十分尖端的武器,要得到它并非易事),有种推测,台海空战中有一枚&AIM-9B&型导弹击中了一架&MiG-17,但不知道为什么导弹没有爆炸。于是&MiG-17&就带着这枚插在机身上的导弹飞回了基地。而&Ron&Westrum&在他的著作《响尾蛇》中则提到,苏联人通过一名名叫&Stig&Wennerstr?m&的瑞典上校得到了响尾蛇的实物。经过紧张的工作,AA-2&于&1961&年开始投入使用。由于是仿制响尾蛇,AA-2&的结构和响尾蛇十分接近,以至于连零部件的数目都一模一样。许多年后,苏联工程师们承认,通过仿制响尾蛇导弹,苏联工程技术人员们就好像上了一堂很不错的“导弹设计课”,由此苏联及其东方阵营的导弹设计水平也大大的提高了。K-13&及其后来的各种改型持续生产了差不多&30&年。而&60&年代由于&K-13&的服役,空军的轰炸战术被迫进行改变,由以往的高空轰炸改为低空轰炸,为的就是躲避对方雷达和导弹的共同监视和拦截。
现在从我国资料来看,苏联获得的响尾蛇的确是我方提供的。据《世纪》2009&年第&03&期杂志刊载的文章,在&9&月&24&日温州地区的空战中,国民党空军发射了&5&枚美国响尾蛇导弹,其中一枚弹头坠地而未爆炸。中国政府发动了大规模抗议活动,并将导弹的部分残骸作为美国的罪证在北京展出。事后,我方获得未爆炸的“响尾蛇”导弹&1&枚和部分残骸。这枚导弹被运到北京后,中央有关部门决定解剖分析和仿制“响尾蛇”导弹,汤定元接到了参加这一解剖分析工作的通知。1958&年&10&月&3&日上午,在国防部内召开了布置解剖分析及仿制“响尾蛇”导弹的任务,定名为“55&号”任务,要求到&11&月&25&日复制出一枚来。此举成为我国空空导弹发展的开端。“55&号”任务由一个委员会领导,委员会的主任是聂荣臻元帅,实际负责人是三机部部长助理钱之道,他后来调任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
研制导弹武器当时在国内还是件新鲜事,没有任何技术基础,特别是红外制导的导弹,因而周恩来总理出面从苏联请来了一个&10&人专家小组,帮助中方解剖分析。在解剖分析过程中,这&10&位苏联专家起了主导作用。其中有一位专家介绍了导弹对红外探测器的要求,需要用黑体辐射来标定入射辐射的功率,需要测定红外探测器的信噪比等等,这对汤定元来说都是全新的知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从头学起。 同年&11&月下旬,导弹的解剖分析工作结束,汤定元回到了原来的研究课题。12&月&3&0日,汤定元被告知物理所需要承担红外制导导弹用的硫化外探测器,并让他担任来自国内&9&个单位&18&人攻关小组的组长。次日,他就和这些年青的科技工作者一起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大家白天黑夜“连轴转”,周日、节假日都在实验室里,那时,他们是用化学沉淀方法和高温敏化制备硫化铅探测器的,与此同时还安排了更多的精力,来建立包括黑体辐射源、噪声频谱仪和光谱响应测试仪等设备。第二年&5&月,实验设备都设置好了,制成的探测器也通过了正式的测定,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过了很多年汤定元才知道,当初对“响尾蛇”导弹的解剖、分析工作结束之后,苏联专家带走了分析总结报告和部分导弹残骸实物。两年之后,苏联专家将“响尾蛇”导弹仿制成功,型号为&K-13,并作为米格-21&战斗机的制式武器。限于我国当时科技和工业水平,我国并没有仿制成功“响尾蛇”导弹,1962&年,我国在引进米格-21&战斗机技术的同时,作为配套武器引进了&K-13&空空导弹的技术,将其国产化之后,成为我空军装备的第一代空空导弹&PL-2。
AIM-9响尾蛇导弹 -
AIM-9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挂于F/A-18
原始编号XAAM-N-7的响尾蛇原型导弹于1953年9月试射成功,这一个次型后来更改编号为GAR-8,后又改为AIM-9A,又被称作响尾蛇1型。第一个接收AIM-9A的单位是部署在上的VA-46中队。这个中队于正式在他们的上使用。同年8月Bonhomme Richard号航空母舰上的VF-211中队与他们的接收到第一批的导弹。美国空军则是在次年开始先在本土防空单位的上面佩挂响尾蛇导弹。根据1956年由两航空母舰上面部署单位试射200枚导弹的统计,单发命中率大约在60%上下,远低于海军自己的评估但是比较接近真实的情况。9A生产数量大约3500枚,服役时间很短,1957年开始就陆续由性能更好的AIM-9B取代。
AIM-9B最初的编号是AAM-N-7,第一次在台海冲突首创击坠敌机纪录时,台湾空军的F-86军刀机使用时编号是GAR-8,最后的通用编号是AIM-9B。AIM-9B也是美国海空军进入越战时的主力空对空导弹之一。
AIM-9C是响尾蛇导弹系列里面最特别的一个次型。它的导引方式并非红外线导引,而是半主动雷达导引。由于响尾蛇导弹只能由目标的后方锁定攻击,使用上的限制比较大,如果改用半主动雷达导引,配备AIM-9C的战斗机就可以采取对头攻击。当时美国海军的主力之一是,限于雷达的因素,F-8只能够使用红外线导引的响尾蛇,AIM-9C的计划就是针对提升F-8的作战能力而来。这个提升使得只能操作F-8的上的中队具备类似大型的同等级的对头攻击能力。
然而当F-8随着小型航舰的退役而离开战场的时候,AIM-9C也无法继续在舰队中服役。不过这一型导弹后来被改成可以供直升机使用的AGM-122反幅射导弹。
由和雷神共同生产,有着最新的导向装置及飞控系统,以寻标器搭配(Nitrogen)冷却系统,俯视角可达40度,光网频率由70Hz提高到125Hz,追踪目标的能力为每秒12度,弹鼻的玻璃罩乃由一较小的氟化镁所取代,让红外线中波长较长的部分更容易穿透。其他改良的部分还包括:换装洛克达因(Rockdyne)公司的 Mk 36火箭推进器,使得飞行速度更快,飞行距离由5.6公里(3海浬)延长到17.7公里(9.6海浬);弹头较大且为连续柱形态、渐缩式弹鼻的新弹体、尾翅弦线加长。
AIM-9E是由5000发经由寻标器升级过后的AIM-9B。
自G型开始,响尾蛇导弹增加扩搜寻模式(Sidewinder Extended Acquisition Mode,SEAM),这个模式利用驱动装置让导引头以预定的摆动路径进行目标搜索,或者可以先由发射飞机上的雷达带领寻标头搜索目视距离以外的目标,当寻标头锁定目标的红外线讯号之后,雷达解除对寻标头的控制,让导弹进入准备发射阶段。这个模式可以增加响尾蛇导弹的接战距离与效率,越战时即曾经被F-4战斗机大量使用。
为解决真空管电路导致导弹可靠度极差的困扰,福特航太公司由AIM-9H开始使用晶体管电路,这型导弹保留了AIM-9G绝大部分的导向及控制系统,追踪速率则提升到每秒20度,成为当时运动性最佳的导弹。福特航太公司和雷神公司共为美国海军生产了7,720枚的AIM-9H。
为AIM-9L的修改型,主要加强寻标器的抗干扰能力。全长2.87米,重85.5公斤,极速2.5马赫,弹头重10公斤,最大射程18公里。
AIM-9NAIM-9J的后续发展型,重新设计了AIM-9J的各项电子系统,以提升导弹系统的性能与可靠度,最初是称为AIM-9J1,福特航太公司生产超过7,000枚,专供外销用。
AIM-9P型弹头
AIM-9P是1970年代初期由美国空军提供经费所发展,主要目的是提供外国客户更具成本效益的导弹,后来也有相当数量进入美国空军服役。这型导弹共生产了21,000枚,部分是全新产品,部分则是由AIM-9B/E/J修改而来。瑞典空军赋予的编号是Rb.24J。在外观上与AIM-9J/N相当类似,有个圆锥形弹鼻,以及弹体前方有控制鳍翼。
AIM-9R美国海军于1986年以AIM-9M为基础进行发展的型号,使用WGU-19/B影像红外线(Imaging Infrared, IIR)寻标器,提升导弹于日间的侦测与锁定能力。于1990年首次试射,原预定于1992年初少量生产,但在1991 年 12 月由于预算被删除,故发展计划结束。
AIM-9SAIM-9M的降级版,将反反制的能力降低,专门提供国外军售(Foreign Military Sales),第一个客户是土耳其。台湾陆军也有采购一批AIM-9S导弹,配置于AH-1W超级眼镜蛇攻击直升机上,用于直升机自卫空战时使用。
AIM-9响尾蛇导弹
AIM-9X是响尾蛇系列最新型,于2003年尾达到初始操作能力(Initial Operating Capbility),正式开始服役。AIM-9X以AIM-9M的固态推进火箭与弹头,配合全新设计红外线影像寻标头与导引系统,弹体,缩小的弹翼与控制面以及燃气舵等,将响尾蛇导弹的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经过为数众多的试射评估以及超过3500小时的飞行测试,2004年开始在上配备AIM-9X,稍后军方正式同意进入量产阶段,其中海军将先采购600枚实弹与训练弹。2005年第一季宣布他们已经递交1000枚AIM-9X给美国海军和空军,未来20年总数将会达到10000枚。
AIM-9X推出之后很快受到其他国家的注意与采购,到2006年4月止,已经有443枚实弹与153枚训练弹的外销纪录,输出的国家包括波兰178枚,丹麦60枚,41枚与不明数量的采购,已经确认的订单还有127枚实弹与22枚训练弹,150枚以及等。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8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13:18:21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响尾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9页¥2.0067页免费24页免费2页¥1.001页¥0.504页¥2.004页¥2.0017页免费24页免费1页2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1页免费2页4下载券1页2下载券24页1下载券44页免费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什么是响尾蛇
响尾蛇的尾巴末端有一串角质环,尾囚摇动时,会发出“嘎啦、嘎啦”的响声,吓跑周围的动物。眼和昌孔之间有颊窝,能测知周围猎物的准确位置,并迅速扑过去捕食。以鼠为食,也吃小鸟、蜥蜴和其它蛇类。分布在美洲,是毒蛇,产于新大陆的一类毒蛇,属蝰蛇科响尾蛇亚科,大约有30种。它的特点是尾部摇动的时候,会发出尖锐的咔啦响声。两只眼睛和鼻间有一个能感觉热量的小颊窝。帮助它们追膛猎物。尾部有一串角质的连锁环,摆的时候靠这些连锁环发出声音。成年的响尾蛇尾巴有6—10块连锁环。
响尾蛇共分两属,侏响尾蛇属和响尾蛇属。侏响尾蛇属包括一些小型的响尾蛇,如链侏响尾蛇和地侏响尾蛇。响尾蛇属包括一些大型的响尾蛇,如角响蛇。侏响尾蛇上包有9块大鳞板。响尾蛇属的响尾蛇有大有小,视种而不同。但头上都有小鳞片,这一点和侏响尾蛇属不同。
这一属中较为出名的有粗鳞响尾蛇,它的体型中等大小,广泛发布于北美洲的东部和中部。它们以崎岖的砾石地上搜索老鼠和其他啮齿动物为生。此外不还有西部的大草原响尾蛇,中部和西部的菱背响尾蛇,菱背响尾蛇是响尾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响尾蛇广泛地分布在从加拿大到南美洲的新大陆。通常栖息在比较干
响尾蛇的尾巴末端有一串角质环,尾囚摇动时,会发出“嘎啦、嘎啦”的响声,吓跑周围的动物。眼和昌孔之间有颊窝,能测知周围猎物的准确位置,并迅速扑过去捕食。以鼠为食,也吃小鸟、蜥蜴和其它蛇类。分布在美洲,是毒蛇,产于新大陆的一类毒蛇,属蝰蛇科响尾蛇亚科,大约有30种。它的特点是尾部摇动的时候,会发出尖锐的咔啦响声。两只眼睛和鼻间有一个能感觉热量的小颊窝。帮助它们追膛猎物。尾部有一串角质的连锁环,摆的时候靠这些连锁环发出声音。成年的响尾蛇尾巴有6—10块连锁环。
响尾蛇共分两属,侏响尾蛇属和响尾蛇属。侏响尾蛇属包括一些小型的响尾蛇,如链侏响尾蛇和地侏响尾蛇。响尾蛇属包括一些大型的响尾蛇,如角响蛇。侏响尾蛇上包有9块大鳞板。响尾蛇属的响尾蛇有大有小,视种而不同。但头上都有小鳞片,这一点和侏响尾蛇属不同。
这一属中较为出名的有粗鳞响尾蛇,它的体型中等大小,广泛发布于北美洲的东部和中部。它们以崎岖的砾石地上搜索老鼠和其他啮齿动物为生。此外不还有西部的大草原响尾蛇,中部和西部的菱背响尾蛇,菱背响尾蛇是响尾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响尾蛇广泛地分布在从加拿大到南美洲的新大陆。通常栖息在比较干燥的 地区。它产的身长差异很大。最小的是栖息在墨西哥的几种。身长只有30厘米。最在的是菱背响尾蛇,可长达2.5米。有些种类的响尾蛇有横向的斑带,但大多数都在比较淡的灰色、淡褐色等的基色上,都有黑色的菱形、六角形大斑点。也有些呈现出各种各样橙色、桃红色、红色或者绿色的图案,根据颜色来鉴别它们的种类往往比较困难。
大多数种类的响尾蛇食小的动物,特别是啮齿动物。年幼的体型较小的响尾蛇主要食蜥蜴。像其他蛇类一样,响尾蛇也不能适应过冷或过热的环境。在很热的地区,它们会变成夜行性动物,白天则躲在有庇护处避署。冬天在岩石的缝隙和斜坡上找地方冬眠。
所有的响尾蛇都是有毒的,危险的。过去民间有一些医治响尾蛇咬伤的办法不但无效,而且更加危险。幸好现在已经找到了许多好的方法,被响尾蛇咬到了也不再是必死无疑。然而,严重的创伤和痛苦还是无法避免的。响尾蛇中,墨西哥西海岸和南美热带地区的响尾蛇最为危险。它们伤害人的神经系统的毒素比其他响尾蛇都厉害。菱背响尾蛇是美国最毒的响尾蛇。
角响尾蛇-沙漠之蛇
  角响尾蛇生活在沙漠中那些被风吹过的松沙地区。它是靠横向伸缩身体前进的,方式很奇特。
  角响尾蛇在夜幕降临后不久就开始捕食。它吃啮齿类动物,例如更格卢鼠和波氏白足鼠。白天它在老鼠洞里休息,或是将自己埋藏在灌木下,与沙面保持同高,很难被发现。
  像其他响尾蛇一样,角响尾蛇的尾部有响环,这是由它身上一系列的干鳞片组成的。这些鳞片曾经也是有活力的皮肤,变成死皮后就成了干鳞片。角响尾蛇会摇动响环,向入侵者发出警告:被它咬到是会中毒的!
  角响尾靠一种奇特的横向伸缩的方式穿越沙漠,这使它抓得住松沙,在寻找栖身之处或猎物时行动迅速。
  当角响尾蛇从沙地上穿过时,会留下其独有的一行行踪迹。
  响尾蛇为了长大而蜕皮。每次蜕皮,皮上的鳞状物就被留下来添加到响环上。当它四处游动时,鳞状物会掉下来或是被磨损。野生蛇的响环上很少超过14片鳞片,而在动物园里饲养的蛇可能会有多达29片的鳞片。
dabenniu101
好像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向情人发出信号求偶(亲爱的,我在这里呢,快来吧!)
dabenniu101
除了吸引猎物以外,还有就是向对自己有威胁的对象发出警告——别碰我!我是有剧毒的!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州响尾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