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学院学费提前毕业问题。

&&&|&&&&&&|&&&&&&|&&&
&&&|&&&&&&&
&&|&&|&&|&&|&
&&关于:西南大学毕业的“袁隆平院士”
笑傲重庆大学甚至全中国的大学&&&&[作者:
220.165.246.146&]&&&[]
西南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2006年?D2010年)&&&&
(讨论稿)&&&&
二○○六年六月&&&&
一、发展现状与基础&&&&
(一)“十五”期间学校工作取得的成绩………………………… 1&&&&
(二)“十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7&&&&
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期间我校事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9&&&&
(二)“十一五”期间我校事业发展的内部环境………………… 10&&&&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十一五”期间我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11&&&&
(二)“十一五”期间我校事业发展的发展目标………………… 12&&&&
四、主要任务&&&&
(一)重点加强学科建设,创建学科发展新格局……… 15&&&&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量……………………16&&&&
(三)推动科研创新发展,提高学校科研整体实力…………………19&&&&
(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社会服务能力…………………………20&&&&
(五)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2&&&&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体系…………………………23&&&&
(七)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规范统一财务资产管理………………25&&&&
(八)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推动学校国际化进程……………………26&&&&
(九)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增强学校办学活力…………………27&&&&
(十)加强学生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优化育人环境……… 28&&&&
(十一) 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29&&&&
五、规划实施保障……………………………………………………………………31&&&&
西南大学“十一五”期间事业发展规划&&&&
(年)&&&&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西南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是西南大学合并组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贯彻落实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改革发展全局,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的事业发展规划,对于西南大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准确定位、加快发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与现实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基础&&&&
(一)“十五”期间学校工作取得的成绩&&&&
西南大学是200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师范大学与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与原西南农业大学均成立于1950年,原两校同根同源,均源自1906年成立的川东师范学堂。著名科学家侯光炯院士、著名国学大师吴宓教授曾长期在学校工作。&&&&
在“十五”期间,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解放思想,负重自强,艰苦创业,奋力争先,不断探索学校体制创新的新途径,不断加快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圆满实现了学校“十五”规划目标,为“十一五”期间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学校规模迅速扩大,社会声誉明显增强。&&&&
“十五”期间,学校新增本科专业52个,使现有本科专业达到95个,涵盖11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数由2000年原两校的 人发展到现在的 人,增长 ;在校研究生由 发展到现在的7579人,增长 ;外国留学生由 发展到现在的 人,增长 倍;成人教育学生由 发展到 ,增长 ;网络教育学生由 增长到 ,增长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体规模增长 ,全校在册学生总规模增长 。“十五”期间,共为社会输送30000余名毕业生,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毕业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工作的高度评价,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也明显增强。&&&&
2、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办学实力明显增强。&&&&
“十五”期间,学校进入了“十五”“211工程”建设行列,投入学科建设资金14300万,在学科平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初步形成了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和农林经济管理等优势学科,以及具有一定学科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汉语言文字学、英语语言文学、历史地理学、基础数学、分析化学、水产养殖等特色学科领域。学校现有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基础心理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6个博士点(含13个博士一级学科自主设置专业)、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9个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重庆市重点学科,学科涵盖了11个学科门类、42个一级学科。&&&&
3、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十五”期间,学校围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要求,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不断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从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等不同层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使学校专业结构日趋合理,课程体系日益规范,教学条件和实验设施得到显著改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大力发展;以学分制、主辅修制等为核心的教学体制已基本形成;教学评估、教学研究、教学监控成就明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2001年和2005年两届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共获得国家级二等奖8项,省(市)级一等奖27项;并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市级精品课程14门。&&&&
4、科学研究成果丰硕,科研实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学校建设了1个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农业部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重庆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工程中心、1个重庆市软件评测中心、18个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出版了12种学科期刊;建成了国家果树种质柑桔圃、国家柑桔苗木脱毒中心、国家柑桔苗木改良中心、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服务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十五”期间,学校科研工作实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等国家级项目上实现重大突破,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年度重大项目等高级别项目有了突破性进展。共获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2086项,总经费逾26000万元;在国内外正式发表论文10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63余部,申请专利152项(其中发明专利119项)、授权专利38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获得了国家级科技奖励1项、部省级科技奖励、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143项。同时,学校科技工作在一些优势特色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科技成果,特别是家蚕基因组研究成功绘制基因框架图谱,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Science》上发表,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科学成就”。&&&&
5、校办企业初具规模,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社会能力增强。&&&&
“十五”期间,校办企业在依托学科优势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了投资方式多样化、主业发展较突出、管理逐步规范的校办产业格局。学校共建有校办企业39家,全资及控股企业注册资本7656.6万元,总产值3个亿左右,2004年总利润1100余万元。&&&&
“十五”期间,学校在重庆、四川等12个省市区累计推广转化216项次技术成果,项目总经费达1959万元,到校经费达1674万元。与云、贵、川、藏、渝的(石柱县、四川宜宾市等)18个区市县政府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建立了“石柱县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等一大批教学科研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合作开展了36项重点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县校合作的“石柱模式”得到了国家和重庆市政府以及多家新闻媒体的积极肯定。&&&&
6、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学科学术梯队初步形成。&&&&
“十五”期间,学校通过各种措施,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到2005年底,学校共有专任教师总数2400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共有140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8.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1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7.3%;另有在读博士硕士261人,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9%。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135人,占教师总数的47%。教师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8 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者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35人;重庆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4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74人、后备人选96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50人,教授380多人,副教授750多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600多人。&&&&
7、基本建设超常规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十五”期间,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增加 亩,形成了校本部、荣昌校区、高职学院校区、柑橘研究院等多个教学科研校区(基地),校园面积达 亩。学校现有教室面积近13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41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3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大加快,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和开工,基建总投资为 亿元,新增建筑面积 余万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已超过 万平方米。“学府小区”、经济适用房等教职工住宅区相继开工,教职工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十五”期间学校每年的各项收入和教职工收入大幅度增长,学校的固定资产总量成倍增长,图书馆、体育场馆、校园网络、通信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得到飞跃发展,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一大批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开工,校园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学校获得了“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等多种称号。&&&&
8、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学校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十五”期间,学校与美国圣约翰大学、伊利诺大学,荷兰乌德勒支大学、英国女王大学等 多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或保持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在合作培养双语师资,互派教师、学生,境外办学以及中外合作项目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十五”期间,学校共有留学、进修等因公出国人员400多人,聘请、接待外国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近900人次和招收长短期留学生625人。成功获得“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王宽诚教育基金会项目资助”等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学校被评为“全国聘请外国专家先进单位”,多名教师荣获“三峡友谊奖”、“重庆市优秀外籍教师”等称号。&&&&
9、办学体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校内管理体制改革齐头并进。&&&&
“十五”期间,办学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果。2005年7月,原西南师范大学与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为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迈出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坚实步伐。同时,我们积极促成西南大学实行教育部与重庆市共建共管的新体制。&&&&
西南大学组建后,学校提出“加强团结、维护稳定、促进融合、推动发展”的方针,在这一十六字方针的指导下,学校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了机关和直属单位的设置和干部聘任工作,随后启动了学科调整与学院、科研机构设置工作,全校设立29个学院、8个校管科研机构、荣昌校区、高职学院、柑桔研究所等分校区教学科研单位。&&&&
同时,学校积极推行学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教代会民主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财经政策与财务管理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分配体制改革、货币化住房补贴改革、医疗保障改革、国有资产管理、科技产业改革等多项改革措施,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法制法规建设,全力推进学校的融合与发展。&&&&
10、学生工作力度逐步加大,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主题教育、诚信教育、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认真落实学生思想工作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的新“三进”工作;启动“雨僧计划”,“五百工程”,切实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材;组织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社团巡礼、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十五”期间, 个班被评为国家级先进班级, 人被评为国家级三好学生, 个学院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学校连续 次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党委对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积极效果并初步构建了融和党员发展、理论学习、民主监督为一体的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求实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呈现出安定团结、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十五”期间,学校被表彰为“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厂务公开先进集体”、“重庆市先进党组织”、“重庆市理论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后勤改革先进集体”等多种荣誉称号。&&&&
(二)学校改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方面: &&&&
1、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不高,学科结构不合理,各学科之间交叉融合、资源共享的机制有待完善,学科综合的优势有待发挥,亟需对优势学科进行综合、交叉,精心布局、扶植和发展优势学科,使学校的学科水平上一新台阶。&&&&
2、科研总体实力不强,承担和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弱,体现学校学科综合水平的大型科研项目和有国际国内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不多,科技产业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还不能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起到支撑作用。 &&&&
3、人才队伍建设状况不容乐观,专任教师数量不足,高水平人才匮乏,缺少足够数量的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知名专家,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亟需加强,吸引和汇聚高层次人才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师资队伍的结构与水平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4、教学工作上对照创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的标准尚有不小的差距,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管理方法与手段还不能完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需要,教风学风建设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
5、管理改革还不够深入,不够彻底。管理观念、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学校合并初期还有一段磨合和让全体师生接受的过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有待加强,管理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权责不清、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 &&&&
6、学校办学设施仍然滞后,办学条件仍需改善,资源短缺仍很严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有待进一步加强。办学经费虽有增加,但仍然较为困难,学校整体财政状况不容乐观,迫切需要有新的筹资渠道来解决这一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给我们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而且需要超越常规的思路和策略。要集聚智慧,认真谋划、全面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十一五”期间予以重点突破。&&&&
二、发展环境&&&&
(一)学校外部面临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
“十一五”期间是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三峡库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重庆经济持续跨越发展的黄金期。对于西南大学而言,更是促进融合、加速发展的机遇期和关键期,在这期间,学校面临很多发展机遇。&&&&
一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十一五”期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的实施,都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方面的作用将日益凸现。这从根本上为扩大教育规模,扩展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了要求,更给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机制创新和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利时机。&&&&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十一五”是重庆经济社会全面腾飞的关键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庆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三峡库区建设,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人才集聚高地等战略任务客观上要求学校为其输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的教育、知识和科技支撑。这给学校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出台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安排财政转移支付高达数千亿元;提倡农村科普化,大力提高农民素质等因素为学校充分发挥师范和农学特色,为农村发展提供教育、科技、人才支持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四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将不断扩大,综合性、研究型、信息化、终身化、开放式办学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
五是政府的重点支持。西南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大学,“十一五”期间将实现教育部与重庆市共建共管的新的办学体制。国家将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大对“211”、“985”工程大学的重点支持,尤其是西部重点大学的支持;重庆市也把支持西南大学发展的目标任务列入《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这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二)学校内部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比较突出的后发优势。&&&&
第一,办学基础好。西南大学由两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良好办学传统的重点大学组建而成,历经百年办学历史发展的基础以及教学科研和人文精神的深厚积淀,集聚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体系,层次较高、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群体等巨大发展优势,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享有良好声誉。&&&&
第二,发展潜力大。西南大学学科经过调整与融合,搭建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框架平台,目前学科涵盖11大门类,学科互补性强,综合优势突出,学科整体实力雄厚,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通过下一步的学科融合和内涵发展,综合效益将更为明显。&&&&
第三,专业适应强。学校现有专业绝大部分是根据地方经济社会的特点而设置的,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产学研的结合,专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独立办学、校地合作”办学模式的有益尝试,这为学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夯实了基础。&&&&
第四,管理体制新。学校合并打破了原有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正在进行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将有利于学校逐步建立起一套崭新的完备的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科学化、高效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学校改革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
学校的改革发展在面临大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在高等教育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学校要在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农业大学三条战线同时应战,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二是学校地处西部,由于西部地区的基础和条件的原因,在人才引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条件建设等各方面发展受困;三是随着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逐渐进入我国教育市场,民办高校的迅速崛起,这对学校的发展将产生较大影响;四是我国高校已由前几年的规模发展转变到以内涵建设为主,而学校则刚刚合并组建,人才的培养、资源的整合、学科的融合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科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内涵建设任重道远;五是学校合并初期,在校园文化、观念体制、权力划分、人事关系、资产重组、学生管理等各方面都需要一定的调整期和磨合期,如何尽快整合资源,推动发展,是学校面临的首要课题。&&&&
三、指导思想、发展战略与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教育“三个面向”的基本要求,继续高举教师教育和农业教育的旗帜,以加快发展为主题、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科技创新为支撑、人才培养为根本、队伍建设为保障、质量效益为核心,锁定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切实培养和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努力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战略目标&&&&
1、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改革、促进融合,完善机制、优化结构,努力创造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增长的基础条件,实现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队伍结构状况三个方面的根本性变化,初步建成以教师教育、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基本框架,“211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研究生院单位。&&&&
2、具体目标&&&&
――办学规模:到2010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约为48000人,留学生占学生总数的 %,在校研究生、本科生比例为1:4左右,成人教育脱产学生控制在 人,函授学生达 人,网络教育学生40000人。&&&&
――人才培养: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以学期制、学分制改革为切入点,全面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力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位居国内高校前列,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 以上,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达到优秀目标。构建起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到2010年,本科专业控制在 个以内,以教师教育、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和管理科学为基础,创建10个左右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品牌专业。进行以专业体系为主线,课程创优、达标为主要内容的优质课程(群)建设工程,建成50门校级精品课程,10个优质课程(群),180门校级优质课。到2010年力争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5-6门,重庆市品牌专业30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5部,国家级教学名师3-5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3个。&&&&
――学科建设:建成研究生院;形成文理并重、基础扎实、多学科相互渗透、突出应用和创新的学科专业体系,大部分学科进入良性和快速发展阶段,优势学科在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和较强竞争力。至2010年,在建设好现有学科平台的基础上,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博士点35-5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30个、硕士点40-6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流动站5-8个、国家重点学科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3个、省(部)重点学科10-20个。&&&&
――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扩大教师规模,专任教师达 ,生师比达到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标准。培养造就自己的院士;聘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5名,聘任巴渝学者6-8名,推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15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2-5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5-20人,力争有更多的教师进入重庆市“322”人才计划等各类人才工程,组建一支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梯队。一批教师具备在国际学术前沿领域交流、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有国(境)外学习进修经历的教师达到20%以上。教师职务结构比例趋于合理,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分别控制在18%、37%;教师学历、学缘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教师中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位以及在读硕士的教师比例达到80%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30%左右。&&&&
――科学研究:人文社科方面,力争实现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零的突破,实现项目、经费、成果在“十五”基础上增长50%,使学校“十一五”期间年均科研经费突破1000万元,总经费突破6000万元,科研论文总数突破4000篇,获省部级以上政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奖60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全国高校30强。自然科学方面,在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方面得到明显突破,承担部省级以上项目数达到1500项以上,科技经费达到比“十五”翻一番。努力争取获3-5项国家级奖励。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0-50项,争取申请专利300项,SCI收录论文排名全国50位左右,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40-50部。&&&&
――科研平台建设。建设好现有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力争评估达到优秀;力争建成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及生物资源平台中心、5―10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建设15―30个学校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争取新建10个学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4-5个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1―2个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和1个国家创新基地,努力实现教育部文科实验室零的突破,实现国家或地区科研数据库零的突破,使学校的科研平台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
――科研成果推广与科技产业: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加速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力争取新上150--250项横向科技合作项目,争取项目总经费达万元,到2010年使学校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率达30%;积极推进学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建立西南大学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筹建西南高科上市公司,建好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创办具有科技成果资源优势和文化教育特色的产业体系。&&&&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改造一批能满足现代教育需要的高质量的教学科研用房38万平方米,图书资料200万册,增加学生宿舍10万平方米,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1700个。完善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使互联网进入所有学生和教师宿舍。理顺全校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推进实验室建设向综合、共用、开放方向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使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逐步建成生态化和数字化的和谐校园。&&&&
――办学经费:办学经费是学校改革与发展必要的物质保证。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投入和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是解决学校教育经费不足的两个重要方面。“十一五”期间,学校办学经费年均增长 左右,到2010年,当年年度经费额达到 亿元左右。&&&&
――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更加广泛的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承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 次,资助 名教师出国进修、科研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大力推进留学生教育和教学、科研人员的互访,聘请外籍专家教师 名;筹建西南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招收外国留学生 名;积极探索中外联合办学、合作办学的新途径,形成更加开放的办学格局,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四、主要任务&&&&
(一)重点加强学科建设,创建学科发展新格局&&&&
“十一五”期间,要坚持“调整结构、凝练方向、突出重点、分层建设”的思路,重点加强学科建设,构筑一批综合化、研究型、开放式的高水平学科,积极构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学科发展框架平台。&&&&
1、提升学科水平,调整学科结构。继续力争新增学位授权点的同时,全面加强已有学位授权点的建设,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突出特色和优势,在交叉、融合中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按照“突出特色、强调重点、着重创新、整合优势、打造品牌”的思路,在强化教育科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人文科学和环境科学等优势学科的同时,积极扶持实力较弱但又是综合性大学框架构建必需的、具有潜力的学科发展,通过多学科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科融合和新兴优势特色学科群的形成,实现“优势学科强势化、特色领域优势化、新兴学科集成化”,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即最终形成一片学科高原。&&&&
2、以“211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强优势学科群建设。继续推进学科群建设,到2010年拟完善教育科学学科群、农业科学学科群、生命科学学科群、人文科学学科群等优势或特色学科群的建设,以推动学校学科水平的整体联动发展;加强“十一五”“211工程”建设,扶持若干个重点学科和若干个重点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使之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促进若干个重点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
3、构建特色明显、结构合理的重点学科体系。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学科现状,构建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形成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代表学科水平、以省部级学科凸显学科优势、以校级重点学科彰显学科特色的结构合理的重点学科体系。&&&&
4、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建设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和学院壁垒,改革现有学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创建新的学位授权点组织形式;建立并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机制,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学科资源开放、共享、交流、合作的局面,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对先进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力度,加快跨学科研究基地和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建设步伐;不断优化学科管理队伍建设,营造学科良好发展环境,提高学科建设服务水平。&&&&
5、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进学科建设投入体制,加强学科建设的监督力度。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将从中央专项资金、学校自筹资金、其他重大项目和社会资金等各方面筹措不低于2.5亿元的学科建设经费。建立多元投入体制,鼓励学科通过外接科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途径自筹配套经费;改变过去单纯对学科点投入的方式,采取对学科点或学科方向、学术队伍和研究基地捆绑式投入的方式;加强学科建设的检查和评估,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建立竞争机制,经费实行“分批下拨、逐年滚动”的办法,与建设效益挂钩;加强对学科建设项目的领导与监督,建立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
6、构建“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发展模式,提高学科队伍水平。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配予“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发展模式,在重点建设的学科设立若干个关键岗位,在全国招聘在国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建设一支以院士、特聘教授、国家级专家、中青年博士生导师为核心的高水平学科队伍,不断提高学科队伍整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一五”期间,各类人才培养要“科学确定规模,积极调整结构,着重提高培养层次和质量”,要努力构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体系,积极营造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环境。要树立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导向,以学生成人、成才为基础,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学期制、学分制改革为切入点,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光炯”计划,试点“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大力倡导教学改革研究,培育、推广、应用优秀教学成果;实施文化素质教育“雨僧”计划,全面提高学生尤其是理、工、农科类学生的文化素养。&&&&
2、教学内容方法改革。实施课堂教学内容更新计划,重新审定现有课程和教学内容,根据各学科知识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先进性,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在强化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提倡课程的多样化、专题化和精品化;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比例,建构基础实验、提高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组成的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努力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学向教育、传授向学习的转变。&&&&
3、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建设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推进教学名师、教学“大师”工程;实施专业与课程建设计划,改革、整合、改造、提升现有各专业,启动专业评估机制,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加强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的建设和国家、省部级规划教材的建设;增加教学投入,实施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教学实验室和创新实践基地、多媒体及微格教室和学生自主学习网上资源平台,把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服务提供给学生。&&&&
4、教学质量评价创新。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建立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及工作规范,坚持教学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坚持校、院两级领导听课制,坚持实行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年度公布制,建立全校教学督导制,坚持对课堂教学实行学生网上评教制,坚持教师教学评奖制;高度重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力争各项指标达到优秀标准;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优良的教风学风建设工作。&&&&
5、教学管理体制创新。教学管理工作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加大学院管理力度,实现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基层单位的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活动;建立教师教学激励的长效机制;完善和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完善选课制、弹性学制、导师制和学分收费制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学分制运行体系,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
6、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以创建研究生院为契机,大力加强研究生人才培养,努力形成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研究生人才品牌。积极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大型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建产学研培养基地,建立开放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善“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等培养方式,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以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入开展研究生培养环节的改革;鼓励研究生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进行研究,提高研究生对学校科研工作的贡献率;设立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基金,建立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保障体系,着力提高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争取培育更多的全国优博论文;加强对培养计划、授课方式、培养手段的创新,建立和完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与监督机制。&&&&
7、稳妥发展成人教育,大力拓展网络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其他各种教育资源,积极开拓网络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市场,在职业资格培训、教师干部培训等方面力争有更大作为。&&&&
(三)推动科研创新发展,提高学校科研整体实力&&&&
“十一五”期间,学校科研工作要努力构建以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体、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并重,积极服务社会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对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提升学校整体科研能力和水平。注重学术创新,在主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及促进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努力促进科研成果对社会的辐射和服务,并通过有效服务社会获得更多的资源,进一步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1、优先发展重点研究领域。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确定一批重点领域和学科,如家蚕基因与系统生物技术、西部地区民族教育与心理、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山地农业与都市农业新理论和新技术等研究领域,重点支持,优先发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努力承揽国家级、省部级及地方经济建设重大项目,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和产生一批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提高科研创新水平,成为西部地区教育科学、生命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和农业科学研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科研经费投入制度化。建立多渠道科研投入以及产学研结合体制,推进学校研究经费投入制度化;设立基础研究专项基金,鼓励中青年学者从事基础理论研究;设立基地建设专项基金,支持已有基地的进一步发展和新基地的争取和建设;设立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支持人文社会科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设立高新技术研究专项基金,支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研究项目;对国家“纵向”研究课题给予配套支持,对各级政府奖励表彰的科研成果予以配套奖励,增设专利奖。&&&&
3、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研创新体系。建立健全学校科研宏观协调与决策机制;建立成果综合评价体系,完善适应不同性质科研工作的科研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评价制度,促进科研机构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改革成果奖励政策,完善科研奖励津贴办法和激励机制。&&&&
4、构筑科研平台。建设一批特色明显并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研究机构,力争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在建设好一批校级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整合建设一批省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基本建成装备先进、开放流动、高效运行的研究开发基地。重点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研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库与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等。通过强化研究基地建设,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增强争取国家重大课题和项目的能力。&&&&
(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十一五”期间,我们要立足现实,面向社会,主动回应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将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与现代化建设主战场接轨,积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规范加强校办企业管理,充分利用科研教学人才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地合作、社会服务。&&&&
1、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落实好国家七部委《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从资源配置、职称评定、技术入股、创收分成等方面制定配套措施,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创业活动,让一部分科技人员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工作先富起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投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积极性。&&&&
2、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大力推进多形式、多层次的产学研紧密合作,切实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加强中介服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全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学校和成果发明人的利益。&&&&
3、办好“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按照“统筹规划、以人为本、市场推动、扩大开放”的原则,争取重庆市和北碚区政府的支持,首先建好孵化大楼,发挥其科技开发“孵化器”的作用;采取多种建园模式和优惠政策,吸引和支持校内外科技人才及国外留学人员入园创业,吸引咨询、评估等服务机构入园,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科技园,使之成为重庆乃至西部科学技术的原创基地以及科研成果的孵化与示范推广基地。&&&&
4、规范和加强科技产业化。依托学校特色专业和科技资源,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对现有企业进行优化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发展骨干企业;规范管理参股企业,使学校科技产业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基地,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充分利用科研教学人才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地合作、社会服务。按照“立足重庆、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工作思路,本着“真诚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学校的科技、教育和人才优势,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学校及其它社会团体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转化科研成果,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上台阶、上水平,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一批产学研基地,达到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出模式的目的。建设好石柱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和忠县科教扶贫点。&&&&
(五)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十一五”期间,要把人才工作摆在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激励政策,努力打造学术创新团队,形成一支层次高、结构优、富有创新精神、充满活力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办学目标需要的师资队伍,努力构筑人才高地。&&&&
1、健全人事制度,营造人才环境。建立健全人事制度,依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初步架构教授会议等教师参与学校、学院学术管理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和规范人事管理。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岗位津贴制度,积极探索按贡献、重实绩的岗位津贴分配形式;营造宽松的人才环境,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大力吸引优秀人才和鼓励教师在职深造。重视制度建设,结合各类教职工群体的具体实际,形成一整套卓有成效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考评和激励机制,在全校形成尊才、重才、爱才的浓厚氛围,形成育才、引才、用才的良好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出台稳定校内优秀中青年教师的有关政策,努力改善广大教职员工尤其是中青年优秀学术骨干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以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确保教职员工(包括离退休人员)人均收入不低于其“十五”期间的增长幅度。&&&&
2、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争取引进若干具有国际学术水平的大师,重点强化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引进与培养,继续对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实行专项投入,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科研支持力度,配合国家及重庆市的人才梯队建设,打造多个奠定学校优势学科基础的优秀学术队伍,形成学校学科建设的人才核心群。组织实施“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对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年龄在4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给予资助,支持他们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实施“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积极探索以重点学科、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重大项目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形成一批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工作团队,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实施“特聘教授制度”,汇聚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主要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各类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形成若干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强、学术水平高的精锐团队。&&&&
3、加大教师国际学术交流支持力度,促进教师融入国际学术舞台。采取灵活多样的聘任形式,加大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工作力度,对从海外引进的优秀人才,进一步加大在科研资助经费、生活待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选派教师赴海外学习,扩大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学习深造的规模,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
4、提高治校治教能力,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关键。要按照学习型管理队伍的要求,分层分类有计划地对学校现有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积极构建高水平的管理队伍。&&&&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体系&&&&
“十一五”期间,要严格按照事业发展规划要求,认真执行校园建设规划,要大力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1、搞好校园规划与建设。做好五一所校区整体规划和相关的建设、开工建设中心图书馆、科研实验大楼、博物馆、体育馆、游泳馆、行政中心等重点工程,加快校园环境、水电管网和部分教学楼、实验室的改造、维修工程,基本完成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项目,不断改善教学科研设施基础条件;完成学府小区、经济适用房、教职工活动中心、学生活动中心、五一所学生宿舍区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师生的生活条件。&&&&
2、整合统一校园网,继续推进校园信息化进程。建设好以数字科技图书资源和课件建设为重点的资源库;抓好图书文献与档案信息化工作。加强现代教学基本设施建设,以校园“一卡通”等建设促进学校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现代化,办公事务和信息处理自动化,形成由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图书情报等组成的校园网应用系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立先进的数字化教学科研环境。&&&&
3、大力改善基础教学和体育文化设施。建设一批国内一流的基础教学公共实验室,加强管理,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和实验教学水平;改造、扩建、新建一批教室,改善教室条件,增加现代化教学设备;合理规划,加大投入,加强体育场馆和体育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
4、积极推进实验室向综合共用方向发展,继续对全校实验室建制进行大幅度调整,逐步形成由基础教学实验室、学科专业实验室、校中心实验室、系中心实验室构成的相互配套、资源共享的现代化实验室体系。加大对物理、化学、电子、生命科学、计算机等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争取其中部分成为国家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理顺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管用结合、开放使用”的原则,明确使用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利,强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实验技术、图书资料等公共服务体系技术和管理队伍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
6、继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理顺各种关系,提高适应能力,发展后勤产业,发挥最大效益,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开展优质服务,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继续深化和完善货币化住房制度改革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七)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规范统一财务资产管理&&&&
“十一五”期间,学校经费的来源从政府拨款为主向多渠道筹资的格局转化,社会多元经济利益主体的形成给高校筹资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新的理财空间。我们必须切实转变观念,建立多元筹资体系,依法筹措办学经费,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资产管理,推进资源共享,建设节约型校园,保障可持续发展。&&&&
1、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2006年内实现原西农经费上挂,统一学校财经政策;继续实行积极稳妥、开源节流的财经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的正常教育经费、科研经费、基本建设经费、专项经费、财政性补贴等各种财政补助;积极做好教育部与重庆市共建西南大学工作,争取更多共建经费和优惠政策;合法运作学校资金,增加资金收益;建立统一的西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广泛吸收社会各界捐赠,并探索基金运作模式,科学有效地利用基金。&&&&
2、规范统一财务管理,提高办学经费使用效益。认真做好财务政策、制度和经费管理的统一。改革现行的经费分配办法,增强学院的经济自主权,建立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会计委派制;健全经济责任制;加强会计核算,做好增收节支的基础性工作;加强规划,做好项目投资的可行性研究,防止结构性浪费;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确保资金的安全;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审计工作。&&&&
3、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完善的各类土地、房屋、物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增强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加强对全校公房的管理与规划,试行学校公房有偿使用;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学校土地资源的完整;改进物资设备采购和管理制度,加强采购重点环节的监督;加强对学校无形资产的管理;建立资产使用和评估制度。&&&&
(八)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推动学校国际化进程&&&&
“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大力推进海外交流与合作,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充分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国际合作办学渠道,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建立和完善以学院为主体、教师为主力、教学科研为主题的学校海外交流与合作工作新机制。&&&&
1、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办学,有效利用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在继续巩固已有的学校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等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多形式、多渠道建立与国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交流与合作的新空间,深入发展合作与交流关系,结合学科建设方向、科研工作重点和人才培养规划,有目的、有重点地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采取与相应层次和类别的外国教育机构共同制定和实施教育教学计划,颁发中国学历、学位证书或者外国学历、学位证书,在国外实施部分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举办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建设,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优化留学生结构,积极拓展海外办学点。保持和发扬学校对外汉语教学和人文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挖掘学校教育科学、农业科学、艺术、体育学科和理工科专业的潜力,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留学生教育,进一步扩大留学生的招生规模。&&&&
3、坚持走注重内在培养和加强对外交流、拓宽请进来和力争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渠道。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和鼓励举办和参加国际会议、支持和鼓励学校师生短期赴海外交流学习、支持和鼓励聘请外国专家合作开展科研项目。设立“学生海外学习计划”,采取校际交流、海外资助、学校资助和自费留学等多种形式派遣在校学生赴海外学习一学期或一年,努力使赴海外学习的学生人数年增长 %。&&&&
4、积极创办孔子学院,努力使其成为学校有特色和有影响的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和宣传中国文化的海外办学点,成为学校对外合作与交流的窗口与纽带。&&&&
(九)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十一五”期间,要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建西南大学,要推动完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构建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框架平台,打造科学、高效、民主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切实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
1、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促成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建西南大学,并加大共建力度,不断巩固和发展共建成果,增强办学活力;各学院和科研机构要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办学等多种模式,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共建”,增强各单位的自身发展能力,为全校加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校院二者关系。学校的管理要降低重心,切实赋予学院办学自主权,明确学院的责权利,使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和综合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鼓励跨学院、跨单位的交叉渗透、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增强重大科研攻关和争取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3、继续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强化岗位聘任和分类管理,在部分岗位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注重聘期考核和质量评价;坚持岗位基本目标评价与业绩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统一评价标准与多元化评价标准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重实绩、重贡献,坚持“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继续完善国家工资与校内岗位津贴相结合、与灵活多样的用人形式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建立当期分配与延期分配相结合、兼顾短期和中长期激励的分配办法,对长江学者、巴渝学者等优秀拔尖人才试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
4、提高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健全、完善学校的咨询、决策、执行和监督系统,完善校务公开,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决策,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身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积极性。&&&&
5、实行目标管理。本着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整体实力、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原则,实行任务与投入挂钩、编制定员与经费动态包干的内部管理机制;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监督体系,对各学院和有关单位实施目标管理。&&&&
6、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以转变职能、规范服务为核心,建立起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办事高效、运作协调、行为规范的工作管理机制,使学校机关的工作作风有明显改变,组织纪律有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有明显提高,服务态度有明显改善。&&&&
(十)加强学生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优化育人环境&&&&
“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学生工作力度,不断完善科学化、规范化的学生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有效方式;要努力创新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手段和方法,切实提高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层次,使学校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始终走在重庆高校前列。&&&&
1、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学生工作干部的理论与业务培训,提高学生工作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和学生工作评估体系,实现学生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扎实做好特困生、勤工助学和奖贷学金工作。建立比较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力度,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培育与完善大学精神,大力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积极建设好校园思想文化阵地。以“西南大学办学百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开展以体育节、学术科技节、文化艺术节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师生员工的文化修养,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
3、围绕着学校改革与发展中心工作,拓宽舆论宣传工作思路,完善舆论宣传保障与运行机制,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搞好学校的形象设计,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提高西南大学的知名度。&&&&
(十一)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十一五”期间,要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统领,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加强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重点,以加强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认真解决党员队伍和各级党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校级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领导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充分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2、加强党对学校全局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从严治党方针,加强监督检查,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监督制约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加强群众性民主监督,努力拓宽党外监督渠道;加强对统战工作和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落实党委统一部署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工作体制,形成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的运行机制。要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经费投入,并随着学校总预算的增加而相应增加。要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政治坚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根据新形势,注重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把握新规律、拓展新思路、开辟新途径、探求新方法,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有效地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求真务实,切实了解师生的思想和要求,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五、规划实施保障&&&&
1、思想保障&&&&
《规划》经学代会、团代会和教代会审议,党代会讨论通过以后,以校党委和校行政名义下发各单位。各单位要组织师生员工认真学习、贯彻《规划》,广大师生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规划》的落实,要把《规划》作为今后五年内建设和发展的指南,要通过《规划》凝聚人心、集聚力量,全面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提供思想保障。&&&&
2、组织保障&&&&
全校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工作,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规划》落实与监督。学校要将《规划》中明确的任务分解到机关各部门,各部门根据分解的任务提出实施的方案,经主管校领导同意后报学校规划领导小组。各学院根据学校《规划》精神,结合各学院实际,对本学院“十一五”以及今后的发展做出规划,经学院教代会审议,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以后上报学校党委和行政。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专门人员,落实经费,及时认真制定有关重大专项规划。各部门专项规划要服从学校规划,注意规划工作中“条”和“块”的有机衔接。学校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接受学校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要纳入单位负责人的年度考核范围。&&&&
3、经费保障&&&&
围绕学校“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艰苦奋斗,勤俭办学;讲求效益,规避风险。根据经费预算安排的基本顺序,一保人员经费,二保日常办学运行经费,三是发展性专项经费,四是基本建设经费。结合学校“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确定经费投入的主要方向:&&&&
(1)保证人员经费支出逐年增长,预计每年平均 亿元,五年 亿元;&&&&
(2)教学、科研、后勤等日常运行经费支出,预计每年 亿元,五年 亿元;&&&&
(3)“十一五”“211工程”建设专项经费,预计 亿元;&&&&
(4)学科、学位点建设等经费支出,预计每年约 万元,五年 亿元;&&&&
(5)队伍建设及人才引进等经费支出,预计每年 万元,五年约 亿元;&&&&
(6)科研发展资金预计 亿元;&&&&
(7)基本建设资金预计 亿元。&&&&
西南大学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西南大学合并组建后的第一个发展规划,是西南大学在新的发展历程中制定和实施的行动规划,是体现西南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理想的行动纲领。全校师生员工,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艰苦创业,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为把我校建设成以教师教育、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实现学校“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选自: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选自:中国校友会网(http://www.cuaa.net)
中国校友会网(www.cuaa.net)&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8年
<font color=#07年
<font color=#06年
<font color=#05年
<font color=#04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3年
<font color=#01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口学院学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