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苏高考录取2012本三怎么填报

2012江苏高考志愿填报具体流程 如题,2012江苏高考志愿填报具体流程 考生填报志愿须知
考生填报的高考志愿是考生对报考高校及专业意愿的书面表达形式,是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认真学习有关招生政策和规定,全面了解平行院校志愿设置、投档原则,以及有关高校的录取规则,牢记每批次征求平行院校志愿(艺术类为征求院校志愿,下同)的填报及确认的时间和地点,根据自己的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志向和体检结论等,结合本人家庭的经济情况,慎重填报。本须知、《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江苏招生计划》、《关于招生计划中有关问题的说明》等是考生填报志愿的依据,《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百问》、高校招生章程等是考生填报志愿的必备参考。
一、录取批次、填报志愿形式及时间安排
1.高校录取分七个批次依次进行
⑴提前录取本科院校,共包括六类院校(专业)计划:
第一类:军事院校、军事院校(预备军官学员)、国防生计划;
第二类:公安、政法院校或专业;
第三类:航海院校或专业;
第四类:其他院校,包括国际关系学院(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技术)、上海海关学院、外交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部分院校小语种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等;
第五类:体育类提前录取公办本科院校、体育类提前录取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院校;
第六类:艺术类提前录取公办本科院校、艺术类提前录取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院校。
上述第一到第四类为文科类、理科类招生计划。
⑵文科类、理科类第一批本科院校。
⑶文科类、理科类第二批本科院校。
⑷文科类、理科类第三批本科院校。
⑸体育类、艺术类高职(专科)院校。
⑹文科类、理科类高职(专科)院校。
⑺文科类、理科类高职(专科)注册入学院校。
今年,我省取消了提前录取专科批次,原来公布在该批次的录取计划安排在文科类、理科类高职(专科)院校批次录取。
2.考生志愿填报形式
今年我省继续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含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应届生由所在中学组织;往届生、社会考生及我省户籍在外省借读的考生由报名地招办组织,在规定的时间内先填写志愿表,并根据志愿表,将自己所填报的院校、专业准确地录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要确保本人所要填报的志愿与所录入的志愿信息一致。
3.志愿填报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6月27日至7月2日,考生只填报提前录取本科批次、第一批本科和第二批本科院校志愿。其中:①本一省控线上的考生于6月27日至29日填报提前批本科、本一、本二批次院校志愿,7月4日前确认;②本一省控线下、第一阶段填报志愿资格线上的考生于6月30日至7月2日填报提前批本科、本一、本二批次院校志愿,7月4日前确认;③填报艺术类提前录取批次公办本科第1小批院校志愿的考生,必须于6月27日至28日填报,6月29日前确认。
第二阶段:7月26日至30日,在第二阶段填报志愿资格线上的考生填报文科类、理科类第三批本科院校(含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等)、高职(专科)院校以及体育类、艺术类高职(专科)院校志愿。7月31日前确认。
4.高职(专科)院校注册入学安排
面向参加普通高考考生的注册入学录取在8月17日至23日进行。注册入学共分三轮进行,每轮均包含考生申请、院校审核、考生确认三个过程。考生通过计算机网络登录省教育考试院专设的注册入学平台(网址href=""target="_blank">或href=""target="_blank">)提交申请,并需按时确认。具体要求按照《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12年江苏省高职(专科)院校注册入学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教考招〔2012〕18号)规定执行。
二、考生填报志愿的有关规定
1.应届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必须合格。
2.文科类、理科类考生必修科目测试等级均须达到C级及以上等级(技术科目必须合格)。
在外省(市、区)借读的我省户籍考生,如持有外省省级考试机构出具的年度高中会考或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证明,我省予以认可,并进行相应的等级转换,成绩经转换后,其必修科目(含技术科目)测试等级须达到4C1合格及以上等级。
文科类、理科类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含必测和选测)还须达到院校提出的等级要求。
3.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如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专业,在参加文科类或理科类专业录取时,必测科目均须达到4C1合格及以上等级;参加体育类、艺术类专业录取时,与不兼报文科类、理科类的体育类、艺术类考生相同,其七门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等级中D级不得超过三门(技术科目不合格视为D级)。如院校对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提出更高要求的,考生还须满足院校的要求。
4.特殊类型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对象和招收的艺术特长生的学业水平测试选测科目等级须达到招生高校在招生章程或招生计划中提出的等级要求;如高校未作具体说明的,其选测科目等级按高校对其所属科类一般考生的等级要求执行。
高水平运动员须按文科类或理科类考生的科目要求参加相应的学业水平必修和选修科目测试,其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中D级不得超过三门(技术科目不合格视为D级)。
保送生以及报考南京大学强化班的考生,其必测科目等级均须达到C级及以上等级(技术科目必须合格)。
报考示范性高职提前单招、少年班、残疾单招、体育单招、空军飞行员以及申请注册入学的考生,因有特殊要求或其中学阶段学习经历与普通高中学生不同,其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不作统一规定,由招生高校自主确定等级要求。
三、提前录取院校的填报要求
1.报考空军飞行员的考生必须为空军招飞体检和政审合格的考生,考生不需网上填报志愿,由空军招飞局南京选拔中心提供名单直接录取。
2.军事院校、军事院校预备军官学员、国防生招生计划(即提前录取第一类计划),考生可以兼报,且必须填满提前录取批次A、B、C3所院校志愿,否则本批次志愿无效。
3.提前录取本科批次第一类至第六类院校(专业)不得兼报。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的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可放弃体育类、艺术类提前录取院校志愿,选报文科类或理科类的提前录取院校志愿(在第一至第四类计划中选择其一填报)。
填报提前录取批次的征求平行院校志愿、院校服从志愿也必须符合本要求[即六类院校(专业)不得兼报],但可以与平行院校志愿填报不同类别的院校。例:平行院校志愿填报军事类院校计划,征求平行志愿可以改报公安类院校或专业。
4.根据总参谋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工作的通知》(参动〔2012〕5号)规定,我省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今年开展定向培养直招海军士官试点工作。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学制3年,毕业后取得大专学历,招生对象为男生。前2.5学年的课程由高校负责,后0.5学年为入伍实习期,由部队负责。经身体复检和政治复审符合入伍条件的定向培养士官对象,直接办理入伍手续。培养对象在校期间,因身体原因不宜入伍的,由学校根据情况调整到其他专业学习。
对于体检、政审、面试合格且有志报考的考生,在军事等提前录取本科院校志愿表上方“□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前的方框中选填“√”即可,在提前批本科录取结束后、第一批本科院校录取之前,按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投档。
定向培养士官对象在校期间学杂费自理。对于高考成绩超过本科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高考成绩,慎重决定是否填报定向培养直招士官。
四、文科类、理科类院校志愿、专业志愿和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要求
1.文科类、理科类各批次均设置了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从志愿)。文科类、理科类提前录取本科批次和本科各批次考生可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3所院校,高职(专科)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包含A、B、C、D、E5所院校,各批次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3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2.在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考生可以在省教育考试院专设的网站(href=""target="_blank">)和市、县(市、区)招办(含考试院、招考中心,下同)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同时,省教育考试院将通过市、县(市、区)招办、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href=""target="_blank">)、志愿填报网(href=""target="_blank">)和有关媒体及时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等信息,未被录取且符合本批次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条件的考生,须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附于《准考证》背面),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前往市、县(市、区)招办指定的地点确认志愿信息[填报文科类、理科类第三批本科、高职(专科)批次征求平行院校志愿不再现场确认]。
3.在文科类、理科类各批次征求平行志愿表中,设置了“院校服从志愿”栏,考生可以填报愿意服从的10所院校代码。院校服从志愿的含义为:考生愿意无条件服从所填报的10所院校和专业。省教育考试院将按照从左至右顺序、依据平行志愿投档规则进行投档。
五、体育类院校志愿、专业志愿和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要求
1.体育类分三个批次录取:体育类提前录取公办本科院校、体育类提前录取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院校、体育类高职(专科)院校。每个录取批次分别设置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从志愿)。每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3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2.在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考生可以在省教育考试院专设的网站(href=""target="_blank">)和市、县(市、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同时,省教育考试院将通过市、县(市、区)招办、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志愿填报网和有关媒体及时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等信息,未被录取且符合本批次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条件的考生,须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附于《准考证》背面),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前往市、县(市、区)招办指定的地点确认志愿信息[填报体育类高职(专科)批次征求平行院校志愿不再现场确认]。
3.在体育类征求平行院校志愿表中设置有“院校服从志愿”栏,考生可以填报愿意服从的6所院校代码。院校服从志愿的含义为:考生愿意无条件服从所填报的6所院校和专业。省教育考试院将按照从左至右顺序、依据平行志愿投档规则进行投档。
六、艺术类院校志愿、专业志愿和征求志愿的填报要求
1.艺术类专业按专业考试方式不同,分别实行传统院校志愿设置(使用专业校考成绩录取的院校或专业)、平行院校志愿设置(使用专业省统考成绩录取的院校或专业)和征求(平行)院校志愿设置三种。录取批次设置为三大批次8小批。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也按录取批次的顺序公布。
⑴艺术类提前录取公办本科院校,下设3小批:
第1小批:为31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清华大学等13所院校和“211工程”院校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以及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非美术类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行传统院校志愿设置。
清华大学等13所院校系指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江南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北京印刷学院(仅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苏州大学(仅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浙江传媒学院(仅限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摄影、录音艺术等4个本科专业)、浙江理工大学(仅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内蒙古大学(仅限音乐表演、表演、音乐学等3个本科专业)等13所高校的本科艺术类专业招生参照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招生办法执行。
第2小批:为使用专业省统考成绩录取的省内外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
第3小批:为除艺术类提前公办本科第1小批以外的其他院校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行传统院校志愿设置。
⑵艺术类提前录取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院校,下设2小批:
第1小批:为使用专业省统考成绩录取的省内外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
第2小批:为院校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实行传统院校志愿设置。
⑶艺术类高职(专科)院校,下设3小批:
第1小批:为31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及清华大学等13所院校校考的艺术类专科专业,实行传统院校志愿设置。
第2小批:为使用专业省统考成绩录取的省内外高校的艺术类专科专业,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
第3小批:为除艺术类高职(专科)第1小批以外的其他院校校考的艺术类专科专业,实行传统院校志愿设置。
2.院校志愿设置原则:对使用专业校考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实行传统院校志愿设置,即每个录取批次设置1所院校志愿,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对使用专业省统考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即每个录取批次包含A、B、C3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3.艺术类提前录取公办本科院校、艺术类提前录取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院校、艺术类高职(专科)院校三大批录取结束后,各设置一个征求院校志愿。省教育考试院将通过市、县(市、区)招办、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和有关媒体及时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等信息。未被录取且符合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条件的考生须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附于《准考证》背面),自行上网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前往市、县(市、区)招办指定的地点进行志愿信息的确认[填报艺术类高职(专科)批次征求(平行)院校志愿不再现场确认]。
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时,考生只能按照专业考试的方式(省统考或校考),在“平行院校志愿”或“传统院校志愿”两者中选择其一填报。
4.在艺术类征求院校志愿表中设置有“院校服从志愿”栏,考生可以填报愿意服从的6所院校代码。填报“院校服从志愿”的考生必须持有专业省统考成绩,且达到相应批次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院校服从志愿的含义为:考生愿意无条件服从所填报的6所院校和专业,且所填报的院校为使用专业省统考成绩录取的院校。省教育考试院将按照从左至右顺序、依据平行志愿投档规则进行投档。
七、网上填报志愿的要求
考生须在认真阅读相关材料及网上模拟填报的前提下,结合本人的情况,慎重选择自已所要填报的相应批次的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并填写相应批次的志愿表(志愿表可在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下载)。考生须认真校核志愿表上所填志愿是否符合我省填报志愿的有关规定以及高校提出的学业水平测试的科目要求和等级要求,确认无误后,在规定时间内凭密码登录省教育考试院专设的网站,将志愿表上的内容准确录入。
考生在网上录入本人的志愿信息之后,要立即提交,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对考生所填报的志愿进行逻辑校验。当出现红色的警告信息时,说明限制考生填报该志愿,考生须仔细阅读相关的警告信息,并须进行修改,直至正确为止;当出现蓝色的提示信息时,说明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不符合所填院校(专业)的要求,若考生坚持填报,则可以强行提交,但该部分考生将不能参加批量投档,如有遗留问题,由考生本人负责;否则进行修改,直至正确为止。
考生网上填报志愿提交后,在规定的填报时间内,可凭密码重新上网修改志愿,直至填报志愿截止日的24时止。
考生网上填报志愿提交后,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市、县(市、区)招办指定的中学或报名点仔细核对志愿信息确认表上的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核对无误后,由考生本人在志愿信息确认表上亲自签字确认,考生的父母、老师、同学等均不得代为签字确认,未经考生本人签字确认的志愿信息一律无效[第二阶段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不再现场确认]。
考生所填报的志愿信息,一经确认,任何人不得更改。
志愿填报的截止时间为截止日的24时,逾期不能再上网填报。
八、几点重要说明
1.考生填报的高考志愿信息是院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考生必须按要求填报志愿。志愿一经确认,不得更改。考生因志愿填报失误,或没有按照当地招办规定的程序填报和确认志愿信息而对录取造成的不利影响,由考生本人负责。
2.今年我省继续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高考模式,同时继续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高校以学校为单位,对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提出等级要求,并分专业对考生的选测科目提出要求。考生务必根据自己的选测科目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对照院校的要求,准确填报院校和专业志愿,避免因选测科目及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院校要求不匹配而造成所填志愿无效。同时,在填报平行院校志愿时,对本人应有准确定位。
3.对自主选拔录取高校确定的自主选拔录取入选考生,将在文科类、理科类第一批本科平行院校志愿投档之前,依据考生填报的《江苏省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自主选拔录取考生志愿确认表》,先行向有关高校投档,由高校决定录取与否及所录专业。这部分考生仍需填报各批次院校志愿。
4.今年,我省继续为农村定向培养卫生人才,根据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江苏省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分县(市、区)招生计划,凡户籍在有定向培养计划的县(市、区)的考生,可结合自身情况,慎重选择填报相应院校志愿;考生户籍所在县(市、区)没有定向培养计划的,考生一律不得填报,如果填报,即使被投档,院校也将会作退档处理,并且不能再补投到同批次平行院校志愿的其他院校,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由考生本人负责。
5.为帮助广大考生在高考成绩发布后,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准确、顺利地填报志愿,在高考结束以后,考生可以根据自己考试的情况,估算自己的三门统考成绩和选测科目等级,再结合已经取得的必测科目等级等,于6月12至16日之间,凭考生号、准考证号(初始密码)、身份证号登录省教育考试院专设的网站(href=""target="_blank">或href=""target="_blank">),进行高考志愿的模拟填报,熟悉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办法、规定等,为正式填报做好相关准备。
6.按照有关规定,为确保公平、公正,填报志愿系统在规定的两个阶段填报志愿截止日的24时关闭,届时,考生不能再上网填报。为减轻网络压力,防止填报截止前出现网络拥堵,考生一定要尽早上网填报并提交,避免逾时不能填报。
7.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会公布招生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根据教育部要求,我院在公布招生计划的同时,将今年在我省招生的普通高校发布招生章程的网址和联系方式汇总并公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注意认真查阅院校招生章程,了解相关要求。
8.省教育考试院在公布我省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同时,还将公布相关批次考生填报志愿的资格线,达到资格线的考生方可填报相应批次的高校志愿。
9.从2012年起,根据需要,我院对在我省招生的部分院校的院校代号进行了调整,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务必要以本报公布的院校代号为准。

高考志愿填报流程
一、填报前的准备工作
考生填报志愿前,必须查阅我省的招生政策、省教育考试院编制的《招生计划专刊》及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院校专业计划补充内容等,同时认真阅读《招生计划专刊》中的《关于招生计划中有关问题的说明》、《考生填报志愿须知》等重要说明及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根据院校及专业对考生的选测科目和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以及考生本人的文化成绩和体检结论等情况,慎重选择,认真填报。
艺术类专业考试的类型分“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的考试”(简称“省统考”)、“招生院校自行组织专业考试”(简称“校考”)两大类,其中部分校考专业还须参加省统考且成绩合格(简称“双合格”专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务必分批次、分专业考试类型查阅艺术类院校(专业)的招生计划,并详细阅读志愿表的重要提示。
二、模拟填报
考生于6月12日至16日凭本人的考生号、准考证号(初始密码)和身份证号登录志愿填报系统,通过填报志愿网站查询供模拟填报的招生计划(非正式公布的高校招生计划)。登录后,考生在估分、估等级的情况下,进行模拟填报志愿。
考生首次登录系统后必须重新设置自己的密码。如密码遗失,考生凭准考证、身份证和本人申请到高考报名所在地的县级招办申请密码重置。
三、填写志愿表
考生在认真阅读相关材料的前提下,结合本人的情况,慎重选择自己所要填报的相应批次的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并填写《江苏省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志愿表》。该表由省教育考试院提供,考生可在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href=""target="_blank">)上下载。
考生须认真校核志愿表上所填志愿是否符合我省填报志愿的有关规定以及高校提出的选测科目要求和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等,并确认无误。
四、网上填报
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凭密码登录志愿填报系统,将志愿表上的内容依次录入到相应录取批次院校的志愿栏内,并请立即网上提交。
考生网上提交填报的志愿信息时,网上志愿填报系统将进行数据逻辑校验。如果出现红色的警告信息,说明限制考生填报该志愿,考生必须按警告的内容仔细核对所填报的院校与专业,并进行修改,直至正确为止;如果出现蓝色的提示信息,说明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不符合所填院校(专业)的要求,若考生坚持填报,则可以强行提交,但是该部分考生将不能参加批量投档,如有遗留问题,由考生本人负责;否则进行修改,直至正确为止。
五、志愿修改
考生志愿信息网上提交成功后,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前,只要考生未打印确认志愿信息,均可凭密码重新上网修改自己所填报的志愿信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网上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为规定日期的24时(即分别为7月2日24时和7月30日24时。其中,填报艺术类提前录取批次公办本科第1小批院校志愿截止时间为6月28日24时)。
六、信息确认
各中学(报名点)统一打印考生志愿信息确认表,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市、县(市、区)招办指定的中学(报名点)仔细核对本人的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核对无误后,由考生本人在志愿信息确认表上亲笔签字确认(考生的父母、老师、同学等均不得代为签字确认)。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填报志愿确认截止时间为规定日期的17时止(即分别为7月4日17时和7月31日17时,其中,填报艺术类提前录取批次公办本科第1小批院校志愿为6月29日17时前确认)。
考生现场确认志愿信息时,一般不得再进行修改。如个别特殊情况确需修改志愿信息的,由考生本人向中学(报名点)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中学(报名点)进行修改,并重新打印、确认。
考生网上填报志愿并立即提交后,系统才会保留考生的志愿信息;考生志愿信息须经考生本人签字确认后方为有效,未经考生本人确认的志愿信息一律无效;考生志愿信息一经确认,任何人不得更改。已经确认的志愿信息存入考生电子档案,签字确认后的志愿信息确认表由中学(报名点)交县(市、区)招办留存。 填报志愿时须注意的:
  实际是中国没有权威和客观的大学排名,都是民间组织随意搞的,中国各自的相差巨大,有武书连搞的,有上海交通大学搞的,有浙江大学搞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搞的等等。谁搞的谁就靠前,都按有利于自己的指标评比,都不符合实际,很不靠谱。

  大学排行榜受质疑背后的喜与忧
  
  一般认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一流名校还存在一定差距,然而按照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领导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据媒体确认,根本无此机构)公布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国际一流名校却败给了中国高校。加州理工学院得分仅为1.07分,在武书连排行榜单中连前500名都进不了。曾经培养出1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6位菲尔茨奖得主的国际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则勉强进入前500名,和国内咸宁学院、宜春学院的排名大体相当。而曾荣登世界第二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则排在第60名左右,与南昌大学、河南大学排名位置相当。(5月9日《中国科学报》)
  在西方国家,大学排行榜由来已久,而中国大学排行榜,相对来说则起步较晚。多年来,这些排行榜无论怎样推陈出新,还是自诞生起就备受质疑。
  应该说质疑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武书连课题组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对国内外部分高校进行复演、复算,结果发现这个排名存在大量以“数量”代替“质量”的评价指标与数据处理方法,由此得出的人才培养排名,违背了大学生态圈的实际情况,与人们的实际认知不符。
  其实上述质疑并不新鲜。历年来,各方质疑不断。例如排行榜未考虑因为学校规模、学生数量、文理特性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论文发表量、科研成果以及国际交流频率的不同,使得年轻的专业化院校与老牌综合型名校的差距越来越大。综合排名的榜单,通常会掩盖学校的特色,反而有失公允。这样的质疑与上述“数量”代替“质量”的质疑异曲同工。
  这其实从侧面透露出近年来大学合并风和扩招风愈演愈烈,大学非有大师,而有大楼。高校合并实现了对教育资源的重组与改进,使许多高校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在侧重数量化考查的榜单助力下,使人误以为越大者越强。掩盖了高校合并后机构愈来愈庞大、人员愈来愈臃肿、责权愈来愈不清、效率愈来愈低下等等问题。
  喜忧参半的是,中国的大学排行榜自诞生起就有浓重的民间色彩,乱七八糟,随意排名。完全没有权威性及公信力,不应该被它牵着鼻子走,否则就会走上一条没有实际追求的道路。

  如果要报考一个最好的中国高校,选择顺序为:首选“C9”大学联盟,即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并按专业兴趣选择其中的大学)――“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非重点高校――民办高校。

  特别推荐一所老牌著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山东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不仅同样是211高校,而且是国家首批重点的老名牌大学,首批&985工程&的9所高校之一,是中国一流的,顶尖的高校,国际知名,理工科强校,实力和成果显赫,有许多专业全国领先。是国家确定的首先建设九所世界一流大学之一,教育部支持并鼓励建设的中国常青藤大学即&C9&。不仅不断引进了高素质的教师,还从哈尔滨调来了院士,许多老教授(冯吉才、张耀春等等),国家和省级教学名师[王焕定、孙振琦(建国60周年来影响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500位专家之一)、韩哲、马秀娟、佟艳华等]和博士,学习风气好,学习气氛浓厚,是求学的好大学,吸引南方优秀生源,近年在有些省份的招生分数超过了校本部。各个专业都不错,必定是校区吗!本科教育质量与哈尔滨完全一样,研究生教育同样强大,其毕业证都与哈尔滨本部完全相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在靠海边,风景,环境,气候好,学校漂亮,是求学的好地方,由工信部、山东省、威海市三方共建哈工大(威海),发展势头和前景非常好。

  选择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理由
  首先,哈尔滨工业大学绝对是一所一流大学,并且具有一流的研究生院,这是毋庸置疑的。无论名气和实力都在全国名列前茅。而历来哈尔滨工业大学都很低调,下面是一些国家重点大学享受的待遇,大家可以看到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一直是国家首要的重点:
  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确定学习苏联先进教育制度的大学(2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1920年5月创建,理工科为主)
  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成立,文理科为主)
  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接受苏联的先进经验,并聘请苏联教授,有步骤、有计划第培养新国家的建设干部。”哈尔滨工业大学从学校制度、学校的教学大纲都是学习苏联的,而且是用俄语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聘请了苏联专家来中国讲学,办讲习班。从1949年到1959年的10年间,共聘请苏联专家861人,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在高等教育部担任顾问。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国家的首重高校,好的教师都集中到这里了。
  二、1954年首批全国性重点大学(6所)
  1954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指定以下6所学校为首批全国性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当时刚刚结束战争,百废待兴,外汇贫乏,物资有限,如果想要尽快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一定要把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到底子最好的几所大学去。这里的重点,指的是工作重点,“重点“还并非学校本身的性质。
  三、1959年颁布的第二批全国重点高校(16所)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为第二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西安通大学。
  四、“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15所)
  在资金有限的年代,如果对70多所大学平均用力,大家谁也强不了。“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当中,又在“重点大学”当中特别挑选出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作为重点中的重点。
  五、1984年正式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22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六、首批书记、校长职务由中央管理的高校(14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七、“211工程”首批立项建设高校(15所)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界试图和世界一流大学缩小差距的一次努力。“211工程”诞生于1993年7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决定设置“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211”的意思是,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1995年12月,第一批进入“211”工程的15所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八、列入“211+985”工程建设的高校(初期,10所)
  日,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211+985”工程。15所大学中再选10所大学,高校圈内称“211+985”工程,选出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共10所大学。
  九、日,教育部制订的,国家确定的首先重点建设9所世界一流大学,教育部支持并鼓励建设的中国常青藤大学即&C9&。据介绍,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强中强校,重中之重。这9所首批进入“211+985”工程重点建设的著名大学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合称九校联盟(“C9”大学联盟,即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公认为我国最顶尖的大学。在全国高校中,这9所大学虽然其数量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1%,但年度科研经费,两院院士以及国家重点学科拥有量等关键指标却占到30%―40%的比例,而重点实验室却占近50%,年科研经费约占1/3;在校硕士生占20%,博士生占30%。
  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入选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的19所高校之一。
  十一、世界具有历史权威的大学排名是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名400强(现从500强减为400强),中国大陆只有10所大学榜上有名:
  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科为主)、
  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
  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
  中山大学(文、理科为主)、
  武汉大学(文、理科为主)。
  历来这个评比在国际上具权威性,得到公认。与中国常青藤大学联盟”,即“C9”大学联盟的9所大学基本一致。

  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展得很好,现在形成了哈尔滨校区、威海校区、深圳校区“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学习风气好,学习气氛浓厚,是求学的好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威海校区除有原专业外,还发展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等国家急需重点的专业。
  日济南大学校长程新来访哈工大(威海),济南大学校长程新对哈工大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哈工大的材料学科发展水平在国内外都居于领先地位,冯吉才校长又是国家材料科学领域“863”专家,程新希望将来双方能在学科建设特别是材料学科建设中加强交流与合作。
  日,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李守信一行莅临哈尔滨工业大学,就本科生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事宜进行调研。李守信高度评价了哈工大办学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他说,哈工大工科实力雄厚,科研水平世界领先,多年来不仅培养了大批高质量人才,还为我国国防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哈工大各项事业发展迅猛,知名度一再提高。
  日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作报告。李毅中对高等教育非常关注和关心,在报告中,他从成绩和问题两方面畅谈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若干思考。他指出,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部属高校人才培养成绩突出,科研工作硕果累累,综合办学实力具有较高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李毅中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哈工大是多学科、开放式、研究型的国家重点大学,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毕业生,承担了国家大量科研任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日中共中央直属的《光明日报》胡占凡总编辑说:哈工大是出人才、出成果、出精神的一所高等学府,在很多方面都走在国内前列,一些先进经验值得在全国高校中推广。
  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以19项二级指标全部为A的优异成绩获得“优秀”评价。评估专家组组长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感慨地说:“哈工大是一本书,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我们要好好学习哈工大这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实力超群,是造就工学杰出人才的理想之地。

  哈尔滨工业大学“十一五”期间,在“一提三优”工程的牵引下,学校办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现有两院院士共31人,含双院士2人,工程院院士28人(12人双聘)
  新增长江学者27人
  新增全国教学名师奖5人
  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
  承担了国家16个重大专项中的11个
  累计获得国家重大科技奖励29项
  科研经费累计达到64.73亿元
  有9个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的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五位
  4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科研机构前列
  与世界156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
  公派留学博士生人数蝉联全国第一
  我校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以上奖项724项
  学生代表中国获得2009年亚太地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
  近百个团队和个人获得全国荣誉称号
  在教育部本科生教学水平评估中评估指标全部达到优秀
  在工信部研究生教学水平评估中达到优秀,总分第一
  在工信部党建创优工作评估中达到优秀,总分第一
  在工信部高校办学水平提升工程评估中达到优秀,总分第一
  ……
  5年来,学校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理念、“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的理念,立足航天,服务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主战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向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最新“985”工程高校情况(后扩大的34所):
  1.国内一流的“985”工程大学,国家确定首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C9”大学联盟。据介绍,国家重点建设的这9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锐部队,强中强校,重中之重:
  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清华大学(理、工科为主)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科技大学(理科为主)
  复旦大学(文、理科为主)
  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浙江大学(理、工、农科为主)
  南京大学(文、理科为主)
  西安交通大学(理、工科为主)

  2.国内二流的“985”工程大学:
  中山大学(文、理科为主)
  武汉大学(文、理科为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科为主)
  中国人民大学(文、理科为主)
  北京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
  同济大学(理、工科为主)
  天津大学(理、工科为主)
  南开大学(文、理科为主)
  中南大学(理、工科为主)
  东南大学(理、工科为主)
  华中科技大学(理、工科为主)
  大连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科为主)

  3.国内三流的“985”工程大学,即其余的“985”工程高校:
  湖南大学(理、工科为主)
  华南理工大学(理、工科为主)
  厦门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大学
  山东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四川大学
  兰州大学

  我国著名土木工程专业开设院校
  一、顶尖院校(拥有土木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6所:
  而我国土木工程专业前三强大学是:
  1.同济大学(&985”高校):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2.哈尔滨工业大学(“C9”大学联盟高校):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土木建筑系,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3.清华大学(“C9”大学联盟高校):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4.浙江大学(“C9”大学联盟高校)
  5.湖南大学(&985”高校)
  6.中南大学(&985”高校)

  二、一流院校(拥有土木工程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所:
  重庆大学(&985”高校):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河海大学(“211”高校)
  大连理工大学(&985”高校)
  西南交通大学(“211”高校)

  土木工程的二级学科有6个
  分别是考研的专业方向:
  0814土木工程
  081401岩土工程
  081402结构工程
  081403市政工程
  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

  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
  土建老八校是指我国土建学科最好的八所高校,是最早开办与建筑有关专业的学校,也是最早毕业后有土木工程和建筑学学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校。被称为&建筑老八校&的建筑强校依次为:
  清华大学(“C9”大学联盟高校)
  同济大学(&985”高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C9”大学联盟高校):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土木建筑系。
  天津大学(&985”高校)
  东南大学(&985”高校)
  重庆大学(&985”高校)
  华南理工大学(&985”高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二本高校)

  国防工业八大重点院校是指1963年的八所国防科工委直属高校。即: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C9大学联盟高校,如要读航天方面的专业,该校首选!最悠久,1963年国家唯一确定该校发展航天,国内外著名,自行研究发射有3颗卫星用于教学和科研。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是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也是国际宇航大学(ISU)在亚洲地区唯一常设分校的依托单位,表明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北京理工大学(导弹、坦克)――985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导弹)――985高校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火车)――C9大学联盟高校
  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导弹、船舶)――985高校
  中北大学(兵器)――省属重点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电子)――985高校(现归教育部管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211高校。

  现工信部(原国防科工委)属的七所高校排名
  1.哈尔滨工业大学(C9大学联盟高校):
  在工信部研究生教学水平评估中达到优秀,总分第一,
  在工信部党建创优工作评估中达到优秀,总分第一,
  在工信部高校办学水平提升工程评估中达到优秀,总分第一。

  2.北京理工大学(985高校)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5高校)
  4.西北工业大学(985高校)
  5.哈尔滨工程大学(211高校)
  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高校)
  7.南京理工大学(211高校)

  中国一流研究生院校: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王牌(优势)专业:
  航天类(最悠久,1963年国家唯一确定该校发展航天,国内外著名,自行研究发射有3颗卫星用于教学和科研)、飞行器设计、空间技术、机械、机电、精密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土木工程、建筑、道路桥粱、交通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能源、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车辆工程(1985年迁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武器类: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信息对抗技术等。
  工科重点学科,这个数量仅仅排在清华之后,如果从工科来讲清华排在第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在第二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土木建筑系,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科就在国内最早招收物理学研究生班。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1952年成立政治教研室,开创了我国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先河,在20世纪60年代,关于工程技术辩证法的研究,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理工科院校中最早设立的管理科学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我国该专业中办学历史最长。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方面的专业也相当强大,其中的焊接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焊接专业,1981年焊接、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现在我国焊接方面的4位院士中,有3位出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据悉,这4位院士在我国焊接界德高望重,是我国焊接界仅有的4位院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1952年在国内首先创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专业,后组建为金属材料及工艺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中国最早(创建于1956年)的计算机专业之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同类学科之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机械工程学科之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系建于1954年,是我国最早的动力工程学科之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是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也是国际宇航大学(ISU)在亚洲地区唯一常设分校的依托单位,表明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最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网,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本科招生网,这两个校区网上都有历年的各省市、各专业的录取分数和人数。

  以上搜集的信息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2江苏高考录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