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短肢剪力墙墙的平法试图中,一开始就讲到的暗柱端柱还有入v/2这些该从哪里学起,我是刚接触

地区:石家庄
头衔:砌墙工
浏览数:411
手算钢筋从哪开始学起啊?
刚接触土建预算,确实不知如何做
地区:河南
等级:7 级
头衔:项目经理
手工计算钢筋首先要熟悉掌握规范03G、04G、06G规范规定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计算下面我把常用的计算公式发给你供你参考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第一节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
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
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
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
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
(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
第二节 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第二章 剪力墙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需要计算的工程量
第一节 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600*600)
第二节 剪力墙墙柱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 剪力墙墙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KZ钢筋的构造连接
第一章 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第二章 中间层
一、柱纵筋
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第三节 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参看03G101-1第37、38页)
角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角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
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 、分布筋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第五章 常见问题
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
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
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
梁中出现两种吊筋时如何处理?
在吊筋信息输入框中用“/”将两种不同的吊筋连接起来放到“吊筋输入框中”如2B22/2B25。而后面的次梁宽度按照与吊筋一一对应的输入进去如250/300(2B22对应250梁宽;2B25对应300梁宽)
当梁的中间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时,软件是如何处理的?
当梁的中间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时,我们在软件直接输入当前跨右支座负筋和下一跨左支座负筋的钢筋。软件计算的原则是支座两侧的钢筋相同,则通过;不同则进行锚固;判断原则是输入格式相同则通过,不同则锚固。如右支座负筋为5B22,下一跨左支座负筋为5B22+2B20,则5根22的钢筋通过支座,2根20锚固在支座。
梁变截面在软件中是如何处理的?
在软件中,梁的变截面情况分为两种:
1、当高差>1/6的梁高时,无论两侧的格式是否相同,两侧的钢筋全部按锚固进行计算。弯折长度为15d+高差。
2、当高差<1/6的梁高时,按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的判断条件进行处理。
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发生变化,我们如何处理柱纵筋?
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发生变化,柱纵筋的处理分两种情况:
1、若柱纵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则按柱顶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设置;
2、若柱纵筋采用绑扎搭接,例如1~2层为C45,3~10层为C35,则柱要分开来建立两个构件:一个为C45,为3层,但3层只输入构件截面尺寸及层高,目的是不让2层作为顶层计算锚固;另一个构件建立1~10层,1~2层只输入构件截面尺寸及层高,钢筋信息自3层开始输入,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提问者对最佳答案的评价:1星
请填写消息,提交后将发送给用户
及时采纳答案不仅是对回答者的认可,同时也能避免问题过期后被
地区:广东
等级:6 级
头衔:项目副经理
共享资料里面有关于如何计算钢筋的课件,可以下载来学习学习。
地区:江苏
等级:15 级
头衔:亚太区总裁
我的共享资料里有 手工翻钢筋小软件
对你可能会有所帮助,计算顺序当然要从基础开始算起,然后就是
最后算零星
&#160;已被举报
地区:山东
等级:16 级
头衔:全球总裁
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学习钢筋计算的教科书和04G101图集,以书上的例子为参考动手计算,循序渐进。很快学会,不难,祝你成功。
操作执行中...
无满意答案
&#160;&#160;及时举报违规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环境
举报原因:
问题与专业无关
没有实用价值
问题描述不清晰
同IP自问自答,恶意刷分
完全复制他人答案
部分复制他人答案
无实际价值
同IP自问自答,恶意刷分
&#160;&#160;&#160;&#160;
如果您认为这个答案有误,或者有更好的答案,请立即告诉我们!
如果您的“揪”错被采纳,可获得10分积分奖励!
我的答疑任务
图片正在上传...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预算造价员必看)总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9页免费5页免费7页免费8页免费10页1下载券4页免费13页5下载券5页3下载券6页免费71页5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页1下载券7页1下载券32页免费4页免费26页1下载券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预算造价员必看)总结|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造价员继续教育平法讲座之剪力墙钢筋计算基本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24页免费123页5下载券131页2下载券24页免费5页免费24页免费8页免费8页免费123页5下载券37页5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23页5下载券33页1下载券30页1下载券64页1下载券4页免费
造价员继续教育平法讲座之剪力墙钢筋计算基本方法|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1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工程造价技巧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3:47:00|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工程造价技巧.DOC
官方公共微信剪力墙的计算设置介绍
从计算设置学平法之二
&&&&&&&&&&&&&&&&&&&&&&&&&&&&&&&&&&&&&&&&&&&&&&&&&&&&&&&&&&& &&剪力墙的计算设置介绍
&&&&&&& 剪力墙分为墙身、墙柱(暗柱和端柱)和墙梁(暗梁和连梁)。剪力墙墙身中的钢筋一般有水平钢筋、垂直钢筋和拉筋。墙柱的钢筋有纵筋和箍筋、拉筋,墙柱的计算设置在上期的柱部分已经做了介绍。墙梁的钢筋也分为纵筋和箍筋,有时候还有拉筋。
&&&&&&& 下面主要介绍剪力墙的钢筋算法,墙柱的算法见2010年第2期的柱计算设置介绍,墙梁的计算比较简单,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一、&剪力墙算量基本方法
&&&&&&& 1、&水平筋的计算(图集规定)
&&&&&&& 1)长度计算
&&&&&&& 水平筋计算,需要根据端部是暗柱或端柱,取不同的做法。
&&&&&&& 一字型端部无暗柱的水平筋做法:具体做法如图;
&&&&&&& 采用U形封边或者端部弯折15d。
&&&&&&& 有暗柱的L形和T形墙水平筋做法:具体做法见图;
&&&&&&& 有暗柱的墙水平筋做法:具体做法见图。
&&&&&&& 2)根数计算
&&&&&&& 根数=(墙高-起步)/间距+1,扣洞口。
&&&&&&& 2、&垂直筋的计算
&&&&&&& 1)&长度计算
&&&&&&& 基础层:
&&&&&&& 插筋长度=露出长度(按规范计算,见计算设置第20项)+搭接长度+基础厚度-保护层+弯折(按规范取,见计算设置第21项)
&&&&&&& 垂直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如图所示。
&&&&&&& 中间层:
&&&&&&& 垂直筋长度=层高-本层露出长度+上层露出长度,如上图所示。
&&&&&&& 顶层:
&&&&&&& 垂直筋长度=墙高-本层露出长度-节点高+锚固,如图所示。
&&&&&&& 2)&根数计算
&&&&&&& 根数=(净长-起步)/间距+1,扣洞口。
二、&公共设置项
&&&&&&& 1、&纵筋搭接接头错开百分率:提供四种选项。
&&&&&&& 来源:03G101-1第34页和00G101第25页,如图所示。
&&&&&&& 说明:根据接头百分率的不同,搭接长度与锚固长度的比例系数不同。
&&&&&&& 影响范围:影响钢筋的搭接长度。
&&&&&&& 2、&暗梁/连梁/边框梁拉筋配置:按规范设置,如图所示
&&&&&&& 来源:03G101-1第55页关于&连梁、暗梁和边框梁侧面纵筋和拉筋构造&的说明,如图所示。
&&&&&&& 说明:根据梁高度不同,配置不同信息的拉筋。
&&&&&&& 影响:影响梁属性中拉筋的默认值。
&&&&&&& 3、&暗梁/连梁/边框梁箍筋及拉筋弯折角度:提供三种选择
&&&&&&& 来源:施工工艺不同
&&&&&&& 影响范围:弯折角度不同,按外边线计算时,箍筋及拉筋长度不同。
&&&&&&& 6、&楼层连梁两侧暗柱内是否布置连梁箍筋:提供&是&和&否&的选择,默认为否。
&&&&&&& 来源:页。
&&&&&&& 说明:可以设置洞口两侧的暗柱内是否布置箍筋。
&&&&&&& 影响范围:影响连梁箍筋根数的计算。
&&&&&&& 7、&楼层双洞口连梁时,两洞口之间是否设置连梁箍筋:提供&是&和&否&的选择,默认为&否&。
&&&&&&& 来源:页。
&&&&&&& 说明:用来设置双洞口连梁,两洞口之间是否设置箍筋。
&&&&&&& 影响范围:影响连梁箍筋根数的计算。
&&&&&&& 8、&顶层连梁锚固区箍筋间距:默认为150,如图所示。
&&&&&&& 来源:页。
&&&&&&& 说明:平法规定顶层连梁锚固区箍筋间距为150,但是一些设计中规定与平法不同,为了满足不同的设计需要,提供了该项设置。
&&&&&&& 影响范围:影响顶层连梁的箍筋根数计算。
&&&&&&& 9、&连梁箍筋、拉筋、侧面纵筋根数计算方式:提供&向上取整+1&等6种计算方式。
&&&&&&& 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
&&&&&&& 说明:计算箍筋、拉筋和侧面纵筋根数时,用长度除以间距后,需要确定如何取整。
&&&&&&& 影响:影响连梁的箍筋、拉筋和侧面纵筋根数的计算。
&&&&&&& 10、&连梁侧面纵筋距连梁纵筋的距离:默认为s/2。
&&&&&&& 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
&&&&&&& 说明:侧面纵筋按照间距输入时,侧面纵筋距离纵筋的间距不同,按间距计算出的根数不同。
&&&&&&& 影响范围:侧面纵筋按照间距输入时,影响连梁侧面纵筋的根数计算。
&&&&&&& 11、&连梁交叉暗撑的箍筋加密区长度:默认为600.
&&&&&&& 来源:03G101-1第52页,连梁交叉暗撑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如图所示。
&&&&&&& 说明:存在不同的设计方法,用户存在不同的算量要求,所以提供该设置,与图集设置不同时,可以修改计算设置满足多样的计算要求。
&&&&&&& 影响范围:连梁交叉暗撑箍筋根数的计算。
&&&&&&& 13、&暗梁/边框梁在中间暗柱内是否布置箍筋:默认为否。
&&&&&&& 来源:用户不同的算量要求,一些需要布置,一些不需要布置。
&&&&&&& 说明:暗梁/边框梁与暗柱相交位置,设置是否需要计算箍筋,选择为是,计算暗柱位置的梁箍筋,选择为否,不计算暗柱位置的梁箍筋。
&&&&&&& 影响范围:影响着暗梁/边框梁的箍筋根数计算。
&&&&&&& 14、&暗梁/边框梁箍筋、拉筋、侧面纵筋根数计算方式
&&&&&&& 同第9项。
&&&&&&& 15、&边框梁与连梁重叠部位的箍筋间距:默认为&同连梁箍筋间距&,可以选择&同边框梁箍筋间距&。
&&&&&&& 来源:08G101-5第74页,如图所示。
&&&&&&& 说明:图集规定为边框梁与连梁重叠部位的箍筋间距,同连梁箍筋间距,但是实际工程中也有设计为同边框梁箍筋间距的,所以提供该设置。
&&&&&&& 影响范围:影响与连梁重叠布置的边框连箍筋根数的计算。
我来说两句 ()
本月热门下载
水利热门论文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手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短肢剪力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